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新研究:晚上6點前吃飯對減肥、降血糖和血壓效果更好

減肥 糖尿病 蔬菜 糖尿病之敵 2019-06-10

美國糖尿病協會又在開年會了。

每年的美國糖尿病協會都像是開武林大會,全世界各地的醫生專家都趕赴美國,轟轟烈烈討論糖尿病防治新熱點。雖然對於普通糖尿病患者而言,這些熱點離我們都有點遠,糖尿病依然治不好,併發症依然花費昂貴,很多糖尿病患者依然不懂、不管、不顧,然後併發症來臨時病來如山倒。

但不可否認的是,糖尿病防治科研每年都在取得進步。比如這次會上提出了兩個觀點,對糖尿病患者每天的生活很有幫助。

美國最新研究:晚上6點前吃飯對減肥、降血糖和血壓效果更好

觀點一:晚上6點前吃飯對減肥、控血糖和血壓效果更好

阿拉巴馬大學的專家Courtney Peterson介紹了一種輕斷食方法。和其他一週斷兩天之類的斷食不一樣,他介紹的這種輕斷食指的是在每天保持一定時間(一般必須大於12小時)不進食食物。比如說晚上6點以前吃飯,早上6點以後吃飯,就做到了12小時以上的不進食。

說實話,這種輕斷食方法比一週幾天不吃或吃很少的食物還是人性化了很多。畢竟連續幾天只吃一點食物,一般的人都很難堅持下去,這也是很多人減肥半途而廢很重要的原因。

Peterson教授指出,在目前開展的動物研究中,這種輕斷食的方法至少有以下好處:

· 體重下降更多;

· 脂肪代謝更好;

· 血糖水平更低或者胰島素水平更低;

· 血脂和血壓數據更好;

· 細胞迭代速度更慢;

· 炎症水平更低,氧化應激降低;

· 衰老減緩且壽命延長。

美國最新研究:晚上6點前吃飯對減肥、降血糖和血壓效果更好

為什麼一定要晚上6點前吃飯呢?如果是晚上8點吃晚餐,第二天早上8點再吃早餐,也是12個小時沒吃,可以嗎?

Peterson的回答是不可以,她說這是因為人體有晝夜自然規律,我們人體應該遵循。其實這也沒什麼特殊之處,中國古老哲學就強調“天人合一”。

所以,最好的辦法是:把進食食物的時間壓縮在白天較早的時段。

不過,也要考慮很多人想:既然晚上6點前就吃晚餐,那我得多吃點,不然肚子會餓。Peterson的建議剛好相反,她認為,一天三餐早餐應該吃大餐,晚餐減少進食且早點吃。她認為,早中晚的食物配比應該是50%、30%和20%。

這樣乾的好處非常多,比如更有效的體重下降,而且比起晚上吃得多早飯吃得少的人來說,早上吃得多的人的飢餓感要低得多。

美國最新研究:晚上6點前吃飯對減肥、降血糖和血壓效果更好

觀點二:1、先吃肉菜然後吃飯;2、先吃飯然後吃肉菜;3、肉菜和飯同時吃。2和3的控糖效果差不多,1的控糖效果最好。

關於吃飯順序,我們以前講過很多,一般都建議先喝湯,然後吃蛋白質類食物(肉蛋奶豆類),然後是主食(飯、面)。但也有很多人採取的是把這三類食物同時吃。

這三種飲食結果會有什麼不一樣嗎?

來自Weill Cornell Medicine的副教授Alpana Shukla,設計和完成了好幾相關臨床試驗。她將入組志願者分為兩組,一組先吃蛋白質和蔬菜後吃碳水化合物,另一組先吃碳水化合物後吃蛋白質和蔬菜——

結果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如下圖顯示:紅色線為先吃碳水組的餐後血漿葡萄糖水平,藍色線組為後吃碳水組。後者顯然平穩得多,也低得多。

美國最新研究:晚上6點前吃飯對減肥、降血糖和血壓效果更好

那混著吃的結果會不會比先吃碳水效果更好呢?我們繼續看下圖的餐後血糖水平:藍線是先吃蛋白質和蔬菜,黃線是先吃碳水,綠線是混著吃。綠線也發生了明顯的峰值,而且和黃線走勢很接近,只有藍線依然很穩。

美國最新研究:晚上6點前吃飯對減肥、降血糖和血壓效果更好

綜上所述,這些研究雖然沒有給大家帶來治癒糖尿病研究新進展,但還是很接地氣了,畢竟給大家帶來了生活方面的指導。

1、 晚上6點前儘量吃完晚餐;且早中晚的食物配比應該是50%、30%和20%。

2、 先吃蛋白質和蔬菜食物,然後再吃碳水化合物,控制餐後血糖效果會更好。

參考資料:醫學界內分泌頻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