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比漢唐:西遼人如何將漢文明播撒西域?'

"

文/王凱迪

漢唐兩朝,讓人們銘記的不僅僅是漢武盛世與開元盛世,更是中華帝國向外開拓的雄心壯志與彪炳史書的赫赫戰功。從漢陳湯的“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到唐將高仙芝遠征中亞的奇蹟戰役,漢唐兩朝在西域地區(尤其是帕米爾高原以西的中亞地區)的經典戰例與長期控制將漢文明的影響力廣泛播撒與中亞的草原與綠洲之上。

然而,隨著唐王朝的衰落,至五代兩宋時期,漢文化在中亞的影響力一度衰落乃至近乎絕跡。不為人知的是,在這個中亞各族相繼伊斯蘭化的過程中,卻曾經有一股力量逆勢而動,反方向抑制了伊斯蘭化的過程,這便是漢化的契丹力量——西遼國。

"

文/王凱迪

漢唐兩朝,讓人們銘記的不僅僅是漢武盛世與開元盛世,更是中華帝國向外開拓的雄心壯志與彪炳史書的赫赫戰功。從漢陳湯的“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到唐將高仙芝遠征中亞的奇蹟戰役,漢唐兩朝在西域地區(尤其是帕米爾高原以西的中亞地區)的經典戰例與長期控制將漢文明的影響力廣泛播撒與中亞的草原與綠洲之上。

然而,隨著唐王朝的衰落,至五代兩宋時期,漢文化在中亞的影響力一度衰落乃至近乎絕跡。不為人知的是,在這個中亞各族相繼伊斯蘭化的過程中,卻曾經有一股力量逆勢而動,反方向抑制了伊斯蘭化的過程,這便是漢化的契丹力量——西遼國。

堪比漢唐:西遼人如何將漢文明播撒西域?

01 漢化契丹

契丹人本身作為東胡族系的一支,在北魏至唐末一直屬於較為荒蠻的遊牧部落聯盟。不過,隨著五代時期耶律阿保機的迅速擴張,契丹政權通過對遼東與幽雲十六州的佔領吸納了大量的漢人進入國民體系之中。

大遼帝國甚至跨時代意義地使用“南北面官”制分別統帥遊牧民族與定居漢人,這種和而不同的制度也讓契丹統治者迅速開始漢化進程。到11世紀初,契丹統治者的漢化程度已然可以與內地漢人一較高下,遼聖宗“喜讀《貞觀政要》”,後族蕭合卓“善屬文,為聖宗詩友,充南面翰林”。

"

文/王凱迪

漢唐兩朝,讓人們銘記的不僅僅是漢武盛世與開元盛世,更是中華帝國向外開拓的雄心壯志與彪炳史書的赫赫戰功。從漢陳湯的“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到唐將高仙芝遠征中亞的奇蹟戰役,漢唐兩朝在西域地區(尤其是帕米爾高原以西的中亞地區)的經典戰例與長期控制將漢文明的影響力廣泛播撒與中亞的草原與綠洲之上。

然而,隨著唐王朝的衰落,至五代兩宋時期,漢文化在中亞的影響力一度衰落乃至近乎絕跡。不為人知的是,在這個中亞各族相繼伊斯蘭化的過程中,卻曾經有一股力量逆勢而動,反方向抑制了伊斯蘭化的過程,這便是漢化的契丹力量——西遼國。

堪比漢唐:西遼人如何將漢文明播撒西域?

01 漢化契丹

契丹人本身作為東胡族系的一支,在北魏至唐末一直屬於較為荒蠻的遊牧部落聯盟。不過,隨著五代時期耶律阿保機的迅速擴張,契丹政權通過對遼東與幽雲十六州的佔領吸納了大量的漢人進入國民體系之中。

大遼帝國甚至跨時代意義地使用“南北面官”制分別統帥遊牧民族與定居漢人,這種和而不同的制度也讓契丹統治者迅速開始漢化進程。到11世紀初,契丹統治者的漢化程度已然可以與內地漢人一較高下,遼聖宗“喜讀《貞觀政要》”,後族蕭合卓“善屬文,為聖宗詩友,充南面翰林”。

堪比漢唐:西遼人如何將漢文明播撒西域?

圖/耶律大石

西遼的創立者耶律大石,史載“通遼,漢字”,更是在公元1115年考中進士,以殿試第一名的成績成為“翰林承旨”,因而也被契丹人尊為“大石林牙(翰林)”,是一名具有高度漢文化修養的契丹貴族。以耶律大石為首領的西遼帝國,其政治軍事創制自然高度遵循漢法。

02 契丹西進

公元1130年,在契丹西北招討司(蒙古國鄂爾渾河流域)立足的耶律大石率領契丹騎兵與漠北精銳突入阿爾泰山,先後討平高昌回鶻、東西喀喇汗回鶻、乃蠻等部,向中亞縱深不斷推進,一直推進到阿姆河流域附近,形成了西達鹹海,東達蒙古高原,北抵巴爾喀什胡,南達崑崙山附近的廣闊帝國。

西遼帝國的武力擴張,不僅是對舊政治秩序的打擊與重塑,更是文化上的反向推進,本來這一時期的伊斯蘭教勢力已經覆蓋中亞乃至於進入新疆中西部地區,然而崇信漢傳佛教的契丹人卻在所征服地區恪守諸教平等的原則,默認佛教的逆向推進,使得漢文化與佛教組合式體系在西遼國內得到推崇。

"

文/王凱迪

漢唐兩朝,讓人們銘記的不僅僅是漢武盛世與開元盛世,更是中華帝國向外開拓的雄心壯志與彪炳史書的赫赫戰功。從漢陳湯的“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到唐將高仙芝遠征中亞的奇蹟戰役,漢唐兩朝在西域地區(尤其是帕米爾高原以西的中亞地區)的經典戰例與長期控制將漢文明的影響力廣泛播撒與中亞的草原與綠洲之上。

然而,隨著唐王朝的衰落,至五代兩宋時期,漢文化在中亞的影響力一度衰落乃至近乎絕跡。不為人知的是,在這個中亞各族相繼伊斯蘭化的過程中,卻曾經有一股力量逆勢而動,反方向抑制了伊斯蘭化的過程,這便是漢化的契丹力量——西遼國。

堪比漢唐:西遼人如何將漢文明播撒西域?

01 漢化契丹

契丹人本身作為東胡族系的一支,在北魏至唐末一直屬於較為荒蠻的遊牧部落聯盟。不過,隨著五代時期耶律阿保機的迅速擴張,契丹政權通過對遼東與幽雲十六州的佔領吸納了大量的漢人進入國民體系之中。

大遼帝國甚至跨時代意義地使用“南北面官”制分別統帥遊牧民族與定居漢人,這種和而不同的制度也讓契丹統治者迅速開始漢化進程。到11世紀初,契丹統治者的漢化程度已然可以與內地漢人一較高下,遼聖宗“喜讀《貞觀政要》”,後族蕭合卓“善屬文,為聖宗詩友,充南面翰林”。

堪比漢唐:西遼人如何將漢文明播撒西域?

圖/耶律大石

西遼的創立者耶律大石,史載“通遼,漢字”,更是在公元1115年考中進士,以殿試第一名的成績成為“翰林承旨”,因而也被契丹人尊為“大石林牙(翰林)”,是一名具有高度漢文化修養的契丹貴族。以耶律大石為首領的西遼帝國,其政治軍事創制自然高度遵循漢法。

02 契丹西進

公元1130年,在契丹西北招討司(蒙古國鄂爾渾河流域)立足的耶律大石率領契丹騎兵與漠北精銳突入阿爾泰山,先後討平高昌回鶻、東西喀喇汗回鶻、乃蠻等部,向中亞縱深不斷推進,一直推進到阿姆河流域附近,形成了西達鹹海,東達蒙古高原,北抵巴爾喀什胡,南達崑崙山附近的廣闊帝國。

西遼帝國的武力擴張,不僅是對舊政治秩序的打擊與重塑,更是文化上的反向推進,本來這一時期的伊斯蘭教勢力已經覆蓋中亞乃至於進入新疆中西部地區,然而崇信漢傳佛教的契丹人卻在所征服地區恪守諸教平等的原則,默認佛教的逆向推進,使得漢文化與佛教組合式體系在西遼國內得到推崇。

堪比漢唐:西遼人如何將漢文明播撒西域?

圖/耶律大石的步伐

03 西遼漢家

在耶律大石的初始團隊之中,不乏漢族精英的身影。耶律大石的隊伍中有遼代末年天祚帝身邊的漢族近臣宰相李世昌,也有從邊境各州招募而來的漢族邊兵。後世的史料中也記載,西遼政權治下有大量漢民雜居在都城虎思翰耳朵附近的城市中,從事商業與手工業,甚至曾經以“漢軍”的單獨編組出現在耶律大石與塞爾柱突厥帝國的卡特萬大會戰之中。

"

文/王凱迪

漢唐兩朝,讓人們銘記的不僅僅是漢武盛世與開元盛世,更是中華帝國向外開拓的雄心壯志與彪炳史書的赫赫戰功。從漢陳湯的“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到唐將高仙芝遠征中亞的奇蹟戰役,漢唐兩朝在西域地區(尤其是帕米爾高原以西的中亞地區)的經典戰例與長期控制將漢文明的影響力廣泛播撒與中亞的草原與綠洲之上。

然而,隨著唐王朝的衰落,至五代兩宋時期,漢文化在中亞的影響力一度衰落乃至近乎絕跡。不為人知的是,在這個中亞各族相繼伊斯蘭化的過程中,卻曾經有一股力量逆勢而動,反方向抑制了伊斯蘭化的過程,這便是漢化的契丹力量——西遼國。

堪比漢唐:西遼人如何將漢文明播撒西域?

01 漢化契丹

契丹人本身作為東胡族系的一支,在北魏至唐末一直屬於較為荒蠻的遊牧部落聯盟。不過,隨著五代時期耶律阿保機的迅速擴張,契丹政權通過對遼東與幽雲十六州的佔領吸納了大量的漢人進入國民體系之中。

大遼帝國甚至跨時代意義地使用“南北面官”制分別統帥遊牧民族與定居漢人,這種和而不同的制度也讓契丹統治者迅速開始漢化進程。到11世紀初,契丹統治者的漢化程度已然可以與內地漢人一較高下,遼聖宗“喜讀《貞觀政要》”,後族蕭合卓“善屬文,為聖宗詩友,充南面翰林”。

堪比漢唐:西遼人如何將漢文明播撒西域?

圖/耶律大石

西遼的創立者耶律大石,史載“通遼,漢字”,更是在公元1115年考中進士,以殿試第一名的成績成為“翰林承旨”,因而也被契丹人尊為“大石林牙(翰林)”,是一名具有高度漢文化修養的契丹貴族。以耶律大石為首領的西遼帝國,其政治軍事創制自然高度遵循漢法。

02 契丹西進

公元1130年,在契丹西北招討司(蒙古國鄂爾渾河流域)立足的耶律大石率領契丹騎兵與漠北精銳突入阿爾泰山,先後討平高昌回鶻、東西喀喇汗回鶻、乃蠻等部,向中亞縱深不斷推進,一直推進到阿姆河流域附近,形成了西達鹹海,東達蒙古高原,北抵巴爾喀什胡,南達崑崙山附近的廣闊帝國。

西遼帝國的武力擴張,不僅是對舊政治秩序的打擊與重塑,更是文化上的反向推進,本來這一時期的伊斯蘭教勢力已經覆蓋中亞乃至於進入新疆中西部地區,然而崇信漢傳佛教的契丹人卻在所征服地區恪守諸教平等的原則,默認佛教的逆向推進,使得漢文化與佛教組合式體系在西遼國內得到推崇。

堪比漢唐:西遼人如何將漢文明播撒西域?

圖/耶律大石的步伐

03 西遼漢家

在耶律大石的初始團隊之中,不乏漢族精英的身影。耶律大石的隊伍中有遼代末年天祚帝身邊的漢族近臣宰相李世昌,也有從邊境各州招募而來的漢族邊兵。後世的史料中也記載,西遼政權治下有大量漢民雜居在都城虎思翰耳朵附近的城市中,從事商業與手工業,甚至曾經以“漢軍”的單獨編組出現在耶律大石與塞爾柱突厥帝國的卡特萬大會戰之中。

堪比漢唐:西遼人如何將漢文明播撒西域?

圖/西遼軍隊

耶律大石早期的行政區劃更是隻接受漢文化影響,曾設立“威武、崇德、紫河等州”於西域,利用中原地區的中央集權制度對西域進行統治,並且利用中原傳統的戶賦制度對中亞綠洲城市居民徵收貨幣稅收,輕徭薄賦發展生產。

更為重要的是,西遼政權每位皇帝都有漢文年號,並且以漢文作為官方行政文書的一種,極大地拓展了漢文化的影響力,耶律大石為代表的契丹貴族甚至延續著漢族的傳統婚假與著裝習俗,使得漢文明在遙遠的西域獲得了重生。

"

文/王凱迪

漢唐兩朝,讓人們銘記的不僅僅是漢武盛世與開元盛世,更是中華帝國向外開拓的雄心壯志與彪炳史書的赫赫戰功。從漢陳湯的“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到唐將高仙芝遠征中亞的奇蹟戰役,漢唐兩朝在西域地區(尤其是帕米爾高原以西的中亞地區)的經典戰例與長期控制將漢文明的影響力廣泛播撒與中亞的草原與綠洲之上。

然而,隨著唐王朝的衰落,至五代兩宋時期,漢文化在中亞的影響力一度衰落乃至近乎絕跡。不為人知的是,在這個中亞各族相繼伊斯蘭化的過程中,卻曾經有一股力量逆勢而動,反方向抑制了伊斯蘭化的過程,這便是漢化的契丹力量——西遼國。

堪比漢唐:西遼人如何將漢文明播撒西域?

01 漢化契丹

契丹人本身作為東胡族系的一支,在北魏至唐末一直屬於較為荒蠻的遊牧部落聯盟。不過,隨著五代時期耶律阿保機的迅速擴張,契丹政權通過對遼東與幽雲十六州的佔領吸納了大量的漢人進入國民體系之中。

大遼帝國甚至跨時代意義地使用“南北面官”制分別統帥遊牧民族與定居漢人,這種和而不同的制度也讓契丹統治者迅速開始漢化進程。到11世紀初,契丹統治者的漢化程度已然可以與內地漢人一較高下,遼聖宗“喜讀《貞觀政要》”,後族蕭合卓“善屬文,為聖宗詩友,充南面翰林”。

堪比漢唐:西遼人如何將漢文明播撒西域?

圖/耶律大石

西遼的創立者耶律大石,史載“通遼,漢字”,更是在公元1115年考中進士,以殿試第一名的成績成為“翰林承旨”,因而也被契丹人尊為“大石林牙(翰林)”,是一名具有高度漢文化修養的契丹貴族。以耶律大石為首領的西遼帝國,其政治軍事創制自然高度遵循漢法。

02 契丹西進

公元1130年,在契丹西北招討司(蒙古國鄂爾渾河流域)立足的耶律大石率領契丹騎兵與漠北精銳突入阿爾泰山,先後討平高昌回鶻、東西喀喇汗回鶻、乃蠻等部,向中亞縱深不斷推進,一直推進到阿姆河流域附近,形成了西達鹹海,東達蒙古高原,北抵巴爾喀什胡,南達崑崙山附近的廣闊帝國。

西遼帝國的武力擴張,不僅是對舊政治秩序的打擊與重塑,更是文化上的反向推進,本來這一時期的伊斯蘭教勢力已經覆蓋中亞乃至於進入新疆中西部地區,然而崇信漢傳佛教的契丹人卻在所征服地區恪守諸教平等的原則,默認佛教的逆向推進,使得漢文化與佛教組合式體系在西遼國內得到推崇。

堪比漢唐:西遼人如何將漢文明播撒西域?

圖/耶律大石的步伐

03 西遼漢家

在耶律大石的初始團隊之中,不乏漢族精英的身影。耶律大石的隊伍中有遼代末年天祚帝身邊的漢族近臣宰相李世昌,也有從邊境各州招募而來的漢族邊兵。後世的史料中也記載,西遼政權治下有大量漢民雜居在都城虎思翰耳朵附近的城市中,從事商業與手工業,甚至曾經以“漢軍”的單獨編組出現在耶律大石與塞爾柱突厥帝國的卡特萬大會戰之中。

堪比漢唐:西遼人如何將漢文明播撒西域?

圖/西遼軍隊

耶律大石早期的行政區劃更是隻接受漢文化影響,曾設立“威武、崇德、紫河等州”於西域,利用中原地區的中央集權制度對西域進行統治,並且利用中原傳統的戶賦制度對中亞綠洲城市居民徵收貨幣稅收,輕徭薄賦發展生產。

更為重要的是,西遼政權每位皇帝都有漢文年號,並且以漢文作為官方行政文書的一種,極大地拓展了漢文化的影響力,耶律大石為代表的契丹貴族甚至延續著漢族的傳統婚假與著裝習俗,使得漢文明在遙遠的西域獲得了重生。

堪比漢唐:西遼人如何將漢文明播撒西域?

圖/西遼王朝的壁畫

然而,輝煌總是短暫的。當蒙古人的大軍踏破阿爾泰山的寂寥之後,西域大地遭受了無差別式的攻擊與屠戮,中亞與新疆,西遼政權所留下的印記終究歸於黃土,漢文明的復甦也如曇花一現,消失無形。

參考文獻:1.西遼時期漢文化對於中亞的影響

2.中國全史百卷本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