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京劇“四大名旦”有三個來過丹桂戲院,唯獨他沒來過

丹桂戲院舊址

煙臺,過去有“京劇碼頭”之稱。老煙臺街人愛聽戲也懂戲,是梨園行公認的。

上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初,尤其是丹桂戲院建成後,京劇演出極為興盛,許多名角兒過埠獻藝,首選丹桂戲院,一時留下了許多軼聞趣事。

想聽戲上丹桂

丹桂戲院是掖縣(今萊州)人張子祿先生建的。

張子祿在大連做生意賺了錢,回煙臺籌資建戲院。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建成,盈利後,於1911年又進行過一次擴建裝修。

丹桂戲院為二層樓,磚木結構,坐北朝南,正門朝向東南。

戲臺是正方形,兩旁是出將入相口,樂隊在戲臺的左側。戲臺後面中間繪有花卉壁畫。八根圓木立柱支撐樓座,二樓設有包廂,每廂可容8至10人。樓下池中央設有40餘張八仙桌和椅,可三面坐人,兩側設有邊座。一樓兩邊各設有兩側門,為散戲時疏散人群的方便門。

戲院可容納觀眾千餘人,稱得上是當時國內知名的京劇大舞臺。

"
京劇“四大名旦”有三個來過丹桂戲院,唯獨他沒來過

丹桂戲院舊址

煙臺,過去有“京劇碼頭”之稱。老煙臺街人愛聽戲也懂戲,是梨園行公認的。

上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初,尤其是丹桂戲院建成後,京劇演出極為興盛,許多名角兒過埠獻藝,首選丹桂戲院,一時留下了許多軼聞趣事。

想聽戲上丹桂

丹桂戲院是掖縣(今萊州)人張子祿先生建的。

張子祿在大連做生意賺了錢,回煙臺籌資建戲院。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建成,盈利後,於1911年又進行過一次擴建裝修。

丹桂戲院為二層樓,磚木結構,坐北朝南,正門朝向東南。

戲臺是正方形,兩旁是出將入相口,樂隊在戲臺的左側。戲臺後面中間繪有花卉壁畫。八根圓木立柱支撐樓座,二樓設有包廂,每廂可容8至10人。樓下池中央設有40餘張八仙桌和椅,可三面坐人,兩側設有邊座。一樓兩邊各設有兩側門,為散戲時疏散人群的方便門。

戲院可容納觀眾千餘人,稱得上是當時國內知名的京劇大舞臺。

京劇“四大名旦”有三個來過丹桂戲院,唯獨他沒來過

1941年3月26日《魯東日報》程硯秋演出廣告

"
京劇“四大名旦”有三個來過丹桂戲院,唯獨他沒來過

丹桂戲院舊址

煙臺,過去有“京劇碼頭”之稱。老煙臺街人愛聽戲也懂戲,是梨園行公認的。

上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初,尤其是丹桂戲院建成後,京劇演出極為興盛,許多名角兒過埠獻藝,首選丹桂戲院,一時留下了許多軼聞趣事。

想聽戲上丹桂

丹桂戲院是掖縣(今萊州)人張子祿先生建的。

張子祿在大連做生意賺了錢,回煙臺籌資建戲院。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建成,盈利後,於1911年又進行過一次擴建裝修。

丹桂戲院為二層樓,磚木結構,坐北朝南,正門朝向東南。

戲臺是正方形,兩旁是出將入相口,樂隊在戲臺的左側。戲臺後面中間繪有花卉壁畫。八根圓木立柱支撐樓座,二樓設有包廂,每廂可容8至10人。樓下池中央設有40餘張八仙桌和椅,可三面坐人,兩側設有邊座。一樓兩邊各設有兩側門,為散戲時疏散人群的方便門。

戲院可容納觀眾千餘人,稱得上是當時國內知名的京劇大舞臺。

京劇“四大名旦”有三個來過丹桂戲院,唯獨他沒來過

1941年3月26日《魯東日報》程硯秋演出廣告

京劇“四大名旦”有三個來過丹桂戲院,唯獨他沒來過

1941年8月6日《魯東日報》馬連良張君秋演出廣告

丹桂戲院據說初始起名“德桂茶園”。

筆者所查到的最早的資料,是清朝宣統元年(1909年)4月23號《渤海日報》,稱其為“丹桂茶園”。而當年6月28號《渤海日報》即稱其為“丹桂戲園”。後由煙臺“八大商家”購買,聘曹子臣任經理。

到上世紀30年代初期進行整修,改為長條靠椅,後稱“丹桂舞臺”。1944年由孫雲章購買後,改稱為“金剛戲院”。1951年,改稱為“勝利劇場”。

自清末到民國,來煙臺登臺的名角兒,有資料說至少有200多名,其中很多都是在丹桂戲院演出。

每有名角兒到來,丹桂戲院門口便掛出戲碼看板,大街巷口張貼戲報,在煙臺各報紙刊登演出廣告。

所以當時有民謠說“戲迷看戲報,財迷買彩票”、“吃個飽,喝個醉。想聽戲上丹桂,要下館子盂蘭會,東來燒鍋喝個醉。”可見到丹桂戲院聽戲是煙臺人的一大精神享受。

那時的丹桂戲院,真的是夜夜笙歌,名角兒不斷。

"
京劇“四大名旦”有三個來過丹桂戲院,唯獨他沒來過

丹桂戲院舊址

煙臺,過去有“京劇碼頭”之稱。老煙臺街人愛聽戲也懂戲,是梨園行公認的。

上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初,尤其是丹桂戲院建成後,京劇演出極為興盛,許多名角兒過埠獻藝,首選丹桂戲院,一時留下了許多軼聞趣事。

想聽戲上丹桂

丹桂戲院是掖縣(今萊州)人張子祿先生建的。

張子祿在大連做生意賺了錢,回煙臺籌資建戲院。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建成,盈利後,於1911年又進行過一次擴建裝修。

丹桂戲院為二層樓,磚木結構,坐北朝南,正門朝向東南。

戲臺是正方形,兩旁是出將入相口,樂隊在戲臺的左側。戲臺後面中間繪有花卉壁畫。八根圓木立柱支撐樓座,二樓設有包廂,每廂可容8至10人。樓下池中央設有40餘張八仙桌和椅,可三面坐人,兩側設有邊座。一樓兩邊各設有兩側門,為散戲時疏散人群的方便門。

戲院可容納觀眾千餘人,稱得上是當時國內知名的京劇大舞臺。

京劇“四大名旦”有三個來過丹桂戲院,唯獨他沒來過

1941年3月26日《魯東日報》程硯秋演出廣告

京劇“四大名旦”有三個來過丹桂戲院,唯獨他沒來過

1941年8月6日《魯東日報》馬連良張君秋演出廣告

丹桂戲院據說初始起名“德桂茶園”。

筆者所查到的最早的資料,是清朝宣統元年(1909年)4月23號《渤海日報》,稱其為“丹桂茶園”。而當年6月28號《渤海日報》即稱其為“丹桂戲園”。後由煙臺“八大商家”購買,聘曹子臣任經理。

到上世紀30年代初期進行整修,改為長條靠椅,後稱“丹桂舞臺”。1944年由孫雲章購買後,改稱為“金剛戲院”。1951年,改稱為“勝利劇場”。

自清末到民國,來煙臺登臺的名角兒,有資料說至少有200多名,其中很多都是在丹桂戲院演出。

每有名角兒到來,丹桂戲院門口便掛出戲碼看板,大街巷口張貼戲報,在煙臺各報紙刊登演出廣告。

所以當時有民謠說“戲迷看戲報,財迷買彩票”、“吃個飽,喝個醉。想聽戲上丹桂,要下館子盂蘭會,東來燒鍋喝個醉。”可見到丹桂戲院聽戲是煙臺人的一大精神享受。

那時的丹桂戲院,真的是夜夜笙歌,名角兒不斷。

京劇“四大名旦”有三個來過丹桂戲院,唯獨他沒來過

 《鎖麟囊》程硯秋飾薛湘靈劇照

程腔迷倒老煙臺

京劇“四大名旦”,有三位來過丹桂戲院,即程硯秋、尚小云、荀慧生,程硯秋還來過兩次。

1941年3月,程硯秋第二次來煙臺,是應當時的“煙臺市建築孔廟籌款委員會”邀請,作義務演出。

程硯秋和秋聲社三十多人赴煙,其中包括吳富琴(社長、旦角)、劉連榮(淨角)、張春彥(老生)、陳少霖(老生)、顧珏蓀(小生)、鐘鳴岐(武生)、李四廣(丑角)、孫甫亭(老旦)、曹二庚(丑角)、慈少泉(丑角)等,陣容齊整,名角薈萃,這也是秋聲社在煙臺舞臺上第一次大團隊的藝術展現。

3月27日,程先生演出《鎖麟囊》。這是他頭年4月才排出的新戲,新穎的唱腔,詩意的唱詞,柔婉的身段表演,與劇情完美融合,表現出程派藝術的驚人之美。

這出《鎖麟囊》,程硯秋飾薛湘靈,顧珏蓀飾周庭訓,張春彥飾薛良,孫甫亭飾薛老夫人,吳富琴飾趙守貞,除了程硯秋,配演也都是名角兒。

當程硯秋開口唱到那句二黃散板“一霎時把七情俱已味盡,參透了酸辛處淚溼衣襟……”時,立時贏得滿堂彩。

之後,程硯秋還演出了《玉堂春》、《竇娥冤》及全本《青霜劍》等劇目,場場火爆,大受追捧。

老煙臺的戲迷們過足了程腔的癮,真真羨煞後世的程迷們。

從3月19日至3月28日,一共演了十天。當程硯秋和秋聲社的演員要離開煙臺時,觀眾為一睹風采,自發前來送行。

送行的人群自丹桂戲院門口一直排到南大街,把老商會的柵欄都擠倒了,真可謂盛況空前。

老煙臺人都說中國“四大名旦”有三個來過煙臺,唯獨梅蘭芳沒有來過,但也有說來過的。

筆者遍查資料,據知梅先生的確沒來過煙臺街。但有資料顯示,梅蘭芳、程硯秋、尚小云、荀慧生“四大名旦”曾齊聚掖縣祝家村演出過。

那是軍閥張宗昌任山東督辦時,於1927年2月10日為其繼父祝壽,大辦堂會,從北京邀請“四大名旦”及其他名角兒,到濟南珍珠泉督署內唱戲。隨後又邀全部名角兒到了其老家、掖縣祝家村,大演三天。

據資料稱,戲碼有梅蘭芳和姜妙香、肖長華的《貴妃醉酒》,程硯秋和餘叔巖的《賀后罵殿》,荀慧生的《背娃入府》,尚小云的《祭塔》,尚小云和荀慧生的《姑嫂英雄》,李萬春和藍月春的《兩將軍》。

張宗昌當時還邀了煙臺名角兒王亞倫、周桂梅及琴師劉金漢和司鼓馮鶴田。王亞倫和周桂梅第一天演出的是《坐宮》。

有資料說,時稱“濰縣梅蘭芳”的濰縣名旦燕福也參加了演出。他演《雙合印》,燕福當時已經年近五十歲了,扮演一個少女,身輕如燕,跌撲自如,扮相俊美,做唱唸白頗顯功夫。

梅蘭芳曾寫信給這位比自己大十五歲的燕福,大加讚賞,並非常謙遜地自稱“學生梅蘭芳”,在梨園界留下了一段佳話。

"
京劇“四大名旦”有三個來過丹桂戲院,唯獨他沒來過

丹桂戲院舊址

煙臺,過去有“京劇碼頭”之稱。老煙臺街人愛聽戲也懂戲,是梨園行公認的。

上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初,尤其是丹桂戲院建成後,京劇演出極為興盛,許多名角兒過埠獻藝,首選丹桂戲院,一時留下了許多軼聞趣事。

想聽戲上丹桂

丹桂戲院是掖縣(今萊州)人張子祿先生建的。

張子祿在大連做生意賺了錢,回煙臺籌資建戲院。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建成,盈利後,於1911年又進行過一次擴建裝修。

丹桂戲院為二層樓,磚木結構,坐北朝南,正門朝向東南。

戲臺是正方形,兩旁是出將入相口,樂隊在戲臺的左側。戲臺後面中間繪有花卉壁畫。八根圓木立柱支撐樓座,二樓設有包廂,每廂可容8至10人。樓下池中央設有40餘張八仙桌和椅,可三面坐人,兩側設有邊座。一樓兩邊各設有兩側門,為散戲時疏散人群的方便門。

戲院可容納觀眾千餘人,稱得上是當時國內知名的京劇大舞臺。

京劇“四大名旦”有三個來過丹桂戲院,唯獨他沒來過

1941年3月26日《魯東日報》程硯秋演出廣告

京劇“四大名旦”有三個來過丹桂戲院,唯獨他沒來過

1941年8月6日《魯東日報》馬連良張君秋演出廣告

丹桂戲院據說初始起名“德桂茶園”。

筆者所查到的最早的資料,是清朝宣統元年(1909年)4月23號《渤海日報》,稱其為“丹桂茶園”。而當年6月28號《渤海日報》即稱其為“丹桂戲園”。後由煙臺“八大商家”購買,聘曹子臣任經理。

到上世紀30年代初期進行整修,改為長條靠椅,後稱“丹桂舞臺”。1944年由孫雲章購買後,改稱為“金剛戲院”。1951年,改稱為“勝利劇場”。

自清末到民國,來煙臺登臺的名角兒,有資料說至少有200多名,其中很多都是在丹桂戲院演出。

每有名角兒到來,丹桂戲院門口便掛出戲碼看板,大街巷口張貼戲報,在煙臺各報紙刊登演出廣告。

所以當時有民謠說“戲迷看戲報,財迷買彩票”、“吃個飽,喝個醉。想聽戲上丹桂,要下館子盂蘭會,東來燒鍋喝個醉。”可見到丹桂戲院聽戲是煙臺人的一大精神享受。

那時的丹桂戲院,真的是夜夜笙歌,名角兒不斷。

京劇“四大名旦”有三個來過丹桂戲院,唯獨他沒來過

 《鎖麟囊》程硯秋飾薛湘靈劇照

程腔迷倒老煙臺

京劇“四大名旦”,有三位來過丹桂戲院,即程硯秋、尚小云、荀慧生,程硯秋還來過兩次。

1941年3月,程硯秋第二次來煙臺,是應當時的“煙臺市建築孔廟籌款委員會”邀請,作義務演出。

程硯秋和秋聲社三十多人赴煙,其中包括吳富琴(社長、旦角)、劉連榮(淨角)、張春彥(老生)、陳少霖(老生)、顧珏蓀(小生)、鐘鳴岐(武生)、李四廣(丑角)、孫甫亭(老旦)、曹二庚(丑角)、慈少泉(丑角)等,陣容齊整,名角薈萃,這也是秋聲社在煙臺舞臺上第一次大團隊的藝術展現。

3月27日,程先生演出《鎖麟囊》。這是他頭年4月才排出的新戲,新穎的唱腔,詩意的唱詞,柔婉的身段表演,與劇情完美融合,表現出程派藝術的驚人之美。

這出《鎖麟囊》,程硯秋飾薛湘靈,顧珏蓀飾周庭訓,張春彥飾薛良,孫甫亭飾薛老夫人,吳富琴飾趙守貞,除了程硯秋,配演也都是名角兒。

當程硯秋開口唱到那句二黃散板“一霎時把七情俱已味盡,參透了酸辛處淚溼衣襟……”時,立時贏得滿堂彩。

之後,程硯秋還演出了《玉堂春》、《竇娥冤》及全本《青霜劍》等劇目,場場火爆,大受追捧。

老煙臺的戲迷們過足了程腔的癮,真真羨煞後世的程迷們。

從3月19日至3月28日,一共演了十天。當程硯秋和秋聲社的演員要離開煙臺時,觀眾為一睹風采,自發前來送行。

送行的人群自丹桂戲院門口一直排到南大街,把老商會的柵欄都擠倒了,真可謂盛況空前。

老煙臺人都說中國“四大名旦”有三個來過煙臺,唯獨梅蘭芳沒有來過,但也有說來過的。

筆者遍查資料,據知梅先生的確沒來過煙臺街。但有資料顯示,梅蘭芳、程硯秋、尚小云、荀慧生“四大名旦”曾齊聚掖縣祝家村演出過。

那是軍閥張宗昌任山東督辦時,於1927年2月10日為其繼父祝壽,大辦堂會,從北京邀請“四大名旦”及其他名角兒,到濟南珍珠泉督署內唱戲。隨後又邀全部名角兒到了其老家、掖縣祝家村,大演三天。

據資料稱,戲碼有梅蘭芳和姜妙香、肖長華的《貴妃醉酒》,程硯秋和餘叔巖的《賀后罵殿》,荀慧生的《背娃入府》,尚小云的《祭塔》,尚小云和荀慧生的《姑嫂英雄》,李萬春和藍月春的《兩將軍》。

張宗昌當時還邀了煙臺名角兒王亞倫、周桂梅及琴師劉金漢和司鼓馮鶴田。王亞倫和周桂梅第一天演出的是《坐宮》。

有資料說,時稱“濰縣梅蘭芳”的濰縣名旦燕福也參加了演出。他演《雙合印》,燕福當時已經年近五十歲了,扮演一個少女,身輕如燕,跌撲自如,扮相俊美,做唱唸白頗顯功夫。

梅蘭芳曾寫信給這位比自己大十五歲的燕福,大加讚賞,並非常謙遜地自稱“學生梅蘭芳”,在梨園界留下了一段佳話。

京劇“四大名旦”有三個來過丹桂戲院,唯獨他沒來過

《春秋筆》 馬連良飾王彥丞、張君秋飾王妻

滿城學唱馬連良

相隔四個月,馬連良率扶風社來煙臺丹桂獻藝。這是繼程硯秋之後、“煙臺市建築孔廟籌款第二次義演”。從1941年7月16日至8月9日,足足演了25天,轟動港城。

那會兒正是扶風社的鼎盛時期,有“四大鬚生”之一的馬連良、“四小名旦”之一的張君秋、名小生葉盛蘭、名淨劉連榮(後由袁世海替代)、名醜馬富祿,這五位,梨園界人稱“五虎將”,都是全國一等一的名角兒。

還有老生李洪福、男旦角李秀雯、丑角花臉高連峰、淨角薛廣福、馬連良的長子老生馬崇仁等,都是好角兒。琴師、司鼓更是梨園行的重磅人物———楊寶忠、喬玉泉。

7月16日來煙臺的第一場打炮戲後,《魯東日報》專題報道:“十六日晚六點半開演。王秀雯與高連峰合演雙怕妻劇名《背櫈》滑稽百出,觀眾無不捧腹。張君秋與薛廣福合演《宇宙鋒》音韻清脆,坐派穩重。掌聲四起,響徹全園。休息十分鐘後,馬連良之全部《借東風》上場。馬連良前飾魯肅後飾諸葛亮。葉盛蘭飾周瑜,馬富祿飾蔣幹,袁世海飾曹操。全部演員大賣力氣。馬氏唱作,久已馳名,勿令多贅。而葉盛蘭之小生,唱作表情無一不佳。袁世海所飾曹操,膛音充沛,字正腔圓。馬富祿之蔣幹,亦為丑角之巨擎。全劇彩聲雷動。”

在這25天裡,演出劇目有馬連良與張君秋的《四進士》、《甘露寺》、《蘇武牧羊》、《桑園會》、《春秋筆》、《南天門》等,還有葉盛蘭的《羅成叫關》、袁世海的《取洛陽》等,共有20多個不重樣兒的劇目。

特別是還演出了在北京被日本鬼子禁演過的《串龍珠》。劇情是元末徐州被完顏父子血腥統治,知府徐達為百姓申冤,舉起義旗消滅完顏父子的故事。

馬連良飾演的州官徐達出場,一句西皮三眼“嘆英雄枉掛那三尺利劍,怎能夠滅胡兒掃蕩狼煙”,聲震全場,這一段最後一句散板“要憑隻手挽狂瀾”,楊寶忠為其操琴,烘托得天衣無縫,馬連良唱的是飽滿酣暢,韻味醇厚,剎那間,觀眾掌聲暴起。

馬連良的扶風社在丹桂戲院演出,票價比程硯秋來煙時還高。甲級票是8元、乙級7元、丙級6元,最低的邊座也3元,黑票炒到20元。包廂甲級80元、乙級70元、丙級60元。

那時一袋50斤的麵粉才賣7元錢。許多買不到或買不起票的戲迷,便天天晚上集聚在丹桂戲院四邊側門,如痴如醉地聽戲。

扶風社非常明白煙臺人對京劇的情懷和厚愛,便在報紙打廣告:“為酬答本市觀眾盛意,並作臨別紀念,特於八日晚贈演一宵。”這是他們對煙臺觀眾表達的真誠謝意。

馬連良那渾厚柔潤脆亮的嗓音,新穎俏麗的唱腔,瀟灑飄逸的做功,傳神的唸白,令煙臺觀眾為之傾倒。此後,港城興起了學唱馬派的熱潮,一般百姓隨口都能唱幾句“習天書學兵法猶如反掌,設壇臺借東風相助周郎”的馬派唱腔。

而今,京劇已不復當年的輝煌,丹桂戲院也沒有了昔日的模樣,但在老煙臺人的心中,紅氍毹的濃濃粉墨悠悠皮黃,是記憶裡的一抹珍藏,捨不得淡忘。( 姜振友 撰文/供圖 發表於《煙臺晚報》)

"
京劇“四大名旦”有三個來過丹桂戲院,唯獨他沒來過

丹桂戲院舊址

煙臺,過去有“京劇碼頭”之稱。老煙臺街人愛聽戲也懂戲,是梨園行公認的。

上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初,尤其是丹桂戲院建成後,京劇演出極為興盛,許多名角兒過埠獻藝,首選丹桂戲院,一時留下了許多軼聞趣事。

想聽戲上丹桂

丹桂戲院是掖縣(今萊州)人張子祿先生建的。

張子祿在大連做生意賺了錢,回煙臺籌資建戲院。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建成,盈利後,於1911年又進行過一次擴建裝修。

丹桂戲院為二層樓,磚木結構,坐北朝南,正門朝向東南。

戲臺是正方形,兩旁是出將入相口,樂隊在戲臺的左側。戲臺後面中間繪有花卉壁畫。八根圓木立柱支撐樓座,二樓設有包廂,每廂可容8至10人。樓下池中央設有40餘張八仙桌和椅,可三面坐人,兩側設有邊座。一樓兩邊各設有兩側門,為散戲時疏散人群的方便門。

戲院可容納觀眾千餘人,稱得上是當時國內知名的京劇大舞臺。

京劇“四大名旦”有三個來過丹桂戲院,唯獨他沒來過

1941年3月26日《魯東日報》程硯秋演出廣告

京劇“四大名旦”有三個來過丹桂戲院,唯獨他沒來過

1941年8月6日《魯東日報》馬連良張君秋演出廣告

丹桂戲院據說初始起名“德桂茶園”。

筆者所查到的最早的資料,是清朝宣統元年(1909年)4月23號《渤海日報》,稱其為“丹桂茶園”。而當年6月28號《渤海日報》即稱其為“丹桂戲園”。後由煙臺“八大商家”購買,聘曹子臣任經理。

到上世紀30年代初期進行整修,改為長條靠椅,後稱“丹桂舞臺”。1944年由孫雲章購買後,改稱為“金剛戲院”。1951年,改稱為“勝利劇場”。

自清末到民國,來煙臺登臺的名角兒,有資料說至少有200多名,其中很多都是在丹桂戲院演出。

每有名角兒到來,丹桂戲院門口便掛出戲碼看板,大街巷口張貼戲報,在煙臺各報紙刊登演出廣告。

所以當時有民謠說“戲迷看戲報,財迷買彩票”、“吃個飽,喝個醉。想聽戲上丹桂,要下館子盂蘭會,東來燒鍋喝個醉。”可見到丹桂戲院聽戲是煙臺人的一大精神享受。

那時的丹桂戲院,真的是夜夜笙歌,名角兒不斷。

京劇“四大名旦”有三個來過丹桂戲院,唯獨他沒來過

 《鎖麟囊》程硯秋飾薛湘靈劇照

程腔迷倒老煙臺

京劇“四大名旦”,有三位來過丹桂戲院,即程硯秋、尚小云、荀慧生,程硯秋還來過兩次。

1941年3月,程硯秋第二次來煙臺,是應當時的“煙臺市建築孔廟籌款委員會”邀請,作義務演出。

程硯秋和秋聲社三十多人赴煙,其中包括吳富琴(社長、旦角)、劉連榮(淨角)、張春彥(老生)、陳少霖(老生)、顧珏蓀(小生)、鐘鳴岐(武生)、李四廣(丑角)、孫甫亭(老旦)、曹二庚(丑角)、慈少泉(丑角)等,陣容齊整,名角薈萃,這也是秋聲社在煙臺舞臺上第一次大團隊的藝術展現。

3月27日,程先生演出《鎖麟囊》。這是他頭年4月才排出的新戲,新穎的唱腔,詩意的唱詞,柔婉的身段表演,與劇情完美融合,表現出程派藝術的驚人之美。

這出《鎖麟囊》,程硯秋飾薛湘靈,顧珏蓀飾周庭訓,張春彥飾薛良,孫甫亭飾薛老夫人,吳富琴飾趙守貞,除了程硯秋,配演也都是名角兒。

當程硯秋開口唱到那句二黃散板“一霎時把七情俱已味盡,參透了酸辛處淚溼衣襟……”時,立時贏得滿堂彩。

之後,程硯秋還演出了《玉堂春》、《竇娥冤》及全本《青霜劍》等劇目,場場火爆,大受追捧。

老煙臺的戲迷們過足了程腔的癮,真真羨煞後世的程迷們。

從3月19日至3月28日,一共演了十天。當程硯秋和秋聲社的演員要離開煙臺時,觀眾為一睹風采,自發前來送行。

送行的人群自丹桂戲院門口一直排到南大街,把老商會的柵欄都擠倒了,真可謂盛況空前。

老煙臺人都說中國“四大名旦”有三個來過煙臺,唯獨梅蘭芳沒有來過,但也有說來過的。

筆者遍查資料,據知梅先生的確沒來過煙臺街。但有資料顯示,梅蘭芳、程硯秋、尚小云、荀慧生“四大名旦”曾齊聚掖縣祝家村演出過。

那是軍閥張宗昌任山東督辦時,於1927年2月10日為其繼父祝壽,大辦堂會,從北京邀請“四大名旦”及其他名角兒,到濟南珍珠泉督署內唱戲。隨後又邀全部名角兒到了其老家、掖縣祝家村,大演三天。

據資料稱,戲碼有梅蘭芳和姜妙香、肖長華的《貴妃醉酒》,程硯秋和餘叔巖的《賀后罵殿》,荀慧生的《背娃入府》,尚小云的《祭塔》,尚小云和荀慧生的《姑嫂英雄》,李萬春和藍月春的《兩將軍》。

張宗昌當時還邀了煙臺名角兒王亞倫、周桂梅及琴師劉金漢和司鼓馮鶴田。王亞倫和周桂梅第一天演出的是《坐宮》。

有資料說,時稱“濰縣梅蘭芳”的濰縣名旦燕福也參加了演出。他演《雙合印》,燕福當時已經年近五十歲了,扮演一個少女,身輕如燕,跌撲自如,扮相俊美,做唱唸白頗顯功夫。

梅蘭芳曾寫信給這位比自己大十五歲的燕福,大加讚賞,並非常謙遜地自稱“學生梅蘭芳”,在梨園界留下了一段佳話。

京劇“四大名旦”有三個來過丹桂戲院,唯獨他沒來過

《春秋筆》 馬連良飾王彥丞、張君秋飾王妻

滿城學唱馬連良

相隔四個月,馬連良率扶風社來煙臺丹桂獻藝。這是繼程硯秋之後、“煙臺市建築孔廟籌款第二次義演”。從1941年7月16日至8月9日,足足演了25天,轟動港城。

那會兒正是扶風社的鼎盛時期,有“四大鬚生”之一的馬連良、“四小名旦”之一的張君秋、名小生葉盛蘭、名淨劉連榮(後由袁世海替代)、名醜馬富祿,這五位,梨園界人稱“五虎將”,都是全國一等一的名角兒。

還有老生李洪福、男旦角李秀雯、丑角花臉高連峰、淨角薛廣福、馬連良的長子老生馬崇仁等,都是好角兒。琴師、司鼓更是梨園行的重磅人物———楊寶忠、喬玉泉。

7月16日來煙臺的第一場打炮戲後,《魯東日報》專題報道:“十六日晚六點半開演。王秀雯與高連峰合演雙怕妻劇名《背櫈》滑稽百出,觀眾無不捧腹。張君秋與薛廣福合演《宇宙鋒》音韻清脆,坐派穩重。掌聲四起,響徹全園。休息十分鐘後,馬連良之全部《借東風》上場。馬連良前飾魯肅後飾諸葛亮。葉盛蘭飾周瑜,馬富祿飾蔣幹,袁世海飾曹操。全部演員大賣力氣。馬氏唱作,久已馳名,勿令多贅。而葉盛蘭之小生,唱作表情無一不佳。袁世海所飾曹操,膛音充沛,字正腔圓。馬富祿之蔣幹,亦為丑角之巨擎。全劇彩聲雷動。”

在這25天裡,演出劇目有馬連良與張君秋的《四進士》、《甘露寺》、《蘇武牧羊》、《桑園會》、《春秋筆》、《南天門》等,還有葉盛蘭的《羅成叫關》、袁世海的《取洛陽》等,共有20多個不重樣兒的劇目。

特別是還演出了在北京被日本鬼子禁演過的《串龍珠》。劇情是元末徐州被完顏父子血腥統治,知府徐達為百姓申冤,舉起義旗消滅完顏父子的故事。

馬連良飾演的州官徐達出場,一句西皮三眼“嘆英雄枉掛那三尺利劍,怎能夠滅胡兒掃蕩狼煙”,聲震全場,這一段最後一句散板“要憑隻手挽狂瀾”,楊寶忠為其操琴,烘托得天衣無縫,馬連良唱的是飽滿酣暢,韻味醇厚,剎那間,觀眾掌聲暴起。

馬連良的扶風社在丹桂戲院演出,票價比程硯秋來煙時還高。甲級票是8元、乙級7元、丙級6元,最低的邊座也3元,黑票炒到20元。包廂甲級80元、乙級70元、丙級60元。

那時一袋50斤的麵粉才賣7元錢。許多買不到或買不起票的戲迷,便天天晚上集聚在丹桂戲院四邊側門,如痴如醉地聽戲。

扶風社非常明白煙臺人對京劇的情懷和厚愛,便在報紙打廣告:“為酬答本市觀眾盛意,並作臨別紀念,特於八日晚贈演一宵。”這是他們對煙臺觀眾表達的真誠謝意。

馬連良那渾厚柔潤脆亮的嗓音,新穎俏麗的唱腔,瀟灑飄逸的做功,傳神的唸白,令煙臺觀眾為之傾倒。此後,港城興起了學唱馬派的熱潮,一般百姓隨口都能唱幾句“習天書學兵法猶如反掌,設壇臺借東風相助周郎”的馬派唱腔。

而今,京劇已不復當年的輝煌,丹桂戲院也沒有了昔日的模樣,但在老煙臺人的心中,紅氍毹的濃濃粉墨悠悠皮黃,是記憶裡的一抹珍藏,捨不得淡忘。( 姜振友 撰文/供圖 發表於《煙臺晚報》)

京劇“四大名旦”有三個來過丹桂戲院,唯獨他沒來過

《煙臺晚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