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

來來來,民以食為天

今天聊一個下飯的話題

"

來來來,民以食為天

今天聊一個下飯的話題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一碗清淡爽口、燙了一顆小油菜的陽春麵

一盤色澤紅潤、入口即化的紅燒肉

一份新鮮出屜、鹹淡適中的清蒸魚

擺在你面前,你會選擇吃什麼

看得小編都要流口水了

別攔著我,我都要 "

來來來,民以食為天

今天聊一個下飯的話題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一碗清淡爽口、燙了一顆小油菜的陽春麵

一盤色澤紅潤、入口即化的紅燒肉

一份新鮮出屜、鹹淡適中的清蒸魚

擺在你面前,你會選擇吃什麼

看得小編都要流口水了

別攔著我,我都要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

來來來,民以食為天

今天聊一個下飯的話題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一碗清淡爽口、燙了一顆小油菜的陽春麵

一盤色澤紅潤、入口即化的紅燒肉

一份新鮮出屜、鹹淡適中的清蒸魚

擺在你面前,你會選擇吃什麼

看得小編都要流口水了

別攔著我,我都要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全民養生(瘦身)的時代

大家對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

三大營養物質

一定都不陌生

但是,提到脂肪……

"

來來來,民以食為天

今天聊一個下飯的話題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一碗清淡爽口、燙了一顆小油菜的陽春麵

一盤色澤紅潤、入口即化的紅燒肉

一份新鮮出屜、鹹淡適中的清蒸魚

擺在你面前,你會選擇吃什麼

看得小編都要流口水了

別攔著我,我都要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全民養生(瘦身)的時代

大家對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

三大營養物質

一定都不陌生

但是,提到脂肪……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傳統觀點認為,脂肪攝入過多是不好的,低脂飲食才是王道!但就像膽固醇有“好壞”之分一樣,其實脂肪也分“三六九等”,不能一棍子打死。

脂肪也分三六九

先來系統瞭解一下“脂肪家族”: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組成的甘油三酯(TG)(甘油三酯?那個體檢報告裡的“常駐角色”?),其中甘油的結構比較簡單,而脂肪酸的種類和長短卻不相同,脂肪酸分為三大類: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

說到這,這幾個名詞,是不是又很熟悉了。

(廣告詞中經常出現:富含對人體有益的多不飽和脂肪酸,等等,吧啦吧啦"

來來來,民以食為天

今天聊一個下飯的話題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一碗清淡爽口、燙了一顆小油菜的陽春麵

一盤色澤紅潤、入口即化的紅燒肉

一份新鮮出屜、鹹淡適中的清蒸魚

擺在你面前,你會選擇吃什麼

看得小編都要流口水了

別攔著我,我都要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全民養生(瘦身)的時代

大家對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

三大營養物質

一定都不陌生

但是,提到脂肪……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傳統觀點認為,脂肪攝入過多是不好的,低脂飲食才是王道!但就像膽固醇有“好壞”之分一樣,其實脂肪也分“三六九等”,不能一棍子打死。

脂肪也分三六九

先來系統瞭解一下“脂肪家族”: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組成的甘油三酯(TG)(甘油三酯?那個體檢報告裡的“常駐角色”?),其中甘油的結構比較簡單,而脂肪酸的種類和長短卻不相同,脂肪酸分為三大類: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

說到這,這幾個名詞,是不是又很熟悉了。

(廣告詞中經常出現:富含對人體有益的多不飽和脂肪酸,等等,吧啦吧啦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這高下就立見了,都被“富含”了,不飽和脂肪酸肯定就是那個“好的”,而飽和脂肪酸常規被視為一大“健康殺手”,比如動物性脂肪因飽和脂肪酸含量高,日常飲食中並不被推薦。

豬油?牛油?羊油?

不行不行,想想我都覺得膩得慌

"

來來來,民以食為天

今天聊一個下飯的話題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一碗清淡爽口、燙了一顆小油菜的陽春麵

一盤色澤紅潤、入口即化的紅燒肉

一份新鮮出屜、鹹淡適中的清蒸魚

擺在你面前,你會選擇吃什麼

看得小編都要流口水了

別攔著我,我都要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全民養生(瘦身)的時代

大家對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

三大營養物質

一定都不陌生

但是,提到脂肪……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傳統觀點認為,脂肪攝入過多是不好的,低脂飲食才是王道!但就像膽固醇有“好壞”之分一樣,其實脂肪也分“三六九等”,不能一棍子打死。

脂肪也分三六九

先來系統瞭解一下“脂肪家族”: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組成的甘油三酯(TG)(甘油三酯?那個體檢報告裡的“常駐角色”?),其中甘油的結構比較簡單,而脂肪酸的種類和長短卻不相同,脂肪酸分為三大類: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

說到這,這幾個名詞,是不是又很熟悉了。

(廣告詞中經常出現:富含對人體有益的多不飽和脂肪酸,等等,吧啦吧啦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這高下就立見了,都被“富含”了,不飽和脂肪酸肯定就是那個“好的”,而飽和脂肪酸常規被視為一大“健康殺手”,比如動物性脂肪因飽和脂肪酸含量高,日常飲食中並不被推薦。

豬油?牛油?羊油?

不行不行,想想我都覺得膩得慌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在膳食指導中提出,脂肪的攝入應該佔每天總能量攝入的30%以下,而飽和脂肪酸的攝入應該在10%以下[1]。

那事實卻是是這樣的嗎?“好”脂肪酸究竟有多好,“壞”脂肪酸又有多壞呢?這可不單單是吃了會胖的問題,攝入不同類型的脂肪,可能關係到死亡率!

不同類型的脂肪,對死亡率有何影響?

昨天,歐洲心臟病學會年會(ESC)現場公佈了一項納入100萬參與者的前瞻性薈萃分析(100萬可是個很龐大的人群了,比如說,新西蘭整個國家的人口人只有489萬.....),揭示了日常攝入脂肪的類型與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之間的關係。

一起來圍觀,大型研究發佈現場

"

來來來,民以食為天

今天聊一個下飯的話題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一碗清淡爽口、燙了一顆小油菜的陽春麵

一盤色澤紅潤、入口即化的紅燒肉

一份新鮮出屜、鹹淡適中的清蒸魚

擺在你面前,你會選擇吃什麼

看得小編都要流口水了

別攔著我,我都要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全民養生(瘦身)的時代

大家對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

三大營養物質

一定都不陌生

但是,提到脂肪……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傳統觀點認為,脂肪攝入過多是不好的,低脂飲食才是王道!但就像膽固醇有“好壞”之分一樣,其實脂肪也分“三六九等”,不能一棍子打死。

脂肪也分三六九

先來系統瞭解一下“脂肪家族”: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組成的甘油三酯(TG)(甘油三酯?那個體檢報告裡的“常駐角色”?),其中甘油的結構比較簡單,而脂肪酸的種類和長短卻不相同,脂肪酸分為三大類: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

說到這,這幾個名詞,是不是又很熟悉了。

(廣告詞中經常出現:富含對人體有益的多不飽和脂肪酸,等等,吧啦吧啦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這高下就立見了,都被“富含”了,不飽和脂肪酸肯定就是那個“好的”,而飽和脂肪酸常規被視為一大“健康殺手”,比如動物性脂肪因飽和脂肪酸含量高,日常飲食中並不被推薦。

豬油?牛油?羊油?

不行不行,想想我都覺得膩得慌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在膳食指導中提出,脂肪的攝入應該佔每天總能量攝入的30%以下,而飽和脂肪酸的攝入應該在10%以下[1]。

那事實卻是是這樣的嗎?“好”脂肪酸究竟有多好,“壞”脂肪酸又有多壞呢?這可不單單是吃了會胖的問題,攝入不同類型的脂肪,可能關係到死亡率!

不同類型的脂肪,對死亡率有何影響?

昨天,歐洲心臟病學會年會(ESC)現場公佈了一項納入100萬參與者的前瞻性薈萃分析(100萬可是個很龐大的人群了,比如說,新西蘭整個國家的人口人只有489萬.....),揭示了日常攝入脂肪的類型與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之間的關係。

一起來圍觀,大型研究發佈現場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來來來,民以食為天

今天聊一個下飯的話題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一碗清淡爽口、燙了一顆小油菜的陽春麵

一盤色澤紅潤、入口即化的紅燒肉

一份新鮮出屜、鹹淡適中的清蒸魚

擺在你面前,你會選擇吃什麼

看得小編都要流口水了

別攔著我,我都要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全民養生(瘦身)的時代

大家對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

三大營養物質

一定都不陌生

但是,提到脂肪……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傳統觀點認為,脂肪攝入過多是不好的,低脂飲食才是王道!但就像膽固醇有“好壞”之分一樣,其實脂肪也分“三六九等”,不能一棍子打死。

脂肪也分三六九

先來系統瞭解一下“脂肪家族”: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組成的甘油三酯(TG)(甘油三酯?那個體檢報告裡的“常駐角色”?),其中甘油的結構比較簡單,而脂肪酸的種類和長短卻不相同,脂肪酸分為三大類: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

說到這,這幾個名詞,是不是又很熟悉了。

(廣告詞中經常出現:富含對人體有益的多不飽和脂肪酸,等等,吧啦吧啦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這高下就立見了,都被“富含”了,不飽和脂肪酸肯定就是那個“好的”,而飽和脂肪酸常規被視為一大“健康殺手”,比如動物性脂肪因飽和脂肪酸含量高,日常飲食中並不被推薦。

豬油?牛油?羊油?

不行不行,想想我都覺得膩得慌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在膳食指導中提出,脂肪的攝入應該佔每天總能量攝入的30%以下,而飽和脂肪酸的攝入應該在10%以下[1]。

那事實卻是是這樣的嗎?“好”脂肪酸究竟有多好,“壞”脂肪酸又有多壞呢?這可不單單是吃了會胖的問題,攝入不同類型的脂肪,可能關係到死亡率!

不同類型的脂肪,對死亡率有何影響?

昨天,歐洲心臟病學會年會(ESC)現場公佈了一項納入100萬參與者的前瞻性薈萃分析(100萬可是個很龐大的人群了,比如說,新西蘭整個國家的人口人只有489萬.....),揭示了日常攝入脂肪的類型與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之間的關係。

一起來圍觀,大型研究發佈現場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快來跟小編看看,你吃得對不對"

來來來,民以食為天

今天聊一個下飯的話題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一碗清淡爽口、燙了一顆小油菜的陽春麵

一盤色澤紅潤、入口即化的紅燒肉

一份新鮮出屜、鹹淡適中的清蒸魚

擺在你面前,你會選擇吃什麼

看得小編都要流口水了

別攔著我,我都要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全民養生(瘦身)的時代

大家對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

三大營養物質

一定都不陌生

但是,提到脂肪……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傳統觀點認為,脂肪攝入過多是不好的,低脂飲食才是王道!但就像膽固醇有“好壞”之分一樣,其實脂肪也分“三六九等”,不能一棍子打死。

脂肪也分三六九

先來系統瞭解一下“脂肪家族”: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組成的甘油三酯(TG)(甘油三酯?那個體檢報告裡的“常駐角色”?),其中甘油的結構比較簡單,而脂肪酸的種類和長短卻不相同,脂肪酸分為三大類: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

說到這,這幾個名詞,是不是又很熟悉了。

(廣告詞中經常出現:富含對人體有益的多不飽和脂肪酸,等等,吧啦吧啦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這高下就立見了,都被“富含”了,不飽和脂肪酸肯定就是那個“好的”,而飽和脂肪酸常規被視為一大“健康殺手”,比如動物性脂肪因飽和脂肪酸含量高,日常飲食中並不被推薦。

豬油?牛油?羊油?

不行不行,想想我都覺得膩得慌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在膳食指導中提出,脂肪的攝入應該佔每天總能量攝入的30%以下,而飽和脂肪酸的攝入應該在10%以下[1]。

那事實卻是是這樣的嗎?“好”脂肪酸究竟有多好,“壞”脂肪酸又有多壞呢?這可不單單是吃了會胖的問題,攝入不同類型的脂肪,可能關係到死亡率!

不同類型的脂肪,對死亡率有何影響?

昨天,歐洲心臟病學會年會(ESC)現場公佈了一項納入100萬參與者的前瞻性薈萃分析(100萬可是個很龐大的人群了,比如說,新西蘭整個國家的人口人只有489萬.....),揭示了日常攝入脂肪的類型與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之間的關係。

一起來圍觀,大型研究發佈現場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快來跟小編看看,你吃得對不對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該研究團隊系統分析了美國成年人群中總脂肪、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以及飽和脂肪酸的攝入與全因死亡率,以及心血管疾病(CVD)、冠心病(CHD)、卒中等疾病導致的病因特異性死亡率之間的關係。

分析結果表明,不同類型的脂肪對死亡率的影響確實存在差異。比如,總脂肪攝入量與心血管疾病、冠心病死亡率間均無明顯相關性,但薈萃分析結果表明,飽和脂肪酸與冠心病死亡率間呈正相關,而且是顯著正相關!

類型豐富的脂肪,並不能一概而論

近些年來,有關合理膳食的研究曾出不窮,給公眾健康飲食提供了新觀點。先來說個有名的,同樣是在ESC年會上,兩年前發佈的PURE研究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PURE研究歷時10年,納入18個國家、13多萬人,是全球首個在經濟水平不同的地區開展,將飲食習慣與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非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和全因死亡風險聯繫在一起的研究。

PURE研究指出,與最低脂肪攝入組(10.6%)相比,最高攝入組(35.3%)全因死亡風險、卒中風險都更低,下降程度從18%~30%不等!而且在心血管疾病的發病和死亡風險這項上,脂肪攝入量與它並不存在明顯相關。這樣的結論,甚至可以延續至我們所謂的“壞”脂肪酸——飽和脂肪酸身上,當時的研究結果指出,飽和脂肪酸攝入量較高(10%~13%)的人,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和死亡風險並未受到影響,且其全因死亡風險和卒中風險居然下降了!這一研究結果當年發表於醫學界首屈一指的頂級期刊《柳葉刀》(Lancet)上[2]。

PURE研究的結果非常具有“顛覆性”,同時也很有爭議。不少專家認為,作為一個隊列的相關性研究,它仍然存在不足,比如除了飲食習慣外,有一些因素在這個研究中沒有被考慮,比如睡眠習慣,飲酒以及是否有藥物的濫用等等,這些也會影響死亡風險和一些疾病的發生,而且研究中的飲食因素也比較籠統,沒有具體的食物成分分析。因此,為了更具有說服力,研究人員還需要更嚴謹的隨機對照實驗來證明他們的結論[3]。

而此次ESC上公佈的這項研究,似乎就提出了反對意見。該研究評估了1988-1999年(隨訪19.2年)和1999-2010年(隨訪12年)NHANES研究(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s)的35080例受試者。採用COX風險迴歸模型評估了脂肪攝入(g/天)與全因(all-cause)或病因特異性死亡率(cause-specific mortality)之間的相關性。

"

來來來,民以食為天

今天聊一個下飯的話題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一碗清淡爽口、燙了一顆小油菜的陽春麵

一盤色澤紅潤、入口即化的紅燒肉

一份新鮮出屜、鹹淡適中的清蒸魚

擺在你面前,你會選擇吃什麼

看得小編都要流口水了

別攔著我,我都要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全民養生(瘦身)的時代

大家對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

三大營養物質

一定都不陌生

但是,提到脂肪……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傳統觀點認為,脂肪攝入過多是不好的,低脂飲食才是王道!但就像膽固醇有“好壞”之分一樣,其實脂肪也分“三六九等”,不能一棍子打死。

脂肪也分三六九

先來系統瞭解一下“脂肪家族”: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組成的甘油三酯(TG)(甘油三酯?那個體檢報告裡的“常駐角色”?),其中甘油的結構比較簡單,而脂肪酸的種類和長短卻不相同,脂肪酸分為三大類: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

說到這,這幾個名詞,是不是又很熟悉了。

(廣告詞中經常出現:富含對人體有益的多不飽和脂肪酸,等等,吧啦吧啦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這高下就立見了,都被“富含”了,不飽和脂肪酸肯定就是那個“好的”,而飽和脂肪酸常規被視為一大“健康殺手”,比如動物性脂肪因飽和脂肪酸含量高,日常飲食中並不被推薦。

豬油?牛油?羊油?

不行不行,想想我都覺得膩得慌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在膳食指導中提出,脂肪的攝入應該佔每天總能量攝入的30%以下,而飽和脂肪酸的攝入應該在10%以下[1]。

那事實卻是是這樣的嗎?“好”脂肪酸究竟有多好,“壞”脂肪酸又有多壞呢?這可不單單是吃了會胖的問題,攝入不同類型的脂肪,可能關係到死亡率!

不同類型的脂肪,對死亡率有何影響?

昨天,歐洲心臟病學會年會(ESC)現場公佈了一項納入100萬參與者的前瞻性薈萃分析(100萬可是個很龐大的人群了,比如說,新西蘭整個國家的人口人只有489萬.....),揭示了日常攝入脂肪的類型與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之間的關係。

一起來圍觀,大型研究發佈現場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快來跟小編看看,你吃得對不對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該研究團隊系統分析了美國成年人群中總脂肪、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以及飽和脂肪酸的攝入與全因死亡率,以及心血管疾病(CVD)、冠心病(CHD)、卒中等疾病導致的病因特異性死亡率之間的關係。

分析結果表明,不同類型的脂肪對死亡率的影響確實存在差異。比如,總脂肪攝入量與心血管疾病、冠心病死亡率間均無明顯相關性,但薈萃分析結果表明,飽和脂肪酸與冠心病死亡率間呈正相關,而且是顯著正相關!

類型豐富的脂肪,並不能一概而論

近些年來,有關合理膳食的研究曾出不窮,給公眾健康飲食提供了新觀點。先來說個有名的,同樣是在ESC年會上,兩年前發佈的PURE研究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PURE研究歷時10年,納入18個國家、13多萬人,是全球首個在經濟水平不同的地區開展,將飲食習慣與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非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和全因死亡風險聯繫在一起的研究。

PURE研究指出,與最低脂肪攝入組(10.6%)相比,最高攝入組(35.3%)全因死亡風險、卒中風險都更低,下降程度從18%~30%不等!而且在心血管疾病的發病和死亡風險這項上,脂肪攝入量與它並不存在明顯相關。這樣的結論,甚至可以延續至我們所謂的“壞”脂肪酸——飽和脂肪酸身上,當時的研究結果指出,飽和脂肪酸攝入量較高(10%~13%)的人,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和死亡風險並未受到影響,且其全因死亡風險和卒中風險居然下降了!這一研究結果當年發表於醫學界首屈一指的頂級期刊《柳葉刀》(Lancet)上[2]。

PURE研究的結果非常具有“顛覆性”,同時也很有爭議。不少專家認為,作為一個隊列的相關性研究,它仍然存在不足,比如除了飲食習慣外,有一些因素在這個研究中沒有被考慮,比如睡眠習慣,飲酒以及是否有藥物的濫用等等,這些也會影響死亡風險和一些疾病的發生,而且研究中的飲食因素也比較籠統,沒有具體的食物成分分析。因此,為了更具有說服力,研究人員還需要更嚴謹的隨機對照實驗來證明他們的結論[3]。

而此次ESC上公佈的這項研究,似乎就提出了反對意見。該研究評估了1988-1999年(隨訪19.2年)和1999-2010年(隨訪12年)NHANES研究(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s)的35080例受試者。採用COX風險迴歸模型評估了脂肪攝入(g/天)與全因(all-cause)或病因特異性死亡率(cause-specific mortality)之間的相關性。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為進行系統性調研,研究團隊對選定的數據庫進行了檢索,數據截至2018年11月,共29個前瞻性隊列、1148117例受試者符合標準。

"

來來來,民以食為天

今天聊一個下飯的話題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一碗清淡爽口、燙了一顆小油菜的陽春麵

一盤色澤紅潤、入口即化的紅燒肉

一份新鮮出屜、鹹淡適中的清蒸魚

擺在你面前,你會選擇吃什麼

看得小編都要流口水了

別攔著我,我都要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全民養生(瘦身)的時代

大家對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

三大營養物質

一定都不陌生

但是,提到脂肪……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傳統觀點認為,脂肪攝入過多是不好的,低脂飲食才是王道!但就像膽固醇有“好壞”之分一樣,其實脂肪也分“三六九等”,不能一棍子打死。

脂肪也分三六九

先來系統瞭解一下“脂肪家族”: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組成的甘油三酯(TG)(甘油三酯?那個體檢報告裡的“常駐角色”?),其中甘油的結構比較簡單,而脂肪酸的種類和長短卻不相同,脂肪酸分為三大類: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

說到這,這幾個名詞,是不是又很熟悉了。

(廣告詞中經常出現:富含對人體有益的多不飽和脂肪酸,等等,吧啦吧啦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這高下就立見了,都被“富含”了,不飽和脂肪酸肯定就是那個“好的”,而飽和脂肪酸常規被視為一大“健康殺手”,比如動物性脂肪因飽和脂肪酸含量高,日常飲食中並不被推薦。

豬油?牛油?羊油?

不行不行,想想我都覺得膩得慌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在膳食指導中提出,脂肪的攝入應該佔每天總能量攝入的30%以下,而飽和脂肪酸的攝入應該在10%以下[1]。

那事實卻是是這樣的嗎?“好”脂肪酸究竟有多好,“壞”脂肪酸又有多壞呢?這可不單單是吃了會胖的問題,攝入不同類型的脂肪,可能關係到死亡率!

不同類型的脂肪,對死亡率有何影響?

昨天,歐洲心臟病學會年會(ESC)現場公佈了一項納入100萬參與者的前瞻性薈萃分析(100萬可是個很龐大的人群了,比如說,新西蘭整個國家的人口人只有489萬.....),揭示了日常攝入脂肪的類型與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之間的關係。

一起來圍觀,大型研究發佈現場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快來跟小編看看,你吃得對不對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該研究團隊系統分析了美國成年人群中總脂肪、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以及飽和脂肪酸的攝入與全因死亡率,以及心血管疾病(CVD)、冠心病(CHD)、卒中等疾病導致的病因特異性死亡率之間的關係。

分析結果表明,不同類型的脂肪對死亡率的影響確實存在差異。比如,總脂肪攝入量與心血管疾病、冠心病死亡率間均無明顯相關性,但薈萃分析結果表明,飽和脂肪酸與冠心病死亡率間呈正相關,而且是顯著正相關!

類型豐富的脂肪,並不能一概而論

近些年來,有關合理膳食的研究曾出不窮,給公眾健康飲食提供了新觀點。先來說個有名的,同樣是在ESC年會上,兩年前發佈的PURE研究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PURE研究歷時10年,納入18個國家、13多萬人,是全球首個在經濟水平不同的地區開展,將飲食習慣與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非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和全因死亡風險聯繫在一起的研究。

PURE研究指出,與最低脂肪攝入組(10.6%)相比,最高攝入組(35.3%)全因死亡風險、卒中風險都更低,下降程度從18%~30%不等!而且在心血管疾病的發病和死亡風險這項上,脂肪攝入量與它並不存在明顯相關。這樣的結論,甚至可以延續至我們所謂的“壞”脂肪酸——飽和脂肪酸身上,當時的研究結果指出,飽和脂肪酸攝入量較高(10%~13%)的人,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和死亡風險並未受到影響,且其全因死亡風險和卒中風險居然下降了!這一研究結果當年發表於醫學界首屈一指的頂級期刊《柳葉刀》(Lancet)上[2]。

PURE研究的結果非常具有“顛覆性”,同時也很有爭議。不少專家認為,作為一個隊列的相關性研究,它仍然存在不足,比如除了飲食習慣外,有一些因素在這個研究中沒有被考慮,比如睡眠習慣,飲酒以及是否有藥物的濫用等等,這些也會影響死亡風險和一些疾病的發生,而且研究中的飲食因素也比較籠統,沒有具體的食物成分分析。因此,為了更具有說服力,研究人員還需要更嚴謹的隨機對照實驗來證明他們的結論[3]。

而此次ESC上公佈的這項研究,似乎就提出了反對意見。該研究評估了1988-1999年(隨訪19.2年)和1999-2010年(隨訪12年)NHANES研究(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s)的35080例受試者。採用COX風險迴歸模型評估了脂肪攝入(g/天)與全因(all-cause)或病因特異性死亡率(cause-specific mortality)之間的相關性。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為進行系統性調研,研究團隊對選定的數據庫進行了檢索,數據截至2018年11月,共29個前瞻性隊列、1148117例受試者符合標準。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研究指出,飽和脂肪酸攝入量雖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無關,但其與冠心病死亡率間呈顯著正相關(1.10, 95%CI: 1.01-1.20, P<0.001),也就是說,飽和脂肪酸攝入越多,冠心病死亡率越高。這一結果再次印證了現有的飲食觀點,過多攝入飽和脂肪酸確實不是健康的選擇。

"

來來來,民以食為天

今天聊一個下飯的話題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一碗清淡爽口、燙了一顆小油菜的陽春麵

一盤色澤紅潤、入口即化的紅燒肉

一份新鮮出屜、鹹淡適中的清蒸魚

擺在你面前,你會選擇吃什麼

看得小編都要流口水了

別攔著我,我都要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全民養生(瘦身)的時代

大家對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

三大營養物質

一定都不陌生

但是,提到脂肪……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傳統觀點認為,脂肪攝入過多是不好的,低脂飲食才是王道!但就像膽固醇有“好壞”之分一樣,其實脂肪也分“三六九等”,不能一棍子打死。

脂肪也分三六九

先來系統瞭解一下“脂肪家族”: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組成的甘油三酯(TG)(甘油三酯?那個體檢報告裡的“常駐角色”?),其中甘油的結構比較簡單,而脂肪酸的種類和長短卻不相同,脂肪酸分為三大類: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

說到這,這幾個名詞,是不是又很熟悉了。

(廣告詞中經常出現:富含對人體有益的多不飽和脂肪酸,等等,吧啦吧啦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這高下就立見了,都被“富含”了,不飽和脂肪酸肯定就是那個“好的”,而飽和脂肪酸常規被視為一大“健康殺手”,比如動物性脂肪因飽和脂肪酸含量高,日常飲食中並不被推薦。

豬油?牛油?羊油?

不行不行,想想我都覺得膩得慌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在膳食指導中提出,脂肪的攝入應該佔每天總能量攝入的30%以下,而飽和脂肪酸的攝入應該在10%以下[1]。

那事實卻是是這樣的嗎?“好”脂肪酸究竟有多好,“壞”脂肪酸又有多壞呢?這可不單單是吃了會胖的問題,攝入不同類型的脂肪,可能關係到死亡率!

不同類型的脂肪,對死亡率有何影響?

昨天,歐洲心臟病學會年會(ESC)現場公佈了一項納入100萬參與者的前瞻性薈萃分析(100萬可是個很龐大的人群了,比如說,新西蘭整個國家的人口人只有489萬.....),揭示了日常攝入脂肪的類型與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之間的關係。

一起來圍觀,大型研究發佈現場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快來跟小編看看,你吃得對不對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該研究團隊系統分析了美國成年人群中總脂肪、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以及飽和脂肪酸的攝入與全因死亡率,以及心血管疾病(CVD)、冠心病(CHD)、卒中等疾病導致的病因特異性死亡率之間的關係。

分析結果表明,不同類型的脂肪對死亡率的影響確實存在差異。比如,總脂肪攝入量與心血管疾病、冠心病死亡率間均無明顯相關性,但薈萃分析結果表明,飽和脂肪酸與冠心病死亡率間呈正相關,而且是顯著正相關!

類型豐富的脂肪,並不能一概而論

近些年來,有關合理膳食的研究曾出不窮,給公眾健康飲食提供了新觀點。先來說個有名的,同樣是在ESC年會上,兩年前發佈的PURE研究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PURE研究歷時10年,納入18個國家、13多萬人,是全球首個在經濟水平不同的地區開展,將飲食習慣與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非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和全因死亡風險聯繫在一起的研究。

PURE研究指出,與最低脂肪攝入組(10.6%)相比,最高攝入組(35.3%)全因死亡風險、卒中風險都更低,下降程度從18%~30%不等!而且在心血管疾病的發病和死亡風險這項上,脂肪攝入量與它並不存在明顯相關。這樣的結論,甚至可以延續至我們所謂的“壞”脂肪酸——飽和脂肪酸身上,當時的研究結果指出,飽和脂肪酸攝入量較高(10%~13%)的人,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和死亡風險並未受到影響,且其全因死亡風險和卒中風險居然下降了!這一研究結果當年發表於醫學界首屈一指的頂級期刊《柳葉刀》(Lancet)上[2]。

PURE研究的結果非常具有“顛覆性”,同時也很有爭議。不少專家認為,作為一個隊列的相關性研究,它仍然存在不足,比如除了飲食習慣外,有一些因素在這個研究中沒有被考慮,比如睡眠習慣,飲酒以及是否有藥物的濫用等等,這些也會影響死亡風險和一些疾病的發生,而且研究中的飲食因素也比較籠統,沒有具體的食物成分分析。因此,為了更具有說服力,研究人員還需要更嚴謹的隨機對照實驗來證明他們的結論[3]。

而此次ESC上公佈的這項研究,似乎就提出了反對意見。該研究評估了1988-1999年(隨訪19.2年)和1999-2010年(隨訪12年)NHANES研究(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s)的35080例受試者。採用COX風險迴歸模型評估了脂肪攝入(g/天)與全因(all-cause)或病因特異性死亡率(cause-specific mortality)之間的相關性。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為進行系統性調研,研究團隊對選定的數據庫進行了檢索,數據截至2018年11月,共29個前瞻性隊列、1148117例受試者符合標準。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研究指出,飽和脂肪酸攝入量雖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無關,但其與冠心病死亡率間呈顯著正相關(1.10, 95%CI: 1.01-1.20, P<0.001),也就是說,飽和脂肪酸攝入越多,冠心病死亡率越高。這一結果再次印證了現有的飲食觀點,過多攝入飽和脂肪酸確實不是健康的選擇。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飽和脂肪酸攝入量與冠心病死亡率的關係

研究同時指出,總脂肪、單不飽和、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與全因死亡率間均呈顯著負相關。(這個結果是不是讓“無肉不歡”的你有一點點小欣喜

"

來來來,民以食為天

今天聊一個下飯的話題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一碗清淡爽口、燙了一顆小油菜的陽春麵

一盤色澤紅潤、入口即化的紅燒肉

一份新鮮出屜、鹹淡適中的清蒸魚

擺在你面前,你會選擇吃什麼

看得小編都要流口水了

別攔著我,我都要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全民養生(瘦身)的時代

大家對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

三大營養物質

一定都不陌生

但是,提到脂肪……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傳統觀點認為,脂肪攝入過多是不好的,低脂飲食才是王道!但就像膽固醇有“好壞”之分一樣,其實脂肪也分“三六九等”,不能一棍子打死。

脂肪也分三六九

先來系統瞭解一下“脂肪家族”: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組成的甘油三酯(TG)(甘油三酯?那個體檢報告裡的“常駐角色”?),其中甘油的結構比較簡單,而脂肪酸的種類和長短卻不相同,脂肪酸分為三大類: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

說到這,這幾個名詞,是不是又很熟悉了。

(廣告詞中經常出現:富含對人體有益的多不飽和脂肪酸,等等,吧啦吧啦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這高下就立見了,都被“富含”了,不飽和脂肪酸肯定就是那個“好的”,而飽和脂肪酸常規被視為一大“健康殺手”,比如動物性脂肪因飽和脂肪酸含量高,日常飲食中並不被推薦。

豬油?牛油?羊油?

不行不行,想想我都覺得膩得慌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在膳食指導中提出,脂肪的攝入應該佔每天總能量攝入的30%以下,而飽和脂肪酸的攝入應該在10%以下[1]。

那事實卻是是這樣的嗎?“好”脂肪酸究竟有多好,“壞”脂肪酸又有多壞呢?這可不單單是吃了會胖的問題,攝入不同類型的脂肪,可能關係到死亡率!

不同類型的脂肪,對死亡率有何影響?

昨天,歐洲心臟病學會年會(ESC)現場公佈了一項納入100萬參與者的前瞻性薈萃分析(100萬可是個很龐大的人群了,比如說,新西蘭整個國家的人口人只有489萬.....),揭示了日常攝入脂肪的類型與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之間的關係。

一起來圍觀,大型研究發佈現場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快來跟小編看看,你吃得對不對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該研究團隊系統分析了美國成年人群中總脂肪、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以及飽和脂肪酸的攝入與全因死亡率,以及心血管疾病(CVD)、冠心病(CHD)、卒中等疾病導致的病因特異性死亡率之間的關係。

分析結果表明,不同類型的脂肪對死亡率的影響確實存在差異。比如,總脂肪攝入量與心血管疾病、冠心病死亡率間均無明顯相關性,但薈萃分析結果表明,飽和脂肪酸與冠心病死亡率間呈正相關,而且是顯著正相關!

類型豐富的脂肪,並不能一概而論

近些年來,有關合理膳食的研究曾出不窮,給公眾健康飲食提供了新觀點。先來說個有名的,同樣是在ESC年會上,兩年前發佈的PURE研究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PURE研究歷時10年,納入18個國家、13多萬人,是全球首個在經濟水平不同的地區開展,將飲食習慣與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非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和全因死亡風險聯繫在一起的研究。

PURE研究指出,與最低脂肪攝入組(10.6%)相比,最高攝入組(35.3%)全因死亡風險、卒中風險都更低,下降程度從18%~30%不等!而且在心血管疾病的發病和死亡風險這項上,脂肪攝入量與它並不存在明顯相關。這樣的結論,甚至可以延續至我們所謂的“壞”脂肪酸——飽和脂肪酸身上,當時的研究結果指出,飽和脂肪酸攝入量較高(10%~13%)的人,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和死亡風險並未受到影響,且其全因死亡風險和卒中風險居然下降了!這一研究結果當年發表於醫學界首屈一指的頂級期刊《柳葉刀》(Lancet)上[2]。

PURE研究的結果非常具有“顛覆性”,同時也很有爭議。不少專家認為,作為一個隊列的相關性研究,它仍然存在不足,比如除了飲食習慣外,有一些因素在這個研究中沒有被考慮,比如睡眠習慣,飲酒以及是否有藥物的濫用等等,這些也會影響死亡風險和一些疾病的發生,而且研究中的飲食因素也比較籠統,沒有具體的食物成分分析。因此,為了更具有說服力,研究人員還需要更嚴謹的隨機對照實驗來證明他們的結論[3]。

而此次ESC上公佈的這項研究,似乎就提出了反對意見。該研究評估了1988-1999年(隨訪19.2年)和1999-2010年(隨訪12年)NHANES研究(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s)的35080例受試者。採用COX風險迴歸模型評估了脂肪攝入(g/天)與全因(all-cause)或病因特異性死亡率(cause-specific mortality)之間的相關性。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為進行系統性調研,研究團隊對選定的數據庫進行了檢索,數據截至2018年11月,共29個前瞻性隊列、1148117例受試者符合標準。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研究指出,飽和脂肪酸攝入量雖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無關,但其與冠心病死亡率間呈顯著正相關(1.10, 95%CI: 1.01-1.20, P<0.001),也就是說,飽和脂肪酸攝入越多,冠心病死亡率越高。這一結果再次印證了現有的飲食觀點,過多攝入飽和脂肪酸確實不是健康的選擇。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飽和脂肪酸攝入量與冠心病死亡率的關係

研究同時指出,總脂肪、單不飽和、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與全因死亡率間均呈顯著負相關。(這個結果是不是讓“無肉不歡”的你有一點點小欣喜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脂肪:風險比(HR): 0.89, 95%置信區間(CI): 0.82-0.97, P=0.009;單不飽和脂肪酸:0.94, 95%CI: 0.89-0.99, P=0.028;多不飽和脂肪酸:0.88, 95%CI: 0.83-0.94, P<0.001)]

(點擊可查看大圖)

"

來來來,民以食為天

今天聊一個下飯的話題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一碗清淡爽口、燙了一顆小油菜的陽春麵

一盤色澤紅潤、入口即化的紅燒肉

一份新鮮出屜、鹹淡適中的清蒸魚

擺在你面前,你會選擇吃什麼

看得小編都要流口水了

別攔著我,我都要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全民養生(瘦身)的時代

大家對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

三大營養物質

一定都不陌生

但是,提到脂肪……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傳統觀點認為,脂肪攝入過多是不好的,低脂飲食才是王道!但就像膽固醇有“好壞”之分一樣,其實脂肪也分“三六九等”,不能一棍子打死。

脂肪也分三六九

先來系統瞭解一下“脂肪家族”: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組成的甘油三酯(TG)(甘油三酯?那個體檢報告裡的“常駐角色”?),其中甘油的結構比較簡單,而脂肪酸的種類和長短卻不相同,脂肪酸分為三大類: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

說到這,這幾個名詞,是不是又很熟悉了。

(廣告詞中經常出現:富含對人體有益的多不飽和脂肪酸,等等,吧啦吧啦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這高下就立見了,都被“富含”了,不飽和脂肪酸肯定就是那個“好的”,而飽和脂肪酸常規被視為一大“健康殺手”,比如動物性脂肪因飽和脂肪酸含量高,日常飲食中並不被推薦。

豬油?牛油?羊油?

不行不行,想想我都覺得膩得慌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在膳食指導中提出,脂肪的攝入應該佔每天總能量攝入的30%以下,而飽和脂肪酸的攝入應該在10%以下[1]。

那事實卻是是這樣的嗎?“好”脂肪酸究竟有多好,“壞”脂肪酸又有多壞呢?這可不單單是吃了會胖的問題,攝入不同類型的脂肪,可能關係到死亡率!

不同類型的脂肪,對死亡率有何影響?

昨天,歐洲心臟病學會年會(ESC)現場公佈了一項納入100萬參與者的前瞻性薈萃分析(100萬可是個很龐大的人群了,比如說,新西蘭整個國家的人口人只有489萬.....),揭示了日常攝入脂肪的類型與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之間的關係。

一起來圍觀,大型研究發佈現場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快來跟小編看看,你吃得對不對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該研究團隊系統分析了美國成年人群中總脂肪、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以及飽和脂肪酸的攝入與全因死亡率,以及心血管疾病(CVD)、冠心病(CHD)、卒中等疾病導致的病因特異性死亡率之間的關係。

分析結果表明,不同類型的脂肪對死亡率的影響確實存在差異。比如,總脂肪攝入量與心血管疾病、冠心病死亡率間均無明顯相關性,但薈萃分析結果表明,飽和脂肪酸與冠心病死亡率間呈正相關,而且是顯著正相關!

類型豐富的脂肪,並不能一概而論

近些年來,有關合理膳食的研究曾出不窮,給公眾健康飲食提供了新觀點。先來說個有名的,同樣是在ESC年會上,兩年前發佈的PURE研究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PURE研究歷時10年,納入18個國家、13多萬人,是全球首個在經濟水平不同的地區開展,將飲食習慣與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非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和全因死亡風險聯繫在一起的研究。

PURE研究指出,與最低脂肪攝入組(10.6%)相比,最高攝入組(35.3%)全因死亡風險、卒中風險都更低,下降程度從18%~30%不等!而且在心血管疾病的發病和死亡風險這項上,脂肪攝入量與它並不存在明顯相關。這樣的結論,甚至可以延續至我們所謂的“壞”脂肪酸——飽和脂肪酸身上,當時的研究結果指出,飽和脂肪酸攝入量較高(10%~13%)的人,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和死亡風險並未受到影響,且其全因死亡風險和卒中風險居然下降了!這一研究結果當年發表於醫學界首屈一指的頂級期刊《柳葉刀》(Lancet)上[2]。

PURE研究的結果非常具有“顛覆性”,同時也很有爭議。不少專家認為,作為一個隊列的相關性研究,它仍然存在不足,比如除了飲食習慣外,有一些因素在這個研究中沒有被考慮,比如睡眠習慣,飲酒以及是否有藥物的濫用等等,這些也會影響死亡風險和一些疾病的發生,而且研究中的飲食因素也比較籠統,沒有具體的食物成分分析。因此,為了更具有說服力,研究人員還需要更嚴謹的隨機對照實驗來證明他們的結論[3]。

而此次ESC上公佈的這項研究,似乎就提出了反對意見。該研究評估了1988-1999年(隨訪19.2年)和1999-2010年(隨訪12年)NHANES研究(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s)的35080例受試者。採用COX風險迴歸模型評估了脂肪攝入(g/天)與全因(all-cause)或病因特異性死亡率(cause-specific mortality)之間的相關性。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為進行系統性調研,研究團隊對選定的數據庫進行了檢索,數據截至2018年11月,共29個前瞻性隊列、1148117例受試者符合標準。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研究指出,飽和脂肪酸攝入量雖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無關,但其與冠心病死亡率間呈顯著正相關(1.10, 95%CI: 1.01-1.20, P<0.001),也就是說,飽和脂肪酸攝入越多,冠心病死亡率越高。這一結果再次印證了現有的飲食觀點,過多攝入飽和脂肪酸確實不是健康的選擇。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飽和脂肪酸攝入量與冠心病死亡率的關係

研究同時指出,總脂肪、單不飽和、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與全因死亡率間均呈顯著負相關。(這個結果是不是讓“無肉不歡”的你有一點點小欣喜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脂肪:風險比(HR): 0.89, 95%置信區間(CI): 0.82-0.97, P=0.009;單不飽和脂肪酸:0.94, 95%CI: 0.89-0.99, P=0.028;多不飽和脂肪酸:0.88, 95%CI: 0.83-0.94, P<0.001)]

(點擊可查看大圖)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脂肪攝入量與全因死亡率間的關係

"

來來來,民以食為天

今天聊一個下飯的話題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一碗清淡爽口、燙了一顆小油菜的陽春麵

一盤色澤紅潤、入口即化的紅燒肉

一份新鮮出屜、鹹淡適中的清蒸魚

擺在你面前,你會選擇吃什麼

看得小編都要流口水了

別攔著我,我都要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全民養生(瘦身)的時代

大家對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

三大營養物質

一定都不陌生

但是,提到脂肪……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傳統觀點認為,脂肪攝入過多是不好的,低脂飲食才是王道!但就像膽固醇有“好壞”之分一樣,其實脂肪也分“三六九等”,不能一棍子打死。

脂肪也分三六九

先來系統瞭解一下“脂肪家族”: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組成的甘油三酯(TG)(甘油三酯?那個體檢報告裡的“常駐角色”?),其中甘油的結構比較簡單,而脂肪酸的種類和長短卻不相同,脂肪酸分為三大類: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

說到這,這幾個名詞,是不是又很熟悉了。

(廣告詞中經常出現:富含對人體有益的多不飽和脂肪酸,等等,吧啦吧啦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這高下就立見了,都被“富含”了,不飽和脂肪酸肯定就是那個“好的”,而飽和脂肪酸常規被視為一大“健康殺手”,比如動物性脂肪因飽和脂肪酸含量高,日常飲食中並不被推薦。

豬油?牛油?羊油?

不行不行,想想我都覺得膩得慌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在膳食指導中提出,脂肪的攝入應該佔每天總能量攝入的30%以下,而飽和脂肪酸的攝入應該在10%以下[1]。

那事實卻是是這樣的嗎?“好”脂肪酸究竟有多好,“壞”脂肪酸又有多壞呢?這可不單單是吃了會胖的問題,攝入不同類型的脂肪,可能關係到死亡率!

不同類型的脂肪,對死亡率有何影響?

昨天,歐洲心臟病學會年會(ESC)現場公佈了一項納入100萬參與者的前瞻性薈萃分析(100萬可是個很龐大的人群了,比如說,新西蘭整個國家的人口人只有489萬.....),揭示了日常攝入脂肪的類型與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之間的關係。

一起來圍觀,大型研究發佈現場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快來跟小編看看,你吃得對不對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該研究團隊系統分析了美國成年人群中總脂肪、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以及飽和脂肪酸的攝入與全因死亡率,以及心血管疾病(CVD)、冠心病(CHD)、卒中等疾病導致的病因特異性死亡率之間的關係。

分析結果表明,不同類型的脂肪對死亡率的影響確實存在差異。比如,總脂肪攝入量與心血管疾病、冠心病死亡率間均無明顯相關性,但薈萃分析結果表明,飽和脂肪酸與冠心病死亡率間呈正相關,而且是顯著正相關!

類型豐富的脂肪,並不能一概而論

近些年來,有關合理膳食的研究曾出不窮,給公眾健康飲食提供了新觀點。先來說個有名的,同樣是在ESC年會上,兩年前發佈的PURE研究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PURE研究歷時10年,納入18個國家、13多萬人,是全球首個在經濟水平不同的地區開展,將飲食習慣與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非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和全因死亡風險聯繫在一起的研究。

PURE研究指出,與最低脂肪攝入組(10.6%)相比,最高攝入組(35.3%)全因死亡風險、卒中風險都更低,下降程度從18%~30%不等!而且在心血管疾病的發病和死亡風險這項上,脂肪攝入量與它並不存在明顯相關。這樣的結論,甚至可以延續至我們所謂的“壞”脂肪酸——飽和脂肪酸身上,當時的研究結果指出,飽和脂肪酸攝入量較高(10%~13%)的人,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和死亡風險並未受到影響,且其全因死亡風險和卒中風險居然下降了!這一研究結果當年發表於醫學界首屈一指的頂級期刊《柳葉刀》(Lancet)上[2]。

PURE研究的結果非常具有“顛覆性”,同時也很有爭議。不少專家認為,作為一個隊列的相關性研究,它仍然存在不足,比如除了飲食習慣外,有一些因素在這個研究中沒有被考慮,比如睡眠習慣,飲酒以及是否有藥物的濫用等等,這些也會影響死亡風險和一些疾病的發生,而且研究中的飲食因素也比較籠統,沒有具體的食物成分分析。因此,為了更具有說服力,研究人員還需要更嚴謹的隨機對照實驗來證明他們的結論[3]。

而此次ESC上公佈的這項研究,似乎就提出了反對意見。該研究評估了1988-1999年(隨訪19.2年)和1999-2010年(隨訪12年)NHANES研究(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s)的35080例受試者。採用COX風險迴歸模型評估了脂肪攝入(g/天)與全因(all-cause)或病因特異性死亡率(cause-specific mortality)之間的相關性。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為進行系統性調研,研究團隊對選定的數據庫進行了檢索,數據截至2018年11月,共29個前瞻性隊列、1148117例受試者符合標準。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研究指出,飽和脂肪酸攝入量雖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無關,但其與冠心病死亡率間呈顯著正相關(1.10, 95%CI: 1.01-1.20, P<0.001),也就是說,飽和脂肪酸攝入越多,冠心病死亡率越高。這一結果再次印證了現有的飲食觀點,過多攝入飽和脂肪酸確實不是健康的選擇。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飽和脂肪酸攝入量與冠心病死亡率的關係

研究同時指出,總脂肪、單不飽和、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與全因死亡率間均呈顯著負相關。(這個結果是不是讓“無肉不歡”的你有一點點小欣喜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脂肪:風險比(HR): 0.89, 95%置信區間(CI): 0.82-0.97, P=0.009;單不飽和脂肪酸:0.94, 95%CI: 0.89-0.99, P=0.028;多不飽和脂肪酸:0.88, 95%CI: 0.83-0.94, P<0.001)]

(點擊可查看大圖)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脂肪攝入量與全因死亡率間的關係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單不飽和脂肪酸攝入量與全因死亡率間的關係

"

來來來,民以食為天

今天聊一個下飯的話題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一碗清淡爽口、燙了一顆小油菜的陽春麵

一盤色澤紅潤、入口即化的紅燒肉

一份新鮮出屜、鹹淡適中的清蒸魚

擺在你面前,你會選擇吃什麼

看得小編都要流口水了

別攔著我,我都要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全民養生(瘦身)的時代

大家對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

三大營養物質

一定都不陌生

但是,提到脂肪……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傳統觀點認為,脂肪攝入過多是不好的,低脂飲食才是王道!但就像膽固醇有“好壞”之分一樣,其實脂肪也分“三六九等”,不能一棍子打死。

脂肪也分三六九

先來系統瞭解一下“脂肪家族”: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組成的甘油三酯(TG)(甘油三酯?那個體檢報告裡的“常駐角色”?),其中甘油的結構比較簡單,而脂肪酸的種類和長短卻不相同,脂肪酸分為三大類: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

說到這,這幾個名詞,是不是又很熟悉了。

(廣告詞中經常出現:富含對人體有益的多不飽和脂肪酸,等等,吧啦吧啦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這高下就立見了,都被“富含”了,不飽和脂肪酸肯定就是那個“好的”,而飽和脂肪酸常規被視為一大“健康殺手”,比如動物性脂肪因飽和脂肪酸含量高,日常飲食中並不被推薦。

豬油?牛油?羊油?

不行不行,想想我都覺得膩得慌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在膳食指導中提出,脂肪的攝入應該佔每天總能量攝入的30%以下,而飽和脂肪酸的攝入應該在10%以下[1]。

那事實卻是是這樣的嗎?“好”脂肪酸究竟有多好,“壞”脂肪酸又有多壞呢?這可不單單是吃了會胖的問題,攝入不同類型的脂肪,可能關係到死亡率!

不同類型的脂肪,對死亡率有何影響?

昨天,歐洲心臟病學會年會(ESC)現場公佈了一項納入100萬參與者的前瞻性薈萃分析(100萬可是個很龐大的人群了,比如說,新西蘭整個國家的人口人只有489萬.....),揭示了日常攝入脂肪的類型與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之間的關係。

一起來圍觀,大型研究發佈現場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快來跟小編看看,你吃得對不對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該研究團隊系統分析了美國成年人群中總脂肪、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以及飽和脂肪酸的攝入與全因死亡率,以及心血管疾病(CVD)、冠心病(CHD)、卒中等疾病導致的病因特異性死亡率之間的關係。

分析結果表明,不同類型的脂肪對死亡率的影響確實存在差異。比如,總脂肪攝入量與心血管疾病、冠心病死亡率間均無明顯相關性,但薈萃分析結果表明,飽和脂肪酸與冠心病死亡率間呈正相關,而且是顯著正相關!

類型豐富的脂肪,並不能一概而論

近些年來,有關合理膳食的研究曾出不窮,給公眾健康飲食提供了新觀點。先來說個有名的,同樣是在ESC年會上,兩年前發佈的PURE研究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PURE研究歷時10年,納入18個國家、13多萬人,是全球首個在經濟水平不同的地區開展,將飲食習慣與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非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和全因死亡風險聯繫在一起的研究。

PURE研究指出,與最低脂肪攝入組(10.6%)相比,最高攝入組(35.3%)全因死亡風險、卒中風險都更低,下降程度從18%~30%不等!而且在心血管疾病的發病和死亡風險這項上,脂肪攝入量與它並不存在明顯相關。這樣的結論,甚至可以延續至我們所謂的“壞”脂肪酸——飽和脂肪酸身上,當時的研究結果指出,飽和脂肪酸攝入量較高(10%~13%)的人,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和死亡風險並未受到影響,且其全因死亡風險和卒中風險居然下降了!這一研究結果當年發表於醫學界首屈一指的頂級期刊《柳葉刀》(Lancet)上[2]。

PURE研究的結果非常具有“顛覆性”,同時也很有爭議。不少專家認為,作為一個隊列的相關性研究,它仍然存在不足,比如除了飲食習慣外,有一些因素在這個研究中沒有被考慮,比如睡眠習慣,飲酒以及是否有藥物的濫用等等,這些也會影響死亡風險和一些疾病的發生,而且研究中的飲食因素也比較籠統,沒有具體的食物成分分析。因此,為了更具有說服力,研究人員還需要更嚴謹的隨機對照實驗來證明他們的結論[3]。

而此次ESC上公佈的這項研究,似乎就提出了反對意見。該研究評估了1988-1999年(隨訪19.2年)和1999-2010年(隨訪12年)NHANES研究(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s)的35080例受試者。採用COX風險迴歸模型評估了脂肪攝入(g/天)與全因(all-cause)或病因特異性死亡率(cause-specific mortality)之間的相關性。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為進行系統性調研,研究團隊對選定的數據庫進行了檢索,數據截至2018年11月,共29個前瞻性隊列、1148117例受試者符合標準。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研究指出,飽和脂肪酸攝入量雖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無關,但其與冠心病死亡率間呈顯著正相關(1.10, 95%CI: 1.01-1.20, P<0.001),也就是說,飽和脂肪酸攝入越多,冠心病死亡率越高。這一結果再次印證了現有的飲食觀點,過多攝入飽和脂肪酸確實不是健康的選擇。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飽和脂肪酸攝入量與冠心病死亡率的關係

研究同時指出,總脂肪、單不飽和、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與全因死亡率間均呈顯著負相關。(這個結果是不是讓“無肉不歡”的你有一點點小欣喜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脂肪:風險比(HR): 0.89, 95%置信區間(CI): 0.82-0.97, P=0.009;單不飽和脂肪酸:0.94, 95%CI: 0.89-0.99, P=0.028;多不飽和脂肪酸:0.88, 95%CI: 0.83-0.94, P<0.001)]

(點擊可查看大圖)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脂肪攝入量與全因死亡率間的關係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單不飽和脂肪酸攝入量與全因死亡率間的關係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多不飽和脂肪酸攝入量與全因死亡率間的關係

研究還指出,單不飽和、多不飽和脂肪酸攝入量甚至與卒中死亡率呈負相關。

(單不飽和脂肪酸:0.80, 95%CI: 0.67-0.96, P=0.019;多不飽和脂肪酸:0.84, 95%CI: 0.80-0.90, P<0.001)。

"

來來來,民以食為天

今天聊一個下飯的話題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一碗清淡爽口、燙了一顆小油菜的陽春麵

一盤色澤紅潤、入口即化的紅燒肉

一份新鮮出屜、鹹淡適中的清蒸魚

擺在你面前,你會選擇吃什麼

看得小編都要流口水了

別攔著我,我都要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全民養生(瘦身)的時代

大家對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

三大營養物質

一定都不陌生

但是,提到脂肪……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傳統觀點認為,脂肪攝入過多是不好的,低脂飲食才是王道!但就像膽固醇有“好壞”之分一樣,其實脂肪也分“三六九等”,不能一棍子打死。

脂肪也分三六九

先來系統瞭解一下“脂肪家族”: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組成的甘油三酯(TG)(甘油三酯?那個體檢報告裡的“常駐角色”?),其中甘油的結構比較簡單,而脂肪酸的種類和長短卻不相同,脂肪酸分為三大類: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

說到這,這幾個名詞,是不是又很熟悉了。

(廣告詞中經常出現:富含對人體有益的多不飽和脂肪酸,等等,吧啦吧啦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這高下就立見了,都被“富含”了,不飽和脂肪酸肯定就是那個“好的”,而飽和脂肪酸常規被視為一大“健康殺手”,比如動物性脂肪因飽和脂肪酸含量高,日常飲食中並不被推薦。

豬油?牛油?羊油?

不行不行,想想我都覺得膩得慌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在膳食指導中提出,脂肪的攝入應該佔每天總能量攝入的30%以下,而飽和脂肪酸的攝入應該在10%以下[1]。

那事實卻是是這樣的嗎?“好”脂肪酸究竟有多好,“壞”脂肪酸又有多壞呢?這可不單單是吃了會胖的問題,攝入不同類型的脂肪,可能關係到死亡率!

不同類型的脂肪,對死亡率有何影響?

昨天,歐洲心臟病學會年會(ESC)現場公佈了一項納入100萬參與者的前瞻性薈萃分析(100萬可是個很龐大的人群了,比如說,新西蘭整個國家的人口人只有489萬.....),揭示了日常攝入脂肪的類型與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之間的關係。

一起來圍觀,大型研究發佈現場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快來跟小編看看,你吃得對不對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該研究團隊系統分析了美國成年人群中總脂肪、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以及飽和脂肪酸的攝入與全因死亡率,以及心血管疾病(CVD)、冠心病(CHD)、卒中等疾病導致的病因特異性死亡率之間的關係。

分析結果表明,不同類型的脂肪對死亡率的影響確實存在差異。比如,總脂肪攝入量與心血管疾病、冠心病死亡率間均無明顯相關性,但薈萃分析結果表明,飽和脂肪酸與冠心病死亡率間呈正相關,而且是顯著正相關!

類型豐富的脂肪,並不能一概而論

近些年來,有關合理膳食的研究曾出不窮,給公眾健康飲食提供了新觀點。先來說個有名的,同樣是在ESC年會上,兩年前發佈的PURE研究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PURE研究歷時10年,納入18個國家、13多萬人,是全球首個在經濟水平不同的地區開展,將飲食習慣與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非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和全因死亡風險聯繫在一起的研究。

PURE研究指出,與最低脂肪攝入組(10.6%)相比,最高攝入組(35.3%)全因死亡風險、卒中風險都更低,下降程度從18%~30%不等!而且在心血管疾病的發病和死亡風險這項上,脂肪攝入量與它並不存在明顯相關。這樣的結論,甚至可以延續至我們所謂的“壞”脂肪酸——飽和脂肪酸身上,當時的研究結果指出,飽和脂肪酸攝入量較高(10%~13%)的人,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和死亡風險並未受到影響,且其全因死亡風險和卒中風險居然下降了!這一研究結果當年發表於醫學界首屈一指的頂級期刊《柳葉刀》(Lancet)上[2]。

PURE研究的結果非常具有“顛覆性”,同時也很有爭議。不少專家認為,作為一個隊列的相關性研究,它仍然存在不足,比如除了飲食習慣外,有一些因素在這個研究中沒有被考慮,比如睡眠習慣,飲酒以及是否有藥物的濫用等等,這些也會影響死亡風險和一些疾病的發生,而且研究中的飲食因素也比較籠統,沒有具體的食物成分分析。因此,為了更具有說服力,研究人員還需要更嚴謹的隨機對照實驗來證明他們的結論[3]。

而此次ESC上公佈的這項研究,似乎就提出了反對意見。該研究評估了1988-1999年(隨訪19.2年)和1999-2010年(隨訪12年)NHANES研究(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s)的35080例受試者。採用COX風險迴歸模型評估了脂肪攝入(g/天)與全因(all-cause)或病因特異性死亡率(cause-specific mortality)之間的相關性。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為進行系統性調研,研究團隊對選定的數據庫進行了檢索,數據截至2018年11月,共29個前瞻性隊列、1148117例受試者符合標準。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研究指出,飽和脂肪酸攝入量雖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無關,但其與冠心病死亡率間呈顯著正相關(1.10, 95%CI: 1.01-1.20, P<0.001),也就是說,飽和脂肪酸攝入越多,冠心病死亡率越高。這一結果再次印證了現有的飲食觀點,過多攝入飽和脂肪酸確實不是健康的選擇。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飽和脂肪酸攝入量與冠心病死亡率的關係

研究同時指出,總脂肪、單不飽和、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與全因死亡率間均呈顯著負相關。(這個結果是不是讓“無肉不歡”的你有一點點小欣喜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脂肪:風險比(HR): 0.89, 95%置信區間(CI): 0.82-0.97, P=0.009;單不飽和脂肪酸:0.94, 95%CI: 0.89-0.99, P=0.028;多不飽和脂肪酸:0.88, 95%CI: 0.83-0.94, P<0.001)]

(點擊可查看大圖)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脂肪攝入量與全因死亡率間的關係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單不飽和脂肪酸攝入量與全因死亡率間的關係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多不飽和脂肪酸攝入量與全因死亡率間的關係

研究還指出,單不飽和、多不飽和脂肪酸攝入量甚至與卒中死亡率呈負相關。

(單不飽和脂肪酸:0.80, 95%CI: 0.67-0.96, P=0.019;多不飽和脂肪酸:0.84, 95%CI: 0.80-0.90, P<0.001)。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單不飽和脂肪酸攝入量與卒中死亡率的關係

"

來來來,民以食為天

今天聊一個下飯的話題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一碗清淡爽口、燙了一顆小油菜的陽春麵

一盤色澤紅潤、入口即化的紅燒肉

一份新鮮出屜、鹹淡適中的清蒸魚

擺在你面前,你會選擇吃什麼

看得小編都要流口水了

別攔著我,我都要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全民養生(瘦身)的時代

大家對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

三大營養物質

一定都不陌生

但是,提到脂肪……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傳統觀點認為,脂肪攝入過多是不好的,低脂飲食才是王道!但就像膽固醇有“好壞”之分一樣,其實脂肪也分“三六九等”,不能一棍子打死。

脂肪也分三六九

先來系統瞭解一下“脂肪家族”: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組成的甘油三酯(TG)(甘油三酯?那個體檢報告裡的“常駐角色”?),其中甘油的結構比較簡單,而脂肪酸的種類和長短卻不相同,脂肪酸分為三大類: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

說到這,這幾個名詞,是不是又很熟悉了。

(廣告詞中經常出現:富含對人體有益的多不飽和脂肪酸,等等,吧啦吧啦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這高下就立見了,都被“富含”了,不飽和脂肪酸肯定就是那個“好的”,而飽和脂肪酸常規被視為一大“健康殺手”,比如動物性脂肪因飽和脂肪酸含量高,日常飲食中並不被推薦。

豬油?牛油?羊油?

不行不行,想想我都覺得膩得慌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在膳食指導中提出,脂肪的攝入應該佔每天總能量攝入的30%以下,而飽和脂肪酸的攝入應該在10%以下[1]。

那事實卻是是這樣的嗎?“好”脂肪酸究竟有多好,“壞”脂肪酸又有多壞呢?這可不單單是吃了會胖的問題,攝入不同類型的脂肪,可能關係到死亡率!

不同類型的脂肪,對死亡率有何影響?

昨天,歐洲心臟病學會年會(ESC)現場公佈了一項納入100萬參與者的前瞻性薈萃分析(100萬可是個很龐大的人群了,比如說,新西蘭整個國家的人口人只有489萬.....),揭示了日常攝入脂肪的類型與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之間的關係。

一起來圍觀,大型研究發佈現場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快來跟小編看看,你吃得對不對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該研究團隊系統分析了美國成年人群中總脂肪、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以及飽和脂肪酸的攝入與全因死亡率,以及心血管疾病(CVD)、冠心病(CHD)、卒中等疾病導致的病因特異性死亡率之間的關係。

分析結果表明,不同類型的脂肪對死亡率的影響確實存在差異。比如,總脂肪攝入量與心血管疾病、冠心病死亡率間均無明顯相關性,但薈萃分析結果表明,飽和脂肪酸與冠心病死亡率間呈正相關,而且是顯著正相關!

類型豐富的脂肪,並不能一概而論

近些年來,有關合理膳食的研究曾出不窮,給公眾健康飲食提供了新觀點。先來說個有名的,同樣是在ESC年會上,兩年前發佈的PURE研究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PURE研究歷時10年,納入18個國家、13多萬人,是全球首個在經濟水平不同的地區開展,將飲食習慣與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非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和全因死亡風險聯繫在一起的研究。

PURE研究指出,與最低脂肪攝入組(10.6%)相比,最高攝入組(35.3%)全因死亡風險、卒中風險都更低,下降程度從18%~30%不等!而且在心血管疾病的發病和死亡風險這項上,脂肪攝入量與它並不存在明顯相關。這樣的結論,甚至可以延續至我們所謂的“壞”脂肪酸——飽和脂肪酸身上,當時的研究結果指出,飽和脂肪酸攝入量較高(10%~13%)的人,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和死亡風險並未受到影響,且其全因死亡風險和卒中風險居然下降了!這一研究結果當年發表於醫學界首屈一指的頂級期刊《柳葉刀》(Lancet)上[2]。

PURE研究的結果非常具有“顛覆性”,同時也很有爭議。不少專家認為,作為一個隊列的相關性研究,它仍然存在不足,比如除了飲食習慣外,有一些因素在這個研究中沒有被考慮,比如睡眠習慣,飲酒以及是否有藥物的濫用等等,這些也會影響死亡風險和一些疾病的發生,而且研究中的飲食因素也比較籠統,沒有具體的食物成分分析。因此,為了更具有說服力,研究人員還需要更嚴謹的隨機對照實驗來證明他們的結論[3]。

而此次ESC上公佈的這項研究,似乎就提出了反對意見。該研究評估了1988-1999年(隨訪19.2年)和1999-2010年(隨訪12年)NHANES研究(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s)的35080例受試者。採用COX風險迴歸模型評估了脂肪攝入(g/天)與全因(all-cause)或病因特異性死亡率(cause-specific mortality)之間的相關性。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為進行系統性調研,研究團隊對選定的數據庫進行了檢索,數據截至2018年11月,共29個前瞻性隊列、1148117例受試者符合標準。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研究指出,飽和脂肪酸攝入量雖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無關,但其與冠心病死亡率間呈顯著正相關(1.10, 95%CI: 1.01-1.20, P<0.001),也就是說,飽和脂肪酸攝入越多,冠心病死亡率越高。這一結果再次印證了現有的飲食觀點,過多攝入飽和脂肪酸確實不是健康的選擇。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飽和脂肪酸攝入量與冠心病死亡率的關係

研究同時指出,總脂肪、單不飽和、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與全因死亡率間均呈顯著負相關。(這個結果是不是讓“無肉不歡”的你有一點點小欣喜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脂肪:風險比(HR): 0.89, 95%置信區間(CI): 0.82-0.97, P=0.009;單不飽和脂肪酸:0.94, 95%CI: 0.89-0.99, P=0.028;多不飽和脂肪酸:0.88, 95%CI: 0.83-0.94, P<0.001)]

(點擊可查看大圖)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脂肪攝入量與全因死亡率間的關係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單不飽和脂肪酸攝入量與全因死亡率間的關係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多不飽和脂肪酸攝入量與全因死亡率間的關係

研究還指出,單不飽和、多不飽和脂肪酸攝入量甚至與卒中死亡率呈負相關。

(單不飽和脂肪酸:0.80, 95%CI: 0.67-0.96, P=0.019;多不飽和脂肪酸:0.84, 95%CI: 0.80-0.90, P<0.001)。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單不飽和脂肪酸攝入量與卒中死亡率的關係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多不飽和脂肪酸攝入量與卒中死亡率的關係

但小編想說,就像飽和脂肪酸一樣,有關不飽和脂肪酸的研究也是存在爭議的。比如因富含ω-3脂肪酸頗受廣大群眾青睞的魚油,近年來就被“啪啪打臉”,接連經歷數次大起大落。

別的膳食指南咱先不說,美國心臟協會(AHA)明確寫出過建議,那些高危風險的的人群,可以通過服用ω-3脂肪酸補劑來預防冠心病 [4]。

但2018年牛津大學發佈的一項研究,又告訴我們事實不是這樣的!研究者們篩選出服用ω-3脂肪酸補劑超過一年的77917人。數據分析顯示,ω-3脂肪酸補劑並不能影響心血管事件的發生[5]!

同樣是在ESC,去年發佈的ASCEND研究也指出,ω-3脂肪酸用於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一級預防是無效的。(讀到這,小編突然覺得ESC真是為廣大民眾的“口福”操碎了心啊

"

來來來,民以食為天

今天聊一個下飯的話題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一碗清淡爽口、燙了一顆小油菜的陽春麵

一盤色澤紅潤、入口即化的紅燒肉

一份新鮮出屜、鹹淡適中的清蒸魚

擺在你面前,你會選擇吃什麼

看得小編都要流口水了

別攔著我,我都要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全民養生(瘦身)的時代

大家對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

三大營養物質

一定都不陌生

但是,提到脂肪……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傳統觀點認為,脂肪攝入過多是不好的,低脂飲食才是王道!但就像膽固醇有“好壞”之分一樣,其實脂肪也分“三六九等”,不能一棍子打死。

脂肪也分三六九

先來系統瞭解一下“脂肪家族”: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組成的甘油三酯(TG)(甘油三酯?那個體檢報告裡的“常駐角色”?),其中甘油的結構比較簡單,而脂肪酸的種類和長短卻不相同,脂肪酸分為三大類: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

說到這,這幾個名詞,是不是又很熟悉了。

(廣告詞中經常出現:富含對人體有益的多不飽和脂肪酸,等等,吧啦吧啦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這高下就立見了,都被“富含”了,不飽和脂肪酸肯定就是那個“好的”,而飽和脂肪酸常規被視為一大“健康殺手”,比如動物性脂肪因飽和脂肪酸含量高,日常飲食中並不被推薦。

豬油?牛油?羊油?

不行不行,想想我都覺得膩得慌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在膳食指導中提出,脂肪的攝入應該佔每天總能量攝入的30%以下,而飽和脂肪酸的攝入應該在10%以下[1]。

那事實卻是是這樣的嗎?“好”脂肪酸究竟有多好,“壞”脂肪酸又有多壞呢?這可不單單是吃了會胖的問題,攝入不同類型的脂肪,可能關係到死亡率!

不同類型的脂肪,對死亡率有何影響?

昨天,歐洲心臟病學會年會(ESC)現場公佈了一項納入100萬參與者的前瞻性薈萃分析(100萬可是個很龐大的人群了,比如說,新西蘭整個國家的人口人只有489萬.....),揭示了日常攝入脂肪的類型與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之間的關係。

一起來圍觀,大型研究發佈現場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快來跟小編看看,你吃得對不對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該研究團隊系統分析了美國成年人群中總脂肪、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以及飽和脂肪酸的攝入與全因死亡率,以及心血管疾病(CVD)、冠心病(CHD)、卒中等疾病導致的病因特異性死亡率之間的關係。

分析結果表明,不同類型的脂肪對死亡率的影響確實存在差異。比如,總脂肪攝入量與心血管疾病、冠心病死亡率間均無明顯相關性,但薈萃分析結果表明,飽和脂肪酸與冠心病死亡率間呈正相關,而且是顯著正相關!

類型豐富的脂肪,並不能一概而論

近些年來,有關合理膳食的研究曾出不窮,給公眾健康飲食提供了新觀點。先來說個有名的,同樣是在ESC年會上,兩年前發佈的PURE研究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PURE研究歷時10年,納入18個國家、13多萬人,是全球首個在經濟水平不同的地區開展,將飲食習慣與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非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和全因死亡風險聯繫在一起的研究。

PURE研究指出,與最低脂肪攝入組(10.6%)相比,最高攝入組(35.3%)全因死亡風險、卒中風險都更低,下降程度從18%~30%不等!而且在心血管疾病的發病和死亡風險這項上,脂肪攝入量與它並不存在明顯相關。這樣的結論,甚至可以延續至我們所謂的“壞”脂肪酸——飽和脂肪酸身上,當時的研究結果指出,飽和脂肪酸攝入量較高(10%~13%)的人,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和死亡風險並未受到影響,且其全因死亡風險和卒中風險居然下降了!這一研究結果當年發表於醫學界首屈一指的頂級期刊《柳葉刀》(Lancet)上[2]。

PURE研究的結果非常具有“顛覆性”,同時也很有爭議。不少專家認為,作為一個隊列的相關性研究,它仍然存在不足,比如除了飲食習慣外,有一些因素在這個研究中沒有被考慮,比如睡眠習慣,飲酒以及是否有藥物的濫用等等,這些也會影響死亡風險和一些疾病的發生,而且研究中的飲食因素也比較籠統,沒有具體的食物成分分析。因此,為了更具有說服力,研究人員還需要更嚴謹的隨機對照實驗來證明他們的結論[3]。

而此次ESC上公佈的這項研究,似乎就提出了反對意見。該研究評估了1988-1999年(隨訪19.2年)和1999-2010年(隨訪12年)NHANES研究(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s)的35080例受試者。採用COX風險迴歸模型評估了脂肪攝入(g/天)與全因(all-cause)或病因特異性死亡率(cause-specific mortality)之間的相關性。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為進行系統性調研,研究團隊對選定的數據庫進行了檢索,數據截至2018年11月,共29個前瞻性隊列、1148117例受試者符合標準。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研究指出,飽和脂肪酸攝入量雖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無關,但其與冠心病死亡率間呈顯著正相關(1.10, 95%CI: 1.01-1.20, P<0.001),也就是說,飽和脂肪酸攝入越多,冠心病死亡率越高。這一結果再次印證了現有的飲食觀點,過多攝入飽和脂肪酸確實不是健康的選擇。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飽和脂肪酸攝入量與冠心病死亡率的關係

研究同時指出,總脂肪、單不飽和、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與全因死亡率間均呈顯著負相關。(這個結果是不是讓“無肉不歡”的你有一點點小欣喜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脂肪:風險比(HR): 0.89, 95%置信區間(CI): 0.82-0.97, P=0.009;單不飽和脂肪酸:0.94, 95%CI: 0.89-0.99, P=0.028;多不飽和脂肪酸:0.88, 95%CI: 0.83-0.94, P<0.001)]

(點擊可查看大圖)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脂肪攝入量與全因死亡率間的關係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單不飽和脂肪酸攝入量與全因死亡率間的關係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多不飽和脂肪酸攝入量與全因死亡率間的關係

研究還指出,單不飽和、多不飽和脂肪酸攝入量甚至與卒中死亡率呈負相關。

(單不飽和脂肪酸:0.80, 95%CI: 0.67-0.96, P=0.019;多不飽和脂肪酸:0.84, 95%CI: 0.80-0.90, P<0.001)。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單不飽和脂肪酸攝入量與卒中死亡率的關係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多不飽和脂肪酸攝入量與卒中死亡率的關係

但小編想說,就像飽和脂肪酸一樣,有關不飽和脂肪酸的研究也是存在爭議的。比如因富含ω-3脂肪酸頗受廣大群眾青睞的魚油,近年來就被“啪啪打臉”,接連經歷數次大起大落。

別的膳食指南咱先不說,美國心臟協會(AHA)明確寫出過建議,那些高危風險的的人群,可以通過服用ω-3脂肪酸補劑來預防冠心病 [4]。

但2018年牛津大學發佈的一項研究,又告訴我們事實不是這樣的!研究者們篩選出服用ω-3脂肪酸補劑超過一年的77917人。數據分析顯示,ω-3脂肪酸補劑並不能影響心血管事件的發生[5]!

同樣是在ESC,去年發佈的ASCEND研究也指出,ω-3脂肪酸用於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一級預防是無效的。(讀到這,小編突然覺得ESC真是為廣大民眾的“口福”操碎了心啊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

來來來,民以食為天

今天聊一個下飯的話題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一碗清淡爽口、燙了一顆小油菜的陽春麵

一盤色澤紅潤、入口即化的紅燒肉

一份新鮮出屜、鹹淡適中的清蒸魚

擺在你面前,你會選擇吃什麼

看得小編都要流口水了

別攔著我,我都要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全民養生(瘦身)的時代

大家對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

三大營養物質

一定都不陌生

但是,提到脂肪……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傳統觀點認為,脂肪攝入過多是不好的,低脂飲食才是王道!但就像膽固醇有“好壞”之分一樣,其實脂肪也分“三六九等”,不能一棍子打死。

脂肪也分三六九

先來系統瞭解一下“脂肪家族”: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組成的甘油三酯(TG)(甘油三酯?那個體檢報告裡的“常駐角色”?),其中甘油的結構比較簡單,而脂肪酸的種類和長短卻不相同,脂肪酸分為三大類: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

說到這,這幾個名詞,是不是又很熟悉了。

(廣告詞中經常出現:富含對人體有益的多不飽和脂肪酸,等等,吧啦吧啦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這高下就立見了,都被“富含”了,不飽和脂肪酸肯定就是那個“好的”,而飽和脂肪酸常規被視為一大“健康殺手”,比如動物性脂肪因飽和脂肪酸含量高,日常飲食中並不被推薦。

豬油?牛油?羊油?

不行不行,想想我都覺得膩得慌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在膳食指導中提出,脂肪的攝入應該佔每天總能量攝入的30%以下,而飽和脂肪酸的攝入應該在10%以下[1]。

那事實卻是是這樣的嗎?“好”脂肪酸究竟有多好,“壞”脂肪酸又有多壞呢?這可不單單是吃了會胖的問題,攝入不同類型的脂肪,可能關係到死亡率!

不同類型的脂肪,對死亡率有何影響?

昨天,歐洲心臟病學會年會(ESC)現場公佈了一項納入100萬參與者的前瞻性薈萃分析(100萬可是個很龐大的人群了,比如說,新西蘭整個國家的人口人只有489萬.....),揭示了日常攝入脂肪的類型與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之間的關係。

一起來圍觀,大型研究發佈現場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快來跟小編看看,你吃得對不對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該研究團隊系統分析了美國成年人群中總脂肪、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以及飽和脂肪酸的攝入與全因死亡率,以及心血管疾病(CVD)、冠心病(CHD)、卒中等疾病導致的病因特異性死亡率之間的關係。

分析結果表明,不同類型的脂肪對死亡率的影響確實存在差異。比如,總脂肪攝入量與心血管疾病、冠心病死亡率間均無明顯相關性,但薈萃分析結果表明,飽和脂肪酸與冠心病死亡率間呈正相關,而且是顯著正相關!

類型豐富的脂肪,並不能一概而論

近些年來,有關合理膳食的研究曾出不窮,給公眾健康飲食提供了新觀點。先來說個有名的,同樣是在ESC年會上,兩年前發佈的PURE研究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PURE研究歷時10年,納入18個國家、13多萬人,是全球首個在經濟水平不同的地區開展,將飲食習慣與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非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和全因死亡風險聯繫在一起的研究。

PURE研究指出,與最低脂肪攝入組(10.6%)相比,最高攝入組(35.3%)全因死亡風險、卒中風險都更低,下降程度從18%~30%不等!而且在心血管疾病的發病和死亡風險這項上,脂肪攝入量與它並不存在明顯相關。這樣的結論,甚至可以延續至我們所謂的“壞”脂肪酸——飽和脂肪酸身上,當時的研究結果指出,飽和脂肪酸攝入量較高(10%~13%)的人,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和死亡風險並未受到影響,且其全因死亡風險和卒中風險居然下降了!這一研究結果當年發表於醫學界首屈一指的頂級期刊《柳葉刀》(Lancet)上[2]。

PURE研究的結果非常具有“顛覆性”,同時也很有爭議。不少專家認為,作為一個隊列的相關性研究,它仍然存在不足,比如除了飲食習慣外,有一些因素在這個研究中沒有被考慮,比如睡眠習慣,飲酒以及是否有藥物的濫用等等,這些也會影響死亡風險和一些疾病的發生,而且研究中的飲食因素也比較籠統,沒有具體的食物成分分析。因此,為了更具有說服力,研究人員還需要更嚴謹的隨機對照實驗來證明他們的結論[3]。

而此次ESC上公佈的這項研究,似乎就提出了反對意見。該研究評估了1988-1999年(隨訪19.2年)和1999-2010年(隨訪12年)NHANES研究(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s)的35080例受試者。採用COX風險迴歸模型評估了脂肪攝入(g/天)與全因(all-cause)或病因特異性死亡率(cause-specific mortality)之間的相關性。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為進行系統性調研,研究團隊對選定的數據庫進行了檢索,數據截至2018年11月,共29個前瞻性隊列、1148117例受試者符合標準。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研究指出,飽和脂肪酸攝入量雖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無關,但其與冠心病死亡率間呈顯著正相關(1.10, 95%CI: 1.01-1.20, P<0.001),也就是說,飽和脂肪酸攝入越多,冠心病死亡率越高。這一結果再次印證了現有的飲食觀點,過多攝入飽和脂肪酸確實不是健康的選擇。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飽和脂肪酸攝入量與冠心病死亡率的關係

研究同時指出,總脂肪、單不飽和、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與全因死亡率間均呈顯著負相關。(這個結果是不是讓“無肉不歡”的你有一點點小欣喜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脂肪:風險比(HR): 0.89, 95%置信區間(CI): 0.82-0.97, P=0.009;單不飽和脂肪酸:0.94, 95%CI: 0.89-0.99, P=0.028;多不飽和脂肪酸:0.88, 95%CI: 0.83-0.94, P<0.001)]

(點擊可查看大圖)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脂肪攝入量與全因死亡率間的關係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單不飽和脂肪酸攝入量與全因死亡率間的關係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多不飽和脂肪酸攝入量與全因死亡率間的關係

研究還指出,單不飽和、多不飽和脂肪酸攝入量甚至與卒中死亡率呈負相關。

(單不飽和脂肪酸:0.80, 95%CI: 0.67-0.96, P=0.019;多不飽和脂肪酸:0.84, 95%CI: 0.80-0.90, P<0.001)。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單不飽和脂肪酸攝入量與卒中死亡率的關係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多不飽和脂肪酸攝入量與卒中死亡率的關係

但小編想說,就像飽和脂肪酸一樣,有關不飽和脂肪酸的研究也是存在爭議的。比如因富含ω-3脂肪酸頗受廣大群眾青睞的魚油,近年來就被“啪啪打臉”,接連經歷數次大起大落。

別的膳食指南咱先不說,美國心臟協會(AHA)明確寫出過建議,那些高危風險的的人群,可以通過服用ω-3脂肪酸補劑來預防冠心病 [4]。

但2018年牛津大學發佈的一項研究,又告訴我們事實不是這樣的!研究者們篩選出服用ω-3脂肪酸補劑超過一年的77917人。數據分析顯示,ω-3脂肪酸補劑並不能影響心血管事件的發生[5]!

同樣是在ESC,去年發佈的ASCEND研究也指出,ω-3脂肪酸用於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一級預防是無效的。(讀到這,小編突然覺得ESC真是為廣大民眾的“口福”操碎了心啊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小編叨叨兩句

總之,本次ESC發佈的這項研究傳遞給我們的信息就是:不同類型的脂肪酸對死亡率的影響確有差異。總脂肪、多不飽和脂肪酸攝入量與心血管疾病、冠心病死亡率間無相關性,但飽和脂肪酸攝入會導致更高的冠心病死亡率。

研究者現場也表示,仍需更嚴謹的試驗來解釋膳食中脂肪攝入量對死亡率影響為何不一致的原因,同時更進一步的研究也應該能為健康飲食中究竟該攝入多少脂肪提供指導意見,讓我們拭目以待。

究竟該怎麼吃?

作為普通群眾,小編認為我們目前能做的,可能就是繼續堅持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的“中國居民膳食寶塔”,供參考[6]。

(點擊可查看大圖)

"

來來來,民以食為天

今天聊一個下飯的話題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一碗清淡爽口、燙了一顆小油菜的陽春麵

一盤色澤紅潤、入口即化的紅燒肉

一份新鮮出屜、鹹淡適中的清蒸魚

擺在你面前,你會選擇吃什麼

看得小編都要流口水了

別攔著我,我都要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全民養生(瘦身)的時代

大家對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

三大營養物質

一定都不陌生

但是,提到脂肪……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傳統觀點認為,脂肪攝入過多是不好的,低脂飲食才是王道!但就像膽固醇有“好壞”之分一樣,其實脂肪也分“三六九等”,不能一棍子打死。

脂肪也分三六九

先來系統瞭解一下“脂肪家族”: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組成的甘油三酯(TG)(甘油三酯?那個體檢報告裡的“常駐角色”?),其中甘油的結構比較簡單,而脂肪酸的種類和長短卻不相同,脂肪酸分為三大類: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

說到這,這幾個名詞,是不是又很熟悉了。

(廣告詞中經常出現:富含對人體有益的多不飽和脂肪酸,等等,吧啦吧啦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這高下就立見了,都被“富含”了,不飽和脂肪酸肯定就是那個“好的”,而飽和脂肪酸常規被視為一大“健康殺手”,比如動物性脂肪因飽和脂肪酸含量高,日常飲食中並不被推薦。

豬油?牛油?羊油?

不行不行,想想我都覺得膩得慌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在膳食指導中提出,脂肪的攝入應該佔每天總能量攝入的30%以下,而飽和脂肪酸的攝入應該在10%以下[1]。

那事實卻是是這樣的嗎?“好”脂肪酸究竟有多好,“壞”脂肪酸又有多壞呢?這可不單單是吃了會胖的問題,攝入不同類型的脂肪,可能關係到死亡率!

不同類型的脂肪,對死亡率有何影響?

昨天,歐洲心臟病學會年會(ESC)現場公佈了一項納入100萬參與者的前瞻性薈萃分析(100萬可是個很龐大的人群了,比如說,新西蘭整個國家的人口人只有489萬.....),揭示了日常攝入脂肪的類型與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之間的關係。

一起來圍觀,大型研究發佈現場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快來跟小編看看,你吃得對不對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該研究團隊系統分析了美國成年人群中總脂肪、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以及飽和脂肪酸的攝入與全因死亡率,以及心血管疾病(CVD)、冠心病(CHD)、卒中等疾病導致的病因特異性死亡率之間的關係。

分析結果表明,不同類型的脂肪對死亡率的影響確實存在差異。比如,總脂肪攝入量與心血管疾病、冠心病死亡率間均無明顯相關性,但薈萃分析結果表明,飽和脂肪酸與冠心病死亡率間呈正相關,而且是顯著正相關!

類型豐富的脂肪,並不能一概而論

近些年來,有關合理膳食的研究曾出不窮,給公眾健康飲食提供了新觀點。先來說個有名的,同樣是在ESC年會上,兩年前發佈的PURE研究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PURE研究歷時10年,納入18個國家、13多萬人,是全球首個在經濟水平不同的地區開展,將飲食習慣與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非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和全因死亡風險聯繫在一起的研究。

PURE研究指出,與最低脂肪攝入組(10.6%)相比,最高攝入組(35.3%)全因死亡風險、卒中風險都更低,下降程度從18%~30%不等!而且在心血管疾病的發病和死亡風險這項上,脂肪攝入量與它並不存在明顯相關。這樣的結論,甚至可以延續至我們所謂的“壞”脂肪酸——飽和脂肪酸身上,當時的研究結果指出,飽和脂肪酸攝入量較高(10%~13%)的人,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和死亡風險並未受到影響,且其全因死亡風險和卒中風險居然下降了!這一研究結果當年發表於醫學界首屈一指的頂級期刊《柳葉刀》(Lancet)上[2]。

PURE研究的結果非常具有“顛覆性”,同時也很有爭議。不少專家認為,作為一個隊列的相關性研究,它仍然存在不足,比如除了飲食習慣外,有一些因素在這個研究中沒有被考慮,比如睡眠習慣,飲酒以及是否有藥物的濫用等等,這些也會影響死亡風險和一些疾病的發生,而且研究中的飲食因素也比較籠統,沒有具體的食物成分分析。因此,為了更具有說服力,研究人員還需要更嚴謹的隨機對照實驗來證明他們的結論[3]。

而此次ESC上公佈的這項研究,似乎就提出了反對意見。該研究評估了1988-1999年(隨訪19.2年)和1999-2010年(隨訪12年)NHANES研究(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s)的35080例受試者。採用COX風險迴歸模型評估了脂肪攝入(g/天)與全因(all-cause)或病因特異性死亡率(cause-specific mortality)之間的相關性。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為進行系統性調研,研究團隊對選定的數據庫進行了檢索,數據截至2018年11月,共29個前瞻性隊列、1148117例受試者符合標準。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研究指出,飽和脂肪酸攝入量雖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無關,但其與冠心病死亡率間呈顯著正相關(1.10, 95%CI: 1.01-1.20, P<0.001),也就是說,飽和脂肪酸攝入越多,冠心病死亡率越高。這一結果再次印證了現有的飲食觀點,過多攝入飽和脂肪酸確實不是健康的選擇。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飽和脂肪酸攝入量與冠心病死亡率的關係

研究同時指出,總脂肪、單不飽和、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與全因死亡率間均呈顯著負相關。(這個結果是不是讓“無肉不歡”的你有一點點小欣喜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脂肪:風險比(HR): 0.89, 95%置信區間(CI): 0.82-0.97, P=0.009;單不飽和脂肪酸:0.94, 95%CI: 0.89-0.99, P=0.028;多不飽和脂肪酸:0.88, 95%CI: 0.83-0.94, P<0.001)]

(點擊可查看大圖)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脂肪攝入量與全因死亡率間的關係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單不飽和脂肪酸攝入量與全因死亡率間的關係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多不飽和脂肪酸攝入量與全因死亡率間的關係

研究還指出,單不飽和、多不飽和脂肪酸攝入量甚至與卒中死亡率呈負相關。

(單不飽和脂肪酸:0.80, 95%CI: 0.67-0.96, P=0.019;多不飽和脂肪酸:0.84, 95%CI: 0.80-0.90, P<0.001)。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單不飽和脂肪酸攝入量與卒中死亡率的關係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多不飽和脂肪酸攝入量與卒中死亡率的關係

但小編想說,就像飽和脂肪酸一樣,有關不飽和脂肪酸的研究也是存在爭議的。比如因富含ω-3脂肪酸頗受廣大群眾青睞的魚油,近年來就被“啪啪打臉”,接連經歷數次大起大落。

別的膳食指南咱先不說,美國心臟協會(AHA)明確寫出過建議,那些高危風險的的人群,可以通過服用ω-3脂肪酸補劑來預防冠心病 [4]。

但2018年牛津大學發佈的一項研究,又告訴我們事實不是這樣的!研究者們篩選出服用ω-3脂肪酸補劑超過一年的77917人。數據分析顯示,ω-3脂肪酸補劑並不能影響心血管事件的發生[5]!

同樣是在ESC,去年發佈的ASCEND研究也指出,ω-3脂肪酸用於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一級預防是無效的。(讀到這,小編突然覺得ESC真是為廣大民眾的“口福”操碎了心啊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小編叨叨兩句

總之,本次ESC發佈的這項研究傳遞給我們的信息就是:不同類型的脂肪酸對死亡率的影響確有差異。總脂肪、多不飽和脂肪酸攝入量與心血管疾病、冠心病死亡率間無相關性,但飽和脂肪酸攝入會導致更高的冠心病死亡率。

研究者現場也表示,仍需更嚴謹的試驗來解釋膳食中脂肪攝入量對死亡率影響為何不一致的原因,同時更進一步的研究也應該能為健康飲食中究竟該攝入多少脂肪提供指導意見,讓我們拭目以待。

究竟該怎麼吃?

作為普通群眾,小編認為我們目前能做的,可能就是繼續堅持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的“中國居民膳食寶塔”,供參考[6]。

(點擊可查看大圖)

ESC重磅研究來襲,說說肉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

【6條核心推薦條目

1、食物多樣,穀類為主;

2、吃動平衡,健康體重;

3、多吃蔬果、奶類、大豆;

4、適量吃魚、禽、蛋、瘦肉 ;

5、少鹽少油,控糖限酒 ;

6、杜絕浪費,興新食尚;

寫在最後的話

畢竟,賣麵包的喜歡說:高脂食物有害,會升高膽固醇,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賣肉的又會說:低碳水飲食才健康。

就連科學研究有時也會被詬病,受到贊助企業的影響,雖然人類社會充滿經濟利益的博弈,但在探索的過程中,我們總會離真相越來越近[6]!

《中國醫學論壇報》記者 潘慧敏發自法國巴黎

【參考文獻】

[1] WHO.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healthy diet fact sheet number 394, 2017. 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394/en/ (accessed Aug 19, 2017).

[2] Dehghan M, Mente A, Zhang X, et al. Associations of fats and carbohydrate intake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mortality in 18 countries from five continents (PURE): a prospective cohortstudy. Lancet. 2017;Epub ahead of print.

[3]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17)32241-9/fulltext

[4] Siscovick D S, Barringer T A, Fretts A M, et al.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Nutrition Committee of the Council on Lifestyle and Cardiometabolic Health, Council on Epidemiology and Prevention, Council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he Young, Council on Cardiovascular and Stroke Nursing, and Council on Clinical Cardiology. Omega-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fish oil) supplementation and the prevention of clinical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 science advisory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 Circulation, 2017, 135(15): e867-e884.

[5]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cardiology/fullarticle/2670752

[6] 中國營養學會.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M].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6.

[7] 安醫生. 聽說瑞典醫生每天吃八個雞蛋?https://mp.weixin.qq.com/s/DvgXN97Tf2KUatZVN_fDhQ. 2019-08-23/2019-08-31.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