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里特產】晒薯絲'

紅薯 農民 山芋 水稻 農業 袁隆平 幕阜山 水果 平江鄉友網 2019-09-12
"

作者:劉石堅

秋高氣爽雁南翔,手撒銀絲滿晒場。

瑟瑟寒風今又是,頭垂玉露踏銀霜。

夙興夜寐何曾困,要趁天晴趕太陽。

年年為了口中糧,戴月披星日夜忙。

"

作者:劉石堅

秋高氣爽雁南翔,手撒銀絲滿晒場。

瑟瑟寒風今又是,頭垂玉露踏銀霜。

夙興夜寐何曾困,要趁天晴趕太陽。

年年為了口中糧,戴月披星日夜忙。

【鄉里特產】晒薯絲

這是七八十年代以前,南江村民常唱的一首晒薯絲的歌謠。如今的年輕人,吃白米飯長大,都不知道晒薯絲是怎麼一回事了。我們七八十歲以上的人,大多是吃薯絲熬過來的。那時水稻產量低,又有水旱風災,田裡歉收,完成秋征、統購,還要交愛國糧,農民所剩無幾,就只能吃薯絲。1958年全國大躍進,強迫農民鍊鋼鍊鐵,紅薯挖了,堆在山裡爛掉,農民連紅薯都沒有吃,只能餓肚皮,過苦日子。農民忍氣吞聲,經常在口裡叨唸的一句話是“這輩子只要有一口薯絲飯吃到老,就心滿意足了。”焉知到了八十年代以後,田產到戶,袁隆平的雜交水稻試驗成功,農民們不僅吃上了飽飯,還將“薯絲飯”換成了“白米飯”。但是這紅薯,曾經世世代代養我、活我祖先,傳承後代,實在功莫大焉,我們怎能忘記它,不讓它彪炳史冊呢!

紅薯又名甘薯,也稱山芋、番薯、紅苕等,原產美洲中部,16世紀70年代由菲律賓引種到我國東南部沿海地區,引起明代農學家徐光啟的重視,他認為這是一個益處極多,產量極高的糧食作物新品種,親自在家鄉上海種植,效果極好,撰寫了《甘薯疏》一書,大力宣傳,在江南地區普遍種植。我們平江據說在清朝康乾年間,由姓謝的縣令從廣東引進。這是一種旱土作物,在我們南方山區的紅土壤上大面積種植,產量尤高,畝產可達萬多斤。它皮薄味甜,脆嫩爽口,澱粉含量高,維生素豐富,在稻穀產量低的年代,是山區人民的主糧。

紅薯含有大量的澱粉和水份,生吃,清脆、甜潤、爽口,可以當水果吃;但吃多了,不易消化,還有蛔蟲卵,會鬧肚子病。煮熟以後,紅薯變得柔軟、細嫩,甜膩膩的,容易吸收,因此農家多煮熟吃。

紅薯產量高,但有一個嚴重的缺陷,就是不耐寒,一到冬天,氣溫降低,就會腐爛變質,連豬狗都不吃。因此下霜結冰以前,必須從地裡挖回來,放進地窖裡儲存起來。最好的辦法,是將紅薯晒成幹薯絲,可以儲存一年以上。

"

作者:劉石堅

秋高氣爽雁南翔,手撒銀絲滿晒場。

瑟瑟寒風今又是,頭垂玉露踏銀霜。

夙興夜寐何曾困,要趁天晴趕太陽。

年年為了口中糧,戴月披星日夜忙。

【鄉里特產】晒薯絲

這是七八十年代以前,南江村民常唱的一首晒薯絲的歌謠。如今的年輕人,吃白米飯長大,都不知道晒薯絲是怎麼一回事了。我們七八十歲以上的人,大多是吃薯絲熬過來的。那時水稻產量低,又有水旱風災,田裡歉收,完成秋征、統購,還要交愛國糧,農民所剩無幾,就只能吃薯絲。1958年全國大躍進,強迫農民鍊鋼鍊鐵,紅薯挖了,堆在山裡爛掉,農民連紅薯都沒有吃,只能餓肚皮,過苦日子。農民忍氣吞聲,經常在口裡叨唸的一句話是“這輩子只要有一口薯絲飯吃到老,就心滿意足了。”焉知到了八十年代以後,田產到戶,袁隆平的雜交水稻試驗成功,農民們不僅吃上了飽飯,還將“薯絲飯”換成了“白米飯”。但是這紅薯,曾經世世代代養我、活我祖先,傳承後代,實在功莫大焉,我們怎能忘記它,不讓它彪炳史冊呢!

紅薯又名甘薯,也稱山芋、番薯、紅苕等,原產美洲中部,16世紀70年代由菲律賓引種到我國東南部沿海地區,引起明代農學家徐光啟的重視,他認為這是一個益處極多,產量極高的糧食作物新品種,親自在家鄉上海種植,效果極好,撰寫了《甘薯疏》一書,大力宣傳,在江南地區普遍種植。我們平江據說在清朝康乾年間,由姓謝的縣令從廣東引進。這是一種旱土作物,在我們南方山區的紅土壤上大面積種植,產量尤高,畝產可達萬多斤。它皮薄味甜,脆嫩爽口,澱粉含量高,維生素豐富,在稻穀產量低的年代,是山區人民的主糧。

紅薯含有大量的澱粉和水份,生吃,清脆、甜潤、爽口,可以當水果吃;但吃多了,不易消化,還有蛔蟲卵,會鬧肚子病。煮熟以後,紅薯變得柔軟、細嫩,甜膩膩的,容易吸收,因此農家多煮熟吃。

紅薯產量高,但有一個嚴重的缺陷,就是不耐寒,一到冬天,氣溫降低,就會腐爛變質,連豬狗都不吃。因此下霜結冰以前,必須從地裡挖回來,放進地窖裡儲存起來。最好的辦法,是將紅薯晒成幹薯絲,可以儲存一年以上。

【鄉里特產】晒薯絲

晒薯絲是一項費時、費力、勞動量大、要趁好天氣的農活。農曆九十月間,秋高氣爽,是晒薯絲的季節,也是農村一年中最熱鬧、最繁忙的時候。為了趕季節,趕天氣,真是搶收如搶奪,人人蔘戰,男女老幼都上陣,女人小孩割薯藤,拆薯,男人挖薯,一擔擔挑到池塘邊,洗淨,再挑回家。一擔紅薯重一百多兩百斤,吃不得幾鬥碗飯的男人,別想幹這重活。多的人家要挖百多幾十擔,少的也有二三十擔。家家門口擺著一簍簍的紅薯,紅彤彤,圓滾滾,堆積如山。屋側當陽的山頭或平地,晒著一床床雪白的薯絲。藍天萬里無雲,豔陽高照,幕阜山下的村莊裡,一片片的薯絲,耀眼奪目,像皚皚白雪,又像山間裡飄蕩著朵朵白雲,那真是另有一番秋興!

晒薯絲不光要力氣,還要選擇好天氣。紅薯水分多,要趁大晴天,一兩天晒乾,才能出好薯絲。那時沒有天氣預報,農民只能憑經驗觀測氣象。一般初晴頭一二天,不敢動手晒,要等第三四天,晴順了,天上無雲,頭天傍晚看西邊河海乾淨,晚上月明或星斗滿天,就動手刨薯絲,不管天寒地凍,男女都刨薯絲。刨薯絲的工具很簡單,是一把長兩尺、寬3寸的板子,中間挖了巴掌大的口子,上面釘著同樣大小的薄銅片,其上開著四行(一行6小孔)向上隆起的筷子頭大的小圓孔。刨薯絲時,用巴掌下力推著紅薯在銅片上來往,從小孔底下就漏出一根根雪白的薯絲。男人能用雙刨,從傍晚到半夜,可刨十幾簍。另天,天剛亮,挑上晒場開晒。膽子小的人家要等天亮以前才開始刨,半夜反覆起床看天氣,提心吊膽,往往整夜難成眠。

晒薯絲的工具有晒簟,也有風折。晒簟是用極薄極柔軟的篾片密密織成的,寬6.5尺,長1丈,晒薯絲,平鋪在平坦的地面上;不用的時候,可以捲起來,堆放屋角。風折是較粗的篾絲用繩子織起來的,寬5尺,長1.2丈,晒薯絲擱在木架上,上下兩面過風,幹得快一些。晒簟只有一面過風,薯絲幹得慢一些。晒薯最好的天氣不僅是陽光朗照,如果有一絲微風,薯絲會幹得更快。晒場整天要留人照管,一般是男女青年晒完薯絲以後,下地再去挖薯,或搞冬播,老人留在場裡負責翻晒,驅趕雞鴨,碰上風大的天氣,要在晒簟周遭壓上石頭,繫緊繩子,不讓風吹翻了晒簟和風折。晒乾一趟薯絲,最少要兩天,第一天基本晒乾,第二天再集中在一兩床晒簟晒燥,要晒得筆直乾燥,收起來有喳喳的響聲,再挑上樓倒進木桶裡踩緊,儲存起來。一家最少要晒幾百斤,多的要晒兩三千斤,可以吃一整年,吃不完,用來餵豬,蒸酒。

晒薯絲如果碰上陰天,真急死人。幾天才出乾的薯絲,不僅搬進搬出多麼費力,而且薯絲會減色減味,失去營養。如果碰上雨天更倒黴,溼漉漉的薯絲一兩天見不到太陽,就只能餵豬,或者熬糖。沒有大型鍋灶,沒有柴火,只能眼看著白花花的薯絲變黃,變黑,發臭,爛掉。讓到了嘴邊的糧食糟蹋,多麼揪心!

晒薯絲前前後後、沒日沒夜地幹,要一個多月,接近尾聲,婦女們還會掀起一個小高潮,那就是晒薯膏。她們早就選好了清秀、光鮮的大紅薯,少也有一大籮筐,選定一個大晴的日子,頭天刨掉薯皮,剁成塊狀,放在大鍋裡蒸熟,然後鏟到一隻大木盆裡,均勻地撒上芝麻、橘皮、茴香,叫男人用鍋鏟或木錘用力將熟薯搗爛成漿糊狀,趁熱盛到豆腐箱裡,嚴嚴實實鋪滿,蓋上蓋子,用磚頭壓緊。第二天清晨,搬上晒場,鄰家的婦女們聽到消息,都會不約而同放下自己手頭工夫,主動去幫忙。她們帶著磨得鋒利的菜刀,聚在一起,將豆腐箱裡的薯膏先切成豆腐塊,再切成極薄的三角片、四方片、菱形片,各顯手段,切出不同的花色。婦女們一起幹活有說有笑,有的竊竊私語,有的高聲大笑,還有小孩蹦蹦跳跳,好不熱鬧。有詩曰:

手持鋒利刀,幫嫂裁薯膏,

姐妹同歡聚,晒場笑語高。

薯膏晒乾以後,可以放在砂鍋裡炒,也可以油炸,吃起來又香又脆又甜,是農家孩子最喜歡的副食產品。

嗮薯絲還有一件副產品。農民伯伯將刨出的一簍簍薯絲倒進大木桶裡,用清水將薯絲上的澱粉洗下來,再將薯絲撈上來去晒。洗過了澱粉的薯絲,會幹得快一些,但吃起來甜味要淡一點。木桶裡的薯水要用布片過濾一次,將薯渣子濾出來餵豬,餵雞,留下來的薯水沉澱一天,到傍晚將上層的水放掉,底層就會留下一層厚厚的澱粉,用鍋鏟剷起來,晒乾就是雪白的薯粉,可以用開水泡成糊糊,能抗癌、防癌,是極好的營養品;可以再加工成薯粉絲、薯粉片,是非常可口的美味佳餚。

紅薯一身是寶,甘為人類獻出一切。它的塊莖可作人的主糧。還有薯蔸、薯藤、葉子,切細,煮熟,是極好的豬飼料。過苦日子,農民伯伯自身難保,沒有能力養豬了,這些薯藤、葉子,便煮熟自己吃了。如今生活好了,但因為葉子有抗癌作用,也有人摘了炒熟當青菜吃。

(作者系南江鎮人,平江四中退休教師)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