"

1.徽州目連戲

徽州目連戲誕生於明,盛於清,延續至解放前夕,歷300餘年而不衰。明萬曆年間,安徽祁門清溪人鄭之珍在過往雜劇、變文及傳說等的基礎上撰寫出《新編目連救母勸善戲文》。鄭本目連戲一經產生,便在祁門、休寧、石臺、婺源、歙縣等地廣為流傳。祁門目連戲原沒有固定演出場所,以鼓擊節,鑼鈸伴奏,不用管絃,上壽時則用嗩吶。 徽州目連戲的習俗,自明始至民國,到解放前夕,一直延續下來,尤以清時為盛。由於目連戲內容通俗易懂,又有為群眾喜聞樂見的民間雜耍,出神入怪等表演形式,因而流傳很快。

劇本劇目

《新編目連救母勸善記》又稱《新編目連救母勸善戲文》(高石山房黃鋌刻本)明鄭之珍編撰,分上、中、下三卷,習慣稱一百出。祁門演出本有箬坑鄉慄木村演出本和箬坑鄉馬山村演出本,歙縣長標韶坑亦存演出本。

"

1.徽州目連戲

徽州目連戲誕生於明,盛於清,延續至解放前夕,歷300餘年而不衰。明萬曆年間,安徽祁門清溪人鄭之珍在過往雜劇、變文及傳說等的基礎上撰寫出《新編目連救母勸善戲文》。鄭本目連戲一經產生,便在祁門、休寧、石臺、婺源、歙縣等地廣為流傳。祁門目連戲原沒有固定演出場所,以鼓擊節,鑼鈸伴奏,不用管絃,上壽時則用嗩吶。 徽州目連戲的習俗,自明始至民國,到解放前夕,一直延續下來,尤以清時為盛。由於目連戲內容通俗易懂,又有為群眾喜聞樂見的民間雜耍,出神入怪等表演形式,因而流傳很快。

劇本劇目

《新編目連救母勸善記》又稱《新編目連救母勸善戲文》(高石山房黃鋌刻本)明鄭之珍編撰,分上、中、下三卷,習慣稱一百出。祁門演出本有箬坑鄉慄木村演出本和箬坑鄉馬山村演出本,歙縣長標韶坑亦存演出本。

'戲祖'目連戲,你知道都有哪些流派嘛?

2.辰河目連戲

辰河目連戲是辰河高腔中的一種。明清時期從江西傳來,原先的弋陽腔和當地巫儺文化結合,形成辰河目連戲。由於辰河地區(今湖南沅陵、辰溪、瀘溪、漵浦及周邊地區)山巒重重,交通閉塞,它保持了相當的原始風味,當各地的目連戲相繼失傳,它成了保存這一中國最大宗教祭祀劇的重要載體。

早在1400年前,即南北朝時期,目連救母的故事就已經隨印度佛教《盂蘭盆經》傳入中國。唐代的民間說唱《目連變文》將目連故事中國化。800多年前,北宋京城汴梁(今開封),出現了連演八天的《目連雜劇》,是中國最早的連臺本戲。隨著弋陽腔的廣泛傳播,中國南方的地方戲曲中逐漸形成了龐大的目連戲演唱家族。約在明朝,目連戲傳入辰河流域,形成了有別於其它劇種的辰河目連戲。

劇本劇目

辰河戲有500多個傳統劇目,其中目連戲是形式內容最豐富,規模最大,表演水平要求最高的標誌性劇目。辰河目連戲的內容是目連地獄救母的故事。辰河目連戲的主要劇目是《目連傳》。藝人們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不斷地將劇目的範圍擴大,將《前目連》、《樑傳》、《香山》以及稱為"花目連"的一系列劇目也納入到其中,形成了龐大的劇目組合,稱"四十八本目連戲"。在明清長達五百多年的歷史中,演唱目連大戲,一直是辰河地區最盛大的全民文娛活動。

3.南樂目連戲

目連戲自宋代由開封流傳到河南南樂。南樂地處冀、魯、豫三省交界,古代的交通不便,地域偏僻,使該戲曲形式一直保留著古老的原始風貌,其表演形式,戲劇程式等方面,無不帶有傳統文化痕跡。南樂目連戲是流行於河南省南樂縣民間的一個口述本,就其情節和思想內容及主要人物,與唐代的目連變文一脈相承。該劇以民間雜耍為主,綜合戲曲、武術、焰火、魔術於一身,服裝、道具、化妝、表演均有獨特之處,由於深藏民間,至今仍保留粗獷、原始面目。

"

1.徽州目連戲

徽州目連戲誕生於明,盛於清,延續至解放前夕,歷300餘年而不衰。明萬曆年間,安徽祁門清溪人鄭之珍在過往雜劇、變文及傳說等的基礎上撰寫出《新編目連救母勸善戲文》。鄭本目連戲一經產生,便在祁門、休寧、石臺、婺源、歙縣等地廣為流傳。祁門目連戲原沒有固定演出場所,以鼓擊節,鑼鈸伴奏,不用管絃,上壽時則用嗩吶。 徽州目連戲的習俗,自明始至民國,到解放前夕,一直延續下來,尤以清時為盛。由於目連戲內容通俗易懂,又有為群眾喜聞樂見的民間雜耍,出神入怪等表演形式,因而流傳很快。

劇本劇目

《新編目連救母勸善記》又稱《新編目連救母勸善戲文》(高石山房黃鋌刻本)明鄭之珍編撰,分上、中、下三卷,習慣稱一百出。祁門演出本有箬坑鄉慄木村演出本和箬坑鄉馬山村演出本,歙縣長標韶坑亦存演出本。

'戲祖'目連戲,你知道都有哪些流派嘛?

2.辰河目連戲

辰河目連戲是辰河高腔中的一種。明清時期從江西傳來,原先的弋陽腔和當地巫儺文化結合,形成辰河目連戲。由於辰河地區(今湖南沅陵、辰溪、瀘溪、漵浦及周邊地區)山巒重重,交通閉塞,它保持了相當的原始風味,當各地的目連戲相繼失傳,它成了保存這一中國最大宗教祭祀劇的重要載體。

早在1400年前,即南北朝時期,目連救母的故事就已經隨印度佛教《盂蘭盆經》傳入中國。唐代的民間說唱《目連變文》將目連故事中國化。800多年前,北宋京城汴梁(今開封),出現了連演八天的《目連雜劇》,是中國最早的連臺本戲。隨著弋陽腔的廣泛傳播,中國南方的地方戲曲中逐漸形成了龐大的目連戲演唱家族。約在明朝,目連戲傳入辰河流域,形成了有別於其它劇種的辰河目連戲。

劇本劇目

辰河戲有500多個傳統劇目,其中目連戲是形式內容最豐富,規模最大,表演水平要求最高的標誌性劇目。辰河目連戲的內容是目連地獄救母的故事。辰河目連戲的主要劇目是《目連傳》。藝人們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不斷地將劇目的範圍擴大,將《前目連》、《樑傳》、《香山》以及稱為"花目連"的一系列劇目也納入到其中,形成了龐大的劇目組合,稱"四十八本目連戲"。在明清長達五百多年的歷史中,演唱目連大戲,一直是辰河地區最盛大的全民文娛活動。

3.南樂目連戲

目連戲自宋代由開封流傳到河南南樂。南樂地處冀、魯、豫三省交界,古代的交通不便,地域偏僻,使該戲曲形式一直保留著古老的原始風貌,其表演形式,戲劇程式等方面,無不帶有傳統文化痕跡。南樂目連戲是流行於河南省南樂縣民間的一個口述本,就其情節和思想內容及主要人物,與唐代的目連變文一脈相承。該劇以民間雜耍為主,綜合戲曲、武術、焰火、魔術於一身,服裝、道具、化妝、表演均有獨特之處,由於深藏民間,至今仍保留粗獷、原始面目。

'戲祖'目連戲,你知道都有哪些流派嘛?

4.紹興目連戲

紹興目連戲,是指流行於舊紹興府所屬紹興、新昌、嵊州、上虞、諸暨、蕭山等縣的目連戲。其特徵是:佛教的內容、道教的演員、盂蘭盆會的產物、曲牌體的新昌調腔、戲曲與民俗的混血兒。魯迅先生稱之為"真正的農民和手工業工人的作品"。紹興目連戲是我國目連戲留存在浙江紹興地區的一支,也是當前浙江最主要的一支。2007年6月"紹興目連戲"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舊時紹興與目連班孿生的另一演目連戲的民間藝社,叫"太平會",專演"啞戲"。為了區別起見,鄉民把"目連戲"叫做"開口目連",太平會的叫做"啞目連"。啞目連劇目有《韋陀請觀音》、《閻王發牌票》、《調男吊》、《調女吊》、《鬼王掃臺》等20場,演出約需3小時。"啞鬼戲"之所以叫"啞目連",因為戲中也有"目連救母"的角色,但其情節與目連戲中《目連救母》迥然不同,有不少場次是目連戲中所沒有的。"太平會"的"啞目連"一直以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與目連戲同時存在,但其名氣遠不如目連戲。

5.南陵目連戲

南陵目連戲是學術界公認的海內外目連戲主要流派之一。據縣誌載,明代神學家王陽明和清代文學家金聖嘆曾先後來南陵觀看目連戲演出。王陽明評曰:"詞華不似西廂豔,更比西廂孝義全",由此可見演出時代久遠。據本縣民間老藝人憶述師輩,明清時期,名伶輩出,班社應邀走遍江西、徽太及江淮之間。清代同治時的《江南通志》就有"目連戲伶人多為南陵人"的記載。

"

1.徽州目連戲

徽州目連戲誕生於明,盛於清,延續至解放前夕,歷300餘年而不衰。明萬曆年間,安徽祁門清溪人鄭之珍在過往雜劇、變文及傳說等的基礎上撰寫出《新編目連救母勸善戲文》。鄭本目連戲一經產生,便在祁門、休寧、石臺、婺源、歙縣等地廣為流傳。祁門目連戲原沒有固定演出場所,以鼓擊節,鑼鈸伴奏,不用管絃,上壽時則用嗩吶。 徽州目連戲的習俗,自明始至民國,到解放前夕,一直延續下來,尤以清時為盛。由於目連戲內容通俗易懂,又有為群眾喜聞樂見的民間雜耍,出神入怪等表演形式,因而流傳很快。

劇本劇目

《新編目連救母勸善記》又稱《新編目連救母勸善戲文》(高石山房黃鋌刻本)明鄭之珍編撰,分上、中、下三卷,習慣稱一百出。祁門演出本有箬坑鄉慄木村演出本和箬坑鄉馬山村演出本,歙縣長標韶坑亦存演出本。

'戲祖'目連戲,你知道都有哪些流派嘛?

2.辰河目連戲

辰河目連戲是辰河高腔中的一種。明清時期從江西傳來,原先的弋陽腔和當地巫儺文化結合,形成辰河目連戲。由於辰河地區(今湖南沅陵、辰溪、瀘溪、漵浦及周邊地區)山巒重重,交通閉塞,它保持了相當的原始風味,當各地的目連戲相繼失傳,它成了保存這一中國最大宗教祭祀劇的重要載體。

早在1400年前,即南北朝時期,目連救母的故事就已經隨印度佛教《盂蘭盆經》傳入中國。唐代的民間說唱《目連變文》將目連故事中國化。800多年前,北宋京城汴梁(今開封),出現了連演八天的《目連雜劇》,是中國最早的連臺本戲。隨著弋陽腔的廣泛傳播,中國南方的地方戲曲中逐漸形成了龐大的目連戲演唱家族。約在明朝,目連戲傳入辰河流域,形成了有別於其它劇種的辰河目連戲。

劇本劇目

辰河戲有500多個傳統劇目,其中目連戲是形式內容最豐富,規模最大,表演水平要求最高的標誌性劇目。辰河目連戲的內容是目連地獄救母的故事。辰河目連戲的主要劇目是《目連傳》。藝人們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不斷地將劇目的範圍擴大,將《前目連》、《樑傳》、《香山》以及稱為"花目連"的一系列劇目也納入到其中,形成了龐大的劇目組合,稱"四十八本目連戲"。在明清長達五百多年的歷史中,演唱目連大戲,一直是辰河地區最盛大的全民文娛活動。

3.南樂目連戲

目連戲自宋代由開封流傳到河南南樂。南樂地處冀、魯、豫三省交界,古代的交通不便,地域偏僻,使該戲曲形式一直保留著古老的原始風貌,其表演形式,戲劇程式等方面,無不帶有傳統文化痕跡。南樂目連戲是流行於河南省南樂縣民間的一個口述本,就其情節和思想內容及主要人物,與唐代的目連變文一脈相承。該劇以民間雜耍為主,綜合戲曲、武術、焰火、魔術於一身,服裝、道具、化妝、表演均有獨特之處,由於深藏民間,至今仍保留粗獷、原始面目。

'戲祖'目連戲,你知道都有哪些流派嘛?

4.紹興目連戲

紹興目連戲,是指流行於舊紹興府所屬紹興、新昌、嵊州、上虞、諸暨、蕭山等縣的目連戲。其特徵是:佛教的內容、道教的演員、盂蘭盆會的產物、曲牌體的新昌調腔、戲曲與民俗的混血兒。魯迅先生稱之為"真正的農民和手工業工人的作品"。紹興目連戲是我國目連戲留存在浙江紹興地區的一支,也是當前浙江最主要的一支。2007年6月"紹興目連戲"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舊時紹興與目連班孿生的另一演目連戲的民間藝社,叫"太平會",專演"啞戲"。為了區別起見,鄉民把"目連戲"叫做"開口目連",太平會的叫做"啞目連"。啞目連劇目有《韋陀請觀音》、《閻王發牌票》、《調男吊》、《調女吊》、《鬼王掃臺》等20場,演出約需3小時。"啞鬼戲"之所以叫"啞目連",因為戲中也有"目連救母"的角色,但其情節與目連戲中《目連救母》迥然不同,有不少場次是目連戲中所沒有的。"太平會"的"啞目連"一直以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與目連戲同時存在,但其名氣遠不如目連戲。

5.南陵目連戲

南陵目連戲是學術界公認的海內外目連戲主要流派之一。據縣誌載,明代神學家王陽明和清代文學家金聖嘆曾先後來南陵觀看目連戲演出。王陽明評曰:"詞華不似西廂豔,更比西廂孝義全",由此可見演出時代久遠。據本縣民間老藝人憶述師輩,明清時期,名伶輩出,班社應邀走遍江西、徽太及江淮之間。清代同治時的《江南通志》就有"目連戲伶人多為南陵人"的記載。

'戲祖'目連戲,你知道都有哪些流派嘛?

劇本劇目

南陵目連戲劇本《目連救母》,共3本150出。劇目所用曲牌215個。全劇敘述傅相篤信佛教,救孤濟貧,死後昇天;其妻劉氏開葷毀佛,打僧罵道,被罰地獄受苦;其子傅羅卜拒婚出家,法號目連,為救母入十層地獄,終贖母衍成正果。由於該戲宣揚封建禮義仁孝,且崇佛尊道敬儒,故民間祭祀、祈福、還願喜搬演目連,一般多在祈求豐收的"打青苗"、豐收謝神的"稻旺會"以及"土地會"、"觀音會"、"宴公菩薩會"、"插花娘娘會"、"火神會"演出。目連戲班社無職業藝人,平時務農,演時邀集。

6.商丘目連戲

商丘目連戲在商丘戲曲史中佔有重要地位,從它可以看出豫劇發生發展的脈絡,具有顯著的學術價值和實用價值。北宋以後(1127)目連戲向全國擴展,到明萬曆年間(1582)由安徽鄭之珍收集整理成為《新編目連救母勸善戲文》傳世,這其間450多年無成文劇本。商丘目連戲的規模與鄭之珍本目連願戲三宵畢相比亦為三宵,而新發現的曲藝本《目連三世救母》,大大多於三宵,它的內含有諸多宋雜劇的因子清晰可見,將填補400多年的戲劇空白。

商丘目連戲是商丘戲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演出多姿多彩,有"戲膽"之美譽。在廟會演出時,如遇多臺對戲,只要有一臺祭出《拉劉甲》即可全贏。再如敬神戲歌:"敬啥神唱啥戲,還是以前老規矩;敬佛祖《大佛山》,敬玉皇《會群仙》,敬天帝《反五關》,敬火神《徵西番》。

"

1.徽州目連戲

徽州目連戲誕生於明,盛於清,延續至解放前夕,歷300餘年而不衰。明萬曆年間,安徽祁門清溪人鄭之珍在過往雜劇、變文及傳說等的基礎上撰寫出《新編目連救母勸善戲文》。鄭本目連戲一經產生,便在祁門、休寧、石臺、婺源、歙縣等地廣為流傳。祁門目連戲原沒有固定演出場所,以鼓擊節,鑼鈸伴奏,不用管絃,上壽時則用嗩吶。 徽州目連戲的習俗,自明始至民國,到解放前夕,一直延續下來,尤以清時為盛。由於目連戲內容通俗易懂,又有為群眾喜聞樂見的民間雜耍,出神入怪等表演形式,因而流傳很快。

劇本劇目

《新編目連救母勸善記》又稱《新編目連救母勸善戲文》(高石山房黃鋌刻本)明鄭之珍編撰,分上、中、下三卷,習慣稱一百出。祁門演出本有箬坑鄉慄木村演出本和箬坑鄉馬山村演出本,歙縣長標韶坑亦存演出本。

'戲祖'目連戲,你知道都有哪些流派嘛?

2.辰河目連戲

辰河目連戲是辰河高腔中的一種。明清時期從江西傳來,原先的弋陽腔和當地巫儺文化結合,形成辰河目連戲。由於辰河地區(今湖南沅陵、辰溪、瀘溪、漵浦及周邊地區)山巒重重,交通閉塞,它保持了相當的原始風味,當各地的目連戲相繼失傳,它成了保存這一中國最大宗教祭祀劇的重要載體。

早在1400年前,即南北朝時期,目連救母的故事就已經隨印度佛教《盂蘭盆經》傳入中國。唐代的民間說唱《目連變文》將目連故事中國化。800多年前,北宋京城汴梁(今開封),出現了連演八天的《目連雜劇》,是中國最早的連臺本戲。隨著弋陽腔的廣泛傳播,中國南方的地方戲曲中逐漸形成了龐大的目連戲演唱家族。約在明朝,目連戲傳入辰河流域,形成了有別於其它劇種的辰河目連戲。

劇本劇目

辰河戲有500多個傳統劇目,其中目連戲是形式內容最豐富,規模最大,表演水平要求最高的標誌性劇目。辰河目連戲的內容是目連地獄救母的故事。辰河目連戲的主要劇目是《目連傳》。藝人們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不斷地將劇目的範圍擴大,將《前目連》、《樑傳》、《香山》以及稱為"花目連"的一系列劇目也納入到其中,形成了龐大的劇目組合,稱"四十八本目連戲"。在明清長達五百多年的歷史中,演唱目連大戲,一直是辰河地區最盛大的全民文娛活動。

3.南樂目連戲

目連戲自宋代由開封流傳到河南南樂。南樂地處冀、魯、豫三省交界,古代的交通不便,地域偏僻,使該戲曲形式一直保留著古老的原始風貌,其表演形式,戲劇程式等方面,無不帶有傳統文化痕跡。南樂目連戲是流行於河南省南樂縣民間的一個口述本,就其情節和思想內容及主要人物,與唐代的目連變文一脈相承。該劇以民間雜耍為主,綜合戲曲、武術、焰火、魔術於一身,服裝、道具、化妝、表演均有獨特之處,由於深藏民間,至今仍保留粗獷、原始面目。

'戲祖'目連戲,你知道都有哪些流派嘛?

4.紹興目連戲

紹興目連戲,是指流行於舊紹興府所屬紹興、新昌、嵊州、上虞、諸暨、蕭山等縣的目連戲。其特徵是:佛教的內容、道教的演員、盂蘭盆會的產物、曲牌體的新昌調腔、戲曲與民俗的混血兒。魯迅先生稱之為"真正的農民和手工業工人的作品"。紹興目連戲是我國目連戲留存在浙江紹興地區的一支,也是當前浙江最主要的一支。2007年6月"紹興目連戲"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舊時紹興與目連班孿生的另一演目連戲的民間藝社,叫"太平會",專演"啞戲"。為了區別起見,鄉民把"目連戲"叫做"開口目連",太平會的叫做"啞目連"。啞目連劇目有《韋陀請觀音》、《閻王發牌票》、《調男吊》、《調女吊》、《鬼王掃臺》等20場,演出約需3小時。"啞鬼戲"之所以叫"啞目連",因為戲中也有"目連救母"的角色,但其情節與目連戲中《目連救母》迥然不同,有不少場次是目連戲中所沒有的。"太平會"的"啞目連"一直以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與目連戲同時存在,但其名氣遠不如目連戲。

5.南陵目連戲

南陵目連戲是學術界公認的海內外目連戲主要流派之一。據縣誌載,明代神學家王陽明和清代文學家金聖嘆曾先後來南陵觀看目連戲演出。王陽明評曰:"詞華不似西廂豔,更比西廂孝義全",由此可見演出時代久遠。據本縣民間老藝人憶述師輩,明清時期,名伶輩出,班社應邀走遍江西、徽太及江淮之間。清代同治時的《江南通志》就有"目連戲伶人多為南陵人"的記載。

'戲祖'目連戲,你知道都有哪些流派嘛?

劇本劇目

南陵目連戲劇本《目連救母》,共3本150出。劇目所用曲牌215個。全劇敘述傅相篤信佛教,救孤濟貧,死後昇天;其妻劉氏開葷毀佛,打僧罵道,被罰地獄受苦;其子傅羅卜拒婚出家,法號目連,為救母入十層地獄,終贖母衍成正果。由於該戲宣揚封建禮義仁孝,且崇佛尊道敬儒,故民間祭祀、祈福、還願喜搬演目連,一般多在祈求豐收的"打青苗"、豐收謝神的"稻旺會"以及"土地會"、"觀音會"、"宴公菩薩會"、"插花娘娘會"、"火神會"演出。目連戲班社無職業藝人,平時務農,演時邀集。

6.商丘目連戲

商丘目連戲在商丘戲曲史中佔有重要地位,從它可以看出豫劇發生發展的脈絡,具有顯著的學術價值和實用價值。北宋以後(1127)目連戲向全國擴展,到明萬曆年間(1582)由安徽鄭之珍收集整理成為《新編目連救母勸善戲文》傳世,這其間450多年無成文劇本。商丘目連戲的規模與鄭之珍本目連願戲三宵畢相比亦為三宵,而新發現的曲藝本《目連三世救母》,大大多於三宵,它的內含有諸多宋雜劇的因子清晰可見,將填補400多年的戲劇空白。

商丘目連戲是商丘戲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演出多姿多彩,有"戲膽"之美譽。在廟會演出時,如遇多臺對戲,只要有一臺祭出《拉劉甲》即可全贏。再如敬神戲歌:"敬啥神唱啥戲,還是以前老規矩;敬佛祖《大佛山》,敬玉皇《會群仙》,敬天帝《反五關》,敬火神《徵西番》。

'戲祖'目連戲,你知道都有哪些流派嘛?

劇本劇目

商丘目連戲在1998年戲曲普查時戲曲志編輯部錄有《會仙濟貧》、《五鬼拉劉氏》、《殃煞回門》、《拉劉甲》、《目連僧出家》、《觀音點化》、《大佛山》等單折,後來又發現民國時期的曲藝本《目連三世救母》,把這些單折加以編排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個完整的目連救母故事,本故事與安徽目連戲鄭之珍本多有不同,是商丘宋、元、明、清目連戲的遺存。

7.高淳目連戲

高淳目連戲演出本是明代鄭立珍的傳奇《目連救母勸善戲文》,據《高淳縣誌》記載,目連戲是特有劇種,明代由江西弋陽腔和高淳當地傳統民間音樂、小調相結合形成的,故稱"高淳陽腔目連戲"。

高淳陽腔目連戲又叫"太平戲",由做法事發展成舞臺演出,宗教色彩較濃。高淳自漢晉以來佛道盛行,道觀廟宇遍佈全境,爾後演唱目連戲的戲臺也應運而生。高淳還有木偶演出的目連戲,稱為"小目連",其劇本聲腔與人演的相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