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端午節寶貝問,您來答!我們一起漲知識!

端午節 艾草 粽子 雄黃酒 陝西漢陰 2017-05-31

歡迎觀臨漢陰二幼~

「漲知識」端午節寶貝問,您來答!我們一起漲知識!

棕子香,香廚房。

艾葉香,香滿堂。

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

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漲知識」端午節寶貝問,您來答!我們一起漲知識!

“端午節”你問我答

“媽媽,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呢?”

您可以這樣回答

“小時候,我媽媽告訴我:早在春秋時期,楚國有個忠臣名叫屈原,他不僅文采卓越,而且忠心愛國,可是有人嫉妒他的才能,在皇上面前說他的壞話,害得他被趕出都城,流放到了偏遠的地區。不久之後,秦國攻佔了楚國,屈原非常難過,為了表達他的忠君愛國之情,他在農曆5月5日這天,抱著石頭跳入汨羅江自盡了。當地的老百姓們非常難過,他們擔心屈原的屍體被魚蝦吃掉,於是就包了飯糰、食物投到江中餵魚,希望魚兒們吃飽了,就可以不用去吃屈原了。後來,5月5日吃粽葉包的飯糰的習俗就流傳下來了。”

「漲知識」端午節寶貝問,您來答!我們一起漲知識!

“媽媽,端午節為什麼要掛艾草和菖蒲呢?”

您可以這樣回答

“六月(陰曆五月)氣溫已經升高到一定程度,蚊蟲出沒,溼氣上升,皮膚腸胃不好、體弱的人在這段時間身體容易出現不適,所以陰曆五月又稱為“毒月”。古時人們缺乏科學知識,誤以為疾病皆由鬼邪作祟所致,而菖蒲象徵驅除不祥的寶劍,可以斬千邪,所以古時人們將其插在門口以避邪。實際上,艾葉和菖蒲都有消毒殺菌的作用,所以在科學上還是有一定的依據。”

「漲知識」端午節寶貝問,您來答!我們一起漲知識!

“端午節為什麼要喝雄黃酒?”

您可以這樣回答

“以前每逢端午節時,大人們會用雄黃酒在孩子們的額頭上畫個“王”字,也有的在鼻尖、耳垂上塗上一些。一方面想借助雄黃酒驅毒,另一方面“王”字代表虎,可以借猛虎來鎮邪。也有人將雄黃調入白酒加熱後直接喝下肚或者抹在身上,說這樣可以驅邪。雄黃酒有很強的除害作用,它是我國古代夏季除害滅病的主要消毒藥劑之一。經常將它噴灑在床下、牆角等陰暗地方,可以避免毒蟲危害。”

「漲知識」端午節寶貝問,您來答!我們一起漲知識!

帶孩子一起做這些小事

包粽子

端午節,帶著孩子一起動手包粽子,有人負責包、有人負責煮,一家人其樂融融。小小的粽子把親情和愛連接在一起,把愛和親情傳遞下去。我們可以給孩子講講端午節的故事,聊聊生活裡的話題,時光因這一片刻而變得緩慢和柔美。一家人分工合作,不但能讓孩子感受可貴的團隊精神、享受自己勞動果實的喜悅,更能讓孩子感受溫馨的家庭氛圍,加深親子感情。

「漲知識」端午節寶貝問,您來答!我們一起漲知識!

看龍舟表演

我們會因各種原因忽略對孩子的陪伴,利用這個小長假,帶孩子去看看龍舟表演。龍舟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許,這是非常傳統的過端午節的方式之一 ,既能讓孩子體會賽龍舟的刺激,也能讓他們感受濃濃的傳統文化。

「漲知識」端午節寶貝問,您來答!我們一起漲知識!

掛艾草,消五毒

端午節的文化習俗很是豐富,辟邪火除瘟、祈福健康是其核心文化,而這恰恰是大多數孩子並不熟悉的。家長們可以帶領孩子們一起參與到“消五毒”的活動當中,帶著孩子在大門邊、屋簷下或家裡插上菖蒲和艾草,為孩子普及健康知識。

「漲知識」端午節寶貝問,您來答!我們一起漲知識!

做香包

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絲線纏成的,有用碎布縫成的,內裝香料,佩在胸前,香氣撲鼻。對於孩子來說,端午前後佩戴香包,有避邪驅瘟之意。給孩子做一個香包,更是媽媽給孩子的愛和祝福,小小的香包,讓你的愛縈繞在孩子的身邊。推薦一個簡易做法,很適合沒有縫紉基礎的媽媽。

「漲知識」端午節寶貝問,您來答!我們一起漲知識!

● 準備材料

碎布、棉花、香料粉、絲線

● 準備工具

剪刀、針、縫衣線

● 具體做法

1. 先在碎布上畫上自己喜歡的形狀或圖案,如:圓形、三角形、桃形、動物等;

2. 剪下相對的兩片;

3. 用線將三邊從反面縫合,留下一邊;

4. 翻過來,塞入香料和棉花;

5. 將最後一邊縫合,再加長繩裝飾即完成。

本條內容轉自"億童父母學院"公眾號,我們致力於版權保護,如涉及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長按指紋

一鍵關注

「漲知識」端午節寶貝問,您來答!我們一起漲知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