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習慣不好讓人要抓狂?家長做好這5點,孩子習慣成自然'

不完美媽媽 葉聖陶 敖爸聊教育 2019-09-19
"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認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習慣。

他曾說過:“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環境,也是孩子習慣形成的搖籃。

生活即教育,父母應該注重在生活中培養孩子的各種良好習慣, 並經常在日常的行為、舉止和談吐等方面給孩子一個最好的榜樣。

如果父母能夠經常這樣以身作則,將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最佳的教養,並通過日積月累,讓孩子的良好習慣在不知不覺中形成。 ­

"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認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習慣。

他曾說過:“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環境,也是孩子習慣形成的搖籃。

生活即教育,父母應該注重在生活中培養孩子的各種良好習慣, 並經常在日常的行為、舉止和談吐等方面給孩子一個最好的榜樣。

如果父母能夠經常這樣以身作則,將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最佳的教養,並通過日積月累,讓孩子的良好習慣在不知不覺中形成。 ­

孩子習慣不好讓人要抓狂?家長做好這5點,孩子習慣成自然

對孩子來說,一切培養習慣的行為都要先順應兒童發展的天性。

很多家長最抓狂的就是孩子長大了,卻染上了一身的壞習慣。當孩子養不成好習慣時,家長不妨試一試以下五點做法,或許能收到教育成效。

01 抓住習慣養成教育的關鍵期 ­

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

好習慣需要在實踐中培養,只有讓孩子不斷身體力行去實踐,才能最終使習慣成自然。

孩子習慣的養成有一個關鍵期的問題,學齡前和學齡後的小學階段是培養各種習慣的關鍵期。

很多父母沒有想到的是,孩子一旦從小養成良好習慣,就和天生的一樣牢不可破。

"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認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習慣。

他曾說過:“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環境,也是孩子習慣形成的搖籃。

生活即教育,父母應該注重在生活中培養孩子的各種良好習慣, 並經常在日常的行為、舉止和談吐等方面給孩子一個最好的榜樣。

如果父母能夠經常這樣以身作則,將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最佳的教養,並通過日積月累,讓孩子的良好習慣在不知不覺中形成。 ­

孩子習慣不好讓人要抓狂?家長做好這5點,孩子習慣成自然

對孩子來說,一切培養習慣的行為都要先順應兒童發展的天性。

很多家長最抓狂的就是孩子長大了,卻染上了一身的壞習慣。當孩子養不成好習慣時,家長不妨試一試以下五點做法,或許能收到教育成效。

01 抓住習慣養成教育的關鍵期 ­

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

好習慣需要在實踐中培養,只有讓孩子不斷身體力行去實踐,才能最終使習慣成自然。

孩子習慣的養成有一個關鍵期的問題,學齡前和學齡後的小學階段是培養各種習慣的關鍵期。

很多父母沒有想到的是,孩子一旦從小養成良好習慣,就和天生的一樣牢不可破。

孩子習慣不好讓人要抓狂?家長做好這5點,孩子習慣成自然

這也就意味著,在兒童時期養成了各種良好習慣,孩子以後將受益終身。反之,就有可能終身受到傷害。

抓住關鍵期進行良好習慣的培養,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因此,在養成習慣過程中,一定要抓住兒童的關鍵期,這是因為,如果錯過這個關鍵期,將很難把壞習慣糾正過來。

02 要培養孩子好習慣,家長先要審視自己有沒有壞習慣

要培養孩子好習慣,作為家長,先要審視一下自己有沒有壞習慣。

這是因為家長的習慣對孩子的習慣養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孩子在與父母的朝夕相處中,非常容易受到父母習慣的影響。哪怕父母的說話語氣、動作、為人處世方式等都會對孩子產生不小的影響。

"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認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習慣。

他曾說過:“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環境,也是孩子習慣形成的搖籃。

生活即教育,父母應該注重在生活中培養孩子的各種良好習慣, 並經常在日常的行為、舉止和談吐等方面給孩子一個最好的榜樣。

如果父母能夠經常這樣以身作則,將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最佳的教養,並通過日積月累,讓孩子的良好習慣在不知不覺中形成。 ­

孩子習慣不好讓人要抓狂?家長做好這5點,孩子習慣成自然

對孩子來說,一切培養習慣的行為都要先順應兒童發展的天性。

很多家長最抓狂的就是孩子長大了,卻染上了一身的壞習慣。當孩子養不成好習慣時,家長不妨試一試以下五點做法,或許能收到教育成效。

01 抓住習慣養成教育的關鍵期 ­

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

好習慣需要在實踐中培養,只有讓孩子不斷身體力行去實踐,才能最終使習慣成自然。

孩子習慣的養成有一個關鍵期的問題,學齡前和學齡後的小學階段是培養各種習慣的關鍵期。

很多父母沒有想到的是,孩子一旦從小養成良好習慣,就和天生的一樣牢不可破。

孩子習慣不好讓人要抓狂?家長做好這5點,孩子習慣成自然

這也就意味著,在兒童時期養成了各種良好習慣,孩子以後將受益終身。反之,就有可能終身受到傷害。

抓住關鍵期進行良好習慣的培養,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因此,在養成習慣過程中,一定要抓住兒童的關鍵期,這是因為,如果錯過這個關鍵期,將很難把壞習慣糾正過來。

02 要培養孩子好習慣,家長先要審視自己有沒有壞習慣

要培養孩子好習慣,作為家長,先要審視一下自己有沒有壞習慣。

這是因為家長的習慣對孩子的習慣養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孩子在與父母的朝夕相處中,非常容易受到父母習慣的影響。哪怕父母的說話語氣、動作、為人處世方式等都會對孩子產生不小的影響。

孩子習慣不好讓人要抓狂?家長做好這5點,孩子習慣成自然

此外,孩子身上有些壞習慣是大人慣壞的。

不愛吃飯的孩子背後,必然有一個喜歡一勺接一勺往孩子嘴裡餵飯的家長。

做事效率低下的孩子背後,都有個喜歡包辦、從不讓孩子對家裡的事沾手的家長。

可見,孩子的壞習慣不是從孃胎裡帶出來的,而是多半都受到了父母一些錯誤的教育行為的影響。

03 想要培養孩子某個好習慣,儘量採用暗示或正面的方法去引導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兒童很容易受到大人的暗示。

當孩子從父母那裡得到的是積極的暗示,比如對孩子的某種好習慣的認可、肯定、欣賞等,會有一種良好的情緒反應,體會到一種成就和榮譽,這對下一步的習慣養成會產生一種積極的推進作用。

所以,當父母想要培養孩子某個好習慣的時候,可以採用暗示或正面的方法去加以引導,這有助於孩子體會到好習慣的樂趣。

"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認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習慣。

他曾說過:“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環境,也是孩子習慣形成的搖籃。

生活即教育,父母應該注重在生活中培養孩子的各種良好習慣, 並經常在日常的行為、舉止和談吐等方面給孩子一個最好的榜樣。

如果父母能夠經常這樣以身作則,將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最佳的教養,並通過日積月累,讓孩子的良好習慣在不知不覺中形成。 ­

孩子習慣不好讓人要抓狂?家長做好這5點,孩子習慣成自然

對孩子來說,一切培養習慣的行為都要先順應兒童發展的天性。

很多家長最抓狂的就是孩子長大了,卻染上了一身的壞習慣。當孩子養不成好習慣時,家長不妨試一試以下五點做法,或許能收到教育成效。

01 抓住習慣養成教育的關鍵期 ­

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

好習慣需要在實踐中培養,只有讓孩子不斷身體力行去實踐,才能最終使習慣成自然。

孩子習慣的養成有一個關鍵期的問題,學齡前和學齡後的小學階段是培養各種習慣的關鍵期。

很多父母沒有想到的是,孩子一旦從小養成良好習慣,就和天生的一樣牢不可破。

孩子習慣不好讓人要抓狂?家長做好這5點,孩子習慣成自然

這也就意味著,在兒童時期養成了各種良好習慣,孩子以後將受益終身。反之,就有可能終身受到傷害。

抓住關鍵期進行良好習慣的培養,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因此,在養成習慣過程中,一定要抓住兒童的關鍵期,這是因為,如果錯過這個關鍵期,將很難把壞習慣糾正過來。

02 要培養孩子好習慣,家長先要審視自己有沒有壞習慣

要培養孩子好習慣,作為家長,先要審視一下自己有沒有壞習慣。

這是因為家長的習慣對孩子的習慣養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孩子在與父母的朝夕相處中,非常容易受到父母習慣的影響。哪怕父母的說話語氣、動作、為人處世方式等都會對孩子產生不小的影響。

孩子習慣不好讓人要抓狂?家長做好這5點,孩子習慣成自然

此外,孩子身上有些壞習慣是大人慣壞的。

不愛吃飯的孩子背後,必然有一個喜歡一勺接一勺往孩子嘴裡餵飯的家長。

做事效率低下的孩子背後,都有個喜歡包辦、從不讓孩子對家裡的事沾手的家長。

可見,孩子的壞習慣不是從孃胎裡帶出來的,而是多半都受到了父母一些錯誤的教育行為的影響。

03 想要培養孩子某個好習慣,儘量採用暗示或正面的方法去引導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兒童很容易受到大人的暗示。

當孩子從父母那裡得到的是積極的暗示,比如對孩子的某種好習慣的認可、肯定、欣賞等,會有一種良好的情緒反應,體會到一種成就和榮譽,這對下一步的習慣養成會產生一種積極的推進作用。

所以,當父母想要培養孩子某個好習慣的時候,可以採用暗示或正面的方法去加以引導,這有助於孩子體會到好習慣的樂趣。

孩子習慣不好讓人要抓狂?家長做好這5點,孩子習慣成自然

顯而易見的是,當孩子以一種良好情緒感受到好習慣的樂趣,好習慣養成自然水到渠成。

不少父母經常會走入一種誤區:發現孩子有壞習慣,不是採取批評就是加以責罵,意圖“快刀斬亂麻”,但這種使孩子產生壞情緒的教育方式到最後很容易失敗。

04 要允許孩子在習慣養成上的反覆,對孩子的寬容之心能促使TA學會調整自己

好習慣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發展過程。

孩子在習慣養成上總會反反覆覆,從某個階段上來看,孩子的習慣養成是不穩定的,但從長遠來看,如果父母的引導教育得當,孩子的習慣養成將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認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習慣。

他曾說過:“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環境,也是孩子習慣形成的搖籃。

生活即教育,父母應該注重在生活中培養孩子的各種良好習慣, 並經常在日常的行為、舉止和談吐等方面給孩子一個最好的榜樣。

如果父母能夠經常這樣以身作則,將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最佳的教養,並通過日積月累,讓孩子的良好習慣在不知不覺中形成。 ­

孩子習慣不好讓人要抓狂?家長做好這5點,孩子習慣成自然

對孩子來說,一切培養習慣的行為都要先順應兒童發展的天性。

很多家長最抓狂的就是孩子長大了,卻染上了一身的壞習慣。當孩子養不成好習慣時,家長不妨試一試以下五點做法,或許能收到教育成效。

01 抓住習慣養成教育的關鍵期 ­

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

好習慣需要在實踐中培養,只有讓孩子不斷身體力行去實踐,才能最終使習慣成自然。

孩子習慣的養成有一個關鍵期的問題,學齡前和學齡後的小學階段是培養各種習慣的關鍵期。

很多父母沒有想到的是,孩子一旦從小養成良好習慣,就和天生的一樣牢不可破。

孩子習慣不好讓人要抓狂?家長做好這5點,孩子習慣成自然

這也就意味著,在兒童時期養成了各種良好習慣,孩子以後將受益終身。反之,就有可能終身受到傷害。

抓住關鍵期進行良好習慣的培養,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因此,在養成習慣過程中,一定要抓住兒童的關鍵期,這是因為,如果錯過這個關鍵期,將很難把壞習慣糾正過來。

02 要培養孩子好習慣,家長先要審視自己有沒有壞習慣

要培養孩子好習慣,作為家長,先要審視一下自己有沒有壞習慣。

這是因為家長的習慣對孩子的習慣養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孩子在與父母的朝夕相處中,非常容易受到父母習慣的影響。哪怕父母的說話語氣、動作、為人處世方式等都會對孩子產生不小的影響。

孩子習慣不好讓人要抓狂?家長做好這5點,孩子習慣成自然

此外,孩子身上有些壞習慣是大人慣壞的。

不愛吃飯的孩子背後,必然有一個喜歡一勺接一勺往孩子嘴裡餵飯的家長。

做事效率低下的孩子背後,都有個喜歡包辦、從不讓孩子對家裡的事沾手的家長。

可見,孩子的壞習慣不是從孃胎裡帶出來的,而是多半都受到了父母一些錯誤的教育行為的影響。

03 想要培養孩子某個好習慣,儘量採用暗示或正面的方法去引導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兒童很容易受到大人的暗示。

當孩子從父母那裡得到的是積極的暗示,比如對孩子的某種好習慣的認可、肯定、欣賞等,會有一種良好的情緒反應,體會到一種成就和榮譽,這對下一步的習慣養成會產生一種積極的推進作用。

所以,當父母想要培養孩子某個好習慣的時候,可以採用暗示或正面的方法去加以引導,這有助於孩子體會到好習慣的樂趣。

孩子習慣不好讓人要抓狂?家長做好這5點,孩子習慣成自然

顯而易見的是,當孩子以一種良好情緒感受到好習慣的樂趣,好習慣養成自然水到渠成。

不少父母經常會走入一種誤區:發現孩子有壞習慣,不是採取批評就是加以責罵,意圖“快刀斬亂麻”,但這種使孩子產生壞情緒的教育方式到最後很容易失敗。

04 要允許孩子在習慣養成上的反覆,對孩子的寬容之心能促使TA學會調整自己

好習慣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發展過程。

孩子在習慣養成上總會反反覆覆,從某個階段上來看,孩子的習慣養成是不穩定的,但從長遠來看,如果父母的引導教育得當,孩子的習慣養成將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孩子習慣不好讓人要抓狂?家長做好這5點,孩子習慣成自然

當遇到孩子在習慣養成上出現反覆之時,父母不要急於去苛責孩子,這會令孩子失去習慣養成的自信和動力。

正確做法是,父母要對孩子多一些寬容之心,允許孩子做得不好,給孩子自我調整的過程。

05 家長對孩子多身教,少言教

家長對孩子最有力的教育方式是為孩子做好榜樣,多身教,少言教。

這就是教育人士經常說的身教重於言教。

這裡以大家所頭疼的孩子沉迷手機的現象為例,據有關調查研究顯示,大多數沉迷手機的孩子,原因各種各樣,但大都和有一個“手機控”的家長有很大的關聯。

"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認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習慣。

他曾說過:“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環境,也是孩子習慣形成的搖籃。

生活即教育,父母應該注重在生活中培養孩子的各種良好習慣, 並經常在日常的行為、舉止和談吐等方面給孩子一個最好的榜樣。

如果父母能夠經常這樣以身作則,將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最佳的教養,並通過日積月累,讓孩子的良好習慣在不知不覺中形成。 ­

孩子習慣不好讓人要抓狂?家長做好這5點,孩子習慣成自然

對孩子來說,一切培養習慣的行為都要先順應兒童發展的天性。

很多家長最抓狂的就是孩子長大了,卻染上了一身的壞習慣。當孩子養不成好習慣時,家長不妨試一試以下五點做法,或許能收到教育成效。

01 抓住習慣養成教育的關鍵期 ­

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

好習慣需要在實踐中培養,只有讓孩子不斷身體力行去實踐,才能最終使習慣成自然。

孩子習慣的養成有一個關鍵期的問題,學齡前和學齡後的小學階段是培養各種習慣的關鍵期。

很多父母沒有想到的是,孩子一旦從小養成良好習慣,就和天生的一樣牢不可破。

孩子習慣不好讓人要抓狂?家長做好這5點,孩子習慣成自然

這也就意味著,在兒童時期養成了各種良好習慣,孩子以後將受益終身。反之,就有可能終身受到傷害。

抓住關鍵期進行良好習慣的培養,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因此,在養成習慣過程中,一定要抓住兒童的關鍵期,這是因為,如果錯過這個關鍵期,將很難把壞習慣糾正過來。

02 要培養孩子好習慣,家長先要審視自己有沒有壞習慣

要培養孩子好習慣,作為家長,先要審視一下自己有沒有壞習慣。

這是因為家長的習慣對孩子的習慣養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孩子在與父母的朝夕相處中,非常容易受到父母習慣的影響。哪怕父母的說話語氣、動作、為人處世方式等都會對孩子產生不小的影響。

孩子習慣不好讓人要抓狂?家長做好這5點,孩子習慣成自然

此外,孩子身上有些壞習慣是大人慣壞的。

不愛吃飯的孩子背後,必然有一個喜歡一勺接一勺往孩子嘴裡餵飯的家長。

做事效率低下的孩子背後,都有個喜歡包辦、從不讓孩子對家裡的事沾手的家長。

可見,孩子的壞習慣不是從孃胎裡帶出來的,而是多半都受到了父母一些錯誤的教育行為的影響。

03 想要培養孩子某個好習慣,儘量採用暗示或正面的方法去引導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兒童很容易受到大人的暗示。

當孩子從父母那裡得到的是積極的暗示,比如對孩子的某種好習慣的認可、肯定、欣賞等,會有一種良好的情緒反應,體會到一種成就和榮譽,這對下一步的習慣養成會產生一種積極的推進作用。

所以,當父母想要培養孩子某個好習慣的時候,可以採用暗示或正面的方法去加以引導,這有助於孩子體會到好習慣的樂趣。

孩子習慣不好讓人要抓狂?家長做好這5點,孩子習慣成自然

顯而易見的是,當孩子以一種良好情緒感受到好習慣的樂趣,好習慣養成自然水到渠成。

不少父母經常會走入一種誤區:發現孩子有壞習慣,不是採取批評就是加以責罵,意圖“快刀斬亂麻”,但這種使孩子產生壞情緒的教育方式到最後很容易失敗。

04 要允許孩子在習慣養成上的反覆,對孩子的寬容之心能促使TA學會調整自己

好習慣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發展過程。

孩子在習慣養成上總會反反覆覆,從某個階段上來看,孩子的習慣養成是不穩定的,但從長遠來看,如果父母的引導教育得當,孩子的習慣養成將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孩子習慣不好讓人要抓狂?家長做好這5點,孩子習慣成自然

當遇到孩子在習慣養成上出現反覆之時,父母不要急於去苛責孩子,這會令孩子失去習慣養成的自信和動力。

正確做法是,父母要對孩子多一些寬容之心,允許孩子做得不好,給孩子自我調整的過程。

05 家長對孩子多身教,少言教

家長對孩子最有力的教育方式是為孩子做好榜樣,多身教,少言教。

這就是教育人士經常說的身教重於言教。

這裡以大家所頭疼的孩子沉迷手機的現象為例,據有關調查研究顯示,大多數沉迷手機的孩子,原因各種各樣,但大都和有一個“手機控”的家長有很大的關聯。

孩子習慣不好讓人要抓狂?家長做好這5點,孩子習慣成自然

比如家長經常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卻又規定孩子不能玩手機,這樣的教育就是無力的,蒼白的。孩子多半會把家長的教育不當一回事:你都可以這樣做,我為什麼不能這樣做?孩子就是這樣掉進手機“坑”的。

因此,家長要想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關鍵在於身教,為孩子做出良好表率。

"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認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習慣。

他曾說過:“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環境,也是孩子習慣形成的搖籃。

生活即教育,父母應該注重在生活中培養孩子的各種良好習慣, 並經常在日常的行為、舉止和談吐等方面給孩子一個最好的榜樣。

如果父母能夠經常這樣以身作則,將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最佳的教養,並通過日積月累,讓孩子的良好習慣在不知不覺中形成。 ­

孩子習慣不好讓人要抓狂?家長做好這5點,孩子習慣成自然

對孩子來說,一切培養習慣的行為都要先順應兒童發展的天性。

很多家長最抓狂的就是孩子長大了,卻染上了一身的壞習慣。當孩子養不成好習慣時,家長不妨試一試以下五點做法,或許能收到教育成效。

01 抓住習慣養成教育的關鍵期 ­

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

好習慣需要在實踐中培養,只有讓孩子不斷身體力行去實踐,才能最終使習慣成自然。

孩子習慣的養成有一個關鍵期的問題,學齡前和學齡後的小學階段是培養各種習慣的關鍵期。

很多父母沒有想到的是,孩子一旦從小養成良好習慣,就和天生的一樣牢不可破。

孩子習慣不好讓人要抓狂?家長做好這5點,孩子習慣成自然

這也就意味著,在兒童時期養成了各種良好習慣,孩子以後將受益終身。反之,就有可能終身受到傷害。

抓住關鍵期進行良好習慣的培養,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因此,在養成習慣過程中,一定要抓住兒童的關鍵期,這是因為,如果錯過這個關鍵期,將很難把壞習慣糾正過來。

02 要培養孩子好習慣,家長先要審視自己有沒有壞習慣

要培養孩子好習慣,作為家長,先要審視一下自己有沒有壞習慣。

這是因為家長的習慣對孩子的習慣養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孩子在與父母的朝夕相處中,非常容易受到父母習慣的影響。哪怕父母的說話語氣、動作、為人處世方式等都會對孩子產生不小的影響。

孩子習慣不好讓人要抓狂?家長做好這5點,孩子習慣成自然

此外,孩子身上有些壞習慣是大人慣壞的。

不愛吃飯的孩子背後,必然有一個喜歡一勺接一勺往孩子嘴裡餵飯的家長。

做事效率低下的孩子背後,都有個喜歡包辦、從不讓孩子對家裡的事沾手的家長。

可見,孩子的壞習慣不是從孃胎裡帶出來的,而是多半都受到了父母一些錯誤的教育行為的影響。

03 想要培養孩子某個好習慣,儘量採用暗示或正面的方法去引導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兒童很容易受到大人的暗示。

當孩子從父母那裡得到的是積極的暗示,比如對孩子的某種好習慣的認可、肯定、欣賞等,會有一種良好的情緒反應,體會到一種成就和榮譽,這對下一步的習慣養成會產生一種積極的推進作用。

所以,當父母想要培養孩子某個好習慣的時候,可以採用暗示或正面的方法去加以引導,這有助於孩子體會到好習慣的樂趣。

孩子習慣不好讓人要抓狂?家長做好這5點,孩子習慣成自然

顯而易見的是,當孩子以一種良好情緒感受到好習慣的樂趣,好習慣養成自然水到渠成。

不少父母經常會走入一種誤區:發現孩子有壞習慣,不是採取批評就是加以責罵,意圖“快刀斬亂麻”,但這種使孩子產生壞情緒的教育方式到最後很容易失敗。

04 要允許孩子在習慣養成上的反覆,對孩子的寬容之心能促使TA學會調整自己

好習慣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發展過程。

孩子在習慣養成上總會反反覆覆,從某個階段上來看,孩子的習慣養成是不穩定的,但從長遠來看,如果父母的引導教育得當,孩子的習慣養成將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孩子習慣不好讓人要抓狂?家長做好這5點,孩子習慣成自然

當遇到孩子在習慣養成上出現反覆之時,父母不要急於去苛責孩子,這會令孩子失去習慣養成的自信和動力。

正確做法是,父母要對孩子多一些寬容之心,允許孩子做得不好,給孩子自我調整的過程。

05 家長對孩子多身教,少言教

家長對孩子最有力的教育方式是為孩子做好榜樣,多身教,少言教。

這就是教育人士經常說的身教重於言教。

這裡以大家所頭疼的孩子沉迷手機的現象為例,據有關調查研究顯示,大多數沉迷手機的孩子,原因各種各樣,但大都和有一個“手機控”的家長有很大的關聯。

孩子習慣不好讓人要抓狂?家長做好這5點,孩子習慣成自然

比如家長經常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卻又規定孩子不能玩手機,這樣的教育就是無力的,蒼白的。孩子多半會把家長的教育不當一回事:你都可以這樣做,我為什麼不能這樣做?孩子就是這樣掉進手機“坑”的。

因此,家長要想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關鍵在於身教,為孩子做出良好表率。

孩子習慣不好讓人要抓狂?家長做好這5點,孩子習慣成自然

習慣是一種慣性,也是一種能量儲蓄,孩子養成了良好習慣,對一生的發展都有積極和深遠的影響。

“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為了孩子的長遠發展和人生幸福,每一個家長都需要高度重視孩子的習慣培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