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有毛病,到底能不能喝酒?

腸胃病 胃炎 白酒 不忘初心勇敢前進 不忘初心勇敢前進 2017-08-26

胃有毛病,到底能不能喝酒?

我們都知道胃病患者的日常飲食必須十分注意,稍有不慎就會惡化病情。因此,他們對食物的標準近乎苛刻,比如要求食物不能太涼、太酸、太甜、太鹹、太辣等等。而被大家普遍認為刺激性較大的“灑”,更是滴酒不沾。但是,真實的情況是什麼樣的呢?我們先來看一個有趣的實驗

將小白鼠分為三組在同等的條件下進行飼養,一組每天灌少量白酒,一組隔3天灌少量白酒,一組從不灌白酒,兩週後一次性灌大量烈酒,次日將所有白鼠殺死後取出胃黏膜,發現從不灌酒的小白鼠胃黏膜發紅充血糜爛出血,隔3天灌酒的小白鼠胃黏膜輕度的損傷,每天灌白酒的小白鼠胃黏膜毫髮無損。研究發現這一現象的真正原因是胃黏膜中存在的一種叫前列腺素的濃度的不同,前列腺素在從不灌酒的小白鼠胃黏膜中最低,在每天灌少量酒的小白鼠中最高。

實驗說明了醫學中的兩個問題:

(1)大量酒精刺激對胃黏膜有明顯的直接損傷作用。

(2)適量酒精刺激能通過產生前列腺素能有效地保護胃黏膜。

實驗解釋了生活中的兩個現象:

(1)大量飲酒對胃黏膜有損傷作用,尤其是對從來不飲酒的人更會造成胃黏膜的破壞;

(2)每天適量飲酒能促進胃黏膜產生前列腺素而起到保護胃黏膜作用。

為什麼會出現這兩種現象呢?

1、大量飲酒對胃腸黏膜的損傷作用

胃有毛病,到底能不能喝酒?

大量飲酒直接刺激可造成胃黏膜發紅充血水腫、糜爛、潰瘍形成,並可能造成胃腸出血和痔瘡出血;飲烈酒尤其是在空腹時飲酒,可造成十二指腸乳頭水腫阻塞導致胰腺炎;酒精入血後可興奮交感神經系統間接造成胃酸大量分泌、膽汁的倒流加重胃黏膜的損傷;大量飲酒後的嘔吐會造成賁門黏膜撕裂傷的出血。

因此,不建議大量飲烈酒、空腹時飲酒,特別是有上腹空腹痛、夜間痛、反酸、嘈雜症狀的人;對有明確有糜爛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病、反流性食管炎病史的人儘可能不要飲酒;胃腸息肉、黏膜病變等內鏡EMR,ESD治療後術後一個月內應控酒;對一個從來不飲酒的人的來說更不能一次性大量主動性飲酒或被動性勸飲酒,因為缺少前列腺素的強有力的保護作用。

2、適量飲酒對胃腸道的保護作用

胃有毛病,到底能不能喝酒?

每天適量飲酒刺激產生胃腸黏膜不斷地產生前列腺素,能夠提高胃腸道對外界刺激的抗打擊能力和適應能力,朋友聚會偶然多一點酒也不會有多大事;適量飲酒能夠促進胃液、腸液和胰液等消化液的分泌,增進食慾、開胃助消化。因此,對中上腹餐後飽脹、食慾減退、早飽、厭食等症狀的人、診斷為淺表性胃炎、輕中度萎縮性胃炎等消化不良的朋友來說,每天適量飲酒、邊吃飯邊飲少量的酒是有好處的。

什麼是適量飲酒和健康飲酒?

一般而言,適量飲酒的概念為每天飲40度白酒不超過30毫升,52度酒不超過25ml,啤酒不超過285毫升,葡萄酒不超過60毫升。適度飲酒不僅不會對人體不利,還能促進健康,當然,最適合的酒量每個人是不同的,應以飲用後自己覺得最適應、最舒服為標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