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前瞻 | 吉利的黃金時代已經落幕?'

"

吉利汽車將在今天盤後(8月21日)公佈中期業績,作為民營、乃至自主裡最優秀的汽車公司,市場也一直透過吉利追蹤國內汽車業發展脈絡。

不過很悲觀,今年車市比去年更慘烈,吉利銷量大幅下滑,月初披露盈警預計2019上半年業績將同比減少40%左右。


"

吉利汽車將在今天盤後(8月21日)公佈中期業績,作為民營、乃至自主裡最優秀的汽車公司,市場也一直透過吉利追蹤國內汽車業發展脈絡。

不過很悲觀,今年車市比去年更慘烈,吉利銷量大幅下滑,月初披露盈警預計2019上半年業績將同比減少40%左右。


財報前瞻 | 吉利的黃金時代已經落幕?


汽車黑夜

先說大環境,今年車市比去年更加慘淡,需求持續萎縮、國六切換,導致行業競爭烈度驟升、企業業績銳減。

根據乘聯會數據,今年1-6月汽車累計批售同比減少13.9%,這部分即對應車企給經銷商的批發銷量。2018全年該指標同比-4.0%,上半年車市進一步惡化。


"

吉利汽車將在今天盤後(8月21日)公佈中期業績,作為民營、乃至自主裡最優秀的汽車公司,市場也一直透過吉利追蹤國內汽車業發展脈絡。

不過很悲觀,今年車市比去年更慘烈,吉利銷量大幅下滑,月初披露盈警預計2019上半年業績將同比減少40%左右。


財報前瞻 | 吉利的黃金時代已經落幕?


汽車黑夜

先說大環境,今年車市比去年更加慘淡,需求持續萎縮、國六切換,導致行業競爭烈度驟升、企業業績銳減。

根據乘聯會數據,今年1-6月汽車累計批售同比減少13.9%,這部分即對應車企給經銷商的批發銷量。2018全年該指標同比-4.0%,上半年車市進一步惡化。


財報前瞻 | 吉利的黃金時代已經落幕?


大環境低迷,吉利無法獨善其身,1-6月累計銷量同比減少15%。關於銷量減少,吉利的解釋是為經銷商減庫存。


"

吉利汽車將在今天盤後(8月21日)公佈中期業績,作為民營、乃至自主裡最優秀的汽車公司,市場也一直透過吉利追蹤國內汽車業發展脈絡。

不過很悲觀,今年車市比去年更慘烈,吉利銷量大幅下滑,月初披露盈警預計2019上半年業績將同比減少40%左右。


財報前瞻 | 吉利的黃金時代已經落幕?


汽車黑夜

先說大環境,今年車市比去年更加慘淡,需求持續萎縮、國六切換,導致行業競爭烈度驟升、企業業績銳減。

根據乘聯會數據,今年1-6月汽車累計批售同比減少13.9%,這部分即對應車企給經銷商的批發銷量。2018全年該指標同比-4.0%,上半年車市進一步惡化。


財報前瞻 | 吉利的黃金時代已經落幕?


大環境低迷,吉利無法獨善其身,1-6月累計銷量同比減少15%。關於銷量減少,吉利的解釋是為經銷商減庫存。


財報前瞻 | 吉利的黃金時代已經落幕?


除幾個行業共性因素,我也在思考今年是不是有新的問題抑制了吉利。

吉利的產品力基本是自主裡公認最強,在行業進入存量市場後,本想著它能搶佔弱勢自主品牌份額、上攻中低端合資,但現實卻打臉。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首先,我覺得國六切換除造成行業擾動,更嚴重的是合資國五車型大範圍促銷對頭部自主產生抑制,這裡面吉利因為價格帶重合最大,受衝擊也最大。具體表現為,在對合資形成根深蒂固的節油、低維保印象,建立高認可度、高忠誠度後(尤其日系),當自主、合資同時降價,大家對合資的購買慾加倍放大:趁著降價,要不多加點上途觀?其實這和蘋果手機降價事件是同樣效果。

二、弱市下,著眼吉利長遠競爭力

汽車是重資產行業,有很強規模效應,吉利今年銷量可能只減少10%,但利潤卻會數倍地減少。

以2016年投放博越、帝豪GS等車型為起點,吉利開啟了高增長時代,2016、2017年連續業績翻番,但2018下半年增長大幅放緩。2018年營收1065.95億元,同比+15%,淨利潤125.53億元,同比+18%。


"

吉利汽車將在今天盤後(8月21日)公佈中期業績,作為民營、乃至自主裡最優秀的汽車公司,市場也一直透過吉利追蹤國內汽車業發展脈絡。

不過很悲觀,今年車市比去年更慘烈,吉利銷量大幅下滑,月初披露盈警預計2019上半年業績將同比減少40%左右。


財報前瞻 | 吉利的黃金時代已經落幕?


汽車黑夜

先說大環境,今年車市比去年更加慘淡,需求持續萎縮、國六切換,導致行業競爭烈度驟升、企業業績銳減。

根據乘聯會數據,今年1-6月汽車累計批售同比減少13.9%,這部分即對應車企給經銷商的批發銷量。2018全年該指標同比-4.0%,上半年車市進一步惡化。


財報前瞻 | 吉利的黃金時代已經落幕?


大環境低迷,吉利無法獨善其身,1-6月累計銷量同比減少15%。關於銷量減少,吉利的解釋是為經銷商減庫存。


財報前瞻 | 吉利的黃金時代已經落幕?


除幾個行業共性因素,我也在思考今年是不是有新的問題抑制了吉利。

吉利的產品力基本是自主裡公認最強,在行業進入存量市場後,本想著它能搶佔弱勢自主品牌份額、上攻中低端合資,但現實卻打臉。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首先,我覺得國六切換除造成行業擾動,更嚴重的是合資國五車型大範圍促銷對頭部自主產生抑制,這裡面吉利因為價格帶重合最大,受衝擊也最大。具體表現為,在對合資形成根深蒂固的節油、低維保印象,建立高認可度、高忠誠度後(尤其日系),當自主、合資同時降價,大家對合資的購買慾加倍放大:趁著降價,要不多加點上途觀?其實這和蘋果手機降價事件是同樣效果。

二、弱市下,著眼吉利長遠競爭力

汽車是重資產行業,有很強規模效應,吉利今年銷量可能只減少10%,但利潤卻會數倍地減少。

以2016年投放博越、帝豪GS等車型為起點,吉利開啟了高增長時代,2016、2017年連續業績翻番,但2018下半年增長大幅放緩。2018年營收1065.95億元,同比+15%,淨利潤125.53億元,同比+18%。


財報前瞻 | 吉利的黃金時代已經落幕?


而如果按盈警給的中期業績-40%測算,上半年單車淨利潤6140元,同比減少29%。除降價促銷,吉利去年從母公司收購幾個發動機、整車工廠,很可能導致產能利用率大幅下滑,折舊攤銷更多侵蝕利潤。


"

吉利汽車將在今天盤後(8月21日)公佈中期業績,作為民營、乃至自主裡最優秀的汽車公司,市場也一直透過吉利追蹤國內汽車業發展脈絡。

不過很悲觀,今年車市比去年更慘烈,吉利銷量大幅下滑,月初披露盈警預計2019上半年業績將同比減少40%左右。


財報前瞻 | 吉利的黃金時代已經落幕?


汽車黑夜

先說大環境,今年車市比去年更加慘淡,需求持續萎縮、國六切換,導致行業競爭烈度驟升、企業業績銳減。

根據乘聯會數據,今年1-6月汽車累計批售同比減少13.9%,這部分即對應車企給經銷商的批發銷量。2018全年該指標同比-4.0%,上半年車市進一步惡化。


財報前瞻 | 吉利的黃金時代已經落幕?


大環境低迷,吉利無法獨善其身,1-6月累計銷量同比減少15%。關於銷量減少,吉利的解釋是為經銷商減庫存。


財報前瞻 | 吉利的黃金時代已經落幕?


除幾個行業共性因素,我也在思考今年是不是有新的問題抑制了吉利。

吉利的產品力基本是自主裡公認最強,在行業進入存量市場後,本想著它能搶佔弱勢自主品牌份額、上攻中低端合資,但現實卻打臉。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首先,我覺得國六切換除造成行業擾動,更嚴重的是合資國五車型大範圍促銷對頭部自主產生抑制,這裡面吉利因為價格帶重合最大,受衝擊也最大。具體表現為,在對合資形成根深蒂固的節油、低維保印象,建立高認可度、高忠誠度後(尤其日系),當自主、合資同時降價,大家對合資的購買慾加倍放大:趁著降價,要不多加點上途觀?其實這和蘋果手機降價事件是同樣效果。

二、弱市下,著眼吉利長遠競爭力

汽車是重資產行業,有很強規模效應,吉利今年銷量可能只減少10%,但利潤卻會數倍地減少。

以2016年投放博越、帝豪GS等車型為起點,吉利開啟了高增長時代,2016、2017年連續業績翻番,但2018下半年增長大幅放緩。2018年營收1065.95億元,同比+15%,淨利潤125.53億元,同比+18%。


財報前瞻 | 吉利的黃金時代已經落幕?


而如果按盈警給的中期業績-40%測算,上半年單車淨利潤6140元,同比減少29%。除降價促銷,吉利去年從母公司收購幾個發動機、整車工廠,很可能導致產能利用率大幅下滑,折舊攤銷更多侵蝕利潤。


財報前瞻 | 吉利的黃金時代已經落幕?


業績大幅下滑已經是定局,那麼大家關心的只剩下「未來怎麼看」、「當前價格是否合理」。吉利股價已經較2017年底跌去近2/3。


"

吉利汽車將在今天盤後(8月21日)公佈中期業績,作為民營、乃至自主裡最優秀的汽車公司,市場也一直透過吉利追蹤國內汽車業發展脈絡。

不過很悲觀,今年車市比去年更慘烈,吉利銷量大幅下滑,月初披露盈警預計2019上半年業績將同比減少40%左右。


財報前瞻 | 吉利的黃金時代已經落幕?


汽車黑夜

先說大環境,今年車市比去年更加慘淡,需求持續萎縮、國六切換,導致行業競爭烈度驟升、企業業績銳減。

根據乘聯會數據,今年1-6月汽車累計批售同比減少13.9%,這部分即對應車企給經銷商的批發銷量。2018全年該指標同比-4.0%,上半年車市進一步惡化。


財報前瞻 | 吉利的黃金時代已經落幕?


大環境低迷,吉利無法獨善其身,1-6月累計銷量同比減少15%。關於銷量減少,吉利的解釋是為經銷商減庫存。


財報前瞻 | 吉利的黃金時代已經落幕?


除幾個行業共性因素,我也在思考今年是不是有新的問題抑制了吉利。

吉利的產品力基本是自主裡公認最強,在行業進入存量市場後,本想著它能搶佔弱勢自主品牌份額、上攻中低端合資,但現實卻打臉。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首先,我覺得國六切換除造成行業擾動,更嚴重的是合資國五車型大範圍促銷對頭部自主產生抑制,這裡面吉利因為價格帶重合最大,受衝擊也最大。具體表現為,在對合資形成根深蒂固的節油、低維保印象,建立高認可度、高忠誠度後(尤其日系),當自主、合資同時降價,大家對合資的購買慾加倍放大:趁著降價,要不多加點上途觀?其實這和蘋果手機降價事件是同樣效果。

二、弱市下,著眼吉利長遠競爭力

汽車是重資產行業,有很強規模效應,吉利今年銷量可能只減少10%,但利潤卻會數倍地減少。

以2016年投放博越、帝豪GS等車型為起點,吉利開啟了高增長時代,2016、2017年連續業績翻番,但2018下半年增長大幅放緩。2018年營收1065.95億元,同比+15%,淨利潤125.53億元,同比+18%。


財報前瞻 | 吉利的黃金時代已經落幕?


而如果按盈警給的中期業績-40%測算,上半年單車淨利潤6140元,同比減少29%。除降價促銷,吉利去年從母公司收購幾個發動機、整車工廠,很可能導致產能利用率大幅下滑,折舊攤銷更多侵蝕利潤。


財報前瞻 | 吉利的黃金時代已經落幕?


業績大幅下滑已經是定局,那麼大家關心的只剩下「未來怎麼看」、「當前價格是否合理」。吉利股價已經較2017年底跌去近2/3。


財報前瞻 | 吉利的黃金時代已經落幕?


記得早年加入世貿時,面臨行業開放、進口關稅跳崖式縮減,國內一片「自主車企要亡」的論調,但後來的情況是自主們自下而上一一擊破合資們的價格帶、利潤池,韓系、法系最先被衝擊到改變自身產品戰略。

吉利產品力無疑是自主最好之一,也最有希望在行業競爭中勝出,對比海外具體豐田、大眾每年1000萬臺產銷規模,長遠空間巨大。

根據彭博數據,目前20位分析師看好吉利,目標價12.9港元,大概有20%上漲空間。對於中期業績,彭博一直預期營收459億(人民幣,下同),淨利潤40.4億,同比-40%。


"

吉利汽車將在今天盤後(8月21日)公佈中期業績,作為民營、乃至自主裡最優秀的汽車公司,市場也一直透過吉利追蹤國內汽車業發展脈絡。

不過很悲觀,今年車市比去年更慘烈,吉利銷量大幅下滑,月初披露盈警預計2019上半年業績將同比減少40%左右。


財報前瞻 | 吉利的黃金時代已經落幕?


汽車黑夜

先說大環境,今年車市比去年更加慘淡,需求持續萎縮、國六切換,導致行業競爭烈度驟升、企業業績銳減。

根據乘聯會數據,今年1-6月汽車累計批售同比減少13.9%,這部分即對應車企給經銷商的批發銷量。2018全年該指標同比-4.0%,上半年車市進一步惡化。


財報前瞻 | 吉利的黃金時代已經落幕?


大環境低迷,吉利無法獨善其身,1-6月累計銷量同比減少15%。關於銷量減少,吉利的解釋是為經銷商減庫存。


財報前瞻 | 吉利的黃金時代已經落幕?


除幾個行業共性因素,我也在思考今年是不是有新的問題抑制了吉利。

吉利的產品力基本是自主裡公認最強,在行業進入存量市場後,本想著它能搶佔弱勢自主品牌份額、上攻中低端合資,但現實卻打臉。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首先,我覺得國六切換除造成行業擾動,更嚴重的是合資國五車型大範圍促銷對頭部自主產生抑制,這裡面吉利因為價格帶重合最大,受衝擊也最大。具體表現為,在對合資形成根深蒂固的節油、低維保印象,建立高認可度、高忠誠度後(尤其日系),當自主、合資同時降價,大家對合資的購買慾加倍放大:趁著降價,要不多加點上途觀?其實這和蘋果手機降價事件是同樣效果。

二、弱市下,著眼吉利長遠競爭力

汽車是重資產行業,有很強規模效應,吉利今年銷量可能只減少10%,但利潤卻會數倍地減少。

以2016年投放博越、帝豪GS等車型為起點,吉利開啟了高增長時代,2016、2017年連續業績翻番,但2018下半年增長大幅放緩。2018年營收1065.95億元,同比+15%,淨利潤125.53億元,同比+18%。


財報前瞻 | 吉利的黃金時代已經落幕?


而如果按盈警給的中期業績-40%測算,上半年單車淨利潤6140元,同比減少29%。除降價促銷,吉利去年從母公司收購幾個發動機、整車工廠,很可能導致產能利用率大幅下滑,折舊攤銷更多侵蝕利潤。


財報前瞻 | 吉利的黃金時代已經落幕?


業績大幅下滑已經是定局,那麼大家關心的只剩下「未來怎麼看」、「當前價格是否合理」。吉利股價已經較2017年底跌去近2/3。


財報前瞻 | 吉利的黃金時代已經落幕?


記得早年加入世貿時,面臨行業開放、進口關稅跳崖式縮減,國內一片「自主車企要亡」的論調,但後來的情況是自主們自下而上一一擊破合資們的價格帶、利潤池,韓系、法系最先被衝擊到改變自身產品戰略。

吉利產品力無疑是自主最好之一,也最有希望在行業競爭中勝出,對比海外具體豐田、大眾每年1000萬臺產銷規模,長遠空間巨大。

根據彭博數據,目前20位分析師看好吉利,目標價12.9港元,大概有20%上漲空間。對於中期業績,彭博一直預期營收459億(人民幣,下同),淨利潤40.4億,同比-40%。


財報前瞻 | 吉利的黃金時代已經落幕?


估值方面,現在6.8倍市盈率基本是歷史最低水平,下跌風險較小。


"

吉利汽車將在今天盤後(8月21日)公佈中期業績,作為民營、乃至自主裡最優秀的汽車公司,市場也一直透過吉利追蹤國內汽車業發展脈絡。

不過很悲觀,今年車市比去年更慘烈,吉利銷量大幅下滑,月初披露盈警預計2019上半年業績將同比減少40%左右。


財報前瞻 | 吉利的黃金時代已經落幕?


汽車黑夜

先說大環境,今年車市比去年更加慘淡,需求持續萎縮、國六切換,導致行業競爭烈度驟升、企業業績銳減。

根據乘聯會數據,今年1-6月汽車累計批售同比減少13.9%,這部分即對應車企給經銷商的批發銷量。2018全年該指標同比-4.0%,上半年車市進一步惡化。


財報前瞻 | 吉利的黃金時代已經落幕?


大環境低迷,吉利無法獨善其身,1-6月累計銷量同比減少15%。關於銷量減少,吉利的解釋是為經銷商減庫存。


財報前瞻 | 吉利的黃金時代已經落幕?


除幾個行業共性因素,我也在思考今年是不是有新的問題抑制了吉利。

吉利的產品力基本是自主裡公認最強,在行業進入存量市場後,本想著它能搶佔弱勢自主品牌份額、上攻中低端合資,但現實卻打臉。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首先,我覺得國六切換除造成行業擾動,更嚴重的是合資國五車型大範圍促銷對頭部自主產生抑制,這裡面吉利因為價格帶重合最大,受衝擊也最大。具體表現為,在對合資形成根深蒂固的節油、低維保印象,建立高認可度、高忠誠度後(尤其日系),當自主、合資同時降價,大家對合資的購買慾加倍放大:趁著降價,要不多加點上途觀?其實這和蘋果手機降價事件是同樣效果。

二、弱市下,著眼吉利長遠競爭力

汽車是重資產行業,有很強規模效應,吉利今年銷量可能只減少10%,但利潤卻會數倍地減少。

以2016年投放博越、帝豪GS等車型為起點,吉利開啟了高增長時代,2016、2017年連續業績翻番,但2018下半年增長大幅放緩。2018年營收1065.95億元,同比+15%,淨利潤125.53億元,同比+18%。


財報前瞻 | 吉利的黃金時代已經落幕?


而如果按盈警給的中期業績-40%測算,上半年單車淨利潤6140元,同比減少29%。除降價促銷,吉利去年從母公司收購幾個發動機、整車工廠,很可能導致產能利用率大幅下滑,折舊攤銷更多侵蝕利潤。


財報前瞻 | 吉利的黃金時代已經落幕?


業績大幅下滑已經是定局,那麼大家關心的只剩下「未來怎麼看」、「當前價格是否合理」。吉利股價已經較2017年底跌去近2/3。


財報前瞻 | 吉利的黃金時代已經落幕?


記得早年加入世貿時,面臨行業開放、進口關稅跳崖式縮減,國內一片「自主車企要亡」的論調,但後來的情況是自主們自下而上一一擊破合資們的價格帶、利潤池,韓系、法系最先被衝擊到改變自身產品戰略。

吉利產品力無疑是自主最好之一,也最有希望在行業競爭中勝出,對比海外具體豐田、大眾每年1000萬臺產銷規模,長遠空間巨大。

根據彭博數據,目前20位分析師看好吉利,目標價12.9港元,大概有20%上漲空間。對於中期業績,彭博一直預期營收459億(人民幣,下同),淨利潤40.4億,同比-40%。


財報前瞻 | 吉利的黃金時代已經落幕?


估值方面,現在6.8倍市盈率基本是歷史最低水平,下跌風險較小。


財報前瞻 | 吉利的黃金時代已經落幕?


小結

除業績以外,對於吉利這份中報,我想投資者還需關心毛利率、現金流、營運資本變動情況(應收、應付、存貨等),這些指標更能體現弱市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或許也將是這份財報少有的亮點。

文/gary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觀點,不代表富途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根據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相關的風險因素,並於需要時諮詢專業投資顧問意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