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證:家雞是怎麼被人類馴化出來的?'

雞蛋 動物 服裝 農村 睡眠 怪怪mikang 2019-09-12
"
"
旁證:家雞是怎麼被人類馴化出來的?

對歷史事件的研究很難有直接證據,所以旁證和考據就是重要依據。基因技術的出現,讓歷史研究中的旁證更加堅實,很多從前打嘴仗的內容,現在變得無可爭議。這一系列我們介紹衣服、貓、狗、人的起源,就是利用了旁證。


雞蛋實在太有用了,人類是怎麼找到這麼優良而又高產的蛋白質來源了的呢?人類馴化雞的過程又是怎樣的呢?

家雞的起源

家雞的野生祖先來自兩種原雞,大部分基因是從一種叫紅原雞那裡取得的,少部分基因從灰原雞那裡得到的,比如雞現在黃色的腳就是灰原雞中得到的。

"
旁證:家雞是怎麼被人類馴化出來的?

對歷史事件的研究很難有直接證據,所以旁證和考據就是重要依據。基因技術的出現,讓歷史研究中的旁證更加堅實,很多從前打嘴仗的內容,現在變得無可爭議。這一系列我們介紹衣服、貓、狗、人的起源,就是利用了旁證。


雞蛋實在太有用了,人類是怎麼找到這麼優良而又高產的蛋白質來源了的呢?人類馴化雞的過程又是怎樣的呢?

家雞的起源

家雞的野生祖先來自兩種原雞,大部分基因是從一種叫紅原雞那裡取得的,少部分基因從灰原雞那裡得到的,比如雞現在黃色的腳就是灰原雞中得到的。

旁證:家雞是怎麼被人類馴化出來的?

紅原雞

"
旁證:家雞是怎麼被人類馴化出來的?

對歷史事件的研究很難有直接證據,所以旁證和考據就是重要依據。基因技術的出現,讓歷史研究中的旁證更加堅實,很多從前打嘴仗的內容,現在變得無可爭議。這一系列我們介紹衣服、貓、狗、人的起源,就是利用了旁證。


雞蛋實在太有用了,人類是怎麼找到這麼優良而又高產的蛋白質來源了的呢?人類馴化雞的過程又是怎樣的呢?

家雞的起源

家雞的野生祖先來自兩種原雞,大部分基因是從一種叫紅原雞那裡取得的,少部分基因從灰原雞那裡得到的,比如雞現在黃色的腳就是灰原雞中得到的。

旁證:家雞是怎麼被人類馴化出來的?

紅原雞

旁證:家雞是怎麼被人類馴化出來的?

灰原雞

它們長得都有點像健碩版的,更加色彩繽紛版的公雞。這兩種雞主要生活在熱帶森林,是雜食,成群活動,而且飛行能力還很強,晚上在樹上睡覺。

這麼一種雉雞類的鳥類是什麼時候被馴化的呢?

從考古的證據中可以發現,它們在8000年前就已經經常出現在印度跟東南亞的人類居住地了,在基因技術誕生之後,我們測序了很多不同動物的基因,在2004年,國際雞基因組測序協會完整地測到了原雞的序列,之後雉科類的鳥類不少都作了測序,也包含了家雞。

在2010年,人們分析出家雞跟原雞有一個非常顯著區別的基因突變,叫做促甲狀腺激素受體,這個蛋白質對應的基因在家雞跟原雞上有巨大的差異,甚至可以作為原雞被馴化成家雞的標誌。

因為這個基因變化之後,原雞就不是季節性的交配了,而是什麼時候都可以。也因為這個基因的變化,母雞全年都可以下蛋。一種鳥一旦可以整年下蛋,它一定是會被圈養起來的,這可比殺掉它,吃它們的肉划算得多。從基因樹上看,這個基因突變發生在58000年前,所以很可能早在人類出現文字之前5萬年原雞就被馴化成家雞了。

除了這個基因之外,還有一個基因 TBC1D1 也發生了突變,它是影響胰島素信號通路的一種蛋白質,變異之後對糖的吸收率有提高。

通俗來說,就是一種容易讓它長胖的基因。

這個基因在有胰島素的動物體內都有,包括家養的其他用來吃的豬、牛、羊,這個基因的突變應該是在雞被馴化之後逐漸篩選出那些容易長胖的個體得到的。

雞蛋爭奪戰

自從雞被馴化之後,大多數的時候都是用它產蛋,那時候農村為了讓母雞多下蛋,會用很多方法騙它。

比如它不是下一個蛋就開始孵,而是一窩湊夠了5、6只蛋以後,你如果再不干涉它的話,它就開始一起孵。20多天之後就能有很多小雞生出來。但是在這20多天之內,它可是一個蛋都不下的。

為了讓它總下蛋,人們可以在母雞下了蛋“咯咯噠”叫的時候,拿一把米出去,引誘母雞到院子裡吃米,然後趁其不備去窩裡偷偷拿走幾個蛋,但是你不能拿光,總得讓窩裡保持有一兩個,這樣等母雞回來之後它才會發現,還差3、4個蛋才能開始孵呢,於是又努力下蛋,這樣蛋就每天每天一直有。

有的時候,也可以把蛋都拿走,然後放進兩個顏色跟形狀都差不多的鵝卵石,母雞也會把它當蛋孵,這算是一種騙母雞的規矩。

人是不能當著雞的面從它窩裡拿走蛋的,尤其是有公雞看著的時候,那樣一定會引發戰爭的,就算是人類最終勝出了,把所有的蛋當著公雞當著母雞的面都拿走了,那這隻母雞也會非常憤怒,之後10幾天都食慾不振,也不再下蛋了。

有的時候,人真的以為是母雞不下蛋了,其實很多時候它們還在下,只不過再也不到這個雞窩裡下了,興許在野外找一個安穩的草窩,在那裡下,而且也說不定1個月之後還能領著一窩小雞回家。

這些算是負責任的雞,或者還沒有丟掉原始本能的雞。

另外還有少數的雞,它心裡好像對下蛋這件事毫不在意,就算下了也根本不去孵,但被人拿走了也呆若木雞的,可能呆若木雞這個成語就是從這樣一類雞中來的。

一種聰明的鳥

後來的科學研究發現,雞是一種智力水平比較高的鳥,說它們是傻鳥有點冤枉它們。

比如現在發現, 雞有時間觀念和自控力。

這實驗是這麼做的:

  • 雞會看到一個觸摸屏,只要它觸摸到了,屏幕就出現一個鮮明的畫面提醒,同時秒錶開始計時。如果它能等待6分鐘以上,第二次啄那個觸摸屏,就能獲得食物獎勵,幾次實驗之後,雞就逐漸明白了這個規律,之後就能發現它確實有意識地等很久才會第二次啄觸摸屏。最後的統計是,它從第一次啄了屏幕之後,等待超過6分鐘以上再第二次啄屏幕的行為越來越頻繁了。

所以你看,它對6分鐘這個時間是有觀念的。

後來實驗繼續做:

  • 讓這隻雞有兩種吃飯的選擇,一種是等待2分鐘,然後獲得3秒鐘的吃飯時間。第二種是等待6分鐘,獲得20秒的吃飯時間。所以你看,多等了2倍的時間,卻多得了5倍多的吃飯時間,這還是划算的。實驗結果,大部分雞在實驗中都甘願忍上6分鐘以上再吃飯。

還有一些實驗能證明, 雞有一些邏輯判斷能力。

雞是群居生活的,不論公母,陌生的雞遇到之後總要先打一架,目的是區分出等級,這樣在今後開飯的時候,可以按照等級的高低來決定誰先啄食,等級高的先吃,等級低的再吃。

現在這實驗是這麼做的:

  • 先找一對已經區分出等級高低的母雞,讓等級低的那隻母雞看到一個場景,就是等級比自己高的那隻母雞被另外一隻陌生的母雞給打敗了,這個時候等級低的這隻雞根本就不會去挑戰那隻陌生雞,因為它知道,那個陌生雞比自己打不過的那隻雞還要厲害呢。

繼續這個實驗:

  • 讓這隻母雞親眼看到一隻新來的雞被比自己等級高的雞打敗了,之後它去跟這隻新來的雞過招的機率就大大增加了。

這個實驗繼續做:

  • 讓三隻完全陌生的雞,先讓其中兩隻打架,分出輸贏,另一隻旁觀。等前兩隻打完了分出勝負,就看這隻旁觀的雞它怎麼選擇,就發現它肯定去選那個剛剛戰敗的雞去過招,因為它可能知道自己這一仗勝算的比例比打另外一隻更大。

你看,這種對勝負關係跟等級高低的判斷,它是不是一種邏輯分析能力呢?

現在全世界數量最大的脊椎類動物就是雞,大約有200億隻,比全球人口還多了2倍。雖然數量這麼龐大,但是非常可惜,它們現在99%都生活在大型的養雞場裡,關在只有一個身位的籠子裡,一輩子都在下蛋,甚至都還沒來得及回頭看一眼自己下的蛋是什麼樣,這些蛋就被流水線給運走了。

我剛剛說的人跟雞的鬥智鬥勇,還保留的原始天性,這些雞都不具備了。也許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我們可以通過人造方式產出各種低成本的蛋白質,到那個時候,豬、牛、羊、雞的命運就有機會改變了。

好,關於雞是怎麼馴化來的,這個問題就介紹到這兒。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