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車企財報背後的三個“疑點”| 汽車產經'

""上半年車企財報背後的三個“疑點”| 汽車產經

車市整體下行,比亞迪和北汽藍谷為何利潤分別上漲203.6%和9.7%?傳統車企利潤普降,東風為何成為逆勢上漲的唯一一家?一跌再跌,各券商機構為何建議投資者加大行業配置?

文 | 吳雪

如果用一個詞形容上半年的車市,那麼“降字當頭”恐怕最為合適。中汽協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乘用車產銷分別為997.8萬輛和1012.7萬輛,同比下滑幅度高達15.8%和14%。

這一情況反映在上市車企的財報上,就是數據普遍不佳。尤其是從利潤的同比變化來看,兩位數下降已經屬於“標配”。

具體來說,受銷量下滑及降價促銷的影響,在目前已發佈財報的17家以乘用車為主的企業中,近八成利潤都處於大幅下滑的通道之中。

不過,在一片慘跌的背後,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一表格,不難發現,這其中也存在幾個引人關注的疑點。

"上半年車企財報背後的三個“疑點”| 汽車產經

車市整體下行,比亞迪和北汽藍谷為何利潤分別上漲203.6%和9.7%?傳統車企利潤普降,東風為何成為逆勢上漲的唯一一家?一跌再跌,各券商機構為何建議投資者加大行業配置?

文 | 吳雪

如果用一個詞形容上半年的車市,那麼“降字當頭”恐怕最為合適。中汽協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乘用車產銷分別為997.8萬輛和1012.7萬輛,同比下滑幅度高達15.8%和14%。

這一情況反映在上市車企的財報上,就是數據普遍不佳。尤其是從利潤的同比變化來看,兩位數下降已經屬於“標配”。

具體來說,受銷量下滑及降價促銷的影響,在目前已發佈財報的17家以乘用車為主的企業中,近八成利潤都處於大幅下滑的通道之中。

不過,在一片慘跌的背後,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一表格,不難發現,這其中也存在幾個引人關注的疑點。

上半年車企財報背後的三個“疑點”| 汽車產經

疑點一:車市整體下行,比亞迪、北汽藍谷利潤為何上漲204.6%和9.7%?

與傳統車企銷量、營收、利潤全部大幅度下滑不同,上半年,更加專注於新能源的比亞迪和北汽藍谷,日子顯然過得更加滋潤。

數據顯示,上半年,比亞迪新能源車同比增長94.5%,達到14.57萬輛;

新能源車業務收入同比增長38.8%,達到254.5億元;

利潤漲幅高達203.61%,達到14.55億元。


上半年,北汽新能源銷量也增長21.57%,達到6.5萬輛;

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7.63%,達到99.19億元;

淨利潤漲幅9.70%,達到9524.42萬元。

一直以來,政府的補貼政策對於新能源車企而言,都是其銷量變化的風向標。不過上半年,雖然今年補貼的退坡幅度高達50%以上,但由於新政策到6月26日才正式實施,於是這一政策對企業業績的影響並未真正顯現。

甚至由於在補貼退坡之前“搶買”現象的出現,新能源車市場的銷量反而大漲。受此影響,上半年,比亞迪和北汽藍谷銷量和營收自然也大幅飆升。

不過,就兩家企業的利潤而言,雖然這一數據同樣漲幅明顯,但在車市整體下行的大環境之下,在這種增長的背後,我們不難發現潛在的重重隱憂。

就比亞迪而言,其上半年利潤漲幅雖然高達203.61%,但這在很大程度上與去年基數過低有關。即使其今年上半年淨利潤達到14.55億元,事實上卻依舊未能恢復到2017年17.23億元以及2016年22.60億元的巔峰水平。

與此同時,今年上半年,比亞迪收到與汽車相關的政府補助7.10億元,佔其淨利潤比例為48.8%。而隨著下半年政府補貼的退坡,其銷量、營收及利潤必然也將受到影響。

也正因為此,在上半年利潤大漲之後,據比亞迪預計,其第三季度將僅能獲得1-3億元的淨利潤。而在財報發佈之後,各大券商機構紛紛下調對比亞迪的評級,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應了市場對其下半年的表現預期。

同樣,與比亞迪類似,從財報數據來看,北汽藍谷對政府補貼也相當依賴。

財報顯示,雖然今年上半年,其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9524.42萬元,同比增長9.70%。但其扣除包括政府補貼(得到補貼2.08億元)在內的非經常性損益之後的淨利潤已經為-1.23億元。

疑點二:傳統車企之中,東風為何成為利潤上漲的唯一一家?

除比亞迪與北汽藍谷之外,在一片慘跌之中利潤逆勢上漲的,還有一家傳統車企——東風集團。

財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東風集團營業收入達到484.47億元,同比下滑16.36%。但其淨利潤卻同比增長5.34%,達到84.99億元。

而與此同時,與東風集團乘用車板塊結構相似、體量相似,同樣擁有兩家日系奶牛,自主板塊同樣不景氣,歐美合資板塊同樣處於虧損階段的廣汽集團,上半年的利潤變動卻處於同比-28.89%的下滑通道之中。

數據顯示,在處於虧損狀態的合資板塊中,東風集團的合資公司神龍汽車下滑幅度反而更大,今年的虧損額已經達到25億元,而去年同期時,其尚有2億元的盈利。與此同時,上半年,廣汽集團的合資板塊廣汽三菱的利潤則減少約1.5億,廣汽菲克的虧損則比去年增加4.3億。

至於兩家集團在利潤數據上最終呈現兩個不同走向的原因,東風集團除受商用車板塊的影響之外,其收入和銷量均出現下滑,但淨利潤卻實現增長,主要還是因為上年同期下屬合營企業東風特汽(十堰)專用車有限公司針對新能源車業務計提資產減值。

而所謂計提資產減值,通俗來說,主要是企業從謹慎的角度出發,評估技術、設備等老舊可能帶來的損失,把其提前當作損失處理。在東風集團的收益中,受這一操作的影響,其“其他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迅速上漲,同比增加了約8.91億。

而廣汽集團除日系奶牛沒能止住歐美及自主板塊的下滑之外,其利潤減少最為重要的原因之一還在於其在低谷階段依舊大幅增加了研發投入。

從財報來看,在研發費用方面,其同比增加幅度為73.19%;而在研發支出層面,其投入也同比增長24.4%。兩項合計,其支出共增加了約7.3億。

疑點三:一跌再跌,券商機構為何建議投資者加大行業配置?

雖然上半年多個車企創造了上市以來最差的半年報數據,但令人意外的,在財報發佈之後,不少企業的股價反而呈現上漲趨勢。

以上汽集團為例,8月29日其披露的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其實現營業收入3679.16億元,同比下降19.52%;淨利潤137.64億元,同比下降27.49%。這也是上汽集團上市十年來,半年報中首次出現利潤同比負增長。

但在其財報發佈的第二天,上汽集團開盤漲幅為1.46%。同時,包括廣發證券、興業證券、中金公司等在內的多家機構都給出了“買入”或“增持”的評級。而從這些機構的分析來看,做出這一憑藉的主要原因則在於,隨著“金九銀十”的到來,它們普遍認為上汽的業績拐點或將到來。

事實上,自8月27日,為刺激包括汽車在內的商業消費,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時起,汽車股便普遍呈現向好傾向。8月28日時,受這一政策影響,汽車股開盤強勢,一汽夏利等多股甚至出現漲停的情況。

同時,從近期興業證券、萬聯證券、中信建投等發佈的分析報告來看,認為汽車行業“接近歷史底部區間,目前行業處於探底回升期”已經成為諸多券商機構的共識。而正是出於這一判斷,雖然車企產銷此前一跌再跌,但近期各券商機構卻紛紛建議投資者加大行業配置。

"上半年車企財報背後的三個“疑點”| 汽車產經

車市整體下行,比亞迪和北汽藍谷為何利潤分別上漲203.6%和9.7%?傳統車企利潤普降,東風為何成為逆勢上漲的唯一一家?一跌再跌,各券商機構為何建議投資者加大行業配置?

文 | 吳雪

如果用一個詞形容上半年的車市,那麼“降字當頭”恐怕最為合適。中汽協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乘用車產銷分別為997.8萬輛和1012.7萬輛,同比下滑幅度高達15.8%和14%。

這一情況反映在上市車企的財報上,就是數據普遍不佳。尤其是從利潤的同比變化來看,兩位數下降已經屬於“標配”。

具體來說,受銷量下滑及降價促銷的影響,在目前已發佈財報的17家以乘用車為主的企業中,近八成利潤都處於大幅下滑的通道之中。

不過,在一片慘跌的背後,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一表格,不難發現,這其中也存在幾個引人關注的疑點。

上半年車企財報背後的三個“疑點”| 汽車產經

疑點一:車市整體下行,比亞迪、北汽藍谷利潤為何上漲204.6%和9.7%?

與傳統車企銷量、營收、利潤全部大幅度下滑不同,上半年,更加專注於新能源的比亞迪和北汽藍谷,日子顯然過得更加滋潤。

數據顯示,上半年,比亞迪新能源車同比增長94.5%,達到14.57萬輛;

新能源車業務收入同比增長38.8%,達到254.5億元;

利潤漲幅高達203.61%,達到14.55億元。


上半年,北汽新能源銷量也增長21.57%,達到6.5萬輛;

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7.63%,達到99.19億元;

淨利潤漲幅9.70%,達到9524.42萬元。

一直以來,政府的補貼政策對於新能源車企而言,都是其銷量變化的風向標。不過上半年,雖然今年補貼的退坡幅度高達50%以上,但由於新政策到6月26日才正式實施,於是這一政策對企業業績的影響並未真正顯現。

甚至由於在補貼退坡之前“搶買”現象的出現,新能源車市場的銷量反而大漲。受此影響,上半年,比亞迪和北汽藍谷銷量和營收自然也大幅飆升。

不過,就兩家企業的利潤而言,雖然這一數據同樣漲幅明顯,但在車市整體下行的大環境之下,在這種增長的背後,我們不難發現潛在的重重隱憂。

就比亞迪而言,其上半年利潤漲幅雖然高達203.61%,但這在很大程度上與去年基數過低有關。即使其今年上半年淨利潤達到14.55億元,事實上卻依舊未能恢復到2017年17.23億元以及2016年22.60億元的巔峰水平。

與此同時,今年上半年,比亞迪收到與汽車相關的政府補助7.10億元,佔其淨利潤比例為48.8%。而隨著下半年政府補貼的退坡,其銷量、營收及利潤必然也將受到影響。

也正因為此,在上半年利潤大漲之後,據比亞迪預計,其第三季度將僅能獲得1-3億元的淨利潤。而在財報發佈之後,各大券商機構紛紛下調對比亞迪的評級,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應了市場對其下半年的表現預期。

同樣,與比亞迪類似,從財報數據來看,北汽藍谷對政府補貼也相當依賴。

財報顯示,雖然今年上半年,其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9524.42萬元,同比增長9.70%。但其扣除包括政府補貼(得到補貼2.08億元)在內的非經常性損益之後的淨利潤已經為-1.23億元。

疑點二:傳統車企之中,東風為何成為利潤上漲的唯一一家?

除比亞迪與北汽藍谷之外,在一片慘跌之中利潤逆勢上漲的,還有一家傳統車企——東風集團。

財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東風集團營業收入達到484.47億元,同比下滑16.36%。但其淨利潤卻同比增長5.34%,達到84.99億元。

而與此同時,與東風集團乘用車板塊結構相似、體量相似,同樣擁有兩家日系奶牛,自主板塊同樣不景氣,歐美合資板塊同樣處於虧損階段的廣汽集團,上半年的利潤變動卻處於同比-28.89%的下滑通道之中。

數據顯示,在處於虧損狀態的合資板塊中,東風集團的合資公司神龍汽車下滑幅度反而更大,今年的虧損額已經達到25億元,而去年同期時,其尚有2億元的盈利。與此同時,上半年,廣汽集團的合資板塊廣汽三菱的利潤則減少約1.5億,廣汽菲克的虧損則比去年增加4.3億。

至於兩家集團在利潤數據上最終呈現兩個不同走向的原因,東風集團除受商用車板塊的影響之外,其收入和銷量均出現下滑,但淨利潤卻實現增長,主要還是因為上年同期下屬合營企業東風特汽(十堰)專用車有限公司針對新能源車業務計提資產減值。

而所謂計提資產減值,通俗來說,主要是企業從謹慎的角度出發,評估技術、設備等老舊可能帶來的損失,把其提前當作損失處理。在東風集團的收益中,受這一操作的影響,其“其他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迅速上漲,同比增加了約8.91億。

而廣汽集團除日系奶牛沒能止住歐美及自主板塊的下滑之外,其利潤減少最為重要的原因之一還在於其在低谷階段依舊大幅增加了研發投入。

從財報來看,在研發費用方面,其同比增加幅度為73.19%;而在研發支出層面,其投入也同比增長24.4%。兩項合計,其支出共增加了約7.3億。

疑點三:一跌再跌,券商機構為何建議投資者加大行業配置?

雖然上半年多個車企創造了上市以來最差的半年報數據,但令人意外的,在財報發佈之後,不少企業的股價反而呈現上漲趨勢。

以上汽集團為例,8月29日其披露的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其實現營業收入3679.16億元,同比下降19.52%;淨利潤137.64億元,同比下降27.49%。這也是上汽集團上市十年來,半年報中首次出現利潤同比負增長。

但在其財報發佈的第二天,上汽集團開盤漲幅為1.46%。同時,包括廣發證券、興業證券、中金公司等在內的多家機構都給出了“買入”或“增持”的評級。而從這些機構的分析來看,做出這一憑藉的主要原因則在於,隨著“金九銀十”的到來,它們普遍認為上汽的業績拐點或將到來。

事實上,自8月27日,為刺激包括汽車在內的商業消費,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時起,汽車股便普遍呈現向好傾向。8月28日時,受這一政策影響,汽車股開盤強勢,一汽夏利等多股甚至出現漲停的情況。

同時,從近期興業證券、萬聯證券、中信建投等發佈的分析報告來看,認為汽車行業“接近歷史底部區間,目前行業處於探底回升期”已經成為諸多券商機構的共識。而正是出於這一判斷,雖然車企產銷此前一跌再跌,但近期各券商機構卻紛紛建議投資者加大行業配置。

上半年車企財報背後的三個“疑點”| 汽車產經"上半年車企財報背後的三個“疑點”| 汽車產經

車市整體下行,比亞迪和北汽藍谷為何利潤分別上漲203.6%和9.7%?傳統車企利潤普降,東風為何成為逆勢上漲的唯一一家?一跌再跌,各券商機構為何建議投資者加大行業配置?

文 | 吳雪

如果用一個詞形容上半年的車市,那麼“降字當頭”恐怕最為合適。中汽協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乘用車產銷分別為997.8萬輛和1012.7萬輛,同比下滑幅度高達15.8%和14%。

這一情況反映在上市車企的財報上,就是數據普遍不佳。尤其是從利潤的同比變化來看,兩位數下降已經屬於“標配”。

具體來說,受銷量下滑及降價促銷的影響,在目前已發佈財報的17家以乘用車為主的企業中,近八成利潤都處於大幅下滑的通道之中。

不過,在一片慘跌的背後,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一表格,不難發現,這其中也存在幾個引人關注的疑點。

上半年車企財報背後的三個“疑點”| 汽車產經

疑點一:車市整體下行,比亞迪、北汽藍谷利潤為何上漲204.6%和9.7%?

與傳統車企銷量、營收、利潤全部大幅度下滑不同,上半年,更加專注於新能源的比亞迪和北汽藍谷,日子顯然過得更加滋潤。

數據顯示,上半年,比亞迪新能源車同比增長94.5%,達到14.57萬輛;

新能源車業務收入同比增長38.8%,達到254.5億元;

利潤漲幅高達203.61%,達到14.55億元。


上半年,北汽新能源銷量也增長21.57%,達到6.5萬輛;

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7.63%,達到99.19億元;

淨利潤漲幅9.70%,達到9524.42萬元。

一直以來,政府的補貼政策對於新能源車企而言,都是其銷量變化的風向標。不過上半年,雖然今年補貼的退坡幅度高達50%以上,但由於新政策到6月26日才正式實施,於是這一政策對企業業績的影響並未真正顯現。

甚至由於在補貼退坡之前“搶買”現象的出現,新能源車市場的銷量反而大漲。受此影響,上半年,比亞迪和北汽藍谷銷量和營收自然也大幅飆升。

不過,就兩家企業的利潤而言,雖然這一數據同樣漲幅明顯,但在車市整體下行的大環境之下,在這種增長的背後,我們不難發現潛在的重重隱憂。

就比亞迪而言,其上半年利潤漲幅雖然高達203.61%,但這在很大程度上與去年基數過低有關。即使其今年上半年淨利潤達到14.55億元,事實上卻依舊未能恢復到2017年17.23億元以及2016年22.60億元的巔峰水平。

與此同時,今年上半年,比亞迪收到與汽車相關的政府補助7.10億元,佔其淨利潤比例為48.8%。而隨著下半年政府補貼的退坡,其銷量、營收及利潤必然也將受到影響。

也正因為此,在上半年利潤大漲之後,據比亞迪預計,其第三季度將僅能獲得1-3億元的淨利潤。而在財報發佈之後,各大券商機構紛紛下調對比亞迪的評級,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應了市場對其下半年的表現預期。

同樣,與比亞迪類似,從財報數據來看,北汽藍谷對政府補貼也相當依賴。

財報顯示,雖然今年上半年,其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9524.42萬元,同比增長9.70%。但其扣除包括政府補貼(得到補貼2.08億元)在內的非經常性損益之後的淨利潤已經為-1.23億元。

疑點二:傳統車企之中,東風為何成為利潤上漲的唯一一家?

除比亞迪與北汽藍谷之外,在一片慘跌之中利潤逆勢上漲的,還有一家傳統車企——東風集團。

財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東風集團營業收入達到484.47億元,同比下滑16.36%。但其淨利潤卻同比增長5.34%,達到84.99億元。

而與此同時,與東風集團乘用車板塊結構相似、體量相似,同樣擁有兩家日系奶牛,自主板塊同樣不景氣,歐美合資板塊同樣處於虧損階段的廣汽集團,上半年的利潤變動卻處於同比-28.89%的下滑通道之中。

數據顯示,在處於虧損狀態的合資板塊中,東風集團的合資公司神龍汽車下滑幅度反而更大,今年的虧損額已經達到25億元,而去年同期時,其尚有2億元的盈利。與此同時,上半年,廣汽集團的合資板塊廣汽三菱的利潤則減少約1.5億,廣汽菲克的虧損則比去年增加4.3億。

至於兩家集團在利潤數據上最終呈現兩個不同走向的原因,東風集團除受商用車板塊的影響之外,其收入和銷量均出現下滑,但淨利潤卻實現增長,主要還是因為上年同期下屬合營企業東風特汽(十堰)專用車有限公司針對新能源車業務計提資產減值。

而所謂計提資產減值,通俗來說,主要是企業從謹慎的角度出發,評估技術、設備等老舊可能帶來的損失,把其提前當作損失處理。在東風集團的收益中,受這一操作的影響,其“其他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迅速上漲,同比增加了約8.91億。

而廣汽集團除日系奶牛沒能止住歐美及自主板塊的下滑之外,其利潤減少最為重要的原因之一還在於其在低谷階段依舊大幅增加了研發投入。

從財報來看,在研發費用方面,其同比增加幅度為73.19%;而在研發支出層面,其投入也同比增長24.4%。兩項合計,其支出共增加了約7.3億。

疑點三:一跌再跌,券商機構為何建議投資者加大行業配置?

雖然上半年多個車企創造了上市以來最差的半年報數據,但令人意外的,在財報發佈之後,不少企業的股價反而呈現上漲趨勢。

以上汽集團為例,8月29日其披露的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其實現營業收入3679.16億元,同比下降19.52%;淨利潤137.64億元,同比下降27.49%。這也是上汽集團上市十年來,半年報中首次出現利潤同比負增長。

但在其財報發佈的第二天,上汽集團開盤漲幅為1.46%。同時,包括廣發證券、興業證券、中金公司等在內的多家機構都給出了“買入”或“增持”的評級。而從這些機構的分析來看,做出這一憑藉的主要原因則在於,隨著“金九銀十”的到來,它們普遍認為上汽的業績拐點或將到來。

事實上,自8月27日,為刺激包括汽車在內的商業消費,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時起,汽車股便普遍呈現向好傾向。8月28日時,受這一政策影響,汽車股開盤強勢,一汽夏利等多股甚至出現漲停的情況。

同時,從近期興業證券、萬聯證券、中信建投等發佈的分析報告來看,認為汽車行業“接近歷史底部區間,目前行業處於探底回升期”已經成為諸多券商機構的共識。而正是出於這一判斷,雖然車企產銷此前一跌再跌,但近期各券商機構卻紛紛建議投資者加大行業配置。

上半年車企財報背後的三個“疑點”| 汽車產經上半年車企財報背後的三個“疑點”| 汽車產經"上半年車企財報背後的三個“疑點”| 汽車產經

車市整體下行,比亞迪和北汽藍谷為何利潤分別上漲203.6%和9.7%?傳統車企利潤普降,東風為何成為逆勢上漲的唯一一家?一跌再跌,各券商機構為何建議投資者加大行業配置?

文 | 吳雪

如果用一個詞形容上半年的車市,那麼“降字當頭”恐怕最為合適。中汽協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乘用車產銷分別為997.8萬輛和1012.7萬輛,同比下滑幅度高達15.8%和14%。

這一情況反映在上市車企的財報上,就是數據普遍不佳。尤其是從利潤的同比變化來看,兩位數下降已經屬於“標配”。

具體來說,受銷量下滑及降價促銷的影響,在目前已發佈財報的17家以乘用車為主的企業中,近八成利潤都處於大幅下滑的通道之中。

不過,在一片慘跌的背後,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一表格,不難發現,這其中也存在幾個引人關注的疑點。

上半年車企財報背後的三個“疑點”| 汽車產經

疑點一:車市整體下行,比亞迪、北汽藍谷利潤為何上漲204.6%和9.7%?

與傳統車企銷量、營收、利潤全部大幅度下滑不同,上半年,更加專注於新能源的比亞迪和北汽藍谷,日子顯然過得更加滋潤。

數據顯示,上半年,比亞迪新能源車同比增長94.5%,達到14.57萬輛;

新能源車業務收入同比增長38.8%,達到254.5億元;

利潤漲幅高達203.61%,達到14.55億元。


上半年,北汽新能源銷量也增長21.57%,達到6.5萬輛;

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7.63%,達到99.19億元;

淨利潤漲幅9.70%,達到9524.42萬元。

一直以來,政府的補貼政策對於新能源車企而言,都是其銷量變化的風向標。不過上半年,雖然今年補貼的退坡幅度高達50%以上,但由於新政策到6月26日才正式實施,於是這一政策對企業業績的影響並未真正顯現。

甚至由於在補貼退坡之前“搶買”現象的出現,新能源車市場的銷量反而大漲。受此影響,上半年,比亞迪和北汽藍谷銷量和營收自然也大幅飆升。

不過,就兩家企業的利潤而言,雖然這一數據同樣漲幅明顯,但在車市整體下行的大環境之下,在這種增長的背後,我們不難發現潛在的重重隱憂。

就比亞迪而言,其上半年利潤漲幅雖然高達203.61%,但這在很大程度上與去年基數過低有關。即使其今年上半年淨利潤達到14.55億元,事實上卻依舊未能恢復到2017年17.23億元以及2016年22.60億元的巔峰水平。

與此同時,今年上半年,比亞迪收到與汽車相關的政府補助7.10億元,佔其淨利潤比例為48.8%。而隨著下半年政府補貼的退坡,其銷量、營收及利潤必然也將受到影響。

也正因為此,在上半年利潤大漲之後,據比亞迪預計,其第三季度將僅能獲得1-3億元的淨利潤。而在財報發佈之後,各大券商機構紛紛下調對比亞迪的評級,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應了市場對其下半年的表現預期。

同樣,與比亞迪類似,從財報數據來看,北汽藍谷對政府補貼也相當依賴。

財報顯示,雖然今年上半年,其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9524.42萬元,同比增長9.70%。但其扣除包括政府補貼(得到補貼2.08億元)在內的非經常性損益之後的淨利潤已經為-1.23億元。

疑點二:傳統車企之中,東風為何成為利潤上漲的唯一一家?

除比亞迪與北汽藍谷之外,在一片慘跌之中利潤逆勢上漲的,還有一家傳統車企——東風集團。

財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東風集團營業收入達到484.47億元,同比下滑16.36%。但其淨利潤卻同比增長5.34%,達到84.99億元。

而與此同時,與東風集團乘用車板塊結構相似、體量相似,同樣擁有兩家日系奶牛,自主板塊同樣不景氣,歐美合資板塊同樣處於虧損階段的廣汽集團,上半年的利潤變動卻處於同比-28.89%的下滑通道之中。

數據顯示,在處於虧損狀態的合資板塊中,東風集團的合資公司神龍汽車下滑幅度反而更大,今年的虧損額已經達到25億元,而去年同期時,其尚有2億元的盈利。與此同時,上半年,廣汽集團的合資板塊廣汽三菱的利潤則減少約1.5億,廣汽菲克的虧損則比去年增加4.3億。

至於兩家集團在利潤數據上最終呈現兩個不同走向的原因,東風集團除受商用車板塊的影響之外,其收入和銷量均出現下滑,但淨利潤卻實現增長,主要還是因為上年同期下屬合營企業東風特汽(十堰)專用車有限公司針對新能源車業務計提資產減值。

而所謂計提資產減值,通俗來說,主要是企業從謹慎的角度出發,評估技術、設備等老舊可能帶來的損失,把其提前當作損失處理。在東風集團的收益中,受這一操作的影響,其“其他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迅速上漲,同比增加了約8.91億。

而廣汽集團除日系奶牛沒能止住歐美及自主板塊的下滑之外,其利潤減少最為重要的原因之一還在於其在低谷階段依舊大幅增加了研發投入。

從財報來看,在研發費用方面,其同比增加幅度為73.19%;而在研發支出層面,其投入也同比增長24.4%。兩項合計,其支出共增加了約7.3億。

疑點三:一跌再跌,券商機構為何建議投資者加大行業配置?

雖然上半年多個車企創造了上市以來最差的半年報數據,但令人意外的,在財報發佈之後,不少企業的股價反而呈現上漲趨勢。

以上汽集團為例,8月29日其披露的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其實現營業收入3679.16億元,同比下降19.52%;淨利潤137.64億元,同比下降27.49%。這也是上汽集團上市十年來,半年報中首次出現利潤同比負增長。

但在其財報發佈的第二天,上汽集團開盤漲幅為1.46%。同時,包括廣發證券、興業證券、中金公司等在內的多家機構都給出了“買入”或“增持”的評級。而從這些機構的分析來看,做出這一憑藉的主要原因則在於,隨著“金九銀十”的到來,它們普遍認為上汽的業績拐點或將到來。

事實上,自8月27日,為刺激包括汽車在內的商業消費,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時起,汽車股便普遍呈現向好傾向。8月28日時,受這一政策影響,汽車股開盤強勢,一汽夏利等多股甚至出現漲停的情況。

同時,從近期興業證券、萬聯證券、中信建投等發佈的分析報告來看,認為汽車行業“接近歷史底部區間,目前行業處於探底回升期”已經成為諸多券商機構的共識。而正是出於這一判斷,雖然車企產銷此前一跌再跌,但近期各券商機構卻紛紛建議投資者加大行業配置。

上半年車企財報背後的三個“疑點”| 汽車產經上半年車企財報背後的三個“疑點”| 汽車產經上半年車企財報背後的三個“疑點”| 汽車產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