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歷史長河之中為什麼只有拜占庭帝國的壽命超過了千年之限'

"

拜占庭帝國,其起點為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在名為拜占庭的舊希臘殖民地上建立君士坦丁堡城作為羅馬帝國的陪都。以後到364年,羅馬世界分裂成為東西兩個帝國。到476年,西羅馬滅亡,而東羅馬則一枝獨秀,仍能繼續維持其生存。直到1453年亡於土耳其人之手。若從364年算起,則這個帝國一共經歷1089年。千年帝國之稱的確當之無愧。

拜占庭帝國不僅壽命特長,而且更有不少光榮成就,其強盛和繁榮有時令人難以相信,並曾一再渡過難關,起死回生,似乎更可說是奇蹟。法國戰略大師薄富爾將軍曾說:“拜占庭證明掃蕩羅馬帝國的洪流可以被控制達千年之久,所以一切事情都是由人的意志和智慧來決定的。”

"

拜占庭帝國,其起點為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在名為拜占庭的舊希臘殖民地上建立君士坦丁堡城作為羅馬帝國的陪都。以後到364年,羅馬世界分裂成為東西兩個帝國。到476年,西羅馬滅亡,而東羅馬則一枝獨秀,仍能繼續維持其生存。直到1453年亡於土耳其人之手。若從364年算起,則這個帝國一共經歷1089年。千年帝國之稱的確當之無愧。

拜占庭帝國不僅壽命特長,而且更有不少光榮成就,其強盛和繁榮有時令人難以相信,並曾一再渡過難關,起死回生,似乎更可說是奇蹟。法國戰略大師薄富爾將軍曾說:“拜占庭證明掃蕩羅馬帝國的洪流可以被控制達千年之久,所以一切事情都是由人的意志和智慧來決定的。”

在人類歷史長河之中為什麼只有拜占庭帝國的壽命超過了千年之限

拜占庭雖發源於羅馬,但代表一種獨立文明,其並非舊帝國的偏安殘局,而是新時代的開啟。拜占庭在政治上保有若干東方規範,與羅馬的體制風格有所不同;文化上所包括的不僅為拉丁傳統,而尚有希臘傳統,此種混合文化比較宏觀而有彈性;宗教上,在東方流行的希臘正教也與羅馬正教不同,其與政治關係較密切而構成一種新國教。政治、文化、宗教的三結合遂產生新的民族精神,可以作為立國之本。

從地緣戰略觀點來看,國家的強弱貧富與地理背景有微妙關係。拜占庭的戰略重心為其首都君士坦丁堡,該城位於歐亞兩洲的交點上,控制著小亞細亞與巴爾幹之間的東西交通,以及來往於地中海與黑海之間的海運,其軍事和經濟價值都非常重要。這個都城的形勢不僅對其本身防衛極為有利,而且對整個帝國也能提供適當的戰略掩護;不僅構成完整國防體系的核心,而且對各地區的防務更能發揮統籌協調的功效。

君士坦丁堡呈三角形狀,三面均有高牆環繞,除沿海部分外,護城河寬達60尺,防禦工事極為強固,有天下第一要塞之稱。千餘年來曾抗拒多次猛烈攻擊。據統計,在617年到1453年之間,曾受到25次圍攻,而被敵攻入的次數則僅為3次。其中又有兩次是十字軍的“順手牽羊”,嚴格說來只有最後一次(1453年)始真正為土耳其人所攻陷。

"

拜占庭帝國,其起點為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在名為拜占庭的舊希臘殖民地上建立君士坦丁堡城作為羅馬帝國的陪都。以後到364年,羅馬世界分裂成為東西兩個帝國。到476年,西羅馬滅亡,而東羅馬則一枝獨秀,仍能繼續維持其生存。直到1453年亡於土耳其人之手。若從364年算起,則這個帝國一共經歷1089年。千年帝國之稱的確當之無愧。

拜占庭帝國不僅壽命特長,而且更有不少光榮成就,其強盛和繁榮有時令人難以相信,並曾一再渡過難關,起死回生,似乎更可說是奇蹟。法國戰略大師薄富爾將軍曾說:“拜占庭證明掃蕩羅馬帝國的洪流可以被控制達千年之久,所以一切事情都是由人的意志和智慧來決定的。”

在人類歷史長河之中為什麼只有拜占庭帝國的壽命超過了千年之限

拜占庭雖發源於羅馬,但代表一種獨立文明,其並非舊帝國的偏安殘局,而是新時代的開啟。拜占庭在政治上保有若干東方規範,與羅馬的體制風格有所不同;文化上所包括的不僅為拉丁傳統,而尚有希臘傳統,此種混合文化比較宏觀而有彈性;宗教上,在東方流行的希臘正教也與羅馬正教不同,其與政治關係較密切而構成一種新國教。政治、文化、宗教的三結合遂產生新的民族精神,可以作為立國之本。

從地緣戰略觀點來看,國家的強弱貧富與地理背景有微妙關係。拜占庭的戰略重心為其首都君士坦丁堡,該城位於歐亞兩洲的交點上,控制著小亞細亞與巴爾幹之間的東西交通,以及來往於地中海與黑海之間的海運,其軍事和經濟價值都非常重要。這個都城的形勢不僅對其本身防衛極為有利,而且對整個帝國也能提供適當的戰略掩護;不僅構成完整國防體系的核心,而且對各地區的防務更能發揮統籌協調的功效。

君士坦丁堡呈三角形狀,三面均有高牆環繞,除沿海部分外,護城河寬達60尺,防禦工事極為強固,有天下第一要塞之稱。千餘年來曾抗拒多次猛烈攻擊。據統計,在617年到1453年之間,曾受到25次圍攻,而被敵攻入的次數則僅為3次。其中又有兩次是十字軍的“順手牽羊”,嚴格說來只有最後一次(1453年)始真正為土耳其人所攻陷。

在人類歷史長河之中為什麼只有拜占庭帝國的壽命超過了千年之限

拜占庭的地理位置在經濟上也帶來莫大的利益。東部在舊帝國時代即早已成為最繁榮的地區,不僅壟斷地中海貿易,而且也與波斯建立了商務關係。當西方衰敗之後,東方則相對日益昌盛。許多城市紛紛出現,拜占庭的人口幾乎有一半均為城市居民。農業方面也有相當發展。埃及、小亞細亞、敘利亞等省區都有豐富農產足以供養都市人口而有餘。所以,拜占庭有其健全平衡的經濟發展,並能形成穩定的國力基礎。

富國固為強兵之本,但若無適當的軍事力量,則巨大財富之累積,對於國家可能不但無益,反而有害。拜占庭的戰略環境頗不安全,必須在軍事方面付出極大的努力,否則很難倖存。因此,除君士坦丁堡有極堅固的設防以外,邊疆地區也都已建立巨大的防禦工事網,各重要城市也都已要塞化。舉例來說,在多瑙河上有52座堡壘構成第一道防線,在其南面又有27座堡壘構成第二線。此種規模宏偉的國防體系的建立自非朝夕之功,其執政者必須有遠大眼光,堅毅精神,不惜成本,持之以恆,然後始能逐步完成。

無論是經濟發展或國防建設,又都必須有適當的政治氣候與之配合,否則仍難有所成。拜占庭承西羅馬的遺風,其宮廷政治時常受到政變陰謀和權力鬥爭的影響,尤其是未能建立正常合理的繼承製度,更是國內政治不易保持長期安定的主因。不過,拜占庭有其組織極佳的文官制度,行政效率頗高,官吏多能奉公守法,盡忠職守,不受政變的影響。貴族階級都曾受良好教育,對政治具有責任感。尤其是東羅馬皇帝之中有不少傑出人才。他們之中有些出身寒微,或用不正當手段奪得帝位,但就政績而言,又頗為優良。總結言之,這個帝國在政治上固然不無弱點,但無論文治武功又還是常有令人讚賞的成就。

拜占庭建國之初,處於四面皆敵的惡劣環境之中,其統治者以自保為第一優先,在戰略上是完全採取守勢。直到裘斯提尼安即帝位後,始企圖收復失地,重振帝國雄風。於是在貝里沙流斯和納爾西斯等名將率領之下,拜占庭部隊曾經收復意大利南部和中部,並遠征北非。此種勝利並非由於拜占庭享有數量優勢,而是武器、戰術和將道都比敵人高明,尤其是現在已經不太為人知道的貝里沙流斯,其事蹟和思想都值得研究。

不過從大戰略的觀點來看,裘斯提尼安的勝利和征服不僅只是曇花一現,而且甚至於得不償失。長期戰爭使國力受到巨大消耗,在其死後遂使其繼承人在軍事和經濟上都面臨難以收拾的殘局。接著毛里斯皇帝(582–602)遂決心改革,重新確立國家戰略的基本觀念,而此種觀念在此後五個世紀中大致都能維持不變。

毛里斯的基本觀念簡單而易於瞭解。以當時的拜占庭而言,其國力是攻則不足而守則有餘。國內工商業發達,人民安享高水準生活,對侵略和征服早已喪失興趣。領土的擴張不僅要付出重大成本,而且在管理上和防守上也會增加無窮的煩惱。所以,拜占庭對於不能消化的領土實無尋求之必要。拜占庭的惟一目的即為確保其現有的領土和財富,並永遠過著富強康樂的生活。所以,其戰略構想為企圖使用各種手段以避免戰爭,最好是能使敵人知難而退,不敢進犯。此即所謂守勢的嚇阻戰略,換言之,就是用防禦手段來達到嚇阻目的。大致說來,與現代的瑞士頗為類似。

毛里斯基於此種構想,遂著手建立一套完整的國防體系,其主要目的即所謂“長治久安”:一方面企圖用最小的成本來維護最大的安全;另一方面又可預防國內軍閥叛亂的危險。概括言之,可分下述四點:(1)健全人事制度,使軍事人員的升遷調動之權都直屬中央,部隊指揮官不得擅專;(2)減少傭兵人數,並對其任務加以嚴格限制,只用來組成中央戰略預備隊和充任邊防部隊的骨幹;(3)建立民兵制,並依賴他們來防守邊疆,同時建築要塞網來增強防禦;(4)對於民兵採取免稅和授田的措施,在邊區逐步推行兵農合一的制度。此種制度又與中國唐代府兵制頗為類似。

"

拜占庭帝國,其起點為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在名為拜占庭的舊希臘殖民地上建立君士坦丁堡城作為羅馬帝國的陪都。以後到364年,羅馬世界分裂成為東西兩個帝國。到476年,西羅馬滅亡,而東羅馬則一枝獨秀,仍能繼續維持其生存。直到1453年亡於土耳其人之手。若從364年算起,則這個帝國一共經歷1089年。千年帝國之稱的確當之無愧。

拜占庭帝國不僅壽命特長,而且更有不少光榮成就,其強盛和繁榮有時令人難以相信,並曾一再渡過難關,起死回生,似乎更可說是奇蹟。法國戰略大師薄富爾將軍曾說:“拜占庭證明掃蕩羅馬帝國的洪流可以被控制達千年之久,所以一切事情都是由人的意志和智慧來決定的。”

在人類歷史長河之中為什麼只有拜占庭帝國的壽命超過了千年之限

拜占庭雖發源於羅馬,但代表一種獨立文明,其並非舊帝國的偏安殘局,而是新時代的開啟。拜占庭在政治上保有若干東方規範,與羅馬的體制風格有所不同;文化上所包括的不僅為拉丁傳統,而尚有希臘傳統,此種混合文化比較宏觀而有彈性;宗教上,在東方流行的希臘正教也與羅馬正教不同,其與政治關係較密切而構成一種新國教。政治、文化、宗教的三結合遂產生新的民族精神,可以作為立國之本。

從地緣戰略觀點來看,國家的強弱貧富與地理背景有微妙關係。拜占庭的戰略重心為其首都君士坦丁堡,該城位於歐亞兩洲的交點上,控制著小亞細亞與巴爾幹之間的東西交通,以及來往於地中海與黑海之間的海運,其軍事和經濟價值都非常重要。這個都城的形勢不僅對其本身防衛極為有利,而且對整個帝國也能提供適當的戰略掩護;不僅構成完整國防體系的核心,而且對各地區的防務更能發揮統籌協調的功效。

君士坦丁堡呈三角形狀,三面均有高牆環繞,除沿海部分外,護城河寬達60尺,防禦工事極為強固,有天下第一要塞之稱。千餘年來曾抗拒多次猛烈攻擊。據統計,在617年到1453年之間,曾受到25次圍攻,而被敵攻入的次數則僅為3次。其中又有兩次是十字軍的“順手牽羊”,嚴格說來只有最後一次(1453年)始真正為土耳其人所攻陷。

在人類歷史長河之中為什麼只有拜占庭帝國的壽命超過了千年之限

拜占庭的地理位置在經濟上也帶來莫大的利益。東部在舊帝國時代即早已成為最繁榮的地區,不僅壟斷地中海貿易,而且也與波斯建立了商務關係。當西方衰敗之後,東方則相對日益昌盛。許多城市紛紛出現,拜占庭的人口幾乎有一半均為城市居民。農業方面也有相當發展。埃及、小亞細亞、敘利亞等省區都有豐富農產足以供養都市人口而有餘。所以,拜占庭有其健全平衡的經濟發展,並能形成穩定的國力基礎。

富國固為強兵之本,但若無適當的軍事力量,則巨大財富之累積,對於國家可能不但無益,反而有害。拜占庭的戰略環境頗不安全,必須在軍事方面付出極大的努力,否則很難倖存。因此,除君士坦丁堡有極堅固的設防以外,邊疆地區也都已建立巨大的防禦工事網,各重要城市也都已要塞化。舉例來說,在多瑙河上有52座堡壘構成第一道防線,在其南面又有27座堡壘構成第二線。此種規模宏偉的國防體系的建立自非朝夕之功,其執政者必須有遠大眼光,堅毅精神,不惜成本,持之以恆,然後始能逐步完成。

無論是經濟發展或國防建設,又都必須有適當的政治氣候與之配合,否則仍難有所成。拜占庭承西羅馬的遺風,其宮廷政治時常受到政變陰謀和權力鬥爭的影響,尤其是未能建立正常合理的繼承製度,更是國內政治不易保持長期安定的主因。不過,拜占庭有其組織極佳的文官制度,行政效率頗高,官吏多能奉公守法,盡忠職守,不受政變的影響。貴族階級都曾受良好教育,對政治具有責任感。尤其是東羅馬皇帝之中有不少傑出人才。他們之中有些出身寒微,或用不正當手段奪得帝位,但就政績而言,又頗為優良。總結言之,這個帝國在政治上固然不無弱點,但無論文治武功又還是常有令人讚賞的成就。

拜占庭建國之初,處於四面皆敵的惡劣環境之中,其統治者以自保為第一優先,在戰略上是完全採取守勢。直到裘斯提尼安即帝位後,始企圖收復失地,重振帝國雄風。於是在貝里沙流斯和納爾西斯等名將率領之下,拜占庭部隊曾經收復意大利南部和中部,並遠征北非。此種勝利並非由於拜占庭享有數量優勢,而是武器、戰術和將道都比敵人高明,尤其是現在已經不太為人知道的貝里沙流斯,其事蹟和思想都值得研究。

不過從大戰略的觀點來看,裘斯提尼安的勝利和征服不僅只是曇花一現,而且甚至於得不償失。長期戰爭使國力受到巨大消耗,在其死後遂使其繼承人在軍事和經濟上都面臨難以收拾的殘局。接著毛里斯皇帝(582–602)遂決心改革,重新確立國家戰略的基本觀念,而此種觀念在此後五個世紀中大致都能維持不變。

毛里斯的基本觀念簡單而易於瞭解。以當時的拜占庭而言,其國力是攻則不足而守則有餘。國內工商業發達,人民安享高水準生活,對侵略和征服早已喪失興趣。領土的擴張不僅要付出重大成本,而且在管理上和防守上也會增加無窮的煩惱。所以,拜占庭對於不能消化的領土實無尋求之必要。拜占庭的惟一目的即為確保其現有的領土和財富,並永遠過著富強康樂的生活。所以,其戰略構想為企圖使用各種手段以避免戰爭,最好是能使敵人知難而退,不敢進犯。此即所謂守勢的嚇阻戰略,換言之,就是用防禦手段來達到嚇阻目的。大致說來,與現代的瑞士頗為類似。

毛里斯基於此種構想,遂著手建立一套完整的國防體系,其主要目的即所謂“長治久安”:一方面企圖用最小的成本來維護最大的安全;另一方面又可預防國內軍閥叛亂的危險。概括言之,可分下述四點:(1)健全人事制度,使軍事人員的升遷調動之權都直屬中央,部隊指揮官不得擅專;(2)減少傭兵人數,並對其任務加以嚴格限制,只用來組成中央戰略預備隊和充任邊防部隊的骨幹;(3)建立民兵制,並依賴他們來防守邊疆,同時建築要塞網來增強防禦;(4)對於民兵採取免稅和授田的措施,在邊區逐步推行兵農合一的制度。此種制度又與中國唐代府兵制頗為類似。

在人類歷史長河之中為什麼只有拜占庭帝國的壽命超過了千年之限

當然,任何制度的建立都非一蹴而就,以後拜占庭的國防組織又有更進一步的改進,那就是把重要邊疆地帶劃分為若干“軍區”。因為這個帝國幾乎可能從任何方向上受到奇襲,假使敵軍穿透了帝國的外圍,則不設防的內地省區就會受到無情的蹂躪,而中央預備隊也可能來不及救援,於是國家元氣必將受到嚴重傷害。設立軍區的目的即為保持一種區域性的高度戒備。

7世紀時,拜占庭共設立13個軍區,到10世紀時,又增加到30個軍區,這也許可以暗示邊患有日益嚴重的趨勢。但在此300年間,拜占庭的軍隊總數並未成比例增加,所以增設軍區的真正原因也就似乎很難理解,不過有一種可能,即故意虛張聲勢以炫耀兵力的強大,藉以對異族產生威懾作用。

軍區設有司令一人,不僅指揮軍事,而且兼理民政。通常每個軍區的常備兵力都是一個軍,每個軍下轄兩到三個師。基本戰術單位為營,員額為 300到400人。一個師所轄的營數為5到8個,可見其編制相當具有彈性。在其正常狀況時,拜占庭的常備陸軍兵總數約在 12萬人到15萬人之間。以如此少量兵力防守那樣遼闊的邊區實非易事,其常能完成任務似應歸於下述兩點理由:(1)有設計極佳的戰略防禦體系;(2)常備兵力雖少但素質極佳,而且又有民兵的支援。

每個軍區都有若干戰略據點(要塞),其間有良好的道路交通和相當有效的通信聯絡。另有高度機動化兵力(通常為重騎兵,相當於現代裝甲部隊)供緊急救援之用。通常入侵的異族都無法攻陷那些據點,因為他們缺乏攻城的能力。同時,由於缺乏適當的後勤組織,他們又必須分散兵力去搶奪給養。於是拜占庭的機動兵力就會乘機反擊,並把他們逐出界外。因為有要塞的掩護,再加上高速的行動,遂常能以寡敵眾,以少勝多。

拜占庭的陸軍在組織上完全像一支現代部隊,與當時其他民族比較真是進步得太多了。概括地說,其組織分為戰鬥和後勤兩方面。戰鬥兵力分為騎、步、炮三兵種,而其精兵則為重騎兵,相當於現代裝甲部隊,經常構成打擊敵人的主力。其人馬都曾受過嚴格訓練,能適應各種不同戰略情況。又有一特點必須說明:他們並非靠衝擊取勝,而是憑藉火力(弓箭)來擊敗敵人。其射技極佳,幾乎百發百中。雖名為重騎兵,但裝甲很輕,不準備與敵人作白刃戰,遂更能提高其機動性。這一點與蒙古騎兵的戰術頗為類似。

步兵分為輕重兩類:重步兵在戰鬥時構成戰術基礎,其隊形兼有希臘方陣和羅馬兵團之優點;輕步兵則擔負某些次要任務,例如要塞的防守。炮兵使用各種投射武器(彈射機),所發射物體有石塊、矢箭、火球等。民兵均為輕步兵,除支援常備軍以外,也可從事游擊戰。

後勤方面則更有超時代的高度組織和效率,包括補給、工程、運輸、通信、醫護等單位在內。尤其值得強調的,古代西方陸軍中有編制以內的軍醫單位者,可能這是唯一的記錄。拜占庭陸軍的每一個營都配屬有軍醫一人,擔架手若干人。因為人是該國最寶貴的資源,所以對於傷患的救護特別重視。

拜占庭雖有如此完善的軍事組織,但其本國籍兵員的召募又始終為一經常存在的難題。拜占庭未能恢復羅馬早期的徵兵制,實為國家安全領域中的根本弱點。最初,由於邊遠地區,例如安納托利亞、伊蘇里亞、亞美尼亞等地,民風強悍,常能發揮保鄉衛國的精神,所以也就成為最重要的軍事人力來源。至於大都市和內部富庶地區則很少有人願意當兵。到其歷史後期,由於亞洲省區逐漸喪失,兵源遂日益缺乏,而只好儘量僱用外籍傭兵,其結果即為國勢隨之而日益衰頹。

拜占庭有相當良好的軍事教育,其軍官的培育也已制度化,足以使優秀人才出頭。各軍區司令定期輪調,其目的不僅為防止軍閥割據,而也可以養成朝氣。為提高軍官的學識水準和應變能力,拜占庭又有非常優秀的軍事教科書。毛里斯皇帝著書的目的為造就其國家的將才。將軍(即軍區司令)的頭銜為“strategos”,其書遂定名為“Strategicon”其意義就是“將軍之學。”

利奧六世又有“智者”之稱,在思想方面不僅繼承毛里斯而更能發揚光大。他認為為將者智重於勇,不可輕敵冒險,這與中世紀西歐武士們只知重視匹夫之勇,真乃不可同日而語。他的書對於戰爭已經作了相當科學化的研究,對各種不同的情況,各種不同的敵人,以及應採取何種戰法,都曾作精密的分析。此種規律或範式,遂定名為Tactica,此一名詞的來源出於希臘字“Taxis”,其意義為戰鬥單位,所以利奧之書也就是戰鬥單位的教範。

拜占庭在大戰略層面上的最大成就是對海權和陸權的整合運用,使二者互相補益,相得益彰。羅馬在布匿克戰爭中雖曾憑藉海權來獲致勝利,但羅馬始終還不算是海洋國家。拜占庭則不一樣,海權對於這個帝國的興衰具有非常重大的影響。拜占庭之所以能繁榮強盛,歷久不衰,海權的靈活運用實為主因之一。甚至於在裘斯提尼安的時代,拜占庭之所以能遠征意大利和北非,收復失地,也都是有賴於海權的支持;否則即令有貝里沙流斯那樣的名將,也還是不能立功異域。

海權不僅對國家經濟有重大貢獻,而且又能與陸權相輔相成,合作無間,構成其國家戰略的第二根支柱。由於有海軍配合,陸軍的戰略機動性也隨之而更為增強,於是整個帝國的防衛遂能發揮高度的韌性。拜占庭的敵人,例如柔然人、阿拉伯人、土耳其人,都逐漸認清除非他們也有一支第一流的海軍,否則在戰略上即無法和拜占庭競爭。因此,在千餘年的歷史中,曾一再出現激烈的海軍軍備競賽和制海權爭奪戰。

拜占庭不僅有完整的海軍基地網,強大的艦隊,優秀的海員,而且還控制著建立大海權所必需的工業和材料,而其他國家對這些資源則常感缺乏,所以在競賽中自非其對手。此外,拜占庭還有一種祕密武器,即具有神祕意味的“希臘火”,通常也稱為“海火”或“溼火”。其成分在當時是一種高度機密,今天更無人知道。據現代專家推測,可能是一種易燃的流質物,用噴射方式灑在海面上,引起燃燒以焚燬敵船。公元673年,當阿拉伯艦隊企圖通過達達尼爾海峽時,拜占庭人即曾使用此種防禦武器而使其受到重創。雖然“希臘火”的真相還是一個謎,但至少可以暗示拜占庭在那個時代享有戰術優勢。

"

拜占庭帝國,其起點為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在名為拜占庭的舊希臘殖民地上建立君士坦丁堡城作為羅馬帝國的陪都。以後到364年,羅馬世界分裂成為東西兩個帝國。到476年,西羅馬滅亡,而東羅馬則一枝獨秀,仍能繼續維持其生存。直到1453年亡於土耳其人之手。若從364年算起,則這個帝國一共經歷1089年。千年帝國之稱的確當之無愧。

拜占庭帝國不僅壽命特長,而且更有不少光榮成就,其強盛和繁榮有時令人難以相信,並曾一再渡過難關,起死回生,似乎更可說是奇蹟。法國戰略大師薄富爾將軍曾說:“拜占庭證明掃蕩羅馬帝國的洪流可以被控制達千年之久,所以一切事情都是由人的意志和智慧來決定的。”

在人類歷史長河之中為什麼只有拜占庭帝國的壽命超過了千年之限

拜占庭雖發源於羅馬,但代表一種獨立文明,其並非舊帝國的偏安殘局,而是新時代的開啟。拜占庭在政治上保有若干東方規範,與羅馬的體制風格有所不同;文化上所包括的不僅為拉丁傳統,而尚有希臘傳統,此種混合文化比較宏觀而有彈性;宗教上,在東方流行的希臘正教也與羅馬正教不同,其與政治關係較密切而構成一種新國教。政治、文化、宗教的三結合遂產生新的民族精神,可以作為立國之本。

從地緣戰略觀點來看,國家的強弱貧富與地理背景有微妙關係。拜占庭的戰略重心為其首都君士坦丁堡,該城位於歐亞兩洲的交點上,控制著小亞細亞與巴爾幹之間的東西交通,以及來往於地中海與黑海之間的海運,其軍事和經濟價值都非常重要。這個都城的形勢不僅對其本身防衛極為有利,而且對整個帝國也能提供適當的戰略掩護;不僅構成完整國防體系的核心,而且對各地區的防務更能發揮統籌協調的功效。

君士坦丁堡呈三角形狀,三面均有高牆環繞,除沿海部分外,護城河寬達60尺,防禦工事極為強固,有天下第一要塞之稱。千餘年來曾抗拒多次猛烈攻擊。據統計,在617年到1453年之間,曾受到25次圍攻,而被敵攻入的次數則僅為3次。其中又有兩次是十字軍的“順手牽羊”,嚴格說來只有最後一次(1453年)始真正為土耳其人所攻陷。

在人類歷史長河之中為什麼只有拜占庭帝國的壽命超過了千年之限

拜占庭的地理位置在經濟上也帶來莫大的利益。東部在舊帝國時代即早已成為最繁榮的地區,不僅壟斷地中海貿易,而且也與波斯建立了商務關係。當西方衰敗之後,東方則相對日益昌盛。許多城市紛紛出現,拜占庭的人口幾乎有一半均為城市居民。農業方面也有相當發展。埃及、小亞細亞、敘利亞等省區都有豐富農產足以供養都市人口而有餘。所以,拜占庭有其健全平衡的經濟發展,並能形成穩定的國力基礎。

富國固為強兵之本,但若無適當的軍事力量,則巨大財富之累積,對於國家可能不但無益,反而有害。拜占庭的戰略環境頗不安全,必須在軍事方面付出極大的努力,否則很難倖存。因此,除君士坦丁堡有極堅固的設防以外,邊疆地區也都已建立巨大的防禦工事網,各重要城市也都已要塞化。舉例來說,在多瑙河上有52座堡壘構成第一道防線,在其南面又有27座堡壘構成第二線。此種規模宏偉的國防體系的建立自非朝夕之功,其執政者必須有遠大眼光,堅毅精神,不惜成本,持之以恆,然後始能逐步完成。

無論是經濟發展或國防建設,又都必須有適當的政治氣候與之配合,否則仍難有所成。拜占庭承西羅馬的遺風,其宮廷政治時常受到政變陰謀和權力鬥爭的影響,尤其是未能建立正常合理的繼承製度,更是國內政治不易保持長期安定的主因。不過,拜占庭有其組織極佳的文官制度,行政效率頗高,官吏多能奉公守法,盡忠職守,不受政變的影響。貴族階級都曾受良好教育,對政治具有責任感。尤其是東羅馬皇帝之中有不少傑出人才。他們之中有些出身寒微,或用不正當手段奪得帝位,但就政績而言,又頗為優良。總結言之,這個帝國在政治上固然不無弱點,但無論文治武功又還是常有令人讚賞的成就。

拜占庭建國之初,處於四面皆敵的惡劣環境之中,其統治者以自保為第一優先,在戰略上是完全採取守勢。直到裘斯提尼安即帝位後,始企圖收復失地,重振帝國雄風。於是在貝里沙流斯和納爾西斯等名將率領之下,拜占庭部隊曾經收復意大利南部和中部,並遠征北非。此種勝利並非由於拜占庭享有數量優勢,而是武器、戰術和將道都比敵人高明,尤其是現在已經不太為人知道的貝里沙流斯,其事蹟和思想都值得研究。

不過從大戰略的觀點來看,裘斯提尼安的勝利和征服不僅只是曇花一現,而且甚至於得不償失。長期戰爭使國力受到巨大消耗,在其死後遂使其繼承人在軍事和經濟上都面臨難以收拾的殘局。接著毛里斯皇帝(582–602)遂決心改革,重新確立國家戰略的基本觀念,而此種觀念在此後五個世紀中大致都能維持不變。

毛里斯的基本觀念簡單而易於瞭解。以當時的拜占庭而言,其國力是攻則不足而守則有餘。國內工商業發達,人民安享高水準生活,對侵略和征服早已喪失興趣。領土的擴張不僅要付出重大成本,而且在管理上和防守上也會增加無窮的煩惱。所以,拜占庭對於不能消化的領土實無尋求之必要。拜占庭的惟一目的即為確保其現有的領土和財富,並永遠過著富強康樂的生活。所以,其戰略構想為企圖使用各種手段以避免戰爭,最好是能使敵人知難而退,不敢進犯。此即所謂守勢的嚇阻戰略,換言之,就是用防禦手段來達到嚇阻目的。大致說來,與現代的瑞士頗為類似。

毛里斯基於此種構想,遂著手建立一套完整的國防體系,其主要目的即所謂“長治久安”:一方面企圖用最小的成本來維護最大的安全;另一方面又可預防國內軍閥叛亂的危險。概括言之,可分下述四點:(1)健全人事制度,使軍事人員的升遷調動之權都直屬中央,部隊指揮官不得擅專;(2)減少傭兵人數,並對其任務加以嚴格限制,只用來組成中央戰略預備隊和充任邊防部隊的骨幹;(3)建立民兵制,並依賴他們來防守邊疆,同時建築要塞網來增強防禦;(4)對於民兵採取免稅和授田的措施,在邊區逐步推行兵農合一的制度。此種制度又與中國唐代府兵制頗為類似。

在人類歷史長河之中為什麼只有拜占庭帝國的壽命超過了千年之限

當然,任何制度的建立都非一蹴而就,以後拜占庭的國防組織又有更進一步的改進,那就是把重要邊疆地帶劃分為若干“軍區”。因為這個帝國幾乎可能從任何方向上受到奇襲,假使敵軍穿透了帝國的外圍,則不設防的內地省區就會受到無情的蹂躪,而中央預備隊也可能來不及救援,於是國家元氣必將受到嚴重傷害。設立軍區的目的即為保持一種區域性的高度戒備。

7世紀時,拜占庭共設立13個軍區,到10世紀時,又增加到30個軍區,這也許可以暗示邊患有日益嚴重的趨勢。但在此300年間,拜占庭的軍隊總數並未成比例增加,所以增設軍區的真正原因也就似乎很難理解,不過有一種可能,即故意虛張聲勢以炫耀兵力的強大,藉以對異族產生威懾作用。

軍區設有司令一人,不僅指揮軍事,而且兼理民政。通常每個軍區的常備兵力都是一個軍,每個軍下轄兩到三個師。基本戰術單位為營,員額為 300到400人。一個師所轄的營數為5到8個,可見其編制相當具有彈性。在其正常狀況時,拜占庭的常備陸軍兵總數約在 12萬人到15萬人之間。以如此少量兵力防守那樣遼闊的邊區實非易事,其常能完成任務似應歸於下述兩點理由:(1)有設計極佳的戰略防禦體系;(2)常備兵力雖少但素質極佳,而且又有民兵的支援。

每個軍區都有若干戰略據點(要塞),其間有良好的道路交通和相當有效的通信聯絡。另有高度機動化兵力(通常為重騎兵,相當於現代裝甲部隊)供緊急救援之用。通常入侵的異族都無法攻陷那些據點,因為他們缺乏攻城的能力。同時,由於缺乏適當的後勤組織,他們又必須分散兵力去搶奪給養。於是拜占庭的機動兵力就會乘機反擊,並把他們逐出界外。因為有要塞的掩護,再加上高速的行動,遂常能以寡敵眾,以少勝多。

拜占庭的陸軍在組織上完全像一支現代部隊,與當時其他民族比較真是進步得太多了。概括地說,其組織分為戰鬥和後勤兩方面。戰鬥兵力分為騎、步、炮三兵種,而其精兵則為重騎兵,相當於現代裝甲部隊,經常構成打擊敵人的主力。其人馬都曾受過嚴格訓練,能適應各種不同戰略情況。又有一特點必須說明:他們並非靠衝擊取勝,而是憑藉火力(弓箭)來擊敗敵人。其射技極佳,幾乎百發百中。雖名為重騎兵,但裝甲很輕,不準備與敵人作白刃戰,遂更能提高其機動性。這一點與蒙古騎兵的戰術頗為類似。

步兵分為輕重兩類:重步兵在戰鬥時構成戰術基礎,其隊形兼有希臘方陣和羅馬兵團之優點;輕步兵則擔負某些次要任務,例如要塞的防守。炮兵使用各種投射武器(彈射機),所發射物體有石塊、矢箭、火球等。民兵均為輕步兵,除支援常備軍以外,也可從事游擊戰。

後勤方面則更有超時代的高度組織和效率,包括補給、工程、運輸、通信、醫護等單位在內。尤其值得強調的,古代西方陸軍中有編制以內的軍醫單位者,可能這是唯一的記錄。拜占庭陸軍的每一個營都配屬有軍醫一人,擔架手若干人。因為人是該國最寶貴的資源,所以對於傷患的救護特別重視。

拜占庭雖有如此完善的軍事組織,但其本國籍兵員的召募又始終為一經常存在的難題。拜占庭未能恢復羅馬早期的徵兵制,實為國家安全領域中的根本弱點。最初,由於邊遠地區,例如安納托利亞、伊蘇里亞、亞美尼亞等地,民風強悍,常能發揮保鄉衛國的精神,所以也就成為最重要的軍事人力來源。至於大都市和內部富庶地區則很少有人願意當兵。到其歷史後期,由於亞洲省區逐漸喪失,兵源遂日益缺乏,而只好儘量僱用外籍傭兵,其結果即為國勢隨之而日益衰頹。

拜占庭有相當良好的軍事教育,其軍官的培育也已制度化,足以使優秀人才出頭。各軍區司令定期輪調,其目的不僅為防止軍閥割據,而也可以養成朝氣。為提高軍官的學識水準和應變能力,拜占庭又有非常優秀的軍事教科書。毛里斯皇帝著書的目的為造就其國家的將才。將軍(即軍區司令)的頭銜為“strategos”,其書遂定名為“Strategicon”其意義就是“將軍之學。”

利奧六世又有“智者”之稱,在思想方面不僅繼承毛里斯而更能發揚光大。他認為為將者智重於勇,不可輕敵冒險,這與中世紀西歐武士們只知重視匹夫之勇,真乃不可同日而語。他的書對於戰爭已經作了相當科學化的研究,對各種不同的情況,各種不同的敵人,以及應採取何種戰法,都曾作精密的分析。此種規律或範式,遂定名為Tactica,此一名詞的來源出於希臘字“Taxis”,其意義為戰鬥單位,所以利奧之書也就是戰鬥單位的教範。

拜占庭在大戰略層面上的最大成就是對海權和陸權的整合運用,使二者互相補益,相得益彰。羅馬在布匿克戰爭中雖曾憑藉海權來獲致勝利,但羅馬始終還不算是海洋國家。拜占庭則不一樣,海權對於這個帝國的興衰具有非常重大的影響。拜占庭之所以能繁榮強盛,歷久不衰,海權的靈活運用實為主因之一。甚至於在裘斯提尼安的時代,拜占庭之所以能遠征意大利和北非,收復失地,也都是有賴於海權的支持;否則即令有貝里沙流斯那樣的名將,也還是不能立功異域。

海權不僅對國家經濟有重大貢獻,而且又能與陸權相輔相成,合作無間,構成其國家戰略的第二根支柱。由於有海軍配合,陸軍的戰略機動性也隨之而更為增強,於是整個帝國的防衛遂能發揮高度的韌性。拜占庭的敵人,例如柔然人、阿拉伯人、土耳其人,都逐漸認清除非他們也有一支第一流的海軍,否則在戰略上即無法和拜占庭競爭。因此,在千餘年的歷史中,曾一再出現激烈的海軍軍備競賽和制海權爭奪戰。

拜占庭不僅有完整的海軍基地網,強大的艦隊,優秀的海員,而且還控制著建立大海權所必需的工業和材料,而其他國家對這些資源則常感缺乏,所以在競賽中自非其對手。此外,拜占庭還有一種祕密武器,即具有神祕意味的“希臘火”,通常也稱為“海火”或“溼火”。其成分在當時是一種高度機密,今天更無人知道。據現代專家推測,可能是一種易燃的流質物,用噴射方式灑在海面上,引起燃燒以焚燬敵船。公元673年,當阿拉伯艦隊企圖通過達達尼爾海峽時,拜占庭人即曾使用此種防禦武器而使其受到重創。雖然“希臘火”的真相還是一個謎,但至少可以暗示拜占庭在那個時代享有戰術優勢。

在人類歷史長河之中為什麼只有拜占庭帝國的壽命超過了千年之限

但是曼齊克特之戰替千年帝國敲響了第一聲喪鐘,拜占庭的危亡已指日可待。此後雖又拖了382年,但只是苟延殘喘。

當土耳其蘇丹穆罕默德二世(Mahomet Ⅱ)在1453年親領 20萬大軍,海陸並進,殺到城邊時,拜占庭城外已無寸土,城內只有少量傭兵。雖然居民百萬,適合服役的男子有25萬人之多,但皇帝下詔召募自動投效的壯丁時,應召者只有4973人,加上西歐所派來的少數援軍,一共只有守軍8000人,所以城牆上有許多地段幾乎無人防守。當攻城戰達到高潮時,一片殺聲震天,城內居民除祈禱奇蹟出現以外,就只好束手待斃。如此國家若不滅亡,實無天理!最後,由於內在的弱點,外援的缺乏,再加上火炮的轟擊(土耳其人所用火炮有許多都是西方所製造),終於在1453年5月30日宣告拜占庭的死亡。

"

拜占庭帝國,其起點為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在名為拜占庭的舊希臘殖民地上建立君士坦丁堡城作為羅馬帝國的陪都。以後到364年,羅馬世界分裂成為東西兩個帝國。到476年,西羅馬滅亡,而東羅馬則一枝獨秀,仍能繼續維持其生存。直到1453年亡於土耳其人之手。若從364年算起,則這個帝國一共經歷1089年。千年帝國之稱的確當之無愧。

拜占庭帝國不僅壽命特長,而且更有不少光榮成就,其強盛和繁榮有時令人難以相信,並曾一再渡過難關,起死回生,似乎更可說是奇蹟。法國戰略大師薄富爾將軍曾說:“拜占庭證明掃蕩羅馬帝國的洪流可以被控制達千年之久,所以一切事情都是由人的意志和智慧來決定的。”

在人類歷史長河之中為什麼只有拜占庭帝國的壽命超過了千年之限

拜占庭雖發源於羅馬,但代表一種獨立文明,其並非舊帝國的偏安殘局,而是新時代的開啟。拜占庭在政治上保有若干東方規範,與羅馬的體制風格有所不同;文化上所包括的不僅為拉丁傳統,而尚有希臘傳統,此種混合文化比較宏觀而有彈性;宗教上,在東方流行的希臘正教也與羅馬正教不同,其與政治關係較密切而構成一種新國教。政治、文化、宗教的三結合遂產生新的民族精神,可以作為立國之本。

從地緣戰略觀點來看,國家的強弱貧富與地理背景有微妙關係。拜占庭的戰略重心為其首都君士坦丁堡,該城位於歐亞兩洲的交點上,控制著小亞細亞與巴爾幹之間的東西交通,以及來往於地中海與黑海之間的海運,其軍事和經濟價值都非常重要。這個都城的形勢不僅對其本身防衛極為有利,而且對整個帝國也能提供適當的戰略掩護;不僅構成完整國防體系的核心,而且對各地區的防務更能發揮統籌協調的功效。

君士坦丁堡呈三角形狀,三面均有高牆環繞,除沿海部分外,護城河寬達60尺,防禦工事極為強固,有天下第一要塞之稱。千餘年來曾抗拒多次猛烈攻擊。據統計,在617年到1453年之間,曾受到25次圍攻,而被敵攻入的次數則僅為3次。其中又有兩次是十字軍的“順手牽羊”,嚴格說來只有最後一次(1453年)始真正為土耳其人所攻陷。

在人類歷史長河之中為什麼只有拜占庭帝國的壽命超過了千年之限

拜占庭的地理位置在經濟上也帶來莫大的利益。東部在舊帝國時代即早已成為最繁榮的地區,不僅壟斷地中海貿易,而且也與波斯建立了商務關係。當西方衰敗之後,東方則相對日益昌盛。許多城市紛紛出現,拜占庭的人口幾乎有一半均為城市居民。農業方面也有相當發展。埃及、小亞細亞、敘利亞等省區都有豐富農產足以供養都市人口而有餘。所以,拜占庭有其健全平衡的經濟發展,並能形成穩定的國力基礎。

富國固為強兵之本,但若無適當的軍事力量,則巨大財富之累積,對於國家可能不但無益,反而有害。拜占庭的戰略環境頗不安全,必須在軍事方面付出極大的努力,否則很難倖存。因此,除君士坦丁堡有極堅固的設防以外,邊疆地區也都已建立巨大的防禦工事網,各重要城市也都已要塞化。舉例來說,在多瑙河上有52座堡壘構成第一道防線,在其南面又有27座堡壘構成第二線。此種規模宏偉的國防體系的建立自非朝夕之功,其執政者必須有遠大眼光,堅毅精神,不惜成本,持之以恆,然後始能逐步完成。

無論是經濟發展或國防建設,又都必須有適當的政治氣候與之配合,否則仍難有所成。拜占庭承西羅馬的遺風,其宮廷政治時常受到政變陰謀和權力鬥爭的影響,尤其是未能建立正常合理的繼承製度,更是國內政治不易保持長期安定的主因。不過,拜占庭有其組織極佳的文官制度,行政效率頗高,官吏多能奉公守法,盡忠職守,不受政變的影響。貴族階級都曾受良好教育,對政治具有責任感。尤其是東羅馬皇帝之中有不少傑出人才。他們之中有些出身寒微,或用不正當手段奪得帝位,但就政績而言,又頗為優良。總結言之,這個帝國在政治上固然不無弱點,但無論文治武功又還是常有令人讚賞的成就。

拜占庭建國之初,處於四面皆敵的惡劣環境之中,其統治者以自保為第一優先,在戰略上是完全採取守勢。直到裘斯提尼安即帝位後,始企圖收復失地,重振帝國雄風。於是在貝里沙流斯和納爾西斯等名將率領之下,拜占庭部隊曾經收復意大利南部和中部,並遠征北非。此種勝利並非由於拜占庭享有數量優勢,而是武器、戰術和將道都比敵人高明,尤其是現在已經不太為人知道的貝里沙流斯,其事蹟和思想都值得研究。

不過從大戰略的觀點來看,裘斯提尼安的勝利和征服不僅只是曇花一現,而且甚至於得不償失。長期戰爭使國力受到巨大消耗,在其死後遂使其繼承人在軍事和經濟上都面臨難以收拾的殘局。接著毛里斯皇帝(582–602)遂決心改革,重新確立國家戰略的基本觀念,而此種觀念在此後五個世紀中大致都能維持不變。

毛里斯的基本觀念簡單而易於瞭解。以當時的拜占庭而言,其國力是攻則不足而守則有餘。國內工商業發達,人民安享高水準生活,對侵略和征服早已喪失興趣。領土的擴張不僅要付出重大成本,而且在管理上和防守上也會增加無窮的煩惱。所以,拜占庭對於不能消化的領土實無尋求之必要。拜占庭的惟一目的即為確保其現有的領土和財富,並永遠過著富強康樂的生活。所以,其戰略構想為企圖使用各種手段以避免戰爭,最好是能使敵人知難而退,不敢進犯。此即所謂守勢的嚇阻戰略,換言之,就是用防禦手段來達到嚇阻目的。大致說來,與現代的瑞士頗為類似。

毛里斯基於此種構想,遂著手建立一套完整的國防體系,其主要目的即所謂“長治久安”:一方面企圖用最小的成本來維護最大的安全;另一方面又可預防國內軍閥叛亂的危險。概括言之,可分下述四點:(1)健全人事制度,使軍事人員的升遷調動之權都直屬中央,部隊指揮官不得擅專;(2)減少傭兵人數,並對其任務加以嚴格限制,只用來組成中央戰略預備隊和充任邊防部隊的骨幹;(3)建立民兵制,並依賴他們來防守邊疆,同時建築要塞網來增強防禦;(4)對於民兵採取免稅和授田的措施,在邊區逐步推行兵農合一的制度。此種制度又與中國唐代府兵制頗為類似。

在人類歷史長河之中為什麼只有拜占庭帝國的壽命超過了千年之限

當然,任何制度的建立都非一蹴而就,以後拜占庭的國防組織又有更進一步的改進,那就是把重要邊疆地帶劃分為若干“軍區”。因為這個帝國幾乎可能從任何方向上受到奇襲,假使敵軍穿透了帝國的外圍,則不設防的內地省區就會受到無情的蹂躪,而中央預備隊也可能來不及救援,於是國家元氣必將受到嚴重傷害。設立軍區的目的即為保持一種區域性的高度戒備。

7世紀時,拜占庭共設立13個軍區,到10世紀時,又增加到30個軍區,這也許可以暗示邊患有日益嚴重的趨勢。但在此300年間,拜占庭的軍隊總數並未成比例增加,所以增設軍區的真正原因也就似乎很難理解,不過有一種可能,即故意虛張聲勢以炫耀兵力的強大,藉以對異族產生威懾作用。

軍區設有司令一人,不僅指揮軍事,而且兼理民政。通常每個軍區的常備兵力都是一個軍,每個軍下轄兩到三個師。基本戰術單位為營,員額為 300到400人。一個師所轄的營數為5到8個,可見其編制相當具有彈性。在其正常狀況時,拜占庭的常備陸軍兵總數約在 12萬人到15萬人之間。以如此少量兵力防守那樣遼闊的邊區實非易事,其常能完成任務似應歸於下述兩點理由:(1)有設計極佳的戰略防禦體系;(2)常備兵力雖少但素質極佳,而且又有民兵的支援。

每個軍區都有若干戰略據點(要塞),其間有良好的道路交通和相當有效的通信聯絡。另有高度機動化兵力(通常為重騎兵,相當於現代裝甲部隊)供緊急救援之用。通常入侵的異族都無法攻陷那些據點,因為他們缺乏攻城的能力。同時,由於缺乏適當的後勤組織,他們又必須分散兵力去搶奪給養。於是拜占庭的機動兵力就會乘機反擊,並把他們逐出界外。因為有要塞的掩護,再加上高速的行動,遂常能以寡敵眾,以少勝多。

拜占庭的陸軍在組織上完全像一支現代部隊,與當時其他民族比較真是進步得太多了。概括地說,其組織分為戰鬥和後勤兩方面。戰鬥兵力分為騎、步、炮三兵種,而其精兵則為重騎兵,相當於現代裝甲部隊,經常構成打擊敵人的主力。其人馬都曾受過嚴格訓練,能適應各種不同戰略情況。又有一特點必須說明:他們並非靠衝擊取勝,而是憑藉火力(弓箭)來擊敗敵人。其射技極佳,幾乎百發百中。雖名為重騎兵,但裝甲很輕,不準備與敵人作白刃戰,遂更能提高其機動性。這一點與蒙古騎兵的戰術頗為類似。

步兵分為輕重兩類:重步兵在戰鬥時構成戰術基礎,其隊形兼有希臘方陣和羅馬兵團之優點;輕步兵則擔負某些次要任務,例如要塞的防守。炮兵使用各種投射武器(彈射機),所發射物體有石塊、矢箭、火球等。民兵均為輕步兵,除支援常備軍以外,也可從事游擊戰。

後勤方面則更有超時代的高度組織和效率,包括補給、工程、運輸、通信、醫護等單位在內。尤其值得強調的,古代西方陸軍中有編制以內的軍醫單位者,可能這是唯一的記錄。拜占庭陸軍的每一個營都配屬有軍醫一人,擔架手若干人。因為人是該國最寶貴的資源,所以對於傷患的救護特別重視。

拜占庭雖有如此完善的軍事組織,但其本國籍兵員的召募又始終為一經常存在的難題。拜占庭未能恢復羅馬早期的徵兵制,實為國家安全領域中的根本弱點。最初,由於邊遠地區,例如安納托利亞、伊蘇里亞、亞美尼亞等地,民風強悍,常能發揮保鄉衛國的精神,所以也就成為最重要的軍事人力來源。至於大都市和內部富庶地區則很少有人願意當兵。到其歷史後期,由於亞洲省區逐漸喪失,兵源遂日益缺乏,而只好儘量僱用外籍傭兵,其結果即為國勢隨之而日益衰頹。

拜占庭有相當良好的軍事教育,其軍官的培育也已制度化,足以使優秀人才出頭。各軍區司令定期輪調,其目的不僅為防止軍閥割據,而也可以養成朝氣。為提高軍官的學識水準和應變能力,拜占庭又有非常優秀的軍事教科書。毛里斯皇帝著書的目的為造就其國家的將才。將軍(即軍區司令)的頭銜為“strategos”,其書遂定名為“Strategicon”其意義就是“將軍之學。”

利奧六世又有“智者”之稱,在思想方面不僅繼承毛里斯而更能發揚光大。他認為為將者智重於勇,不可輕敵冒險,這與中世紀西歐武士們只知重視匹夫之勇,真乃不可同日而語。他的書對於戰爭已經作了相當科學化的研究,對各種不同的情況,各種不同的敵人,以及應採取何種戰法,都曾作精密的分析。此種規律或範式,遂定名為Tactica,此一名詞的來源出於希臘字“Taxis”,其意義為戰鬥單位,所以利奧之書也就是戰鬥單位的教範。

拜占庭在大戰略層面上的最大成就是對海權和陸權的整合運用,使二者互相補益,相得益彰。羅馬在布匿克戰爭中雖曾憑藉海權來獲致勝利,但羅馬始終還不算是海洋國家。拜占庭則不一樣,海權對於這個帝國的興衰具有非常重大的影響。拜占庭之所以能繁榮強盛,歷久不衰,海權的靈活運用實為主因之一。甚至於在裘斯提尼安的時代,拜占庭之所以能遠征意大利和北非,收復失地,也都是有賴於海權的支持;否則即令有貝里沙流斯那樣的名將,也還是不能立功異域。

海權不僅對國家經濟有重大貢獻,而且又能與陸權相輔相成,合作無間,構成其國家戰略的第二根支柱。由於有海軍配合,陸軍的戰略機動性也隨之而更為增強,於是整個帝國的防衛遂能發揮高度的韌性。拜占庭的敵人,例如柔然人、阿拉伯人、土耳其人,都逐漸認清除非他們也有一支第一流的海軍,否則在戰略上即無法和拜占庭競爭。因此,在千餘年的歷史中,曾一再出現激烈的海軍軍備競賽和制海權爭奪戰。

拜占庭不僅有完整的海軍基地網,強大的艦隊,優秀的海員,而且還控制著建立大海權所必需的工業和材料,而其他國家對這些資源則常感缺乏,所以在競賽中自非其對手。此外,拜占庭還有一種祕密武器,即具有神祕意味的“希臘火”,通常也稱為“海火”或“溼火”。其成分在當時是一種高度機密,今天更無人知道。據現代專家推測,可能是一種易燃的流質物,用噴射方式灑在海面上,引起燃燒以焚燬敵船。公元673年,當阿拉伯艦隊企圖通過達達尼爾海峽時,拜占庭人即曾使用此種防禦武器而使其受到重創。雖然“希臘火”的真相還是一個謎,但至少可以暗示拜占庭在那個時代享有戰術優勢。

在人類歷史長河之中為什麼只有拜占庭帝國的壽命超過了千年之限

但是曼齊克特之戰替千年帝國敲響了第一聲喪鐘,拜占庭的危亡已指日可待。此後雖又拖了382年,但只是苟延殘喘。

當土耳其蘇丹穆罕默德二世(Mahomet Ⅱ)在1453年親領 20萬大軍,海陸並進,殺到城邊時,拜占庭城外已無寸土,城內只有少量傭兵。雖然居民百萬,適合服役的男子有25萬人之多,但皇帝下詔召募自動投效的壯丁時,應召者只有4973人,加上西歐所派來的少數援軍,一共只有守軍8000人,所以城牆上有許多地段幾乎無人防守。當攻城戰達到高潮時,一片殺聲震天,城內居民除祈禱奇蹟出現以外,就只好束手待斃。如此國家若不滅亡,實無天理!最後,由於內在的弱點,外援的缺乏,再加上火炮的轟擊(土耳其人所用火炮有許多都是西方所製造),終於在1453年5月30日宣告拜占庭的死亡。

在人類歷史長河之中為什麼只有拜占庭帝國的壽命超過了千年之限

但是人類歷史的長河之中,壽命超過千年的國家只有此一國,雖然滅亡時異常慘烈,但其輝煌時也光芒四射,也許正是其先進的理念和制度才是造就這一奇蹟的原因。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