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最近老藝術家被綜藝《樂隊的夏天》裡九連真人樂隊給圈粉了。

這支來自廣東河源地區的客家方言樂隊,用客家話唱搖滾,在一眾老牌樂隊中從青銅打到王者級別,讓客家人和客家方言走出圈,更走進了大眾的視野當中。

"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最近老藝術家被綜藝《樂隊的夏天》裡九連真人樂隊給圈粉了。

這支來自廣東河源地區的客家方言樂隊,用客家話唱搖滾,在一眾老牌樂隊中從青銅打到王者級別,讓客家人和客家方言走出圈,更走進了大眾的視野當中。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雖說如果不依賴字幕,真聽不明白他們在唱什麼,但他們讓我看到了久違的搖滾血性是什麼樣子的,我頭一回覺得,客家人的客家話,真的很酷,一股野生搖滾範。

在廣東,你可能經常聽到身邊的朋友說“涯系客家人”(我是客家人),不少外地的朋友總會以為客家人是少數民族,對客家小妹的印象約等於賣茶小妹。

"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最近老藝術家被綜藝《樂隊的夏天》裡九連真人樂隊給圈粉了。

這支來自廣東河源地區的客家方言樂隊,用客家話唱搖滾,在一眾老牌樂隊中從青銅打到王者級別,讓客家人和客家方言走出圈,更走進了大眾的視野當中。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雖說如果不依賴字幕,真聽不明白他們在唱什麼,但他們讓我看到了久違的搖滾血性是什麼樣子的,我頭一回覺得,客家人的客家話,真的很酷,一股野生搖滾範。

在廣東,你可能經常聽到身邊的朋友說“涯系客家人”(我是客家人),不少外地的朋友總會以為客家人是少數民族,對客家小妹的印象約等於賣茶小妹。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還以為客家姑娘都該穿成賣茶小妹那樣/Pinterest

這也難怪,相比起廣府人和潮汕人,客家人更加低調,但又彷彿隱隱於世界各處。

據統計客家人在海外分佈於世界五大洲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廣東是客家人的居住大省,其餘多分佈在福建、四川、江西等周邊省份和港澳臺。


"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最近老藝術家被綜藝《樂隊的夏天》裡九連真人樂隊給圈粉了。

這支來自廣東河源地區的客家方言樂隊,用客家話唱搖滾,在一眾老牌樂隊中從青銅打到王者級別,讓客家人和客家方言走出圈,更走進了大眾的視野當中。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雖說如果不依賴字幕,真聽不明白他們在唱什麼,但他們讓我看到了久違的搖滾血性是什麼樣子的,我頭一回覺得,客家人的客家話,真的很酷,一股野生搖滾範。

在廣東,你可能經常聽到身邊的朋友說“涯系客家人”(我是客家人),不少外地的朋友總會以為客家人是少數民族,對客家小妹的印象約等於賣茶小妹。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還以為客家姑娘都該穿成賣茶小妹那樣/Pinterest

這也難怪,相比起廣府人和潮汕人,客家人更加低調,但又彷彿隱隱於世界各處。

據統計客家人在海外分佈於世界五大洲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廣東是客家人的居住大省,其餘多分佈在福建、四川、江西等周邊省份和港澳臺。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廣東是客家人居住大省,基本上遍佈所有城市/維基

知道客家人的會懂他們是漢族的一個支系,是贛閩粵邊區的一個特殊的族群,你所知道的不少歷史名人和現在的名人明星裡,身上都有客家人的血脈。

"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最近老藝術家被綜藝《樂隊的夏天》裡九連真人樂隊給圈粉了。

這支來自廣東河源地區的客家方言樂隊,用客家話唱搖滾,在一眾老牌樂隊中從青銅打到王者級別,讓客家人和客家方言走出圈,更走進了大眾的視野當中。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雖說如果不依賴字幕,真聽不明白他們在唱什麼,但他們讓我看到了久違的搖滾血性是什麼樣子的,我頭一回覺得,客家人的客家話,真的很酷,一股野生搖滾範。

在廣東,你可能經常聽到身邊的朋友說“涯系客家人”(我是客家人),不少外地的朋友總會以為客家人是少數民族,對客家小妹的印象約等於賣茶小妹。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還以為客家姑娘都該穿成賣茶小妹那樣/Pinterest

這也難怪,相比起廣府人和潮汕人,客家人更加低調,但又彷彿隱隱於世界各處。

據統計客家人在海外分佈於世界五大洲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廣東是客家人的居住大省,其餘多分佈在福建、四川、江西等周邊省份和港澳臺。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廣東是客家人居住大省,基本上遍佈所有城市/維基

知道客家人的會懂他們是漢族的一個支系,是贛閩粵邊區的一個特殊的族群,你所知道的不少歷史名人和現在的名人明星裡,身上都有客家人的血脈。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剛好這三位稱霸香港黃金時期影壇的張國榮、鐘楚紅、周潤發,祖籍都是客家

客家人還被稱為“東方猶太人”,配得上這等稱呼的絕不是等閒之輩,他們到底是什麼樣的族群?

客家人,生來為客

中國的主客文化是相當複雜的,尤其是在早期更講究人情世俗規則的年代,很少有一種民繫有這種自覺自稱為“客”。

但客家人從根上就深諳中國人情社會的主客之道。

客家人最為人熟知的,就是歷史書上的從西晉到清朝,從中原望族幾次戰亂南遷的歷史傳統。

"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最近老藝術家被綜藝《樂隊的夏天》裡九連真人樂隊給圈粉了。

這支來自廣東河源地區的客家方言樂隊,用客家話唱搖滾,在一眾老牌樂隊中從青銅打到王者級別,讓客家人和客家方言走出圈,更走進了大眾的視野當中。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雖說如果不依賴字幕,真聽不明白他們在唱什麼,但他們讓我看到了久違的搖滾血性是什麼樣子的,我頭一回覺得,客家人的客家話,真的很酷,一股野生搖滾範。

在廣東,你可能經常聽到身邊的朋友說“涯系客家人”(我是客家人),不少外地的朋友總會以為客家人是少數民族,對客家小妹的印象約等於賣茶小妹。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還以為客家姑娘都該穿成賣茶小妹那樣/Pinterest

這也難怪,相比起廣府人和潮汕人,客家人更加低調,但又彷彿隱隱於世界各處。

據統計客家人在海外分佈於世界五大洲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廣東是客家人的居住大省,其餘多分佈在福建、四川、江西等周邊省份和港澳臺。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廣東是客家人居住大省,基本上遍佈所有城市/維基

知道客家人的會懂他們是漢族的一個支系,是贛閩粵邊區的一個特殊的族群,你所知道的不少歷史名人和現在的名人明星裡,身上都有客家人的血脈。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剛好這三位稱霸香港黃金時期影壇的張國榮、鐘楚紅、周潤發,祖籍都是客家

客家人還被稱為“東方猶太人”,配得上這等稱呼的絕不是等閒之輩,他們到底是什麼樣的族群?

客家人,生來為客

中國的主客文化是相當複雜的,尤其是在早期更講究人情世俗規則的年代,很少有一種民繫有這種自覺自稱為“客”。

但客家人從根上就深諳中國人情社會的主客之道。

客家人最為人熟知的,就是歷史書上的從西晉到清朝,從中原望族幾次戰亂南遷的歷史傳統。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福建土樓,客家獨有的傳統建築,有的成方有的成圓,防禦功能為主/Flickr

“客家”這一詞最開始就屬於他稱,本地人對外地人還帶有汙名化的稱呼——“犭客”、“犵”。

就廣東的地方誌書來看,客家人遷入嶺南的時間比廣府人和潮汕人更晚一些,於是大多的客家人往往聚居在偏遠,待開發的山區。

"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最近老藝術家被綜藝《樂隊的夏天》裡九連真人樂隊給圈粉了。

這支來自廣東河源地區的客家方言樂隊,用客家話唱搖滾,在一眾老牌樂隊中從青銅打到王者級別,讓客家人和客家方言走出圈,更走進了大眾的視野當中。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雖說如果不依賴字幕,真聽不明白他們在唱什麼,但他們讓我看到了久違的搖滾血性是什麼樣子的,我頭一回覺得,客家人的客家話,真的很酷,一股野生搖滾範。

在廣東,你可能經常聽到身邊的朋友說“涯系客家人”(我是客家人),不少外地的朋友總會以為客家人是少數民族,對客家小妹的印象約等於賣茶小妹。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還以為客家姑娘都該穿成賣茶小妹那樣/Pinterest

這也難怪,相比起廣府人和潮汕人,客家人更加低調,但又彷彿隱隱於世界各處。

據統計客家人在海外分佈於世界五大洲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廣東是客家人的居住大省,其餘多分佈在福建、四川、江西等周邊省份和港澳臺。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廣東是客家人居住大省,基本上遍佈所有城市/維基

知道客家人的會懂他們是漢族的一個支系,是贛閩粵邊區的一個特殊的族群,你所知道的不少歷史名人和現在的名人明星裡,身上都有客家人的血脈。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剛好這三位稱霸香港黃金時期影壇的張國榮、鐘楚紅、周潤發,祖籍都是客家

客家人還被稱為“東方猶太人”,配得上這等稱呼的絕不是等閒之輩,他們到底是什麼樣的族群?

客家人,生來為客

中國的主客文化是相當複雜的,尤其是在早期更講究人情世俗規則的年代,很少有一種民繫有這種自覺自稱為“客”。

但客家人從根上就深諳中國人情社會的主客之道。

客家人最為人熟知的,就是歷史書上的從西晉到清朝,從中原望族幾次戰亂南遷的歷史傳統。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福建土樓,客家獨有的傳統建築,有的成方有的成圓,防禦功能為主/Flickr

“客家”這一詞最開始就屬於他稱,本地人對外地人還帶有汙名化的稱呼——“犭客”、“犵”。

就廣東的地方誌書來看,客家人遷入嶺南的時間比廣府人和潮汕人更晚一些,於是大多的客家人往往聚居在偏遠,待開發的山區。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人的圍屋,藏著中國傳統的人情社會/coastalshows

“獨家異鄉為異客”,來者都是客,終歸不能做主。

舊時土客的紛爭和矛盾讓客家人處於更為劣勢和艱難的境地。尤其是在幾次遷徙的過程中,由於語言和文化的差異,粵客之間的矛盾一直在激化當中。最大型的要數清末的土客械鬥,也就是今天的江門四邑地區(台山、新會、開平、恩平)。

"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最近老藝術家被綜藝《樂隊的夏天》裡九連真人樂隊給圈粉了。

這支來自廣東河源地區的客家方言樂隊,用客家話唱搖滾,在一眾老牌樂隊中從青銅打到王者級別,讓客家人和客家方言走出圈,更走進了大眾的視野當中。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雖說如果不依賴字幕,真聽不明白他們在唱什麼,但他們讓我看到了久違的搖滾血性是什麼樣子的,我頭一回覺得,客家人的客家話,真的很酷,一股野生搖滾範。

在廣東,你可能經常聽到身邊的朋友說“涯系客家人”(我是客家人),不少外地的朋友總會以為客家人是少數民族,對客家小妹的印象約等於賣茶小妹。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還以為客家姑娘都該穿成賣茶小妹那樣/Pinterest

這也難怪,相比起廣府人和潮汕人,客家人更加低調,但又彷彿隱隱於世界各處。

據統計客家人在海外分佈於世界五大洲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廣東是客家人的居住大省,其餘多分佈在福建、四川、江西等周邊省份和港澳臺。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廣東是客家人居住大省,基本上遍佈所有城市/維基

知道客家人的會懂他們是漢族的一個支系,是贛閩粵邊區的一個特殊的族群,你所知道的不少歷史名人和現在的名人明星裡,身上都有客家人的血脈。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剛好這三位稱霸香港黃金時期影壇的張國榮、鐘楚紅、周潤發,祖籍都是客家

客家人還被稱為“東方猶太人”,配得上這等稱呼的絕不是等閒之輩,他們到底是什麼樣的族群?

客家人,生來為客

中國的主客文化是相當複雜的,尤其是在早期更講究人情世俗規則的年代,很少有一種民繫有這種自覺自稱為“客”。

但客家人從根上就深諳中國人情社會的主客之道。

客家人最為人熟知的,就是歷史書上的從西晉到清朝,從中原望族幾次戰亂南遷的歷史傳統。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福建土樓,客家獨有的傳統建築,有的成方有的成圓,防禦功能為主/Flickr

“客家”這一詞最開始就屬於他稱,本地人對外地人還帶有汙名化的稱呼——“犭客”、“犵”。

就廣東的地方誌書來看,客家人遷入嶺南的時間比廣府人和潮汕人更晚一些,於是大多的客家人往往聚居在偏遠,待開發的山區。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人的圍屋,藏著中國傳統的人情社會/coastalshows

“獨家異鄉為異客”,來者都是客,終歸不能做主。

舊時土客的紛爭和矛盾讓客家人處於更為劣勢和艱難的境地。尤其是在幾次遷徙的過程中,由於語言和文化的差異,粵客之間的矛盾一直在激化當中。最大型的要數清末的土客械鬥,也就是今天的江門四邑地區(台山、新會、開平、恩平)。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在香港的客家女人們/Pinterest

正是因為土客族群的競爭,本地人對外來人的偏見,這種惡劣的環境在另一面激發了客家人的奮起自覺。

從語言、服飾、飲食習慣等等都在試圖尋找中原文化的特徵,自清中期以來,族群的意識逐漸崛起,撰寫屬於自身群體的歷史。

"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最近老藝術家被綜藝《樂隊的夏天》裡九連真人樂隊給圈粉了。

這支來自廣東河源地區的客家方言樂隊,用客家話唱搖滾,在一眾老牌樂隊中從青銅打到王者級別,讓客家人和客家方言走出圈,更走進了大眾的視野當中。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雖說如果不依賴字幕,真聽不明白他們在唱什麼,但他們讓我看到了久違的搖滾血性是什麼樣子的,我頭一回覺得,客家人的客家話,真的很酷,一股野生搖滾範。

在廣東,你可能經常聽到身邊的朋友說“涯系客家人”(我是客家人),不少外地的朋友總會以為客家人是少數民族,對客家小妹的印象約等於賣茶小妹。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還以為客家姑娘都該穿成賣茶小妹那樣/Pinterest

這也難怪,相比起廣府人和潮汕人,客家人更加低調,但又彷彿隱隱於世界各處。

據統計客家人在海外分佈於世界五大洲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廣東是客家人的居住大省,其餘多分佈在福建、四川、江西等周邊省份和港澳臺。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廣東是客家人居住大省,基本上遍佈所有城市/維基

知道客家人的會懂他們是漢族的一個支系,是贛閩粵邊區的一個特殊的族群,你所知道的不少歷史名人和現在的名人明星裡,身上都有客家人的血脈。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剛好這三位稱霸香港黃金時期影壇的張國榮、鐘楚紅、周潤發,祖籍都是客家

客家人還被稱為“東方猶太人”,配得上這等稱呼的絕不是等閒之輩,他們到底是什麼樣的族群?

客家人,生來為客

中國的主客文化是相當複雜的,尤其是在早期更講究人情世俗規則的年代,很少有一種民繫有這種自覺自稱為“客”。

但客家人從根上就深諳中國人情社會的主客之道。

客家人最為人熟知的,就是歷史書上的從西晉到清朝,從中原望族幾次戰亂南遷的歷史傳統。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福建土樓,客家獨有的傳統建築,有的成方有的成圓,防禦功能為主/Flickr

“客家”這一詞最開始就屬於他稱,本地人對外地人還帶有汙名化的稱呼——“犭客”、“犵”。

就廣東的地方誌書來看,客家人遷入嶺南的時間比廣府人和潮汕人更晚一些,於是大多的客家人往往聚居在偏遠,待開發的山區。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人的圍屋,藏著中國傳統的人情社會/coastalshows

“獨家異鄉為異客”,來者都是客,終歸不能做主。

舊時土客的紛爭和矛盾讓客家人處於更為劣勢和艱難的境地。尤其是在幾次遷徙的過程中,由於語言和文化的差異,粵客之間的矛盾一直在激化當中。最大型的要數清末的土客械鬥,也就是今天的江門四邑地區(台山、新會、開平、恩平)。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在香港的客家女人們/Pinterest

正是因為土客族群的競爭,本地人對外來人的偏見,這種惡劣的環境在另一面激發了客家人的奮起自覺。

從語言、服飾、飲食習慣等等都在試圖尋找中原文化的特徵,自清中期以來,族群的意識逐漸崛起,撰寫屬於自身群體的歷史。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廣東梅州客天下的“客家風情”泥塑展/圖蟲·創意

從他稱為客到演變成自稱“客家人”,客家人巧妙反客為主,形成族群文化的每一步走得有些艱難,但非常值得。

雖然你看到後來在以廣府人和潮汕人聚集的地盤上,客家人基本上都屬於較為少數而弱勢的散居境地,但就算散落到馬來西亞、泰國等地,甚至是遠到智利,都有客家華人的足跡。

"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最近老藝術家被綜藝《樂隊的夏天》裡九連真人樂隊給圈粉了。

這支來自廣東河源地區的客家方言樂隊,用客家話唱搖滾,在一眾老牌樂隊中從青銅打到王者級別,讓客家人和客家方言走出圈,更走進了大眾的視野當中。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雖說如果不依賴字幕,真聽不明白他們在唱什麼,但他們讓我看到了久違的搖滾血性是什麼樣子的,我頭一回覺得,客家人的客家話,真的很酷,一股野生搖滾範。

在廣東,你可能經常聽到身邊的朋友說“涯系客家人”(我是客家人),不少外地的朋友總會以為客家人是少數民族,對客家小妹的印象約等於賣茶小妹。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還以為客家姑娘都該穿成賣茶小妹那樣/Pinterest

這也難怪,相比起廣府人和潮汕人,客家人更加低調,但又彷彿隱隱於世界各處。

據統計客家人在海外分佈於世界五大洲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廣東是客家人的居住大省,其餘多分佈在福建、四川、江西等周邊省份和港澳臺。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廣東是客家人居住大省,基本上遍佈所有城市/維基

知道客家人的會懂他們是漢族的一個支系,是贛閩粵邊區的一個特殊的族群,你所知道的不少歷史名人和現在的名人明星裡,身上都有客家人的血脈。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剛好這三位稱霸香港黃金時期影壇的張國榮、鐘楚紅、周潤發,祖籍都是客家

客家人還被稱為“東方猶太人”,配得上這等稱呼的絕不是等閒之輩,他們到底是什麼樣的族群?

客家人,生來為客

中國的主客文化是相當複雜的,尤其是在早期更講究人情世俗規則的年代,很少有一種民繫有這種自覺自稱為“客”。

但客家人從根上就深諳中國人情社會的主客之道。

客家人最為人熟知的,就是歷史書上的從西晉到清朝,從中原望族幾次戰亂南遷的歷史傳統。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福建土樓,客家獨有的傳統建築,有的成方有的成圓,防禦功能為主/Flickr

“客家”這一詞最開始就屬於他稱,本地人對外地人還帶有汙名化的稱呼——“犭客”、“犵”。

就廣東的地方誌書來看,客家人遷入嶺南的時間比廣府人和潮汕人更晚一些,於是大多的客家人往往聚居在偏遠,待開發的山區。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人的圍屋,藏著中國傳統的人情社會/coastalshows

“獨家異鄉為異客”,來者都是客,終歸不能做主。

舊時土客的紛爭和矛盾讓客家人處於更為劣勢和艱難的境地。尤其是在幾次遷徙的過程中,由於語言和文化的差異,粵客之間的矛盾一直在激化當中。最大型的要數清末的土客械鬥,也就是今天的江門四邑地區(台山、新會、開平、恩平)。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在香港的客家女人們/Pinterest

正是因為土客族群的競爭,本地人對外來人的偏見,這種惡劣的環境在另一面激發了客家人的奮起自覺。

從語言、服飾、飲食習慣等等都在試圖尋找中原文化的特徵,自清中期以來,族群的意識逐漸崛起,撰寫屬於自身群體的歷史。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廣東梅州客天下的“客家風情”泥塑展/圖蟲·創意

從他稱為客到演變成自稱“客家人”,客家人巧妙反客為主,形成族群文化的每一步走得有些艱難,但非常值得。

雖然你看到後來在以廣府人和潮汕人聚集的地盤上,客家人基本上都屬於較為少數而弱勢的散居境地,但就算散落到馬來西亞、泰國等地,甚至是遠到智利,都有客家華人的足跡。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人遍佈世界五大洲/Twitter

到底誰是主,誰是客?這紛爭對客家人來說早已成為歷史,無非是更懂得作為客的不易,如今客家人在眾人眼中是出了名的熱情好客。

祖輩們久居山區,有朋自遠方來就是客,這種待客之道不用多說,早就已經潛移默化在他們的傳統觀念裡。

吃得鹹中鹹,方為客家人

如果要老藝術家評一個全國最能吃鹹的人群,我會首推客家人。

廣府人有“食得鹹魚抵得渴”,而客家人,從根上就是鹽堆里長大的。

"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最近老藝術家被綜藝《樂隊的夏天》裡九連真人樂隊給圈粉了。

這支來自廣東河源地區的客家方言樂隊,用客家話唱搖滾,在一眾老牌樂隊中從青銅打到王者級別,讓客家人和客家方言走出圈,更走進了大眾的視野當中。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雖說如果不依賴字幕,真聽不明白他們在唱什麼,但他們讓我看到了久違的搖滾血性是什麼樣子的,我頭一回覺得,客家人的客家話,真的很酷,一股野生搖滾範。

在廣東,你可能經常聽到身邊的朋友說“涯系客家人”(我是客家人),不少外地的朋友總會以為客家人是少數民族,對客家小妹的印象約等於賣茶小妹。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還以為客家姑娘都該穿成賣茶小妹那樣/Pinterest

這也難怪,相比起廣府人和潮汕人,客家人更加低調,但又彷彿隱隱於世界各處。

據統計客家人在海外分佈於世界五大洲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廣東是客家人的居住大省,其餘多分佈在福建、四川、江西等周邊省份和港澳臺。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廣東是客家人居住大省,基本上遍佈所有城市/維基

知道客家人的會懂他們是漢族的一個支系,是贛閩粵邊區的一個特殊的族群,你所知道的不少歷史名人和現在的名人明星裡,身上都有客家人的血脈。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剛好這三位稱霸香港黃金時期影壇的張國榮、鐘楚紅、周潤發,祖籍都是客家

客家人還被稱為“東方猶太人”,配得上這等稱呼的絕不是等閒之輩,他們到底是什麼樣的族群?

客家人,生來為客

中國的主客文化是相當複雜的,尤其是在早期更講究人情世俗規則的年代,很少有一種民繫有這種自覺自稱為“客”。

但客家人從根上就深諳中國人情社會的主客之道。

客家人最為人熟知的,就是歷史書上的從西晉到清朝,從中原望族幾次戰亂南遷的歷史傳統。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福建土樓,客家獨有的傳統建築,有的成方有的成圓,防禦功能為主/Flickr

“客家”這一詞最開始就屬於他稱,本地人對外地人還帶有汙名化的稱呼——“犭客”、“犵”。

就廣東的地方誌書來看,客家人遷入嶺南的時間比廣府人和潮汕人更晚一些,於是大多的客家人往往聚居在偏遠,待開發的山區。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人的圍屋,藏著中國傳統的人情社會/coastalshows

“獨家異鄉為異客”,來者都是客,終歸不能做主。

舊時土客的紛爭和矛盾讓客家人處於更為劣勢和艱難的境地。尤其是在幾次遷徙的過程中,由於語言和文化的差異,粵客之間的矛盾一直在激化當中。最大型的要數清末的土客械鬥,也就是今天的江門四邑地區(台山、新會、開平、恩平)。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在香港的客家女人們/Pinterest

正是因為土客族群的競爭,本地人對外來人的偏見,這種惡劣的環境在另一面激發了客家人的奮起自覺。

從語言、服飾、飲食習慣等等都在試圖尋找中原文化的特徵,自清中期以來,族群的意識逐漸崛起,撰寫屬於自身群體的歷史。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廣東梅州客天下的“客家風情”泥塑展/圖蟲·創意

從他稱為客到演變成自稱“客家人”,客家人巧妙反客為主,形成族群文化的每一步走得有些艱難,但非常值得。

雖然你看到後來在以廣府人和潮汕人聚集的地盤上,客家人基本上都屬於較為少數而弱勢的散居境地,但就算散落到馬來西亞、泰國等地,甚至是遠到智利,都有客家華人的足跡。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人遍佈世界五大洲/Twitter

到底誰是主,誰是客?這紛爭對客家人來說早已成為歷史,無非是更懂得作為客的不易,如今客家人在眾人眼中是出了名的熱情好客。

祖輩們久居山區,有朋自遠方來就是客,這種待客之道不用多說,早就已經潛移默化在他們的傳統觀念裡。

吃得鹹中鹹,方為客家人

如果要老藝術家評一個全國最能吃鹹的人群,我會首推客家人。

廣府人有“食得鹹魚抵得渴”,而客家人,從根上就是鹽堆里長大的。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鹹菜

由於早期客家人多數住在山區,對於經常漂泊的客家人來說,鹽漬食品是非常方便的選擇,加上長期勞動體力耗費大,鹹而肥膩的菜餚,才能補充他們身體所需要的鹽份和能量。

吃鹹成了客家人的味覺基因,並一代代流傳下來。在《舌尖上的中國》客家菜最重的一筆墨,就是鹽焗雞。

"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最近老藝術家被綜藝《樂隊的夏天》裡九連真人樂隊給圈粉了。

這支來自廣東河源地區的客家方言樂隊,用客家話唱搖滾,在一眾老牌樂隊中從青銅打到王者級別,讓客家人和客家方言走出圈,更走進了大眾的視野當中。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雖說如果不依賴字幕,真聽不明白他們在唱什麼,但他們讓我看到了久違的搖滾血性是什麼樣子的,我頭一回覺得,客家人的客家話,真的很酷,一股野生搖滾範。

在廣東,你可能經常聽到身邊的朋友說“涯系客家人”(我是客家人),不少外地的朋友總會以為客家人是少數民族,對客家小妹的印象約等於賣茶小妹。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還以為客家姑娘都該穿成賣茶小妹那樣/Pinterest

這也難怪,相比起廣府人和潮汕人,客家人更加低調,但又彷彿隱隱於世界各處。

據統計客家人在海外分佈於世界五大洲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廣東是客家人的居住大省,其餘多分佈在福建、四川、江西等周邊省份和港澳臺。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廣東是客家人居住大省,基本上遍佈所有城市/維基

知道客家人的會懂他們是漢族的一個支系,是贛閩粵邊區的一個特殊的族群,你所知道的不少歷史名人和現在的名人明星裡,身上都有客家人的血脈。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剛好這三位稱霸香港黃金時期影壇的張國榮、鐘楚紅、周潤發,祖籍都是客家

客家人還被稱為“東方猶太人”,配得上這等稱呼的絕不是等閒之輩,他們到底是什麼樣的族群?

客家人,生來為客

中國的主客文化是相當複雜的,尤其是在早期更講究人情世俗規則的年代,很少有一種民繫有這種自覺自稱為“客”。

但客家人從根上就深諳中國人情社會的主客之道。

客家人最為人熟知的,就是歷史書上的從西晉到清朝,從中原望族幾次戰亂南遷的歷史傳統。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福建土樓,客家獨有的傳統建築,有的成方有的成圓,防禦功能為主/Flickr

“客家”這一詞最開始就屬於他稱,本地人對外地人還帶有汙名化的稱呼——“犭客”、“犵”。

就廣東的地方誌書來看,客家人遷入嶺南的時間比廣府人和潮汕人更晚一些,於是大多的客家人往往聚居在偏遠,待開發的山區。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人的圍屋,藏著中國傳統的人情社會/coastalshows

“獨家異鄉為異客”,來者都是客,終歸不能做主。

舊時土客的紛爭和矛盾讓客家人處於更為劣勢和艱難的境地。尤其是在幾次遷徙的過程中,由於語言和文化的差異,粵客之間的矛盾一直在激化當中。最大型的要數清末的土客械鬥,也就是今天的江門四邑地區(台山、新會、開平、恩平)。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在香港的客家女人們/Pinterest

正是因為土客族群的競爭,本地人對外來人的偏見,這種惡劣的環境在另一面激發了客家人的奮起自覺。

從語言、服飾、飲食習慣等等都在試圖尋找中原文化的特徵,自清中期以來,族群的意識逐漸崛起,撰寫屬於自身群體的歷史。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廣東梅州客天下的“客家風情”泥塑展/圖蟲·創意

從他稱為客到演變成自稱“客家人”,客家人巧妙反客為主,形成族群文化的每一步走得有些艱難,但非常值得。

雖然你看到後來在以廣府人和潮汕人聚集的地盤上,客家人基本上都屬於較為少數而弱勢的散居境地,但就算散落到馬來西亞、泰國等地,甚至是遠到智利,都有客家華人的足跡。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人遍佈世界五大洲/Twitter

到底誰是主,誰是客?這紛爭對客家人來說早已成為歷史,無非是更懂得作為客的不易,如今客家人在眾人眼中是出了名的熱情好客。

祖輩們久居山區,有朋自遠方來就是客,這種待客之道不用多說,早就已經潛移默化在他們的傳統觀念裡。

吃得鹹中鹹,方為客家人

如果要老藝術家評一個全國最能吃鹹的人群,我會首推客家人。

廣府人有“食得鹹魚抵得渴”,而客家人,從根上就是鹽堆里長大的。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鹹菜

由於早期客家人多數住在山區,對於經常漂泊的客家人來說,鹽漬食品是非常方便的選擇,加上長期勞動體力耗費大,鹹而肥膩的菜餚,才能補充他們身體所需要的鹽份和能量。

吃鹹成了客家人的味覺基因,並一代代流傳下來。在《舌尖上的中國》客家菜最重的一筆墨,就是鹽焗雞。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鹽焗”這種特殊的製作手法是客家族群的獨特烹飪技藝,更是祖輩們一種巧手天工的偶作。

起初只是為了方便貯存食物,便將整隻雞都放入鹽堆裡醃製封存,沒想到蒸熟之後味道反而香濃可口。

"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最近老藝術家被綜藝《樂隊的夏天》裡九連真人樂隊給圈粉了。

這支來自廣東河源地區的客家方言樂隊,用客家話唱搖滾,在一眾老牌樂隊中從青銅打到王者級別,讓客家人和客家方言走出圈,更走進了大眾的視野當中。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雖說如果不依賴字幕,真聽不明白他們在唱什麼,但他們讓我看到了久違的搖滾血性是什麼樣子的,我頭一回覺得,客家人的客家話,真的很酷,一股野生搖滾範。

在廣東,你可能經常聽到身邊的朋友說“涯系客家人”(我是客家人),不少外地的朋友總會以為客家人是少數民族,對客家小妹的印象約等於賣茶小妹。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還以為客家姑娘都該穿成賣茶小妹那樣/Pinterest

這也難怪,相比起廣府人和潮汕人,客家人更加低調,但又彷彿隱隱於世界各處。

據統計客家人在海外分佈於世界五大洲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廣東是客家人的居住大省,其餘多分佈在福建、四川、江西等周邊省份和港澳臺。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廣東是客家人居住大省,基本上遍佈所有城市/維基

知道客家人的會懂他們是漢族的一個支系,是贛閩粵邊區的一個特殊的族群,你所知道的不少歷史名人和現在的名人明星裡,身上都有客家人的血脈。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剛好這三位稱霸香港黃金時期影壇的張國榮、鐘楚紅、周潤發,祖籍都是客家

客家人還被稱為“東方猶太人”,配得上這等稱呼的絕不是等閒之輩,他們到底是什麼樣的族群?

客家人,生來為客

中國的主客文化是相當複雜的,尤其是在早期更講究人情世俗規則的年代,很少有一種民繫有這種自覺自稱為“客”。

但客家人從根上就深諳中國人情社會的主客之道。

客家人最為人熟知的,就是歷史書上的從西晉到清朝,從中原望族幾次戰亂南遷的歷史傳統。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福建土樓,客家獨有的傳統建築,有的成方有的成圓,防禦功能為主/Flickr

“客家”這一詞最開始就屬於他稱,本地人對外地人還帶有汙名化的稱呼——“犭客”、“犵”。

就廣東的地方誌書來看,客家人遷入嶺南的時間比廣府人和潮汕人更晚一些,於是大多的客家人往往聚居在偏遠,待開發的山區。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人的圍屋,藏著中國傳統的人情社會/coastalshows

“獨家異鄉為異客”,來者都是客,終歸不能做主。

舊時土客的紛爭和矛盾讓客家人處於更為劣勢和艱難的境地。尤其是在幾次遷徙的過程中,由於語言和文化的差異,粵客之間的矛盾一直在激化當中。最大型的要數清末的土客械鬥,也就是今天的江門四邑地區(台山、新會、開平、恩平)。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在香港的客家女人們/Pinterest

正是因為土客族群的競爭,本地人對外來人的偏見,這種惡劣的環境在另一面激發了客家人的奮起自覺。

從語言、服飾、飲食習慣等等都在試圖尋找中原文化的特徵,自清中期以來,族群的意識逐漸崛起,撰寫屬於自身群體的歷史。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廣東梅州客天下的“客家風情”泥塑展/圖蟲·創意

從他稱為客到演變成自稱“客家人”,客家人巧妙反客為主,形成族群文化的每一步走得有些艱難,但非常值得。

雖然你看到後來在以廣府人和潮汕人聚集的地盤上,客家人基本上都屬於較為少數而弱勢的散居境地,但就算散落到馬來西亞、泰國等地,甚至是遠到智利,都有客家華人的足跡。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人遍佈世界五大洲/Twitter

到底誰是主,誰是客?這紛爭對客家人來說早已成為歷史,無非是更懂得作為客的不易,如今客家人在眾人眼中是出了名的熱情好客。

祖輩們久居山區,有朋自遠方來就是客,這種待客之道不用多說,早就已經潛移默化在他們的傳統觀念裡。

吃得鹹中鹹,方為客家人

如果要老藝術家評一個全國最能吃鹹的人群,我會首推客家人。

廣府人有“食得鹹魚抵得渴”,而客家人,從根上就是鹽堆里長大的。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鹹菜

由於早期客家人多數住在山區,對於經常漂泊的客家人來說,鹽漬食品是非常方便的選擇,加上長期勞動體力耗費大,鹹而肥膩的菜餚,才能補充他們身體所需要的鹽份和能量。

吃鹹成了客家人的味覺基因,並一代代流傳下來。在《舌尖上的中國》客家菜最重的一筆墨,就是鹽焗雞。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鹽焗”這種特殊的製作手法是客家族群的獨特烹飪技藝,更是祖輩們一種巧手天工的偶作。

起初只是為了方便貯存食物,便將整隻雞都放入鹽堆裡醃製封存,沒想到蒸熟之後味道反而香濃可口。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漂泊的生活養成節儉的個性,山區草木多,燒菜多用柴火,因此客家菜常用的方式是燜,用火燜熟的菜軟儒鹹香,“肥、鹹、熟”成了客家美食對外的招牌。

"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最近老藝術家被綜藝《樂隊的夏天》裡九連真人樂隊給圈粉了。

這支來自廣東河源地區的客家方言樂隊,用客家話唱搖滾,在一眾老牌樂隊中從青銅打到王者級別,讓客家人和客家方言走出圈,更走進了大眾的視野當中。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雖說如果不依賴字幕,真聽不明白他們在唱什麼,但他們讓我看到了久違的搖滾血性是什麼樣子的,我頭一回覺得,客家人的客家話,真的很酷,一股野生搖滾範。

在廣東,你可能經常聽到身邊的朋友說“涯系客家人”(我是客家人),不少外地的朋友總會以為客家人是少數民族,對客家小妹的印象約等於賣茶小妹。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還以為客家姑娘都該穿成賣茶小妹那樣/Pinterest

這也難怪,相比起廣府人和潮汕人,客家人更加低調,但又彷彿隱隱於世界各處。

據統計客家人在海外分佈於世界五大洲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廣東是客家人的居住大省,其餘多分佈在福建、四川、江西等周邊省份和港澳臺。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廣東是客家人居住大省,基本上遍佈所有城市/維基

知道客家人的會懂他們是漢族的一個支系,是贛閩粵邊區的一個特殊的族群,你所知道的不少歷史名人和現在的名人明星裡,身上都有客家人的血脈。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剛好這三位稱霸香港黃金時期影壇的張國榮、鐘楚紅、周潤發,祖籍都是客家

客家人還被稱為“東方猶太人”,配得上這等稱呼的絕不是等閒之輩,他們到底是什麼樣的族群?

客家人,生來為客

中國的主客文化是相當複雜的,尤其是在早期更講究人情世俗規則的年代,很少有一種民繫有這種自覺自稱為“客”。

但客家人從根上就深諳中國人情社會的主客之道。

客家人最為人熟知的,就是歷史書上的從西晉到清朝,從中原望族幾次戰亂南遷的歷史傳統。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福建土樓,客家獨有的傳統建築,有的成方有的成圓,防禦功能為主/Flickr

“客家”這一詞最開始就屬於他稱,本地人對外地人還帶有汙名化的稱呼——“犭客”、“犵”。

就廣東的地方誌書來看,客家人遷入嶺南的時間比廣府人和潮汕人更晚一些,於是大多的客家人往往聚居在偏遠,待開發的山區。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人的圍屋,藏著中國傳統的人情社會/coastalshows

“獨家異鄉為異客”,來者都是客,終歸不能做主。

舊時土客的紛爭和矛盾讓客家人處於更為劣勢和艱難的境地。尤其是在幾次遷徙的過程中,由於語言和文化的差異,粵客之間的矛盾一直在激化當中。最大型的要數清末的土客械鬥,也就是今天的江門四邑地區(台山、新會、開平、恩平)。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在香港的客家女人們/Pinterest

正是因為土客族群的競爭,本地人對外來人的偏見,這種惡劣的環境在另一面激發了客家人的奮起自覺。

從語言、服飾、飲食習慣等等都在試圖尋找中原文化的特徵,自清中期以來,族群的意識逐漸崛起,撰寫屬於自身群體的歷史。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廣東梅州客天下的“客家風情”泥塑展/圖蟲·創意

從他稱為客到演變成自稱“客家人”,客家人巧妙反客為主,形成族群文化的每一步走得有些艱難,但非常值得。

雖然你看到後來在以廣府人和潮汕人聚集的地盤上,客家人基本上都屬於較為少數而弱勢的散居境地,但就算散落到馬來西亞、泰國等地,甚至是遠到智利,都有客家華人的足跡。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人遍佈世界五大洲/Twitter

到底誰是主,誰是客?這紛爭對客家人來說早已成為歷史,無非是更懂得作為客的不易,如今客家人在眾人眼中是出了名的熱情好客。

祖輩們久居山區,有朋自遠方來就是客,這種待客之道不用多說,早就已經潛移默化在他們的傳統觀念裡。

吃得鹹中鹹,方為客家人

如果要老藝術家評一個全國最能吃鹹的人群,我會首推客家人。

廣府人有“食得鹹魚抵得渴”,而客家人,從根上就是鹽堆里長大的。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鹹菜

由於早期客家人多數住在山區,對於經常漂泊的客家人來說,鹽漬食品是非常方便的選擇,加上長期勞動體力耗費大,鹹而肥膩的菜餚,才能補充他們身體所需要的鹽份和能量。

吃鹹成了客家人的味覺基因,並一代代流傳下來。在《舌尖上的中國》客家菜最重的一筆墨,就是鹽焗雞。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鹽焗”這種特殊的製作手法是客家族群的獨特烹飪技藝,更是祖輩們一種巧手天工的偶作。

起初只是為了方便貯存食物,便將整隻雞都放入鹽堆裡醃製封存,沒想到蒸熟之後味道反而香濃可口。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漂泊的生活養成節儉的個性,山區草木多,燒菜多用柴火,因此客家菜常用的方式是燜,用火燜熟的菜軟儒鹹香,“肥、鹹、熟”成了客家美食對外的招牌。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菜集錦/Culture Trip

梅菜扣肉算是肥膩中的佳品。

其中的梅菜可是點睛之筆,是粵東梅江流域的客家祖輩經過鹽醃製後晒乾而成的,沒有鹹香的梅菜,扣肉都失去了靈魂。

"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最近老藝術家被綜藝《樂隊的夏天》裡九連真人樂隊給圈粉了。

這支來自廣東河源地區的客家方言樂隊,用客家話唱搖滾,在一眾老牌樂隊中從青銅打到王者級別,讓客家人和客家方言走出圈,更走進了大眾的視野當中。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雖說如果不依賴字幕,真聽不明白他們在唱什麼,但他們讓我看到了久違的搖滾血性是什麼樣子的,我頭一回覺得,客家人的客家話,真的很酷,一股野生搖滾範。

在廣東,你可能經常聽到身邊的朋友說“涯系客家人”(我是客家人),不少外地的朋友總會以為客家人是少數民族,對客家小妹的印象約等於賣茶小妹。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還以為客家姑娘都該穿成賣茶小妹那樣/Pinterest

這也難怪,相比起廣府人和潮汕人,客家人更加低調,但又彷彿隱隱於世界各處。

據統計客家人在海外分佈於世界五大洲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廣東是客家人的居住大省,其餘多分佈在福建、四川、江西等周邊省份和港澳臺。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廣東是客家人居住大省,基本上遍佈所有城市/維基

知道客家人的會懂他們是漢族的一個支系,是贛閩粵邊區的一個特殊的族群,你所知道的不少歷史名人和現在的名人明星裡,身上都有客家人的血脈。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剛好這三位稱霸香港黃金時期影壇的張國榮、鐘楚紅、周潤發,祖籍都是客家

客家人還被稱為“東方猶太人”,配得上這等稱呼的絕不是等閒之輩,他們到底是什麼樣的族群?

客家人,生來為客

中國的主客文化是相當複雜的,尤其是在早期更講究人情世俗規則的年代,很少有一種民繫有這種自覺自稱為“客”。

但客家人從根上就深諳中國人情社會的主客之道。

客家人最為人熟知的,就是歷史書上的從西晉到清朝,從中原望族幾次戰亂南遷的歷史傳統。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福建土樓,客家獨有的傳統建築,有的成方有的成圓,防禦功能為主/Flickr

“客家”這一詞最開始就屬於他稱,本地人對外地人還帶有汙名化的稱呼——“犭客”、“犵”。

就廣東的地方誌書來看,客家人遷入嶺南的時間比廣府人和潮汕人更晚一些,於是大多的客家人往往聚居在偏遠,待開發的山區。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人的圍屋,藏著中國傳統的人情社會/coastalshows

“獨家異鄉為異客”,來者都是客,終歸不能做主。

舊時土客的紛爭和矛盾讓客家人處於更為劣勢和艱難的境地。尤其是在幾次遷徙的過程中,由於語言和文化的差異,粵客之間的矛盾一直在激化當中。最大型的要數清末的土客械鬥,也就是今天的江門四邑地區(台山、新會、開平、恩平)。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在香港的客家女人們/Pinterest

正是因為土客族群的競爭,本地人對外來人的偏見,這種惡劣的環境在另一面激發了客家人的奮起自覺。

從語言、服飾、飲食習慣等等都在試圖尋找中原文化的特徵,自清中期以來,族群的意識逐漸崛起,撰寫屬於自身群體的歷史。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廣東梅州客天下的“客家風情”泥塑展/圖蟲·創意

從他稱為客到演變成自稱“客家人”,客家人巧妙反客為主,形成族群文化的每一步走得有些艱難,但非常值得。

雖然你看到後來在以廣府人和潮汕人聚集的地盤上,客家人基本上都屬於較為少數而弱勢的散居境地,但就算散落到馬來西亞、泰國等地,甚至是遠到智利,都有客家華人的足跡。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人遍佈世界五大洲/Twitter

到底誰是主,誰是客?這紛爭對客家人來說早已成為歷史,無非是更懂得作為客的不易,如今客家人在眾人眼中是出了名的熱情好客。

祖輩們久居山區,有朋自遠方來就是客,這種待客之道不用多說,早就已經潛移默化在他們的傳統觀念裡。

吃得鹹中鹹,方為客家人

如果要老藝術家評一個全國最能吃鹹的人群,我會首推客家人。

廣府人有“食得鹹魚抵得渴”,而客家人,從根上就是鹽堆里長大的。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鹹菜

由於早期客家人多數住在山區,對於經常漂泊的客家人來說,鹽漬食品是非常方便的選擇,加上長期勞動體力耗費大,鹹而肥膩的菜餚,才能補充他們身體所需要的鹽份和能量。

吃鹹成了客家人的味覺基因,並一代代流傳下來。在《舌尖上的中國》客家菜最重的一筆墨,就是鹽焗雞。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鹽焗”這種特殊的製作手法是客家族群的獨特烹飪技藝,更是祖輩們一種巧手天工的偶作。

起初只是為了方便貯存食物,便將整隻雞都放入鹽堆裡醃製封存,沒想到蒸熟之後味道反而香濃可口。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漂泊的生活養成節儉的個性,山區草木多,燒菜多用柴火,因此客家菜常用的方式是燜,用火燜熟的菜軟儒鹹香,“肥、鹹、熟”成了客家美食對外的招牌。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菜集錦/Culture Trip

梅菜扣肉算是肥膩中的佳品。

其中的梅菜可是點睛之筆,是粵東梅江流域的客家祖輩經過鹽醃製後晒乾而成的,沒有鹹香的梅菜,扣肉都失去了靈魂。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除此之外,“釀”這種特殊的製作手藝也是客家人的一大智慧。客家人深諳“萬物皆可釀”,你能想到的基本都能釀:釀豆腐、釀苦瓜、釀茄子、釀辣椒……

"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最近老藝術家被綜藝《樂隊的夏天》裡九連真人樂隊給圈粉了。

這支來自廣東河源地區的客家方言樂隊,用客家話唱搖滾,在一眾老牌樂隊中從青銅打到王者級別,讓客家人和客家方言走出圈,更走進了大眾的視野當中。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雖說如果不依賴字幕,真聽不明白他們在唱什麼,但他們讓我看到了久違的搖滾血性是什麼樣子的,我頭一回覺得,客家人的客家話,真的很酷,一股野生搖滾範。

在廣東,你可能經常聽到身邊的朋友說“涯系客家人”(我是客家人),不少外地的朋友總會以為客家人是少數民族,對客家小妹的印象約等於賣茶小妹。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還以為客家姑娘都該穿成賣茶小妹那樣/Pinterest

這也難怪,相比起廣府人和潮汕人,客家人更加低調,但又彷彿隱隱於世界各處。

據統計客家人在海外分佈於世界五大洲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廣東是客家人的居住大省,其餘多分佈在福建、四川、江西等周邊省份和港澳臺。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廣東是客家人居住大省,基本上遍佈所有城市/維基

知道客家人的會懂他們是漢族的一個支系,是贛閩粵邊區的一個特殊的族群,你所知道的不少歷史名人和現在的名人明星裡,身上都有客家人的血脈。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剛好這三位稱霸香港黃金時期影壇的張國榮、鐘楚紅、周潤發,祖籍都是客家

客家人還被稱為“東方猶太人”,配得上這等稱呼的絕不是等閒之輩,他們到底是什麼樣的族群?

客家人,生來為客

中國的主客文化是相當複雜的,尤其是在早期更講究人情世俗規則的年代,很少有一種民繫有這種自覺自稱為“客”。

但客家人從根上就深諳中國人情社會的主客之道。

客家人最為人熟知的,就是歷史書上的從西晉到清朝,從中原望族幾次戰亂南遷的歷史傳統。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福建土樓,客家獨有的傳統建築,有的成方有的成圓,防禦功能為主/Flickr

“客家”這一詞最開始就屬於他稱,本地人對外地人還帶有汙名化的稱呼——“犭客”、“犵”。

就廣東的地方誌書來看,客家人遷入嶺南的時間比廣府人和潮汕人更晚一些,於是大多的客家人往往聚居在偏遠,待開發的山區。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人的圍屋,藏著中國傳統的人情社會/coastalshows

“獨家異鄉為異客”,來者都是客,終歸不能做主。

舊時土客的紛爭和矛盾讓客家人處於更為劣勢和艱難的境地。尤其是在幾次遷徙的過程中,由於語言和文化的差異,粵客之間的矛盾一直在激化當中。最大型的要數清末的土客械鬥,也就是今天的江門四邑地區(台山、新會、開平、恩平)。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在香港的客家女人們/Pinterest

正是因為土客族群的競爭,本地人對外來人的偏見,這種惡劣的環境在另一面激發了客家人的奮起自覺。

從語言、服飾、飲食習慣等等都在試圖尋找中原文化的特徵,自清中期以來,族群的意識逐漸崛起,撰寫屬於自身群體的歷史。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廣東梅州客天下的“客家風情”泥塑展/圖蟲·創意

從他稱為客到演變成自稱“客家人”,客家人巧妙反客為主,形成族群文化的每一步走得有些艱難,但非常值得。

雖然你看到後來在以廣府人和潮汕人聚集的地盤上,客家人基本上都屬於較為少數而弱勢的散居境地,但就算散落到馬來西亞、泰國等地,甚至是遠到智利,都有客家華人的足跡。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人遍佈世界五大洲/Twitter

到底誰是主,誰是客?這紛爭對客家人來說早已成為歷史,無非是更懂得作為客的不易,如今客家人在眾人眼中是出了名的熱情好客。

祖輩們久居山區,有朋自遠方來就是客,這種待客之道不用多說,早就已經潛移默化在他們的傳統觀念裡。

吃得鹹中鹹,方為客家人

如果要老藝術家評一個全國最能吃鹹的人群,我會首推客家人。

廣府人有“食得鹹魚抵得渴”,而客家人,從根上就是鹽堆里長大的。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鹹菜

由於早期客家人多數住在山區,對於經常漂泊的客家人來說,鹽漬食品是非常方便的選擇,加上長期勞動體力耗費大,鹹而肥膩的菜餚,才能補充他們身體所需要的鹽份和能量。

吃鹹成了客家人的味覺基因,並一代代流傳下來。在《舌尖上的中國》客家菜最重的一筆墨,就是鹽焗雞。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鹽焗”這種特殊的製作手法是客家族群的獨特烹飪技藝,更是祖輩們一種巧手天工的偶作。

起初只是為了方便貯存食物,便將整隻雞都放入鹽堆裡醃製封存,沒想到蒸熟之後味道反而香濃可口。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漂泊的生活養成節儉的個性,山區草木多,燒菜多用柴火,因此客家菜常用的方式是燜,用火燜熟的菜軟儒鹹香,“肥、鹹、熟”成了客家美食對外的招牌。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菜集錦/Culture Trip

梅菜扣肉算是肥膩中的佳品。

其中的梅菜可是點睛之筆,是粵東梅江流域的客家祖輩經過鹽醃製後晒乾而成的,沒有鹹香的梅菜,扣肉都失去了靈魂。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除此之外,“釀”這種特殊的製作手藝也是客家人的一大智慧。客家人深諳“萬物皆可釀”,你能想到的基本都能釀:釀豆腐、釀苦瓜、釀茄子、釀辣椒……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傳說這是來源於北方過年吃餃子做餡的習俗風格。

南遷之後的客家人發現嶺南地區不適合中種麥,沒難以生產麵粉,於是演變成將各種各樣的食物用釀的方式賦予了新的美食靈感,以此寄託祖先的思念。

"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最近老藝術家被綜藝《樂隊的夏天》裡九連真人樂隊給圈粉了。

這支來自廣東河源地區的客家方言樂隊,用客家話唱搖滾,在一眾老牌樂隊中從青銅打到王者級別,讓客家人和客家方言走出圈,更走進了大眾的視野當中。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雖說如果不依賴字幕,真聽不明白他們在唱什麼,但他們讓我看到了久違的搖滾血性是什麼樣子的,我頭一回覺得,客家人的客家話,真的很酷,一股野生搖滾範。

在廣東,你可能經常聽到身邊的朋友說“涯系客家人”(我是客家人),不少外地的朋友總會以為客家人是少數民族,對客家小妹的印象約等於賣茶小妹。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還以為客家姑娘都該穿成賣茶小妹那樣/Pinterest

這也難怪,相比起廣府人和潮汕人,客家人更加低調,但又彷彿隱隱於世界各處。

據統計客家人在海外分佈於世界五大洲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廣東是客家人的居住大省,其餘多分佈在福建、四川、江西等周邊省份和港澳臺。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廣東是客家人居住大省,基本上遍佈所有城市/維基

知道客家人的會懂他們是漢族的一個支系,是贛閩粵邊區的一個特殊的族群,你所知道的不少歷史名人和現在的名人明星裡,身上都有客家人的血脈。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剛好這三位稱霸香港黃金時期影壇的張國榮、鐘楚紅、周潤發,祖籍都是客家

客家人還被稱為“東方猶太人”,配得上這等稱呼的絕不是等閒之輩,他們到底是什麼樣的族群?

客家人,生來為客

中國的主客文化是相當複雜的,尤其是在早期更講究人情世俗規則的年代,很少有一種民繫有這種自覺自稱為“客”。

但客家人從根上就深諳中國人情社會的主客之道。

客家人最為人熟知的,就是歷史書上的從西晉到清朝,從中原望族幾次戰亂南遷的歷史傳統。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福建土樓,客家獨有的傳統建築,有的成方有的成圓,防禦功能為主/Flickr

“客家”這一詞最開始就屬於他稱,本地人對外地人還帶有汙名化的稱呼——“犭客”、“犵”。

就廣東的地方誌書來看,客家人遷入嶺南的時間比廣府人和潮汕人更晚一些,於是大多的客家人往往聚居在偏遠,待開發的山區。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人的圍屋,藏著中國傳統的人情社會/coastalshows

“獨家異鄉為異客”,來者都是客,終歸不能做主。

舊時土客的紛爭和矛盾讓客家人處於更為劣勢和艱難的境地。尤其是在幾次遷徙的過程中,由於語言和文化的差異,粵客之間的矛盾一直在激化當中。最大型的要數清末的土客械鬥,也就是今天的江門四邑地區(台山、新會、開平、恩平)。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在香港的客家女人們/Pinterest

正是因為土客族群的競爭,本地人對外來人的偏見,這種惡劣的環境在另一面激發了客家人的奮起自覺。

從語言、服飾、飲食習慣等等都在試圖尋找中原文化的特徵,自清中期以來,族群的意識逐漸崛起,撰寫屬於自身群體的歷史。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廣東梅州客天下的“客家風情”泥塑展/圖蟲·創意

從他稱為客到演變成自稱“客家人”,客家人巧妙反客為主,形成族群文化的每一步走得有些艱難,但非常值得。

雖然你看到後來在以廣府人和潮汕人聚集的地盤上,客家人基本上都屬於較為少數而弱勢的散居境地,但就算散落到馬來西亞、泰國等地,甚至是遠到智利,都有客家華人的足跡。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人遍佈世界五大洲/Twitter

到底誰是主,誰是客?這紛爭對客家人來說早已成為歷史,無非是更懂得作為客的不易,如今客家人在眾人眼中是出了名的熱情好客。

祖輩們久居山區,有朋自遠方來就是客,這種待客之道不用多說,早就已經潛移默化在他們的傳統觀念裡。

吃得鹹中鹹,方為客家人

如果要老藝術家評一個全國最能吃鹹的人群,我會首推客家人。

廣府人有“食得鹹魚抵得渴”,而客家人,從根上就是鹽堆里長大的。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鹹菜

由於早期客家人多數住在山區,對於經常漂泊的客家人來說,鹽漬食品是非常方便的選擇,加上長期勞動體力耗費大,鹹而肥膩的菜餚,才能補充他們身體所需要的鹽份和能量。

吃鹹成了客家人的味覺基因,並一代代流傳下來。在《舌尖上的中國》客家菜最重的一筆墨,就是鹽焗雞。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鹽焗”這種特殊的製作手法是客家族群的獨特烹飪技藝,更是祖輩們一種巧手天工的偶作。

起初只是為了方便貯存食物,便將整隻雞都放入鹽堆裡醃製封存,沒想到蒸熟之後味道反而香濃可口。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漂泊的生活養成節儉的個性,山區草木多,燒菜多用柴火,因此客家菜常用的方式是燜,用火燜熟的菜軟儒鹹香,“肥、鹹、熟”成了客家美食對外的招牌。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菜集錦/Culture Trip

梅菜扣肉算是肥膩中的佳品。

其中的梅菜可是點睛之筆,是粵東梅江流域的客家祖輩經過鹽醃製後晒乾而成的,沒有鹹香的梅菜,扣肉都失去了靈魂。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除此之外,“釀”這種特殊的製作手藝也是客家人的一大智慧。客家人深諳“萬物皆可釀”,你能想到的基本都能釀:釀豆腐、釀苦瓜、釀茄子、釀辣椒……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傳說這是來源於北方過年吃餃子做餡的習俗風格。

南遷之後的客家人發現嶺南地區不適合中種麥,沒難以生產麵粉,於是演變成將各種各樣的食物用釀的方式賦予了新的美食靈感,以此寄託祖先的思念。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當然隨著客家人分散的地區氣候和文化差異,傳統客家菜結合當地自然條件和環境,能演變成客家菜的各種豐富變樣。

比如客家擂茶,將茶葉、薄荷、花生等研磨成茶泥,泡在飯菜裡吃。

這種非常古老的傳統食俗,最早都可以追溯到漢代,後來在廣東粵東一帶的客家人傳承保留了下來,但現在已經成了小眾的客家種類。

"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最近老藝術家被綜藝《樂隊的夏天》裡九連真人樂隊給圈粉了。

這支來自廣東河源地區的客家方言樂隊,用客家話唱搖滾,在一眾老牌樂隊中從青銅打到王者級別,讓客家人和客家方言走出圈,更走進了大眾的視野當中。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雖說如果不依賴字幕,真聽不明白他們在唱什麼,但他們讓我看到了久違的搖滾血性是什麼樣子的,我頭一回覺得,客家人的客家話,真的很酷,一股野生搖滾範。

在廣東,你可能經常聽到身邊的朋友說“涯系客家人”(我是客家人),不少外地的朋友總會以為客家人是少數民族,對客家小妹的印象約等於賣茶小妹。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還以為客家姑娘都該穿成賣茶小妹那樣/Pinterest

這也難怪,相比起廣府人和潮汕人,客家人更加低調,但又彷彿隱隱於世界各處。

據統計客家人在海外分佈於世界五大洲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廣東是客家人的居住大省,其餘多分佈在福建、四川、江西等周邊省份和港澳臺。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廣東是客家人居住大省,基本上遍佈所有城市/維基

知道客家人的會懂他們是漢族的一個支系,是贛閩粵邊區的一個特殊的族群,你所知道的不少歷史名人和現在的名人明星裡,身上都有客家人的血脈。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剛好這三位稱霸香港黃金時期影壇的張國榮、鐘楚紅、周潤發,祖籍都是客家

客家人還被稱為“東方猶太人”,配得上這等稱呼的絕不是等閒之輩,他們到底是什麼樣的族群?

客家人,生來為客

中國的主客文化是相當複雜的,尤其是在早期更講究人情世俗規則的年代,很少有一種民繫有這種自覺自稱為“客”。

但客家人從根上就深諳中國人情社會的主客之道。

客家人最為人熟知的,就是歷史書上的從西晉到清朝,從中原望族幾次戰亂南遷的歷史傳統。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福建土樓,客家獨有的傳統建築,有的成方有的成圓,防禦功能為主/Flickr

“客家”這一詞最開始就屬於他稱,本地人對外地人還帶有汙名化的稱呼——“犭客”、“犵”。

就廣東的地方誌書來看,客家人遷入嶺南的時間比廣府人和潮汕人更晚一些,於是大多的客家人往往聚居在偏遠,待開發的山區。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人的圍屋,藏著中國傳統的人情社會/coastalshows

“獨家異鄉為異客”,來者都是客,終歸不能做主。

舊時土客的紛爭和矛盾讓客家人處於更為劣勢和艱難的境地。尤其是在幾次遷徙的過程中,由於語言和文化的差異,粵客之間的矛盾一直在激化當中。最大型的要數清末的土客械鬥,也就是今天的江門四邑地區(台山、新會、開平、恩平)。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在香港的客家女人們/Pinterest

正是因為土客族群的競爭,本地人對外來人的偏見,這種惡劣的環境在另一面激發了客家人的奮起自覺。

從語言、服飾、飲食習慣等等都在試圖尋找中原文化的特徵,自清中期以來,族群的意識逐漸崛起,撰寫屬於自身群體的歷史。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廣東梅州客天下的“客家風情”泥塑展/圖蟲·創意

從他稱為客到演變成自稱“客家人”,客家人巧妙反客為主,形成族群文化的每一步走得有些艱難,但非常值得。

雖然你看到後來在以廣府人和潮汕人聚集的地盤上,客家人基本上都屬於較為少數而弱勢的散居境地,但就算散落到馬來西亞、泰國等地,甚至是遠到智利,都有客家華人的足跡。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人遍佈世界五大洲/Twitter

到底誰是主,誰是客?這紛爭對客家人來說早已成為歷史,無非是更懂得作為客的不易,如今客家人在眾人眼中是出了名的熱情好客。

祖輩們久居山區,有朋自遠方來就是客,這種待客之道不用多說,早就已經潛移默化在他們的傳統觀念裡。

吃得鹹中鹹,方為客家人

如果要老藝術家評一個全國最能吃鹹的人群,我會首推客家人。

廣府人有“食得鹹魚抵得渴”,而客家人,從根上就是鹽堆里長大的。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鹹菜

由於早期客家人多數住在山區,對於經常漂泊的客家人來說,鹽漬食品是非常方便的選擇,加上長期勞動體力耗費大,鹹而肥膩的菜餚,才能補充他們身體所需要的鹽份和能量。

吃鹹成了客家人的味覺基因,並一代代流傳下來。在《舌尖上的中國》客家菜最重的一筆墨,就是鹽焗雞。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鹽焗”這種特殊的製作手法是客家族群的獨特烹飪技藝,更是祖輩們一種巧手天工的偶作。

起初只是為了方便貯存食物,便將整隻雞都放入鹽堆裡醃製封存,沒想到蒸熟之後味道反而香濃可口。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漂泊的生活養成節儉的個性,山區草木多,燒菜多用柴火,因此客家菜常用的方式是燜,用火燜熟的菜軟儒鹹香,“肥、鹹、熟”成了客家美食對外的招牌。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菜集錦/Culture Trip

梅菜扣肉算是肥膩中的佳品。

其中的梅菜可是點睛之筆,是粵東梅江流域的客家祖輩經過鹽醃製後晒乾而成的,沒有鹹香的梅菜,扣肉都失去了靈魂。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除此之外,“釀”這種特殊的製作手藝也是客家人的一大智慧。客家人深諳“萬物皆可釀”,你能想到的基本都能釀:釀豆腐、釀苦瓜、釀茄子、釀辣椒……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傳說這是來源於北方過年吃餃子做餡的習俗風格。

南遷之後的客家人發現嶺南地區不適合中種麥,沒難以生產麵粉,於是演變成將各種各樣的食物用釀的方式賦予了新的美食靈感,以此寄託祖先的思念。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當然隨著客家人分散的地區氣候和文化差異,傳統客家菜結合當地自然條件和環境,能演變成客家菜的各種豐富變樣。

比如客家擂茶,將茶葉、薄荷、花生等研磨成茶泥,泡在飯菜裡吃。

這種非常古老的傳統食俗,最早都可以追溯到漢代,後來在廣東粵東一帶的客家人傳承保留了下來,但現在已經成了小眾的客家種類。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擂茶,不是用來喝而是用來吃的

比如客家人遷至香港,盆菜文化成了新界圍村客家人最具代表性的特色,節慶時都會大擺筵席吃盆菜。

"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最近老藝術家被綜藝《樂隊的夏天》裡九連真人樂隊給圈粉了。

這支來自廣東河源地區的客家方言樂隊,用客家話唱搖滾,在一眾老牌樂隊中從青銅打到王者級別,讓客家人和客家方言走出圈,更走進了大眾的視野當中。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雖說如果不依賴字幕,真聽不明白他們在唱什麼,但他們讓我看到了久違的搖滾血性是什麼樣子的,我頭一回覺得,客家人的客家話,真的很酷,一股野生搖滾範。

在廣東,你可能經常聽到身邊的朋友說“涯系客家人”(我是客家人),不少外地的朋友總會以為客家人是少數民族,對客家小妹的印象約等於賣茶小妹。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還以為客家姑娘都該穿成賣茶小妹那樣/Pinterest

這也難怪,相比起廣府人和潮汕人,客家人更加低調,但又彷彿隱隱於世界各處。

據統計客家人在海外分佈於世界五大洲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廣東是客家人的居住大省,其餘多分佈在福建、四川、江西等周邊省份和港澳臺。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廣東是客家人居住大省,基本上遍佈所有城市/維基

知道客家人的會懂他們是漢族的一個支系,是贛閩粵邊區的一個特殊的族群,你所知道的不少歷史名人和現在的名人明星裡,身上都有客家人的血脈。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剛好這三位稱霸香港黃金時期影壇的張國榮、鐘楚紅、周潤發,祖籍都是客家

客家人還被稱為“東方猶太人”,配得上這等稱呼的絕不是等閒之輩,他們到底是什麼樣的族群?

客家人,生來為客

中國的主客文化是相當複雜的,尤其是在早期更講究人情世俗規則的年代,很少有一種民繫有這種自覺自稱為“客”。

但客家人從根上就深諳中國人情社會的主客之道。

客家人最為人熟知的,就是歷史書上的從西晉到清朝,從中原望族幾次戰亂南遷的歷史傳統。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福建土樓,客家獨有的傳統建築,有的成方有的成圓,防禦功能為主/Flickr

“客家”這一詞最開始就屬於他稱,本地人對外地人還帶有汙名化的稱呼——“犭客”、“犵”。

就廣東的地方誌書來看,客家人遷入嶺南的時間比廣府人和潮汕人更晚一些,於是大多的客家人往往聚居在偏遠,待開發的山區。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人的圍屋,藏著中國傳統的人情社會/coastalshows

“獨家異鄉為異客”,來者都是客,終歸不能做主。

舊時土客的紛爭和矛盾讓客家人處於更為劣勢和艱難的境地。尤其是在幾次遷徙的過程中,由於語言和文化的差異,粵客之間的矛盾一直在激化當中。最大型的要數清末的土客械鬥,也就是今天的江門四邑地區(台山、新會、開平、恩平)。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在香港的客家女人們/Pinterest

正是因為土客族群的競爭,本地人對外來人的偏見,這種惡劣的環境在另一面激發了客家人的奮起自覺。

從語言、服飾、飲食習慣等等都在試圖尋找中原文化的特徵,自清中期以來,族群的意識逐漸崛起,撰寫屬於自身群體的歷史。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廣東梅州客天下的“客家風情”泥塑展/圖蟲·創意

從他稱為客到演變成自稱“客家人”,客家人巧妙反客為主,形成族群文化的每一步走得有些艱難,但非常值得。

雖然你看到後來在以廣府人和潮汕人聚集的地盤上,客家人基本上都屬於較為少數而弱勢的散居境地,但就算散落到馬來西亞、泰國等地,甚至是遠到智利,都有客家華人的足跡。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人遍佈世界五大洲/Twitter

到底誰是主,誰是客?這紛爭對客家人來說早已成為歷史,無非是更懂得作為客的不易,如今客家人在眾人眼中是出了名的熱情好客。

祖輩們久居山區,有朋自遠方來就是客,這種待客之道不用多說,早就已經潛移默化在他們的傳統觀念裡。

吃得鹹中鹹,方為客家人

如果要老藝術家評一個全國最能吃鹹的人群,我會首推客家人。

廣府人有“食得鹹魚抵得渴”,而客家人,從根上就是鹽堆里長大的。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鹹菜

由於早期客家人多數住在山區,對於經常漂泊的客家人來說,鹽漬食品是非常方便的選擇,加上長期勞動體力耗費大,鹹而肥膩的菜餚,才能補充他們身體所需要的鹽份和能量。

吃鹹成了客家人的味覺基因,並一代代流傳下來。在《舌尖上的中國》客家菜最重的一筆墨,就是鹽焗雞。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鹽焗”這種特殊的製作手法是客家族群的獨特烹飪技藝,更是祖輩們一種巧手天工的偶作。

起初只是為了方便貯存食物,便將整隻雞都放入鹽堆裡醃製封存,沒想到蒸熟之後味道反而香濃可口。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漂泊的生活養成節儉的個性,山區草木多,燒菜多用柴火,因此客家菜常用的方式是燜,用火燜熟的菜軟儒鹹香,“肥、鹹、熟”成了客家美食對外的招牌。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菜集錦/Culture Trip

梅菜扣肉算是肥膩中的佳品。

其中的梅菜可是點睛之筆,是粵東梅江流域的客家祖輩經過鹽醃製後晒乾而成的,沒有鹹香的梅菜,扣肉都失去了靈魂。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除此之外,“釀”這種特殊的製作手藝也是客家人的一大智慧。客家人深諳“萬物皆可釀”,你能想到的基本都能釀:釀豆腐、釀苦瓜、釀茄子、釀辣椒……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傳說這是來源於北方過年吃餃子做餡的習俗風格。

南遷之後的客家人發現嶺南地區不適合中種麥,沒難以生產麵粉,於是演變成將各種各樣的食物用釀的方式賦予了新的美食靈感,以此寄託祖先的思念。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當然隨著客家人分散的地區氣候和文化差異,傳統客家菜結合當地自然條件和環境,能演變成客家菜的各種豐富變樣。

比如客家擂茶,將茶葉、薄荷、花生等研磨成茶泥,泡在飯菜裡吃。

這種非常古老的傳統食俗,最早都可以追溯到漢代,後來在廣東粵東一帶的客家人傳承保留了下來,但現在已經成了小眾的客家種類。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擂茶,不是用來喝而是用來吃的

比如客家人遷至香港,盆菜文化成了新界圍村客家人最具代表性的特色,節慶時都會大擺筵席吃盆菜。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新圍村公所房內製作盆菜/Hulu Culture

以前的客家祖輩圖方便將粗雜、油膩的熟食放置盆中,現在的盆菜,已經愈見奢華,鮑參翅肚也早已取代了髮菜、豬皮、白切雞、燒肉等等……

"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最近老藝術家被綜藝《樂隊的夏天》裡九連真人樂隊給圈粉了。

這支來自廣東河源地區的客家方言樂隊,用客家話唱搖滾,在一眾老牌樂隊中從青銅打到王者級別,讓客家人和客家方言走出圈,更走進了大眾的視野當中。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雖說如果不依賴字幕,真聽不明白他們在唱什麼,但他們讓我看到了久違的搖滾血性是什麼樣子的,我頭一回覺得,客家人的客家話,真的很酷,一股野生搖滾範。

在廣東,你可能經常聽到身邊的朋友說“涯系客家人”(我是客家人),不少外地的朋友總會以為客家人是少數民族,對客家小妹的印象約等於賣茶小妹。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還以為客家姑娘都該穿成賣茶小妹那樣/Pinterest

這也難怪,相比起廣府人和潮汕人,客家人更加低調,但又彷彿隱隱於世界各處。

據統計客家人在海外分佈於世界五大洲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廣東是客家人的居住大省,其餘多分佈在福建、四川、江西等周邊省份和港澳臺。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廣東是客家人居住大省,基本上遍佈所有城市/維基

知道客家人的會懂他們是漢族的一個支系,是贛閩粵邊區的一個特殊的族群,你所知道的不少歷史名人和現在的名人明星裡,身上都有客家人的血脈。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剛好這三位稱霸香港黃金時期影壇的張國榮、鐘楚紅、周潤發,祖籍都是客家

客家人還被稱為“東方猶太人”,配得上這等稱呼的絕不是等閒之輩,他們到底是什麼樣的族群?

客家人,生來為客

中國的主客文化是相當複雜的,尤其是在早期更講究人情世俗規則的年代,很少有一種民繫有這種自覺自稱為“客”。

但客家人從根上就深諳中國人情社會的主客之道。

客家人最為人熟知的,就是歷史書上的從西晉到清朝,從中原望族幾次戰亂南遷的歷史傳統。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福建土樓,客家獨有的傳統建築,有的成方有的成圓,防禦功能為主/Flickr

“客家”這一詞最開始就屬於他稱,本地人對外地人還帶有汙名化的稱呼——“犭客”、“犵”。

就廣東的地方誌書來看,客家人遷入嶺南的時間比廣府人和潮汕人更晚一些,於是大多的客家人往往聚居在偏遠,待開發的山區。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人的圍屋,藏著中國傳統的人情社會/coastalshows

“獨家異鄉為異客”,來者都是客,終歸不能做主。

舊時土客的紛爭和矛盾讓客家人處於更為劣勢和艱難的境地。尤其是在幾次遷徙的過程中,由於語言和文化的差異,粵客之間的矛盾一直在激化當中。最大型的要數清末的土客械鬥,也就是今天的江門四邑地區(台山、新會、開平、恩平)。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在香港的客家女人們/Pinterest

正是因為土客族群的競爭,本地人對外來人的偏見,這種惡劣的環境在另一面激發了客家人的奮起自覺。

從語言、服飾、飲食習慣等等都在試圖尋找中原文化的特徵,自清中期以來,族群的意識逐漸崛起,撰寫屬於自身群體的歷史。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廣東梅州客天下的“客家風情”泥塑展/圖蟲·創意

從他稱為客到演變成自稱“客家人”,客家人巧妙反客為主,形成族群文化的每一步走得有些艱難,但非常值得。

雖然你看到後來在以廣府人和潮汕人聚集的地盤上,客家人基本上都屬於較為少數而弱勢的散居境地,但就算散落到馬來西亞、泰國等地,甚至是遠到智利,都有客家華人的足跡。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人遍佈世界五大洲/Twitter

到底誰是主,誰是客?這紛爭對客家人來說早已成為歷史,無非是更懂得作為客的不易,如今客家人在眾人眼中是出了名的熱情好客。

祖輩們久居山區,有朋自遠方來就是客,這種待客之道不用多說,早就已經潛移默化在他們的傳統觀念裡。

吃得鹹中鹹,方為客家人

如果要老藝術家評一個全國最能吃鹹的人群,我會首推客家人。

廣府人有“食得鹹魚抵得渴”,而客家人,從根上就是鹽堆里長大的。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鹹菜

由於早期客家人多數住在山區,對於經常漂泊的客家人來說,鹽漬食品是非常方便的選擇,加上長期勞動體力耗費大,鹹而肥膩的菜餚,才能補充他們身體所需要的鹽份和能量。

吃鹹成了客家人的味覺基因,並一代代流傳下來。在《舌尖上的中國》客家菜最重的一筆墨,就是鹽焗雞。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鹽焗”這種特殊的製作手法是客家族群的獨特烹飪技藝,更是祖輩們一種巧手天工的偶作。

起初只是為了方便貯存食物,便將整隻雞都放入鹽堆裡醃製封存,沒想到蒸熟之後味道反而香濃可口。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漂泊的生活養成節儉的個性,山區草木多,燒菜多用柴火,因此客家菜常用的方式是燜,用火燜熟的菜軟儒鹹香,“肥、鹹、熟”成了客家美食對外的招牌。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菜集錦/Culture Trip

梅菜扣肉算是肥膩中的佳品。

其中的梅菜可是點睛之筆,是粵東梅江流域的客家祖輩經過鹽醃製後晒乾而成的,沒有鹹香的梅菜,扣肉都失去了靈魂。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除此之外,“釀”這種特殊的製作手藝也是客家人的一大智慧。客家人深諳“萬物皆可釀”,你能想到的基本都能釀:釀豆腐、釀苦瓜、釀茄子、釀辣椒……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傳說這是來源於北方過年吃餃子做餡的習俗風格。

南遷之後的客家人發現嶺南地區不適合中種麥,沒難以生產麵粉,於是演變成將各種各樣的食物用釀的方式賦予了新的美食靈感,以此寄託祖先的思念。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當然隨著客家人分散的地區氣候和文化差異,傳統客家菜結合當地自然條件和環境,能演變成客家菜的各種豐富變樣。

比如客家擂茶,將茶葉、薄荷、花生等研磨成茶泥,泡在飯菜裡吃。

這種非常古老的傳統食俗,最早都可以追溯到漢代,後來在廣東粵東一帶的客家人傳承保留了下來,但現在已經成了小眾的客家種類。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擂茶,不是用來喝而是用來吃的

比如客家人遷至香港,盆菜文化成了新界圍村客家人最具代表性的特色,節慶時都會大擺筵席吃盆菜。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新圍村公所房內製作盆菜/Hulu Culture

以前的客家祖輩圖方便將粗雜、油膩的熟食放置盆中,現在的盆菜,已經愈見奢華,鮑參翅肚也早已取代了髮菜、豬皮、白切雞、燒肉等等……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大盆菜/openrice.com

閩西的客家菜則講究食材原汁原味,吃得更鮮,比如白斬雞比鹽焗雞更常見;

贛南山區的客家人,由於當地溼氣重,適合種植辣椒,於是客家飲食在重鹹的基礎上,還重辣,妥妥的重口味客家菜誕生。

"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最近老藝術家被綜藝《樂隊的夏天》裡九連真人樂隊給圈粉了。

這支來自廣東河源地區的客家方言樂隊,用客家話唱搖滾,在一眾老牌樂隊中從青銅打到王者級別,讓客家人和客家方言走出圈,更走進了大眾的視野當中。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雖說如果不依賴字幕,真聽不明白他們在唱什麼,但他們讓我看到了久違的搖滾血性是什麼樣子的,我頭一回覺得,客家人的客家話,真的很酷,一股野生搖滾範。

在廣東,你可能經常聽到身邊的朋友說“涯系客家人”(我是客家人),不少外地的朋友總會以為客家人是少數民族,對客家小妹的印象約等於賣茶小妹。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還以為客家姑娘都該穿成賣茶小妹那樣/Pinterest

這也難怪,相比起廣府人和潮汕人,客家人更加低調,但又彷彿隱隱於世界各處。

據統計客家人在海外分佈於世界五大洲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廣東是客家人的居住大省,其餘多分佈在福建、四川、江西等周邊省份和港澳臺。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廣東是客家人居住大省,基本上遍佈所有城市/維基

知道客家人的會懂他們是漢族的一個支系,是贛閩粵邊區的一個特殊的族群,你所知道的不少歷史名人和現在的名人明星裡,身上都有客家人的血脈。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剛好這三位稱霸香港黃金時期影壇的張國榮、鐘楚紅、周潤發,祖籍都是客家

客家人還被稱為“東方猶太人”,配得上這等稱呼的絕不是等閒之輩,他們到底是什麼樣的族群?

客家人,生來為客

中國的主客文化是相當複雜的,尤其是在早期更講究人情世俗規則的年代,很少有一種民繫有這種自覺自稱為“客”。

但客家人從根上就深諳中國人情社會的主客之道。

客家人最為人熟知的,就是歷史書上的從西晉到清朝,從中原望族幾次戰亂南遷的歷史傳統。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福建土樓,客家獨有的傳統建築,有的成方有的成圓,防禦功能為主/Flickr

“客家”這一詞最開始就屬於他稱,本地人對外地人還帶有汙名化的稱呼——“犭客”、“犵”。

就廣東的地方誌書來看,客家人遷入嶺南的時間比廣府人和潮汕人更晚一些,於是大多的客家人往往聚居在偏遠,待開發的山區。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人的圍屋,藏著中國傳統的人情社會/coastalshows

“獨家異鄉為異客”,來者都是客,終歸不能做主。

舊時土客的紛爭和矛盾讓客家人處於更為劣勢和艱難的境地。尤其是在幾次遷徙的過程中,由於語言和文化的差異,粵客之間的矛盾一直在激化當中。最大型的要數清末的土客械鬥,也就是今天的江門四邑地區(台山、新會、開平、恩平)。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在香港的客家女人們/Pinterest

正是因為土客族群的競爭,本地人對外來人的偏見,這種惡劣的環境在另一面激發了客家人的奮起自覺。

從語言、服飾、飲食習慣等等都在試圖尋找中原文化的特徵,自清中期以來,族群的意識逐漸崛起,撰寫屬於自身群體的歷史。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廣東梅州客天下的“客家風情”泥塑展/圖蟲·創意

從他稱為客到演變成自稱“客家人”,客家人巧妙反客為主,形成族群文化的每一步走得有些艱難,但非常值得。

雖然你看到後來在以廣府人和潮汕人聚集的地盤上,客家人基本上都屬於較為少數而弱勢的散居境地,但就算散落到馬來西亞、泰國等地,甚至是遠到智利,都有客家華人的足跡。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人遍佈世界五大洲/Twitter

到底誰是主,誰是客?這紛爭對客家人來說早已成為歷史,無非是更懂得作為客的不易,如今客家人在眾人眼中是出了名的熱情好客。

祖輩們久居山區,有朋自遠方來就是客,這種待客之道不用多說,早就已經潛移默化在他們的傳統觀念裡。

吃得鹹中鹹,方為客家人

如果要老藝術家評一個全國最能吃鹹的人群,我會首推客家人。

廣府人有“食得鹹魚抵得渴”,而客家人,從根上就是鹽堆里長大的。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鹹菜

由於早期客家人多數住在山區,對於經常漂泊的客家人來說,鹽漬食品是非常方便的選擇,加上長期勞動體力耗費大,鹹而肥膩的菜餚,才能補充他們身體所需要的鹽份和能量。

吃鹹成了客家人的味覺基因,並一代代流傳下來。在《舌尖上的中國》客家菜最重的一筆墨,就是鹽焗雞。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鹽焗”這種特殊的製作手法是客家族群的獨特烹飪技藝,更是祖輩們一種巧手天工的偶作。

起初只是為了方便貯存食物,便將整隻雞都放入鹽堆裡醃製封存,沒想到蒸熟之後味道反而香濃可口。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漂泊的生活養成節儉的個性,山區草木多,燒菜多用柴火,因此客家菜常用的方式是燜,用火燜熟的菜軟儒鹹香,“肥、鹹、熟”成了客家美食對外的招牌。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菜集錦/Culture Trip

梅菜扣肉算是肥膩中的佳品。

其中的梅菜可是點睛之筆,是粵東梅江流域的客家祖輩經過鹽醃製後晒乾而成的,沒有鹹香的梅菜,扣肉都失去了靈魂。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除此之外,“釀”這種特殊的製作手藝也是客家人的一大智慧。客家人深諳“萬物皆可釀”,你能想到的基本都能釀:釀豆腐、釀苦瓜、釀茄子、釀辣椒……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傳說這是來源於北方過年吃餃子做餡的習俗風格。

南遷之後的客家人發現嶺南地區不適合中種麥,沒難以生產麵粉,於是演變成將各種各樣的食物用釀的方式賦予了新的美食靈感,以此寄託祖先的思念。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當然隨著客家人分散的地區氣候和文化差異,傳統客家菜結合當地自然條件和環境,能演變成客家菜的各種豐富變樣。

比如客家擂茶,將茶葉、薄荷、花生等研磨成茶泥,泡在飯菜裡吃。

這種非常古老的傳統食俗,最早都可以追溯到漢代,後來在廣東粵東一帶的客家人傳承保留了下來,但現在已經成了小眾的客家種類。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擂茶,不是用來喝而是用來吃的

比如客家人遷至香港,盆菜文化成了新界圍村客家人最具代表性的特色,節慶時都會大擺筵席吃盆菜。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新圍村公所房內製作盆菜/Hulu Culture

以前的客家祖輩圖方便將粗雜、油膩的熟食放置盆中,現在的盆菜,已經愈見奢華,鮑參翅肚也早已取代了髮菜、豬皮、白切雞、燒肉等等……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大盆菜/openrice.com

閩西的客家菜則講究食材原汁原味,吃得更鮮,比如白斬雞比鹽焗雞更常見;

贛南山區的客家人,由於當地溼氣重,適合種植辣椒,於是客家飲食在重鹹的基礎上,還重辣,妥妥的重口味客家菜誕生。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江西寧都肉丸,贛味版客家菜

客家人吃得素、粗、野、雜。隨著現今更多人注重清淡健康,少油少鹽輕飲食,傳統的客家菜顯然並不適合追求精細的都市人。

但無論如何,客家人遍佈全世界,怎麼變口味都難以改變,那是客家人難以替代的家鄉口味和味蕾記憶,多少華僑漂泊在外,為的就是那一口鹹香。

說白了,我們都是精神客家人

臨海環境賦予潮汕先民敢為人先,勇敢開拓的人文性格。而靠山的客家人,則具有山的品格——低調沉穩、堅韌不拔。

"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最近老藝術家被綜藝《樂隊的夏天》裡九連真人樂隊給圈粉了。

這支來自廣東河源地區的客家方言樂隊,用客家話唱搖滾,在一眾老牌樂隊中從青銅打到王者級別,讓客家人和客家方言走出圈,更走進了大眾的視野當中。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雖說如果不依賴字幕,真聽不明白他們在唱什麼,但他們讓我看到了久違的搖滾血性是什麼樣子的,我頭一回覺得,客家人的客家話,真的很酷,一股野生搖滾範。

在廣東,你可能經常聽到身邊的朋友說“涯系客家人”(我是客家人),不少外地的朋友總會以為客家人是少數民族,對客家小妹的印象約等於賣茶小妹。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還以為客家姑娘都該穿成賣茶小妹那樣/Pinterest

這也難怪,相比起廣府人和潮汕人,客家人更加低調,但又彷彿隱隱於世界各處。

據統計客家人在海外分佈於世界五大洲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廣東是客家人的居住大省,其餘多分佈在福建、四川、江西等周邊省份和港澳臺。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廣東是客家人居住大省,基本上遍佈所有城市/維基

知道客家人的會懂他們是漢族的一個支系,是贛閩粵邊區的一個特殊的族群,你所知道的不少歷史名人和現在的名人明星裡,身上都有客家人的血脈。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剛好這三位稱霸香港黃金時期影壇的張國榮、鐘楚紅、周潤發,祖籍都是客家

客家人還被稱為“東方猶太人”,配得上這等稱呼的絕不是等閒之輩,他們到底是什麼樣的族群?

客家人,生來為客

中國的主客文化是相當複雜的,尤其是在早期更講究人情世俗規則的年代,很少有一種民繫有這種自覺自稱為“客”。

但客家人從根上就深諳中國人情社會的主客之道。

客家人最為人熟知的,就是歷史書上的從西晉到清朝,從中原望族幾次戰亂南遷的歷史傳統。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福建土樓,客家獨有的傳統建築,有的成方有的成圓,防禦功能為主/Flickr

“客家”這一詞最開始就屬於他稱,本地人對外地人還帶有汙名化的稱呼——“犭客”、“犵”。

就廣東的地方誌書來看,客家人遷入嶺南的時間比廣府人和潮汕人更晚一些,於是大多的客家人往往聚居在偏遠,待開發的山區。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人的圍屋,藏著中國傳統的人情社會/coastalshows

“獨家異鄉為異客”,來者都是客,終歸不能做主。

舊時土客的紛爭和矛盾讓客家人處於更為劣勢和艱難的境地。尤其是在幾次遷徙的過程中,由於語言和文化的差異,粵客之間的矛盾一直在激化當中。最大型的要數清末的土客械鬥,也就是今天的江門四邑地區(台山、新會、開平、恩平)。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在香港的客家女人們/Pinterest

正是因為土客族群的競爭,本地人對外來人的偏見,這種惡劣的環境在另一面激發了客家人的奮起自覺。

從語言、服飾、飲食習慣等等都在試圖尋找中原文化的特徵,自清中期以來,族群的意識逐漸崛起,撰寫屬於自身群體的歷史。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廣東梅州客天下的“客家風情”泥塑展/圖蟲·創意

從他稱為客到演變成自稱“客家人”,客家人巧妙反客為主,形成族群文化的每一步走得有些艱難,但非常值得。

雖然你看到後來在以廣府人和潮汕人聚集的地盤上,客家人基本上都屬於較為少數而弱勢的散居境地,但就算散落到馬來西亞、泰國等地,甚至是遠到智利,都有客家華人的足跡。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人遍佈世界五大洲/Twitter

到底誰是主,誰是客?這紛爭對客家人來說早已成為歷史,無非是更懂得作為客的不易,如今客家人在眾人眼中是出了名的熱情好客。

祖輩們久居山區,有朋自遠方來就是客,這種待客之道不用多說,早就已經潛移默化在他們的傳統觀念裡。

吃得鹹中鹹,方為客家人

如果要老藝術家評一個全國最能吃鹹的人群,我會首推客家人。

廣府人有“食得鹹魚抵得渴”,而客家人,從根上就是鹽堆里長大的。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鹹菜

由於早期客家人多數住在山區,對於經常漂泊的客家人來說,鹽漬食品是非常方便的選擇,加上長期勞動體力耗費大,鹹而肥膩的菜餚,才能補充他們身體所需要的鹽份和能量。

吃鹹成了客家人的味覺基因,並一代代流傳下來。在《舌尖上的中國》客家菜最重的一筆墨,就是鹽焗雞。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鹽焗”這種特殊的製作手法是客家族群的獨特烹飪技藝,更是祖輩們一種巧手天工的偶作。

起初只是為了方便貯存食物,便將整隻雞都放入鹽堆裡醃製封存,沒想到蒸熟之後味道反而香濃可口。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漂泊的生活養成節儉的個性,山區草木多,燒菜多用柴火,因此客家菜常用的方式是燜,用火燜熟的菜軟儒鹹香,“肥、鹹、熟”成了客家美食對外的招牌。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菜集錦/Culture Trip

梅菜扣肉算是肥膩中的佳品。

其中的梅菜可是點睛之筆,是粵東梅江流域的客家祖輩經過鹽醃製後晒乾而成的,沒有鹹香的梅菜,扣肉都失去了靈魂。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除此之外,“釀”這種特殊的製作手藝也是客家人的一大智慧。客家人深諳“萬物皆可釀”,你能想到的基本都能釀:釀豆腐、釀苦瓜、釀茄子、釀辣椒……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傳說這是來源於北方過年吃餃子做餡的習俗風格。

南遷之後的客家人發現嶺南地區不適合中種麥,沒難以生產麵粉,於是演變成將各種各樣的食物用釀的方式賦予了新的美食靈感,以此寄託祖先的思念。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當然隨著客家人分散的地區氣候和文化差異,傳統客家菜結合當地自然條件和環境,能演變成客家菜的各種豐富變樣。

比如客家擂茶,將茶葉、薄荷、花生等研磨成茶泥,泡在飯菜裡吃。

這種非常古老的傳統食俗,最早都可以追溯到漢代,後來在廣東粵東一帶的客家人傳承保留了下來,但現在已經成了小眾的客家種類。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擂茶,不是用來喝而是用來吃的

比如客家人遷至香港,盆菜文化成了新界圍村客家人最具代表性的特色,節慶時都會大擺筵席吃盆菜。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新圍村公所房內製作盆菜/Hulu Culture

以前的客家祖輩圖方便將粗雜、油膩的熟食放置盆中,現在的盆菜,已經愈見奢華,鮑參翅肚也早已取代了髮菜、豬皮、白切雞、燒肉等等……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大盆菜/openrice.com

閩西的客家菜則講究食材原汁原味,吃得更鮮,比如白斬雞比鹽焗雞更常見;

贛南山區的客家人,由於當地溼氣重,適合種植辣椒,於是客家飲食在重鹹的基礎上,還重辣,妥妥的重口味客家菜誕生。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江西寧都肉丸,贛味版客家菜

客家人吃得素、粗、野、雜。隨著現今更多人注重清淡健康,少油少鹽輕飲食,傳統的客家菜顯然並不適合追求精細的都市人。

但無論如何,客家人遍佈全世界,怎麼變口味都難以改變,那是客家人難以替代的家鄉口味和味蕾記憶,多少華僑漂泊在外,為的就是那一口鹹香。

說白了,我們都是精神客家人

臨海環境賦予潮汕先民敢為人先,勇敢開拓的人文性格。而靠山的客家人,則具有山的品格——低調沉穩、堅韌不拔。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彭于晏也是客家人,出生於臺灣澎湖,祖籍梅州梅縣

在謝重光的《客家文化述論》裡就有說到客家人的特質——“在山谷間自耕自食、自相嫁娶、自生自滅,遊離於王朝政治權利和文化控制之外,自成一個天地”

客居他鄉的客家先民,在這種惡劣的山區環境下,比誰都知道安身立命的重要性。他們向來踏實肯幹,講究務實穩重。

"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最近老藝術家被綜藝《樂隊的夏天》裡九連真人樂隊給圈粉了。

這支來自廣東河源地區的客家方言樂隊,用客家話唱搖滾,在一眾老牌樂隊中從青銅打到王者級別,讓客家人和客家方言走出圈,更走進了大眾的視野當中。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雖說如果不依賴字幕,真聽不明白他們在唱什麼,但他們讓我看到了久違的搖滾血性是什麼樣子的,我頭一回覺得,客家人的客家話,真的很酷,一股野生搖滾範。

在廣東,你可能經常聽到身邊的朋友說“涯系客家人”(我是客家人),不少外地的朋友總會以為客家人是少數民族,對客家小妹的印象約等於賣茶小妹。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還以為客家姑娘都該穿成賣茶小妹那樣/Pinterest

這也難怪,相比起廣府人和潮汕人,客家人更加低調,但又彷彿隱隱於世界各處。

據統計客家人在海外分佈於世界五大洲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廣東是客家人的居住大省,其餘多分佈在福建、四川、江西等周邊省份和港澳臺。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廣東是客家人居住大省,基本上遍佈所有城市/維基

知道客家人的會懂他們是漢族的一個支系,是贛閩粵邊區的一個特殊的族群,你所知道的不少歷史名人和現在的名人明星裡,身上都有客家人的血脈。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剛好這三位稱霸香港黃金時期影壇的張國榮、鐘楚紅、周潤發,祖籍都是客家

客家人還被稱為“東方猶太人”,配得上這等稱呼的絕不是等閒之輩,他們到底是什麼樣的族群?

客家人,生來為客

中國的主客文化是相當複雜的,尤其是在早期更講究人情世俗規則的年代,很少有一種民繫有這種自覺自稱為“客”。

但客家人從根上就深諳中國人情社會的主客之道。

客家人最為人熟知的,就是歷史書上的從西晉到清朝,從中原望族幾次戰亂南遷的歷史傳統。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福建土樓,客家獨有的傳統建築,有的成方有的成圓,防禦功能為主/Flickr

“客家”這一詞最開始就屬於他稱,本地人對外地人還帶有汙名化的稱呼——“犭客”、“犵”。

就廣東的地方誌書來看,客家人遷入嶺南的時間比廣府人和潮汕人更晚一些,於是大多的客家人往往聚居在偏遠,待開發的山區。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人的圍屋,藏著中國傳統的人情社會/coastalshows

“獨家異鄉為異客”,來者都是客,終歸不能做主。

舊時土客的紛爭和矛盾讓客家人處於更為劣勢和艱難的境地。尤其是在幾次遷徙的過程中,由於語言和文化的差異,粵客之間的矛盾一直在激化當中。最大型的要數清末的土客械鬥,也就是今天的江門四邑地區(台山、新會、開平、恩平)。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在香港的客家女人們/Pinterest

正是因為土客族群的競爭,本地人對外來人的偏見,這種惡劣的環境在另一面激發了客家人的奮起自覺。

從語言、服飾、飲食習慣等等都在試圖尋找中原文化的特徵,自清中期以來,族群的意識逐漸崛起,撰寫屬於自身群體的歷史。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廣東梅州客天下的“客家風情”泥塑展/圖蟲·創意

從他稱為客到演變成自稱“客家人”,客家人巧妙反客為主,形成族群文化的每一步走得有些艱難,但非常值得。

雖然你看到後來在以廣府人和潮汕人聚集的地盤上,客家人基本上都屬於較為少數而弱勢的散居境地,但就算散落到馬來西亞、泰國等地,甚至是遠到智利,都有客家華人的足跡。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人遍佈世界五大洲/Twitter

到底誰是主,誰是客?這紛爭對客家人來說早已成為歷史,無非是更懂得作為客的不易,如今客家人在眾人眼中是出了名的熱情好客。

祖輩們久居山區,有朋自遠方來就是客,這種待客之道不用多說,早就已經潛移默化在他們的傳統觀念裡。

吃得鹹中鹹,方為客家人

如果要老藝術家評一個全國最能吃鹹的人群,我會首推客家人。

廣府人有“食得鹹魚抵得渴”,而客家人,從根上就是鹽堆里長大的。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鹹菜

由於早期客家人多數住在山區,對於經常漂泊的客家人來說,鹽漬食品是非常方便的選擇,加上長期勞動體力耗費大,鹹而肥膩的菜餚,才能補充他們身體所需要的鹽份和能量。

吃鹹成了客家人的味覺基因,並一代代流傳下來。在《舌尖上的中國》客家菜最重的一筆墨,就是鹽焗雞。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鹽焗”這種特殊的製作手法是客家族群的獨特烹飪技藝,更是祖輩們一種巧手天工的偶作。

起初只是為了方便貯存食物,便將整隻雞都放入鹽堆裡醃製封存,沒想到蒸熟之後味道反而香濃可口。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漂泊的生活養成節儉的個性,山區草木多,燒菜多用柴火,因此客家菜常用的方式是燜,用火燜熟的菜軟儒鹹香,“肥、鹹、熟”成了客家美食對外的招牌。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菜集錦/Culture Trip

梅菜扣肉算是肥膩中的佳品。

其中的梅菜可是點睛之筆,是粵東梅江流域的客家祖輩經過鹽醃製後晒乾而成的,沒有鹹香的梅菜,扣肉都失去了靈魂。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除此之外,“釀”這種特殊的製作手藝也是客家人的一大智慧。客家人深諳“萬物皆可釀”,你能想到的基本都能釀:釀豆腐、釀苦瓜、釀茄子、釀辣椒……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傳說這是來源於北方過年吃餃子做餡的習俗風格。

南遷之後的客家人發現嶺南地區不適合中種麥,沒難以生產麵粉,於是演變成將各種各樣的食物用釀的方式賦予了新的美食靈感,以此寄託祖先的思念。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當然隨著客家人分散的地區氣候和文化差異,傳統客家菜結合當地自然條件和環境,能演變成客家菜的各種豐富變樣。

比如客家擂茶,將茶葉、薄荷、花生等研磨成茶泥,泡在飯菜裡吃。

這種非常古老的傳統食俗,最早都可以追溯到漢代,後來在廣東粵東一帶的客家人傳承保留了下來,但現在已經成了小眾的客家種類。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擂茶,不是用來喝而是用來吃的

比如客家人遷至香港,盆菜文化成了新界圍村客家人最具代表性的特色,節慶時都會大擺筵席吃盆菜。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新圍村公所房內製作盆菜/Hulu Culture

以前的客家祖輩圖方便將粗雜、油膩的熟食放置盆中,現在的盆菜,已經愈見奢華,鮑參翅肚也早已取代了髮菜、豬皮、白切雞、燒肉等等……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大盆菜/openrice.com

閩西的客家菜則講究食材原汁原味,吃得更鮮,比如白斬雞比鹽焗雞更常見;

贛南山區的客家人,由於當地溼氣重,適合種植辣椒,於是客家飲食在重鹹的基礎上,還重辣,妥妥的重口味客家菜誕生。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江西寧都肉丸,贛味版客家菜

客家人吃得素、粗、野、雜。隨著現今更多人注重清淡健康,少油少鹽輕飲食,傳統的客家菜顯然並不適合追求精細的都市人。

但無論如何,客家人遍佈全世界,怎麼變口味都難以改變,那是客家人難以替代的家鄉口味和味蕾記憶,多少華僑漂泊在外,為的就是那一口鹹香。

說白了,我們都是精神客家人

臨海環境賦予潮汕先民敢為人先,勇敢開拓的人文性格。而靠山的客家人,則具有山的品格——低調沉穩、堅韌不拔。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彭于晏也是客家人,出生於臺灣澎湖,祖籍梅州梅縣

在謝重光的《客家文化述論》裡就有說到客家人的特質——“在山谷間自耕自食、自相嫁娶、自生自滅,遊離於王朝政治權利和文化控制之外,自成一個天地”

客居他鄉的客家先民,在這種惡劣的山區環境下,比誰都知道安身立命的重要性。他們向來踏實肯幹,講究務實穩重。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山歌《涯系客家人》截圖

客家山歌就有這樣唱道的:“日出東方就起身,早早起身有精神,要想踏上成功路,首先不能做懶人。”

他們以懶為恥,甚至有首專門的山歌《懶屍嫲》用來嘲笑懶婦人。

"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最近老藝術家被綜藝《樂隊的夏天》裡九連真人樂隊給圈粉了。

這支來自廣東河源地區的客家方言樂隊,用客家話唱搖滾,在一眾老牌樂隊中從青銅打到王者級別,讓客家人和客家方言走出圈,更走進了大眾的視野當中。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雖說如果不依賴字幕,真聽不明白他們在唱什麼,但他們讓我看到了久違的搖滾血性是什麼樣子的,我頭一回覺得,客家人的客家話,真的很酷,一股野生搖滾範。

在廣東,你可能經常聽到身邊的朋友說“涯系客家人”(我是客家人),不少外地的朋友總會以為客家人是少數民族,對客家小妹的印象約等於賣茶小妹。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還以為客家姑娘都該穿成賣茶小妹那樣/Pinterest

這也難怪,相比起廣府人和潮汕人,客家人更加低調,但又彷彿隱隱於世界各處。

據統計客家人在海外分佈於世界五大洲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廣東是客家人的居住大省,其餘多分佈在福建、四川、江西等周邊省份和港澳臺。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廣東是客家人居住大省,基本上遍佈所有城市/維基

知道客家人的會懂他們是漢族的一個支系,是贛閩粵邊區的一個特殊的族群,你所知道的不少歷史名人和現在的名人明星裡,身上都有客家人的血脈。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剛好這三位稱霸香港黃金時期影壇的張國榮、鐘楚紅、周潤發,祖籍都是客家

客家人還被稱為“東方猶太人”,配得上這等稱呼的絕不是等閒之輩,他們到底是什麼樣的族群?

客家人,生來為客

中國的主客文化是相當複雜的,尤其是在早期更講究人情世俗規則的年代,很少有一種民繫有這種自覺自稱為“客”。

但客家人從根上就深諳中國人情社會的主客之道。

客家人最為人熟知的,就是歷史書上的從西晉到清朝,從中原望族幾次戰亂南遷的歷史傳統。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福建土樓,客家獨有的傳統建築,有的成方有的成圓,防禦功能為主/Flickr

“客家”這一詞最開始就屬於他稱,本地人對外地人還帶有汙名化的稱呼——“犭客”、“犵”。

就廣東的地方誌書來看,客家人遷入嶺南的時間比廣府人和潮汕人更晚一些,於是大多的客家人往往聚居在偏遠,待開發的山區。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人的圍屋,藏著中國傳統的人情社會/coastalshows

“獨家異鄉為異客”,來者都是客,終歸不能做主。

舊時土客的紛爭和矛盾讓客家人處於更為劣勢和艱難的境地。尤其是在幾次遷徙的過程中,由於語言和文化的差異,粵客之間的矛盾一直在激化當中。最大型的要數清末的土客械鬥,也就是今天的江門四邑地區(台山、新會、開平、恩平)。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在香港的客家女人們/Pinterest

正是因為土客族群的競爭,本地人對外來人的偏見,這種惡劣的環境在另一面激發了客家人的奮起自覺。

從語言、服飾、飲食習慣等等都在試圖尋找中原文化的特徵,自清中期以來,族群的意識逐漸崛起,撰寫屬於自身群體的歷史。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廣東梅州客天下的“客家風情”泥塑展/圖蟲·創意

從他稱為客到演變成自稱“客家人”,客家人巧妙反客為主,形成族群文化的每一步走得有些艱難,但非常值得。

雖然你看到後來在以廣府人和潮汕人聚集的地盤上,客家人基本上都屬於較為少數而弱勢的散居境地,但就算散落到馬來西亞、泰國等地,甚至是遠到智利,都有客家華人的足跡。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人遍佈世界五大洲/Twitter

到底誰是主,誰是客?這紛爭對客家人來說早已成為歷史,無非是更懂得作為客的不易,如今客家人在眾人眼中是出了名的熱情好客。

祖輩們久居山區,有朋自遠方來就是客,這種待客之道不用多說,早就已經潛移默化在他們的傳統觀念裡。

吃得鹹中鹹,方為客家人

如果要老藝術家評一個全國最能吃鹹的人群,我會首推客家人。

廣府人有“食得鹹魚抵得渴”,而客家人,從根上就是鹽堆里長大的。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鹹菜

由於早期客家人多數住在山區,對於經常漂泊的客家人來說,鹽漬食品是非常方便的選擇,加上長期勞動體力耗費大,鹹而肥膩的菜餚,才能補充他們身體所需要的鹽份和能量。

吃鹹成了客家人的味覺基因,並一代代流傳下來。在《舌尖上的中國》客家菜最重的一筆墨,就是鹽焗雞。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鹽焗”這種特殊的製作手法是客家族群的獨特烹飪技藝,更是祖輩們一種巧手天工的偶作。

起初只是為了方便貯存食物,便將整隻雞都放入鹽堆裡醃製封存,沒想到蒸熟之後味道反而香濃可口。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漂泊的生活養成節儉的個性,山區草木多,燒菜多用柴火,因此客家菜常用的方式是燜,用火燜熟的菜軟儒鹹香,“肥、鹹、熟”成了客家美食對外的招牌。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菜集錦/Culture Trip

梅菜扣肉算是肥膩中的佳品。

其中的梅菜可是點睛之筆,是粵東梅江流域的客家祖輩經過鹽醃製後晒乾而成的,沒有鹹香的梅菜,扣肉都失去了靈魂。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除此之外,“釀”這種特殊的製作手藝也是客家人的一大智慧。客家人深諳“萬物皆可釀”,你能想到的基本都能釀:釀豆腐、釀苦瓜、釀茄子、釀辣椒……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傳說這是來源於北方過年吃餃子做餡的習俗風格。

南遷之後的客家人發現嶺南地區不適合中種麥,沒難以生產麵粉,於是演變成將各種各樣的食物用釀的方式賦予了新的美食靈感,以此寄託祖先的思念。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當然隨著客家人分散的地區氣候和文化差異,傳統客家菜結合當地自然條件和環境,能演變成客家菜的各種豐富變樣。

比如客家擂茶,將茶葉、薄荷、花生等研磨成茶泥,泡在飯菜裡吃。

這種非常古老的傳統食俗,最早都可以追溯到漢代,後來在廣東粵東一帶的客家人傳承保留了下來,但現在已經成了小眾的客家種類。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擂茶,不是用來喝而是用來吃的

比如客家人遷至香港,盆菜文化成了新界圍村客家人最具代表性的特色,節慶時都會大擺筵席吃盆菜。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新圍村公所房內製作盆菜/Hulu Culture

以前的客家祖輩圖方便將粗雜、油膩的熟食放置盆中,現在的盆菜,已經愈見奢華,鮑參翅肚也早已取代了髮菜、豬皮、白切雞、燒肉等等……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大盆菜/openrice.com

閩西的客家菜則講究食材原汁原味,吃得更鮮,比如白斬雞比鹽焗雞更常見;

贛南山區的客家人,由於當地溼氣重,適合種植辣椒,於是客家飲食在重鹹的基礎上,還重辣,妥妥的重口味客家菜誕生。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江西寧都肉丸,贛味版客家菜

客家人吃得素、粗、野、雜。隨著現今更多人注重清淡健康,少油少鹽輕飲食,傳統的客家菜顯然並不適合追求精細的都市人。

但無論如何,客家人遍佈全世界,怎麼變口味都難以改變,那是客家人難以替代的家鄉口味和味蕾記憶,多少華僑漂泊在外,為的就是那一口鹹香。

說白了,我們都是精神客家人

臨海環境賦予潮汕先民敢為人先,勇敢開拓的人文性格。而靠山的客家人,則具有山的品格——低調沉穩、堅韌不拔。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彭于晏也是客家人,出生於臺灣澎湖,祖籍梅州梅縣

在謝重光的《客家文化述論》裡就有說到客家人的特質——“在山谷間自耕自食、自相嫁娶、自生自滅,遊離於王朝政治權利和文化控制之外,自成一個天地”

客居他鄉的客家先民,在這種惡劣的山區環境下,比誰都知道安身立命的重要性。他們向來踏實肯幹,講究務實穩重。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山歌《涯系客家人》截圖

客家山歌就有這樣唱道的:“日出東方就起身,早早起身有精神,要想踏上成功路,首先不能做懶人。”

他們以懶為恥,甚至有首專門的山歌《懶屍嫲》用來嘲笑懶婦人。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山歌《三斤狗一夜變三伯公》片段

來自邊緣地位的危機感,才激發了客家人崇文重教,深信“人唔讀書無文化,雞毛上砰人看輕”,只有讀書入仕,才能獲得正統的身份地位,才能出人頭地。

"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最近老藝術家被綜藝《樂隊的夏天》裡九連真人樂隊給圈粉了。

這支來自廣東河源地區的客家方言樂隊,用客家話唱搖滾,在一眾老牌樂隊中從青銅打到王者級別,讓客家人和客家方言走出圈,更走進了大眾的視野當中。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雖說如果不依賴字幕,真聽不明白他們在唱什麼,但他們讓我看到了久違的搖滾血性是什麼樣子的,我頭一回覺得,客家人的客家話,真的很酷,一股野生搖滾範。

在廣東,你可能經常聽到身邊的朋友說“涯系客家人”(我是客家人),不少外地的朋友總會以為客家人是少數民族,對客家小妹的印象約等於賣茶小妹。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還以為客家姑娘都該穿成賣茶小妹那樣/Pinterest

這也難怪,相比起廣府人和潮汕人,客家人更加低調,但又彷彿隱隱於世界各處。

據統計客家人在海外分佈於世界五大洲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廣東是客家人的居住大省,其餘多分佈在福建、四川、江西等周邊省份和港澳臺。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廣東是客家人居住大省,基本上遍佈所有城市/維基

知道客家人的會懂他們是漢族的一個支系,是贛閩粵邊區的一個特殊的族群,你所知道的不少歷史名人和現在的名人明星裡,身上都有客家人的血脈。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剛好這三位稱霸香港黃金時期影壇的張國榮、鐘楚紅、周潤發,祖籍都是客家

客家人還被稱為“東方猶太人”,配得上這等稱呼的絕不是等閒之輩,他們到底是什麼樣的族群?

客家人,生來為客

中國的主客文化是相當複雜的,尤其是在早期更講究人情世俗規則的年代,很少有一種民繫有這種自覺自稱為“客”。

但客家人從根上就深諳中國人情社會的主客之道。

客家人最為人熟知的,就是歷史書上的從西晉到清朝,從中原望族幾次戰亂南遷的歷史傳統。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福建土樓,客家獨有的傳統建築,有的成方有的成圓,防禦功能為主/Flickr

“客家”這一詞最開始就屬於他稱,本地人對外地人還帶有汙名化的稱呼——“犭客”、“犵”。

就廣東的地方誌書來看,客家人遷入嶺南的時間比廣府人和潮汕人更晚一些,於是大多的客家人往往聚居在偏遠,待開發的山區。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人的圍屋,藏著中國傳統的人情社會/coastalshows

“獨家異鄉為異客”,來者都是客,終歸不能做主。

舊時土客的紛爭和矛盾讓客家人處於更為劣勢和艱難的境地。尤其是在幾次遷徙的過程中,由於語言和文化的差異,粵客之間的矛盾一直在激化當中。最大型的要數清末的土客械鬥,也就是今天的江門四邑地區(台山、新會、開平、恩平)。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在香港的客家女人們/Pinterest

正是因為土客族群的競爭,本地人對外來人的偏見,這種惡劣的環境在另一面激發了客家人的奮起自覺。

從語言、服飾、飲食習慣等等都在試圖尋找中原文化的特徵,自清中期以來,族群的意識逐漸崛起,撰寫屬於自身群體的歷史。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廣東梅州客天下的“客家風情”泥塑展/圖蟲·創意

從他稱為客到演變成自稱“客家人”,客家人巧妙反客為主,形成族群文化的每一步走得有些艱難,但非常值得。

雖然你看到後來在以廣府人和潮汕人聚集的地盤上,客家人基本上都屬於較為少數而弱勢的散居境地,但就算散落到馬來西亞、泰國等地,甚至是遠到智利,都有客家華人的足跡。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人遍佈世界五大洲/Twitter

到底誰是主,誰是客?這紛爭對客家人來說早已成為歷史,無非是更懂得作為客的不易,如今客家人在眾人眼中是出了名的熱情好客。

祖輩們久居山區,有朋自遠方來就是客,這種待客之道不用多說,早就已經潛移默化在他們的傳統觀念裡。

吃得鹹中鹹,方為客家人

如果要老藝術家評一個全國最能吃鹹的人群,我會首推客家人。

廣府人有“食得鹹魚抵得渴”,而客家人,從根上就是鹽堆里長大的。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鹹菜

由於早期客家人多數住在山區,對於經常漂泊的客家人來說,鹽漬食品是非常方便的選擇,加上長期勞動體力耗費大,鹹而肥膩的菜餚,才能補充他們身體所需要的鹽份和能量。

吃鹹成了客家人的味覺基因,並一代代流傳下來。在《舌尖上的中國》客家菜最重的一筆墨,就是鹽焗雞。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鹽焗”這種特殊的製作手法是客家族群的獨特烹飪技藝,更是祖輩們一種巧手天工的偶作。

起初只是為了方便貯存食物,便將整隻雞都放入鹽堆裡醃製封存,沒想到蒸熟之後味道反而香濃可口。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漂泊的生活養成節儉的個性,山區草木多,燒菜多用柴火,因此客家菜常用的方式是燜,用火燜熟的菜軟儒鹹香,“肥、鹹、熟”成了客家美食對外的招牌。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菜集錦/Culture Trip

梅菜扣肉算是肥膩中的佳品。

其中的梅菜可是點睛之筆,是粵東梅江流域的客家祖輩經過鹽醃製後晒乾而成的,沒有鹹香的梅菜,扣肉都失去了靈魂。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除此之外,“釀”這種特殊的製作手藝也是客家人的一大智慧。客家人深諳“萬物皆可釀”,你能想到的基本都能釀:釀豆腐、釀苦瓜、釀茄子、釀辣椒……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傳說這是來源於北方過年吃餃子做餡的習俗風格。

南遷之後的客家人發現嶺南地區不適合中種麥,沒難以生產麵粉,於是演變成將各種各樣的食物用釀的方式賦予了新的美食靈感,以此寄託祖先的思念。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當然隨著客家人分散的地區氣候和文化差異,傳統客家菜結合當地自然條件和環境,能演變成客家菜的各種豐富變樣。

比如客家擂茶,將茶葉、薄荷、花生等研磨成茶泥,泡在飯菜裡吃。

這種非常古老的傳統食俗,最早都可以追溯到漢代,後來在廣東粵東一帶的客家人傳承保留了下來,但現在已經成了小眾的客家種類。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擂茶,不是用來喝而是用來吃的

比如客家人遷至香港,盆菜文化成了新界圍村客家人最具代表性的特色,節慶時都會大擺筵席吃盆菜。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新圍村公所房內製作盆菜/Hulu Culture

以前的客家祖輩圖方便將粗雜、油膩的熟食放置盆中,現在的盆菜,已經愈見奢華,鮑參翅肚也早已取代了髮菜、豬皮、白切雞、燒肉等等……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大盆菜/openrice.com

閩西的客家菜則講究食材原汁原味,吃得更鮮,比如白斬雞比鹽焗雞更常見;

贛南山區的客家人,由於當地溼氣重,適合種植辣椒,於是客家飲食在重鹹的基礎上,還重辣,妥妥的重口味客家菜誕生。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江西寧都肉丸,贛味版客家菜

客家人吃得素、粗、野、雜。隨著現今更多人注重清淡健康,少油少鹽輕飲食,傳統的客家菜顯然並不適合追求精細的都市人。

但無論如何,客家人遍佈全世界,怎麼變口味都難以改變,那是客家人難以替代的家鄉口味和味蕾記憶,多少華僑漂泊在外,為的就是那一口鹹香。

說白了,我們都是精神客家人

臨海環境賦予潮汕先民敢為人先,勇敢開拓的人文性格。而靠山的客家人,則具有山的品格——低調沉穩、堅韌不拔。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彭于晏也是客家人,出生於臺灣澎湖,祖籍梅州梅縣

在謝重光的《客家文化述論》裡就有說到客家人的特質——“在山谷間自耕自食、自相嫁娶、自生自滅,遊離於王朝政治權利和文化控制之外,自成一個天地”

客居他鄉的客家先民,在這種惡劣的山區環境下,比誰都知道安身立命的重要性。他們向來踏實肯幹,講究務實穩重。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山歌《涯系客家人》截圖

客家山歌就有這樣唱道的:“日出東方就起身,早早起身有精神,要想踏上成功路,首先不能做懶人。”

他們以懶為恥,甚至有首專門的山歌《懶屍嫲》用來嘲笑懶婦人。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山歌《三斤狗一夜變三伯公》片段

來自邊緣地位的危機感,才激發了客家人崇文重教,深信“人唔讀書無文化,雞毛上砰人看輕”,只有讀書入仕,才能獲得正統的身份地位,才能出人頭地。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梅州東山書院,客家人大多外出求學蔚然成風,像客都梅州重視文教,向來就有“文化之鄉”之稱/維基

這就是客家人獨有的硬勁脾氣,就像九連真人在《莫欺少年窮》那首歌唱得那樣“求神毛用!民古兼炯!涯阿民,定會出人頭地!日進斗金!”

這句說白了,就是一個道理:求神都沒有用,哭也沒有用,要出人頭地還是得靠自己。

"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最近老藝術家被綜藝《樂隊的夏天》裡九連真人樂隊給圈粉了。

這支來自廣東河源地區的客家方言樂隊,用客家話唱搖滾,在一眾老牌樂隊中從青銅打到王者級別,讓客家人和客家方言走出圈,更走進了大眾的視野當中。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雖說如果不依賴字幕,真聽不明白他們在唱什麼,但他們讓我看到了久違的搖滾血性是什麼樣子的,我頭一回覺得,客家人的客家話,真的很酷,一股野生搖滾範。

在廣東,你可能經常聽到身邊的朋友說“涯系客家人”(我是客家人),不少外地的朋友總會以為客家人是少數民族,對客家小妹的印象約等於賣茶小妹。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還以為客家姑娘都該穿成賣茶小妹那樣/Pinterest

這也難怪,相比起廣府人和潮汕人,客家人更加低調,但又彷彿隱隱於世界各處。

據統計客家人在海外分佈於世界五大洲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廣東是客家人的居住大省,其餘多分佈在福建、四川、江西等周邊省份和港澳臺。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廣東是客家人居住大省,基本上遍佈所有城市/維基

知道客家人的會懂他們是漢族的一個支系,是贛閩粵邊區的一個特殊的族群,你所知道的不少歷史名人和現在的名人明星裡,身上都有客家人的血脈。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剛好這三位稱霸香港黃金時期影壇的張國榮、鐘楚紅、周潤發,祖籍都是客家

客家人還被稱為“東方猶太人”,配得上這等稱呼的絕不是等閒之輩,他們到底是什麼樣的族群?

客家人,生來為客

中國的主客文化是相當複雜的,尤其是在早期更講究人情世俗規則的年代,很少有一種民繫有這種自覺自稱為“客”。

但客家人從根上就深諳中國人情社會的主客之道。

客家人最為人熟知的,就是歷史書上的從西晉到清朝,從中原望族幾次戰亂南遷的歷史傳統。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福建土樓,客家獨有的傳統建築,有的成方有的成圓,防禦功能為主/Flickr

“客家”這一詞最開始就屬於他稱,本地人對外地人還帶有汙名化的稱呼——“犭客”、“犵”。

就廣東的地方誌書來看,客家人遷入嶺南的時間比廣府人和潮汕人更晚一些,於是大多的客家人往往聚居在偏遠,待開發的山區。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人的圍屋,藏著中國傳統的人情社會/coastalshows

“獨家異鄉為異客”,來者都是客,終歸不能做主。

舊時土客的紛爭和矛盾讓客家人處於更為劣勢和艱難的境地。尤其是在幾次遷徙的過程中,由於語言和文化的差異,粵客之間的矛盾一直在激化當中。最大型的要數清末的土客械鬥,也就是今天的江門四邑地區(台山、新會、開平、恩平)。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在香港的客家女人們/Pinterest

正是因為土客族群的競爭,本地人對外來人的偏見,這種惡劣的環境在另一面激發了客家人的奮起自覺。

從語言、服飾、飲食習慣等等都在試圖尋找中原文化的特徵,自清中期以來,族群的意識逐漸崛起,撰寫屬於自身群體的歷史。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廣東梅州客天下的“客家風情”泥塑展/圖蟲·創意

從他稱為客到演變成自稱“客家人”,客家人巧妙反客為主,形成族群文化的每一步走得有些艱難,但非常值得。

雖然你看到後來在以廣府人和潮汕人聚集的地盤上,客家人基本上都屬於較為少數而弱勢的散居境地,但就算散落到馬來西亞、泰國等地,甚至是遠到智利,都有客家華人的足跡。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人遍佈世界五大洲/Twitter

到底誰是主,誰是客?這紛爭對客家人來說早已成為歷史,無非是更懂得作為客的不易,如今客家人在眾人眼中是出了名的熱情好客。

祖輩們久居山區,有朋自遠方來就是客,這種待客之道不用多說,早就已經潛移默化在他們的傳統觀念裡。

吃得鹹中鹹,方為客家人

如果要老藝術家評一個全國最能吃鹹的人群,我會首推客家人。

廣府人有“食得鹹魚抵得渴”,而客家人,從根上就是鹽堆里長大的。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鹹菜

由於早期客家人多數住在山區,對於經常漂泊的客家人來說,鹽漬食品是非常方便的選擇,加上長期勞動體力耗費大,鹹而肥膩的菜餚,才能補充他們身體所需要的鹽份和能量。

吃鹹成了客家人的味覺基因,並一代代流傳下來。在《舌尖上的中國》客家菜最重的一筆墨,就是鹽焗雞。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鹽焗”這種特殊的製作手法是客家族群的獨特烹飪技藝,更是祖輩們一種巧手天工的偶作。

起初只是為了方便貯存食物,便將整隻雞都放入鹽堆裡醃製封存,沒想到蒸熟之後味道反而香濃可口。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漂泊的生活養成節儉的個性,山區草木多,燒菜多用柴火,因此客家菜常用的方式是燜,用火燜熟的菜軟儒鹹香,“肥、鹹、熟”成了客家美食對外的招牌。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菜集錦/Culture Trip

梅菜扣肉算是肥膩中的佳品。

其中的梅菜可是點睛之筆,是粵東梅江流域的客家祖輩經過鹽醃製後晒乾而成的,沒有鹹香的梅菜,扣肉都失去了靈魂。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除此之外,“釀”這種特殊的製作手藝也是客家人的一大智慧。客家人深諳“萬物皆可釀”,你能想到的基本都能釀:釀豆腐、釀苦瓜、釀茄子、釀辣椒……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傳說這是來源於北方過年吃餃子做餡的習俗風格。

南遷之後的客家人發現嶺南地區不適合中種麥,沒難以生產麵粉,於是演變成將各種各樣的食物用釀的方式賦予了新的美食靈感,以此寄託祖先的思念。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當然隨著客家人分散的地區氣候和文化差異,傳統客家菜結合當地自然條件和環境,能演變成客家菜的各種豐富變樣。

比如客家擂茶,將茶葉、薄荷、花生等研磨成茶泥,泡在飯菜裡吃。

這種非常古老的傳統食俗,最早都可以追溯到漢代,後來在廣東粵東一帶的客家人傳承保留了下來,但現在已經成了小眾的客家種類。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擂茶,不是用來喝而是用來吃的

比如客家人遷至香港,盆菜文化成了新界圍村客家人最具代表性的特色,節慶時都會大擺筵席吃盆菜。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新圍村公所房內製作盆菜/Hulu Culture

以前的客家祖輩圖方便將粗雜、油膩的熟食放置盆中,現在的盆菜,已經愈見奢華,鮑參翅肚也早已取代了髮菜、豬皮、白切雞、燒肉等等……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大盆菜/openrice.com

閩西的客家菜則講究食材原汁原味,吃得更鮮,比如白斬雞比鹽焗雞更常見;

贛南山區的客家人,由於當地溼氣重,適合種植辣椒,於是客家飲食在重鹹的基礎上,還重辣,妥妥的重口味客家菜誕生。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江西寧都肉丸,贛味版客家菜

客家人吃得素、粗、野、雜。隨著現今更多人注重清淡健康,少油少鹽輕飲食,傳統的客家菜顯然並不適合追求精細的都市人。

但無論如何,客家人遍佈全世界,怎麼變口味都難以改變,那是客家人難以替代的家鄉口味和味蕾記憶,多少華僑漂泊在外,為的就是那一口鹹香。

說白了,我們都是精神客家人

臨海環境賦予潮汕先民敢為人先,勇敢開拓的人文性格。而靠山的客家人,則具有山的品格——低調沉穩、堅韌不拔。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彭于晏也是客家人,出生於臺灣澎湖,祖籍梅州梅縣

在謝重光的《客家文化述論》裡就有說到客家人的特質——“在山谷間自耕自食、自相嫁娶、自生自滅,遊離於王朝政治權利和文化控制之外,自成一個天地”

客居他鄉的客家先民,在這種惡劣的山區環境下,比誰都知道安身立命的重要性。他們向來踏實肯幹,講究務實穩重。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山歌《涯系客家人》截圖

客家山歌就有這樣唱道的:“日出東方就起身,早早起身有精神,要想踏上成功路,首先不能做懶人。”

他們以懶為恥,甚至有首專門的山歌《懶屍嫲》用來嘲笑懶婦人。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山歌《三斤狗一夜變三伯公》片段

來自邊緣地位的危機感,才激發了客家人崇文重教,深信“人唔讀書無文化,雞毛上砰人看輕”,只有讀書入仕,才能獲得正統的身份地位,才能出人頭地。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梅州東山書院,客家人大多外出求學蔚然成風,像客都梅州重視文教,向來就有“文化之鄉”之稱/維基

這就是客家人獨有的硬勁脾氣,就像九連真人在《莫欺少年窮》那首歌唱得那樣“求神毛用!民古兼炯!涯阿民,定會出人頭地!日進斗金!”

這句說白了,就是一個道理:求神都沒有用,哭也沒有用,要出人頭地還是得靠自己。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少年阿民就是這樣一個倔強年輕人,父母希望阿民留在身邊,他頂著祖輩們的訓斥和爭執,卯著一股不服輸的韌勁,想要上山下山離鄉打拼,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出人頭地。

"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最近老藝術家被綜藝《樂隊的夏天》裡九連真人樂隊給圈粉了。

這支來自廣東河源地區的客家方言樂隊,用客家話唱搖滾,在一眾老牌樂隊中從青銅打到王者級別,讓客家人和客家方言走出圈,更走進了大眾的視野當中。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雖說如果不依賴字幕,真聽不明白他們在唱什麼,但他們讓我看到了久違的搖滾血性是什麼樣子的,我頭一回覺得,客家人的客家話,真的很酷,一股野生搖滾範。

在廣東,你可能經常聽到身邊的朋友說“涯系客家人”(我是客家人),不少外地的朋友總會以為客家人是少數民族,對客家小妹的印象約等於賣茶小妹。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還以為客家姑娘都該穿成賣茶小妹那樣/Pinterest

這也難怪,相比起廣府人和潮汕人,客家人更加低調,但又彷彿隱隱於世界各處。

據統計客家人在海外分佈於世界五大洲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廣東是客家人的居住大省,其餘多分佈在福建、四川、江西等周邊省份和港澳臺。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廣東是客家人居住大省,基本上遍佈所有城市/維基

知道客家人的會懂他們是漢族的一個支系,是贛閩粵邊區的一個特殊的族群,你所知道的不少歷史名人和現在的名人明星裡,身上都有客家人的血脈。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剛好這三位稱霸香港黃金時期影壇的張國榮、鐘楚紅、周潤發,祖籍都是客家

客家人還被稱為“東方猶太人”,配得上這等稱呼的絕不是等閒之輩,他們到底是什麼樣的族群?

客家人,生來為客

中國的主客文化是相當複雜的,尤其是在早期更講究人情世俗規則的年代,很少有一種民繫有這種自覺自稱為“客”。

但客家人從根上就深諳中國人情社會的主客之道。

客家人最為人熟知的,就是歷史書上的從西晉到清朝,從中原望族幾次戰亂南遷的歷史傳統。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福建土樓,客家獨有的傳統建築,有的成方有的成圓,防禦功能為主/Flickr

“客家”這一詞最開始就屬於他稱,本地人對外地人還帶有汙名化的稱呼——“犭客”、“犵”。

就廣東的地方誌書來看,客家人遷入嶺南的時間比廣府人和潮汕人更晚一些,於是大多的客家人往往聚居在偏遠,待開發的山區。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人的圍屋,藏著中國傳統的人情社會/coastalshows

“獨家異鄉為異客”,來者都是客,終歸不能做主。

舊時土客的紛爭和矛盾讓客家人處於更為劣勢和艱難的境地。尤其是在幾次遷徙的過程中,由於語言和文化的差異,粵客之間的矛盾一直在激化當中。最大型的要數清末的土客械鬥,也就是今天的江門四邑地區(台山、新會、開平、恩平)。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在香港的客家女人們/Pinterest

正是因為土客族群的競爭,本地人對外來人的偏見,這種惡劣的環境在另一面激發了客家人的奮起自覺。

從語言、服飾、飲食習慣等等都在試圖尋找中原文化的特徵,自清中期以來,族群的意識逐漸崛起,撰寫屬於自身群體的歷史。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廣東梅州客天下的“客家風情”泥塑展/圖蟲·創意

從他稱為客到演變成自稱“客家人”,客家人巧妙反客為主,形成族群文化的每一步走得有些艱難,但非常值得。

雖然你看到後來在以廣府人和潮汕人聚集的地盤上,客家人基本上都屬於較為少數而弱勢的散居境地,但就算散落到馬來西亞、泰國等地,甚至是遠到智利,都有客家華人的足跡。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人遍佈世界五大洲/Twitter

到底誰是主,誰是客?這紛爭對客家人來說早已成為歷史,無非是更懂得作為客的不易,如今客家人在眾人眼中是出了名的熱情好客。

祖輩們久居山區,有朋自遠方來就是客,這種待客之道不用多說,早就已經潛移默化在他們的傳統觀念裡。

吃得鹹中鹹,方為客家人

如果要老藝術家評一個全國最能吃鹹的人群,我會首推客家人。

廣府人有“食得鹹魚抵得渴”,而客家人,從根上就是鹽堆里長大的。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鹹菜

由於早期客家人多數住在山區,對於經常漂泊的客家人來說,鹽漬食品是非常方便的選擇,加上長期勞動體力耗費大,鹹而肥膩的菜餚,才能補充他們身體所需要的鹽份和能量。

吃鹹成了客家人的味覺基因,並一代代流傳下來。在《舌尖上的中國》客家菜最重的一筆墨,就是鹽焗雞。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鹽焗”這種特殊的製作手法是客家族群的獨特烹飪技藝,更是祖輩們一種巧手天工的偶作。

起初只是為了方便貯存食物,便將整隻雞都放入鹽堆裡醃製封存,沒想到蒸熟之後味道反而香濃可口。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漂泊的生活養成節儉的個性,山區草木多,燒菜多用柴火,因此客家菜常用的方式是燜,用火燜熟的菜軟儒鹹香,“肥、鹹、熟”成了客家美食對外的招牌。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菜集錦/Culture Trip

梅菜扣肉算是肥膩中的佳品。

其中的梅菜可是點睛之筆,是粵東梅江流域的客家祖輩經過鹽醃製後晒乾而成的,沒有鹹香的梅菜,扣肉都失去了靈魂。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除此之外,“釀”這種特殊的製作手藝也是客家人的一大智慧。客家人深諳“萬物皆可釀”,你能想到的基本都能釀:釀豆腐、釀苦瓜、釀茄子、釀辣椒……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傳說這是來源於北方過年吃餃子做餡的習俗風格。

南遷之後的客家人發現嶺南地區不適合中種麥,沒難以生產麵粉,於是演變成將各種各樣的食物用釀的方式賦予了新的美食靈感,以此寄託祖先的思念。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當然隨著客家人分散的地區氣候和文化差異,傳統客家菜結合當地自然條件和環境,能演變成客家菜的各種豐富變樣。

比如客家擂茶,將茶葉、薄荷、花生等研磨成茶泥,泡在飯菜裡吃。

這種非常古老的傳統食俗,最早都可以追溯到漢代,後來在廣東粵東一帶的客家人傳承保留了下來,但現在已經成了小眾的客家種類。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擂茶,不是用來喝而是用來吃的

比如客家人遷至香港,盆菜文化成了新界圍村客家人最具代表性的特色,節慶時都會大擺筵席吃盆菜。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新圍村公所房內製作盆菜/Hulu Culture

以前的客家祖輩圖方便將粗雜、油膩的熟食放置盆中,現在的盆菜,已經愈見奢華,鮑參翅肚也早已取代了髮菜、豬皮、白切雞、燒肉等等……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大盆菜/openrice.com

閩西的客家菜則講究食材原汁原味,吃得更鮮,比如白斬雞比鹽焗雞更常見;

贛南山區的客家人,由於當地溼氣重,適合種植辣椒,於是客家飲食在重鹹的基礎上,還重辣,妥妥的重口味客家菜誕生。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江西寧都肉丸,贛味版客家菜

客家人吃得素、粗、野、雜。隨著現今更多人注重清淡健康,少油少鹽輕飲食,傳統的客家菜顯然並不適合追求精細的都市人。

但無論如何,客家人遍佈全世界,怎麼變口味都難以改變,那是客家人難以替代的家鄉口味和味蕾記憶,多少華僑漂泊在外,為的就是那一口鹹香。

說白了,我們都是精神客家人

臨海環境賦予潮汕先民敢為人先,勇敢開拓的人文性格。而靠山的客家人,則具有山的品格——低調沉穩、堅韌不拔。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彭于晏也是客家人,出生於臺灣澎湖,祖籍梅州梅縣

在謝重光的《客家文化述論》裡就有說到客家人的特質——“在山谷間自耕自食、自相嫁娶、自生自滅,遊離於王朝政治權利和文化控制之外,自成一個天地”

客居他鄉的客家先民,在這種惡劣的山區環境下,比誰都知道安身立命的重要性。他們向來踏實肯幹,講究務實穩重。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山歌《涯系客家人》截圖

客家山歌就有這樣唱道的:“日出東方就起身,早早起身有精神,要想踏上成功路,首先不能做懶人。”

他們以懶為恥,甚至有首專門的山歌《懶屍嫲》用來嘲笑懶婦人。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山歌《三斤狗一夜變三伯公》片段

來自邊緣地位的危機感,才激發了客家人崇文重教,深信“人唔讀書無文化,雞毛上砰人看輕”,只有讀書入仕,才能獲得正統的身份地位,才能出人頭地。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梅州東山書院,客家人大多外出求學蔚然成風,像客都梅州重視文教,向來就有“文化之鄉”之稱/維基

這就是客家人獨有的硬勁脾氣,就像九連真人在《莫欺少年窮》那首歌唱得那樣“求神毛用!民古兼炯!涯阿民,定會出人頭地!日進斗金!”

這句說白了,就是一個道理:求神都沒有用,哭也沒有用,要出人頭地還是得靠自己。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少年阿民就是這樣一個倔強年輕人,父母希望阿民留在身邊,他頂著祖輩們的訓斥和爭執,卯著一股不服輸的韌勁,想要上山下山離鄉打拼,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出人頭地。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九連真人三個年輕人,也正是在這樣廣東十大貧困縣之一河源連平縣客家片區長大的。

客家青年出城後的故事,九連真人沒有說完,而臺灣的客家民謠樂隊——交工樂隊的給了我們另外一種可能性:假如沒有出人頭地呢?

"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最近老藝術家被綜藝《樂隊的夏天》裡九連真人樂隊給圈粉了。

這支來自廣東河源地區的客家方言樂隊,用客家話唱搖滾,在一眾老牌樂隊中從青銅打到王者級別,讓客家人和客家方言走出圈,更走進了大眾的視野當中。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雖說如果不依賴字幕,真聽不明白他們在唱什麼,但他們讓我看到了久違的搖滾血性是什麼樣子的,我頭一回覺得,客家人的客家話,真的很酷,一股野生搖滾範。

在廣東,你可能經常聽到身邊的朋友說“涯系客家人”(我是客家人),不少外地的朋友總會以為客家人是少數民族,對客家小妹的印象約等於賣茶小妹。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還以為客家姑娘都該穿成賣茶小妹那樣/Pinterest

這也難怪,相比起廣府人和潮汕人,客家人更加低調,但又彷彿隱隱於世界各處。

據統計客家人在海外分佈於世界五大洲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廣東是客家人的居住大省,其餘多分佈在福建、四川、江西等周邊省份和港澳臺。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廣東是客家人居住大省,基本上遍佈所有城市/維基

知道客家人的會懂他們是漢族的一個支系,是贛閩粵邊區的一個特殊的族群,你所知道的不少歷史名人和現在的名人明星裡,身上都有客家人的血脈。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剛好這三位稱霸香港黃金時期影壇的張國榮、鐘楚紅、周潤發,祖籍都是客家

客家人還被稱為“東方猶太人”,配得上這等稱呼的絕不是等閒之輩,他們到底是什麼樣的族群?

客家人,生來為客

中國的主客文化是相當複雜的,尤其是在早期更講究人情世俗規則的年代,很少有一種民繫有這種自覺自稱為“客”。

但客家人從根上就深諳中國人情社會的主客之道。

客家人最為人熟知的,就是歷史書上的從西晉到清朝,從中原望族幾次戰亂南遷的歷史傳統。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福建土樓,客家獨有的傳統建築,有的成方有的成圓,防禦功能為主/Flickr

“客家”這一詞最開始就屬於他稱,本地人對外地人還帶有汙名化的稱呼——“犭客”、“犵”。

就廣東的地方誌書來看,客家人遷入嶺南的時間比廣府人和潮汕人更晚一些,於是大多的客家人往往聚居在偏遠,待開發的山區。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人的圍屋,藏著中國傳統的人情社會/coastalshows

“獨家異鄉為異客”,來者都是客,終歸不能做主。

舊時土客的紛爭和矛盾讓客家人處於更為劣勢和艱難的境地。尤其是在幾次遷徙的過程中,由於語言和文化的差異,粵客之間的矛盾一直在激化當中。最大型的要數清末的土客械鬥,也就是今天的江門四邑地區(台山、新會、開平、恩平)。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在香港的客家女人們/Pinterest

正是因為土客族群的競爭,本地人對外來人的偏見,這種惡劣的環境在另一面激發了客家人的奮起自覺。

從語言、服飾、飲食習慣等等都在試圖尋找中原文化的特徵,自清中期以來,族群的意識逐漸崛起,撰寫屬於自身群體的歷史。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廣東梅州客天下的“客家風情”泥塑展/圖蟲·創意

從他稱為客到演變成自稱“客家人”,客家人巧妙反客為主,形成族群文化的每一步走得有些艱難,但非常值得。

雖然你看到後來在以廣府人和潮汕人聚集的地盤上,客家人基本上都屬於較為少數而弱勢的散居境地,但就算散落到馬來西亞、泰國等地,甚至是遠到智利,都有客家華人的足跡。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人遍佈世界五大洲/Twitter

到底誰是主,誰是客?這紛爭對客家人來說早已成為歷史,無非是更懂得作為客的不易,如今客家人在眾人眼中是出了名的熱情好客。

祖輩們久居山區,有朋自遠方來就是客,這種待客之道不用多說,早就已經潛移默化在他們的傳統觀念裡。

吃得鹹中鹹,方為客家人

如果要老藝術家評一個全國最能吃鹹的人群,我會首推客家人。

廣府人有“食得鹹魚抵得渴”,而客家人,從根上就是鹽堆里長大的。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鹹菜

由於早期客家人多數住在山區,對於經常漂泊的客家人來說,鹽漬食品是非常方便的選擇,加上長期勞動體力耗費大,鹹而肥膩的菜餚,才能補充他們身體所需要的鹽份和能量。

吃鹹成了客家人的味覺基因,並一代代流傳下來。在《舌尖上的中國》客家菜最重的一筆墨,就是鹽焗雞。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鹽焗”這種特殊的製作手法是客家族群的獨特烹飪技藝,更是祖輩們一種巧手天工的偶作。

起初只是為了方便貯存食物,便將整隻雞都放入鹽堆裡醃製封存,沒想到蒸熟之後味道反而香濃可口。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漂泊的生活養成節儉的個性,山區草木多,燒菜多用柴火,因此客家菜常用的方式是燜,用火燜熟的菜軟儒鹹香,“肥、鹹、熟”成了客家美食對外的招牌。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菜集錦/Culture Trip

梅菜扣肉算是肥膩中的佳品。

其中的梅菜可是點睛之筆,是粵東梅江流域的客家祖輩經過鹽醃製後晒乾而成的,沒有鹹香的梅菜,扣肉都失去了靈魂。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除此之外,“釀”這種特殊的製作手藝也是客家人的一大智慧。客家人深諳“萬物皆可釀”,你能想到的基本都能釀:釀豆腐、釀苦瓜、釀茄子、釀辣椒……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傳說這是來源於北方過年吃餃子做餡的習俗風格。

南遷之後的客家人發現嶺南地區不適合中種麥,沒難以生產麵粉,於是演變成將各種各樣的食物用釀的方式賦予了新的美食靈感,以此寄託祖先的思念。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當然隨著客家人分散的地區氣候和文化差異,傳統客家菜結合當地自然條件和環境,能演變成客家菜的各種豐富變樣。

比如客家擂茶,將茶葉、薄荷、花生等研磨成茶泥,泡在飯菜裡吃。

這種非常古老的傳統食俗,最早都可以追溯到漢代,後來在廣東粵東一帶的客家人傳承保留了下來,但現在已經成了小眾的客家種類。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擂茶,不是用來喝而是用來吃的

比如客家人遷至香港,盆菜文化成了新界圍村客家人最具代表性的特色,節慶時都會大擺筵席吃盆菜。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新圍村公所房內製作盆菜/Hulu Culture

以前的客家祖輩圖方便將粗雜、油膩的熟食放置盆中,現在的盆菜,已經愈見奢華,鮑參翅肚也早已取代了髮菜、豬皮、白切雞、燒肉等等……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大盆菜/openrice.com

閩西的客家菜則講究食材原汁原味,吃得更鮮,比如白斬雞比鹽焗雞更常見;

贛南山區的客家人,由於當地溼氣重,適合種植辣椒,於是客家飲食在重鹹的基礎上,還重辣,妥妥的重口味客家菜誕生。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江西寧都肉丸,贛味版客家菜

客家人吃得素、粗、野、雜。隨著現今更多人注重清淡健康,少油少鹽輕飲食,傳統的客家菜顯然並不適合追求精細的都市人。

但無論如何,客家人遍佈全世界,怎麼變口味都難以改變,那是客家人難以替代的家鄉口味和味蕾記憶,多少華僑漂泊在外,為的就是那一口鹹香。

說白了,我們都是精神客家人

臨海環境賦予潮汕先民敢為人先,勇敢開拓的人文性格。而靠山的客家人,則具有山的品格——低調沉穩、堅韌不拔。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彭于晏也是客家人,出生於臺灣澎湖,祖籍梅州梅縣

在謝重光的《客家文化述論》裡就有說到客家人的特質——“在山谷間自耕自食、自相嫁娶、自生自滅,遊離於王朝政治權利和文化控制之外,自成一個天地”

客居他鄉的客家先民,在這種惡劣的山區環境下,比誰都知道安身立命的重要性。他們向來踏實肯幹,講究務實穩重。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山歌《涯系客家人》截圖

客家山歌就有這樣唱道的:“日出東方就起身,早早起身有精神,要想踏上成功路,首先不能做懶人。”

他們以懶為恥,甚至有首專門的山歌《懶屍嫲》用來嘲笑懶婦人。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山歌《三斤狗一夜變三伯公》片段

來自邊緣地位的危機感,才激發了客家人崇文重教,深信“人唔讀書無文化,雞毛上砰人看輕”,只有讀書入仕,才能獲得正統的身份地位,才能出人頭地。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梅州東山書院,客家人大多外出求學蔚然成風,像客都梅州重視文教,向來就有“文化之鄉”之稱/維基

這就是客家人獨有的硬勁脾氣,就像九連真人在《莫欺少年窮》那首歌唱得那樣“求神毛用!民古兼炯!涯阿民,定會出人頭地!日進斗金!”

這句說白了,就是一個道理:求神都沒有用,哭也沒有用,要出人頭地還是得靠自己。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少年阿民就是這樣一個倔強年輕人,父母希望阿民留在身邊,他頂著祖輩們的訓斥和爭執,卯著一股不服輸的韌勁,想要上山下山離鄉打拼,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出人頭地。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九連真人三個年輕人,也正是在這樣廣東十大貧困縣之一河源連平縣客家片區長大的。

客家青年出城後的故事,九連真人沒有說完,而臺灣的客家民謠樂隊——交工樂隊的給了我們另外一種可能性:假如沒有出人頭地呢?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臺灣交工樂隊

臺灣交工樂隊唱的就是這樣的故事,在專輯《菊花夜行軍》裡,到了而立之年的臺灣美濃客家中年阿成,回想起十年前出城,而今狼狽地逃離城市回到鄉下。

《風神125》就是其中一首歌,老藝術家很喜歡。

阿成歸鄉之後依然找不到工作,於是只好借錢來種菊花,日夜盼著菊花有好收成。直到一次半夜喝醉酒,獨自在黑夜中耍酒瘋,幻想自己是名大將,浩浩蕩蕩帶領菊花夜行軍,千軍萬馬衝進市場。

即使被城市遺忘,但阿成終究能在鄉土美濃紮根,聊以慰藉。

"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最近老藝術家被綜藝《樂隊的夏天》裡九連真人樂隊給圈粉了。

這支來自廣東河源地區的客家方言樂隊,用客家話唱搖滾,在一眾老牌樂隊中從青銅打到王者級別,讓客家人和客家方言走出圈,更走進了大眾的視野當中。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雖說如果不依賴字幕,真聽不明白他們在唱什麼,但他們讓我看到了久違的搖滾血性是什麼樣子的,我頭一回覺得,客家人的客家話,真的很酷,一股野生搖滾範。

在廣東,你可能經常聽到身邊的朋友說“涯系客家人”(我是客家人),不少外地的朋友總會以為客家人是少數民族,對客家小妹的印象約等於賣茶小妹。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還以為客家姑娘都該穿成賣茶小妹那樣/Pinterest

這也難怪,相比起廣府人和潮汕人,客家人更加低調,但又彷彿隱隱於世界各處。

據統計客家人在海外分佈於世界五大洲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廣東是客家人的居住大省,其餘多分佈在福建、四川、江西等周邊省份和港澳臺。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廣東是客家人居住大省,基本上遍佈所有城市/維基

知道客家人的會懂他們是漢族的一個支系,是贛閩粵邊區的一個特殊的族群,你所知道的不少歷史名人和現在的名人明星裡,身上都有客家人的血脈。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剛好這三位稱霸香港黃金時期影壇的張國榮、鐘楚紅、周潤發,祖籍都是客家

客家人還被稱為“東方猶太人”,配得上這等稱呼的絕不是等閒之輩,他們到底是什麼樣的族群?

客家人,生來為客

中國的主客文化是相當複雜的,尤其是在早期更講究人情世俗規則的年代,很少有一種民繫有這種自覺自稱為“客”。

但客家人從根上就深諳中國人情社會的主客之道。

客家人最為人熟知的,就是歷史書上的從西晉到清朝,從中原望族幾次戰亂南遷的歷史傳統。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福建土樓,客家獨有的傳統建築,有的成方有的成圓,防禦功能為主/Flickr

“客家”這一詞最開始就屬於他稱,本地人對外地人還帶有汙名化的稱呼——“犭客”、“犵”。

就廣東的地方誌書來看,客家人遷入嶺南的時間比廣府人和潮汕人更晚一些,於是大多的客家人往往聚居在偏遠,待開發的山區。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人的圍屋,藏著中國傳統的人情社會/coastalshows

“獨家異鄉為異客”,來者都是客,終歸不能做主。

舊時土客的紛爭和矛盾讓客家人處於更為劣勢和艱難的境地。尤其是在幾次遷徙的過程中,由於語言和文化的差異,粵客之間的矛盾一直在激化當中。最大型的要數清末的土客械鬥,也就是今天的江門四邑地區(台山、新會、開平、恩平)。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在香港的客家女人們/Pinterest

正是因為土客族群的競爭,本地人對外來人的偏見,這種惡劣的環境在另一面激發了客家人的奮起自覺。

從語言、服飾、飲食習慣等等都在試圖尋找中原文化的特徵,自清中期以來,族群的意識逐漸崛起,撰寫屬於自身群體的歷史。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廣東梅州客天下的“客家風情”泥塑展/圖蟲·創意

從他稱為客到演變成自稱“客家人”,客家人巧妙反客為主,形成族群文化的每一步走得有些艱難,但非常值得。

雖然你看到後來在以廣府人和潮汕人聚集的地盤上,客家人基本上都屬於較為少數而弱勢的散居境地,但就算散落到馬來西亞、泰國等地,甚至是遠到智利,都有客家華人的足跡。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人遍佈世界五大洲/Twitter

到底誰是主,誰是客?這紛爭對客家人來說早已成為歷史,無非是更懂得作為客的不易,如今客家人在眾人眼中是出了名的熱情好客。

祖輩們久居山區,有朋自遠方來就是客,這種待客之道不用多說,早就已經潛移默化在他們的傳統觀念裡。

吃得鹹中鹹,方為客家人

如果要老藝術家評一個全國最能吃鹹的人群,我會首推客家人。

廣府人有“食得鹹魚抵得渴”,而客家人,從根上就是鹽堆里長大的。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鹹菜

由於早期客家人多數住在山區,對於經常漂泊的客家人來說,鹽漬食品是非常方便的選擇,加上長期勞動體力耗費大,鹹而肥膩的菜餚,才能補充他們身體所需要的鹽份和能量。

吃鹹成了客家人的味覺基因,並一代代流傳下來。在《舌尖上的中國》客家菜最重的一筆墨,就是鹽焗雞。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鹽焗”這種特殊的製作手法是客家族群的獨特烹飪技藝,更是祖輩們一種巧手天工的偶作。

起初只是為了方便貯存食物,便將整隻雞都放入鹽堆裡醃製封存,沒想到蒸熟之後味道反而香濃可口。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漂泊的生活養成節儉的個性,山區草木多,燒菜多用柴火,因此客家菜常用的方式是燜,用火燜熟的菜軟儒鹹香,“肥、鹹、熟”成了客家美食對外的招牌。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菜集錦/Culture Trip

梅菜扣肉算是肥膩中的佳品。

其中的梅菜可是點睛之筆,是粵東梅江流域的客家祖輩經過鹽醃製後晒乾而成的,沒有鹹香的梅菜,扣肉都失去了靈魂。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除此之外,“釀”這種特殊的製作手藝也是客家人的一大智慧。客家人深諳“萬物皆可釀”,你能想到的基本都能釀:釀豆腐、釀苦瓜、釀茄子、釀辣椒……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傳說這是來源於北方過年吃餃子做餡的習俗風格。

南遷之後的客家人發現嶺南地區不適合中種麥,沒難以生產麵粉,於是演變成將各種各樣的食物用釀的方式賦予了新的美食靈感,以此寄託祖先的思念。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當然隨著客家人分散的地區氣候和文化差異,傳統客家菜結合當地自然條件和環境,能演變成客家菜的各種豐富變樣。

比如客家擂茶,將茶葉、薄荷、花生等研磨成茶泥,泡在飯菜裡吃。

這種非常古老的傳統食俗,最早都可以追溯到漢代,後來在廣東粵東一帶的客家人傳承保留了下來,但現在已經成了小眾的客家種類。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擂茶,不是用來喝而是用來吃的

比如客家人遷至香港,盆菜文化成了新界圍村客家人最具代表性的特色,節慶時都會大擺筵席吃盆菜。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新圍村公所房內製作盆菜/Hulu Culture

以前的客家祖輩圖方便將粗雜、油膩的熟食放置盆中,現在的盆菜,已經愈見奢華,鮑參翅肚也早已取代了髮菜、豬皮、白切雞、燒肉等等……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大盆菜/openrice.com

閩西的客家菜則講究食材原汁原味,吃得更鮮,比如白斬雞比鹽焗雞更常見;

贛南山區的客家人,由於當地溼氣重,適合種植辣椒,於是客家飲食在重鹹的基礎上,還重辣,妥妥的重口味客家菜誕生。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江西寧都肉丸,贛味版客家菜

客家人吃得素、粗、野、雜。隨著現今更多人注重清淡健康,少油少鹽輕飲食,傳統的客家菜顯然並不適合追求精細的都市人。

但無論如何,客家人遍佈全世界,怎麼變口味都難以改變,那是客家人難以替代的家鄉口味和味蕾記憶,多少華僑漂泊在外,為的就是那一口鹹香。

說白了,我們都是精神客家人

臨海環境賦予潮汕先民敢為人先,勇敢開拓的人文性格。而靠山的客家人,則具有山的品格——低調沉穩、堅韌不拔。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彭于晏也是客家人,出生於臺灣澎湖,祖籍梅州梅縣

在謝重光的《客家文化述論》裡就有說到客家人的特質——“在山谷間自耕自食、自相嫁娶、自生自滅,遊離於王朝政治權利和文化控制之外,自成一個天地”

客居他鄉的客家先民,在這種惡劣的山區環境下,比誰都知道安身立命的重要性。他們向來踏實肯幹,講究務實穩重。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山歌《涯系客家人》截圖

客家山歌就有這樣唱道的:“日出東方就起身,早早起身有精神,要想踏上成功路,首先不能做懶人。”

他們以懶為恥,甚至有首專門的山歌《懶屍嫲》用來嘲笑懶婦人。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山歌《三斤狗一夜變三伯公》片段

來自邊緣地位的危機感,才激發了客家人崇文重教,深信“人唔讀書無文化,雞毛上砰人看輕”,只有讀書入仕,才能獲得正統的身份地位,才能出人頭地。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梅州東山書院,客家人大多外出求學蔚然成風,像客都梅州重視文教,向來就有“文化之鄉”之稱/維基

這就是客家人獨有的硬勁脾氣,就像九連真人在《莫欺少年窮》那首歌唱得那樣“求神毛用!民古兼炯!涯阿民,定會出人頭地!日進斗金!”

這句說白了,就是一個道理:求神都沒有用,哭也沒有用,要出人頭地還是得靠自己。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少年阿民就是這樣一個倔強年輕人,父母希望阿民留在身邊,他頂著祖輩們的訓斥和爭執,卯著一股不服輸的韌勁,想要上山下山離鄉打拼,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出人頭地。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九連真人三個年輕人,也正是在這樣廣東十大貧困縣之一河源連平縣客家片區長大的。

客家青年出城後的故事,九連真人沒有說完,而臺灣的客家民謠樂隊——交工樂隊的給了我們另外一種可能性:假如沒有出人頭地呢?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臺灣交工樂隊

臺灣交工樂隊唱的就是這樣的故事,在專輯《菊花夜行軍》裡,到了而立之年的臺灣美濃客家中年阿成,回想起十年前出城,而今狼狽地逃離城市回到鄉下。

《風神125》就是其中一首歌,老藝術家很喜歡。

阿成歸鄉之後依然找不到工作,於是只好借錢來種菊花,日夜盼著菊花有好收成。直到一次半夜喝醉酒,獨自在黑夜中耍酒瘋,幻想自己是名大將,浩浩蕩蕩帶領菊花夜行軍,千軍萬馬衝進市場。

即使被城市遺忘,但阿成終究能在鄉土美濃紮根,聊以慰藉。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菊花夜行軍》專輯封面

這是臺灣交工樂隊獻給客家鄉土的神來之筆。

對他們來說,這是關於啟蒙、漂泊、在地、土地理想和鄉愁的詩意,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種情感無處安放時期的出口。

"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最近老藝術家被綜藝《樂隊的夏天》裡九連真人樂隊給圈粉了。

這支來自廣東河源地區的客家方言樂隊,用客家話唱搖滾,在一眾老牌樂隊中從青銅打到王者級別,讓客家人和客家方言走出圈,更走進了大眾的視野當中。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雖說如果不依賴字幕,真聽不明白他們在唱什麼,但他們讓我看到了久違的搖滾血性是什麼樣子的,我頭一回覺得,客家人的客家話,真的很酷,一股野生搖滾範。

在廣東,你可能經常聽到身邊的朋友說“涯系客家人”(我是客家人),不少外地的朋友總會以為客家人是少數民族,對客家小妹的印象約等於賣茶小妹。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還以為客家姑娘都該穿成賣茶小妹那樣/Pinterest

這也難怪,相比起廣府人和潮汕人,客家人更加低調,但又彷彿隱隱於世界各處。

據統計客家人在海外分佈於世界五大洲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廣東是客家人的居住大省,其餘多分佈在福建、四川、江西等周邊省份和港澳臺。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廣東是客家人居住大省,基本上遍佈所有城市/維基

知道客家人的會懂他們是漢族的一個支系,是贛閩粵邊區的一個特殊的族群,你所知道的不少歷史名人和現在的名人明星裡,身上都有客家人的血脈。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剛好這三位稱霸香港黃金時期影壇的張國榮、鐘楚紅、周潤發,祖籍都是客家

客家人還被稱為“東方猶太人”,配得上這等稱呼的絕不是等閒之輩,他們到底是什麼樣的族群?

客家人,生來為客

中國的主客文化是相當複雜的,尤其是在早期更講究人情世俗規則的年代,很少有一種民繫有這種自覺自稱為“客”。

但客家人從根上就深諳中國人情社會的主客之道。

客家人最為人熟知的,就是歷史書上的從西晉到清朝,從中原望族幾次戰亂南遷的歷史傳統。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福建土樓,客家獨有的傳統建築,有的成方有的成圓,防禦功能為主/Flickr

“客家”這一詞最開始就屬於他稱,本地人對外地人還帶有汙名化的稱呼——“犭客”、“犵”。

就廣東的地方誌書來看,客家人遷入嶺南的時間比廣府人和潮汕人更晚一些,於是大多的客家人往往聚居在偏遠,待開發的山區。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人的圍屋,藏著中國傳統的人情社會/coastalshows

“獨家異鄉為異客”,來者都是客,終歸不能做主。

舊時土客的紛爭和矛盾讓客家人處於更為劣勢和艱難的境地。尤其是在幾次遷徙的過程中,由於語言和文化的差異,粵客之間的矛盾一直在激化當中。最大型的要數清末的土客械鬥,也就是今天的江門四邑地區(台山、新會、開平、恩平)。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在香港的客家女人們/Pinterest

正是因為土客族群的競爭,本地人對外來人的偏見,這種惡劣的環境在另一面激發了客家人的奮起自覺。

從語言、服飾、飲食習慣等等都在試圖尋找中原文化的特徵,自清中期以來,族群的意識逐漸崛起,撰寫屬於自身群體的歷史。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廣東梅州客天下的“客家風情”泥塑展/圖蟲·創意

從他稱為客到演變成自稱“客家人”,客家人巧妙反客為主,形成族群文化的每一步走得有些艱難,但非常值得。

雖然你看到後來在以廣府人和潮汕人聚集的地盤上,客家人基本上都屬於較為少數而弱勢的散居境地,但就算散落到馬來西亞、泰國等地,甚至是遠到智利,都有客家華人的足跡。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人遍佈世界五大洲/Twitter

到底誰是主,誰是客?這紛爭對客家人來說早已成為歷史,無非是更懂得作為客的不易,如今客家人在眾人眼中是出了名的熱情好客。

祖輩們久居山區,有朋自遠方來就是客,這種待客之道不用多說,早就已經潛移默化在他們的傳統觀念裡。

吃得鹹中鹹,方為客家人

如果要老藝術家評一個全國最能吃鹹的人群,我會首推客家人。

廣府人有“食得鹹魚抵得渴”,而客家人,從根上就是鹽堆里長大的。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鹹菜

由於早期客家人多數住在山區,對於經常漂泊的客家人來說,鹽漬食品是非常方便的選擇,加上長期勞動體力耗費大,鹹而肥膩的菜餚,才能補充他們身體所需要的鹽份和能量。

吃鹹成了客家人的味覺基因,並一代代流傳下來。在《舌尖上的中國》客家菜最重的一筆墨,就是鹽焗雞。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鹽焗”這種特殊的製作手法是客家族群的獨特烹飪技藝,更是祖輩們一種巧手天工的偶作。

起初只是為了方便貯存食物,便將整隻雞都放入鹽堆裡醃製封存,沒想到蒸熟之後味道反而香濃可口。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漂泊的生活養成節儉的個性,山區草木多,燒菜多用柴火,因此客家菜常用的方式是燜,用火燜熟的菜軟儒鹹香,“肥、鹹、熟”成了客家美食對外的招牌。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菜集錦/Culture Trip

梅菜扣肉算是肥膩中的佳品。

其中的梅菜可是點睛之筆,是粵東梅江流域的客家祖輩經過鹽醃製後晒乾而成的,沒有鹹香的梅菜,扣肉都失去了靈魂。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除此之外,“釀”這種特殊的製作手藝也是客家人的一大智慧。客家人深諳“萬物皆可釀”,你能想到的基本都能釀:釀豆腐、釀苦瓜、釀茄子、釀辣椒……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傳說這是來源於北方過年吃餃子做餡的習俗風格。

南遷之後的客家人發現嶺南地區不適合中種麥,沒難以生產麵粉,於是演變成將各種各樣的食物用釀的方式賦予了新的美食靈感,以此寄託祖先的思念。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當然隨著客家人分散的地區氣候和文化差異,傳統客家菜結合當地自然條件和環境,能演變成客家菜的各種豐富變樣。

比如客家擂茶,將茶葉、薄荷、花生等研磨成茶泥,泡在飯菜裡吃。

這種非常古老的傳統食俗,最早都可以追溯到漢代,後來在廣東粵東一帶的客家人傳承保留了下來,但現在已經成了小眾的客家種類。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擂茶,不是用來喝而是用來吃的

比如客家人遷至香港,盆菜文化成了新界圍村客家人最具代表性的特色,節慶時都會大擺筵席吃盆菜。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新圍村公所房內製作盆菜/Hulu Culture

以前的客家祖輩圖方便將粗雜、油膩的熟食放置盆中,現在的盆菜,已經愈見奢華,鮑參翅肚也早已取代了髮菜、豬皮、白切雞、燒肉等等……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大盆菜/openrice.com

閩西的客家菜則講究食材原汁原味,吃得更鮮,比如白斬雞比鹽焗雞更常見;

贛南山區的客家人,由於當地溼氣重,適合種植辣椒,於是客家飲食在重鹹的基礎上,還重辣,妥妥的重口味客家菜誕生。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江西寧都肉丸,贛味版客家菜

客家人吃得素、粗、野、雜。隨著現今更多人注重清淡健康,少油少鹽輕飲食,傳統的客家菜顯然並不適合追求精細的都市人。

但無論如何,客家人遍佈全世界,怎麼變口味都難以改變,那是客家人難以替代的家鄉口味和味蕾記憶,多少華僑漂泊在外,為的就是那一口鹹香。

說白了,我們都是精神客家人

臨海環境賦予潮汕先民敢為人先,勇敢開拓的人文性格。而靠山的客家人,則具有山的品格——低調沉穩、堅韌不拔。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彭于晏也是客家人,出生於臺灣澎湖,祖籍梅州梅縣

在謝重光的《客家文化述論》裡就有說到客家人的特質——“在山谷間自耕自食、自相嫁娶、自生自滅,遊離於王朝政治權利和文化控制之外,自成一個天地”

客居他鄉的客家先民,在這種惡劣的山區環境下,比誰都知道安身立命的重要性。他們向來踏實肯幹,講究務實穩重。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山歌《涯系客家人》截圖

客家山歌就有這樣唱道的:“日出東方就起身,早早起身有精神,要想踏上成功路,首先不能做懶人。”

他們以懶為恥,甚至有首專門的山歌《懶屍嫲》用來嘲笑懶婦人。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山歌《三斤狗一夜變三伯公》片段

來自邊緣地位的危機感,才激發了客家人崇文重教,深信“人唔讀書無文化,雞毛上砰人看輕”,只有讀書入仕,才能獲得正統的身份地位,才能出人頭地。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梅州東山書院,客家人大多外出求學蔚然成風,像客都梅州重視文教,向來就有“文化之鄉”之稱/維基

這就是客家人獨有的硬勁脾氣,就像九連真人在《莫欺少年窮》那首歌唱得那樣“求神毛用!民古兼炯!涯阿民,定會出人頭地!日進斗金!”

這句說白了,就是一個道理:求神都沒有用,哭也沒有用,要出人頭地還是得靠自己。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少年阿民就是這樣一個倔強年輕人,父母希望阿民留在身邊,他頂著祖輩們的訓斥和爭執,卯著一股不服輸的韌勁,想要上山下山離鄉打拼,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出人頭地。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九連真人三個年輕人,也正是在這樣廣東十大貧困縣之一河源連平縣客家片區長大的。

客家青年出城後的故事,九連真人沒有說完,而臺灣的客家民謠樂隊——交工樂隊的給了我們另外一種可能性:假如沒有出人頭地呢?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臺灣交工樂隊

臺灣交工樂隊唱的就是這樣的故事,在專輯《菊花夜行軍》裡,到了而立之年的臺灣美濃客家中年阿成,回想起十年前出城,而今狼狽地逃離城市回到鄉下。

《風神125》就是其中一首歌,老藝術家很喜歡。

阿成歸鄉之後依然找不到工作,於是只好借錢來種菊花,日夜盼著菊花有好收成。直到一次半夜喝醉酒,獨自在黑夜中耍酒瘋,幻想自己是名大將,浩浩蕩蕩帶領菊花夜行軍,千軍萬馬衝進市場。

即使被城市遺忘,但阿成終究能在鄉土美濃紮根,聊以慰藉。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菊花夜行軍》專輯封面

這是臺灣交工樂隊獻給客家鄉土的神來之筆。

對他們來說,這是關於啟蒙、漂泊、在地、土地理想和鄉愁的詩意,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種情感無處安放時期的出口。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看似是田園牧歌式的假想,但依舊是每個客家人的人生軌跡書寫。是啊,我們客家人不想被城市化拋棄,拼了命想要出人頭地,但事實上真能做到的又有幾個?

說到底,就算不是客家人,一樣有這樣的共鳴。

在全球城市化進程中,再也沒所謂的什麼鄉土田園,就連臺灣美濃,都像耕不開地的鐵犁一樣,貧窮和保守中掙扎著。

"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最近老藝術家被綜藝《樂隊的夏天》裡九連真人樂隊給圈粉了。

這支來自廣東河源地區的客家方言樂隊,用客家話唱搖滾,在一眾老牌樂隊中從青銅打到王者級別,讓客家人和客家方言走出圈,更走進了大眾的視野當中。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雖說如果不依賴字幕,真聽不明白他們在唱什麼,但他們讓我看到了久違的搖滾血性是什麼樣子的,我頭一回覺得,客家人的客家話,真的很酷,一股野生搖滾範。

在廣東,你可能經常聽到身邊的朋友說“涯系客家人”(我是客家人),不少外地的朋友總會以為客家人是少數民族,對客家小妹的印象約等於賣茶小妹。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還以為客家姑娘都該穿成賣茶小妹那樣/Pinterest

這也難怪,相比起廣府人和潮汕人,客家人更加低調,但又彷彿隱隱於世界各處。

據統計客家人在海外分佈於世界五大洲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廣東是客家人的居住大省,其餘多分佈在福建、四川、江西等周邊省份和港澳臺。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廣東是客家人居住大省,基本上遍佈所有城市/維基

知道客家人的會懂他們是漢族的一個支系,是贛閩粵邊區的一個特殊的族群,你所知道的不少歷史名人和現在的名人明星裡,身上都有客家人的血脈。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剛好這三位稱霸香港黃金時期影壇的張國榮、鐘楚紅、周潤發,祖籍都是客家

客家人還被稱為“東方猶太人”,配得上這等稱呼的絕不是等閒之輩,他們到底是什麼樣的族群?

客家人,生來為客

中國的主客文化是相當複雜的,尤其是在早期更講究人情世俗規則的年代,很少有一種民繫有這種自覺自稱為“客”。

但客家人從根上就深諳中國人情社會的主客之道。

客家人最為人熟知的,就是歷史書上的從西晉到清朝,從中原望族幾次戰亂南遷的歷史傳統。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福建土樓,客家獨有的傳統建築,有的成方有的成圓,防禦功能為主/Flickr

“客家”這一詞最開始就屬於他稱,本地人對外地人還帶有汙名化的稱呼——“犭客”、“犵”。

就廣東的地方誌書來看,客家人遷入嶺南的時間比廣府人和潮汕人更晚一些,於是大多的客家人往往聚居在偏遠,待開發的山區。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人的圍屋,藏著中國傳統的人情社會/coastalshows

“獨家異鄉為異客”,來者都是客,終歸不能做主。

舊時土客的紛爭和矛盾讓客家人處於更為劣勢和艱難的境地。尤其是在幾次遷徙的過程中,由於語言和文化的差異,粵客之間的矛盾一直在激化當中。最大型的要數清末的土客械鬥,也就是今天的江門四邑地區(台山、新會、開平、恩平)。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在香港的客家女人們/Pinterest

正是因為土客族群的競爭,本地人對外來人的偏見,這種惡劣的環境在另一面激發了客家人的奮起自覺。

從語言、服飾、飲食習慣等等都在試圖尋找中原文化的特徵,自清中期以來,族群的意識逐漸崛起,撰寫屬於自身群體的歷史。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廣東梅州客天下的“客家風情”泥塑展/圖蟲·創意

從他稱為客到演變成自稱“客家人”,客家人巧妙反客為主,形成族群文化的每一步走得有些艱難,但非常值得。

雖然你看到後來在以廣府人和潮汕人聚集的地盤上,客家人基本上都屬於較為少數而弱勢的散居境地,但就算散落到馬來西亞、泰國等地,甚至是遠到智利,都有客家華人的足跡。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人遍佈世界五大洲/Twitter

到底誰是主,誰是客?這紛爭對客家人來說早已成為歷史,無非是更懂得作為客的不易,如今客家人在眾人眼中是出了名的熱情好客。

祖輩們久居山區,有朋自遠方來就是客,這種待客之道不用多說,早就已經潛移默化在他們的傳統觀念裡。

吃得鹹中鹹,方為客家人

如果要老藝術家評一個全國最能吃鹹的人群,我會首推客家人。

廣府人有“食得鹹魚抵得渴”,而客家人,從根上就是鹽堆里長大的。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鹹菜

由於早期客家人多數住在山區,對於經常漂泊的客家人來說,鹽漬食品是非常方便的選擇,加上長期勞動體力耗費大,鹹而肥膩的菜餚,才能補充他們身體所需要的鹽份和能量。

吃鹹成了客家人的味覺基因,並一代代流傳下來。在《舌尖上的中國》客家菜最重的一筆墨,就是鹽焗雞。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鹽焗”這種特殊的製作手法是客家族群的獨特烹飪技藝,更是祖輩們一種巧手天工的偶作。

起初只是為了方便貯存食物,便將整隻雞都放入鹽堆裡醃製封存,沒想到蒸熟之後味道反而香濃可口。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漂泊的生活養成節儉的個性,山區草木多,燒菜多用柴火,因此客家菜常用的方式是燜,用火燜熟的菜軟儒鹹香,“肥、鹹、熟”成了客家美食對外的招牌。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菜集錦/Culture Trip

梅菜扣肉算是肥膩中的佳品。

其中的梅菜可是點睛之筆,是粵東梅江流域的客家祖輩經過鹽醃製後晒乾而成的,沒有鹹香的梅菜,扣肉都失去了靈魂。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除此之外,“釀”這種特殊的製作手藝也是客家人的一大智慧。客家人深諳“萬物皆可釀”,你能想到的基本都能釀:釀豆腐、釀苦瓜、釀茄子、釀辣椒……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傳說這是來源於北方過年吃餃子做餡的習俗風格。

南遷之後的客家人發現嶺南地區不適合中種麥,沒難以生產麵粉,於是演變成將各種各樣的食物用釀的方式賦予了新的美食靈感,以此寄託祖先的思念。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當然隨著客家人分散的地區氣候和文化差異,傳統客家菜結合當地自然條件和環境,能演變成客家菜的各種豐富變樣。

比如客家擂茶,將茶葉、薄荷、花生等研磨成茶泥,泡在飯菜裡吃。

這種非常古老的傳統食俗,最早都可以追溯到漢代,後來在廣東粵東一帶的客家人傳承保留了下來,但現在已經成了小眾的客家種類。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擂茶,不是用來喝而是用來吃的

比如客家人遷至香港,盆菜文化成了新界圍村客家人最具代表性的特色,節慶時都會大擺筵席吃盆菜。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新圍村公所房內製作盆菜/Hulu Culture

以前的客家祖輩圖方便將粗雜、油膩的熟食放置盆中,現在的盆菜,已經愈見奢華,鮑參翅肚也早已取代了髮菜、豬皮、白切雞、燒肉等等……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大盆菜/openrice.com

閩西的客家菜則講究食材原汁原味,吃得更鮮,比如白斬雞比鹽焗雞更常見;

贛南山區的客家人,由於當地溼氣重,適合種植辣椒,於是客家飲食在重鹹的基礎上,還重辣,妥妥的重口味客家菜誕生。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江西寧都肉丸,贛味版客家菜

客家人吃得素、粗、野、雜。隨著現今更多人注重清淡健康,少油少鹽輕飲食,傳統的客家菜顯然並不適合追求精細的都市人。

但無論如何,客家人遍佈全世界,怎麼變口味都難以改變,那是客家人難以替代的家鄉口味和味蕾記憶,多少華僑漂泊在外,為的就是那一口鹹香。

說白了,我們都是精神客家人

臨海環境賦予潮汕先民敢為人先,勇敢開拓的人文性格。而靠山的客家人,則具有山的品格——低調沉穩、堅韌不拔。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彭于晏也是客家人,出生於臺灣澎湖,祖籍梅州梅縣

在謝重光的《客家文化述論》裡就有說到客家人的特質——“在山谷間自耕自食、自相嫁娶、自生自滅,遊離於王朝政治權利和文化控制之外,自成一個天地”

客居他鄉的客家先民,在這種惡劣的山區環境下,比誰都知道安身立命的重要性。他們向來踏實肯幹,講究務實穩重。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山歌《涯系客家人》截圖

客家山歌就有這樣唱道的:“日出東方就起身,早早起身有精神,要想踏上成功路,首先不能做懶人。”

他們以懶為恥,甚至有首專門的山歌《懶屍嫲》用來嘲笑懶婦人。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山歌《三斤狗一夜變三伯公》片段

來自邊緣地位的危機感,才激發了客家人崇文重教,深信“人唔讀書無文化,雞毛上砰人看輕”,只有讀書入仕,才能獲得正統的身份地位,才能出人頭地。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梅州東山書院,客家人大多外出求學蔚然成風,像客都梅州重視文教,向來就有“文化之鄉”之稱/維基

這就是客家人獨有的硬勁脾氣,就像九連真人在《莫欺少年窮》那首歌唱得那樣“求神毛用!民古兼炯!涯阿民,定會出人頭地!日進斗金!”

這句說白了,就是一個道理:求神都沒有用,哭也沒有用,要出人頭地還是得靠自己。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少年阿民就是這樣一個倔強年輕人,父母希望阿民留在身邊,他頂著祖輩們的訓斥和爭執,卯著一股不服輸的韌勁,想要上山下山離鄉打拼,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出人頭地。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九連真人三個年輕人,也正是在這樣廣東十大貧困縣之一河源連平縣客家片區長大的。

客家青年出城後的故事,九連真人沒有說完,而臺灣的客家民謠樂隊——交工樂隊的給了我們另外一種可能性:假如沒有出人頭地呢?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臺灣交工樂隊

臺灣交工樂隊唱的就是這樣的故事,在專輯《菊花夜行軍》裡,到了而立之年的臺灣美濃客家中年阿成,回想起十年前出城,而今狼狽地逃離城市回到鄉下。

《風神125》就是其中一首歌,老藝術家很喜歡。

阿成歸鄉之後依然找不到工作,於是只好借錢來種菊花,日夜盼著菊花有好收成。直到一次半夜喝醉酒,獨自在黑夜中耍酒瘋,幻想自己是名大將,浩浩蕩蕩帶領菊花夜行軍,千軍萬馬衝進市場。

即使被城市遺忘,但阿成終究能在鄉土美濃紮根,聊以慰藉。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菊花夜行軍》專輯封面

這是臺灣交工樂隊獻給客家鄉土的神來之筆。

對他們來說,這是關於啟蒙、漂泊、在地、土地理想和鄉愁的詩意,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種情感無處安放時期的出口。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看似是田園牧歌式的假想,但依舊是每個客家人的人生軌跡書寫。是啊,我們客家人不想被城市化拋棄,拼了命想要出人頭地,但事實上真能做到的又有幾個?

說到底,就算不是客家人,一樣有這樣的共鳴。

在全球城市化進程中,再也沒所謂的什麼鄉土田園,就連臺灣美濃,都像耕不開地的鐵犁一樣,貧窮和保守中掙扎著。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侯孝賢導演的《童年往事》說的正是臺灣客家人的故事

客家人的“客”就是一種異鄉人的狀態,這不就是現在每個漂在外鄉的我們嗎?

說白了,我們都是精神客家人,拼了命想要逃離鄉土,卻比誰都對故鄉念念不忘,慎終追遠。

客家方言有一種獨特又原始的古早味,但就算客家人出了城,隔了多久沒有講過家鄉話,這種“胎記”般的模式永遠不會生鏽,隨時待機啟動,尤其是對著推心置腹的親人。

不說客家話還是客家人嗎?現在不說客家話的人越來越多了。

老藝術家身邊的有些95後年輕朋友,有的雖然父母是客家人的血統,但從小就在普通話的環境下長大的他,客家話對他來說就是平時回鄉下回祖籍的時候,聽父輩們交流的古老方言。

"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最近老藝術家被綜藝《樂隊的夏天》裡九連真人樂隊給圈粉了。

這支來自廣東河源地區的客家方言樂隊,用客家話唱搖滾,在一眾老牌樂隊中從青銅打到王者級別,讓客家人和客家方言走出圈,更走進了大眾的視野當中。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雖說如果不依賴字幕,真聽不明白他們在唱什麼,但他們讓我看到了久違的搖滾血性是什麼樣子的,我頭一回覺得,客家人的客家話,真的很酷,一股野生搖滾範。

在廣東,你可能經常聽到身邊的朋友說“涯系客家人”(我是客家人),不少外地的朋友總會以為客家人是少數民族,對客家小妹的印象約等於賣茶小妹。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還以為客家姑娘都該穿成賣茶小妹那樣/Pinterest

這也難怪,相比起廣府人和潮汕人,客家人更加低調,但又彷彿隱隱於世界各處。

據統計客家人在海外分佈於世界五大洲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廣東是客家人的居住大省,其餘多分佈在福建、四川、江西等周邊省份和港澳臺。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廣東是客家人居住大省,基本上遍佈所有城市/維基

知道客家人的會懂他們是漢族的一個支系,是贛閩粵邊區的一個特殊的族群,你所知道的不少歷史名人和現在的名人明星裡,身上都有客家人的血脈。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剛好這三位稱霸香港黃金時期影壇的張國榮、鐘楚紅、周潤發,祖籍都是客家

客家人還被稱為“東方猶太人”,配得上這等稱呼的絕不是等閒之輩,他們到底是什麼樣的族群?

客家人,生來為客

中國的主客文化是相當複雜的,尤其是在早期更講究人情世俗規則的年代,很少有一種民繫有這種自覺自稱為“客”。

但客家人從根上就深諳中國人情社會的主客之道。

客家人最為人熟知的,就是歷史書上的從西晉到清朝,從中原望族幾次戰亂南遷的歷史傳統。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福建土樓,客家獨有的傳統建築,有的成方有的成圓,防禦功能為主/Flickr

“客家”這一詞最開始就屬於他稱,本地人對外地人還帶有汙名化的稱呼——“犭客”、“犵”。

就廣東的地方誌書來看,客家人遷入嶺南的時間比廣府人和潮汕人更晚一些,於是大多的客家人往往聚居在偏遠,待開發的山區。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人的圍屋,藏著中國傳統的人情社會/coastalshows

“獨家異鄉為異客”,來者都是客,終歸不能做主。

舊時土客的紛爭和矛盾讓客家人處於更為劣勢和艱難的境地。尤其是在幾次遷徙的過程中,由於語言和文化的差異,粵客之間的矛盾一直在激化當中。最大型的要數清末的土客械鬥,也就是今天的江門四邑地區(台山、新會、開平、恩平)。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在香港的客家女人們/Pinterest

正是因為土客族群的競爭,本地人對外來人的偏見,這種惡劣的環境在另一面激發了客家人的奮起自覺。

從語言、服飾、飲食習慣等等都在試圖尋找中原文化的特徵,自清中期以來,族群的意識逐漸崛起,撰寫屬於自身群體的歷史。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廣東梅州客天下的“客家風情”泥塑展/圖蟲·創意

從他稱為客到演變成自稱“客家人”,客家人巧妙反客為主,形成族群文化的每一步走得有些艱難,但非常值得。

雖然你看到後來在以廣府人和潮汕人聚集的地盤上,客家人基本上都屬於較為少數而弱勢的散居境地,但就算散落到馬來西亞、泰國等地,甚至是遠到智利,都有客家華人的足跡。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人遍佈世界五大洲/Twitter

到底誰是主,誰是客?這紛爭對客家人來說早已成為歷史,無非是更懂得作為客的不易,如今客家人在眾人眼中是出了名的熱情好客。

祖輩們久居山區,有朋自遠方來就是客,這種待客之道不用多說,早就已經潛移默化在他們的傳統觀念裡。

吃得鹹中鹹,方為客家人

如果要老藝術家評一個全國最能吃鹹的人群,我會首推客家人。

廣府人有“食得鹹魚抵得渴”,而客家人,從根上就是鹽堆里長大的。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鹹菜

由於早期客家人多數住在山區,對於經常漂泊的客家人來說,鹽漬食品是非常方便的選擇,加上長期勞動體力耗費大,鹹而肥膩的菜餚,才能補充他們身體所需要的鹽份和能量。

吃鹹成了客家人的味覺基因,並一代代流傳下來。在《舌尖上的中國》客家菜最重的一筆墨,就是鹽焗雞。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鹽焗”這種特殊的製作手法是客家族群的獨特烹飪技藝,更是祖輩們一種巧手天工的偶作。

起初只是為了方便貯存食物,便將整隻雞都放入鹽堆裡醃製封存,沒想到蒸熟之後味道反而香濃可口。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漂泊的生活養成節儉的個性,山區草木多,燒菜多用柴火,因此客家菜常用的方式是燜,用火燜熟的菜軟儒鹹香,“肥、鹹、熟”成了客家美食對外的招牌。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菜集錦/Culture Trip

梅菜扣肉算是肥膩中的佳品。

其中的梅菜可是點睛之筆,是粵東梅江流域的客家祖輩經過鹽醃製後晒乾而成的,沒有鹹香的梅菜,扣肉都失去了靈魂。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除此之外,“釀”這種特殊的製作手藝也是客家人的一大智慧。客家人深諳“萬物皆可釀”,你能想到的基本都能釀:釀豆腐、釀苦瓜、釀茄子、釀辣椒……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傳說這是來源於北方過年吃餃子做餡的習俗風格。

南遷之後的客家人發現嶺南地區不適合中種麥,沒難以生產麵粉,於是演變成將各種各樣的食物用釀的方式賦予了新的美食靈感,以此寄託祖先的思念。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當然隨著客家人分散的地區氣候和文化差異,傳統客家菜結合當地自然條件和環境,能演變成客家菜的各種豐富變樣。

比如客家擂茶,將茶葉、薄荷、花生等研磨成茶泥,泡在飯菜裡吃。

這種非常古老的傳統食俗,最早都可以追溯到漢代,後來在廣東粵東一帶的客家人傳承保留了下來,但現在已經成了小眾的客家種類。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擂茶,不是用來喝而是用來吃的

比如客家人遷至香港,盆菜文化成了新界圍村客家人最具代表性的特色,節慶時都會大擺筵席吃盆菜。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新圍村公所房內製作盆菜/Hulu Culture

以前的客家祖輩圖方便將粗雜、油膩的熟食放置盆中,現在的盆菜,已經愈見奢華,鮑參翅肚也早已取代了髮菜、豬皮、白切雞、燒肉等等……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大盆菜/openrice.com

閩西的客家菜則講究食材原汁原味,吃得更鮮,比如白斬雞比鹽焗雞更常見;

贛南山區的客家人,由於當地溼氣重,適合種植辣椒,於是客家飲食在重鹹的基礎上,還重辣,妥妥的重口味客家菜誕生。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江西寧都肉丸,贛味版客家菜

客家人吃得素、粗、野、雜。隨著現今更多人注重清淡健康,少油少鹽輕飲食,傳統的客家菜顯然並不適合追求精細的都市人。

但無論如何,客家人遍佈全世界,怎麼變口味都難以改變,那是客家人難以替代的家鄉口味和味蕾記憶,多少華僑漂泊在外,為的就是那一口鹹香。

說白了,我們都是精神客家人

臨海環境賦予潮汕先民敢為人先,勇敢開拓的人文性格。而靠山的客家人,則具有山的品格——低調沉穩、堅韌不拔。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彭于晏也是客家人,出生於臺灣澎湖,祖籍梅州梅縣

在謝重光的《客家文化述論》裡就有說到客家人的特質——“在山谷間自耕自食、自相嫁娶、自生自滅,遊離於王朝政治權利和文化控制之外,自成一個天地”

客居他鄉的客家先民,在這種惡劣的山區環境下,比誰都知道安身立命的重要性。他們向來踏實肯幹,講究務實穩重。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山歌《涯系客家人》截圖

客家山歌就有這樣唱道的:“日出東方就起身,早早起身有精神,要想踏上成功路,首先不能做懶人。”

他們以懶為恥,甚至有首專門的山歌《懶屍嫲》用來嘲笑懶婦人。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山歌《三斤狗一夜變三伯公》片段

來自邊緣地位的危機感,才激發了客家人崇文重教,深信“人唔讀書無文化,雞毛上砰人看輕”,只有讀書入仕,才能獲得正統的身份地位,才能出人頭地。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梅州東山書院,客家人大多外出求學蔚然成風,像客都梅州重視文教,向來就有“文化之鄉”之稱/維基

這就是客家人獨有的硬勁脾氣,就像九連真人在《莫欺少年窮》那首歌唱得那樣“求神毛用!民古兼炯!涯阿民,定會出人頭地!日進斗金!”

這句說白了,就是一個道理:求神都沒有用,哭也沒有用,要出人頭地還是得靠自己。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少年阿民就是這樣一個倔強年輕人,父母希望阿民留在身邊,他頂著祖輩們的訓斥和爭執,卯著一股不服輸的韌勁,想要上山下山離鄉打拼,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出人頭地。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九連真人三個年輕人,也正是在這樣廣東十大貧困縣之一河源連平縣客家片區長大的。

客家青年出城後的故事,九連真人沒有說完,而臺灣的客家民謠樂隊——交工樂隊的給了我們另外一種可能性:假如沒有出人頭地呢?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臺灣交工樂隊

臺灣交工樂隊唱的就是這樣的故事,在專輯《菊花夜行軍》裡,到了而立之年的臺灣美濃客家中年阿成,回想起十年前出城,而今狼狽地逃離城市回到鄉下。

《風神125》就是其中一首歌,老藝術家很喜歡。

阿成歸鄉之後依然找不到工作,於是只好借錢來種菊花,日夜盼著菊花有好收成。直到一次半夜喝醉酒,獨自在黑夜中耍酒瘋,幻想自己是名大將,浩浩蕩蕩帶領菊花夜行軍,千軍萬馬衝進市場。

即使被城市遺忘,但阿成終究能在鄉土美濃紮根,聊以慰藉。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菊花夜行軍》專輯封面

這是臺灣交工樂隊獻給客家鄉土的神來之筆。

對他們來說,這是關於啟蒙、漂泊、在地、土地理想和鄉愁的詩意,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種情感無處安放時期的出口。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看似是田園牧歌式的假想,但依舊是每個客家人的人生軌跡書寫。是啊,我們客家人不想被城市化拋棄,拼了命想要出人頭地,但事實上真能做到的又有幾個?

說到底,就算不是客家人,一樣有這樣的共鳴。

在全球城市化進程中,再也沒所謂的什麼鄉土田園,就連臺灣美濃,都像耕不開地的鐵犁一樣,貧窮和保守中掙扎著。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侯孝賢導演的《童年往事》說的正是臺灣客家人的故事

客家人的“客”就是一種異鄉人的狀態,這不就是現在每個漂在外鄉的我們嗎?

說白了,我們都是精神客家人,拼了命想要逃離鄉土,卻比誰都對故鄉念念不忘,慎終追遠。

客家方言有一種獨特又原始的古早味,但就算客家人出了城,隔了多久沒有講過家鄉話,這種“胎記”般的模式永遠不會生鏽,隨時待機啟動,尤其是對著推心置腹的親人。

不說客家話還是客家人嗎?現在不說客家話的人越來越多了。

老藝術家身邊的有些95後年輕朋友,有的雖然父母是客家人的血統,但從小就在普通話的環境下長大的他,客家話對他來說就是平時回鄉下回祖籍的時候,聽父輩們交流的古老方言。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童年往事》裡面的奶奶,全程都在說客家話,但孫子輩已經不會講了

客家人在臺灣一度被視為“隱形”的少數族群,語言也沒能在公共領域廣泛使用四年前,臺灣還興起了“還我母語”的保衛客家話運動,甚至有人放言這種擔憂——

“在30年內,客家話很有可能走向滅亡。”

其實也不必抱有這樣悲觀的態度,不說客家話一樣是客家人。畢竟,客家人比誰都懂什麼漂泊為客,又比誰都懂什麼叫落葉歸根。

"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最近老藝術家被綜藝《樂隊的夏天》裡九連真人樂隊給圈粉了。

這支來自廣東河源地區的客家方言樂隊,用客家話唱搖滾,在一眾老牌樂隊中從青銅打到王者級別,讓客家人和客家方言走出圈,更走進了大眾的視野當中。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雖說如果不依賴字幕,真聽不明白他們在唱什麼,但他們讓我看到了久違的搖滾血性是什麼樣子的,我頭一回覺得,客家人的客家話,真的很酷,一股野生搖滾範。

在廣東,你可能經常聽到身邊的朋友說“涯系客家人”(我是客家人),不少外地的朋友總會以為客家人是少數民族,對客家小妹的印象約等於賣茶小妹。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還以為客家姑娘都該穿成賣茶小妹那樣/Pinterest

這也難怪,相比起廣府人和潮汕人,客家人更加低調,但又彷彿隱隱於世界各處。

據統計客家人在海外分佈於世界五大洲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廣東是客家人的居住大省,其餘多分佈在福建、四川、江西等周邊省份和港澳臺。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廣東是客家人居住大省,基本上遍佈所有城市/維基

知道客家人的會懂他們是漢族的一個支系,是贛閩粵邊區的一個特殊的族群,你所知道的不少歷史名人和現在的名人明星裡,身上都有客家人的血脈。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剛好這三位稱霸香港黃金時期影壇的張國榮、鐘楚紅、周潤發,祖籍都是客家

客家人還被稱為“東方猶太人”,配得上這等稱呼的絕不是等閒之輩,他們到底是什麼樣的族群?

客家人,生來為客

中國的主客文化是相當複雜的,尤其是在早期更講究人情世俗規則的年代,很少有一種民繫有這種自覺自稱為“客”。

但客家人從根上就深諳中國人情社會的主客之道。

客家人最為人熟知的,就是歷史書上的從西晉到清朝,從中原望族幾次戰亂南遷的歷史傳統。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福建土樓,客家獨有的傳統建築,有的成方有的成圓,防禦功能為主/Flickr

“客家”這一詞最開始就屬於他稱,本地人對外地人還帶有汙名化的稱呼——“犭客”、“犵”。

就廣東的地方誌書來看,客家人遷入嶺南的時間比廣府人和潮汕人更晚一些,於是大多的客家人往往聚居在偏遠,待開發的山區。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人的圍屋,藏著中國傳統的人情社會/coastalshows

“獨家異鄉為異客”,來者都是客,終歸不能做主。

舊時土客的紛爭和矛盾讓客家人處於更為劣勢和艱難的境地。尤其是在幾次遷徙的過程中,由於語言和文化的差異,粵客之間的矛盾一直在激化當中。最大型的要數清末的土客械鬥,也就是今天的江門四邑地區(台山、新會、開平、恩平)。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在香港的客家女人們/Pinterest

正是因為土客族群的競爭,本地人對外來人的偏見,這種惡劣的環境在另一面激發了客家人的奮起自覺。

從語言、服飾、飲食習慣等等都在試圖尋找中原文化的特徵,自清中期以來,族群的意識逐漸崛起,撰寫屬於自身群體的歷史。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廣東梅州客天下的“客家風情”泥塑展/圖蟲·創意

從他稱為客到演變成自稱“客家人”,客家人巧妙反客為主,形成族群文化的每一步走得有些艱難,但非常值得。

雖然你看到後來在以廣府人和潮汕人聚集的地盤上,客家人基本上都屬於較為少數而弱勢的散居境地,但就算散落到馬來西亞、泰國等地,甚至是遠到智利,都有客家華人的足跡。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人遍佈世界五大洲/Twitter

到底誰是主,誰是客?這紛爭對客家人來說早已成為歷史,無非是更懂得作為客的不易,如今客家人在眾人眼中是出了名的熱情好客。

祖輩們久居山區,有朋自遠方來就是客,這種待客之道不用多說,早就已經潛移默化在他們的傳統觀念裡。

吃得鹹中鹹,方為客家人

如果要老藝術家評一個全國最能吃鹹的人群,我會首推客家人。

廣府人有“食得鹹魚抵得渴”,而客家人,從根上就是鹽堆里長大的。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鹹菜

由於早期客家人多數住在山區,對於經常漂泊的客家人來說,鹽漬食品是非常方便的選擇,加上長期勞動體力耗費大,鹹而肥膩的菜餚,才能補充他們身體所需要的鹽份和能量。

吃鹹成了客家人的味覺基因,並一代代流傳下來。在《舌尖上的中國》客家菜最重的一筆墨,就是鹽焗雞。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鹽焗”這種特殊的製作手法是客家族群的獨特烹飪技藝,更是祖輩們一種巧手天工的偶作。

起初只是為了方便貯存食物,便將整隻雞都放入鹽堆裡醃製封存,沒想到蒸熟之後味道反而香濃可口。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漂泊的生活養成節儉的個性,山區草木多,燒菜多用柴火,因此客家菜常用的方式是燜,用火燜熟的菜軟儒鹹香,“肥、鹹、熟”成了客家美食對外的招牌。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菜集錦/Culture Trip

梅菜扣肉算是肥膩中的佳品。

其中的梅菜可是點睛之筆,是粵東梅江流域的客家祖輩經過鹽醃製後晒乾而成的,沒有鹹香的梅菜,扣肉都失去了靈魂。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除此之外,“釀”這種特殊的製作手藝也是客家人的一大智慧。客家人深諳“萬物皆可釀”,你能想到的基本都能釀:釀豆腐、釀苦瓜、釀茄子、釀辣椒……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傳說這是來源於北方過年吃餃子做餡的習俗風格。

南遷之後的客家人發現嶺南地區不適合中種麥,沒難以生產麵粉,於是演變成將各種各樣的食物用釀的方式賦予了新的美食靈感,以此寄託祖先的思念。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當然隨著客家人分散的地區氣候和文化差異,傳統客家菜結合當地自然條件和環境,能演變成客家菜的各種豐富變樣。

比如客家擂茶,將茶葉、薄荷、花生等研磨成茶泥,泡在飯菜裡吃。

這種非常古老的傳統食俗,最早都可以追溯到漢代,後來在廣東粵東一帶的客家人傳承保留了下來,但現在已經成了小眾的客家種類。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擂茶,不是用來喝而是用來吃的

比如客家人遷至香港,盆菜文化成了新界圍村客家人最具代表性的特色,節慶時都會大擺筵席吃盆菜。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新圍村公所房內製作盆菜/Hulu Culture

以前的客家祖輩圖方便將粗雜、油膩的熟食放置盆中,現在的盆菜,已經愈見奢華,鮑參翅肚也早已取代了髮菜、豬皮、白切雞、燒肉等等……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大盆菜/openrice.com

閩西的客家菜則講究食材原汁原味,吃得更鮮,比如白斬雞比鹽焗雞更常見;

贛南山區的客家人,由於當地溼氣重,適合種植辣椒,於是客家飲食在重鹹的基礎上,還重辣,妥妥的重口味客家菜誕生。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江西寧都肉丸,贛味版客家菜

客家人吃得素、粗、野、雜。隨著現今更多人注重清淡健康,少油少鹽輕飲食,傳統的客家菜顯然並不適合追求精細的都市人。

但無論如何,客家人遍佈全世界,怎麼變口味都難以改變,那是客家人難以替代的家鄉口味和味蕾記憶,多少華僑漂泊在外,為的就是那一口鹹香。

說白了,我們都是精神客家人

臨海環境賦予潮汕先民敢為人先,勇敢開拓的人文性格。而靠山的客家人,則具有山的品格——低調沉穩、堅韌不拔。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彭于晏也是客家人,出生於臺灣澎湖,祖籍梅州梅縣

在謝重光的《客家文化述論》裡就有說到客家人的特質——“在山谷間自耕自食、自相嫁娶、自生自滅,遊離於王朝政治權利和文化控制之外,自成一個天地”

客居他鄉的客家先民,在這種惡劣的山區環境下,比誰都知道安身立命的重要性。他們向來踏實肯幹,講究務實穩重。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山歌《涯系客家人》截圖

客家山歌就有這樣唱道的:“日出東方就起身,早早起身有精神,要想踏上成功路,首先不能做懶人。”

他們以懶為恥,甚至有首專門的山歌《懶屍嫲》用來嘲笑懶婦人。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山歌《三斤狗一夜變三伯公》片段

來自邊緣地位的危機感,才激發了客家人崇文重教,深信“人唔讀書無文化,雞毛上砰人看輕”,只有讀書入仕,才能獲得正統的身份地位,才能出人頭地。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梅州東山書院,客家人大多外出求學蔚然成風,像客都梅州重視文教,向來就有“文化之鄉”之稱/維基

這就是客家人獨有的硬勁脾氣,就像九連真人在《莫欺少年窮》那首歌唱得那樣“求神毛用!民古兼炯!涯阿民,定會出人頭地!日進斗金!”

這句說白了,就是一個道理:求神都沒有用,哭也沒有用,要出人頭地還是得靠自己。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客家少年阿民就是這樣一個倔強年輕人,父母希望阿民留在身邊,他頂著祖輩們的訓斥和爭執,卯著一股不服輸的韌勁,想要上山下山離鄉打拼,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出人頭地。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九連真人三個年輕人,也正是在這樣廣東十大貧困縣之一河源連平縣客家片區長大的。

客家青年出城後的故事,九連真人沒有說完,而臺灣的客家民謠樂隊——交工樂隊的給了我們另外一種可能性:假如沒有出人頭地呢?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臺灣交工樂隊

臺灣交工樂隊唱的就是這樣的故事,在專輯《菊花夜行軍》裡,到了而立之年的臺灣美濃客家中年阿成,回想起十年前出城,而今狼狽地逃離城市回到鄉下。

《風神125》就是其中一首歌,老藝術家很喜歡。

阿成歸鄉之後依然找不到工作,於是只好借錢來種菊花,日夜盼著菊花有好收成。直到一次半夜喝醉酒,獨自在黑夜中耍酒瘋,幻想自己是名大將,浩浩蕩蕩帶領菊花夜行軍,千軍萬馬衝進市場。

即使被城市遺忘,但阿成終究能在鄉土美濃紮根,聊以慰藉。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菊花夜行軍》專輯封面

這是臺灣交工樂隊獻給客家鄉土的神來之筆。

對他們來說,這是關於啟蒙、漂泊、在地、土地理想和鄉愁的詩意,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種情感無處安放時期的出口。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看似是田園牧歌式的假想,但依舊是每個客家人的人生軌跡書寫。是啊,我們客家人不想被城市化拋棄,拼了命想要出人頭地,但事實上真能做到的又有幾個?

說到底,就算不是客家人,一樣有這樣的共鳴。

在全球城市化進程中,再也沒所謂的什麼鄉土田園,就連臺灣美濃,都像耕不開地的鐵犁一樣,貧窮和保守中掙扎著。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侯孝賢導演的《童年往事》說的正是臺灣客家人的故事

客家人的“客”就是一種異鄉人的狀態,這不就是現在每個漂在外鄉的我們嗎?

說白了,我們都是精神客家人,拼了命想要逃離鄉土,卻比誰都對故鄉念念不忘,慎終追遠。

客家方言有一種獨特又原始的古早味,但就算客家人出了城,隔了多久沒有講過家鄉話,這種“胎記”般的模式永遠不會生鏽,隨時待機啟動,尤其是對著推心置腹的親人。

不說客家話還是客家人嗎?現在不說客家話的人越來越多了。

老藝術家身邊的有些95後年輕朋友,有的雖然父母是客家人的血統,但從小就在普通話的環境下長大的他,客家話對他來說就是平時回鄉下回祖籍的時候,聽父輩們交流的古老方言。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童年往事》裡面的奶奶,全程都在說客家話,但孫子輩已經不會講了

客家人在臺灣一度被視為“隱形”的少數族群,語言也沒能在公共領域廣泛使用四年前,臺灣還興起了“還我母語”的保衛客家話運動,甚至有人放言這種擔憂——

“在30年內,客家話很有可能走向滅亡。”

其實也不必抱有這樣悲觀的態度,不說客家話一樣是客家人。畢竟,客家人比誰都懂什麼漂泊為客,又比誰都懂什麼叫落葉歸根。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即便客家人和客家話的歷史在現今愈顯古老和遙遠,但好在客家人遍佈世界各地。

無論是客家菜,甚至一句“涯系客家人”,就還在提醒迷茫的異鄉人,我們是有根的人,無論漂泊在哪,都別忘了本。

參考資料:

現代客家青年性格特徵及其人格塑造 劉明貴

客家方言與客家文化 王秋珺

淺析地理環境對客家民系文化性格的影響 錢偉

飲食人類學視野下的客家文化建構 崔亦茹

解讀客家山歌對客家人性格特徵的反映 熊茵

【今日話題歡迎留言討論】

你對客家人和客家話有什麼印象?

【今日作者】

鍾無豔

原文首發於《新週刊》旗下公眾號“九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