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創”黃花分外香

創業 三農 大眾汽車 農業 中國網 2017-06-11

時海生 記者 謝蓬勃

中國江西網訊初夏的彭澤,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如火如荼, 規上企業“頂天立地”,小微企業鋪天蓋地。

住進嶄新的移民小區,家門口就是省級示範幼兒園,醫院、行政服務中心抬眼可望——彭澤縣山南新城楓門王小區66歲的黃花鎮居民王寶華對於這樣的日子很是享受,“我們夫妻二人每月可以拿到1300多元失地農民退休金,兩個兒子一個在縣城開了一家裝修公司,一個開了一家傢俱店,這樣紅火的日子以前想也沒敢想過。”這是彭澤縣農民變市民、家家創業淘金的一個縮影。

黃花鎮就在彭澤縣城近郊,彭湖高速、銅九鐵路穿境而過,迎賓大道、繞城公路縱橫貫通,優越的區位條件讓這裡創業就業氛圍分外濃厚,白牆黛瓦馬頭牆的徽派風格集鎮,如水墨畫卷的新街,新村、集鎮和縣城相向發展、互動融合、連成整體,一座創業湧動、活力四射的特色小鎮在我們的面前徐徐展開。

走進黃花鎮境內的特種膠業有限公司,這裡的發展讓人耳目一新。該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先進複合基體材料研發、生產和經營的省級高新技術企業,已先後承擔並完成了國家級新材料領域科技計劃項目七項,其中“PVC裝飾膜貼塑膠”為國內首創,填補了國內空白。公司負責人唐義明介紹,“我們正在新上一條年產500噸高性能樹脂項目,總投資1.6億元,新生產線廠房已全面竣工,項目全部建成後,可新增就業崗位200個,新增利稅3600萬元,年新增產值5億元。”

同行的鎮長歐陽昌華邊走邊聊,目前黃花鎮裡像特種膠業這樣的規上企業有8家,位於全縣各鄉鎮第一方陣,實力雄厚。在欣達紡織有限公司,一朵朵棉花經過清花—梳棉—柄條—粗紗—細紗等半自動化程序,就成為富有彈性和質感的滌棉混紡紗線,工人們將成品紗包裝後搬至整裝待發的大貨車上。公司董事長歐陽宏高興地說:“這裡的條件優越,人口密度大,當地政府為我們提供從融資到招工方面一條龍服務,我們發展勢頭越來越好。今年一季度產值達就到3000萬元,生產總量達到2.5萬紗錠,產品部分出口到巴西等國。公司正考慮新上一條織布生產線呢!”

來到黃花鎮小微創業園區,處處是緊張、熱烈的生產場面。在博雅內衣生產車間內,一件件內衣經過流水生產線完成後,被統一包裝發往義烏及菲律賓、印尼等地。看見記者,36歲的張初香打開了話匣子,“我們以前都在外打工,現在家門口就可以就業,既可以照顧到一家老小,每天還可以賺到七八十元錢,真高興。”

讓小微企業為當地百姓帶來“福音”,這是“為民實業”董事長朱敏的心願。對此,他不無感慨:“我17歲就隨父親外出到福建晉江創業。那時候,我們只有一個小作坊,漸漸地我們隊伍越來越大。我的夢想就是在家門口建一個產銷一條龍的回鄉創業園,帶領大家一起創業,一起致富。”在他的帶動下,通過提供廠房、設備、技術、原材料和訂單,已經孵化了像為民服飾這樣的企業七八家。“以前很多跟著我乾的工人,現在都當上了老闆。”朱敏說。

目前,小微創業園區總投資1.3億元,規劃建設面積16萬平方米,已入駐企業13家,並且有電子商務、輕工紡織、五金家電等36家企業達成入駐意向。該小微創業園企業數量和規模現為九江市同類園區之最。現在,越來越多的回鄉人士集聚到這裡抱團發展,一起創業。

工業發展風生水起,現代農業同樣有聲有色。走進裕豐村灰天鵝養殖基地,但見這裡清凌凌的水面上灰天鵝“蕩槳”其中,不時“引吭高歌”,好不愜意。一臉黝黑,身板結實的壯漢陳的海正在給灰天鵝餵食青草和玉米,灰天鵝競相爭搶。陳的海說:“這裡自然生態環境好,我從2015年開始養殖灰天鵝,每年養兩批4000多羽,每批都銷售一空。目前我正打算髮展集垂釣、養殖、觀光為一體的鄉村休閒旅遊。”對於未來,陳的海信心滿滿。

一路馬不停蹄,一路走走看看,車行在寬闊的道路上,兩旁搖曳多姿的黃花菜、雲霧繚繞的桃紅嶺生態茶園、有“花果山”之稱的光輝高檔苗木觀光園、籌劃建設中的“開心農場”,令人目不暇接。鎮黨委書記殷曉雄不時插話:“黃花鎮地理位置好,流動人口多,具備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最活躍的人氣條件。這幾年通過搶抓機遇,強勢崛起,發展日新月異。我們不斷加強引導,通過租金補貼、水電減半、勞動力務工培訓費補助、享受園區的稅收優惠政策等等,全力推動扶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通過強工興農,逐步將黃花鎮打造成為擁有工之強盛、城之繁華、村之寧靜、農之特色等創業湧動的特色小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