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五虎曾經都是名城雄鎮,為什麼只有它走向了衰落?|文史宴

文/文瑾

在晚清和民國,重慶、武漢、安慶、南京、上海號稱長江五虎,經濟文化極其繁榮,且除了上海都是歷史名城,為什麼今天唯獨安慶衰落了?這與省會地位的喪失關係極大,從這裡,也可以看到政治因素對中國城市發展的決定性作用。

長江五虎曾經都是名城雄鎮,為什麼只有它走向了衰落?|文史宴

安慶,位於安徽省西南部,長江下游北岸,皖河入江處,西北靠大別山主峰,東南倚黃山餘脈。《漢志》雲:“黃帝方制萬里,畫野分州。”自大禹治水後將天下分為九州,安慶地處江淮之間,上古時期屬古揚州區域,因此這片沃土很早就孕育出了豐富的史前文化。

安徽之源——多文化交流的樞紐

1

大家對於良渚文化並不陌生,這是長江中下游地區新石器文化的典型代表,但其實早在距今5500—4800年,安慶潛山就出現了堪與良渚文化相媲美的薛家崗文化。

1979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潛山發掘薛家崗遺址,通過多次考古研究,發現薛家崗文化屬於一種新的文化類型,並且極有可能為“皖”的源頭,這對於人們研究長江中下游史前文明具有重要意義。

同時遺址裡面發現了許多其他文化的痕跡,如屈家嶺的壺、北陰陽營的釜形鼎、良渚的貫爾壺等,這說明了薛家崗文化具有開放性,在長江中下游這片文化要衝地帶起到了交匯交流的紐帶作用。


長江五虎曾經都是名城雄鎮,為什麼只有它走向了衰落?|文史宴


文化繁榮多樣的薛家崗文化

此外經過分析,還確定薛家崗文化遺址是安徽省第一個大規模發掘的史前遺址,也是安徽省首次確定的新石器時代文化。

其實安慶這個名字出現的比較晚,最早的安慶為古皖國所在地,安徽簡稱“皖”亦來源於此。當然,如今“皖”字是古“睆”字的通字。《詩·小雅·大東》:“雖則七襄,不成報章; 睆彼牽牛,不以服箱。”睆,《爾雅·釋天》解釋為:“河鼓謂之牽牛;”河鼓在牛宿北面,河鼓共三星,即明亮、美好之意。

現在我們所能見到的記載有關“皖”的文字,間接來源於《史記》。為何說是間接呢,因為今存《史記》中沒有這樣的記載,但古籍中有過此說法。唐代《通典》記載:"舒州……古皖國也,春秋時有皖國,《史記》曰:皖,夏姓,皋陶之後。",宋代《文獻通考》亦採用此說。

通過相關記載考證,我們大致可以知道,在春秋時期,如今的安慶不僅為皖國所在地,還是桐國、宗(樅)國所在地。而皖國國君為中國司法鼻祖皋陶之後,相傳皋陶因斷獄公正,刑教兼施,使得天下大治,被舜推選為繼承人,但不幸的是皋陶死於舜之前,所以其後世子孫得以被分封。據《帝王世紀》記載:"皋陶卒,葬之於六。禹封其少子於六,以奉其祀。"

此外根據史籍記載,皋陶的後代南遷至淮南一帶建立了許多與皖國相同的方國,但其大多為子爵子國,而皖國為伯爵子國,足以說明皖國國君皖伯的爵位是高於其他方國國君的。按照《安慶府志》所說:“周封大夫於皖,而皖之名始著,大夫則周之賢者也,是以得封於皖”。

關於皖伯其人,安慶方誌多稱“史逸其姓氏”,其實這是不對的,前面也說過《通典》記載皖為夏姓,但是這個也應該是不對的。《太平御覽》引《元和郡縣誌》記載所說:“舒州同安郡,《禹貢》揚州之域,春秋時皖國也,《史記》曰:‘皖,偃姓,咎繇之後也’”。《路史》記載:“睆城,史雲夏姓,非,地記睆,偃姓,系皋陶後。”同時《史記正義》也記載說:“ 皋陶生於曲阜,曲阜偃地,故帝因之而以賜姓曰偃。”由此可見皖國國君為“偃姓”。

但後來皖國被楚國所滅,人們出於對皖伯的敬仰,便把皖地稱為“皖公城”,簡稱“皖城”,把天柱山稱為“皖公山”,水為“皖公水”,李白有詩云:“清宴皖公山,巉絕稱人意。”此外,在漢代還立有皖伯祠、皖伯廟,以示紀念。《安慶府志》記載:“五尺童子莫不知為皖伯廟,加禮敬焉”。可見皖伯在後人心目中的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1978年文物普查時在潛山彰法山發現古墓群,大多為春秋戰國時期的墓葬,通過考古挖掘,出土了大量的陶、銅、鐵、鉛、竹、木、漆、玉等文物,其中以陶器、銅器居多,而且還出土了用來鑄造青銅器的陶範,這充分證明當時的皖國青銅鑄造業是比較發達的。同時出土的陪葬“竹蓆”,其製作工藝精美程度不亞於如今的“舒席”,再一次說明了在皖伯的治理下,古皖國擁有豐富而燦爛的文化。

軍事重鎮——戰火中發展的佛教

2

公元前223年,秦將王翦攻破楚都壽春,“虜楚王負芻,滅楚名為郡雲”,置九江郡,後滅六國,分九江郡置衡山郡,郡治邾縣衡山郡,郡治邾縣。《史記》記載:“(二十八年)始皇還,過彭城,齋戒禱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沒水求之,弗得。乃西南渡淮水,之衡山、南郡。”

雖然歷史學家對秦始皇此次東巡經過的衡山郡是否為今潛山存疑,但是一百多年後,卻是真實有位皇帝禮登今安慶潛山,這就是漢武帝劉徹。

據《史記·封禪書》記載:“其明年冬,上巡南郡,至江陵而東。登禮潛之天柱山,號曰南嶽。”此外《漢書·武帝紀》也有此類記載:“五年冬,行南巡狩,至於盛唐,望祀虞舜於九嶷。登潛天柱山,自尋陽浮江,親射蛟江中,獲之。舳艫千里,薄樅陽而出,作《盛唐樅陽之歌》。”

公元前106年,51歲的劉徹南巡狩獵,途登天柱山,封天柱山為南嶽並在此祭祀山嶽,今天柱山景區仍有祭嶽臺景觀,烏以風先生在《天柱山志》中寫道:“漢武帝祭嶽所用之大鑊四口,四百年前猶存於山谷乾元寺,明末始毀。”


長江五虎曾經都是名城雄鎮,為什麼只有它走向了衰落?|文史宴


天柱山又名皖公山,一度被封南嶽

話又說回來,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淮南王劉安因起兵事敗,獲罪自盡,漢武帝廢淮南國為九江郡。同年衡山王劉賜謀反自盡,又廢衡山國為衡山郡。後二年又廢衡山郡,同時撤江南廬江郡,分衡山郡西部置六安國,分衡山郡東部及九江郡南部置新廬江郡(治舒,今廬江縣)。分衡山郡南郡地置江夏郡。今安慶基本上屬廬江郡。

值得一提的是膾炙人口的“樂府雙壁”之一《孔雀東南飛》就是發生在今安慶潛山縣,並且在2014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孔雀東南飛傳說被列入第四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安慶三面鄰水,一面靠山,襟吳帶楚,上控洞庭、彭蠡,下扼石城、京口,“分疆則鎖鑰南北,坐鎮則呼吸東西”,是整個長江中下游地區極其重要的軍事戰略要地,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三國時期,著名的石亭之戰就發生在今安徽舒城與安慶桐城之間。此地被大別山、長江、巢湖三面包圍,“背湖旁江,易進難退”。吳黃武七年(公元228年),魏大司馬曹休發兵進攻東吳,鄱陽太守周魴上演苦肉計割發謝罪,以詐降曹休,曹休對此深信不疑,率軍十萬南下,攻取江淮。

八月,孫權到達皖口(今安慶懷寧),任命陸遜為大都督,朱桓、全琮分別擔任左、右督,各領三萬人迎擊曹休。魏國蔣濟上疏:“深入虜地,與權精兵對,而朱然等在上流,乘休後,臣未見其利也。”滿寵也覺得“若入無強口,宜深為之備。”但曹休自恃兵馬眾多,不肯撤離,硬著頭皮往前衝。《三國志陸遜傳》記載:“休既覺知,恥見欺誘,自恃兵馬精多,遂交戰。”


長江五虎曾經都是名城雄鎮,為什麼只有它走向了衰落?|文史宴


石亭之戰發生在安慶境內

最後吳軍佔據有利地形,魏軍大敗,曹休在賈逵的救援下大敗而歸,後不久鬱鬱而終。此戰影響最直接的體現是魏國戰敗後與吳國僵持了二十四年的戰略平衡,直到合肥新城之戰才得以打破。而戰後,孫權也威名大震,於一年後在東吳稱帝。

東晉時期,安慶還為大家貢獻了一個成語,這就是“不敢越雷池一步”。《晉書·庾亮傳》記載:"亮並不聽,而報溫嶠書曰:'吾憂西陲過於歷陽,足下無過雷池一步也。'"故事中的雷池就在今安慶望江縣雷池鄉境內。

東晉成帝時期,庾亮任中書令,掌執朝政。當時西部邊境不安,庾亮推薦溫嶠到江州任刺吏。不久,庾亮接到歷陽太守蘇峻企圖謀反的報告。庾亮聽後沒有馬上行動,而是想騙蘇峻到建康來做大司馬。

蘇峻接到通知後,敏感地覺察到朝廷已對自已生疑,於是索性發兵進攻建康城。溫嶠得到這個消息,一方面請求庾亮允許他率軍從水路進入建康保衛都城,一方面號召將士們作好各種準備。但是庾亮對蘇峻的反叛力量估計不足,認為溫嶠那裡的防務非常重要,不希望他率兵來護衛都城。

他寫信給溫嶠說:“我對西境敵人的擔心,超過了對歷陽叛兵的擔心,你必須留在原地,不要越過雷池一步。” 由於庾亮低估了蘇峻反叛的力量,溫嶠在江州按兵不動,結果蘇峻進攻建康時沒有受到大軍阻擋。儘管庾亮率軍迎戰,建康還是陷入了蘇峻之手。


長江五虎曾經都是名城雄鎮,為什麼只有它走向了衰落?|文史宴


溫嶠“不敢越雷池一步”

於是庾亮緊急投奔溫嶠,溫嶠請他守衛白石。後來蘇峻的一萬士兵抵達白石,與僅有二千人馬的庾亮展開血戰。庾亮身先士卒,奮勇殺敵,擊退了叛軍。再後來,庾亮、溫嶠等人終於殺掉蘇峻,平定了叛亂,彌補了因"無過雷池一步"戰略錯誤而造成的損失。

南北朝時期,行政區劃州郡縣極為混亂,再加上頻繁的政權更迭,行政劃分愈加混亂。今安慶地區大體上在南朝宋時屬南豫州晉熙郡(治姑熟,今安徽當塗),到了南齊時晉熙郡又劃屬豫州(治壽春,安徽壽縣),《南齊書》記載:“建元二年,割晉熙屬。”樑時,晉熙郡改置豫州,太清年間改晉熙為晉州。後安慶地區併入北齊,改晉州為江州(改治懷寧,今潛山縣)。陳時又改江州為晉州(仍治懷寧)。

值得一提的是,在如此動盪的年代,安慶依然保留著佛教的薪火。公元577年,北周武帝滅佛,在禪宗面臨生死存亡之際,二祖慧可受達摩心法,護經南下,隱居今安慶司空山,建剎說法。後在司空山傳衣授法予三祖僧璨,僧璨嚴遵師囑,在司空山三祖洞安心修禪數十年,保存禪宗一脈。後相繼傳至道信、弘忍、惠能,使禪宗紮根於南方,“一花五葉”,發展日盛。因此安慶亦有禪宗聖地之稱。

公元581年,北周覆亡,隋朝建立。為改變這混亂的區劃,隋朝實行以周領縣的行政區劃制度。南陳時的晉州又改名熙州,後又改名同安郡,《文獻通考》記載:“同安郡五縣(懷寧,宿松,太湖,望江,同安)。”唐朝時期,實行道州縣區劃制度,安慶屬淮南道舒州。仍然下轄懷寧、宿松、太湖、望江、桐城(同安更名)五縣。

至此,安慶在頻繁的政權更迭、文化碰撞交流下,並沒有屬於自己的鮮明的地域特色文化,據《安徽歷史人物》一書統計,先秦至唐時期的安徽名人,安慶僅有一人,由此也可見安慶地區文化發展的緩慢。

後來居上——文曲兩開花

3

北宋初年,因襲前朝制度,“仍曰舒州,亦曰同安郡。”南宋時期,“以康州升徳慶府改本軍為安慶軍”,《宋會要輯稿》記載:“安慶軍,舊舒州,政和五年改德慶軍,紹興十七年改安慶軍。”又因德慶府與軍同名,遂取“同安郡”與“德慶軍”各一字而命名,曰“安慶”,喻“平安吉慶”之意。安慶作為地方行政區域名稱由此而來。

慶元年間,安慶軍升為安慶府,治所懷寧。南宋中後期,蒙古鐵騎南下,形勢危急,安慶府治從懷寧幾經遷徙,至景定元年,為阻止蒙古大軍,最終治所定於宜城。說起來這“宜城”之名還是因東晉風水師郭璞登臨盛唐山時有過 “此地宜城”之言。

到了元代,改府為路,安慶路屬直隸行省轄區。明代恢復府制,改安慶路為寧江府,屬直隸南京。清時又改直隸南京為江南府,順治十八年,分江南府為左右布政使,安慶屬左布政使。到了康熙六年,又改左布政使為安徽布政使,標誌著安徽正式建省,此時省會為江寧。而且這“安徽”之“安”則取自“安慶府”。乾隆二十五年,省會自江寧遷移安慶,安慶從此開始了它作為安徽省會一百多年的歷史。

作為省會後的安慶,在文學藝術方面率先做出了表率。清代康乾時期,安慶出現了以戴名世、方苞、姚鼐等文學大咖為首的散文流派,因其初期代表人物皆為安慶桐城人,故稱“桐城古文派”或“桐城派”。


長江五虎曾經都是名城雄鎮,為什麼只有它走向了衰落?|文史宴


桐城派大佬

桐城派主張“學行繼程朱之後,文章在韓歐之間”。在思想上他們主張由二程朱熹上溯孔孟,在文章上,繼承發展明代的“唐宋派”散文,主張學習韓愈、歐陽修等人。主張古文寫作需要有“義法”(即以儒家思想為指導,運用一定的形式和方法來寫作)、“義理”(將思想與語言表現藝術統一起來)。作為清代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的影響一直延續到清末,且已從桐城擴散至全國。如曾國藩就是桐城派中期的代表人物。當時有句話叫“天下文章在桐城”,足以證明其影響之深遠。

除了文學成就外,安慶的曲藝文化也很繁榮。俗話說“無徽不成鎮,無石不成班”,前一句說的是徽商,後一句描寫的就是安慶懷寧石牌鎮的民間戲劇文化。

清乾隆時期,著名的“徽班進京”獻藝,三慶、四喜、和春、春臺四大班子,因安慶籍人居多,故名徽班,如京劇鼻祖、三慶班主程長庚即為安慶潛山人。四大班子進京給乾隆唱戲,由此拉開了國粹京劇的序幕。此外安慶黃梅戲及中國黃梅戲大師嚴鳳英都在安慶曲藝文化史上散發著耀眼的光芒。

晚清硝煙——戰爭引發的近代化

4

公元1860年,在太平軍準備再次攻佔江南大營時,曾國藩和胡林翼統率湘軍自湖北反攻,在佔領宿松、太湖、潛山後,準備兵分三路,進軍安慶。一路曾國荃進扎安慶北面的集賢關,準備圍城,一路副都統多隆阿率軍取桐城進行阻援,一路按察使李續宜率軍策應。

此時九江已經失守,長江水面已由湘軍控制,安慶城被嚴密包圍,太平天國無法與外界取得聯繫,天京也形勢危急。洪仁軒稱:“安慶一日無恙,則天京一日無險。”曾國藩也稱:“迅克安慶,大局乃有挽回之日,金陵乃有恢復之望。”安慶軍事戰略地位不言而喻。

在此形勢下,1860年11月,英王陳玉成率軍十萬多人進行救援,但以失敗告終。

1861年4月,陳玉成在次親率三萬主力進行救援,雙方互派援軍進行交戰。5月初,洪仁玕率兩萬餘人前來解圍,想與陳玉成會師,但被湘軍阻擊,無奈退回桐城。同時太平軍定南主將黃文金自蕪湖北渡來援,意圖聯合捻軍及洪仁玕等軍,復攻清軍,但又被多隆阿部擊敗,只得退兵。

5月20日,湘軍鮑超、成大吉部萬餘人奉調自皖南、湖北來援,目的是圍堵陳玉成部於集賢關內。陳玉成得知後,立即退出集賢關,留靖東主將劉瑲琳等人繼續守衛,自帶數千人赴桐城與洪仁玕會合,商定分三路大軍共援安慶,但計劃洩露,當三路大軍進攻時,就遭嚴陣以待的湘軍伏擊,傷亡慘重,殘軍退守桐城。

湘軍趁機反撲,鮑超開始進攻赤岡嶺,劉瑲琳等率軍力戰,終因彈盡糧絕,劉瑲琳在突圍中被俘殺。赤岡嶺失守,數千太平軍精銳全軍覆沒。7月上旬,湘軍攻佔了安慶外圍的所有據點,直逼安慶城下,安慶危在旦夕。

8月,陳玉成、楊輔清等部約四五萬人陸續進抵集賢關,陳玉成親臨前線,十路挺進,對安慶進行最後的一次救援。交戰中,太平軍將士每人揹負一束茅草,衝到清軍的壕溝前,一面砍殺,一面用茅草填平壕溝。在太平軍衝擊下,曾一度突破清軍第一層壕,但清軍憑壘阻擊,並有水師大炮助戰,太平軍反覆攻奪皆以失敗告終。

9月5月,曾國荃指揮水陸並進,向安慶城猛攻,並在安慶馬山腳下挖掘地道,暗通城下,裝上大量火藥,用火炮炸破城門,之後大量湘軍攻入城內,會同長江水師,南北夾擊,雙方激戰,最終太平軍全軍覆沒。


長江五虎曾經都是名城雄鎮,為什麼只有它走向了衰落?|文史宴


安慶之戰行軍路線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安慶保衛戰。經過此戰,太平天國形式急轉直下,在此不表。但因為此役,不經意間就開啟了中國的近代工業化之路。

1961年,湘軍攻克安慶後,曾國藩在此招募技術人才,在華蘅芳、徐壽、容閎等人到來之後,老曾說幹就幹,於是就設立了安慶內軍械所,這是洋務派創辦的第一家軍事工業,而這也標誌著洋務運動的正式開始。

我們的歷史教材上只說了洋務運動地方上的代表人物曾國藩,創辦了安慶內軍械所,至於這軍械所是幹什麼的,發揮了什麼作用都沒有提及,造成了大家對此印象不深。

其實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時,清政府用的船炮火器都是購買自外國的,身在戰場一線的曾國藩尤其能認識到這些火器的重要性,所以他提出“將來師夷智以造炮製船,”“尤可期永遠之利”。因此在攻克安慶後,就廣募人才,開始了籌備工作。

《清稗類鈔》中說“文正嘗憤西人專攬制機之利,謀所以抵制之,遂檄委雪村創建機器局於安慶。”在一切準備完成後,安慶內軍械所就正式開工了。軍械所以製造蒸汽機、炮船、火槍火炮等產品。

在政府的支持下,軍械所一開始也不負眾望。1862年7月,安慶軍械所製造出我國第一臺蒸汽機,同年底,試製成一艘小火輪,成為後來“黃鵠”號的雛形。到1863年,開始生產各種劈山炮和開花炮彈。

雖然從現代眼光來看,安慶內軍械所採用的依然是手工生產方式,不能算是工業化,但其能夠自主研發生產,為之後的江南等機器製造局提供經驗借鑑,並且也確實生產出了第一艘蒸汽機和輪船,誕生了機器。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確實是開了我國近代工業的先河。

近代風雲——省會的衰敗落後

5

清朝末年,在社會大動盪局面下,光復會成員徐錫麟於1907年率先在安慶發動起義,之後熊成基受到鼓舞,於次年發動起義。雖然兩次起義均以失敗告終,徐錫麟、熊成基慷慨赴義,但是這兩次起義也加速了滿清統治的滅亡。

民國初期,廢除府州制,縣直屬省,此時省會仍為安慶。到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安慶淪陷,省會移出安慶,解放後正式定於合肥,一直持續至今。至此,安慶完成了其作為省會一百多年的歷史使命。

曾經作為長江五虎之一的安慶,昔日城市經濟領頭羊的地位早已不復存在,在與之齊名的五虎城市重慶、武漢、南京、上海的高速發展下,安慶漸漸地走向了的衰落。

失去了省會城市的政策照顧、資源傾斜等外部因素外,其本身地理位置的偏遠,城市外圍交通發展滯後以及城市文化、教育的落後等內部因素加在一起,使得安慶這座千年古城、百年省會在發展中逐漸失去往日的輝煌而走向衰落。

現如今,安慶正在充分挖掘自身的歷史文化,接連打出安徽之源、禪宗聖地、戲曲之鄉等文化牌,希望在落後中把握時機,迎頭趕上,“萬里長江此封喉,吳楚分疆第一州”,不負幾千年前“此地宜城”之美稱。


歡迎關注文史宴

專業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專業

熟悉歷史陌生化,陌生歷史普及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