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關鍵是解決這6個問題!

說到真正讓孩子愛上讀書,養成閱讀的習慣,很多父母都會頭疼不會選書,讀不進去,讀完還沒有效果。

那麼父母該如何激發孩子閱讀興趣、培養閱讀習慣呢?

4月份果媽帶著大家一起學習了兒童閱讀主題,幫助孩子培養閱讀習慣。

很多朋友在4月份的打卡營裡,記錄自己對果媽解讀書籍的感悟、踐行收穫等等。我們精選了112條優質打卡內容,現摘錄其中6位小夥伴的打卡踐行,分享給大家。

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關鍵是解決這6個問題!

一.如何提升孩子閱讀興趣?

@瑩子

1.FVR自由閱讀的重要性

FVR指的是因為想閱讀而閱讀。對於學齡兒童,FVR不需要讀書報告,不必回答每個章節後的問題,也不用為每個生字查字典。

FVR指的是放棄閱讀一本自己不喜歡的書,再另外找一個喜歡的來讀,這種閱讀方式是所有具備高語文能力的人經常會使用的閱讀方式。

自由閱讀對增進閱讀理解、寫作風格、詞彙拼寫,以及語法等能力都有幫助。閱讀能使人愉快,提升認知發展,以及降低寫作恐懼。

語文教育最重要的目標之一就是鼓勵自由閱讀,陪伴孩子,並且將它落實。

2.提升閱讀興趣的方法

提升閱讀興趣的方法:製造親近書的機會、舒適與安靜、大聲朗讀、樹立典範、提供充足的閱讀時間、直接的鼓勵自由大量閱讀。

提升語文成績,一定要大量閱讀。放下急功近利的想法,慢慢來。西方諺語:你可以牽馬去海邊,但你不能強迫它喝水。

聽了這節課,我可以放下焦慮,繼續給孩子讀書。

閱讀無形中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對數學應用題很有幫助。持續不斷的閱讀,讓孩子選擇愛看的書,保持閱讀的興趣,慢慢就會有蝴蝶效應。

二.利用漫畫培養閱讀能力

@Cynthia

大量看漫畫書的孩子,想象力和思考力不會差。如果我們還存有偏見,不妨在生活中試試下面的做法:

1.讓孩子描述腦海中想象的故事

讓漫畫書帶著孩子去開啟天馬行空的想象,我們只需要帶著好奇心去聆聽就好。這個過程中,無形中培養了孩子複述的能力,想象的能力,也加深了我們的親子關係。

2.利用提問去引發孩子的想象力

提問不用搞得像考核一樣,可以具象化。比如對某個人物的印象?說說自己的感受,問問孩子的想法,像一種隨意的聊天一樣。

3.引導孩子關注細節和伏筆

因為文字少,主要是畫面呈現故事。所以畫面中其實是有很多的細節和伏筆的,可以引導孩子反覆閱讀,自己發現,引發思考。

當我們大人不再貼標籤,能放下身段和孩子一起去看,去感受漫畫的樂趣。又何愁它不會成為引導孩子們通往自由閱讀的橋樑?何愁不會引發孩子的其他閱讀?誰說漫畫就不能增強孩子的閱讀能力呢?

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關鍵是解決這6個問題!

三.閱讀與寫作能力的培養

@angela_fh

1.寫作和閱讀

寫作不是從寫的過程中學習的,而是在閱讀過程中活動的。寫作風格來自閱讀,大量閱讀的積累才可以幫助寫作。語言從理解而來,而不是製造出來的,輸入和輸出結合起來。

碰到問題,不知道怎麼解決的時候,就用書寫方式寫下來。有些問題就自然而然解決了。寫作就是給自己看的,不是給別人看的。享受這個過程,越來越靠近自己。

2.電子產品

一部好看的電影,也可以帶我們走進書籍的閱讀。讓孩子因為樂趣而閱讀!我現在就已經感受到了,所以我也留點時間給孩子吧。

四.如何挑選親子閱讀書籍?

@誠然

一句話概括挑選圖畫書的方法就是:能打動家長的書。

這樣的書一定是有溫度的,讀起來肯定也是有感情的。圖畫書其實就是在和孩子說淺淺的話,很多講不明白的表達不清楚的,圖畫書都能幫助我們來通過簡單的幾句話來表達。

我個人很喜歡日本的繪本,不論從畫面的配色還是語言的獨白,都特別貼近生活,而且都是在不經意間流露出所要表達給孩子的某些東西。

假期在家給孩子讀繪本,起初她真的是一直在玩,不願意坐在我的身邊聽繪本。

我就按照果媽說的只管讀,當我沉浸在繪本的世界時,孩子一會兒也跑過來,坐在我的身邊,看著繪本的圖片,安安靜靜地聽起故事來。

繪本的力量是無窮的,通過繪本孩子知道晚上吃糖不好,每次想吃糖的時候,我都會給她講繪本,講著講著也就不再糾結。

過了一會兒還會要求再講一遍,我知道這肯定是她在和自己做思想鬥爭,於是會再講一遍,翻來覆去的幾次之後,孩子也就過去了那個勁兒。

現在的我特別喜歡看繪本買繪本,對於大人來說,繪本也是一種不錯的療愈書籍,淺淺的道理,溫暖的話語。

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關鍵是解決這6個問題!

五.如何在家開展親子閱讀?

@想想

孩子應該由父母“親手”養育,握著孩子的手,念圖畫書給他聽,不要問問題,只是去享受一起讀書的樂趣,一起欣賞插畫。

——我家就是這樣的!5歲之前,我們讀書時都是依偎在一起的。

1.0-3歲,讓他知道書是什麼

孩子首先要經歷認識書、去摸書、去撕書,然後可能才會去看書,而此時的看書,大部分開始只是看顏色,後面看故事情節,看的都是圖畫。

在看圖畫的時候,帶著媽媽給講故事的美好記憶,去跟書裡的情景一一對應,到了後來,當孩子把圖畫書翻一遍的時候,我相信在他的腦海中也把故事重溫了一遍。

2.3-6歲,對書的痴迷期

因為從書裡獲得了太多有趣的故事和幸福的體驗,所以他對書越發的感興趣了。而且開始學會了自己選喜歡的書,喜歡的一本書,可以讓你讀上幾十遍,自己也會默默的在那兒翻上幾遍。

在我下班到家的時候,經常看到他抱著一捆書沙發上等我,我剛進門,他就拉我過去開始講,那時候天天講到我嗓子冒煙。

後來我們從繪本過渡到了一些科普的書,科普讓他學會了很多的知識,所以他覺得他知道得很多,慢慢的他覺得自己很厲害。

他開始學著在書裡面做一些標記,開始摺頁。剛開始我也有點心疼,但很快我意識到書就是給他的,我不能限制孩子的自由。遇到他特別喜歡的書,僅僅讀幾十遍是不夠的,他還要演出來。

就像那本《我的幸運一天》,他居然模仿書裡面的情景,他當狐狸來敲門,讓我當小豬來開門。當他看到由我扮演的小豬被狐狸嚇了一大跳時,他笑得別提多開心了。

有時候我還得被迫與他演上幾遍,雖然我一點演員的潛質也沒有,但是跟他一起很誇張地扮演讓我們從中得到的快樂很多。

我們不在意誰演的更好,也不在意別人覺得怎麼樣,但是我們自己是沉浸在其中的、自我感覺最棒的演員。這就是書籍帶來的力量,這也是書籍帶給我們的幸福體驗。

六.如何佈置家裡的閱讀區?

@Cynthia

越來越多的家庭,都有佈置一個溫馨的閱讀區,這不僅僅是讓孩子隨時有書可讀,我覺得在某種意義上,這也是一種儀式感。

讓孩子覺得,閱讀在我們的生活中,是一件鄭重其事的事。然後,慢慢的,像吃飯一樣成為生活中最正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閱讀區的硬環境佈置:3B法

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關鍵是解決這6個問題!

BOOK:有豐富的藏書能讓留下孩子的印記,專屬於他們

BOOK SHELVES:充分利用空間,教會孩子學會整理

BED LAMP: - 培養孩子睡前習慣(這一點之前倒是沒有意識到,果媽分享床前燈可以多留15分鐘的小故事,這個小鉤鉤,真是太妙了。)

有了硬環境的打造,軟環境的營造也是不可忽視的。選書-閱讀-迴應-有協助能力的大人,這四個環節,形成一個閱讀循環。

1.選書可以類別豐富,讓孩子隨時可以拿到。

2.閱讀:依循孩子的閱讀循環進展,隨時肯定他完成的每一個步驟。

3.迴應:我們每讀完一本書,肯定都會有感受。或開心,或失落等。

而回應分兩種:一種是讀完某本書,想要繼續經歷相同的閱讀樂趣,比如想閱讀同類型的書,或者讀同一個作者的其他書;

第二種則是讀完一本喜歡的書後,迫不及待的想和人談論自己的讀書心得。(不要若無其事,積極迴應孩子吧;也不要去問讀後感,讓他覺得是完成任務,有壓力而心有牴觸。)

4.有協助能力的大人:父母的角色定位,幫孩子排除各種橫亙在閱讀之間的障礙。感覺在這個循環裡,我們大人的迴應和引導,這一點特別考驗功力。

我是果媽閱讀創始人果媽李璇,喜歡我歡迎點擊上方加關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