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

每個孩子剛出生時,都是無憂無慮的小天使。自卑的孩子絕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生活的一點一滴中積累出來的。

"

每個孩子剛出生時,都是無憂無慮的小天使。自卑的孩子絕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生活的一點一滴中積累出來的。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自卑是一種性格缺陷,而一個人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於兒童時代。無疑,自卑對兒童的心理健康將產生負面影響,更對一個人的身心兩方面的正常成長起消極作用。

大家都知道,孩子性格的形成除了先天因素,更重要的一部分來自後天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原生家庭的影響。

"

每個孩子剛出生時,都是無憂無慮的小天使。自卑的孩子絕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生活的一點一滴中積累出來的。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自卑是一種性格缺陷,而一個人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於兒童時代。無疑,自卑對兒童的心理健康將產生負面影響,更對一個人的身心兩方面的正常成長起消極作用。

大家都知道,孩子性格的形成除了先天因素,更重要的一部分來自後天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原生家庭的影響。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前不久,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

一個12歲的女孩因為被母親“貶低式教育”,留紙條出走。女孩成績名列前茅,卻在與民警交談時一直說自己很差,表現得很自卑、不自信。

"

每個孩子剛出生時,都是無憂無慮的小天使。自卑的孩子絕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生活的一點一滴中積累出來的。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自卑是一種性格缺陷,而一個人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於兒童時代。無疑,自卑對兒童的心理健康將產生負面影響,更對一個人的身心兩方面的正常成長起消極作用。

大家都知道,孩子性格的形成除了先天因素,更重要的一部分來自後天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原生家庭的影響。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前不久,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

一個12歲的女孩因為被母親“貶低式教育”,留紙條出走。女孩成績名列前茅,卻在與民警交談時一直說自己很差,表現得很自卑、不自信。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類似這樣的自卑孩子,容易陷入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緒中不可自拔,嚴重時還會患上心理疾病,導致許多極端行為。

孩子自卑,並不是一個小問題。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球有約3億人罹患抑鬱症,從2005年至2015年,增加了18%以上。在我國,抑鬱症發病率高達4%。

教育家蒙特梭利說:

一旦孩子內心有自卑感,孩子的生活就會充滿衝突。而隨之出現的膽怯、退縮等不良個性,則會與孩子形影不離。

與之相反的是自信,自信使孩子能掌握或駕馭自己的行為。

"

每個孩子剛出生時,都是無憂無慮的小天使。自卑的孩子絕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生活的一點一滴中積累出來的。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自卑是一種性格缺陷,而一個人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於兒童時代。無疑,自卑對兒童的心理健康將產生負面影響,更對一個人的身心兩方面的正常成長起消極作用。

大家都知道,孩子性格的形成除了先天因素,更重要的一部分來自後天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原生家庭的影響。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前不久,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

一個12歲的女孩因為被母親“貶低式教育”,留紙條出走。女孩成績名列前茅,卻在與民警交談時一直說自己很差,表現得很自卑、不自信。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類似這樣的自卑孩子,容易陷入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緒中不可自拔,嚴重時還會患上心理疾病,導致許多極端行為。

孩子自卑,並不是一個小問題。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球有約3億人罹患抑鬱症,從2005年至2015年,增加了18%以上。在我國,抑鬱症發病率高達4%。

教育家蒙特梭利說:

一旦孩子內心有自卑感,孩子的生活就會充滿衝突。而隨之出現的膽怯、退縮等不良個性,則會與孩子形影不離。

與之相反的是自信,自信使孩子能掌握或駕馭自己的行為。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對於幼小的孩子來說,挫折無處不在。自卑感與生俱來,而自信卻需要逐步培養。

這個世界上,40%的人都會有自卑的情結。

有的人,帶著傷,慢慢治療;有的人,走向了極端,終身不愈。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幫助孩子走出自卑建立自信心呢?

不盲目比較

我們生下孩子,是為了讓他享受生命的,而不是讓孩子為我們奪第一名的。

永遠不要拿孩子的缺點去比別人的優點,誰都不是完美的。這種比較,靠刺痛帶來奔跑,必然留下心理傷害。

"

每個孩子剛出生時,都是無憂無慮的小天使。自卑的孩子絕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生活的一點一滴中積累出來的。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自卑是一種性格缺陷,而一個人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於兒童時代。無疑,自卑對兒童的心理健康將產生負面影響,更對一個人的身心兩方面的正常成長起消極作用。

大家都知道,孩子性格的形成除了先天因素,更重要的一部分來自後天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原生家庭的影響。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前不久,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

一個12歲的女孩因為被母親“貶低式教育”,留紙條出走。女孩成績名列前茅,卻在與民警交談時一直說自己很差,表現得很自卑、不自信。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類似這樣的自卑孩子,容易陷入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緒中不可自拔,嚴重時還會患上心理疾病,導致許多極端行為。

孩子自卑,並不是一個小問題。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球有約3億人罹患抑鬱症,從2005年至2015年,增加了18%以上。在我國,抑鬱症發病率高達4%。

教育家蒙特梭利說:

一旦孩子內心有自卑感,孩子的生活就會充滿衝突。而隨之出現的膽怯、退縮等不良個性,則會與孩子形影不離。

與之相反的是自信,自信使孩子能掌握或駕馭自己的行為。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對於幼小的孩子來說,挫折無處不在。自卑感與生俱來,而自信卻需要逐步培養。

這個世界上,40%的人都會有自卑的情結。

有的人,帶著傷,慢慢治療;有的人,走向了極端,終身不愈。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幫助孩子走出自卑建立自信心呢?

不盲目比較

我們生下孩子,是為了讓他享受生命的,而不是讓孩子為我們奪第一名的。

永遠不要拿孩子的缺點去比別人的優點,誰都不是完美的。這種比較,靠刺痛帶來奔跑,必然留下心理傷害。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知乎上有個問題:

父母做什麼事會讓你沒自信?

獲得最高讚的回答:被父母打擊

《少年說》節目中,有位女孩懇求媽媽,別總拿她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她壓力巨大又壓抑無比,而自己的努力媽媽卻一點也看不到。

媽媽反駁說:「我覺得你的性格就缺打擊,不打擊下你就發飄。」

女兒流著淚說:「你老是打擊我,我覺得自己很差。」

"

每個孩子剛出生時,都是無憂無慮的小天使。自卑的孩子絕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生活的一點一滴中積累出來的。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自卑是一種性格缺陷,而一個人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於兒童時代。無疑,自卑對兒童的心理健康將產生負面影響,更對一個人的身心兩方面的正常成長起消極作用。

大家都知道,孩子性格的形成除了先天因素,更重要的一部分來自後天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原生家庭的影響。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前不久,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

一個12歲的女孩因為被母親“貶低式教育”,留紙條出走。女孩成績名列前茅,卻在與民警交談時一直說自己很差,表現得很自卑、不自信。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類似這樣的自卑孩子,容易陷入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緒中不可自拔,嚴重時還會患上心理疾病,導致許多極端行為。

孩子自卑,並不是一個小問題。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球有約3億人罹患抑鬱症,從2005年至2015年,增加了18%以上。在我國,抑鬱症發病率高達4%。

教育家蒙特梭利說:

一旦孩子內心有自卑感,孩子的生活就會充滿衝突。而隨之出現的膽怯、退縮等不良個性,則會與孩子形影不離。

與之相反的是自信,自信使孩子能掌握或駕馭自己的行為。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對於幼小的孩子來說,挫折無處不在。自卑感與生俱來,而自信卻需要逐步培養。

這個世界上,40%的人都會有自卑的情結。

有的人,帶著傷,慢慢治療;有的人,走向了極端,終身不愈。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幫助孩子走出自卑建立自信心呢?

不盲目比較

我們生下孩子,是為了讓他享受生命的,而不是讓孩子為我們奪第一名的。

永遠不要拿孩子的缺點去比別人的優點,誰都不是完美的。這種比較,靠刺痛帶來奔跑,必然留下心理傷害。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知乎上有個問題:

父母做什麼事會讓你沒自信?

獲得最高讚的回答:被父母打擊

《少年說》節目中,有位女孩懇求媽媽,別總拿她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她壓力巨大又壓抑無比,而自己的努力媽媽卻一點也看不到。

媽媽反駁說:「我覺得你的性格就缺打擊,不打擊下你就發飄。」

女兒流著淚說:「你老是打擊我,我覺得自己很差。」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當孩子被打擊、挖苦、批評,總是得不到認可,就會嚴重挫傷自尊,很容易自卑、膽怯、孤僻,做什麼都沒自信。

做父母的千萬要知道:孩子只有先有自尊,才可能有自信。

真正讓孩子自信、優秀的方法,絕不來自比較式的打擊,而來自孩子真正的自我認同和內在驅動。

美國心理治療大師斯科特·派克說:

自信必須從幼年開始培養,成年後再作補救往往事倍功半。

心理學家說,孩子對成年人的需求無非是被激勵、被承認,肯定和積極迴應。

遺憾的是,不少父母吝嗇欣賞的目光,卻用比較給孩子埋下自卑的種子。

給孩子充分的尊重

生活中,父母常常做出不尊重孩子的事:

&專制、孩子只能聽父母的,沒有選擇權:“我說不去就不去,你哭也沒用。”

當孩子向自己提問或傾訴時選擇性忽視、漫不經心:“我沒時間看,自己玩去啊。”

"

每個孩子剛出生時,都是無憂無慮的小天使。自卑的孩子絕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生活的一點一滴中積累出來的。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自卑是一種性格缺陷,而一個人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於兒童時代。無疑,自卑對兒童的心理健康將產生負面影響,更對一個人的身心兩方面的正常成長起消極作用。

大家都知道,孩子性格的形成除了先天因素,更重要的一部分來自後天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原生家庭的影響。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前不久,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

一個12歲的女孩因為被母親“貶低式教育”,留紙條出走。女孩成績名列前茅,卻在與民警交談時一直說自己很差,表現得很自卑、不自信。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類似這樣的自卑孩子,容易陷入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緒中不可自拔,嚴重時還會患上心理疾病,導致許多極端行為。

孩子自卑,並不是一個小問題。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球有約3億人罹患抑鬱症,從2005年至2015年,增加了18%以上。在我國,抑鬱症發病率高達4%。

教育家蒙特梭利說:

一旦孩子內心有自卑感,孩子的生活就會充滿衝突。而隨之出現的膽怯、退縮等不良個性,則會與孩子形影不離。

與之相反的是自信,自信使孩子能掌握或駕馭自己的行為。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對於幼小的孩子來說,挫折無處不在。自卑感與生俱來,而自信卻需要逐步培養。

這個世界上,40%的人都會有自卑的情結。

有的人,帶著傷,慢慢治療;有的人,走向了極端,終身不愈。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幫助孩子走出自卑建立自信心呢?

不盲目比較

我們生下孩子,是為了讓他享受生命的,而不是讓孩子為我們奪第一名的。

永遠不要拿孩子的缺點去比別人的優點,誰都不是完美的。這種比較,靠刺痛帶來奔跑,必然留下心理傷害。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知乎上有個問題:

父母做什麼事會讓你沒自信?

獲得最高讚的回答:被父母打擊

《少年說》節目中,有位女孩懇求媽媽,別總拿她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她壓力巨大又壓抑無比,而自己的努力媽媽卻一點也看不到。

媽媽反駁說:「我覺得你的性格就缺打擊,不打擊下你就發飄。」

女兒流著淚說:「你老是打擊我,我覺得自己很差。」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當孩子被打擊、挖苦、批評,總是得不到認可,就會嚴重挫傷自尊,很容易自卑、膽怯、孤僻,做什麼都沒自信。

做父母的千萬要知道:孩子只有先有自尊,才可能有自信。

真正讓孩子自信、優秀的方法,絕不來自比較式的打擊,而來自孩子真正的自我認同和內在驅動。

美國心理治療大師斯科特·派克說:

自信必須從幼年開始培養,成年後再作補救往往事倍功半。

心理學家說,孩子對成年人的需求無非是被激勵、被承認,肯定和積極迴應。

遺憾的是,不少父母吝嗇欣賞的目光,卻用比較給孩子埋下自卑的種子。

給孩子充分的尊重

生活中,父母常常做出不尊重孩子的事:

&專制、孩子只能聽父母的,沒有選擇權:“我說不去就不去,你哭也沒用。”

當孩子向自己提問或傾訴時選擇性忽視、漫不經心:“我沒時間看,自己玩去啊。”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不接納孩子的情緒,強行壓制、甚至責罵:“你再鬧媽媽不要你了。”

"

每個孩子剛出生時,都是無憂無慮的小天使。自卑的孩子絕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生活的一點一滴中積累出來的。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自卑是一種性格缺陷,而一個人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於兒童時代。無疑,自卑對兒童的心理健康將產生負面影響,更對一個人的身心兩方面的正常成長起消極作用。

大家都知道,孩子性格的形成除了先天因素,更重要的一部分來自後天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原生家庭的影響。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前不久,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

一個12歲的女孩因為被母親“貶低式教育”,留紙條出走。女孩成績名列前茅,卻在與民警交談時一直說自己很差,表現得很自卑、不自信。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類似這樣的自卑孩子,容易陷入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緒中不可自拔,嚴重時還會患上心理疾病,導致許多極端行為。

孩子自卑,並不是一個小問題。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球有約3億人罹患抑鬱症,從2005年至2015年,增加了18%以上。在我國,抑鬱症發病率高達4%。

教育家蒙特梭利說:

一旦孩子內心有自卑感,孩子的生活就會充滿衝突。而隨之出現的膽怯、退縮等不良個性,則會與孩子形影不離。

與之相反的是自信,自信使孩子能掌握或駕馭自己的行為。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對於幼小的孩子來說,挫折無處不在。自卑感與生俱來,而自信卻需要逐步培養。

這個世界上,40%的人都會有自卑的情結。

有的人,帶著傷,慢慢治療;有的人,走向了極端,終身不愈。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幫助孩子走出自卑建立自信心呢?

不盲目比較

我們生下孩子,是為了讓他享受生命的,而不是讓孩子為我們奪第一名的。

永遠不要拿孩子的缺點去比別人的優點,誰都不是完美的。這種比較,靠刺痛帶來奔跑,必然留下心理傷害。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知乎上有個問題:

父母做什麼事會讓你沒自信?

獲得最高讚的回答:被父母打擊

《少年說》節目中,有位女孩懇求媽媽,別總拿她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她壓力巨大又壓抑無比,而自己的努力媽媽卻一點也看不到。

媽媽反駁說:「我覺得你的性格就缺打擊,不打擊下你就發飄。」

女兒流著淚說:「你老是打擊我,我覺得自己很差。」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當孩子被打擊、挖苦、批評,總是得不到認可,就會嚴重挫傷自尊,很容易自卑、膽怯、孤僻,做什麼都沒自信。

做父母的千萬要知道:孩子只有先有自尊,才可能有自信。

真正讓孩子自信、優秀的方法,絕不來自比較式的打擊,而來自孩子真正的自我認同和內在驅動。

美國心理治療大師斯科特·派克說:

自信必須從幼年開始培養,成年後再作補救往往事倍功半。

心理學家說,孩子對成年人的需求無非是被激勵、被承認,肯定和積極迴應。

遺憾的是,不少父母吝嗇欣賞的目光,卻用比較給孩子埋下自卑的種子。

給孩子充分的尊重

生活中,父母常常做出不尊重孩子的事:

&專制、孩子只能聽父母的,沒有選擇權:“我說不去就不去,你哭也沒用。”

當孩子向自己提問或傾訴時選擇性忽視、漫不經心:“我沒時間看,自己玩去啊。”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不接納孩子的情緒,強行壓制、甚至責罵:“你再鬧媽媽不要你了。”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過度保護,不相信孩子的能力,不給孩子獨立的機會:“你洗不乾淨的”、“你會摔掉的”

"

每個孩子剛出生時,都是無憂無慮的小天使。自卑的孩子絕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生活的一點一滴中積累出來的。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自卑是一種性格缺陷,而一個人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於兒童時代。無疑,自卑對兒童的心理健康將產生負面影響,更對一個人的身心兩方面的正常成長起消極作用。

大家都知道,孩子性格的形成除了先天因素,更重要的一部分來自後天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原生家庭的影響。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前不久,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

一個12歲的女孩因為被母親“貶低式教育”,留紙條出走。女孩成績名列前茅,卻在與民警交談時一直說自己很差,表現得很自卑、不自信。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類似這樣的自卑孩子,容易陷入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緒中不可自拔,嚴重時還會患上心理疾病,導致許多極端行為。

孩子自卑,並不是一個小問題。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球有約3億人罹患抑鬱症,從2005年至2015年,增加了18%以上。在我國,抑鬱症發病率高達4%。

教育家蒙特梭利說:

一旦孩子內心有自卑感,孩子的生活就會充滿衝突。而隨之出現的膽怯、退縮等不良個性,則會與孩子形影不離。

與之相反的是自信,自信使孩子能掌握或駕馭自己的行為。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對於幼小的孩子來說,挫折無處不在。自卑感與生俱來,而自信卻需要逐步培養。

這個世界上,40%的人都會有自卑的情結。

有的人,帶著傷,慢慢治療;有的人,走向了極端,終身不愈。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幫助孩子走出自卑建立自信心呢?

不盲目比較

我們生下孩子,是為了讓他享受生命的,而不是讓孩子為我們奪第一名的。

永遠不要拿孩子的缺點去比別人的優點,誰都不是完美的。這種比較,靠刺痛帶來奔跑,必然留下心理傷害。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知乎上有個問題:

父母做什麼事會讓你沒自信?

獲得最高讚的回答:被父母打擊

《少年說》節目中,有位女孩懇求媽媽,別總拿她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她壓力巨大又壓抑無比,而自己的努力媽媽卻一點也看不到。

媽媽反駁說:「我覺得你的性格就缺打擊,不打擊下你就發飄。」

女兒流著淚說:「你老是打擊我,我覺得自己很差。」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當孩子被打擊、挖苦、批評,總是得不到認可,就會嚴重挫傷自尊,很容易自卑、膽怯、孤僻,做什麼都沒自信。

做父母的千萬要知道:孩子只有先有自尊,才可能有自信。

真正讓孩子自信、優秀的方法,絕不來自比較式的打擊,而來自孩子真正的自我認同和內在驅動。

美國心理治療大師斯科特·派克說:

自信必須從幼年開始培養,成年後再作補救往往事倍功半。

心理學家說,孩子對成年人的需求無非是被激勵、被承認,肯定和積極迴應。

遺憾的是,不少父母吝嗇欣賞的目光,卻用比較給孩子埋下自卑的種子。

給孩子充分的尊重

生活中,父母常常做出不尊重孩子的事:

&專制、孩子只能聽父母的,沒有選擇權:“我說不去就不去,你哭也沒用。”

當孩子向自己提問或傾訴時選擇性忽視、漫不經心:“我沒時間看,自己玩去啊。”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不接納孩子的情緒,強行壓制、甚至責罵:“你再鬧媽媽不要你了。”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過度保護,不相信孩子的能力,不給孩子獨立的機會:“你洗不乾淨的”、“你會摔掉的”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有句話說:“尊重使人有底氣。”

一個沒有受到尊重的孩子,會對自己有著極低的認同感。

他們的心裡總是充斥“我不好,我不行,我不配”的聲音,認為自己不值得去擁有生命中美好的事物,自卑的種子在心中悄然生根。

想要培養出一個自信的孩子,父母首先要擺正自己的態度,給孩子應有的尊重。

"

每個孩子剛出生時,都是無憂無慮的小天使。自卑的孩子絕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生活的一點一滴中積累出來的。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自卑是一種性格缺陷,而一個人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於兒童時代。無疑,自卑對兒童的心理健康將產生負面影響,更對一個人的身心兩方面的正常成長起消極作用。

大家都知道,孩子性格的形成除了先天因素,更重要的一部分來自後天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原生家庭的影響。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前不久,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

一個12歲的女孩因為被母親“貶低式教育”,留紙條出走。女孩成績名列前茅,卻在與民警交談時一直說自己很差,表現得很自卑、不自信。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類似這樣的自卑孩子,容易陷入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緒中不可自拔,嚴重時還會患上心理疾病,導致許多極端行為。

孩子自卑,並不是一個小問題。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球有約3億人罹患抑鬱症,從2005年至2015年,增加了18%以上。在我國,抑鬱症發病率高達4%。

教育家蒙特梭利說:

一旦孩子內心有自卑感,孩子的生活就會充滿衝突。而隨之出現的膽怯、退縮等不良個性,則會與孩子形影不離。

與之相反的是自信,自信使孩子能掌握或駕馭自己的行為。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對於幼小的孩子來說,挫折無處不在。自卑感與生俱來,而自信卻需要逐步培養。

這個世界上,40%的人都會有自卑的情結。

有的人,帶著傷,慢慢治療;有的人,走向了極端,終身不愈。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幫助孩子走出自卑建立自信心呢?

不盲目比較

我們生下孩子,是為了讓他享受生命的,而不是讓孩子為我們奪第一名的。

永遠不要拿孩子的缺點去比別人的優點,誰都不是完美的。這種比較,靠刺痛帶來奔跑,必然留下心理傷害。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知乎上有個問題:

父母做什麼事會讓你沒自信?

獲得最高讚的回答:被父母打擊

《少年說》節目中,有位女孩懇求媽媽,別總拿她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她壓力巨大又壓抑無比,而自己的努力媽媽卻一點也看不到。

媽媽反駁說:「我覺得你的性格就缺打擊,不打擊下你就發飄。」

女兒流著淚說:「你老是打擊我,我覺得自己很差。」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當孩子被打擊、挖苦、批評,總是得不到認可,就會嚴重挫傷自尊,很容易自卑、膽怯、孤僻,做什麼都沒自信。

做父母的千萬要知道:孩子只有先有自尊,才可能有自信。

真正讓孩子自信、優秀的方法,絕不來自比較式的打擊,而來自孩子真正的自我認同和內在驅動。

美國心理治療大師斯科特·派克說:

自信必須從幼年開始培養,成年後再作補救往往事倍功半。

心理學家說,孩子對成年人的需求無非是被激勵、被承認,肯定和積極迴應。

遺憾的是,不少父母吝嗇欣賞的目光,卻用比較給孩子埋下自卑的種子。

給孩子充分的尊重

生活中,父母常常做出不尊重孩子的事:

&專制、孩子只能聽父母的,沒有選擇權:“我說不去就不去,你哭也沒用。”

當孩子向自己提問或傾訴時選擇性忽視、漫不經心:“我沒時間看,自己玩去啊。”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不接納孩子的情緒,強行壓制、甚至責罵:“你再鬧媽媽不要你了。”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過度保護,不相信孩子的能力,不給孩子獨立的機會:“你洗不乾淨的”、“你會摔掉的”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有句話說:“尊重使人有底氣。”

一個沒有受到尊重的孩子,會對自己有著極低的認同感。

他們的心裡總是充斥“我不好,我不行,我不配”的聲音,認為自己不值得去擁有生命中美好的事物,自卑的種子在心中悄然生根。

想要培養出一個自信的孩子,父母首先要擺正自己的態度,給孩子應有的尊重。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接納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感到害怕、生氣、悲傷的時候,認同他的情緒,而不是一味地斥責他。接納,才會給孩子安全感和自信,而不接納,就是在孩子的傷口上補刀,情況只會更糟。

孩子做得不好的時候,就是他心理能量最少的時候,不要暴跳如雷,微笑著抱抱他,告訴他,沒關係,給孩子一點力量。

只有當孩子感覺到自己被接納,各種情緒都允許被表達,才不會壓抑自己,能更坦然、自信地對外界展示真實的自己。

"

每個孩子剛出生時,都是無憂無慮的小天使。自卑的孩子絕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生活的一點一滴中積累出來的。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自卑是一種性格缺陷,而一個人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於兒童時代。無疑,自卑對兒童的心理健康將產生負面影響,更對一個人的身心兩方面的正常成長起消極作用。

大家都知道,孩子性格的形成除了先天因素,更重要的一部分來自後天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原生家庭的影響。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前不久,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

一個12歲的女孩因為被母親“貶低式教育”,留紙條出走。女孩成績名列前茅,卻在與民警交談時一直說自己很差,表現得很自卑、不自信。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類似這樣的自卑孩子,容易陷入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緒中不可自拔,嚴重時還會患上心理疾病,導致許多極端行為。

孩子自卑,並不是一個小問題。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球有約3億人罹患抑鬱症,從2005年至2015年,增加了18%以上。在我國,抑鬱症發病率高達4%。

教育家蒙特梭利說:

一旦孩子內心有自卑感,孩子的生活就會充滿衝突。而隨之出現的膽怯、退縮等不良個性,則會與孩子形影不離。

與之相反的是自信,自信使孩子能掌握或駕馭自己的行為。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對於幼小的孩子來說,挫折無處不在。自卑感與生俱來,而自信卻需要逐步培養。

這個世界上,40%的人都會有自卑的情結。

有的人,帶著傷,慢慢治療;有的人,走向了極端,終身不愈。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幫助孩子走出自卑建立自信心呢?

不盲目比較

我們生下孩子,是為了讓他享受生命的,而不是讓孩子為我們奪第一名的。

永遠不要拿孩子的缺點去比別人的優點,誰都不是完美的。這種比較,靠刺痛帶來奔跑,必然留下心理傷害。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知乎上有個問題:

父母做什麼事會讓你沒自信?

獲得最高讚的回答:被父母打擊

《少年說》節目中,有位女孩懇求媽媽,別總拿她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她壓力巨大又壓抑無比,而自己的努力媽媽卻一點也看不到。

媽媽反駁說:「我覺得你的性格就缺打擊,不打擊下你就發飄。」

女兒流著淚說:「你老是打擊我,我覺得自己很差。」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當孩子被打擊、挖苦、批評,總是得不到認可,就會嚴重挫傷自尊,很容易自卑、膽怯、孤僻,做什麼都沒自信。

做父母的千萬要知道:孩子只有先有自尊,才可能有自信。

真正讓孩子自信、優秀的方法,絕不來自比較式的打擊,而來自孩子真正的自我認同和內在驅動。

美國心理治療大師斯科特·派克說:

自信必須從幼年開始培養,成年後再作補救往往事倍功半。

心理學家說,孩子對成年人的需求無非是被激勵、被承認,肯定和積極迴應。

遺憾的是,不少父母吝嗇欣賞的目光,卻用比較給孩子埋下自卑的種子。

給孩子充分的尊重

生活中,父母常常做出不尊重孩子的事:

&專制、孩子只能聽父母的,沒有選擇權:“我說不去就不去,你哭也沒用。”

當孩子向自己提問或傾訴時選擇性忽視、漫不經心:“我沒時間看,自己玩去啊。”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不接納孩子的情緒,強行壓制、甚至責罵:“你再鬧媽媽不要你了。”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過度保護,不相信孩子的能力,不給孩子獨立的機會:“你洗不乾淨的”、“你會摔掉的”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有句話說:“尊重使人有底氣。”

一個沒有受到尊重的孩子,會對自己有著極低的認同感。

他們的心裡總是充斥“我不好,我不行,我不配”的聲音,認為自己不值得去擁有生命中美好的事物,自卑的種子在心中悄然生根。

想要培養出一個自信的孩子,父母首先要擺正自己的態度,給孩子應有的尊重。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接納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感到害怕、生氣、悲傷的時候,認同他的情緒,而不是一味地斥責他。接納,才會給孩子安全感和自信,而不接納,就是在孩子的傷口上補刀,情況只會更糟。

孩子做得不好的時候,就是他心理能量最少的時候,不要暴跳如雷,微笑著抱抱他,告訴他,沒關係,給孩子一點力量。

只有當孩子感覺到自己被接納,各種情緒都允許被表達,才不會壓抑自己,能更坦然、自信地對外界展示真實的自己。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學會引導孩子,獲得成功體驗

《媽媽是超人》裡,霍思燕和嗯哼商量,把舊玩具送給其他小朋友,可是,嗯哼拒絕了。霍思燕並沒有說教或是勉強嗯哼。她說:

“小孩子的成長是需要時間的,如果他成長不到這個階段的話,我可以選擇放棄,慢慢來。”

"

每個孩子剛出生時,都是無憂無慮的小天使。自卑的孩子絕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生活的一點一滴中積累出來的。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自卑是一種性格缺陷,而一個人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於兒童時代。無疑,自卑對兒童的心理健康將產生負面影響,更對一個人的身心兩方面的正常成長起消極作用。

大家都知道,孩子性格的形成除了先天因素,更重要的一部分來自後天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原生家庭的影響。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前不久,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

一個12歲的女孩因為被母親“貶低式教育”,留紙條出走。女孩成績名列前茅,卻在與民警交談時一直說自己很差,表現得很自卑、不自信。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類似這樣的自卑孩子,容易陷入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緒中不可自拔,嚴重時還會患上心理疾病,導致許多極端行為。

孩子自卑,並不是一個小問題。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球有約3億人罹患抑鬱症,從2005年至2015年,增加了18%以上。在我國,抑鬱症發病率高達4%。

教育家蒙特梭利說:

一旦孩子內心有自卑感,孩子的生活就會充滿衝突。而隨之出現的膽怯、退縮等不良個性,則會與孩子形影不離。

與之相反的是自信,自信使孩子能掌握或駕馭自己的行為。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對於幼小的孩子來說,挫折無處不在。自卑感與生俱來,而自信卻需要逐步培養。

這個世界上,40%的人都會有自卑的情結。

有的人,帶著傷,慢慢治療;有的人,走向了極端,終身不愈。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幫助孩子走出自卑建立自信心呢?

不盲目比較

我們生下孩子,是為了讓他享受生命的,而不是讓孩子為我們奪第一名的。

永遠不要拿孩子的缺點去比別人的優點,誰都不是完美的。這種比較,靠刺痛帶來奔跑,必然留下心理傷害。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知乎上有個問題:

父母做什麼事會讓你沒自信?

獲得最高讚的回答:被父母打擊

《少年說》節目中,有位女孩懇求媽媽,別總拿她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她壓力巨大又壓抑無比,而自己的努力媽媽卻一點也看不到。

媽媽反駁說:「我覺得你的性格就缺打擊,不打擊下你就發飄。」

女兒流著淚說:「你老是打擊我,我覺得自己很差。」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當孩子被打擊、挖苦、批評,總是得不到認可,就會嚴重挫傷自尊,很容易自卑、膽怯、孤僻,做什麼都沒自信。

做父母的千萬要知道:孩子只有先有自尊,才可能有自信。

真正讓孩子自信、優秀的方法,絕不來自比較式的打擊,而來自孩子真正的自我認同和內在驅動。

美國心理治療大師斯科特·派克說:

自信必須從幼年開始培養,成年後再作補救往往事倍功半。

心理學家說,孩子對成年人的需求無非是被激勵、被承認,肯定和積極迴應。

遺憾的是,不少父母吝嗇欣賞的目光,卻用比較給孩子埋下自卑的種子。

給孩子充分的尊重

生活中,父母常常做出不尊重孩子的事:

&專制、孩子只能聽父母的,沒有選擇權:“我說不去就不去,你哭也沒用。”

當孩子向自己提問或傾訴時選擇性忽視、漫不經心:“我沒時間看,自己玩去啊。”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不接納孩子的情緒,強行壓制、甚至責罵:“你再鬧媽媽不要你了。”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過度保護,不相信孩子的能力,不給孩子獨立的機會:“你洗不乾淨的”、“你會摔掉的”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有句話說:“尊重使人有底氣。”

一個沒有受到尊重的孩子,會對自己有著極低的認同感。

他們的心裡總是充斥“我不好,我不行,我不配”的聲音,認為自己不值得去擁有生命中美好的事物,自卑的種子在心中悄然生根。

想要培養出一個自信的孩子,父母首先要擺正自己的態度,給孩子應有的尊重。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接納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感到害怕、生氣、悲傷的時候,認同他的情緒,而不是一味地斥責他。接納,才會給孩子安全感和自信,而不接納,就是在孩子的傷口上補刀,情況只會更糟。

孩子做得不好的時候,就是他心理能量最少的時候,不要暴跳如雷,微笑著抱抱他,告訴他,沒關係,給孩子一點力量。

只有當孩子感覺到自己被接納,各種情緒都允許被表達,才不會壓抑自己,能更坦然、自信地對外界展示真實的自己。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學會引導孩子,獲得成功體驗

《媽媽是超人》裡,霍思燕和嗯哼商量,把舊玩具送給其他小朋友,可是,嗯哼拒絕了。霍思燕並沒有說教或是勉強嗯哼。她說:

“小孩子的成長是需要時間的,如果他成長不到這個階段的話,我可以選擇放棄,慢慢來。”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霍思燕等嗯哼情緒平復之後,引導嗯哼做售貨員,把玩具賣給別的小朋友。最後嗯哼接受了霍思燕義賣的建議。

好多媽媽這個時候,都會講了一堆分享的道理還沒用之後,就指責孩子不懂得分享,不如別人,然後強行把玩具給了其他小朋友,傷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而霍思燕將可能出現的挫敗轉變為了孩子的成功體驗。只有在不斷地成功體驗之中,孩子才可能不再自卑,自信起來。

放手讓孩子獨立

父母總覺得孩子小,怕麻煩,或者不相信孩子能力,常常否定孩子的想法和行為:

&孩子幫忙端盤子,媽媽馬上說:“你端不穩,別把盤子打了。”

&孩子拿掃帚掃地,奶奶馬上說:“別掃了,你掃不乾淨”

&孩子嘗試新事物,父母說:“這孩子做事沒耐心,一看就不行!”

孩子的自信落到實處是什麼?恰恰就是完成生活中一件又一件的小事,在嘗試和體驗中,增加對生活的自信心。

"

每個孩子剛出生時,都是無憂無慮的小天使。自卑的孩子絕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生活的一點一滴中積累出來的。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自卑是一種性格缺陷,而一個人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於兒童時代。無疑,自卑對兒童的心理健康將產生負面影響,更對一個人的身心兩方面的正常成長起消極作用。

大家都知道,孩子性格的形成除了先天因素,更重要的一部分來自後天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原生家庭的影響。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前不久,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

一個12歲的女孩因為被母親“貶低式教育”,留紙條出走。女孩成績名列前茅,卻在與民警交談時一直說自己很差,表現得很自卑、不自信。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類似這樣的自卑孩子,容易陷入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緒中不可自拔,嚴重時還會患上心理疾病,導致許多極端行為。

孩子自卑,並不是一個小問題。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球有約3億人罹患抑鬱症,從2005年至2015年,增加了18%以上。在我國,抑鬱症發病率高達4%。

教育家蒙特梭利說:

一旦孩子內心有自卑感,孩子的生活就會充滿衝突。而隨之出現的膽怯、退縮等不良個性,則會與孩子形影不離。

與之相反的是自信,自信使孩子能掌握或駕馭自己的行為。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對於幼小的孩子來說,挫折無處不在。自卑感與生俱來,而自信卻需要逐步培養。

這個世界上,40%的人都會有自卑的情結。

有的人,帶著傷,慢慢治療;有的人,走向了極端,終身不愈。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幫助孩子走出自卑建立自信心呢?

不盲目比較

我們生下孩子,是為了讓他享受生命的,而不是讓孩子為我們奪第一名的。

永遠不要拿孩子的缺點去比別人的優點,誰都不是完美的。這種比較,靠刺痛帶來奔跑,必然留下心理傷害。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知乎上有個問題:

父母做什麼事會讓你沒自信?

獲得最高讚的回答:被父母打擊

《少年說》節目中,有位女孩懇求媽媽,別總拿她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她壓力巨大又壓抑無比,而自己的努力媽媽卻一點也看不到。

媽媽反駁說:「我覺得你的性格就缺打擊,不打擊下你就發飄。」

女兒流著淚說:「你老是打擊我,我覺得自己很差。」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當孩子被打擊、挖苦、批評,總是得不到認可,就會嚴重挫傷自尊,很容易自卑、膽怯、孤僻,做什麼都沒自信。

做父母的千萬要知道:孩子只有先有自尊,才可能有自信。

真正讓孩子自信、優秀的方法,絕不來自比較式的打擊,而來自孩子真正的自我認同和內在驅動。

美國心理治療大師斯科特·派克說:

自信必須從幼年開始培養,成年後再作補救往往事倍功半。

心理學家說,孩子對成年人的需求無非是被激勵、被承認,肯定和積極迴應。

遺憾的是,不少父母吝嗇欣賞的目光,卻用比較給孩子埋下自卑的種子。

給孩子充分的尊重

生活中,父母常常做出不尊重孩子的事:

&專制、孩子只能聽父母的,沒有選擇權:“我說不去就不去,你哭也沒用。”

當孩子向自己提問或傾訴時選擇性忽視、漫不經心:“我沒時間看,自己玩去啊。”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不接納孩子的情緒,強行壓制、甚至責罵:“你再鬧媽媽不要你了。”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過度保護,不相信孩子的能力,不給孩子獨立的機會:“你洗不乾淨的”、“你會摔掉的”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有句話說:“尊重使人有底氣。”

一個沒有受到尊重的孩子,會對自己有著極低的認同感。

他們的心裡總是充斥“我不好,我不行,我不配”的聲音,認為自己不值得去擁有生命中美好的事物,自卑的種子在心中悄然生根。

想要培養出一個自信的孩子,父母首先要擺正自己的態度,給孩子應有的尊重。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接納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感到害怕、生氣、悲傷的時候,認同他的情緒,而不是一味地斥責他。接納,才會給孩子安全感和自信,而不接納,就是在孩子的傷口上補刀,情況只會更糟。

孩子做得不好的時候,就是他心理能量最少的時候,不要暴跳如雷,微笑著抱抱他,告訴他,沒關係,給孩子一點力量。

只有當孩子感覺到自己被接納,各種情緒都允許被表達,才不會壓抑自己,能更坦然、自信地對外界展示真實的自己。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學會引導孩子,獲得成功體驗

《媽媽是超人》裡,霍思燕和嗯哼商量,把舊玩具送給其他小朋友,可是,嗯哼拒絕了。霍思燕並沒有說教或是勉強嗯哼。她說:

“小孩子的成長是需要時間的,如果他成長不到這個階段的話,我可以選擇放棄,慢慢來。”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霍思燕等嗯哼情緒平復之後,引導嗯哼做售貨員,把玩具賣給別的小朋友。最後嗯哼接受了霍思燕義賣的建議。

好多媽媽這個時候,都會講了一堆分享的道理還沒用之後,就指責孩子不懂得分享,不如別人,然後強行把玩具給了其他小朋友,傷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而霍思燕將可能出現的挫敗轉變為了孩子的成功體驗。只有在不斷地成功體驗之中,孩子才可能不再自卑,自信起來。

放手讓孩子獨立

父母總覺得孩子小,怕麻煩,或者不相信孩子能力,常常否定孩子的想法和行為:

&孩子幫忙端盤子,媽媽馬上說:“你端不穩,別把盤子打了。”

&孩子拿掃帚掃地,奶奶馬上說:“別掃了,你掃不乾淨”

&孩子嘗試新事物,父母說:“這孩子做事沒耐心,一看就不行!”

孩子的自信落到實處是什麼?恰恰就是完成生活中一件又一件的小事,在嘗試和體驗中,增加對生活的自信心。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正如《人性的弱點》中寫道:“培養自信的方法就是,做你害怕做的事兒,獲取一次成功的體驗。”用網友的話解釋就是:“你做成了一件事,你又做成了一件事。”

孩子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如果父母相信孩子,孩子便會越來越相信自己,反之,則很容易導致孩子自我價值感偏低。

給予他無條件的愛

大多數父母對孩子的愛都是沒有保留的,但是一旦孩子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這份愛會加上條件和標準,比如要聽話、成績要好、不哭不鬧......這是孩子得到父母的愛的條件。

"

每個孩子剛出生時,都是無憂無慮的小天使。自卑的孩子絕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生活的一點一滴中積累出來的。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自卑是一種性格缺陷,而一個人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於兒童時代。無疑,自卑對兒童的心理健康將產生負面影響,更對一個人的身心兩方面的正常成長起消極作用。

大家都知道,孩子性格的形成除了先天因素,更重要的一部分來自後天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原生家庭的影響。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前不久,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

一個12歲的女孩因為被母親“貶低式教育”,留紙條出走。女孩成績名列前茅,卻在與民警交談時一直說自己很差,表現得很自卑、不自信。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類似這樣的自卑孩子,容易陷入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緒中不可自拔,嚴重時還會患上心理疾病,導致許多極端行為。

孩子自卑,並不是一個小問題。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球有約3億人罹患抑鬱症,從2005年至2015年,增加了18%以上。在我國,抑鬱症發病率高達4%。

教育家蒙特梭利說:

一旦孩子內心有自卑感,孩子的生活就會充滿衝突。而隨之出現的膽怯、退縮等不良個性,則會與孩子形影不離。

與之相反的是自信,自信使孩子能掌握或駕馭自己的行為。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對於幼小的孩子來說,挫折無處不在。自卑感與生俱來,而自信卻需要逐步培養。

這個世界上,40%的人都會有自卑的情結。

有的人,帶著傷,慢慢治療;有的人,走向了極端,終身不愈。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幫助孩子走出自卑建立自信心呢?

不盲目比較

我們生下孩子,是為了讓他享受生命的,而不是讓孩子為我們奪第一名的。

永遠不要拿孩子的缺點去比別人的優點,誰都不是完美的。這種比較,靠刺痛帶來奔跑,必然留下心理傷害。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知乎上有個問題:

父母做什麼事會讓你沒自信?

獲得最高讚的回答:被父母打擊

《少年說》節目中,有位女孩懇求媽媽,別總拿她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她壓力巨大又壓抑無比,而自己的努力媽媽卻一點也看不到。

媽媽反駁說:「我覺得你的性格就缺打擊,不打擊下你就發飄。」

女兒流著淚說:「你老是打擊我,我覺得自己很差。」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當孩子被打擊、挖苦、批評,總是得不到認可,就會嚴重挫傷自尊,很容易自卑、膽怯、孤僻,做什麼都沒自信。

做父母的千萬要知道:孩子只有先有自尊,才可能有自信。

真正讓孩子自信、優秀的方法,絕不來自比較式的打擊,而來自孩子真正的自我認同和內在驅動。

美國心理治療大師斯科特·派克說:

自信必須從幼年開始培養,成年後再作補救往往事倍功半。

心理學家說,孩子對成年人的需求無非是被激勵、被承認,肯定和積極迴應。

遺憾的是,不少父母吝嗇欣賞的目光,卻用比較給孩子埋下自卑的種子。

給孩子充分的尊重

生活中,父母常常做出不尊重孩子的事:

&專制、孩子只能聽父母的,沒有選擇權:“我說不去就不去,你哭也沒用。”

當孩子向自己提問或傾訴時選擇性忽視、漫不經心:“我沒時間看,自己玩去啊。”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不接納孩子的情緒,強行壓制、甚至責罵:“你再鬧媽媽不要你了。”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過度保護,不相信孩子的能力,不給孩子獨立的機會:“你洗不乾淨的”、“你會摔掉的”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有句話說:“尊重使人有底氣。”

一個沒有受到尊重的孩子,會對自己有著極低的認同感。

他們的心裡總是充斥“我不好,我不行,我不配”的聲音,認為自己不值得去擁有生命中美好的事物,自卑的種子在心中悄然生根。

想要培養出一個自信的孩子,父母首先要擺正自己的態度,給孩子應有的尊重。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接納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感到害怕、生氣、悲傷的時候,認同他的情緒,而不是一味地斥責他。接納,才會給孩子安全感和自信,而不接納,就是在孩子的傷口上補刀,情況只會更糟。

孩子做得不好的時候,就是他心理能量最少的時候,不要暴跳如雷,微笑著抱抱他,告訴他,沒關係,給孩子一點力量。

只有當孩子感覺到自己被接納,各種情緒都允許被表達,才不會壓抑自己,能更坦然、自信地對外界展示真實的自己。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學會引導孩子,獲得成功體驗

《媽媽是超人》裡,霍思燕和嗯哼商量,把舊玩具送給其他小朋友,可是,嗯哼拒絕了。霍思燕並沒有說教或是勉強嗯哼。她說:

“小孩子的成長是需要時間的,如果他成長不到這個階段的話,我可以選擇放棄,慢慢來。”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霍思燕等嗯哼情緒平復之後,引導嗯哼做售貨員,把玩具賣給別的小朋友。最後嗯哼接受了霍思燕義賣的建議。

好多媽媽這個時候,都會講了一堆分享的道理還沒用之後,就指責孩子不懂得分享,不如別人,然後強行把玩具給了其他小朋友,傷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而霍思燕將可能出現的挫敗轉變為了孩子的成功體驗。只有在不斷地成功體驗之中,孩子才可能不再自卑,自信起來。

放手讓孩子獨立

父母總覺得孩子小,怕麻煩,或者不相信孩子能力,常常否定孩子的想法和行為:

&孩子幫忙端盤子,媽媽馬上說:“你端不穩,別把盤子打了。”

&孩子拿掃帚掃地,奶奶馬上說:“別掃了,你掃不乾淨”

&孩子嘗試新事物,父母說:“這孩子做事沒耐心,一看就不行!”

孩子的自信落到實處是什麼?恰恰就是完成生活中一件又一件的小事,在嘗試和體驗中,增加對生活的自信心。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正如《人性的弱點》中寫道:“培養自信的方法就是,做你害怕做的事兒,獲取一次成功的體驗。”用網友的話解釋就是:“你做成了一件事,你又做成了一件事。”

孩子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如果父母相信孩子,孩子便會越來越相信自己,反之,則很容易導致孩子自我價值感偏低。

給予他無條件的愛

大多數父母對孩子的愛都是沒有保留的,但是一旦孩子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這份愛會加上條件和標準,比如要聽話、成績要好、不哭不鬧......這是孩子得到父母的愛的條件。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父母一方面經常以收回對孩子的愛,調整孩子的行為,另一方面,對孩子出現問題貶低、指責,這樣一來,孩子很難對自己有一個良好的自我認知,內心也是匱乏的。

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一書中寫道:

“我是個有價值的人——有了這樣寶貴的認知,便構成了健全心理的基本前提,也是自律的根基。它直接來源於父母的愛。”

年幼起就享受過父母無條件的愛的孩子,內心豐盈而篤定。

"

每個孩子剛出生時,都是無憂無慮的小天使。自卑的孩子絕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生活的一點一滴中積累出來的。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自卑是一種性格缺陷,而一個人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於兒童時代。無疑,自卑對兒童的心理健康將產生負面影響,更對一個人的身心兩方面的正常成長起消極作用。

大家都知道,孩子性格的形成除了先天因素,更重要的一部分來自後天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原生家庭的影響。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前不久,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

一個12歲的女孩因為被母親“貶低式教育”,留紙條出走。女孩成績名列前茅,卻在與民警交談時一直說自己很差,表現得很自卑、不自信。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類似這樣的自卑孩子,容易陷入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緒中不可自拔,嚴重時還會患上心理疾病,導致許多極端行為。

孩子自卑,並不是一個小問題。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球有約3億人罹患抑鬱症,從2005年至2015年,增加了18%以上。在我國,抑鬱症發病率高達4%。

教育家蒙特梭利說:

一旦孩子內心有自卑感,孩子的生活就會充滿衝突。而隨之出現的膽怯、退縮等不良個性,則會與孩子形影不離。

與之相反的是自信,自信使孩子能掌握或駕馭自己的行為。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對於幼小的孩子來說,挫折無處不在。自卑感與生俱來,而自信卻需要逐步培養。

這個世界上,40%的人都會有自卑的情結。

有的人,帶著傷,慢慢治療;有的人,走向了極端,終身不愈。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幫助孩子走出自卑建立自信心呢?

不盲目比較

我們生下孩子,是為了讓他享受生命的,而不是讓孩子為我們奪第一名的。

永遠不要拿孩子的缺點去比別人的優點,誰都不是完美的。這種比較,靠刺痛帶來奔跑,必然留下心理傷害。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知乎上有個問題:

父母做什麼事會讓你沒自信?

獲得最高讚的回答:被父母打擊

《少年說》節目中,有位女孩懇求媽媽,別總拿她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她壓力巨大又壓抑無比,而自己的努力媽媽卻一點也看不到。

媽媽反駁說:「我覺得你的性格就缺打擊,不打擊下你就發飄。」

女兒流著淚說:「你老是打擊我,我覺得自己很差。」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當孩子被打擊、挖苦、批評,總是得不到認可,就會嚴重挫傷自尊,很容易自卑、膽怯、孤僻,做什麼都沒自信。

做父母的千萬要知道:孩子只有先有自尊,才可能有自信。

真正讓孩子自信、優秀的方法,絕不來自比較式的打擊,而來自孩子真正的自我認同和內在驅動。

美國心理治療大師斯科特·派克說:

自信必須從幼年開始培養,成年後再作補救往往事倍功半。

心理學家說,孩子對成年人的需求無非是被激勵、被承認,肯定和積極迴應。

遺憾的是,不少父母吝嗇欣賞的目光,卻用比較給孩子埋下自卑的種子。

給孩子充分的尊重

生活中,父母常常做出不尊重孩子的事:

&專制、孩子只能聽父母的,沒有選擇權:“我說不去就不去,你哭也沒用。”

當孩子向自己提問或傾訴時選擇性忽視、漫不經心:“我沒時間看,自己玩去啊。”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不接納孩子的情緒,強行壓制、甚至責罵:“你再鬧媽媽不要你了。”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過度保護,不相信孩子的能力,不給孩子獨立的機會:“你洗不乾淨的”、“你會摔掉的”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有句話說:“尊重使人有底氣。”

一個沒有受到尊重的孩子,會對自己有著極低的認同感。

他們的心裡總是充斥“我不好,我不行,我不配”的聲音,認為自己不值得去擁有生命中美好的事物,自卑的種子在心中悄然生根。

想要培養出一個自信的孩子,父母首先要擺正自己的態度,給孩子應有的尊重。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接納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感到害怕、生氣、悲傷的時候,認同他的情緒,而不是一味地斥責他。接納,才會給孩子安全感和自信,而不接納,就是在孩子的傷口上補刀,情況只會更糟。

孩子做得不好的時候,就是他心理能量最少的時候,不要暴跳如雷,微笑著抱抱他,告訴他,沒關係,給孩子一點力量。

只有當孩子感覺到自己被接納,各種情緒都允許被表達,才不會壓抑自己,能更坦然、自信地對外界展示真實的自己。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學會引導孩子,獲得成功體驗

《媽媽是超人》裡,霍思燕和嗯哼商量,把舊玩具送給其他小朋友,可是,嗯哼拒絕了。霍思燕並沒有說教或是勉強嗯哼。她說:

“小孩子的成長是需要時間的,如果他成長不到這個階段的話,我可以選擇放棄,慢慢來。”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霍思燕等嗯哼情緒平復之後,引導嗯哼做售貨員,把玩具賣給別的小朋友。最後嗯哼接受了霍思燕義賣的建議。

好多媽媽這個時候,都會講了一堆分享的道理還沒用之後,就指責孩子不懂得分享,不如別人,然後強行把玩具給了其他小朋友,傷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而霍思燕將可能出現的挫敗轉變為了孩子的成功體驗。只有在不斷地成功體驗之中,孩子才可能不再自卑,自信起來。

放手讓孩子獨立

父母總覺得孩子小,怕麻煩,或者不相信孩子能力,常常否定孩子的想法和行為:

&孩子幫忙端盤子,媽媽馬上說:“你端不穩,別把盤子打了。”

&孩子拿掃帚掃地,奶奶馬上說:“別掃了,你掃不乾淨”

&孩子嘗試新事物,父母說:“這孩子做事沒耐心,一看就不行!”

孩子的自信落到實處是什麼?恰恰就是完成生活中一件又一件的小事,在嘗試和體驗中,增加對生活的自信心。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正如《人性的弱點》中寫道:“培養自信的方法就是,做你害怕做的事兒,獲取一次成功的體驗。”用網友的話解釋就是:“你做成了一件事,你又做成了一件事。”

孩子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如果父母相信孩子,孩子便會越來越相信自己,反之,則很容易導致孩子自我價值感偏低。

給予他無條件的愛

大多數父母對孩子的愛都是沒有保留的,但是一旦孩子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這份愛會加上條件和標準,比如要聽話、成績要好、不哭不鬧......這是孩子得到父母的愛的條件。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父母一方面經常以收回對孩子的愛,調整孩子的行為,另一方面,對孩子出現問題貶低、指責,這樣一來,孩子很難對自己有一個良好的自我認知,內心也是匱乏的。

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一書中寫道:

“我是個有價值的人——有了這樣寶貴的認知,便構成了健全心理的基本前提,也是自律的根基。它直接來源於父母的愛。”

年幼起就享受過父母無條件的愛的孩子,內心豐盈而篤定。

孩子自信還是自卑,取決於你有沒有做這6件事

成年後即便遭遇天大的挫折,幼年培養出來的強大自信,也會使他鼓足勇氣,勇敢地戰勝挫折,不自暴自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