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注意:“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電動”汽車'

"

汽車能用電機帶著跑,就算植入“電動”基因,正式“觸電”了。“觸電”程度由淺入深,可分混動、插電混動、純電動三種,這點很多人已經知道;但純電動汽車又分兩種:“原生”電動和“非原生”電動,這點其實很多人並不清楚。

前不久,在比亞迪電動汽車e2上市發佈會上,比亞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趙長江提到了一句:e2是“原生純電動汽車”。這句話並沒有引起太多注意,但透露了一個行業祕密:純電動也有“原生”和“非原生”之分。

"

汽車能用電機帶著跑,就算植入“電動”基因,正式“觸電”了。“觸電”程度由淺入深,可分混動、插電混動、純電動三種,這點很多人已經知道;但純電動汽車又分兩種:“原生”電動和“非原生”電動,這點其實很多人並不清楚。

前不久,在比亞迪電動汽車e2上市發佈會上,比亞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趙長江提到了一句:e2是“原生純電動汽車”。這句話並沒有引起太多注意,但透露了一個行業祕密:純電動也有“原生”和“非原生”之分。

買車注意:“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電動”汽車

▲比亞迪e2是“原生”電動汽車

換句話說,“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的電動”汽車。

油改電油電兼容

現在市面上的電動汽車,不少是從燃油車型改造而來,俗稱“油改電”。

比如大眾今年推出的幾款:純電朗逸、純電寶來、純電高爾夫,就是典型的“油改電”車型。

“油改電”,簡單來說,就是把燃油車的油箱、發動機、變速器等動力部分拿掉,換成電動汽車的“三電”(電池、電機、電控)。這種辦法可以迅速把現成的燃油車改造成純電車型,汽車製造商又省時間又省錢;但缺點也很明顯,就拿電池佈置來說,只能在底盤上找地方東塞一塊、西塞一塊,有時候把寶貴的後備廂空間也擠佔不少,能放進去的電池數量還是不理想。

“油改電”車型,在續航、能耗等方面都難有亮眼表現。

"

汽車能用電機帶著跑,就算植入“電動”基因,正式“觸電”了。“觸電”程度由淺入深,可分混動、插電混動、純電動三種,這點很多人已經知道;但純電動汽車又分兩種:“原生”電動和“非原生”電動,這點其實很多人並不清楚。

前不久,在比亞迪電動汽車e2上市發佈會上,比亞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趙長江提到了一句:e2是“原生純電動汽車”。這句話並沒有引起太多注意,但透露了一個行業祕密:純電動也有“原生”和“非原生”之分。

買車注意:“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電動”汽車

▲比亞迪e2是“原生”電動汽車

換句話說,“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的電動”汽車。

油改電油電兼容

現在市面上的電動汽車,不少是從燃油車型改造而來,俗稱“油改電”。

比如大眾今年推出的幾款:純電朗逸、純電寶來、純電高爾夫,就是典型的“油改電”車型。

“油改電”,簡單來說,就是把燃油車的油箱、發動機、變速器等動力部分拿掉,換成電動汽車的“三電”(電池、電機、電控)。這種辦法可以迅速把現成的燃油車改造成純電車型,汽車製造商又省時間又省錢;但缺點也很明顯,就拿電池佈置來說,只能在底盤上找地方東塞一塊、西塞一塊,有時候把寶貴的後備廂空間也擠佔不少,能放進去的電池數量還是不理想。

“油改電”車型,在續航、能耗等方面都難有亮眼表現。

買車注意:“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電動”汽車

▲“油改電”車型的電池佈置受到不少約束

還有一種“兼容思路”,就是在平臺研發的時候,就考慮了燃油車和電動汽車的兼容問題。比如吉利的CMA平臺就“原生兼容”弱混、油電混合、插電混動、純電車型,CMA平臺的第一款車星越已經有了插電版本,不過目前還沒有純電版本的確切消息。

這種“兼容”電動汽車,在平臺研發階段為“三電”的佈置設計了方案,比“油改電”的套路更合理。問題是,既然想“兼容”,就既要照顧發動機、變速器、油箱、排氣管甚至傳動軸的佈置,又要給“三電”留出合理的位置,結果必然是兩頭都顧到了,但兩頭都要互相遷就,很多方面難免要“湊合”了。

純粹的電動汽車什麼樣?

比亞迪的e2就不一樣,它是一款“原生”的電動汽車,出身於比亞迪的電動汽車專屬平臺——e平臺。

"

汽車能用電機帶著跑,就算植入“電動”基因,正式“觸電”了。“觸電”程度由淺入深,可分混動、插電混動、純電動三種,這點很多人已經知道;但純電動汽車又分兩種:“原生”電動和“非原生”電動,這點其實很多人並不清楚。

前不久,在比亞迪電動汽車e2上市發佈會上,比亞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趙長江提到了一句:e2是“原生純電動汽車”。這句話並沒有引起太多注意,但透露了一個行業祕密:純電動也有“原生”和“非原生”之分。

買車注意:“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電動”汽車

▲比亞迪e2是“原生”電動汽車

換句話說,“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的電動”汽車。

油改電油電兼容

現在市面上的電動汽車,不少是從燃油車型改造而來,俗稱“油改電”。

比如大眾今年推出的幾款:純電朗逸、純電寶來、純電高爾夫,就是典型的“油改電”車型。

“油改電”,簡單來說,就是把燃油車的油箱、發動機、變速器等動力部分拿掉,換成電動汽車的“三電”(電池、電機、電控)。這種辦法可以迅速把現成的燃油車改造成純電車型,汽車製造商又省時間又省錢;但缺點也很明顯,就拿電池佈置來說,只能在底盤上找地方東塞一塊、西塞一塊,有時候把寶貴的後備廂空間也擠佔不少,能放進去的電池數量還是不理想。

“油改電”車型,在續航、能耗等方面都難有亮眼表現。

買車注意:“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電動”汽車

▲“油改電”車型的電池佈置受到不少約束

還有一種“兼容思路”,就是在平臺研發的時候,就考慮了燃油車和電動汽車的兼容問題。比如吉利的CMA平臺就“原生兼容”弱混、油電混合、插電混動、純電車型,CMA平臺的第一款車星越已經有了插電版本,不過目前還沒有純電版本的確切消息。

這種“兼容”電動汽車,在平臺研發階段為“三電”的佈置設計了方案,比“油改電”的套路更合理。問題是,既然想“兼容”,就既要照顧發動機、變速器、油箱、排氣管甚至傳動軸的佈置,又要給“三電”留出合理的位置,結果必然是兩頭都顧到了,但兩頭都要互相遷就,很多方面難免要“湊合”了。

純粹的電動汽車什麼樣?

比亞迪的e2就不一樣,它是一款“原生”的電動汽車,出身於比亞迪的電動汽車專屬平臺——e平臺。

買車注意:“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電動”汽車

▲比亞迪e平臺是電動汽車專屬平臺

比亞迪的e平臺從2013年開始打造,用了5年時間完成,據稱投入已經超百億。電動汽車平臺上研發的純電動汽車,跟上述兩種電動車有什麼區別呢?

電動汽車的動力來源和燃油車完全不同。和發動機、變速箱、排氣管、傳動軸等一套複雜的機械比起來,電池、電機、電控這“三電”的機械結構簡單、體積小,佈置起來的自由度就大多了。

你看比亞迪的e2,跟燃油車比起來,它的前懸(前輪軸心到汽車最前端的距離)明顯要短。e2的電機和電控是安裝在前軸前方的,類似於燃油車的“前置前驅”,但這兩樣東西比發動機和變速箱小多了,用不著佔用那麼多地方,所以,前懸也不必伸出老長,留下必要的碰撞緩衝空間就可以了。

"

汽車能用電機帶著跑,就算植入“電動”基因,正式“觸電”了。“觸電”程度由淺入深,可分混動、插電混動、純電動三種,這點很多人已經知道;但純電動汽車又分兩種:“原生”電動和“非原生”電動,這點其實很多人並不清楚。

前不久,在比亞迪電動汽車e2上市發佈會上,比亞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趙長江提到了一句:e2是“原生純電動汽車”。這句話並沒有引起太多注意,但透露了一個行業祕密:純電動也有“原生”和“非原生”之分。

買車注意:“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電動”汽車

▲比亞迪e2是“原生”電動汽車

換句話說,“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的電動”汽車。

油改電油電兼容

現在市面上的電動汽車,不少是從燃油車型改造而來,俗稱“油改電”。

比如大眾今年推出的幾款:純電朗逸、純電寶來、純電高爾夫,就是典型的“油改電”車型。

“油改電”,簡單來說,就是把燃油車的油箱、發動機、變速器等動力部分拿掉,換成電動汽車的“三電”(電池、電機、電控)。這種辦法可以迅速把現成的燃油車改造成純電車型,汽車製造商又省時間又省錢;但缺點也很明顯,就拿電池佈置來說,只能在底盤上找地方東塞一塊、西塞一塊,有時候把寶貴的後備廂空間也擠佔不少,能放進去的電池數量還是不理想。

“油改電”車型,在續航、能耗等方面都難有亮眼表現。

買車注意:“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電動”汽車

▲“油改電”車型的電池佈置受到不少約束

還有一種“兼容思路”,就是在平臺研發的時候,就考慮了燃油車和電動汽車的兼容問題。比如吉利的CMA平臺就“原生兼容”弱混、油電混合、插電混動、純電車型,CMA平臺的第一款車星越已經有了插電版本,不過目前還沒有純電版本的確切消息。

這種“兼容”電動汽車,在平臺研發階段為“三電”的佈置設計了方案,比“油改電”的套路更合理。問題是,既然想“兼容”,就既要照顧發動機、變速器、油箱、排氣管甚至傳動軸的佈置,又要給“三電”留出合理的位置,結果必然是兩頭都顧到了,但兩頭都要互相遷就,很多方面難免要“湊合”了。

純粹的電動汽車什麼樣?

比亞迪的e2就不一樣,它是一款“原生”的電動汽車,出身於比亞迪的電動汽車專屬平臺——e平臺。

買車注意:“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電動”汽車

▲比亞迪e平臺是電動汽車專屬平臺

比亞迪的e平臺從2013年開始打造,用了5年時間完成,據稱投入已經超百億。電動汽車平臺上研發的純電動汽車,跟上述兩種電動車有什麼區別呢?

電動汽車的動力來源和燃油車完全不同。和發動機、變速箱、排氣管、傳動軸等一套複雜的機械比起來,電池、電機、電控這“三電”的機械結構簡單、體積小,佈置起來的自由度就大多了。

你看比亞迪的e2,跟燃油車比起來,它的前懸(前輪軸心到汽車最前端的距離)明顯要短。e2的電機和電控是安裝在前軸前方的,類似於燃油車的“前置前驅”,但這兩樣東西比發動機和變速箱小多了,用不著佔用那麼多地方,所以,前懸也不必伸出老長,留下必要的碰撞緩衝空間就可以了。

買車注意:“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電動”汽車

▲e2短前懸的設計,讓它的側面看上去比較“運動”

機器佔的空間小,留給人的空間就大,所以同樣的尺寸,e2這樣的電動汽車的駕乘空間可以比燃油車做得更大。

電機和電控體積小,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汽車的前艙設計的自由度更大,前艙蓋的高低和傾斜角度可以靈活調整,既可以讓車頭的線條更流暢,還能降低風阻係數。

比亞迪的e平臺,是把電池佈置在整車的中間,平鋪在駕駛艙的地板下邊。這種佈局,一是給電池的前後留下最多的碰撞緩衝空間,安全性好;二是可以降低整車重心,讓車的下盤更穩。

比亞迪的e2,還通過“三電”位置的巧妙佈置,讓前後軸載荷達到了50∶50。喜歡寶馬的人都知道,前後軸載荷的平衡是寶馬操控絕技的祕訣之一,前置後驅的寶馬車型也要花很多心思去調整機械佈局,但e2這樣的“原生”電動汽車,即便是“前置前驅”,也能輕描淡寫地搞定。

"

汽車能用電機帶著跑,就算植入“電動”基因,正式“觸電”了。“觸電”程度由淺入深,可分混動、插電混動、純電動三種,這點很多人已經知道;但純電動汽車又分兩種:“原生”電動和“非原生”電動,這點其實很多人並不清楚。

前不久,在比亞迪電動汽車e2上市發佈會上,比亞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趙長江提到了一句:e2是“原生純電動汽車”。這句話並沒有引起太多注意,但透露了一個行業祕密:純電動也有“原生”和“非原生”之分。

買車注意:“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電動”汽車

▲比亞迪e2是“原生”電動汽車

換句話說,“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的電動”汽車。

油改電油電兼容

現在市面上的電動汽車,不少是從燃油車型改造而來,俗稱“油改電”。

比如大眾今年推出的幾款:純電朗逸、純電寶來、純電高爾夫,就是典型的“油改電”車型。

“油改電”,簡單來說,就是把燃油車的油箱、發動機、變速器等動力部分拿掉,換成電動汽車的“三電”(電池、電機、電控)。這種辦法可以迅速把現成的燃油車改造成純電車型,汽車製造商又省時間又省錢;但缺點也很明顯,就拿電池佈置來說,只能在底盤上找地方東塞一塊、西塞一塊,有時候把寶貴的後備廂空間也擠佔不少,能放進去的電池數量還是不理想。

“油改電”車型,在續航、能耗等方面都難有亮眼表現。

買車注意:“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電動”汽車

▲“油改電”車型的電池佈置受到不少約束

還有一種“兼容思路”,就是在平臺研發的時候,就考慮了燃油車和電動汽車的兼容問題。比如吉利的CMA平臺就“原生兼容”弱混、油電混合、插電混動、純電車型,CMA平臺的第一款車星越已經有了插電版本,不過目前還沒有純電版本的確切消息。

這種“兼容”電動汽車,在平臺研發階段為“三電”的佈置設計了方案,比“油改電”的套路更合理。問題是,既然想“兼容”,就既要照顧發動機、變速器、油箱、排氣管甚至傳動軸的佈置,又要給“三電”留出合理的位置,結果必然是兩頭都顧到了,但兩頭都要互相遷就,很多方面難免要“湊合”了。

純粹的電動汽車什麼樣?

比亞迪的e2就不一樣,它是一款“原生”的電動汽車,出身於比亞迪的電動汽車專屬平臺——e平臺。

買車注意:“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電動”汽車

▲比亞迪e平臺是電動汽車專屬平臺

比亞迪的e平臺從2013年開始打造,用了5年時間完成,據稱投入已經超百億。電動汽車平臺上研發的純電動汽車,跟上述兩種電動車有什麼區別呢?

電動汽車的動力來源和燃油車完全不同。和發動機、變速箱、排氣管、傳動軸等一套複雜的機械比起來,電池、電機、電控這“三電”的機械結構簡單、體積小,佈置起來的自由度就大多了。

你看比亞迪的e2,跟燃油車比起來,它的前懸(前輪軸心到汽車最前端的距離)明顯要短。e2的電機和電控是安裝在前軸前方的,類似於燃油車的“前置前驅”,但這兩樣東西比發動機和變速箱小多了,用不著佔用那麼多地方,所以,前懸也不必伸出老長,留下必要的碰撞緩衝空間就可以了。

買車注意:“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電動”汽車

▲e2短前懸的設計,讓它的側面看上去比較“運動”

機器佔的空間小,留給人的空間就大,所以同樣的尺寸,e2這樣的電動汽車的駕乘空間可以比燃油車做得更大。

電機和電控體積小,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汽車的前艙設計的自由度更大,前艙蓋的高低和傾斜角度可以靈活調整,既可以讓車頭的線條更流暢,還能降低風阻係數。

比亞迪的e平臺,是把電池佈置在整車的中間,平鋪在駕駛艙的地板下邊。這種佈局,一是給電池的前後留下最多的碰撞緩衝空間,安全性好;二是可以降低整車重心,讓車的下盤更穩。

比亞迪的e2,還通過“三電”位置的巧妙佈置,讓前後軸載荷達到了50∶50。喜歡寶馬的人都知道,前後軸載荷的平衡是寶馬操控絕技的祕訣之一,前置後驅的寶馬車型也要花很多心思去調整機械佈局,但e2這樣的“原生”電動汽車,即便是“前置前驅”,也能輕描淡寫地搞定。

買車注意:“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電動”汽車

▲e2前後軸載荷為50∶50

電動汽車平臺上出來的電動汽車,電池差不多都是這種佈置法,電池安全性好、整車重心分配合理,車內的地板又是平展的,人坐進去就會覺得比地板凸起的燃油車更寬敞。

"

汽車能用電機帶著跑,就算植入“電動”基因,正式“觸電”了。“觸電”程度由淺入深,可分混動、插電混動、純電動三種,這點很多人已經知道;但純電動汽車又分兩種:“原生”電動和“非原生”電動,這點其實很多人並不清楚。

前不久,在比亞迪電動汽車e2上市發佈會上,比亞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趙長江提到了一句:e2是“原生純電動汽車”。這句話並沒有引起太多注意,但透露了一個行業祕密:純電動也有“原生”和“非原生”之分。

買車注意:“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電動”汽車

▲比亞迪e2是“原生”電動汽車

換句話說,“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的電動”汽車。

油改電油電兼容

現在市面上的電動汽車,不少是從燃油車型改造而來,俗稱“油改電”。

比如大眾今年推出的幾款:純電朗逸、純電寶來、純電高爾夫,就是典型的“油改電”車型。

“油改電”,簡單來說,就是把燃油車的油箱、發動機、變速器等動力部分拿掉,換成電動汽車的“三電”(電池、電機、電控)。這種辦法可以迅速把現成的燃油車改造成純電車型,汽車製造商又省時間又省錢;但缺點也很明顯,就拿電池佈置來說,只能在底盤上找地方東塞一塊、西塞一塊,有時候把寶貴的後備廂空間也擠佔不少,能放進去的電池數量還是不理想。

“油改電”車型,在續航、能耗等方面都難有亮眼表現。

買車注意:“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電動”汽車

▲“油改電”車型的電池佈置受到不少約束

還有一種“兼容思路”,就是在平臺研發的時候,就考慮了燃油車和電動汽車的兼容問題。比如吉利的CMA平臺就“原生兼容”弱混、油電混合、插電混動、純電車型,CMA平臺的第一款車星越已經有了插電版本,不過目前還沒有純電版本的確切消息。

這種“兼容”電動汽車,在平臺研發階段為“三電”的佈置設計了方案,比“油改電”的套路更合理。問題是,既然想“兼容”,就既要照顧發動機、變速器、油箱、排氣管甚至傳動軸的佈置,又要給“三電”留出合理的位置,結果必然是兩頭都顧到了,但兩頭都要互相遷就,很多方面難免要“湊合”了。

純粹的電動汽車什麼樣?

比亞迪的e2就不一樣,它是一款“原生”的電動汽車,出身於比亞迪的電動汽車專屬平臺——e平臺。

買車注意:“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電動”汽車

▲比亞迪e平臺是電動汽車專屬平臺

比亞迪的e平臺從2013年開始打造,用了5年時間完成,據稱投入已經超百億。電動汽車平臺上研發的純電動汽車,跟上述兩種電動車有什麼區別呢?

電動汽車的動力來源和燃油車完全不同。和發動機、變速箱、排氣管、傳動軸等一套複雜的機械比起來,電池、電機、電控這“三電”的機械結構簡單、體積小,佈置起來的自由度就大多了。

你看比亞迪的e2,跟燃油車比起來,它的前懸(前輪軸心到汽車最前端的距離)明顯要短。e2的電機和電控是安裝在前軸前方的,類似於燃油車的“前置前驅”,但這兩樣東西比發動機和變速箱小多了,用不著佔用那麼多地方,所以,前懸也不必伸出老長,留下必要的碰撞緩衝空間就可以了。

買車注意:“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電動”汽車

▲e2短前懸的設計,讓它的側面看上去比較“運動”

機器佔的空間小,留給人的空間就大,所以同樣的尺寸,e2這樣的電動汽車的駕乘空間可以比燃油車做得更大。

電機和電控體積小,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汽車的前艙設計的自由度更大,前艙蓋的高低和傾斜角度可以靈活調整,既可以讓車頭的線條更流暢,還能降低風阻係數。

比亞迪的e平臺,是把電池佈置在整車的中間,平鋪在駕駛艙的地板下邊。這種佈局,一是給電池的前後留下最多的碰撞緩衝空間,安全性好;二是可以降低整車重心,讓車的下盤更穩。

比亞迪的e2,還通過“三電”位置的巧妙佈置,讓前後軸載荷達到了50∶50。喜歡寶馬的人都知道,前後軸載荷的平衡是寶馬操控絕技的祕訣之一,前置後驅的寶馬車型也要花很多心思去調整機械佈局,但e2這樣的“原生”電動汽車,即便是“前置前驅”,也能輕描淡寫地搞定。

買車注意:“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電動”汽車

▲e2前後軸載荷為50∶50

電動汽車平臺上出來的電動汽車,電池差不多都是這種佈置法,電池安全性好、整車重心分配合理,車內的地板又是平展的,人坐進去就會覺得比地板凸起的燃油車更寬敞。

買車注意:“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電動”汽車

▲電動汽車的空間利用率優於燃油車

電動汽車平臺也要模塊化

我們買燃油車,懂行的人會看一下這車出自什麼平臺,藉此來判斷車子的技術年代。燃油車的開發平臺幾經進化迭代,現在技術最先進的是模塊化平臺;電動汽車平臺也是一個道理,模塊化程度越高,技術也就越先進。

“油改電”的車,基本構架還是燃油車那一套,談不上什麼模塊化;“兼容平臺”的電動汽車,有可能把“三電”某些部分搞成模塊化;只有全新開發的純電動汽車平臺,才有可能完全按電動汽車的思路去考慮問題,設計出電動汽車的模塊化構架。

比亞迪的e平臺,就是一個典型的模塊化平臺,它不但把“三電”模塊化,還順手把車上主要的電子電器都整一塊兒,用一塊電路板控制了。

比如“三電”系統中的電機、電控系統、減速器本來是三種東西,在e平臺上就合體成了一個模塊,叫“驅動三合一”。合體的好處是:零部件和線束少了,體積小了,分量輕了,能耗低了。

"

汽車能用電機帶著跑,就算植入“電動”基因,正式“觸電”了。“觸電”程度由淺入深,可分混動、插電混動、純電動三種,這點很多人已經知道;但純電動汽車又分兩種:“原生”電動和“非原生”電動,這點其實很多人並不清楚。

前不久,在比亞迪電動汽車e2上市發佈會上,比亞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趙長江提到了一句:e2是“原生純電動汽車”。這句話並沒有引起太多注意,但透露了一個行業祕密:純電動也有“原生”和“非原生”之分。

買車注意:“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電動”汽車

▲比亞迪e2是“原生”電動汽車

換句話說,“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的電動”汽車。

油改電油電兼容

現在市面上的電動汽車,不少是從燃油車型改造而來,俗稱“油改電”。

比如大眾今年推出的幾款:純電朗逸、純電寶來、純電高爾夫,就是典型的“油改電”車型。

“油改電”,簡單來說,就是把燃油車的油箱、發動機、變速器等動力部分拿掉,換成電動汽車的“三電”(電池、電機、電控)。這種辦法可以迅速把現成的燃油車改造成純電車型,汽車製造商又省時間又省錢;但缺點也很明顯,就拿電池佈置來說,只能在底盤上找地方東塞一塊、西塞一塊,有時候把寶貴的後備廂空間也擠佔不少,能放進去的電池數量還是不理想。

“油改電”車型,在續航、能耗等方面都難有亮眼表現。

買車注意:“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電動”汽車

▲“油改電”車型的電池佈置受到不少約束

還有一種“兼容思路”,就是在平臺研發的時候,就考慮了燃油車和電動汽車的兼容問題。比如吉利的CMA平臺就“原生兼容”弱混、油電混合、插電混動、純電車型,CMA平臺的第一款車星越已經有了插電版本,不過目前還沒有純電版本的確切消息。

這種“兼容”電動汽車,在平臺研發階段為“三電”的佈置設計了方案,比“油改電”的套路更合理。問題是,既然想“兼容”,就既要照顧發動機、變速器、油箱、排氣管甚至傳動軸的佈置,又要給“三電”留出合理的位置,結果必然是兩頭都顧到了,但兩頭都要互相遷就,很多方面難免要“湊合”了。

純粹的電動汽車什麼樣?

比亞迪的e2就不一樣,它是一款“原生”的電動汽車,出身於比亞迪的電動汽車專屬平臺——e平臺。

買車注意:“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電動”汽車

▲比亞迪e平臺是電動汽車專屬平臺

比亞迪的e平臺從2013年開始打造,用了5年時間完成,據稱投入已經超百億。電動汽車平臺上研發的純電動汽車,跟上述兩種電動車有什麼區別呢?

電動汽車的動力來源和燃油車完全不同。和發動機、變速箱、排氣管、傳動軸等一套複雜的機械比起來,電池、電機、電控這“三電”的機械結構簡單、體積小,佈置起來的自由度就大多了。

你看比亞迪的e2,跟燃油車比起來,它的前懸(前輪軸心到汽車最前端的距離)明顯要短。e2的電機和電控是安裝在前軸前方的,類似於燃油車的“前置前驅”,但這兩樣東西比發動機和變速箱小多了,用不著佔用那麼多地方,所以,前懸也不必伸出老長,留下必要的碰撞緩衝空間就可以了。

買車注意:“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電動”汽車

▲e2短前懸的設計,讓它的側面看上去比較“運動”

機器佔的空間小,留給人的空間就大,所以同樣的尺寸,e2這樣的電動汽車的駕乘空間可以比燃油車做得更大。

電機和電控體積小,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汽車的前艙設計的自由度更大,前艙蓋的高低和傾斜角度可以靈活調整,既可以讓車頭的線條更流暢,還能降低風阻係數。

比亞迪的e平臺,是把電池佈置在整車的中間,平鋪在駕駛艙的地板下邊。這種佈局,一是給電池的前後留下最多的碰撞緩衝空間,安全性好;二是可以降低整車重心,讓車的下盤更穩。

比亞迪的e2,還通過“三電”位置的巧妙佈置,讓前後軸載荷達到了50∶50。喜歡寶馬的人都知道,前後軸載荷的平衡是寶馬操控絕技的祕訣之一,前置後驅的寶馬車型也要花很多心思去調整機械佈局,但e2這樣的“原生”電動汽車,即便是“前置前驅”,也能輕描淡寫地搞定。

買車注意:“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電動”汽車

▲e2前後軸載荷為50∶50

電動汽車平臺上出來的電動汽車,電池差不多都是這種佈置法,電池安全性好、整車重心分配合理,車內的地板又是平展的,人坐進去就會覺得比地板凸起的燃油車更寬敞。

買車注意:“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電動”汽車

▲電動汽車的空間利用率優於燃油車

電動汽車平臺也要模塊化

我們買燃油車,懂行的人會看一下這車出自什麼平臺,藉此來判斷車子的技術年代。燃油車的開發平臺幾經進化迭代,現在技術最先進的是模塊化平臺;電動汽車平臺也是一個道理,模塊化程度越高,技術也就越先進。

“油改電”的車,基本構架還是燃油車那一套,談不上什麼模塊化;“兼容平臺”的電動汽車,有可能把“三電”某些部分搞成模塊化;只有全新開發的純電動汽車平臺,才有可能完全按電動汽車的思路去考慮問題,設計出電動汽車的模塊化構架。

比亞迪的e平臺,就是一個典型的模塊化平臺,它不但把“三電”模塊化,還順手把車上主要的電子電器都整一塊兒,用一塊電路板控制了。

比如“三電”系統中的電機、電控系統、減速器本來是三種東西,在e平臺上就合體成了一個模塊,叫“驅動三合一”。合體的好處是:零部件和線束少了,體積小了,分量輕了,能耗低了。

買車注意:“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電動”汽車

▲e平臺上,零部件設計高度集成化

再比如,現在汽車上的功能越來越複雜,除了傳統的儀表、燈光、空調,還增加了無鑰匙進入、倒車雷達、胎壓監測等等新功能。這些東西本來各有各的“大腦”(控制器),各管各的事兒,在比亞迪的e平臺上,多個“大腦”精減成了一個“大腦”,一個控制器就把活兒全包了。

比亞迪e平臺,把動力、電的分配管理、電池、車身控制、人機交互設計成了幾個模塊,簡稱“33111”。

"

汽車能用電機帶著跑,就算植入“電動”基因,正式“觸電”了。“觸電”程度由淺入深,可分混動、插電混動、純電動三種,這點很多人已經知道;但純電動汽車又分兩種:“原生”電動和“非原生”電動,這點其實很多人並不清楚。

前不久,在比亞迪電動汽車e2上市發佈會上,比亞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趙長江提到了一句:e2是“原生純電動汽車”。這句話並沒有引起太多注意,但透露了一個行業祕密:純電動也有“原生”和“非原生”之分。

買車注意:“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電動”汽車

▲比亞迪e2是“原生”電動汽車

換句話說,“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的電動”汽車。

油改電油電兼容

現在市面上的電動汽車,不少是從燃油車型改造而來,俗稱“油改電”。

比如大眾今年推出的幾款:純電朗逸、純電寶來、純電高爾夫,就是典型的“油改電”車型。

“油改電”,簡單來說,就是把燃油車的油箱、發動機、變速器等動力部分拿掉,換成電動汽車的“三電”(電池、電機、電控)。這種辦法可以迅速把現成的燃油車改造成純電車型,汽車製造商又省時間又省錢;但缺點也很明顯,就拿電池佈置來說,只能在底盤上找地方東塞一塊、西塞一塊,有時候把寶貴的後備廂空間也擠佔不少,能放進去的電池數量還是不理想。

“油改電”車型,在續航、能耗等方面都難有亮眼表現。

買車注意:“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電動”汽車

▲“油改電”車型的電池佈置受到不少約束

還有一種“兼容思路”,就是在平臺研發的時候,就考慮了燃油車和電動汽車的兼容問題。比如吉利的CMA平臺就“原生兼容”弱混、油電混合、插電混動、純電車型,CMA平臺的第一款車星越已經有了插電版本,不過目前還沒有純電版本的確切消息。

這種“兼容”電動汽車,在平臺研發階段為“三電”的佈置設計了方案,比“油改電”的套路更合理。問題是,既然想“兼容”,就既要照顧發動機、變速器、油箱、排氣管甚至傳動軸的佈置,又要給“三電”留出合理的位置,結果必然是兩頭都顧到了,但兩頭都要互相遷就,很多方面難免要“湊合”了。

純粹的電動汽車什麼樣?

比亞迪的e2就不一樣,它是一款“原生”的電動汽車,出身於比亞迪的電動汽車專屬平臺——e平臺。

買車注意:“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電動”汽車

▲比亞迪e平臺是電動汽車專屬平臺

比亞迪的e平臺從2013年開始打造,用了5年時間完成,據稱投入已經超百億。電動汽車平臺上研發的純電動汽車,跟上述兩種電動車有什麼區別呢?

電動汽車的動力來源和燃油車完全不同。和發動機、變速箱、排氣管、傳動軸等一套複雜的機械比起來,電池、電機、電控這“三電”的機械結構簡單、體積小,佈置起來的自由度就大多了。

你看比亞迪的e2,跟燃油車比起來,它的前懸(前輪軸心到汽車最前端的距離)明顯要短。e2的電機和電控是安裝在前軸前方的,類似於燃油車的“前置前驅”,但這兩樣東西比發動機和變速箱小多了,用不著佔用那麼多地方,所以,前懸也不必伸出老長,留下必要的碰撞緩衝空間就可以了。

買車注意:“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電動”汽車

▲e2短前懸的設計,讓它的側面看上去比較“運動”

機器佔的空間小,留給人的空間就大,所以同樣的尺寸,e2這樣的電動汽車的駕乘空間可以比燃油車做得更大。

電機和電控體積小,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汽車的前艙設計的自由度更大,前艙蓋的高低和傾斜角度可以靈活調整,既可以讓車頭的線條更流暢,還能降低風阻係數。

比亞迪的e平臺,是把電池佈置在整車的中間,平鋪在駕駛艙的地板下邊。這種佈局,一是給電池的前後留下最多的碰撞緩衝空間,安全性好;二是可以降低整車重心,讓車的下盤更穩。

比亞迪的e2,還通過“三電”位置的巧妙佈置,讓前後軸載荷達到了50∶50。喜歡寶馬的人都知道,前後軸載荷的平衡是寶馬操控絕技的祕訣之一,前置後驅的寶馬車型也要花很多心思去調整機械佈局,但e2這樣的“原生”電動汽車,即便是“前置前驅”,也能輕描淡寫地搞定。

買車注意:“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電動”汽車

▲e2前後軸載荷為50∶50

電動汽車平臺上出來的電動汽車,電池差不多都是這種佈置法,電池安全性好、整車重心分配合理,車內的地板又是平展的,人坐進去就會覺得比地板凸起的燃油車更寬敞。

買車注意:“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電動”汽車

▲電動汽車的空間利用率優於燃油車

電動汽車平臺也要模塊化

我們買燃油車,懂行的人會看一下這車出自什麼平臺,藉此來判斷車子的技術年代。燃油車的開發平臺幾經進化迭代,現在技術最先進的是模塊化平臺;電動汽車平臺也是一個道理,模塊化程度越高,技術也就越先進。

“油改電”的車,基本構架還是燃油車那一套,談不上什麼模塊化;“兼容平臺”的電動汽車,有可能把“三電”某些部分搞成模塊化;只有全新開發的純電動汽車平臺,才有可能完全按電動汽車的思路去考慮問題,設計出電動汽車的模塊化構架。

比亞迪的e平臺,就是一個典型的模塊化平臺,它不但把“三電”模塊化,還順手把車上主要的電子電器都整一塊兒,用一塊電路板控制了。

比如“三電”系統中的電機、電控系統、減速器本來是三種東西,在e平臺上就合體成了一個模塊,叫“驅動三合一”。合體的好處是:零部件和線束少了,體積小了,分量輕了,能耗低了。

買車注意:“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電動”汽車

▲e平臺上,零部件設計高度集成化

再比如,現在汽車上的功能越來越複雜,除了傳統的儀表、燈光、空調,還增加了無鑰匙進入、倒車雷達、胎壓監測等等新功能。這些東西本來各有各的“大腦”(控制器),各管各的事兒,在比亞迪的e平臺上,多個“大腦”精減成了一個“大腦”,一個控制器就把活兒全包了。

比亞迪e平臺,把動力、電的分配管理、電池、車身控制、人機交互設計成了幾個模塊,簡稱“33111”。

買車注意:“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電動”汽車

▲比亞迪e平臺的核心是5個模塊,簡稱“33111”

e平臺的開發思路有兩個:一個是標準化,另一個是集成化。

標準化的好處,是不同車型可以共享核心技術。比如主打運動、時尚的e2,跟主打性能、技術的王朝系列純電動汽車,共用e平臺,“三電”技術是同源的;

集成化的好處,是能提升“三電”系統的效率,降低能耗,還有助於輕量化。比亞迪e2,百公里耗電僅有10.9度(kW·h)電,這主要就是e平臺集成化的功勞。

模塊化平臺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把一些先進的配置,向全系車型普及。道理很簡單,一個模塊開發出來以後,功能是高度集成的,只要車上用到這個模塊,自然就有了相關功能。

比亞迪e2,一款10萬價格區間的車,就全系標配了胎壓顯示、倒車影像、無鑰匙進入等功能,還配備智能網聯繫統DiLink 2.0,在車內大屏上不但集成了導航、娛樂等常規功能,還支持眾多安卓應用——要不是模塊化平臺,這些“高端”配置很難標配到這個價位的車上。

"

汽車能用電機帶著跑,就算植入“電動”基因,正式“觸電”了。“觸電”程度由淺入深,可分混動、插電混動、純電動三種,這點很多人已經知道;但純電動汽車又分兩種:“原生”電動和“非原生”電動,這點其實很多人並不清楚。

前不久,在比亞迪電動汽車e2上市發佈會上,比亞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趙長江提到了一句:e2是“原生純電動汽車”。這句話並沒有引起太多注意,但透露了一個行業祕密:純電動也有“原生”和“非原生”之分。

買車注意:“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電動”汽車

▲比亞迪e2是“原生”電動汽車

換句話說,“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的電動”汽車。

油改電油電兼容

現在市面上的電動汽車,不少是從燃油車型改造而來,俗稱“油改電”。

比如大眾今年推出的幾款:純電朗逸、純電寶來、純電高爾夫,就是典型的“油改電”車型。

“油改電”,簡單來說,就是把燃油車的油箱、發動機、變速器等動力部分拿掉,換成電動汽車的“三電”(電池、電機、電控)。這種辦法可以迅速把現成的燃油車改造成純電車型,汽車製造商又省時間又省錢;但缺點也很明顯,就拿電池佈置來說,只能在底盤上找地方東塞一塊、西塞一塊,有時候把寶貴的後備廂空間也擠佔不少,能放進去的電池數量還是不理想。

“油改電”車型,在續航、能耗等方面都難有亮眼表現。

買車注意:“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電動”汽車

▲“油改電”車型的電池佈置受到不少約束

還有一種“兼容思路”,就是在平臺研發的時候,就考慮了燃油車和電動汽車的兼容問題。比如吉利的CMA平臺就“原生兼容”弱混、油電混合、插電混動、純電車型,CMA平臺的第一款車星越已經有了插電版本,不過目前還沒有純電版本的確切消息。

這種“兼容”電動汽車,在平臺研發階段為“三電”的佈置設計了方案,比“油改電”的套路更合理。問題是,既然想“兼容”,就既要照顧發動機、變速器、油箱、排氣管甚至傳動軸的佈置,又要給“三電”留出合理的位置,結果必然是兩頭都顧到了,但兩頭都要互相遷就,很多方面難免要“湊合”了。

純粹的電動汽車什麼樣?

比亞迪的e2就不一樣,它是一款“原生”的電動汽車,出身於比亞迪的電動汽車專屬平臺——e平臺。

買車注意:“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電動”汽車

▲比亞迪e平臺是電動汽車專屬平臺

比亞迪的e平臺從2013年開始打造,用了5年時間完成,據稱投入已經超百億。電動汽車平臺上研發的純電動汽車,跟上述兩種電動車有什麼區別呢?

電動汽車的動力來源和燃油車完全不同。和發動機、變速箱、排氣管、傳動軸等一套複雜的機械比起來,電池、電機、電控這“三電”的機械結構簡單、體積小,佈置起來的自由度就大多了。

你看比亞迪的e2,跟燃油車比起來,它的前懸(前輪軸心到汽車最前端的距離)明顯要短。e2的電機和電控是安裝在前軸前方的,類似於燃油車的“前置前驅”,但這兩樣東西比發動機和變速箱小多了,用不著佔用那麼多地方,所以,前懸也不必伸出老長,留下必要的碰撞緩衝空間就可以了。

買車注意:“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電動”汽車

▲e2短前懸的設計,讓它的側面看上去比較“運動”

機器佔的空間小,留給人的空間就大,所以同樣的尺寸,e2這樣的電動汽車的駕乘空間可以比燃油車做得更大。

電機和電控體積小,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汽車的前艙設計的自由度更大,前艙蓋的高低和傾斜角度可以靈活調整,既可以讓車頭的線條更流暢,還能降低風阻係數。

比亞迪的e平臺,是把電池佈置在整車的中間,平鋪在駕駛艙的地板下邊。這種佈局,一是給電池的前後留下最多的碰撞緩衝空間,安全性好;二是可以降低整車重心,讓車的下盤更穩。

比亞迪的e2,還通過“三電”位置的巧妙佈置,讓前後軸載荷達到了50∶50。喜歡寶馬的人都知道,前後軸載荷的平衡是寶馬操控絕技的祕訣之一,前置後驅的寶馬車型也要花很多心思去調整機械佈局,但e2這樣的“原生”電動汽車,即便是“前置前驅”,也能輕描淡寫地搞定。

買車注意:“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電動”汽車

▲e2前後軸載荷為50∶50

電動汽車平臺上出來的電動汽車,電池差不多都是這種佈置法,電池安全性好、整車重心分配合理,車內的地板又是平展的,人坐進去就會覺得比地板凸起的燃油車更寬敞。

買車注意:“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電動”汽車

▲電動汽車的空間利用率優於燃油車

電動汽車平臺也要模塊化

我們買燃油車,懂行的人會看一下這車出自什麼平臺,藉此來判斷車子的技術年代。燃油車的開發平臺幾經進化迭代,現在技術最先進的是模塊化平臺;電動汽車平臺也是一個道理,模塊化程度越高,技術也就越先進。

“油改電”的車,基本構架還是燃油車那一套,談不上什麼模塊化;“兼容平臺”的電動汽車,有可能把“三電”某些部分搞成模塊化;只有全新開發的純電動汽車平臺,才有可能完全按電動汽車的思路去考慮問題,設計出電動汽車的模塊化構架。

比亞迪的e平臺,就是一個典型的模塊化平臺,它不但把“三電”模塊化,還順手把車上主要的電子電器都整一塊兒,用一塊電路板控制了。

比如“三電”系統中的電機、電控系統、減速器本來是三種東西,在e平臺上就合體成了一個模塊,叫“驅動三合一”。合體的好處是:零部件和線束少了,體積小了,分量輕了,能耗低了。

買車注意:“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電動”汽車

▲e平臺上,零部件設計高度集成化

再比如,現在汽車上的功能越來越複雜,除了傳統的儀表、燈光、空調,還增加了無鑰匙進入、倒車雷達、胎壓監測等等新功能。這些東西本來各有各的“大腦”(控制器),各管各的事兒,在比亞迪的e平臺上,多個“大腦”精減成了一個“大腦”,一個控制器就把活兒全包了。

比亞迪e平臺,把動力、電的分配管理、電池、車身控制、人機交互設計成了幾個模塊,簡稱“33111”。

買車注意:“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電動”汽車

▲比亞迪e平臺的核心是5個模塊,簡稱“33111”

e平臺的開發思路有兩個:一個是標準化,另一個是集成化。

標準化的好處,是不同車型可以共享核心技術。比如主打運動、時尚的e2,跟主打性能、技術的王朝系列純電動汽車,共用e平臺,“三電”技術是同源的;

集成化的好處,是能提升“三電”系統的效率,降低能耗,還有助於輕量化。比亞迪e2,百公里耗電僅有10.9度(kW·h)電,這主要就是e平臺集成化的功勞。

模塊化平臺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把一些先進的配置,向全系車型普及。道理很簡單,一個模塊開發出來以後,功能是高度集成的,只要車上用到這個模塊,自然就有了相關功能。

比亞迪e2,一款10萬價格區間的車,就全系標配了胎壓顯示、倒車影像、無鑰匙進入等功能,還配備智能網聯繫統DiLink 2.0,在車內大屏上不但集成了導航、娛樂等常規功能,還支持眾多安卓應用——要不是模塊化平臺,這些“高端”配置很難標配到這個價位的車上。

買車注意:“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電動”汽車

▲e2配備DiLink智能網聯繫統

我們看電動汽車,瞭解一下平臺背景是有必要的,畢竟這可以體現一款電動汽車的整體技術水準。

不管是“油改電”還是“油兼容電”,都是汽車製造商向電動化轉型階段開發的“過渡車型”。大眾真正的電動汽車,是純電動MEB平臺上的車型,首款車型ID.3剛剛在法蘭克福車展首發,預計明年上市;吉利也有自己的純電動GE平臺,首款車幾何A已經上市。

實際上,純電動汽車平臺也有區別,主要區別在於模塊化的程度。

電動汽車的機械結構相對簡單,搞模塊化看似容易,實際上難度很大。不論是“驅動三合一”還是“高壓三合一”,如果核心零部件是由不同的供應商提供,核心技術也分散在各家供應商手中,想整合成模塊,談何容易?

比亞迪之所以能率先推出高度模塊化的純電平臺,是因為十幾年來深耕“三電”,而且在電子設備的研發製造方面也有深厚積累,核心技術幾乎全在自家手裡,包括IGBT(其重要性相當於電動汽車的CPU)都能自己設計製造。像這樣能“打通關”的汽車製造商,不說絕無僅有,目前看也是鳳毛麟角。

高度模塊化、標準化的電動汽車平臺,也給電動汽車進化為“大型移動智能終端”提供了很好的支撐。如果電動汽車是個“標準硬件”(比亞迪秦Pro純電動汽車就有開發者版,可以作為自動駕駛和車應用的開發平臺),就給開發者提供了自由發揮的舞臺,電動汽車的多種可能性也會就此打開。 文/長城新媒體記者 傅雪峰

"

汽車能用電機帶著跑,就算植入“電動”基因,正式“觸電”了。“觸電”程度由淺入深,可分混動、插電混動、純電動三種,這點很多人已經知道;但純電動汽車又分兩種:“原生”電動和“非原生”電動,這點其實很多人並不清楚。

前不久,在比亞迪電動汽車e2上市發佈會上,比亞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趙長江提到了一句:e2是“原生純電動汽車”。這句話並沒有引起太多注意,但透露了一個行業祕密:純電動也有“原生”和“非原生”之分。

買車注意:“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電動”汽車

▲比亞迪e2是“原生”電動汽車

換句話說,“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的電動”汽車。

油改電油電兼容

現在市面上的電動汽車,不少是從燃油車型改造而來,俗稱“油改電”。

比如大眾今年推出的幾款:純電朗逸、純電寶來、純電高爾夫,就是典型的“油改電”車型。

“油改電”,簡單來說,就是把燃油車的油箱、發動機、變速器等動力部分拿掉,換成電動汽車的“三電”(電池、電機、電控)。這種辦法可以迅速把現成的燃油車改造成純電車型,汽車製造商又省時間又省錢;但缺點也很明顯,就拿電池佈置來說,只能在底盤上找地方東塞一塊、西塞一塊,有時候把寶貴的後備廂空間也擠佔不少,能放進去的電池數量還是不理想。

“油改電”車型,在續航、能耗等方面都難有亮眼表現。

買車注意:“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電動”汽車

▲“油改電”車型的電池佈置受到不少約束

還有一種“兼容思路”,就是在平臺研發的時候,就考慮了燃油車和電動汽車的兼容問題。比如吉利的CMA平臺就“原生兼容”弱混、油電混合、插電混動、純電車型,CMA平臺的第一款車星越已經有了插電版本,不過目前還沒有純電版本的確切消息。

這種“兼容”電動汽車,在平臺研發階段為“三電”的佈置設計了方案,比“油改電”的套路更合理。問題是,既然想“兼容”,就既要照顧發動機、變速器、油箱、排氣管甚至傳動軸的佈置,又要給“三電”留出合理的位置,結果必然是兩頭都顧到了,但兩頭都要互相遷就,很多方面難免要“湊合”了。

純粹的電動汽車什麼樣?

比亞迪的e2就不一樣,它是一款“原生”的電動汽車,出身於比亞迪的電動汽車專屬平臺——e平臺。

買車注意:“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電動”汽車

▲比亞迪e平臺是電動汽車專屬平臺

比亞迪的e平臺從2013年開始打造,用了5年時間完成,據稱投入已經超百億。電動汽車平臺上研發的純電動汽車,跟上述兩種電動車有什麼區別呢?

電動汽車的動力來源和燃油車完全不同。和發動機、變速箱、排氣管、傳動軸等一套複雜的機械比起來,電池、電機、電控這“三電”的機械結構簡單、體積小,佈置起來的自由度就大多了。

你看比亞迪的e2,跟燃油車比起來,它的前懸(前輪軸心到汽車最前端的距離)明顯要短。e2的電機和電控是安裝在前軸前方的,類似於燃油車的“前置前驅”,但這兩樣東西比發動機和變速箱小多了,用不著佔用那麼多地方,所以,前懸也不必伸出老長,留下必要的碰撞緩衝空間就可以了。

買車注意:“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電動”汽車

▲e2短前懸的設計,讓它的側面看上去比較“運動”

機器佔的空間小,留給人的空間就大,所以同樣的尺寸,e2這樣的電動汽車的駕乘空間可以比燃油車做得更大。

電機和電控體積小,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汽車的前艙設計的自由度更大,前艙蓋的高低和傾斜角度可以靈活調整,既可以讓車頭的線條更流暢,還能降低風阻係數。

比亞迪的e平臺,是把電池佈置在整車的中間,平鋪在駕駛艙的地板下邊。這種佈局,一是給電池的前後留下最多的碰撞緩衝空間,安全性好;二是可以降低整車重心,讓車的下盤更穩。

比亞迪的e2,還通過“三電”位置的巧妙佈置,讓前後軸載荷達到了50∶50。喜歡寶馬的人都知道,前後軸載荷的平衡是寶馬操控絕技的祕訣之一,前置後驅的寶馬車型也要花很多心思去調整機械佈局,但e2這樣的“原生”電動汽車,即便是“前置前驅”,也能輕描淡寫地搞定。

買車注意:“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電動”汽車

▲e2前後軸載荷為50∶50

電動汽車平臺上出來的電動汽車,電池差不多都是這種佈置法,電池安全性好、整車重心分配合理,車內的地板又是平展的,人坐進去就會覺得比地板凸起的燃油車更寬敞。

買車注意:“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電動”汽車

▲電動汽車的空間利用率優於燃油車

電動汽車平臺也要模塊化

我們買燃油車,懂行的人會看一下這車出自什麼平臺,藉此來判斷車子的技術年代。燃油車的開發平臺幾經進化迭代,現在技術最先進的是模塊化平臺;電動汽車平臺也是一個道理,模塊化程度越高,技術也就越先進。

“油改電”的車,基本構架還是燃油車那一套,談不上什麼模塊化;“兼容平臺”的電動汽車,有可能把“三電”某些部分搞成模塊化;只有全新開發的純電動汽車平臺,才有可能完全按電動汽車的思路去考慮問題,設計出電動汽車的模塊化構架。

比亞迪的e平臺,就是一個典型的模塊化平臺,它不但把“三電”模塊化,還順手把車上主要的電子電器都整一塊兒,用一塊電路板控制了。

比如“三電”系統中的電機、電控系統、減速器本來是三種東西,在e平臺上就合體成了一個模塊,叫“驅動三合一”。合體的好處是:零部件和線束少了,體積小了,分量輕了,能耗低了。

買車注意:“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電動”汽車

▲e平臺上,零部件設計高度集成化

再比如,現在汽車上的功能越來越複雜,除了傳統的儀表、燈光、空調,還增加了無鑰匙進入、倒車雷達、胎壓監測等等新功能。這些東西本來各有各的“大腦”(控制器),各管各的事兒,在比亞迪的e平臺上,多個“大腦”精減成了一個“大腦”,一個控制器就把活兒全包了。

比亞迪e平臺,把動力、電的分配管理、電池、車身控制、人機交互設計成了幾個模塊,簡稱“33111”。

買車注意:“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電動”汽車

▲比亞迪e平臺的核心是5個模塊,簡稱“33111”

e平臺的開發思路有兩個:一個是標準化,另一個是集成化。

標準化的好處,是不同車型可以共享核心技術。比如主打運動、時尚的e2,跟主打性能、技術的王朝系列純電動汽車,共用e平臺,“三電”技術是同源的;

集成化的好處,是能提升“三電”系統的效率,降低能耗,還有助於輕量化。比亞迪e2,百公里耗電僅有10.9度(kW·h)電,這主要就是e平臺集成化的功勞。

模塊化平臺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把一些先進的配置,向全系車型普及。道理很簡單,一個模塊開發出來以後,功能是高度集成的,只要車上用到這個模塊,自然就有了相關功能。

比亞迪e2,一款10萬價格區間的車,就全系標配了胎壓顯示、倒車影像、無鑰匙進入等功能,還配備智能網聯繫統DiLink 2.0,在車內大屏上不但集成了導航、娛樂等常規功能,還支持眾多安卓應用——要不是模塊化平臺,這些“高端”配置很難標配到這個價位的車上。

買車注意:“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電動”汽車

▲e2配備DiLink智能網聯繫統

我們看電動汽車,瞭解一下平臺背景是有必要的,畢竟這可以體現一款電動汽車的整體技術水準。

不管是“油改電”還是“油兼容電”,都是汽車製造商向電動化轉型階段開發的“過渡車型”。大眾真正的電動汽車,是純電動MEB平臺上的車型,首款車型ID.3剛剛在法蘭克福車展首發,預計明年上市;吉利也有自己的純電動GE平臺,首款車幾何A已經上市。

實際上,純電動汽車平臺也有區別,主要區別在於模塊化的程度。

電動汽車的機械結構相對簡單,搞模塊化看似容易,實際上難度很大。不論是“驅動三合一”還是“高壓三合一”,如果核心零部件是由不同的供應商提供,核心技術也分散在各家供應商手中,想整合成模塊,談何容易?

比亞迪之所以能率先推出高度模塊化的純電平臺,是因為十幾年來深耕“三電”,而且在電子設備的研發製造方面也有深厚積累,核心技術幾乎全在自家手裡,包括IGBT(其重要性相當於電動汽車的CPU)都能自己設計製造。像這樣能“打通關”的汽車製造商,不說絕無僅有,目前看也是鳳毛麟角。

高度模塊化、標準化的電動汽車平臺,也給電動汽車進化為“大型移動智能終端”提供了很好的支撐。如果電動汽車是個“標準硬件”(比亞迪秦Pro純電動汽車就有開發者版,可以作為自動駕駛和車應用的開發平臺),就給開發者提供了自由發揮的舞臺,電動汽車的多種可能性也會就此打開。 文/長城新媒體記者 傅雪峰

買車注意:“純電動”汽車,未必是“純粹電動”汽車

▲電動汽車“標準硬件”可用以二次開發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