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崴腳卻置換了一個關節……醫生曝光這個病例為所有人敲響警鐘

康復治療 體育 急救 工作這一年 醫路向前巍子 2019-04-20

文章作者:醫路向前大龍

今天分享一個病例,崴腳引發的悲劇,“專業”崴腳18年,最終換掉踝關節!

從業多年來,髖、膝關節置換病人接過不少,踝關節置換寥寥無幾。因崴腳,換掉關節,更是讓我覺得匪夷所思!

友情提示:這篇文章內容偏多請耐心看完!

崴腳,佔運動損傷的第一位,是日常運動生活中最常見的損傷,走路發微信、聊天、看姑娘、撩漢子……幾乎無人倖免。

崴腳後,接連幾天的腫脹、疼痛是件痛苦的事,更痛苦的,是當你第一次崴了之後,這隻腳就會經常崴到(習慣性崴腳)。

患者男,67歲,因踝關節置換術後制動一個半月,不能獨立行走,到院進行康復治療。

一次崴腳卻置換了一個關節……醫生曝光這個病例為所有人敲響警鐘

患者主訴:緣於18年前走路時曾不慎扭傷右腳,傷後右踝部間斷疼痛,當時認為沒啥事!養兩天就好了,所以未做特殊處理。傷後的右腳卻總是出現崴腳的情況,每年都會崴2到3次。兩年前,右腳行走時開始出現疼痛、腫脹加劇,未做治療。病情逐漸加重且行走困難,一個月前到醫院就診。

CT顯示:左踝關節脛腓骨遠端及距骨,骨質不規則,部分骨質缺損,關節面邊緣增生、硬化,多發高密度贅生物,關節間隙變窄。

一次崴腳卻置換了一個關節……醫生曝光這個病例為所有人敲響警鐘

診斷:踝關節骨性關節炎

治療:右踝關節置換術

一次崴腳卻置換了一個關節……醫生曝光這個病例為所有人敲響警鐘

治療師:兩年前就開始疼了,當時怎麼不去醫院檢查呢?

老爺子:唉!當時誰想到會這麼嚴重啊!

老爺子的兒子在旁邊也說話了:您當時要早說疼,早就帶您去醫院看了,哪用花這麼多錢換關節呢,您還用受這罪!

老爺子沒說話

其實,從老爺子臉上能看得出來,他是心疼子女工作忙,怕花錢!

治療師:為什麼現在才想起來康復呢?

老爺子:不知道啊!出院時,大夫就告訴回家活動腳腕子,多勾腳!壓根兒不知道康復的事,這不,養一個多月了,還走不了道,去醫院看,才知道需要康復這回事!

治療師:您這一個多月在家都鍛鍊什麼了?

老爺子:腳腫,就沒敢多動,家裡有個紅外線烤燈,每天烤烤!

治療師:您的關節是假體,屬於金屬材質,不能做加熱的理療!金屬會迅速吸熱,燙傷內部組織。

注:體內植入鐵磁性強的假體不可以做加熱類的理療,核磁檢查等。假體根據價格的不同,材質也各不相同。

老爺子一臉恍然大悟的表情,看著老伴說“我說怎麼一烤就覺得裡邊“滋啦滋啦”的燙呢!

康復評估:因術後長期制動導致,患側下肢肌肉萎縮、腰背及臀部肌群萎縮,踝關節嚴重攣縮,踝關節活動度均0°(正常:背屈20°、跖屈45°、內翻35°、外翻35°),不能獨立步行。

研究數據顯示:

踝關節扭傷的患者中有40%會發展成為習慣性崴腳。

踝關節扭傷的複發率為42%

約有47%的踝關節扭傷患者報告在相同的踝關節發生重複性扭傷。

在運動員人群中更為可怕,相關研究發現專業運動員踝關節扭傷的複發率高達70—80%。

為什麼會習慣性崴腳呢?

很多醫生都認為,關節扭傷後,損傷的韌帶沒有長好,韌帶鬆弛,所以踝關節不穩了。

真正的原因並不止這麼簡單!

在人體的肌肉、肌腱、關節囊及韌帶上,佈滿了大量的本體感受器。在不同狀態(運動或靜止)時產生感覺,它可以感受我們肌肉、肌腱、韌帶的張力變化,以及關節伸展程度,空間位置變化(本體感覺),將信息反饋給大腦,使人體感受到身體在空間的位置、姿勢、運動的變化等。調節肌肉運動,參與保護穩定,避免受傷。

例如:

掏耳朵我們不會把耳朵捅破!

擦屁股不用看,也可以精準地找到位置!

當我們受傷後本體感受器也會跟著受損,這種功能就會下降,導致人體對外界的刺激不能做出及時的保護,從而發生再次損傷。

40%韌帶鬆弛+60%本體感覺受損=習慣性崴腳

對本體感覺的輕視甚至忽視,是國內踝關節不穩患者眾多原因之一。

一個普遍的現象:

劉翔、姚明,一些優秀的運動員,傷後都會選擇去國外治療

難道國內的醫生做不了那點小手術?

一次崴腳卻置換了一個關節……醫生曝光這個病例為所有人敲響警鐘

我國優秀骨科醫生手術水平國際頂尖

但國內卻沒有與手術相匹配的康復醫療水平

所以手術做的再好

與手術同等重要的康復跟不上

最終效果也不會太好

這也是造成老爺子術後,肌肉萎縮、關節攣縮,不能獨立步行的主要原因!

一次崴腳卻置換了一個關節……醫生曝光這個病例為所有人敲響警鐘

崴腳,扭傷急救,記住五個詞!

制動:停止走動,靜止休息,防止二次損傷,減輕組織滲出、腫脹。

冰敷:局部降溫,減輕滲出、腫脹、疼痛,緩解肌肉痙攣及炎症反應。(無冰可用涼水代替,冰下隔衣物避免凍傷,每次15~20分鐘。24小時內不可熱敷、揉搓、活動等)

加壓:使用彈性繃帶或彈性大的衣物(例:絲襪),適當加壓包紮(鬆緊適度)減輕腫脹,過度加壓會加重腫脹、缺血。

抬高:高於心臟水平。增加血液迴流,減輕腫脹,促進恢復。

就醫:及時就醫!

謹以此病例我想

@醫生:不要存在科室“門戶之見”,所有的醫者都是服務病人的,都希望每一位病患能夠早日康復。在完成自己工作的同時,如果患者手術後需要康復治療才能恢復的更好,請告訴患者!您少宣教一句,有可能會給患者帶來影響後半生的功能障礙!

@子女:社會壓力大,家庭責任重。在忙於掙錢之際,請多關懷自己的父母。父母有一些小毛病,自己都會先扛著,不願和咱們說,直到嚴重了才會“張嘴”!這就需要咱們做兒女的平時多去觀察他們的身體健康問題,早發現早治療,避免悲劇發生!

@衛生系統領導:康復醫學作為四大醫學之一。與預防醫學、臨床醫學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臨床中很多病種(例如:心肌梗死、腦卒中、腦外傷、脊髓損傷、骨折術後、關節置換等)患者生命體徵平穩後,都需要早期活動,進行功能鍛鍊,以縮短住院時間,提高功能恢復的程度。

二三級醫院,存在病房週轉率的問題。很多需要康復的患者,一週就需要出院,只能選擇門診康復!往往這類病人都存在不同程度功能障礙,不能獨自去醫院進行康復功能鍛鍊,無形中加大了患者家屬的負擔。很多病人,就此錯過了最佳的康復時機,留下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大大降低了後半生的生活質量!

早在2011年衛生部就發佈了相關文件。

二三級醫院應當選派康復醫師和治療師深入其它臨床科室,提供早期、專業的康復醫療服務,為患者轉入社區或康復機構做好準備。

二三級醫院與一級社區或專業康復機構,建立雙向轉診關係,實現分層級醫療,分階段康復,使患者在疾病的各個階段均能得到適宜的康復醫療服務。

至今為止,此項工作落實的有始無終!

個人認為關鍵因素有倆:

1、病人關係到院內、科室、個人收入問題,各級醫院拉病人、搶病人現象嚴重。

2、各級醫院對康復科建設,落實力度不同。除二三級醫院外,每年針對一級社區醫院的考核中,康復醫療也是重點考核的一部分。一些單位,建立康復科室純粹就是應付檢查。康復科,形同虛設!

請完善各級醫院康復科室建設,加強對各級醫院專項檢查力度,促進康復醫療發展,把工作落實到每一位患者身邊!

@所有人:請不要忽視小疾病,小疾病也能造成大危害!把疾病扼殺在搖籃裡,才是明智之選,小疾病請及時就醫。

請把這篇文章轉給所有人

最後我想說:我們生活中有許多疾病的錯誤認知和生活誤區。

請大家關注:“醫路向前巍子”,每天都會給大家提個醒,讓我們遠離悲劇,健康人生從每天閱讀一篇有溫度的文章開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