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我們一提到中國歷史就說上下五千年,歷史悠久,有五千年的文化,就像劉德華的《中國人》裡唱到的那樣“五千年的風和雨啊藏了多少夢”。那麼,大家肯定會問,中國歷史為什麼是五千年?還是上下?這是怎麼計算的呢?

其實,“五千年”最早的說法出於清朝晚期,當時著名詩人黃遵憲的《逐客篇》中有詩句“軒頊五千年,到今國極弱”,“軒頊”就是指軒轅和顓頊。當時人計算曆史從三皇五帝開始,認為是五千年。然而,這一說法現在得以認可和流行其實是源自於現代著名語言學家、教育學家林漢達和現代作家曹餘章先後編著的國內第一少兒歷史通俗讀物《上下五千年》。這本書於1979年出版,主要參考了司馬遷的《史記》和其他史書,講述了上至三皇五帝,下至辛亥革命的中國歷史。

中國歷史為什麼是上下五千年?

“上下”在這裡不是方位名詞,而是指古今的意思,是指中國歷史從公元前2000多年的五帝時代到現在大約四千多年不到五千年的歷史。《史記》當中炎、黃作為《五帝本紀》之首,卻沒有明確年代,說明司馬遷也不確定,或者說司馬遷當時手頭上也沒有明確的資料,只有一些傳說和神話故事。我們知道歷史學家明確一段歷史是依據準確的歷史記載(即史書)和考古發現,但我們有明確歷史記載和考古發現的朝代是在商朝,因為我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和青銅器出現在商朝,這些都是依據碳14鑑定所知。

中國歷史為什麼是上下五千年?

中國歷史即中華文明的存在是中國學者根據中國的古籍、考古學和天文學方面的考證得知,基本上可以確切的測定在夏朝(約公元前2070年-前1600年),再加上夏朝之前的五帝時代(約公元前3000年-前2070年)差不多到現在有5000年了。然而國際上關於文明的標準是由英國學者格林•丹尼爾提出的,他長期擔任劍橋大學考古系的主任。格林•丹尼爾提出衡量文明的三條硬性標準:要有城市、要有文字、要有複雜的禮儀建築(不單純是居住的建築)。

中國歷史為什麼是上下五千年?

中國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出現在商朝(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那麼,問題來了,如果依據這個標準,中華文明也就3700年。實際上這種說法近些年一些學者也提出過,最為著名的就數《百家講壇》走出來的易中天了。曾有記者問易中天:很多人習慣講中華文明5000年,在您這兒縮短了1300年?易中天回答:上下五千年是文化,三千七百年是文明。因此,我認為不管是五千年還是三千七百年都是源遠流長,都給我們留下了無數的知識經典、無數的經驗教訓,可以使我們修身、養性、知興替。這麼看的話,上下五千年也就是代指整個中國歷史,而非具體的歷史時間了,您認為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