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陰經證解

附子 茵陳蒿 養生 健康 遠古中醫 遠古中醫 2017-08-25

太陰經證解

太陰以溼為本,陽明為中氣,太陰為標。溼邪重則多屬於太陰,燥氣重則多為溼熱。

太陰經證:腹滿而吐,食不下,時時腹痛,自利嚴重,手足不冷,自覺溫。太陰溼氣為主,但太陰肺脾卻惡溼。溼氣重則生談,而肺為藏痰之所。太陽、少陽、陽明之傳皆為本氣陽盛,寒氣所化皆由陽主。日久陽衰,邪氣入陰則為陰邪之氣。或有寒邪入三陽之中,因誤下寒邪入內,陽氣下陷,傳為三陰病。

邪即入太陰,則溼氣主化,多為溼邪。溼邪多滯,阻滯中焦,則腹滿,胃氣因溼氣而不降,多為嘔逆而吐。腹痛自利,為溼氣阻礙脾陽上升,而下陷。四肢為陽氣之潤。脾胃溼邪阻滯而寒邪不重,則陽氣上可溫煦,所以手足自溫。如若陽氣衰敗,寒重於溼則四逆之症顯現。然在溼邪阻滯,寒氣不重之時,理中湯防止溼氣過重,所謂陽盛則溼散。無陽則陰無以化,溼邪隨滯,但畢竟為水氣陰邪。所以祛溼陽盛即可。如若化為溼熱則可言熱去溼化。

桂枝倍芍藥湯,多有人認為太陽經誤下,而寒邪下陷入太陰,不可全信。如若謂桂枝加芍藥湯為託邪氣出太陰而還太陽,多少有些牽強。

飲證,多為溼痰作祟。而內生溼邪,隨然多責太陰脾土,然本質為腎水氾濫,腎水無陽制約,水強乘土則脾溼成飲。所謂水盛土衰。以至於寒水氾濫。治療大法則扶陽以治水。健脾溫中,燥溼除溼以行水皆為旁技以輔之。

所謂痺症。風寒溼三氣合為痺。風陽邪主行動,所以痛無定處;寒為陰邪主靜,所以痛有定處。無論陰陽溼邪伴隨其中。從陽則化為溼熱。熱盛則陰虛火旺。治法多清熱潤燥。不赤不痛多為飲證。扶陽溫中健脾即可。

溼氣主氣,從陽化為溼熱,從陰化為寒溼。所謂陰黃、陽黃皆陰主陽不足,陽主熱有餘。陽熱則茵陳五苓散;陰寒則附子理中加茵陳。斷證多看病人之有神無神,脈重取之有力無力。

然人之體,陽不足這十之八九,陰氣盛者多矣;陰不足者百無一二,陽氣衰者多矣!

太陰經證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