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呼和浩特,風吹草低見牛羊,儘管口音不同,但我們都是一家人'

"

很想去一趟呼和浩特,多年來一直沒有成行。去年春天與呼和浩特不期而遇!當“呼和浩特”四個字映入眼簾時,我有一種淡淡的憂傷,一種久違的親切。一個人對一個地方的感情離不開人和事。人是一個城市的標籤,是城市活著的靈魂,和這個城市空氣、水一樣重要。反過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個人在一個地方生活久了,身上就有了這個城市的印記,呼出了這個城市的聲音。

在山西參加完筆會自然要去趟五臺山,計劃中我要從五臺山返回太原。可到了五臺山後,同行的姐妹說穿過五臺山就是北嶽恆山和懸空寺,還可以去大同看看雲岡石窟,這樣我們就臨時改變了旅行計劃,從五臺山一路向北。我由於爬山勞累外感風寒在大同當晚開始發燒,本打算從大同返回太原繼續後面的旅行只好擱淺,選擇了從呼和浩特直飛烏魯木齊的航班,這樣就有了與呼和浩特的不期而遇,聽到了呼和浩特的另一種聲音。

"

很想去一趟呼和浩特,多年來一直沒有成行。去年春天與呼和浩特不期而遇!當“呼和浩特”四個字映入眼簾時,我有一種淡淡的憂傷,一種久違的親切。一個人對一個地方的感情離不開人和事。人是一個城市的標籤,是城市活著的靈魂,和這個城市空氣、水一樣重要。反過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個人在一個地方生活久了,身上就有了這個城市的印記,呼出了這個城市的聲音。

在山西參加完筆會自然要去趟五臺山,計劃中我要從五臺山返回太原。可到了五臺山後,同行的姐妹說穿過五臺山就是北嶽恆山和懸空寺,還可以去大同看看雲岡石窟,這樣我們就臨時改變了旅行計劃,從五臺山一路向北。我由於爬山勞累外感風寒在大同當晚開始發燒,本打算從大同返回太原繼續後面的旅行只好擱淺,選擇了從呼和浩特直飛烏魯木齊的航班,這樣就有了與呼和浩特的不期而遇,聽到了呼和浩特的另一種聲音。

大美呼和浩特,風吹草低見牛羊,儘管口音不同,但我們都是一家人

初識呼和浩特是從東北口音開始的。那時候我在藥廠上班,同車間一個女孩來自呼市,一口濃濃的東北口音,親切和藹,直爽灑脫。由於工作變動,我們失去了聯繫,總是在夢裡遇見她的聲音。之後又有幾個交往甚密的呼市朋友,都是從內蒙東部的通遼、興安盟到首府呼市生活定居,那裡與東北接壤,說的也都是一口正宗的“東北話”。這種音域的呼和浩特情感一直在心裡縈繞,久久揮之不去。有時碰到了東北口音的人經不住要問問是否是呼市人,如果說是,便也親切起來。心裡念著幾位朋友,才會這般關注呼市的東北口音。

在筆會期間,同宿舍的文友來自內蒙,甚是欣喜!與她聊天,普通話裡摻和著甘肅、寧夏一帶的口音,原來她來自阿拉善盟,哪裡是內蒙古最西端,與甘肅、寧夏接壤。她說阿拉善盟的漢族多是很早以前從寧夏、甘肅遷徙至此,當地口音與蘭銀官話很相近,因此來自阿拉善盟的呼市人讓你遇見了分不清是呼市人還是甘肅人或寧夏人。

我父母是甘肅人,呼市的蘭銀官話讓我遇見了父母家鄉的聲音,這種聲音讓我無論走多遠,總有一種溫暖纏繞在身邊,非常親切!呼市的東北口音和蘭銀官話便是提早滲進我血液的一種情感,是我給這個城市的聲音定位。

"

很想去一趟呼和浩特,多年來一直沒有成行。去年春天與呼和浩特不期而遇!當“呼和浩特”四個字映入眼簾時,我有一種淡淡的憂傷,一種久違的親切。一個人對一個地方的感情離不開人和事。人是一個城市的標籤,是城市活著的靈魂,和這個城市空氣、水一樣重要。反過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個人在一個地方生活久了,身上就有了這個城市的印記,呼出了這個城市的聲音。

在山西參加完筆會自然要去趟五臺山,計劃中我要從五臺山返回太原。可到了五臺山後,同行的姐妹說穿過五臺山就是北嶽恆山和懸空寺,還可以去大同看看雲岡石窟,這樣我們就臨時改變了旅行計劃,從五臺山一路向北。我由於爬山勞累外感風寒在大同當晚開始發燒,本打算從大同返回太原繼續後面的旅行只好擱淺,選擇了從呼和浩特直飛烏魯木齊的航班,這樣就有了與呼和浩特的不期而遇,聽到了呼和浩特的另一種聲音。

大美呼和浩特,風吹草低見牛羊,儘管口音不同,但我們都是一家人

初識呼和浩特是從東北口音開始的。那時候我在藥廠上班,同車間一個女孩來自呼市,一口濃濃的東北口音,親切和藹,直爽灑脫。由於工作變動,我們失去了聯繫,總是在夢裡遇見她的聲音。之後又有幾個交往甚密的呼市朋友,都是從內蒙東部的通遼、興安盟到首府呼市生活定居,那裡與東北接壤,說的也都是一口正宗的“東北話”。這種音域的呼和浩特情感一直在心裡縈繞,久久揮之不去。有時碰到了東北口音的人經不住要問問是否是呼市人,如果說是,便也親切起來。心裡念著幾位朋友,才會這般關注呼市的東北口音。

在筆會期間,同宿舍的文友來自內蒙,甚是欣喜!與她聊天,普通話裡摻和著甘肅、寧夏一帶的口音,原來她來自阿拉善盟,哪裡是內蒙古最西端,與甘肅、寧夏接壤。她說阿拉善盟的漢族多是很早以前從寧夏、甘肅遷徙至此,當地口音與蘭銀官話很相近,因此來自阿拉善盟的呼市人讓你遇見了分不清是呼市人還是甘肅人或寧夏人。

我父母是甘肅人,呼市的蘭銀官話讓我遇見了父母家鄉的聲音,這種聲音讓我無論走多遠,總有一種溫暖纏繞在身邊,非常親切!呼市的東北口音和蘭銀官話便是提早滲進我血液的一種情感,是我給這個城市的聲音定位。

大美呼和浩特,風吹草低見牛羊,儘管口音不同,但我們都是一家人

大同背靠著呼和浩特,它們是同一緯度上的孿生兄弟,天氣的脾氣性情都不相上下,連城市的聲音都驚人地相似。我一下火車就被濃濃的山西口音包圍著,介紹旅遊,吆喝乘車、住酒店,無一例外。定格在我心靈深處的呼市聲音沒有及時出現,我感到渴望呼市的感情淡薄了,也或是說朋友和呼市在我心裡剝離成兩條不相交的平行線,各自為陣。

我不是手裡握著車票,面前“呼和浩特站”一閃一閃地招搖,以為還在山西境內遊蕩。陌生的呼市向我關閉了一扇門,卻打開了一扇窗戶,透進了一束古老的光,讓我聽到了另一種聲音。

我對山西腔並不陌生,因為我家祖上就是山西人,清朝年間遷徙至甘肅。有人唏噓道:“山西人吶,精明得很,坐在涼粉鋪子裡都會做買賣。”晉商從古至今“精明生意人”的印記是大眾臉譜。我想,呼市毗鄰山西,在如今經濟發展的迅猛態勢下,山西人到呼市經商、務工,不足為奇。可當我與一位女服務員聊起,得知她家是地道的呼和浩特人,家族在呼市生活了五、六百年之久。

"

很想去一趟呼和浩特,多年來一直沒有成行。去年春天與呼和浩特不期而遇!當“呼和浩特”四個字映入眼簾時,我有一種淡淡的憂傷,一種久違的親切。一個人對一個地方的感情離不開人和事。人是一個城市的標籤,是城市活著的靈魂,和這個城市空氣、水一樣重要。反過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個人在一個地方生活久了,身上就有了這個城市的印記,呼出了這個城市的聲音。

在山西參加完筆會自然要去趟五臺山,計劃中我要從五臺山返回太原。可到了五臺山後,同行的姐妹說穿過五臺山就是北嶽恆山和懸空寺,還可以去大同看看雲岡石窟,這樣我們就臨時改變了旅行計劃,從五臺山一路向北。我由於爬山勞累外感風寒在大同當晚開始發燒,本打算從大同返回太原繼續後面的旅行只好擱淺,選擇了從呼和浩特直飛烏魯木齊的航班,這樣就有了與呼和浩特的不期而遇,聽到了呼和浩特的另一種聲音。

大美呼和浩特,風吹草低見牛羊,儘管口音不同,但我們都是一家人

初識呼和浩特是從東北口音開始的。那時候我在藥廠上班,同車間一個女孩來自呼市,一口濃濃的東北口音,親切和藹,直爽灑脫。由於工作變動,我們失去了聯繫,總是在夢裡遇見她的聲音。之後又有幾個交往甚密的呼市朋友,都是從內蒙東部的通遼、興安盟到首府呼市生活定居,那裡與東北接壤,說的也都是一口正宗的“東北話”。這種音域的呼和浩特情感一直在心裡縈繞,久久揮之不去。有時碰到了東北口音的人經不住要問問是否是呼市人,如果說是,便也親切起來。心裡念著幾位朋友,才會這般關注呼市的東北口音。

在筆會期間,同宿舍的文友來自內蒙,甚是欣喜!與她聊天,普通話裡摻和著甘肅、寧夏一帶的口音,原來她來自阿拉善盟,哪裡是內蒙古最西端,與甘肅、寧夏接壤。她說阿拉善盟的漢族多是很早以前從寧夏、甘肅遷徙至此,當地口音與蘭銀官話很相近,因此來自阿拉善盟的呼市人讓你遇見了分不清是呼市人還是甘肅人或寧夏人。

我父母是甘肅人,呼市的蘭銀官話讓我遇見了父母家鄉的聲音,這種聲音讓我無論走多遠,總有一種溫暖纏繞在身邊,非常親切!呼市的東北口音和蘭銀官話便是提早滲進我血液的一種情感,是我給這個城市的聲音定位。

大美呼和浩特,風吹草低見牛羊,儘管口音不同,但我們都是一家人

大同背靠著呼和浩特,它們是同一緯度上的孿生兄弟,天氣的脾氣性情都不相上下,連城市的聲音都驚人地相似。我一下火車就被濃濃的山西口音包圍著,介紹旅遊,吆喝乘車、住酒店,無一例外。定格在我心靈深處的呼市聲音沒有及時出現,我感到渴望呼市的感情淡薄了,也或是說朋友和呼市在我心裡剝離成兩條不相交的平行線,各自為陣。

我不是手裡握著車票,面前“呼和浩特站”一閃一閃地招搖,以為還在山西境內遊蕩。陌生的呼市向我關閉了一扇門,卻打開了一扇窗戶,透進了一束古老的光,讓我聽到了另一種聲音。

我對山西腔並不陌生,因為我家祖上就是山西人,清朝年間遷徙至甘肅。有人唏噓道:“山西人吶,精明得很,坐在涼粉鋪子裡都會做買賣。”晉商從古至今“精明生意人”的印記是大眾臉譜。我想,呼市毗鄰山西,在如今經濟發展的迅猛態勢下,山西人到呼市經商、務工,不足為奇。可當我與一位女服務員聊起,得知她家是地道的呼和浩特人,家族在呼市生活了五、六百年之久。

大美呼和浩特,風吹草低見牛羊,儘管口音不同,但我們都是一家人

她說母親是蒙古族,父親是漢族,她家祖上是明朝從山西“走西口”來到呼市,家族血脈一代又一代的繁衍生息,枝繁葉茂,已經和這塊土地生生相惜,不離不棄,這裡就是老家,就是故鄉。祖輩雖說是山西人,可後背早已把山西的根脈沉到大漠的土壤中,攜著族系的那一縷風融合在漠北草原的季風裡,在呼市的塵封中吐故納新,在塞北的大漠天空中織出綿延的家族綵帶,帶著兩地融合後仍然不能篡改的祖籍鄉音,貼著呼市人特有的山西祖人的標籤。從呼和浩特大街小巷的山西口音,我真切感受到了當年山西“走西口”人數之眾,窺見了古時山西貧困之概貌。沒有哪一個先民願意離開一個富庶的故土,漂泊他鄉。

到了呼市新城和賽罕兩區,又是字正腔圓的北京官話,當然我是說相對而言。跟普通話語調相同,語速偏快,同時夾雜有大量東北話詞彙。與一個老者聊起他們的北京口音,說祖上是明清兩朝戍邊的官兵,加上“走西口”來此的河北人,因此有了呼市的北京口音。

"

很想去一趟呼和浩特,多年來一直沒有成行。去年春天與呼和浩特不期而遇!當“呼和浩特”四個字映入眼簾時,我有一種淡淡的憂傷,一種久違的親切。一個人對一個地方的感情離不開人和事。人是一個城市的標籤,是城市活著的靈魂,和這個城市空氣、水一樣重要。反過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個人在一個地方生活久了,身上就有了這個城市的印記,呼出了這個城市的聲音。

在山西參加完筆會自然要去趟五臺山,計劃中我要從五臺山返回太原。可到了五臺山後,同行的姐妹說穿過五臺山就是北嶽恆山和懸空寺,還可以去大同看看雲岡石窟,這樣我們就臨時改變了旅行計劃,從五臺山一路向北。我由於爬山勞累外感風寒在大同當晚開始發燒,本打算從大同返回太原繼續後面的旅行只好擱淺,選擇了從呼和浩特直飛烏魯木齊的航班,這樣就有了與呼和浩特的不期而遇,聽到了呼和浩特的另一種聲音。

大美呼和浩特,風吹草低見牛羊,儘管口音不同,但我們都是一家人

初識呼和浩特是從東北口音開始的。那時候我在藥廠上班,同車間一個女孩來自呼市,一口濃濃的東北口音,親切和藹,直爽灑脫。由於工作變動,我們失去了聯繫,總是在夢裡遇見她的聲音。之後又有幾個交往甚密的呼市朋友,都是從內蒙東部的通遼、興安盟到首府呼市生活定居,那裡與東北接壤,說的也都是一口正宗的“東北話”。這種音域的呼和浩特情感一直在心裡縈繞,久久揮之不去。有時碰到了東北口音的人經不住要問問是否是呼市人,如果說是,便也親切起來。心裡念著幾位朋友,才會這般關注呼市的東北口音。

在筆會期間,同宿舍的文友來自內蒙,甚是欣喜!與她聊天,普通話裡摻和著甘肅、寧夏一帶的口音,原來她來自阿拉善盟,哪裡是內蒙古最西端,與甘肅、寧夏接壤。她說阿拉善盟的漢族多是很早以前從寧夏、甘肅遷徙至此,當地口音與蘭銀官話很相近,因此來自阿拉善盟的呼市人讓你遇見了分不清是呼市人還是甘肅人或寧夏人。

我父母是甘肅人,呼市的蘭銀官話讓我遇見了父母家鄉的聲音,這種聲音讓我無論走多遠,總有一種溫暖纏繞在身邊,非常親切!呼市的東北口音和蘭銀官話便是提早滲進我血液的一種情感,是我給這個城市的聲音定位。

大美呼和浩特,風吹草低見牛羊,儘管口音不同,但我們都是一家人

大同背靠著呼和浩特,它們是同一緯度上的孿生兄弟,天氣的脾氣性情都不相上下,連城市的聲音都驚人地相似。我一下火車就被濃濃的山西口音包圍著,介紹旅遊,吆喝乘車、住酒店,無一例外。定格在我心靈深處的呼市聲音沒有及時出現,我感到渴望呼市的感情淡薄了,也或是說朋友和呼市在我心裡剝離成兩條不相交的平行線,各自為陣。

我不是手裡握著車票,面前“呼和浩特站”一閃一閃地招搖,以為還在山西境內遊蕩。陌生的呼市向我關閉了一扇門,卻打開了一扇窗戶,透進了一束古老的光,讓我聽到了另一種聲音。

我對山西腔並不陌生,因為我家祖上就是山西人,清朝年間遷徙至甘肅。有人唏噓道:“山西人吶,精明得很,坐在涼粉鋪子裡都會做買賣。”晉商從古至今“精明生意人”的印記是大眾臉譜。我想,呼市毗鄰山西,在如今經濟發展的迅猛態勢下,山西人到呼市經商、務工,不足為奇。可當我與一位女服務員聊起,得知她家是地道的呼和浩特人,家族在呼市生活了五、六百年之久。

大美呼和浩特,風吹草低見牛羊,儘管口音不同,但我們都是一家人

她說母親是蒙古族,父親是漢族,她家祖上是明朝從山西“走西口”來到呼市,家族血脈一代又一代的繁衍生息,枝繁葉茂,已經和這塊土地生生相惜,不離不棄,這裡就是老家,就是故鄉。祖輩雖說是山西人,可後背早已把山西的根脈沉到大漠的土壤中,攜著族系的那一縷風融合在漠北草原的季風裡,在呼市的塵封中吐故納新,在塞北的大漠天空中織出綿延的家族綵帶,帶著兩地融合後仍然不能篡改的祖籍鄉音,貼著呼市人特有的山西祖人的標籤。從呼和浩特大街小巷的山西口音,我真切感受到了當年山西“走西口”人數之眾,窺見了古時山西貧困之概貌。沒有哪一個先民願意離開一個富庶的故土,漂泊他鄉。

到了呼市新城和賽罕兩區,又是字正腔圓的北京官話,當然我是說相對而言。跟普通話語調相同,語速偏快,同時夾雜有大量東北話詞彙。與一個老者聊起他們的北京口音,說祖上是明清兩朝戍邊的官兵,加上“走西口”來此的河北人,因此有了呼市的北京口音。

大美呼和浩特,風吹草低見牛羊,儘管口音不同,但我們都是一家人

去希拉穆仁草原遊玩,一個蒙古族小夥的接待禮貌周到,鮮豔招搖的民族服飾搶盡了風頭,套馬杆的雄健有力在他身上盡顯無疑。他開口說話時卻顛覆了蒙古漢子的外觀形象,一口流利的蘭銀官話,讓我以為回到了父母的故鄉。我用甘肅話對他說:“這樣美的內蒙古大草原,用蒙語接待遊客更有希拉穆仁民俗風情的旅遊特色。”他詼諧地眨眨眼說:“我用蒙語說話,您聽得懂麼?”那種普通話裡的去聲調被他發音成上聲調的蘭銀官話,親切又溫和。想想也是,如果他用蒙語問我騎馬麼?我聽不懂,還需要一個翻譯,沒準交流的困難影響了我的觀光心情。

等他帶著一波遊客騎馬走遠後,我與一個北京口音的保潔大姐聊起,她說這些小夥每年春天從阿拉善盟到草原上來做導遊,秋後回到阿拉善盟,一個夏季收入非常高,因為遊客絡繹不絕。蒙古族小夥從阿拉善盟到希拉穆仁草原,用蘭銀官話接待一批批遊客,放飛夢想收穫生活。我沒有機會和蒙古小夥過多交流,他很忙,我不騎馬,他費不著和我囉嗦費口舌。

但我想一定是從甘肅、寧夏遷徙人數眾多,加之邊界接壤交流融合,同化了他的口音。就像我遇到的山西口音的女服務員,她的父母是蒙漢結合,連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也早已同化成為一個家族的共同體。聲音的同化相對於宗教、婚姻、民俗風情的同化,在歷史長河中只是非常小的一方面,呼市的融合是整體的、全面的、歷史的,是過去式和正在進行時。

"

很想去一趟呼和浩特,多年來一直沒有成行。去年春天與呼和浩特不期而遇!當“呼和浩特”四個字映入眼簾時,我有一種淡淡的憂傷,一種久違的親切。一個人對一個地方的感情離不開人和事。人是一個城市的標籤,是城市活著的靈魂,和這個城市空氣、水一樣重要。反過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個人在一個地方生活久了,身上就有了這個城市的印記,呼出了這個城市的聲音。

在山西參加完筆會自然要去趟五臺山,計劃中我要從五臺山返回太原。可到了五臺山後,同行的姐妹說穿過五臺山就是北嶽恆山和懸空寺,還可以去大同看看雲岡石窟,這樣我們就臨時改變了旅行計劃,從五臺山一路向北。我由於爬山勞累外感風寒在大同當晚開始發燒,本打算從大同返回太原繼續後面的旅行只好擱淺,選擇了從呼和浩特直飛烏魯木齊的航班,這樣就有了與呼和浩特的不期而遇,聽到了呼和浩特的另一種聲音。

大美呼和浩特,風吹草低見牛羊,儘管口音不同,但我們都是一家人

初識呼和浩特是從東北口音開始的。那時候我在藥廠上班,同車間一個女孩來自呼市,一口濃濃的東北口音,親切和藹,直爽灑脫。由於工作變動,我們失去了聯繫,總是在夢裡遇見她的聲音。之後又有幾個交往甚密的呼市朋友,都是從內蒙東部的通遼、興安盟到首府呼市生活定居,那裡與東北接壤,說的也都是一口正宗的“東北話”。這種音域的呼和浩特情感一直在心裡縈繞,久久揮之不去。有時碰到了東北口音的人經不住要問問是否是呼市人,如果說是,便也親切起來。心裡念著幾位朋友,才會這般關注呼市的東北口音。

在筆會期間,同宿舍的文友來自內蒙,甚是欣喜!與她聊天,普通話裡摻和著甘肅、寧夏一帶的口音,原來她來自阿拉善盟,哪裡是內蒙古最西端,與甘肅、寧夏接壤。她說阿拉善盟的漢族多是很早以前從寧夏、甘肅遷徙至此,當地口音與蘭銀官話很相近,因此來自阿拉善盟的呼市人讓你遇見了分不清是呼市人還是甘肅人或寧夏人。

我父母是甘肅人,呼市的蘭銀官話讓我遇見了父母家鄉的聲音,這種聲音讓我無論走多遠,總有一種溫暖纏繞在身邊,非常親切!呼市的東北口音和蘭銀官話便是提早滲進我血液的一種情感,是我給這個城市的聲音定位。

大美呼和浩特,風吹草低見牛羊,儘管口音不同,但我們都是一家人

大同背靠著呼和浩特,它們是同一緯度上的孿生兄弟,天氣的脾氣性情都不相上下,連城市的聲音都驚人地相似。我一下火車就被濃濃的山西口音包圍著,介紹旅遊,吆喝乘車、住酒店,無一例外。定格在我心靈深處的呼市聲音沒有及時出現,我感到渴望呼市的感情淡薄了,也或是說朋友和呼市在我心裡剝離成兩條不相交的平行線,各自為陣。

我不是手裡握著車票,面前“呼和浩特站”一閃一閃地招搖,以為還在山西境內遊蕩。陌生的呼市向我關閉了一扇門,卻打開了一扇窗戶,透進了一束古老的光,讓我聽到了另一種聲音。

我對山西腔並不陌生,因為我家祖上就是山西人,清朝年間遷徙至甘肅。有人唏噓道:“山西人吶,精明得很,坐在涼粉鋪子裡都會做買賣。”晉商從古至今“精明生意人”的印記是大眾臉譜。我想,呼市毗鄰山西,在如今經濟發展的迅猛態勢下,山西人到呼市經商、務工,不足為奇。可當我與一位女服務員聊起,得知她家是地道的呼和浩特人,家族在呼市生活了五、六百年之久。

大美呼和浩特,風吹草低見牛羊,儘管口音不同,但我們都是一家人

她說母親是蒙古族,父親是漢族,她家祖上是明朝從山西“走西口”來到呼市,家族血脈一代又一代的繁衍生息,枝繁葉茂,已經和這塊土地生生相惜,不離不棄,這裡就是老家,就是故鄉。祖輩雖說是山西人,可後背早已把山西的根脈沉到大漠的土壤中,攜著族系的那一縷風融合在漠北草原的季風裡,在呼市的塵封中吐故納新,在塞北的大漠天空中織出綿延的家族綵帶,帶著兩地融合後仍然不能篡改的祖籍鄉音,貼著呼市人特有的山西祖人的標籤。從呼和浩特大街小巷的山西口音,我真切感受到了當年山西“走西口”人數之眾,窺見了古時山西貧困之概貌。沒有哪一個先民願意離開一個富庶的故土,漂泊他鄉。

到了呼市新城和賽罕兩區,又是字正腔圓的北京官話,當然我是說相對而言。跟普通話語調相同,語速偏快,同時夾雜有大量東北話詞彙。與一個老者聊起他們的北京口音,說祖上是明清兩朝戍邊的官兵,加上“走西口”來此的河北人,因此有了呼市的北京口音。

大美呼和浩特,風吹草低見牛羊,儘管口音不同,但我們都是一家人

去希拉穆仁草原遊玩,一個蒙古族小夥的接待禮貌周到,鮮豔招搖的民族服飾搶盡了風頭,套馬杆的雄健有力在他身上盡顯無疑。他開口說話時卻顛覆了蒙古漢子的外觀形象,一口流利的蘭銀官話,讓我以為回到了父母的故鄉。我用甘肅話對他說:“這樣美的內蒙古大草原,用蒙語接待遊客更有希拉穆仁民俗風情的旅遊特色。”他詼諧地眨眨眼說:“我用蒙語說話,您聽得懂麼?”那種普通話裡的去聲調被他發音成上聲調的蘭銀官話,親切又溫和。想想也是,如果他用蒙語問我騎馬麼?我聽不懂,還需要一個翻譯,沒準交流的困難影響了我的觀光心情。

等他帶著一波遊客騎馬走遠後,我與一個北京口音的保潔大姐聊起,她說這些小夥每年春天從阿拉善盟到草原上來做導遊,秋後回到阿拉善盟,一個夏季收入非常高,因為遊客絡繹不絕。蒙古族小夥從阿拉善盟到希拉穆仁草原,用蘭銀官話接待一批批遊客,放飛夢想收穫生活。我沒有機會和蒙古小夥過多交流,他很忙,我不騎馬,他費不著和我囉嗦費口舌。

但我想一定是從甘肅、寧夏遷徙人數眾多,加之邊界接壤交流融合,同化了他的口音。就像我遇到的山西口音的女服務員,她的父母是蒙漢結合,連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也早已同化成為一個家族的共同體。聲音的同化相對於宗教、婚姻、民俗風情的同化,在歷史長河中只是非常小的一方面,呼市的融合是整體的、全面的、歷史的,是過去式和正在進行時。

大美呼和浩特,風吹草低見牛羊,儘管口音不同,但我們都是一家人

北京口音的大姐是呼市新城區人,企業下崗後就在希拉穆仁草原旅遊風景區做保潔工,與她聊起,更是慨嘆不已!她是滿族,祖上是清朝的三品朝官戍邊到了內蒙,書香門第出身,到了她這一輩初中畢業招工進企業,沒有一個高中生。但她不忘知識改變命運,不忘祖宗遺風,把祖上的榮譽作為鞭策,用辛勤勞動供養著一雙兒女在北京讀大學。

當我問到孩子畢業去向時,她說希望孩子回到呼市,家鄉就是最好的選擇。祖上是三品朝官的北京城於她是非常遙遠的事,呼市就是她心裡最好的“北京城”,是生她養她的故鄉,是哺育孩子們成長的地方,是孩子們未來發展的搖籃。

呼和浩特在悠長的歷史流光裡,融合了口內口外的風,煥發出現代城市快速發展的奇彩魅力。五光十色的夜照亮漠北的天空,民族團結相融的血液流淌在扎達蓋河、如意河、大(小)黑河的懷抱,一派生機繁榮的景象。

中華民族大一統的文化根基在現代城市發展中,顯得尤為突出,每個城市似乎出自同一設計師之手,已經找不到古時北匈奴大漠邊塞的地域標籤。我腳踩著堅實的漠北高原,全身沐浴在草原和沙漠混合著的中溫帶季風裡,聽著從不同方向傳來的聲音,翻開呼和浩特的歷史碎片,心底升起一絲敬意之情。

呼和浩特蒙古語意為“青色的城”,簡稱“青城”,因召廟雲集,又稱“召城”。呼和浩特坐落的土默川,原本是南北朝時期的《敕勒歌》中的“敕勒川”和遼、金、元時期的豐州灘故地,因蒙古土默特部駐牧到此,地名隨後演變為土默川。

一代梟雄阿勒坦汗,於1550年發動“庚戌之變”,是土默特部擁有了土默川這塊風水寶地,並以此為中心快速崛起。據《阿勒坦汗傳》記載,阿勒坦汗統帥土默特人興建呼和浩特,是蒙古土默特部選擇理想之地起造土默特人自己的中心城市。

阿勒坦汗“仿擬失陷之大都起造庫庫和屯”,於1572年起造,1575年建成,1581年再擴建,這就是一個古代版的“深圳速度”。從敕勒川到豐州灘,再到土默川,在大青山原始林木沒有徹底破壞之前,這裡是陰山南麓的沖積平原,是“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富庶之地,是遊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的膠著、緩衝地帶。

明朝賜封阿勒坦汗為“順義王”,給建造的城市賜名“歸化城”。阿勒坦汗接受“順義王”和“歸化城”,體現了阿勒坦汗晚年著眼於長城內外的和平發展,這是今天的呼和浩特成為自治區首府和塞上明珠的一個重要歷史原因。這座古老而又新興的城市,經過四個多世紀的風雨歷程,從最初的蒙古土默特部的部落小城,到“歸化城”,到1914年成為綏遠特別行政區首府,1928年成為綏遠省省會,1954年成為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再到1984年12月8日被國務院命名為“歷史文化名城”。

呼和浩特這座北部邊疆重鎮用特殊的身份和聲音向世人訴說自己古老悠久的歷史文化,把揚鞭遊牧的聲音融進漢語的各種方言中,彰顯它的大膽、包容、接納、融合、發展的歷史,讓遊牧文明、農耕文明和現代文明緊緊抱在一起。

歷史上五次影響深遠、持久的“走西口”人口大遷徙,自“豐州城”拉開序幕,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高潮,繁榮了呼和浩特的經濟。呼市連接東西,溝通南北的重要地理位置,使呼和浩特人自古就胸懷寬廣,高傲於世,樸素入懷。

"

很想去一趟呼和浩特,多年來一直沒有成行。去年春天與呼和浩特不期而遇!當“呼和浩特”四個字映入眼簾時,我有一種淡淡的憂傷,一種久違的親切。一個人對一個地方的感情離不開人和事。人是一個城市的標籤,是城市活著的靈魂,和這個城市空氣、水一樣重要。反過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個人在一個地方生活久了,身上就有了這個城市的印記,呼出了這個城市的聲音。

在山西參加完筆會自然要去趟五臺山,計劃中我要從五臺山返回太原。可到了五臺山後,同行的姐妹說穿過五臺山就是北嶽恆山和懸空寺,還可以去大同看看雲岡石窟,這樣我們就臨時改變了旅行計劃,從五臺山一路向北。我由於爬山勞累外感風寒在大同當晚開始發燒,本打算從大同返回太原繼續後面的旅行只好擱淺,選擇了從呼和浩特直飛烏魯木齊的航班,這樣就有了與呼和浩特的不期而遇,聽到了呼和浩特的另一種聲音。

大美呼和浩特,風吹草低見牛羊,儘管口音不同,但我們都是一家人

初識呼和浩特是從東北口音開始的。那時候我在藥廠上班,同車間一個女孩來自呼市,一口濃濃的東北口音,親切和藹,直爽灑脫。由於工作變動,我們失去了聯繫,總是在夢裡遇見她的聲音。之後又有幾個交往甚密的呼市朋友,都是從內蒙東部的通遼、興安盟到首府呼市生活定居,那裡與東北接壤,說的也都是一口正宗的“東北話”。這種音域的呼和浩特情感一直在心裡縈繞,久久揮之不去。有時碰到了東北口音的人經不住要問問是否是呼市人,如果說是,便也親切起來。心裡念著幾位朋友,才會這般關注呼市的東北口音。

在筆會期間,同宿舍的文友來自內蒙,甚是欣喜!與她聊天,普通話裡摻和著甘肅、寧夏一帶的口音,原來她來自阿拉善盟,哪裡是內蒙古最西端,與甘肅、寧夏接壤。她說阿拉善盟的漢族多是很早以前從寧夏、甘肅遷徙至此,當地口音與蘭銀官話很相近,因此來自阿拉善盟的呼市人讓你遇見了分不清是呼市人還是甘肅人或寧夏人。

我父母是甘肅人,呼市的蘭銀官話讓我遇見了父母家鄉的聲音,這種聲音讓我無論走多遠,總有一種溫暖纏繞在身邊,非常親切!呼市的東北口音和蘭銀官話便是提早滲進我血液的一種情感,是我給這個城市的聲音定位。

大美呼和浩特,風吹草低見牛羊,儘管口音不同,但我們都是一家人

大同背靠著呼和浩特,它們是同一緯度上的孿生兄弟,天氣的脾氣性情都不相上下,連城市的聲音都驚人地相似。我一下火車就被濃濃的山西口音包圍著,介紹旅遊,吆喝乘車、住酒店,無一例外。定格在我心靈深處的呼市聲音沒有及時出現,我感到渴望呼市的感情淡薄了,也或是說朋友和呼市在我心裡剝離成兩條不相交的平行線,各自為陣。

我不是手裡握著車票,面前“呼和浩特站”一閃一閃地招搖,以為還在山西境內遊蕩。陌生的呼市向我關閉了一扇門,卻打開了一扇窗戶,透進了一束古老的光,讓我聽到了另一種聲音。

我對山西腔並不陌生,因為我家祖上就是山西人,清朝年間遷徙至甘肅。有人唏噓道:“山西人吶,精明得很,坐在涼粉鋪子裡都會做買賣。”晉商從古至今“精明生意人”的印記是大眾臉譜。我想,呼市毗鄰山西,在如今經濟發展的迅猛態勢下,山西人到呼市經商、務工,不足為奇。可當我與一位女服務員聊起,得知她家是地道的呼和浩特人,家族在呼市生活了五、六百年之久。

大美呼和浩特,風吹草低見牛羊,儘管口音不同,但我們都是一家人

她說母親是蒙古族,父親是漢族,她家祖上是明朝從山西“走西口”來到呼市,家族血脈一代又一代的繁衍生息,枝繁葉茂,已經和這塊土地生生相惜,不離不棄,這裡就是老家,就是故鄉。祖輩雖說是山西人,可後背早已把山西的根脈沉到大漠的土壤中,攜著族系的那一縷風融合在漠北草原的季風裡,在呼市的塵封中吐故納新,在塞北的大漠天空中織出綿延的家族綵帶,帶著兩地融合後仍然不能篡改的祖籍鄉音,貼著呼市人特有的山西祖人的標籤。從呼和浩特大街小巷的山西口音,我真切感受到了當年山西“走西口”人數之眾,窺見了古時山西貧困之概貌。沒有哪一個先民願意離開一個富庶的故土,漂泊他鄉。

到了呼市新城和賽罕兩區,又是字正腔圓的北京官話,當然我是說相對而言。跟普通話語調相同,語速偏快,同時夾雜有大量東北話詞彙。與一個老者聊起他們的北京口音,說祖上是明清兩朝戍邊的官兵,加上“走西口”來此的河北人,因此有了呼市的北京口音。

大美呼和浩特,風吹草低見牛羊,儘管口音不同,但我們都是一家人

去希拉穆仁草原遊玩,一個蒙古族小夥的接待禮貌周到,鮮豔招搖的民族服飾搶盡了風頭,套馬杆的雄健有力在他身上盡顯無疑。他開口說話時卻顛覆了蒙古漢子的外觀形象,一口流利的蘭銀官話,讓我以為回到了父母的故鄉。我用甘肅話對他說:“這樣美的內蒙古大草原,用蒙語接待遊客更有希拉穆仁民俗風情的旅遊特色。”他詼諧地眨眨眼說:“我用蒙語說話,您聽得懂麼?”那種普通話裡的去聲調被他發音成上聲調的蘭銀官話,親切又溫和。想想也是,如果他用蒙語問我騎馬麼?我聽不懂,還需要一個翻譯,沒準交流的困難影響了我的觀光心情。

等他帶著一波遊客騎馬走遠後,我與一個北京口音的保潔大姐聊起,她說這些小夥每年春天從阿拉善盟到草原上來做導遊,秋後回到阿拉善盟,一個夏季收入非常高,因為遊客絡繹不絕。蒙古族小夥從阿拉善盟到希拉穆仁草原,用蘭銀官話接待一批批遊客,放飛夢想收穫生活。我沒有機會和蒙古小夥過多交流,他很忙,我不騎馬,他費不著和我囉嗦費口舌。

但我想一定是從甘肅、寧夏遷徙人數眾多,加之邊界接壤交流融合,同化了他的口音。就像我遇到的山西口音的女服務員,她的父母是蒙漢結合,連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也早已同化成為一個家族的共同體。聲音的同化相對於宗教、婚姻、民俗風情的同化,在歷史長河中只是非常小的一方面,呼市的融合是整體的、全面的、歷史的,是過去式和正在進行時。

大美呼和浩特,風吹草低見牛羊,儘管口音不同,但我們都是一家人

北京口音的大姐是呼市新城區人,企業下崗後就在希拉穆仁草原旅遊風景區做保潔工,與她聊起,更是慨嘆不已!她是滿族,祖上是清朝的三品朝官戍邊到了內蒙,書香門第出身,到了她這一輩初中畢業招工進企業,沒有一個高中生。但她不忘知識改變命運,不忘祖宗遺風,把祖上的榮譽作為鞭策,用辛勤勞動供養著一雙兒女在北京讀大學。

當我問到孩子畢業去向時,她說希望孩子回到呼市,家鄉就是最好的選擇。祖上是三品朝官的北京城於她是非常遙遠的事,呼市就是她心裡最好的“北京城”,是生她養她的故鄉,是哺育孩子們成長的地方,是孩子們未來發展的搖籃。

呼和浩特在悠長的歷史流光裡,融合了口內口外的風,煥發出現代城市快速發展的奇彩魅力。五光十色的夜照亮漠北的天空,民族團結相融的血液流淌在扎達蓋河、如意河、大(小)黑河的懷抱,一派生機繁榮的景象。

中華民族大一統的文化根基在現代城市發展中,顯得尤為突出,每個城市似乎出自同一設計師之手,已經找不到古時北匈奴大漠邊塞的地域標籤。我腳踩著堅實的漠北高原,全身沐浴在草原和沙漠混合著的中溫帶季風裡,聽著從不同方向傳來的聲音,翻開呼和浩特的歷史碎片,心底升起一絲敬意之情。

呼和浩特蒙古語意為“青色的城”,簡稱“青城”,因召廟雲集,又稱“召城”。呼和浩特坐落的土默川,原本是南北朝時期的《敕勒歌》中的“敕勒川”和遼、金、元時期的豐州灘故地,因蒙古土默特部駐牧到此,地名隨後演變為土默川。

一代梟雄阿勒坦汗,於1550年發動“庚戌之變”,是土默特部擁有了土默川這塊風水寶地,並以此為中心快速崛起。據《阿勒坦汗傳》記載,阿勒坦汗統帥土默特人興建呼和浩特,是蒙古土默特部選擇理想之地起造土默特人自己的中心城市。

阿勒坦汗“仿擬失陷之大都起造庫庫和屯”,於1572年起造,1575年建成,1581年再擴建,這就是一個古代版的“深圳速度”。從敕勒川到豐州灘,再到土默川,在大青山原始林木沒有徹底破壞之前,這裡是陰山南麓的沖積平原,是“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富庶之地,是遊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的膠著、緩衝地帶。

明朝賜封阿勒坦汗為“順義王”,給建造的城市賜名“歸化城”。阿勒坦汗接受“順義王”和“歸化城”,體現了阿勒坦汗晚年著眼於長城內外的和平發展,這是今天的呼和浩特成為自治區首府和塞上明珠的一個重要歷史原因。這座古老而又新興的城市,經過四個多世紀的風雨歷程,從最初的蒙古土默特部的部落小城,到“歸化城”,到1914年成為綏遠特別行政區首府,1928年成為綏遠省省會,1954年成為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再到1984年12月8日被國務院命名為“歷史文化名城”。

呼和浩特這座北部邊疆重鎮用特殊的身份和聲音向世人訴說自己古老悠久的歷史文化,把揚鞭遊牧的聲音融進漢語的各種方言中,彰顯它的大膽、包容、接納、融合、發展的歷史,讓遊牧文明、農耕文明和現代文明緊緊抱在一起。

歷史上五次影響深遠、持久的“走西口”人口大遷徙,自“豐州城”拉開序幕,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高潮,繁榮了呼和浩特的經濟。呼市連接東西,溝通南北的重要地理位置,使呼和浩特人自古就胸懷寬廣,高傲於世,樸素入懷。

大美呼和浩特,風吹草低見牛羊,儘管口音不同,但我們都是一家人

山西先民走西口,不僅緣於內蒙古水草豐美,土地肥沃,更緣於當時草原盟主阿拉坦汗賢達開明,敞開胸懷接納山西饑民,給他們提供土地氈帳、耕畜牛羊,讓他們從事農業生產和各種手工勞動,這樣就有了農耕文明和草原文明的大融合。西口之外的異地他鄉——呼市,就成了晉商的發祥地,也就成了他們兒孫的故土。當然,民間所說的“走西口”泛指通往塞外草原長城以北諸關隘的內蒙、甘肅、新疆一代,不僅僅是呼市。

走西口的祖輩們攜著一縷向北的風和不變的鄉音紮根在呼和浩特這塊古老土地上,在漠北高原上喊出了他們特有的聲音。元初名臣劉秉忠的《過豐州》詩:“出邊瀰瀰水西流,夾路離離禾黍稠。出塞入塞動千里,去年今年經兩秋。晴空高顯寺中塔,曉日半明城上樓。車馬喧闐塵不到,吟鞭斜嫋過豐州。”我們從這首詩裡可以看到呼和浩特曾經的繁華,聽到呼和浩特歷史的聲音。

從呼市的東北口音到蘭銀官話再到北京話和影響廣泛普及的山西話,我對呼和浩特文化產生了極強的興趣,對呼市的有緣遇見有了更深的感情紐帶。我想,這個城市的聲音是一部漢民族北遷發出的歷史聲音,是各民族互相融合共同繁榮的歷史對話。

當然,也是內地人北上走西口的一部創業石,奮鬥史。走西口的文化內涵是不屈不撓、艱苦創業的民族精神,也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是激勵後人奮發圖強的一筆精神財富,更是包容、坦誠、攜手、共進的歷史圖章鐫刻在呼和浩特大美天空下的巨幅畫卷,激勵我們中華兒女奮勇前行,奔向美麗中國發出最有強有力的聲音……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