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友諒擁兵六十萬,為什麼輸給了只有二十萬軍隊的朱元璋?'

"

陳友諒的地盤不比朱元璋小,他是長江中下游實力最強的義軍。

陳友諒的兵源不比朱元璋少,在誰有地盤誰就有兵源的時代,陳友諒的地盤大自然兵源就多,他與朱元璋的潘陽湖決戰擁兵六十萬,而朱元璋多少人?二十萬而已,雖然雙方都有號稱的成份,但陳之兵多於朱是不爭的事實。

陳友諒的財力不比朱元璋差,從陳友諒短時期打造長江內河最強大的水軍就可以看出,陳友諒造的船都是樓船,《明史》載,陳友諒的船“皆高數丈,飾以丹漆,每船三重,置走馬棚,上下人語聲不相聞,艫箱皆裹以鐵”,陳的船又高又大,又寬又堅,上面能走馬,最大的戰艦可以容納3000人,相當於現在一艘大型運輸艦或航空母艦的兵力。不論在現代還是在古代,能夠打造先進的戰船和強大的水軍,絕對是綜合實力的體現。陳友諒的樓船比朱元璋的艦隊無疑強了不止一個檔次。

陳友諒的地利不比朱元璋劣,在長江上爭奪地盤,誰在上游誰佔上風,畢竟逆流而上的滋味與陸戰中的仰攻沒有什麼差別。而且朱元璋處在陳友諒、張士誠的夾擊之中,不似陳友諒,他的北邊基本是土崩瓦解的元朝,他主要對手就是朱元璋。

陳友諒的武將不比朱元璋弱,尤以趙普勝、張定邊為冠,一個趙普勝就弄得朱元璋的頭號將軍徐達無計可施,一個張定邊就可以直搗黃龍弄得朱元璋灰頭土臉。

"

陳友諒的地盤不比朱元璋小,他是長江中下游實力最強的義軍。

陳友諒的兵源不比朱元璋少,在誰有地盤誰就有兵源的時代,陳友諒的地盤大自然兵源就多,他與朱元璋的潘陽湖決戰擁兵六十萬,而朱元璋多少人?二十萬而已,雖然雙方都有號稱的成份,但陳之兵多於朱是不爭的事實。

陳友諒的財力不比朱元璋差,從陳友諒短時期打造長江內河最強大的水軍就可以看出,陳友諒造的船都是樓船,《明史》載,陳友諒的船“皆高數丈,飾以丹漆,每船三重,置走馬棚,上下人語聲不相聞,艫箱皆裹以鐵”,陳的船又高又大,又寬又堅,上面能走馬,最大的戰艦可以容納3000人,相當於現在一艘大型運輸艦或航空母艦的兵力。不論在現代還是在古代,能夠打造先進的戰船和強大的水軍,絕對是綜合實力的體現。陳友諒的樓船比朱元璋的艦隊無疑強了不止一個檔次。

陳友諒的地利不比朱元璋劣,在長江上爭奪地盤,誰在上游誰佔上風,畢竟逆流而上的滋味與陸戰中的仰攻沒有什麼差別。而且朱元璋處在陳友諒、張士誠的夾擊之中,不似陳友諒,他的北邊基本是土崩瓦解的元朝,他主要對手就是朱元璋。

陳友諒的武將不比朱元璋弱,尤以趙普勝、張定邊為冠,一個趙普勝就弄得朱元璋的頭號將軍徐達無計可施,一個張定邊就可以直搗黃龍弄得朱元璋灰頭土臉。

陳友諒擁兵六十萬,為什麼輸給了只有二十萬軍隊的朱元璋?

那麼為什麼陳友諒會輸給朱元璋呢?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戰略失誤

戰略和方向的失誤是最大的失誤,戰術上錯了還有彌補的機會,戰略上的失誤就不會有挽救的機會。而戰略上的選擇,一方面要有謀士的參謀,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有當政者自己的明斷。陳友諒的戰略失誤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是戰略目標選擇失誤。未能認清主要的敵人,或者說未能有效地、及時地聯合敵人的敵人來一起進攻敵人。在爭奪天下或者經營天下的過程中,敵人的敵人就是自己的朋友。而陳友諒顯然沒有認識到這個道理,他未能聯合已經與朱元璋結仇的張士誠就是明顯的失誤。也許在他的心目中,朱元璋根本無法與他匹敵?或者他認為張士誠不是他合作的菜,所以他只做了軍事的考慮,卻沒有從戰略方向上進行全面通盤宏觀的思考!朱元璋就不同了,他對全國特別是朱、陳、張三方勢力的形勢分析得非常的透徹,劉伯溫在給他獻的戰略對策中就明確提出:張士誠不過是守成之輩,而陳友諒才是最大的敵人;元朝的滅亡只是時間問題,只有解決了陳友諒、張士誠,才有足夠的時間去推翻元朝。可以說,在朱元璋、劉伯溫的算計中,陳友諒已經成為他們的第一敵人,而陳友諒顯然沒有把朱元璋作為最大的對手。

二是主攻方向選擇失誤。張士誠進攻韓林兒、劉福通最後的據點安豐,朱元璋唯恐自己北方的屏障被張士誠奪去,只能打著救援小明王的旗號在安豐與張士誠對決。在這種情況下,朱元璋的老巢南京肯定是空虛的,雖然有一個劉伯溫在鎮守,但畢竟主力已經被朱元璋帶走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陳友諒直接進攻南京,肯定會讓朱元璋首尾難顧。可惜陳友諒只是短視地把進攻目標定在了南昌,此時的南昌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嫡系鄧愈、趙德勝、薛顯鎮守,而且朱文正確實是朱明王朝難得的帥才,而鄧、趙、薛是朱明王朝難得的猛將,以至於陳友諒幾十萬大軍在曠日持久的攻城戰中喪失銳氣,給了朱元璋以足夠的迴旋之時和喘息之機。

第二,戰術失策

如果說戰略上的失誤是最大的失誤,那麼戰術上的失誤就是最直接的失誤。在三分在人、七分在天的背景下,如果戰術上能夠正確,也許能夠彌補一些戰略上的失誤,但如果戰略戰術同時失誤,那麼真的無藥可救。陳友諒不但在戰略上失誤,而且在戰術上敗筆連連,可謂該犯的錯誤他都犯了,焉能不敗?

一是重蹈連環之覆轍。世事難料,歷史上大規模的水戰都有一個驚人的相似,敗於火攻!也許在滔滔江面上,誰都不會想到火才是最致命的武器。陳友諒的水軍又不是曹操當年八十萬大軍下江南的北方兵,都是在水網密佈的江南縱橫多年的水軍,實在搞不懂他為什麼要把這些巨大的戰船用鐵鎖連起來!難道他不知道當年曹操的八十萬大軍就在因為這個連環被燒得一敗塗地?歷史的教訓如此深刻,為什麼陳友諒要重蹈覆轍呢?

"

陳友諒的地盤不比朱元璋小,他是長江中下游實力最強的義軍。

陳友諒的兵源不比朱元璋少,在誰有地盤誰就有兵源的時代,陳友諒的地盤大自然兵源就多,他與朱元璋的潘陽湖決戰擁兵六十萬,而朱元璋多少人?二十萬而已,雖然雙方都有號稱的成份,但陳之兵多於朱是不爭的事實。

陳友諒的財力不比朱元璋差,從陳友諒短時期打造長江內河最強大的水軍就可以看出,陳友諒造的船都是樓船,《明史》載,陳友諒的船“皆高數丈,飾以丹漆,每船三重,置走馬棚,上下人語聲不相聞,艫箱皆裹以鐵”,陳的船又高又大,又寬又堅,上面能走馬,最大的戰艦可以容納3000人,相當於現在一艘大型運輸艦或航空母艦的兵力。不論在現代還是在古代,能夠打造先進的戰船和強大的水軍,絕對是綜合實力的體現。陳友諒的樓船比朱元璋的艦隊無疑強了不止一個檔次。

陳友諒的地利不比朱元璋劣,在長江上爭奪地盤,誰在上游誰佔上風,畢竟逆流而上的滋味與陸戰中的仰攻沒有什麼差別。而且朱元璋處在陳友諒、張士誠的夾擊之中,不似陳友諒,他的北邊基本是土崩瓦解的元朝,他主要對手就是朱元璋。

陳友諒的武將不比朱元璋弱,尤以趙普勝、張定邊為冠,一個趙普勝就弄得朱元璋的頭號將軍徐達無計可施,一個張定邊就可以直搗黃龍弄得朱元璋灰頭土臉。

陳友諒擁兵六十萬,為什麼輸給了只有二十萬軍隊的朱元璋?

那麼為什麼陳友諒會輸給朱元璋呢?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戰略失誤

戰略和方向的失誤是最大的失誤,戰術上錯了還有彌補的機會,戰略上的失誤就不會有挽救的機會。而戰略上的選擇,一方面要有謀士的參謀,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有當政者自己的明斷。陳友諒的戰略失誤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是戰略目標選擇失誤。未能認清主要的敵人,或者說未能有效地、及時地聯合敵人的敵人來一起進攻敵人。在爭奪天下或者經營天下的過程中,敵人的敵人就是自己的朋友。而陳友諒顯然沒有認識到這個道理,他未能聯合已經與朱元璋結仇的張士誠就是明顯的失誤。也許在他的心目中,朱元璋根本無法與他匹敵?或者他認為張士誠不是他合作的菜,所以他只做了軍事的考慮,卻沒有從戰略方向上進行全面通盤宏觀的思考!朱元璋就不同了,他對全國特別是朱、陳、張三方勢力的形勢分析得非常的透徹,劉伯溫在給他獻的戰略對策中就明確提出:張士誠不過是守成之輩,而陳友諒才是最大的敵人;元朝的滅亡只是時間問題,只有解決了陳友諒、張士誠,才有足夠的時間去推翻元朝。可以說,在朱元璋、劉伯溫的算計中,陳友諒已經成為他們的第一敵人,而陳友諒顯然沒有把朱元璋作為最大的對手。

二是主攻方向選擇失誤。張士誠進攻韓林兒、劉福通最後的據點安豐,朱元璋唯恐自己北方的屏障被張士誠奪去,只能打著救援小明王的旗號在安豐與張士誠對決。在這種情況下,朱元璋的老巢南京肯定是空虛的,雖然有一個劉伯溫在鎮守,但畢竟主力已經被朱元璋帶走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陳友諒直接進攻南京,肯定會讓朱元璋首尾難顧。可惜陳友諒只是短視地把進攻目標定在了南昌,此時的南昌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嫡系鄧愈、趙德勝、薛顯鎮守,而且朱文正確實是朱明王朝難得的帥才,而鄧、趙、薛是朱明王朝難得的猛將,以至於陳友諒幾十萬大軍在曠日持久的攻城戰中喪失銳氣,給了朱元璋以足夠的迴旋之時和喘息之機。

第二,戰術失策

如果說戰略上的失誤是最大的失誤,那麼戰術上的失誤就是最直接的失誤。在三分在人、七分在天的背景下,如果戰術上能夠正確,也許能夠彌補一些戰略上的失誤,但如果戰略戰術同時失誤,那麼真的無藥可救。陳友諒不但在戰略上失誤,而且在戰術上敗筆連連,可謂該犯的錯誤他都犯了,焉能不敗?

一是重蹈連環之覆轍。世事難料,歷史上大規模的水戰都有一個驚人的相似,敗於火攻!也許在滔滔江面上,誰都不會想到火才是最致命的武器。陳友諒的水軍又不是曹操當年八十萬大軍下江南的北方兵,都是在水網密佈的江南縱橫多年的水軍,實在搞不懂他為什麼要把這些巨大的戰船用鐵鎖連起來!難道他不知道當年曹操的八十萬大軍就在因為這個連環被燒得一敗塗地?歷史的教訓如此深刻,為什麼陳友諒要重蹈覆轍呢?

陳友諒擁兵六十萬,為什麼輸給了只有二十萬軍隊的朱元璋?

二是未防反間之圈套。康茂才早就是朱元璋的人,他的老主子雖然被朱元璋誅殺,但他的少主子陳兆先還是朱元璋手下的得力干將,最後陳兆先為了朱元璋的宏圖大業獻身,可見朱元璋的馭人之術,也可見陳康對朱元璋的忠心。但陳友諒對朱元璋拋過來的釣鉤沒有絲毫的防備之心,對朱元璋把木橋換為古橋的變化沒有引起絲毫的警覺與重視,中了朱元璋的誘敵深入之計。

三是輕中緩兵之小技。圍攻南昌之時,朱文正為了拖住陳友諒,謊稱投降,陳友諒不知是計,無故拖延了數月。你既然孤注一擲、速戰速決,豈會在這南昌城守這空口的承諾。若是一舉奔下南昌,再順江而下奔取慶天,朱元璋焉能不首尾失顧、進退失據?

四是不慮失敗之退路。俗話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一著不慎,滿盤皆輸。陳友諒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希望畢其功於一役,希望發揮自己水軍的優勢在鄱陽湖與朱元璋決一死戰,一蹴而就打敗朱元璋。可是朱元璋是何等狡猾的人物,哪裡會拿自己的弱點與敵人的強處對抗,所以他始終避其鋒芒。朱元璋當然也想一舉殲滅陳友諒,所以他用有限的兵力封堵了陳友諒的退路,而陳友諒因為自己的過於自信,根本沒有考慮自己失敗的退路問題,導致最後沒有退路,被亂箭射死。為帝為王、為臣為將、為人為事,首先都要有最壞的打算,只有考慮最壞的打算才會最好的結果,即便失敗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歷史上但凡想找對對方主力大決戰一舉奠定勝局的主人公,大多最後都以失敗而告終!項羽如此,蔣介石亦如此!

"

陳友諒的地盤不比朱元璋小,他是長江中下游實力最強的義軍。

陳友諒的兵源不比朱元璋少,在誰有地盤誰就有兵源的時代,陳友諒的地盤大自然兵源就多,他與朱元璋的潘陽湖決戰擁兵六十萬,而朱元璋多少人?二十萬而已,雖然雙方都有號稱的成份,但陳之兵多於朱是不爭的事實。

陳友諒的財力不比朱元璋差,從陳友諒短時期打造長江內河最強大的水軍就可以看出,陳友諒造的船都是樓船,《明史》載,陳友諒的船“皆高數丈,飾以丹漆,每船三重,置走馬棚,上下人語聲不相聞,艫箱皆裹以鐵”,陳的船又高又大,又寬又堅,上面能走馬,最大的戰艦可以容納3000人,相當於現在一艘大型運輸艦或航空母艦的兵力。不論在現代還是在古代,能夠打造先進的戰船和強大的水軍,絕對是綜合實力的體現。陳友諒的樓船比朱元璋的艦隊無疑強了不止一個檔次。

陳友諒的地利不比朱元璋劣,在長江上爭奪地盤,誰在上游誰佔上風,畢竟逆流而上的滋味與陸戰中的仰攻沒有什麼差別。而且朱元璋處在陳友諒、張士誠的夾擊之中,不似陳友諒,他的北邊基本是土崩瓦解的元朝,他主要對手就是朱元璋。

陳友諒的武將不比朱元璋弱,尤以趙普勝、張定邊為冠,一個趙普勝就弄得朱元璋的頭號將軍徐達無計可施,一個張定邊就可以直搗黃龍弄得朱元璋灰頭土臉。

陳友諒擁兵六十萬,為什麼輸給了只有二十萬軍隊的朱元璋?

那麼為什麼陳友諒會輸給朱元璋呢?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戰略失誤

戰略和方向的失誤是最大的失誤,戰術上錯了還有彌補的機會,戰略上的失誤就不會有挽救的機會。而戰略上的選擇,一方面要有謀士的參謀,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有當政者自己的明斷。陳友諒的戰略失誤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是戰略目標選擇失誤。未能認清主要的敵人,或者說未能有效地、及時地聯合敵人的敵人來一起進攻敵人。在爭奪天下或者經營天下的過程中,敵人的敵人就是自己的朋友。而陳友諒顯然沒有認識到這個道理,他未能聯合已經與朱元璋結仇的張士誠就是明顯的失誤。也許在他的心目中,朱元璋根本無法與他匹敵?或者他認為張士誠不是他合作的菜,所以他只做了軍事的考慮,卻沒有從戰略方向上進行全面通盤宏觀的思考!朱元璋就不同了,他對全國特別是朱、陳、張三方勢力的形勢分析得非常的透徹,劉伯溫在給他獻的戰略對策中就明確提出:張士誠不過是守成之輩,而陳友諒才是最大的敵人;元朝的滅亡只是時間問題,只有解決了陳友諒、張士誠,才有足夠的時間去推翻元朝。可以說,在朱元璋、劉伯溫的算計中,陳友諒已經成為他們的第一敵人,而陳友諒顯然沒有把朱元璋作為最大的對手。

二是主攻方向選擇失誤。張士誠進攻韓林兒、劉福通最後的據點安豐,朱元璋唯恐自己北方的屏障被張士誠奪去,只能打著救援小明王的旗號在安豐與張士誠對決。在這種情況下,朱元璋的老巢南京肯定是空虛的,雖然有一個劉伯溫在鎮守,但畢竟主力已經被朱元璋帶走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陳友諒直接進攻南京,肯定會讓朱元璋首尾難顧。可惜陳友諒只是短視地把進攻目標定在了南昌,此時的南昌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嫡系鄧愈、趙德勝、薛顯鎮守,而且朱文正確實是朱明王朝難得的帥才,而鄧、趙、薛是朱明王朝難得的猛將,以至於陳友諒幾十萬大軍在曠日持久的攻城戰中喪失銳氣,給了朱元璋以足夠的迴旋之時和喘息之機。

第二,戰術失策

如果說戰略上的失誤是最大的失誤,那麼戰術上的失誤就是最直接的失誤。在三分在人、七分在天的背景下,如果戰術上能夠正確,也許能夠彌補一些戰略上的失誤,但如果戰略戰術同時失誤,那麼真的無藥可救。陳友諒不但在戰略上失誤,而且在戰術上敗筆連連,可謂該犯的錯誤他都犯了,焉能不敗?

一是重蹈連環之覆轍。世事難料,歷史上大規模的水戰都有一個驚人的相似,敗於火攻!也許在滔滔江面上,誰都不會想到火才是最致命的武器。陳友諒的水軍又不是曹操當年八十萬大軍下江南的北方兵,都是在水網密佈的江南縱橫多年的水軍,實在搞不懂他為什麼要把這些巨大的戰船用鐵鎖連起來!難道他不知道當年曹操的八十萬大軍就在因為這個連環被燒得一敗塗地?歷史的教訓如此深刻,為什麼陳友諒要重蹈覆轍呢?

陳友諒擁兵六十萬,為什麼輸給了只有二十萬軍隊的朱元璋?

二是未防反間之圈套。康茂才早就是朱元璋的人,他的老主子雖然被朱元璋誅殺,但他的少主子陳兆先還是朱元璋手下的得力干將,最後陳兆先為了朱元璋的宏圖大業獻身,可見朱元璋的馭人之術,也可見陳康對朱元璋的忠心。但陳友諒對朱元璋拋過來的釣鉤沒有絲毫的防備之心,對朱元璋把木橋換為古橋的變化沒有引起絲毫的警覺與重視,中了朱元璋的誘敵深入之計。

三是輕中緩兵之小技。圍攻南昌之時,朱文正為了拖住陳友諒,謊稱投降,陳友諒不知是計,無故拖延了數月。你既然孤注一擲、速戰速決,豈會在這南昌城守這空口的承諾。若是一舉奔下南昌,再順江而下奔取慶天,朱元璋焉能不首尾失顧、進退失據?

四是不慮失敗之退路。俗話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一著不慎,滿盤皆輸。陳友諒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希望畢其功於一役,希望發揮自己水軍的優勢在鄱陽湖與朱元璋決一死戰,一蹴而就打敗朱元璋。可是朱元璋是何等狡猾的人物,哪裡會拿自己的弱點與敵人的強處對抗,所以他始終避其鋒芒。朱元璋當然也想一舉殲滅陳友諒,所以他用有限的兵力封堵了陳友諒的退路,而陳友諒因為自己的過於自信,根本沒有考慮自己失敗的退路問題,導致最後沒有退路,被亂箭射死。為帝為王、為臣為將、為人為事,首先都要有最壞的打算,只有考慮最壞的打算才會最好的結果,即便失敗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歷史上但凡想找對對方主力大決戰一舉奠定勝局的主人公,大多最後都以失敗而告終!項羽如此,蔣介石亦如此!

陳友諒擁兵六十萬,為什麼輸給了只有二十萬軍隊的朱元璋?

第三,道義失勢

朱元璋雖然用陰謀害死了郭子興最後在軍中的勢力,但朱元璋的部隊本來就是他一手拉起來,這幫人都是朱元璋的死黨,在他們的心目中,朱元璋就是明主、真龍天子,都是農民起義、群雄並起,大家誰坐江山憑實力、憑功勞、憑威望,朱元璋並沒有道義上的失勢,而陳友諒則做得不太陽光,或者說不那麼服眾。

一是他弒舊主為不義。他本是徐壽輝的手下,但自恃羽翼豐滿,不但三番五次挾持徐壽輝,最後還安排自己的手下直接殺了徐壽輝,比起朱元璋對待曾經給他挖了無數坑的岳父郭子興,陳友諒所作所為為天下不恥,而且他還毫無掩飾地去做,也失去了軍心,至少失去了徐壽輝死黨、舊黨一派的支持。

二是他早稱王為不智。朱升給朱元璋的建議是“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朱元璋相信了,所以他寧願奉韓林兒為正統、為小明王,自己並沒有稱王;即使自己以後當了皇帝,還用了明作為王朝的名字,可見當時小明王韓林兒的影響力。陳友諒在徐壽輝沒有死的時候,就稱了漢王;殺了徐壽輝以後,直接就做了皇帝,顯然是想當皇帝得瘋了,直接把自己置於元軍及義軍的對立面,在這一點上朱元璋顯然比陳友諒明智多了、沉穩多了。

三是他殺降卒為不祥。在古代殺俘是被為不祥不義的事情,歷史上很多殺俘的名將都沒有好的名聲。陳友諒在與朱元璋對峙時殺了俘虜,而朱元璋反其道行之放了陳友諒的人,有病的還給予醫治。陳殺的結果肯定是更加激發朱元璋部隊的必死之心,因為戰死是死投降也是死,與其投降被殺不如戰場戰死,至少能夠給自己留個好名聲、給家人留個好遺產。

"

陳友諒的地盤不比朱元璋小,他是長江中下游實力最強的義軍。

陳友諒的兵源不比朱元璋少,在誰有地盤誰就有兵源的時代,陳友諒的地盤大自然兵源就多,他與朱元璋的潘陽湖決戰擁兵六十萬,而朱元璋多少人?二十萬而已,雖然雙方都有號稱的成份,但陳之兵多於朱是不爭的事實。

陳友諒的財力不比朱元璋差,從陳友諒短時期打造長江內河最強大的水軍就可以看出,陳友諒造的船都是樓船,《明史》載,陳友諒的船“皆高數丈,飾以丹漆,每船三重,置走馬棚,上下人語聲不相聞,艫箱皆裹以鐵”,陳的船又高又大,又寬又堅,上面能走馬,最大的戰艦可以容納3000人,相當於現在一艘大型運輸艦或航空母艦的兵力。不論在現代還是在古代,能夠打造先進的戰船和強大的水軍,絕對是綜合實力的體現。陳友諒的樓船比朱元璋的艦隊無疑強了不止一個檔次。

陳友諒的地利不比朱元璋劣,在長江上爭奪地盤,誰在上游誰佔上風,畢竟逆流而上的滋味與陸戰中的仰攻沒有什麼差別。而且朱元璋處在陳友諒、張士誠的夾擊之中,不似陳友諒,他的北邊基本是土崩瓦解的元朝,他主要對手就是朱元璋。

陳友諒的武將不比朱元璋弱,尤以趙普勝、張定邊為冠,一個趙普勝就弄得朱元璋的頭號將軍徐達無計可施,一個張定邊就可以直搗黃龍弄得朱元璋灰頭土臉。

陳友諒擁兵六十萬,為什麼輸給了只有二十萬軍隊的朱元璋?

那麼為什麼陳友諒會輸給朱元璋呢?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戰略失誤

戰略和方向的失誤是最大的失誤,戰術上錯了還有彌補的機會,戰略上的失誤就不會有挽救的機會。而戰略上的選擇,一方面要有謀士的參謀,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有當政者自己的明斷。陳友諒的戰略失誤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是戰略目標選擇失誤。未能認清主要的敵人,或者說未能有效地、及時地聯合敵人的敵人來一起進攻敵人。在爭奪天下或者經營天下的過程中,敵人的敵人就是自己的朋友。而陳友諒顯然沒有認識到這個道理,他未能聯合已經與朱元璋結仇的張士誠就是明顯的失誤。也許在他的心目中,朱元璋根本無法與他匹敵?或者他認為張士誠不是他合作的菜,所以他只做了軍事的考慮,卻沒有從戰略方向上進行全面通盤宏觀的思考!朱元璋就不同了,他對全國特別是朱、陳、張三方勢力的形勢分析得非常的透徹,劉伯溫在給他獻的戰略對策中就明確提出:張士誠不過是守成之輩,而陳友諒才是最大的敵人;元朝的滅亡只是時間問題,只有解決了陳友諒、張士誠,才有足夠的時間去推翻元朝。可以說,在朱元璋、劉伯溫的算計中,陳友諒已經成為他們的第一敵人,而陳友諒顯然沒有把朱元璋作為最大的對手。

二是主攻方向選擇失誤。張士誠進攻韓林兒、劉福通最後的據點安豐,朱元璋唯恐自己北方的屏障被張士誠奪去,只能打著救援小明王的旗號在安豐與張士誠對決。在這種情況下,朱元璋的老巢南京肯定是空虛的,雖然有一個劉伯溫在鎮守,但畢竟主力已經被朱元璋帶走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陳友諒直接進攻南京,肯定會讓朱元璋首尾難顧。可惜陳友諒只是短視地把進攻目標定在了南昌,此時的南昌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嫡系鄧愈、趙德勝、薛顯鎮守,而且朱文正確實是朱明王朝難得的帥才,而鄧、趙、薛是朱明王朝難得的猛將,以至於陳友諒幾十萬大軍在曠日持久的攻城戰中喪失銳氣,給了朱元璋以足夠的迴旋之時和喘息之機。

第二,戰術失策

如果說戰略上的失誤是最大的失誤,那麼戰術上的失誤就是最直接的失誤。在三分在人、七分在天的背景下,如果戰術上能夠正確,也許能夠彌補一些戰略上的失誤,但如果戰略戰術同時失誤,那麼真的無藥可救。陳友諒不但在戰略上失誤,而且在戰術上敗筆連連,可謂該犯的錯誤他都犯了,焉能不敗?

一是重蹈連環之覆轍。世事難料,歷史上大規模的水戰都有一個驚人的相似,敗於火攻!也許在滔滔江面上,誰都不會想到火才是最致命的武器。陳友諒的水軍又不是曹操當年八十萬大軍下江南的北方兵,都是在水網密佈的江南縱橫多年的水軍,實在搞不懂他為什麼要把這些巨大的戰船用鐵鎖連起來!難道他不知道當年曹操的八十萬大軍就在因為這個連環被燒得一敗塗地?歷史的教訓如此深刻,為什麼陳友諒要重蹈覆轍呢?

陳友諒擁兵六十萬,為什麼輸給了只有二十萬軍隊的朱元璋?

二是未防反間之圈套。康茂才早就是朱元璋的人,他的老主子雖然被朱元璋誅殺,但他的少主子陳兆先還是朱元璋手下的得力干將,最後陳兆先為了朱元璋的宏圖大業獻身,可見朱元璋的馭人之術,也可見陳康對朱元璋的忠心。但陳友諒對朱元璋拋過來的釣鉤沒有絲毫的防備之心,對朱元璋把木橋換為古橋的變化沒有引起絲毫的警覺與重視,中了朱元璋的誘敵深入之計。

三是輕中緩兵之小技。圍攻南昌之時,朱文正為了拖住陳友諒,謊稱投降,陳友諒不知是計,無故拖延了數月。你既然孤注一擲、速戰速決,豈會在這南昌城守這空口的承諾。若是一舉奔下南昌,再順江而下奔取慶天,朱元璋焉能不首尾失顧、進退失據?

四是不慮失敗之退路。俗話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一著不慎,滿盤皆輸。陳友諒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希望畢其功於一役,希望發揮自己水軍的優勢在鄱陽湖與朱元璋決一死戰,一蹴而就打敗朱元璋。可是朱元璋是何等狡猾的人物,哪裡會拿自己的弱點與敵人的強處對抗,所以他始終避其鋒芒。朱元璋當然也想一舉殲滅陳友諒,所以他用有限的兵力封堵了陳友諒的退路,而陳友諒因為自己的過於自信,根本沒有考慮自己失敗的退路問題,導致最後沒有退路,被亂箭射死。為帝為王、為臣為將、為人為事,首先都要有最壞的打算,只有考慮最壞的打算才會最好的結果,即便失敗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歷史上但凡想找對對方主力大決戰一舉奠定勝局的主人公,大多最後都以失敗而告終!項羽如此,蔣介石亦如此!

陳友諒擁兵六十萬,為什麼輸給了只有二十萬軍隊的朱元璋?

第三,道義失勢

朱元璋雖然用陰謀害死了郭子興最後在軍中的勢力,但朱元璋的部隊本來就是他一手拉起來,這幫人都是朱元璋的死黨,在他們的心目中,朱元璋就是明主、真龍天子,都是農民起義、群雄並起,大家誰坐江山憑實力、憑功勞、憑威望,朱元璋並沒有道義上的失勢,而陳友諒則做得不太陽光,或者說不那麼服眾。

一是他弒舊主為不義。他本是徐壽輝的手下,但自恃羽翼豐滿,不但三番五次挾持徐壽輝,最後還安排自己的手下直接殺了徐壽輝,比起朱元璋對待曾經給他挖了無數坑的岳父郭子興,陳友諒所作所為為天下不恥,而且他還毫無掩飾地去做,也失去了軍心,至少失去了徐壽輝死黨、舊黨一派的支持。

二是他早稱王為不智。朱升給朱元璋的建議是“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朱元璋相信了,所以他寧願奉韓林兒為正統、為小明王,自己並沒有稱王;即使自己以後當了皇帝,還用了明作為王朝的名字,可見當時小明王韓林兒的影響力。陳友諒在徐壽輝沒有死的時候,就稱了漢王;殺了徐壽輝以後,直接就做了皇帝,顯然是想當皇帝得瘋了,直接把自己置於元軍及義軍的對立面,在這一點上朱元璋顯然比陳友諒明智多了、沉穩多了。

三是他殺降卒為不祥。在古代殺俘是被為不祥不義的事情,歷史上很多殺俘的名將都沒有好的名聲。陳友諒在與朱元璋對峙時殺了俘虜,而朱元璋反其道行之放了陳友諒的人,有病的還給予醫治。陳殺的結果肯定是更加激發朱元璋部隊的必死之心,因為戰死是死投降也是死,與其投降被殺不如戰場戰死,至少能夠給自己留個好名聲、給家人留個好遺產。

陳友諒擁兵六十萬,為什麼輸給了只有二十萬軍隊的朱元璋?

第四,多疑失將

一是自毀長城失良將。

陳友諒手下人才不少,但他不會用,甚至不相信自己的部下,幹了讓親者痛、仇者快的蠢事,自毀長城,悔之晚矣!

他的手下本來有一將另朱元璋非常的頭痛,這個人就是趙普勝。趙普勝號稱“雙刀趙”,有勇有謀,本來和巢湖的俞、廖一起投奔了朱元璋,但後來不知何故又投奔了徐壽輝。趙普勝駐守安慶,為陳友諒鎮守東大門!朱元璋欲戰陳友諒,必先過趙普勝這一關,但朱元璋安排徐達幾次進攻安排未能得手,反而損兵折將。朱元璋略施小計就離間了陳友諒和趙普勝,而趙普勝哪裡知道陳友諒欲除掉他,所以輕而易舉地被陳友諒誅殺。可憐勇猛的趙將軍,被自己孝忠的主子殺害,可謂奇冤。若是他當年能夠和廖永忠、俞廷玉等一併在朱元璋帳下效力,可能又是一個朱亮祖之類的開國元勳。所以說在亂世選擇主子是很重要的,哪怕你有通天的本事,在選擇主子的問題事關你是身敗名裂還是建功立業。誅殺趙普勝,不但失了一員優秀的將才,恐怕最重要的是失了軍心民心!

歷史上被皇帝主子自毀長城的事太多了,這些將才之所以能夠在亂世中脫穎而出,除了他過人的謀略勇力以外,肯定或多或少都會有方方面面的弱點,善於用人之主一般都能夠包容這個能將幹吏的缺點,發揮他們的長處和優點!陳友諒顯然不具備這方面的能力和胸襟!

二是優柔寡斷失軍心

陳友諒的左右金吾將軍就是否上岸脫困的問題意見相左,陳友諒兩邊的意見都沒有采納,導致左右金吾將軍同時投降朱元璋。

第五,固執失智

朱元璋能夠成事,一方面他自己有卓越的戰略眼光、超出常人的謀略,另一方面他善於聚集、用好身邊的將才謀士,他既能聽取劉伯溫、朱升的戰略謀劃,又能得到鐵冠道人、周巔假和尚等江湖異人的鼎力支持,這些江湖術士看起來瘋瘋巔巔,卻為朱元璋算來了東風,也為朱元璋算出了危難。

陳友諒並非沒有忠臣賢將,但他過於自信、偏激固執,不聽逆耳忠言,不信屬下勸告。他的手下張定邊有勇有謀、忠義護主,但陳友諒屢次忽視或者拒絕張定邊的勸告。陳友諒兵敗回到武漢,張定邊勸其安民息兵,整軍堅防,待機出擊,但陳友諒我行我素,集結舉國之兵,作孤注一擲;張定邊建議直搗南京,但陳友諒不顧後防空虛直奔南昌。

實踐證明,張定邊可是比徐達、常遇春更厲害的角色,只是他沒有遇到像朱元璋這樣的明主罷了!當然,最後張定邊能夠歸隱安享晚年,似乎又比徐達等人命運又好的一些!

"

陳友諒的地盤不比朱元璋小,他是長江中下游實力最強的義軍。

陳友諒的兵源不比朱元璋少,在誰有地盤誰就有兵源的時代,陳友諒的地盤大自然兵源就多,他與朱元璋的潘陽湖決戰擁兵六十萬,而朱元璋多少人?二十萬而已,雖然雙方都有號稱的成份,但陳之兵多於朱是不爭的事實。

陳友諒的財力不比朱元璋差,從陳友諒短時期打造長江內河最強大的水軍就可以看出,陳友諒造的船都是樓船,《明史》載,陳友諒的船“皆高數丈,飾以丹漆,每船三重,置走馬棚,上下人語聲不相聞,艫箱皆裹以鐵”,陳的船又高又大,又寬又堅,上面能走馬,最大的戰艦可以容納3000人,相當於現在一艘大型運輸艦或航空母艦的兵力。不論在現代還是在古代,能夠打造先進的戰船和強大的水軍,絕對是綜合實力的體現。陳友諒的樓船比朱元璋的艦隊無疑強了不止一個檔次。

陳友諒的地利不比朱元璋劣,在長江上爭奪地盤,誰在上游誰佔上風,畢竟逆流而上的滋味與陸戰中的仰攻沒有什麼差別。而且朱元璋處在陳友諒、張士誠的夾擊之中,不似陳友諒,他的北邊基本是土崩瓦解的元朝,他主要對手就是朱元璋。

陳友諒的武將不比朱元璋弱,尤以趙普勝、張定邊為冠,一個趙普勝就弄得朱元璋的頭號將軍徐達無計可施,一個張定邊就可以直搗黃龍弄得朱元璋灰頭土臉。

陳友諒擁兵六十萬,為什麼輸給了只有二十萬軍隊的朱元璋?

那麼為什麼陳友諒會輸給朱元璋呢?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戰略失誤

戰略和方向的失誤是最大的失誤,戰術上錯了還有彌補的機會,戰略上的失誤就不會有挽救的機會。而戰略上的選擇,一方面要有謀士的參謀,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有當政者自己的明斷。陳友諒的戰略失誤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是戰略目標選擇失誤。未能認清主要的敵人,或者說未能有效地、及時地聯合敵人的敵人來一起進攻敵人。在爭奪天下或者經營天下的過程中,敵人的敵人就是自己的朋友。而陳友諒顯然沒有認識到這個道理,他未能聯合已經與朱元璋結仇的張士誠就是明顯的失誤。也許在他的心目中,朱元璋根本無法與他匹敵?或者他認為張士誠不是他合作的菜,所以他只做了軍事的考慮,卻沒有從戰略方向上進行全面通盤宏觀的思考!朱元璋就不同了,他對全國特別是朱、陳、張三方勢力的形勢分析得非常的透徹,劉伯溫在給他獻的戰略對策中就明確提出:張士誠不過是守成之輩,而陳友諒才是最大的敵人;元朝的滅亡只是時間問題,只有解決了陳友諒、張士誠,才有足夠的時間去推翻元朝。可以說,在朱元璋、劉伯溫的算計中,陳友諒已經成為他們的第一敵人,而陳友諒顯然沒有把朱元璋作為最大的對手。

二是主攻方向選擇失誤。張士誠進攻韓林兒、劉福通最後的據點安豐,朱元璋唯恐自己北方的屏障被張士誠奪去,只能打著救援小明王的旗號在安豐與張士誠對決。在這種情況下,朱元璋的老巢南京肯定是空虛的,雖然有一個劉伯溫在鎮守,但畢竟主力已經被朱元璋帶走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陳友諒直接進攻南京,肯定會讓朱元璋首尾難顧。可惜陳友諒只是短視地把進攻目標定在了南昌,此時的南昌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嫡系鄧愈、趙德勝、薛顯鎮守,而且朱文正確實是朱明王朝難得的帥才,而鄧、趙、薛是朱明王朝難得的猛將,以至於陳友諒幾十萬大軍在曠日持久的攻城戰中喪失銳氣,給了朱元璋以足夠的迴旋之時和喘息之機。

第二,戰術失策

如果說戰略上的失誤是最大的失誤,那麼戰術上的失誤就是最直接的失誤。在三分在人、七分在天的背景下,如果戰術上能夠正確,也許能夠彌補一些戰略上的失誤,但如果戰略戰術同時失誤,那麼真的無藥可救。陳友諒不但在戰略上失誤,而且在戰術上敗筆連連,可謂該犯的錯誤他都犯了,焉能不敗?

一是重蹈連環之覆轍。世事難料,歷史上大規模的水戰都有一個驚人的相似,敗於火攻!也許在滔滔江面上,誰都不會想到火才是最致命的武器。陳友諒的水軍又不是曹操當年八十萬大軍下江南的北方兵,都是在水網密佈的江南縱橫多年的水軍,實在搞不懂他為什麼要把這些巨大的戰船用鐵鎖連起來!難道他不知道當年曹操的八十萬大軍就在因為這個連環被燒得一敗塗地?歷史的教訓如此深刻,為什麼陳友諒要重蹈覆轍呢?

陳友諒擁兵六十萬,為什麼輸給了只有二十萬軍隊的朱元璋?

二是未防反間之圈套。康茂才早就是朱元璋的人,他的老主子雖然被朱元璋誅殺,但他的少主子陳兆先還是朱元璋手下的得力干將,最後陳兆先為了朱元璋的宏圖大業獻身,可見朱元璋的馭人之術,也可見陳康對朱元璋的忠心。但陳友諒對朱元璋拋過來的釣鉤沒有絲毫的防備之心,對朱元璋把木橋換為古橋的變化沒有引起絲毫的警覺與重視,中了朱元璋的誘敵深入之計。

三是輕中緩兵之小技。圍攻南昌之時,朱文正為了拖住陳友諒,謊稱投降,陳友諒不知是計,無故拖延了數月。你既然孤注一擲、速戰速決,豈會在這南昌城守這空口的承諾。若是一舉奔下南昌,再順江而下奔取慶天,朱元璋焉能不首尾失顧、進退失據?

四是不慮失敗之退路。俗話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一著不慎,滿盤皆輸。陳友諒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希望畢其功於一役,希望發揮自己水軍的優勢在鄱陽湖與朱元璋決一死戰,一蹴而就打敗朱元璋。可是朱元璋是何等狡猾的人物,哪裡會拿自己的弱點與敵人的強處對抗,所以他始終避其鋒芒。朱元璋當然也想一舉殲滅陳友諒,所以他用有限的兵力封堵了陳友諒的退路,而陳友諒因為自己的過於自信,根本沒有考慮自己失敗的退路問題,導致最後沒有退路,被亂箭射死。為帝為王、為臣為將、為人為事,首先都要有最壞的打算,只有考慮最壞的打算才會最好的結果,即便失敗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歷史上但凡想找對對方主力大決戰一舉奠定勝局的主人公,大多最後都以失敗而告終!項羽如此,蔣介石亦如此!

陳友諒擁兵六十萬,為什麼輸給了只有二十萬軍隊的朱元璋?

第三,道義失勢

朱元璋雖然用陰謀害死了郭子興最後在軍中的勢力,但朱元璋的部隊本來就是他一手拉起來,這幫人都是朱元璋的死黨,在他們的心目中,朱元璋就是明主、真龍天子,都是農民起義、群雄並起,大家誰坐江山憑實力、憑功勞、憑威望,朱元璋並沒有道義上的失勢,而陳友諒則做得不太陽光,或者說不那麼服眾。

一是他弒舊主為不義。他本是徐壽輝的手下,但自恃羽翼豐滿,不但三番五次挾持徐壽輝,最後還安排自己的手下直接殺了徐壽輝,比起朱元璋對待曾經給他挖了無數坑的岳父郭子興,陳友諒所作所為為天下不恥,而且他還毫無掩飾地去做,也失去了軍心,至少失去了徐壽輝死黨、舊黨一派的支持。

二是他早稱王為不智。朱升給朱元璋的建議是“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朱元璋相信了,所以他寧願奉韓林兒為正統、為小明王,自己並沒有稱王;即使自己以後當了皇帝,還用了明作為王朝的名字,可見當時小明王韓林兒的影響力。陳友諒在徐壽輝沒有死的時候,就稱了漢王;殺了徐壽輝以後,直接就做了皇帝,顯然是想當皇帝得瘋了,直接把自己置於元軍及義軍的對立面,在這一點上朱元璋顯然比陳友諒明智多了、沉穩多了。

三是他殺降卒為不祥。在古代殺俘是被為不祥不義的事情,歷史上很多殺俘的名將都沒有好的名聲。陳友諒在與朱元璋對峙時殺了俘虜,而朱元璋反其道行之放了陳友諒的人,有病的還給予醫治。陳殺的結果肯定是更加激發朱元璋部隊的必死之心,因為戰死是死投降也是死,與其投降被殺不如戰場戰死,至少能夠給自己留個好名聲、給家人留個好遺產。

陳友諒擁兵六十萬,為什麼輸給了只有二十萬軍隊的朱元璋?

第四,多疑失將

一是自毀長城失良將。

陳友諒手下人才不少,但他不會用,甚至不相信自己的部下,幹了讓親者痛、仇者快的蠢事,自毀長城,悔之晚矣!

他的手下本來有一將另朱元璋非常的頭痛,這個人就是趙普勝。趙普勝號稱“雙刀趙”,有勇有謀,本來和巢湖的俞、廖一起投奔了朱元璋,但後來不知何故又投奔了徐壽輝。趙普勝駐守安慶,為陳友諒鎮守東大門!朱元璋欲戰陳友諒,必先過趙普勝這一關,但朱元璋安排徐達幾次進攻安排未能得手,反而損兵折將。朱元璋略施小計就離間了陳友諒和趙普勝,而趙普勝哪裡知道陳友諒欲除掉他,所以輕而易舉地被陳友諒誅殺。可憐勇猛的趙將軍,被自己孝忠的主子殺害,可謂奇冤。若是他當年能夠和廖永忠、俞廷玉等一併在朱元璋帳下效力,可能又是一個朱亮祖之類的開國元勳。所以說在亂世選擇主子是很重要的,哪怕你有通天的本事,在選擇主子的問題事關你是身敗名裂還是建功立業。誅殺趙普勝,不但失了一員優秀的將才,恐怕最重要的是失了軍心民心!

歷史上被皇帝主子自毀長城的事太多了,這些將才之所以能夠在亂世中脫穎而出,除了他過人的謀略勇力以外,肯定或多或少都會有方方面面的弱點,善於用人之主一般都能夠包容這個能將幹吏的缺點,發揮他們的長處和優點!陳友諒顯然不具備這方面的能力和胸襟!

二是優柔寡斷失軍心

陳友諒的左右金吾將軍就是否上岸脫困的問題意見相左,陳友諒兩邊的意見都沒有采納,導致左右金吾將軍同時投降朱元璋。

第五,固執失智

朱元璋能夠成事,一方面他自己有卓越的戰略眼光、超出常人的謀略,另一方面他善於聚集、用好身邊的將才謀士,他既能聽取劉伯溫、朱升的戰略謀劃,又能得到鐵冠道人、周巔假和尚等江湖異人的鼎力支持,這些江湖術士看起來瘋瘋巔巔,卻為朱元璋算來了東風,也為朱元璋算出了危難。

陳友諒並非沒有忠臣賢將,但他過於自信、偏激固執,不聽逆耳忠言,不信屬下勸告。他的手下張定邊有勇有謀、忠義護主,但陳友諒屢次忽視或者拒絕張定邊的勸告。陳友諒兵敗回到武漢,張定邊勸其安民息兵,整軍堅防,待機出擊,但陳友諒我行我素,集結舉國之兵,作孤注一擲;張定邊建議直搗南京,但陳友諒不顧後防空虛直奔南昌。

實踐證明,張定邊可是比徐達、常遇春更厲害的角色,只是他沒有遇到像朱元璋這樣的明主罷了!當然,最後張定邊能夠歸隱安享晚年,似乎又比徐達等人命運又好的一些!

陳友諒擁兵六十萬,為什麼輸給了只有二十萬軍隊的朱元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