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任何事都要“講條件”,孩子跟您討價還價?家長見招拆招來應對'

不完美媽媽 玩具 睡眠 動畫 名言育兒師 2019-09-19
"

張姐近來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感動十分的糾結。原來張姐一直對孩子進行的是獎勵教育。為了鼓勵孩子參加到家庭勞動中,張姐把每一項家務都明碼標價,只要孩子完成了任務就可以換取相應的獎勵。一開始孩子很開心,搶著倒垃圾,收拾玩具。張姐看著孩子的“勤快”非常的開心。對於自己的獎勵教育也非常的得意。但是孩子慢慢變得沒有那麼積極了,並且孩子做家務的時候會和張姐討價還價一番。“媽媽,我覺得收拾玩具很累,你給我1塊錢我再收拾了,現在的5毛錢我不想收拾了!”張姐看著孩子一本正經“討價還價”的模樣竟然不知道該怎麼應對了。

"

張姐近來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感動十分的糾結。原來張姐一直對孩子進行的是獎勵教育。為了鼓勵孩子參加到家庭勞動中,張姐把每一項家務都明碼標價,只要孩子完成了任務就可以換取相應的獎勵。一開始孩子很開心,搶著倒垃圾,收拾玩具。張姐看著孩子的“勤快”非常的開心。對於自己的獎勵教育也非常的得意。但是孩子慢慢變得沒有那麼積極了,並且孩子做家務的時候會和張姐討價還價一番。“媽媽,我覺得收拾玩具很累,你給我1塊錢我再收拾了,現在的5毛錢我不想收拾了!”張姐看著孩子一本正經“討價還價”的模樣竟然不知道該怎麼應對了。

做任何事都要“講條件”,孩子跟您討價還價?家長見招拆招來應對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會遇到孩子討價還價的情況,尤其是當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有所發展,可以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後,這種講條件的表現非常的明顯。很多父母會感到很納悶,孩子為什麼會學會了討教還價呢?孩子的這種行為和哪些環境影響因素有關呢?

一、孩子是如何懂得“討價還價”的?

王姐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雷聲大雨點小,一開始表現的很嚴厲,但是在孩子的軟膜硬泡下,王姐又很容易妥協,於是王姐不斷的在立規矩與拆規矩中搖擺不定。孩子不斷的試探王姐的底線,討價還價、講條件成了孩子應對王姐管教的必殺技。漸漸的王姐的“家長權威”也受到了影響,經常是對孩子三催四請的才能得到孩子的配合。

"

張姐近來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感動十分的糾結。原來張姐一直對孩子進行的是獎勵教育。為了鼓勵孩子參加到家庭勞動中,張姐把每一項家務都明碼標價,只要孩子完成了任務就可以換取相應的獎勵。一開始孩子很開心,搶著倒垃圾,收拾玩具。張姐看著孩子的“勤快”非常的開心。對於自己的獎勵教育也非常的得意。但是孩子慢慢變得沒有那麼積極了,並且孩子做家務的時候會和張姐討價還價一番。“媽媽,我覺得收拾玩具很累,你給我1塊錢我再收拾了,現在的5毛錢我不想收拾了!”張姐看著孩子一本正經“討價還價”的模樣竟然不知道該怎麼應對了。

做任何事都要“講條件”,孩子跟您討價還價?家長見招拆招來應對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會遇到孩子討價還價的情況,尤其是當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有所發展,可以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後,這種講條件的表現非常的明顯。很多父母會感到很納悶,孩子為什麼會學會了討教還價呢?孩子的這種行為和哪些環境影響因素有關呢?

一、孩子是如何懂得“討價還價”的?

王姐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雷聲大雨點小,一開始表現的很嚴厲,但是在孩子的軟膜硬泡下,王姐又很容易妥協,於是王姐不斷的在立規矩與拆規矩中搖擺不定。孩子不斷的試探王姐的底線,討價還價、講條件成了孩子應對王姐管教的必殺技。漸漸的王姐的“家長權威”也受到了影響,經常是對孩子三催四請的才能得到孩子的配合。

做任何事都要“講條件”,孩子跟您討價還價?家長見招拆招來應對

1. 父母的妥協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立場不堅定,明明是要給孩子立規矩,結果卻變成了對孩子的妥協。而孩子也在通過講條件的方式來試探當父母的底線。比如說“媽媽我要吃2塊糖!”媽媽迴應說“不可以!”寶寶會哭鬧一番,看到媽媽沒有反應後,孩子又會說“媽媽,我想吃1塊糖!”而當父母耐不住孩子的軟膜硬泡答應後,孩子就會知道媽媽的底線是一塊糖的底線。

2. 物質獎勵

很多家長喜歡用物質獎勵的方式來引導孩子,因為這樣的方式可以在短時間內得到孩子的配合。並且父母所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也比較少。不過這種教育方式很容易滋生孩子講條件的心理,當孩子的要求越來越高,父母無法實現時,物質獎勵的效果就不明顯了。

3. 家長的過分寵溺

當家長對孩子的要求有求必應時,孩子很容易會因為父母的過分寵溺而沒有行為的邊界感。孩子在父母的“關愛”下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得不到滿足時就開始講條件,當然大多數時候,溺愛孩子的父母會讓孩子的行為得逞。

"

張姐近來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感動十分的糾結。原來張姐一直對孩子進行的是獎勵教育。為了鼓勵孩子參加到家庭勞動中,張姐把每一項家務都明碼標價,只要孩子完成了任務就可以換取相應的獎勵。一開始孩子很開心,搶著倒垃圾,收拾玩具。張姐看著孩子的“勤快”非常的開心。對於自己的獎勵教育也非常的得意。但是孩子慢慢變得沒有那麼積極了,並且孩子做家務的時候會和張姐討價還價一番。“媽媽,我覺得收拾玩具很累,你給我1塊錢我再收拾了,現在的5毛錢我不想收拾了!”張姐看著孩子一本正經“討價還價”的模樣竟然不知道該怎麼應對了。

做任何事都要“講條件”,孩子跟您討價還價?家長見招拆招來應對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會遇到孩子討價還價的情況,尤其是當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有所發展,可以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後,這種講條件的表現非常的明顯。很多父母會感到很納悶,孩子為什麼會學會了討教還價呢?孩子的這種行為和哪些環境影響因素有關呢?

一、孩子是如何懂得“討價還價”的?

王姐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雷聲大雨點小,一開始表現的很嚴厲,但是在孩子的軟膜硬泡下,王姐又很容易妥協,於是王姐不斷的在立規矩與拆規矩中搖擺不定。孩子不斷的試探王姐的底線,討價還價、講條件成了孩子應對王姐管教的必殺技。漸漸的王姐的“家長權威”也受到了影響,經常是對孩子三催四請的才能得到孩子的配合。

做任何事都要“講條件”,孩子跟您討價還價?家長見招拆招來應對

1. 父母的妥協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立場不堅定,明明是要給孩子立規矩,結果卻變成了對孩子的妥協。而孩子也在通過講條件的方式來試探當父母的底線。比如說“媽媽我要吃2塊糖!”媽媽迴應說“不可以!”寶寶會哭鬧一番,看到媽媽沒有反應後,孩子又會說“媽媽,我想吃1塊糖!”而當父母耐不住孩子的軟膜硬泡答應後,孩子就會知道媽媽的底線是一塊糖的底線。

2. 物質獎勵

很多家長喜歡用物質獎勵的方式來引導孩子,因為這樣的方式可以在短時間內得到孩子的配合。並且父母所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也比較少。不過這種教育方式很容易滋生孩子講條件的心理,當孩子的要求越來越高,父母無法實現時,物質獎勵的效果就不明顯了。

3. 家長的過分寵溺

當家長對孩子的要求有求必應時,孩子很容易會因為父母的過分寵溺而沒有行為的邊界感。孩子在父母的“關愛”下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得不到滿足時就開始講條件,當然大多數時候,溺愛孩子的父母會讓孩子的行為得逞。

做任何事都要“講條件”,孩子跟您討價還價?家長見招拆招來應對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會講條件這是聰明的表現,說明孩子對獎勵的價值有衡量。但是事實真的如父母們所想的那樣嗎?講條件真的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幫助嗎?

二、“講條件”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成長健康嗎?

1. 孩子會放棄主動學習的動力

趙姐家的孩子原本很喜歡畫畫,對於媽媽報名的畫畫班也非常的喜歡。趙姐為了讓孩子更加願意去上課就答應孩子一定的獎勵,每次上課都答應給孩子買一個小玩具。漸漸地孩子的小玩具多了,就想要大玩具了。顯然這會遭到趙姐的拒絕。孩子當即表示,我不去上畫畫課了。顯然,孩子過多的依賴講條件的方式,把自己的興趣愛好也當成了條件,越發的失去了主動學習的動力。

"

張姐近來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感動十分的糾結。原來張姐一直對孩子進行的是獎勵教育。為了鼓勵孩子參加到家庭勞動中,張姐把每一項家務都明碼標價,只要孩子完成了任務就可以換取相應的獎勵。一開始孩子很開心,搶著倒垃圾,收拾玩具。張姐看著孩子的“勤快”非常的開心。對於自己的獎勵教育也非常的得意。但是孩子慢慢變得沒有那麼積極了,並且孩子做家務的時候會和張姐討價還價一番。“媽媽,我覺得收拾玩具很累,你給我1塊錢我再收拾了,現在的5毛錢我不想收拾了!”張姐看著孩子一本正經“討價還價”的模樣竟然不知道該怎麼應對了。

做任何事都要“講條件”,孩子跟您討價還價?家長見招拆招來應對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會遇到孩子討價還價的情況,尤其是當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有所發展,可以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後,這種講條件的表現非常的明顯。很多父母會感到很納悶,孩子為什麼會學會了討教還價呢?孩子的這種行為和哪些環境影響因素有關呢?

一、孩子是如何懂得“討價還價”的?

王姐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雷聲大雨點小,一開始表現的很嚴厲,但是在孩子的軟膜硬泡下,王姐又很容易妥協,於是王姐不斷的在立規矩與拆規矩中搖擺不定。孩子不斷的試探王姐的底線,討價還價、講條件成了孩子應對王姐管教的必殺技。漸漸的王姐的“家長權威”也受到了影響,經常是對孩子三催四請的才能得到孩子的配合。

做任何事都要“講條件”,孩子跟您討價還價?家長見招拆招來應對

1. 父母的妥協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立場不堅定,明明是要給孩子立規矩,結果卻變成了對孩子的妥協。而孩子也在通過講條件的方式來試探當父母的底線。比如說“媽媽我要吃2塊糖!”媽媽迴應說“不可以!”寶寶會哭鬧一番,看到媽媽沒有反應後,孩子又會說“媽媽,我想吃1塊糖!”而當父母耐不住孩子的軟膜硬泡答應後,孩子就會知道媽媽的底線是一塊糖的底線。

2. 物質獎勵

很多家長喜歡用物質獎勵的方式來引導孩子,因為這樣的方式可以在短時間內得到孩子的配合。並且父母所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也比較少。不過這種教育方式很容易滋生孩子講條件的心理,當孩子的要求越來越高,父母無法實現時,物質獎勵的效果就不明顯了。

3. 家長的過分寵溺

當家長對孩子的要求有求必應時,孩子很容易會因為父母的過分寵溺而沒有行為的邊界感。孩子在父母的“關愛”下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得不到滿足時就開始講條件,當然大多數時候,溺愛孩子的父母會讓孩子的行為得逞。

做任何事都要“講條件”,孩子跟您討價還價?家長見招拆招來應對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會講條件這是聰明的表現,說明孩子對獎勵的價值有衡量。但是事實真的如父母們所想的那樣嗎?講條件真的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幫助嗎?

二、“講條件”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成長健康嗎?

1. 孩子會放棄主動學習的動力

趙姐家的孩子原本很喜歡畫畫,對於媽媽報名的畫畫班也非常的喜歡。趙姐為了讓孩子更加願意去上課就答應孩子一定的獎勵,每次上課都答應給孩子買一個小玩具。漸漸地孩子的小玩具多了,就想要大玩具了。顯然這會遭到趙姐的拒絕。孩子當即表示,我不去上畫畫課了。顯然,孩子過多的依賴講條件的方式,把自己的興趣愛好也當成了條件,越發的失去了主動學習的動力。

做任何事都要“講條件”,孩子跟您討價還價?家長見招拆招來應對

2. 孩子的性格也會受到影響

當孩子喜歡和父母討價還價時,時常會因為沒有談攏而大發脾氣。孩子的慾望越來越大,對於所堅持的內容失去了耐心,就會有負面情緒產生,甚至會有一些攻擊性行為產生。孩子的脾氣會比較暴躁。

3. 孩子容易養成投機取巧的心理

當孩子習慣了討價還價的方式時,更加容易有投機取巧的心理產生。孩子寄希望於講條件來逃避自己本應該付出的行動。孩子投機取巧的心理會在討價還價中逐漸的滋生出來。

"

張姐近來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感動十分的糾結。原來張姐一直對孩子進行的是獎勵教育。為了鼓勵孩子參加到家庭勞動中,張姐把每一項家務都明碼標價,只要孩子完成了任務就可以換取相應的獎勵。一開始孩子很開心,搶著倒垃圾,收拾玩具。張姐看著孩子的“勤快”非常的開心。對於自己的獎勵教育也非常的得意。但是孩子慢慢變得沒有那麼積極了,並且孩子做家務的時候會和張姐討價還價一番。“媽媽,我覺得收拾玩具很累,你給我1塊錢我再收拾了,現在的5毛錢我不想收拾了!”張姐看著孩子一本正經“討價還價”的模樣竟然不知道該怎麼應對了。

做任何事都要“講條件”,孩子跟您討價還價?家長見招拆招來應對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會遇到孩子討價還價的情況,尤其是當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有所發展,可以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後,這種講條件的表現非常的明顯。很多父母會感到很納悶,孩子為什麼會學會了討教還價呢?孩子的這種行為和哪些環境影響因素有關呢?

一、孩子是如何懂得“討價還價”的?

王姐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雷聲大雨點小,一開始表現的很嚴厲,但是在孩子的軟膜硬泡下,王姐又很容易妥協,於是王姐不斷的在立規矩與拆規矩中搖擺不定。孩子不斷的試探王姐的底線,討價還價、講條件成了孩子應對王姐管教的必殺技。漸漸的王姐的“家長權威”也受到了影響,經常是對孩子三催四請的才能得到孩子的配合。

做任何事都要“講條件”,孩子跟您討價還價?家長見招拆招來應對

1. 父母的妥協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立場不堅定,明明是要給孩子立規矩,結果卻變成了對孩子的妥協。而孩子也在通過講條件的方式來試探當父母的底線。比如說“媽媽我要吃2塊糖!”媽媽迴應說“不可以!”寶寶會哭鬧一番,看到媽媽沒有反應後,孩子又會說“媽媽,我想吃1塊糖!”而當父母耐不住孩子的軟膜硬泡答應後,孩子就會知道媽媽的底線是一塊糖的底線。

2. 物質獎勵

很多家長喜歡用物質獎勵的方式來引導孩子,因為這樣的方式可以在短時間內得到孩子的配合。並且父母所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也比較少。不過這種教育方式很容易滋生孩子講條件的心理,當孩子的要求越來越高,父母無法實現時,物質獎勵的效果就不明顯了。

3. 家長的過分寵溺

當家長對孩子的要求有求必應時,孩子很容易會因為父母的過分寵溺而沒有行為的邊界感。孩子在父母的“關愛”下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得不到滿足時就開始講條件,當然大多數時候,溺愛孩子的父母會讓孩子的行為得逞。

做任何事都要“講條件”,孩子跟您討價還價?家長見招拆招來應對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會講條件這是聰明的表現,說明孩子對獎勵的價值有衡量。但是事實真的如父母們所想的那樣嗎?講條件真的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幫助嗎?

二、“講條件”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成長健康嗎?

1. 孩子會放棄主動學習的動力

趙姐家的孩子原本很喜歡畫畫,對於媽媽報名的畫畫班也非常的喜歡。趙姐為了讓孩子更加願意去上課就答應孩子一定的獎勵,每次上課都答應給孩子買一個小玩具。漸漸地孩子的小玩具多了,就想要大玩具了。顯然這會遭到趙姐的拒絕。孩子當即表示,我不去上畫畫課了。顯然,孩子過多的依賴講條件的方式,把自己的興趣愛好也當成了條件,越發的失去了主動學習的動力。

做任何事都要“講條件”,孩子跟您討價還價?家長見招拆招來應對

2. 孩子的性格也會受到影響

當孩子喜歡和父母討價還價時,時常會因為沒有談攏而大發脾氣。孩子的慾望越來越大,對於所堅持的內容失去了耐心,就會有負面情緒產生,甚至會有一些攻擊性行為產生。孩子的脾氣會比較暴躁。

3. 孩子容易養成投機取巧的心理

當孩子習慣了討價還價的方式時,更加容易有投機取巧的心理產生。孩子寄希望於講條件來逃避自己本應該付出的行動。孩子投機取巧的心理會在討價還價中逐漸的滋生出來。

做任何事都要“講條件”,孩子跟您討價還價?家長見招拆招來應對

其實,孩子的討價還價也並非是很難掌控的,學會見招拆招的父母可以讓孩子的行為得到規範,更加的有行為邊界感。

三、面對孩子講條件,家長需學會“見招拆招”

1. 父母有必要立場堅定

對孩子提要求時,父母有必要立場堅定,輕易妥協的規則無法對孩子產生約束力。當孩子發現自己的哭鬧、講條件可以得到父母的迴應和反饋時,孩子更加傾向於依賴這種方式來和父母進行溝通。當孩子在試探中發現了父母的底線時,孩子的行為才有可能會收斂。

2. 獎勵教育儘量以精神教育為主

精神上的獎勵會讓孩子的行動力更加的持久,同時更能夠得到孩子的積極配合。精神獎勵比物質獎勵更加能夠提升孩子的主觀能動性,進而孩子更加願意從內心去配合父母的引導。物質獎勵對孩子的刺激是暫時的,精神方面的激勵才是長久的。

3. 適當的讓孩子承受講條件的後果

比如說父母督促孩子做作業,在孩子不願意做想要再多看10分鐘動畫片的時候,家長不妨讓孩子的這次講條件得以成行。當孩子發現自己痴迷看動畫片寫不完作業不能去睡覺很痛苦時,孩子下次就不會這麼熱衷於講條件了。當孩子需要為自己的講條件而承擔後果時,孩子的討價還價行為就會有一定的收斂。

"

張姐近來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感動十分的糾結。原來張姐一直對孩子進行的是獎勵教育。為了鼓勵孩子參加到家庭勞動中,張姐把每一項家務都明碼標價,只要孩子完成了任務就可以換取相應的獎勵。一開始孩子很開心,搶著倒垃圾,收拾玩具。張姐看著孩子的“勤快”非常的開心。對於自己的獎勵教育也非常的得意。但是孩子慢慢變得沒有那麼積極了,並且孩子做家務的時候會和張姐討價還價一番。“媽媽,我覺得收拾玩具很累,你給我1塊錢我再收拾了,現在的5毛錢我不想收拾了!”張姐看著孩子一本正經“討價還價”的模樣竟然不知道該怎麼應對了。

做任何事都要“講條件”,孩子跟您討價還價?家長見招拆招來應對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會遇到孩子討價還價的情況,尤其是當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有所發展,可以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後,這種講條件的表現非常的明顯。很多父母會感到很納悶,孩子為什麼會學會了討教還價呢?孩子的這種行為和哪些環境影響因素有關呢?

一、孩子是如何懂得“討價還價”的?

王姐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雷聲大雨點小,一開始表現的很嚴厲,但是在孩子的軟膜硬泡下,王姐又很容易妥協,於是王姐不斷的在立規矩與拆規矩中搖擺不定。孩子不斷的試探王姐的底線,討價還價、講條件成了孩子應對王姐管教的必殺技。漸漸的王姐的“家長權威”也受到了影響,經常是對孩子三催四請的才能得到孩子的配合。

做任何事都要“講條件”,孩子跟您討價還價?家長見招拆招來應對

1. 父母的妥協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立場不堅定,明明是要給孩子立規矩,結果卻變成了對孩子的妥協。而孩子也在通過講條件的方式來試探當父母的底線。比如說“媽媽我要吃2塊糖!”媽媽迴應說“不可以!”寶寶會哭鬧一番,看到媽媽沒有反應後,孩子又會說“媽媽,我想吃1塊糖!”而當父母耐不住孩子的軟膜硬泡答應後,孩子就會知道媽媽的底線是一塊糖的底線。

2. 物質獎勵

很多家長喜歡用物質獎勵的方式來引導孩子,因為這樣的方式可以在短時間內得到孩子的配合。並且父母所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也比較少。不過這種教育方式很容易滋生孩子講條件的心理,當孩子的要求越來越高,父母無法實現時,物質獎勵的效果就不明顯了。

3. 家長的過分寵溺

當家長對孩子的要求有求必應時,孩子很容易會因為父母的過分寵溺而沒有行為的邊界感。孩子在父母的“關愛”下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得不到滿足時就開始講條件,當然大多數時候,溺愛孩子的父母會讓孩子的行為得逞。

做任何事都要“講條件”,孩子跟您討價還價?家長見招拆招來應對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會講條件這是聰明的表現,說明孩子對獎勵的價值有衡量。但是事實真的如父母們所想的那樣嗎?講條件真的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幫助嗎?

二、“講條件”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成長健康嗎?

1. 孩子會放棄主動學習的動力

趙姐家的孩子原本很喜歡畫畫,對於媽媽報名的畫畫班也非常的喜歡。趙姐為了讓孩子更加願意去上課就答應孩子一定的獎勵,每次上課都答應給孩子買一個小玩具。漸漸地孩子的小玩具多了,就想要大玩具了。顯然這會遭到趙姐的拒絕。孩子當即表示,我不去上畫畫課了。顯然,孩子過多的依賴講條件的方式,把自己的興趣愛好也當成了條件,越發的失去了主動學習的動力。

做任何事都要“講條件”,孩子跟您討價還價?家長見招拆招來應對

2. 孩子的性格也會受到影響

當孩子喜歡和父母討價還價時,時常會因為沒有談攏而大發脾氣。孩子的慾望越來越大,對於所堅持的內容失去了耐心,就會有負面情緒產生,甚至會有一些攻擊性行為產生。孩子的脾氣會比較暴躁。

3. 孩子容易養成投機取巧的心理

當孩子習慣了討價還價的方式時,更加容易有投機取巧的心理產生。孩子寄希望於講條件來逃避自己本應該付出的行動。孩子投機取巧的心理會在討價還價中逐漸的滋生出來。

做任何事都要“講條件”,孩子跟您討價還價?家長見招拆招來應對

其實,孩子的討價還價也並非是很難掌控的,學會見招拆招的父母可以讓孩子的行為得到規範,更加的有行為邊界感。

三、面對孩子講條件,家長需學會“見招拆招”

1. 父母有必要立場堅定

對孩子提要求時,父母有必要立場堅定,輕易妥協的規則無法對孩子產生約束力。當孩子發現自己的哭鬧、講條件可以得到父母的迴應和反饋時,孩子更加傾向於依賴這種方式來和父母進行溝通。當孩子在試探中發現了父母的底線時,孩子的行為才有可能會收斂。

2. 獎勵教育儘量以精神教育為主

精神上的獎勵會讓孩子的行動力更加的持久,同時更能夠得到孩子的積極配合。精神獎勵比物質獎勵更加能夠提升孩子的主觀能動性,進而孩子更加願意從內心去配合父母的引導。物質獎勵對孩子的刺激是暫時的,精神方面的激勵才是長久的。

3. 適當的讓孩子承受講條件的後果

比如說父母督促孩子做作業,在孩子不願意做想要再多看10分鐘動畫片的時候,家長不妨讓孩子的這次講條件得以成行。當孩子發現自己痴迷看動畫片寫不完作業不能去睡覺很痛苦時,孩子下次就不會這麼熱衷於講條件了。當孩子需要為自己的講條件而承擔後果時,孩子的討價還價行為就會有一定的收斂。

做任何事都要“講條件”,孩子跟您討價還價?家長見招拆招來應對

當父母們為孩子的講條件而苦惱時,不妨嘗試下見超拆招的方法,讓孩子明白講條件並非是恰當的溝通方式。家長的權威需要依靠一定的規矩意識來建立,不輕易妥協就是建立規矩意識的制勝法寶。

各位家長們,您對孩子的講條件習慣是怎樣應對的呢?對於孩子的規則意識又是怎樣進行培養的呢?歡迎留言與名言育兒師一起探討!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