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金剛經》,佛祖教我們如何調整情緒,如何靜心

金剛經 佛教 須達多 浩瀚 相淳居士 2017-06-01

相淳資質魯鈍,修學淺薄,講講佛教的“歷史故事”也許還能勉強為之,但要解經意、辨佛心,那還差得很遠。但大藏經如此浩瀚,甚是吸引人,又總想說點什麼,想說而又不敢言,總是糾心。思來想去,還是說點吧,不是解經,不是傳教,那相淳是不夠格,也不能夠的,那就權當介紹,向諸位大德、善知識請教。就拋磚引玉了。

一部《金剛經》,佛祖教我們如何調整情緒,如何靜心

佛祖說法七七四十九年,被集結出來的大藏經已是浩瀚無邊,相淳怕是窮其一生也無法參詳一二,就說說廣為流傳的《金剛經》。

《金剛經》是一部平平實實的經書,它不似很多大乘經典般充滿著神祕色彩。不少大乘經典,在佛祖開講前都會大放異彩,光滿遍地,聲若洪鐘獅吼,且有菩薩、天人、夜叉眾神等非人生命參與法會。《金剛經》則不然: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一部《金剛經》,佛祖教我們如何調整情緒,如何靜心

那日,世尊與往常一樣,拿著缽引街化緣,化到緣後回到精舍,吃完飯,收好衣缽,洗了腳,便盤腿坐在座位上。法會便如此開始,平平實實,與一個人無異。

接著須菩提長老便請法,問世尊:“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人心狂亂難安,須菩提替眾生請法,說:世尊啊,我們的心應該如何安住,應如何降服自己不安的心?

一部《金剛經》便是對這一問題的解答,告訴我們應該怎樣讓自己的心安下來。

洋洋灑灑一大部經,若要粗糙地摘其精要,就如下幾句:

  • 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一部《金剛經》,佛祖教我們如何調整情緒,如何靜心

人的意識,總會著於相,有人我、眾生、壽著之分,被相所轉,非心轉諸相。世尊說我們首先拋開人我諸相之別,不被諸相所左右、影響。

繼而在實相無相的諸法佛性之中安住自己的心,迴歸本自具足、無所不能的自性,生起自性自心,而不是迷失於紛紛云云的妄念之心。

再從自性心中看人我諸事,一切有為法,那真是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一切無常,凡事不常駐。

一部《金剛經》,佛祖教我們如何調整情緒,如何靜心

一部《金剛經》講如何安心,但安心並不是如死灰枯木般的不動心,不是沒有起心動念。順便說一句,佛教講的靜心,其實如世尊在《金剛經》講的安心一樣,並非什麼都不想,如何所謂的靜心就是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思,那人和石頭、木樁沒有什麼區別,所謂的修行也就修成個又冷又硬的石頭而已。這是個誤區。

說安心也好,講靜心也罷,是讓我們不要被妄心雜念所左右,教我們不被自己莫名的思想情緒所控制,不要成為情緒的奴隸,而做自己真正的主人。

一部《金剛經》,佛祖教我們如何調整情緒,如何靜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