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智能手機的拍攝性能和體驗越來越強大豐富,這讓人們幾乎徹底忘記了小數碼相機市場曾經的紅火和“百家爭鳴”。而提到手機攝影,就不得不提起華為,在今年的P30系列上,華為已經把多攝像頭系統升級到了徠卡四攝,靠著更強的暗光拍攝和長焦拍攝性能引爆市場。而下一個重頭戲也將不遠:最近網絡上正在廣傳華為新一代Mate系列的徠卡多攝像頭系統會採用圓形設計,這一傳言也極大地激發了攝影愛好者的討論熱情。

自P20系列開始,近兩年的洗禮已令消費者對徠卡多攝、超級夜景、大範圍變焦等特性有了深入認知。但在2016年4月,世界上最初的搭載彩色+黑白雙攝像頭的華為P9系列問世時,超級夜景、高倍變焦等話題性功能還未出現,當時人們最關注的,其實是徠卡的加持——因為那是第一次,大眾消費者能夠通過手機感受徠卡影像風格的魅力。

手機相機組CP:認證道遠

一些稍具資歷的玩家可能會對此表示疑惑:所謂徠卡鏡頭,會不會是羊頭狗肉的“認證鏡頭”呢?

要搞明白這個問題,就要先弄清所謂傳統意義上的“認證鏡頭”是什麼。這一概念的起點距今實屬久遠,得向前追溯15年:在2005年,當時智能手機的業界霸主諾基亞推出了一款強調拍攝功能的智能手機N90——號稱世界上第一款由歐洲光學名廠(卡爾·蔡司)提供鏡頭認證的智能手機。

在那個iPhone尚未出世的年代,諾基亞的一舉一動幾乎代表著智能手機的所有發展風向。在手機影像領域,諾基亞當年的實力和地位恐怕絲毫不遜於今天的華為,確實能夠研發出高品質、領先於時代的影像技術。從N90開始,諾基亞N系列高端手機和後來搭載純景技術的一眾型號,均標配特殊設計的卡爾·蔡司認證鏡頭,在光學素質和數字影像性能方面都創造了輝煌的成績。

好景不長,iPhone及Android手機崛起後,諾基亞(包括Lumia品牌後來挪移至微軟麾下)就先後受困於Symbian、Meego和Windows Phone等平臺的生態劣勢,最終在智能手機市場折戟,一代手機影像傳奇也隨之湮滅。

在諾基亞×蔡司的啟發之下,智能手機市場上先後出現過一些類似的合作,如:索尼移動採用索尼α產品線的G鏡頭認證、施耐德為一眾手機品牌(三星、LG、黑莓、Oppo等)提供的鏡頭認證、哈蘇為移籍至聯想的摩托羅拉手機提供的鏡頭認證……然而,一個個原本響噹噹的名字兩兩結合之後,竟未能催生哪怕一部堪稱真正驚豔的產品,很多合作攝像頭實際上和公版相比並無二至,以至於鏡頭認證這一概念漸漸淪為了缺乏實際意義、羊頭狗肉的“面子工程”——也許只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期待。

直到2016年,華為與徠卡的合作成果問世,我們才確信真正迎來了堪比當年諾基亞×蔡司程度、甚至更上一層樓的手機影像CP。

華為與徠卡,如何走到一起?

相比十多年前的諾基亞,今天的華為對待影像彷彿更加執著。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為了讓旗下產品獲得超越業界的影像能力,華為廣納賢士、與多方合作,在全球各地設立研發機構,為華為P系列和Mate系列積累影像技術實力;另一方面,華為手機高層較早就認識到影像能力全面化的重要性,不再單純地追求技術指標,而是對於影像文化展開了認真的思考,算是在業界中先於他人邁出了一大步。

在這種思考的引導下,華為人意識到要想讓產品成為最令人嚮往的攝影工具,就必須賦予它足夠的“情感”“思想”和“影像文化內核”——顯然,沒有什麼能夠比徠卡更加具有這樣的能量。

徠卡相機以合理的結構、精良的做工、可靠的質量及卓越的光學設計聞名於世。全球大多數的攝影愛好者,都不能否認徠卡相機在攝影史上是特殊的存在。

100多年前,最初的35mm徠卡相機的問世徹底顛覆了攝影的歷史,那種前所未有的機動性讓攝影師與設備人機合一,令捕捉決定性瞬間成為可能。一定程度上,徠卡就是現場攝影的代名詞,徠卡相機和那些帶著它們衝鋒在重大歷史事件最前線的偉大攝影師們,憑藉鮮活的影像作品深刻地改變了文明的進程。徠卡所天然散發的獨特氣質,很大程度就來自於它百年來對歷史的見證和這些歷史本身的厚重。這種文化層面的價值,是世界上的其它影像設備製造商所不具備的,哪怕是卡爾·蔡司。

可以說徠卡對於攝影人,始終有著特殊的象徵意義。

華為與徠卡合作,不僅為華為手機帶來了世界頂級的光學技術標準,更是直接繼承了這種厚重的象徵意義——如此沉甸甸的影像文化附加值,才能夠真正重構手機攝影對大眾層面上的意義。

華為×徠卡,究竟改變了什麼?

華為的獨到之處,在於總是既偏執,又理智。說它偏執,是因為它很少會在產品的性能和功能上做出妥協。說它理智,是因為偏執的它雖總將自己置於研發的背水之地,卻又能高明地找到相對更好的突圍方法,創造、引領新的潮流。

這就要回到與徠卡的合作中來看。要知道華為手機並不是徠卡在智能手機領域唯一的跨界合作伙伴——早在2014年,徠卡就曾和松下合作推出過一款搭載1英寸大型感光元件和徠卡認證鏡頭的手機產品Lumix DMC-CM1。

雖然是影像能力非常強勁的一款手機,但影像模塊以外的配置實在頗為滯後,便攜性亦有很大妥協,作為一款手機而言其可謂一款失敗的產品。它在日本以外的市場幾乎沒有上市銷售——即便在日本本土,大多也是放在攝影器材櫃檯上進行銷售,定位不言而喻,只有極少數個性強烈的相機玩家才對這款產品有所關注。實際上,這樣的產品應該是不符合徠卡的戰略訴求。相較而言徠卡更需要更廣泛地傳遞徠卡價值,而不是跳入一個更加小眾化的圈層。

即使提升影像性能是重中之重,華為也不會做這種明顯反潮流的產品設計:是要高質量地解決核心問題,但也不能因此帶來更嚴重的其它問題。

從去年的P20系列開始,華為推出了高像素、大尺寸感光面積的徠卡三攝影像系統,目的也是為了給用戶帶來更好的拍攝體驗。雖然也是採用大尺寸的感光元件,但華為沒有選擇激進的1英寸尺寸,而是非常理智地在主攝像頭中採用了1/1.7英寸感光元件。此舉不僅令手機的拍攝質量發生飛躍,同時也滿足了當今智能手機對於輕巧便攜的要求。

在光學設計上,手機有著天然的限制:塑料鏡片的光學素質難以比擬玻璃鏡片;受限於尺寸,無法採用傳統設計;鏡片加工難度大等。但為了實現優秀的圖像質量,徠卡專家對手機鏡頭的相差抑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幾乎等同於對徠卡自家鏡頭的要求。

在測試中,徠卡專家使用的光源強度是華為標準的幾十倍,堪稱極端。要在合理成本下量產如此高標準的鏡頭,顯然要克服巨大困難。華為的光學技術團隊接受了這個挑戰,夜以繼日攻克技術難題、改進方案、不斷調整鏡片形狀和鏡組間距、排除周邊系統對光學部分的影響,最終將鏡頭加工良率從僅約10%提升到滿足量產的標準。

在這樣的努力之下,華為P系列和Mate系列所採用徠卡認證鏡頭,已經可以說是真正徠卡品質的鏡頭。精煉地講,華為與徠卡的深度合作,就是偏執狂邂逅偏執狂、工匠遇到工匠的故事。

"

如今,智能手機的拍攝性能和體驗越來越強大豐富,這讓人們幾乎徹底忘記了小數碼相機市場曾經的紅火和“百家爭鳴”。而提到手機攝影,就不得不提起華為,在今年的P30系列上,華為已經把多攝像頭系統升級到了徠卡四攝,靠著更強的暗光拍攝和長焦拍攝性能引爆市場。而下一個重頭戲也將不遠:最近網絡上正在廣傳華為新一代Mate系列的徠卡多攝像頭系統會採用圓形設計,這一傳言也極大地激發了攝影愛好者的討論熱情。

自P20系列開始,近兩年的洗禮已令消費者對徠卡多攝、超級夜景、大範圍變焦等特性有了深入認知。但在2016年4月,世界上最初的搭載彩色+黑白雙攝像頭的華為P9系列問世時,超級夜景、高倍變焦等話題性功能還未出現,當時人們最關注的,其實是徠卡的加持——因為那是第一次,大眾消費者能夠通過手機感受徠卡影像風格的魅力。

手機相機組CP:認證道遠

一些稍具資歷的玩家可能會對此表示疑惑:所謂徠卡鏡頭,會不會是羊頭狗肉的“認證鏡頭”呢?

要搞明白這個問題,就要先弄清所謂傳統意義上的“認證鏡頭”是什麼。這一概念的起點距今實屬久遠,得向前追溯15年:在2005年,當時智能手機的業界霸主諾基亞推出了一款強調拍攝功能的智能手機N90——號稱世界上第一款由歐洲光學名廠(卡爾·蔡司)提供鏡頭認證的智能手機。

在那個iPhone尚未出世的年代,諾基亞的一舉一動幾乎代表著智能手機的所有發展風向。在手機影像領域,諾基亞當年的實力和地位恐怕絲毫不遜於今天的華為,確實能夠研發出高品質、領先於時代的影像技術。從N90開始,諾基亞N系列高端手機和後來搭載純景技術的一眾型號,均標配特殊設計的卡爾·蔡司認證鏡頭,在光學素質和數字影像性能方面都創造了輝煌的成績。

好景不長,iPhone及Android手機崛起後,諾基亞(包括Lumia品牌後來挪移至微軟麾下)就先後受困於Symbian、Meego和Windows Phone等平臺的生態劣勢,最終在智能手機市場折戟,一代手機影像傳奇也隨之湮滅。

在諾基亞×蔡司的啟發之下,智能手機市場上先後出現過一些類似的合作,如:索尼移動採用索尼α產品線的G鏡頭認證、施耐德為一眾手機品牌(三星、LG、黑莓、Oppo等)提供的鏡頭認證、哈蘇為移籍至聯想的摩托羅拉手機提供的鏡頭認證……然而,一個個原本響噹噹的名字兩兩結合之後,竟未能催生哪怕一部堪稱真正驚豔的產品,很多合作攝像頭實際上和公版相比並無二至,以至於鏡頭認證這一概念漸漸淪為了缺乏實際意義、羊頭狗肉的“面子工程”——也許只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期待。

直到2016年,華為與徠卡的合作成果問世,我們才確信真正迎來了堪比當年諾基亞×蔡司程度、甚至更上一層樓的手機影像CP。

華為與徠卡,如何走到一起?

相比十多年前的諾基亞,今天的華為對待影像彷彿更加執著。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為了讓旗下產品獲得超越業界的影像能力,華為廣納賢士、與多方合作,在全球各地設立研發機構,為華為P系列和Mate系列積累影像技術實力;另一方面,華為手機高層較早就認識到影像能力全面化的重要性,不再單純地追求技術指標,而是對於影像文化展開了認真的思考,算是在業界中先於他人邁出了一大步。

在這種思考的引導下,華為人意識到要想讓產品成為最令人嚮往的攝影工具,就必須賦予它足夠的“情感”“思想”和“影像文化內核”——顯然,沒有什麼能夠比徠卡更加具有這樣的能量。

徠卡相機以合理的結構、精良的做工、可靠的質量及卓越的光學設計聞名於世。全球大多數的攝影愛好者,都不能否認徠卡相機在攝影史上是特殊的存在。

100多年前,最初的35mm徠卡相機的問世徹底顛覆了攝影的歷史,那種前所未有的機動性讓攝影師與設備人機合一,令捕捉決定性瞬間成為可能。一定程度上,徠卡就是現場攝影的代名詞,徠卡相機和那些帶著它們衝鋒在重大歷史事件最前線的偉大攝影師們,憑藉鮮活的影像作品深刻地改變了文明的進程。徠卡所天然散發的獨特氣質,很大程度就來自於它百年來對歷史的見證和這些歷史本身的厚重。這種文化層面的價值,是世界上的其它影像設備製造商所不具備的,哪怕是卡爾·蔡司。

可以說徠卡對於攝影人,始終有著特殊的象徵意義。

華為與徠卡合作,不僅為華為手機帶來了世界頂級的光學技術標準,更是直接繼承了這種厚重的象徵意義——如此沉甸甸的影像文化附加值,才能夠真正重構手機攝影對大眾層面上的意義。

華為×徠卡,究竟改變了什麼?

華為的獨到之處,在於總是既偏執,又理智。說它偏執,是因為它很少會在產品的性能和功能上做出妥協。說它理智,是因為偏執的它雖總將自己置於研發的背水之地,卻又能高明地找到相對更好的突圍方法,創造、引領新的潮流。

這就要回到與徠卡的合作中來看。要知道華為手機並不是徠卡在智能手機領域唯一的跨界合作伙伴——早在2014年,徠卡就曾和松下合作推出過一款搭載1英寸大型感光元件和徠卡認證鏡頭的手機產品Lumix DMC-CM1。

雖然是影像能力非常強勁的一款手機,但影像模塊以外的配置實在頗為滯後,便攜性亦有很大妥協,作為一款手機而言其可謂一款失敗的產品。它在日本以外的市場幾乎沒有上市銷售——即便在日本本土,大多也是放在攝影器材櫃檯上進行銷售,定位不言而喻,只有極少數個性強烈的相機玩家才對這款產品有所關注。實際上,這樣的產品應該是不符合徠卡的戰略訴求。相較而言徠卡更需要更廣泛地傳遞徠卡價值,而不是跳入一個更加小眾化的圈層。

即使提升影像性能是重中之重,華為也不會做這種明顯反潮流的產品設計:是要高質量地解決核心問題,但也不能因此帶來更嚴重的其它問題。

從去年的P20系列開始,華為推出了高像素、大尺寸感光面積的徠卡三攝影像系統,目的也是為了給用戶帶來更好的拍攝體驗。雖然也是採用大尺寸的感光元件,但華為沒有選擇激進的1英寸尺寸,而是非常理智地在主攝像頭中採用了1/1.7英寸感光元件。此舉不僅令手機的拍攝質量發生飛躍,同時也滿足了當今智能手機對於輕巧便攜的要求。

在光學設計上,手機有著天然的限制:塑料鏡片的光學素質難以比擬玻璃鏡片;受限於尺寸,無法採用傳統設計;鏡片加工難度大等。但為了實現優秀的圖像質量,徠卡專家對手機鏡頭的相差抑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幾乎等同於對徠卡自家鏡頭的要求。

在測試中,徠卡專家使用的光源強度是華為標準的幾十倍,堪稱極端。要在合理成本下量產如此高標準的鏡頭,顯然要克服巨大困難。華為的光學技術團隊接受了這個挑戰,夜以繼日攻克技術難題、改進方案、不斷調整鏡片形狀和鏡組間距、排除周邊系統對光學部分的影響,最終將鏡頭加工良率從僅約10%提升到滿足量產的標準。

在這樣的努力之下,華為P系列和Mate系列所採用徠卡認證鏡頭,已經可以說是真正徠卡品質的鏡頭。精煉地講,華為與徠卡的深度合作,就是偏執狂邂逅偏執狂、工匠遇到工匠的故事。

那麼多手機廠商做鏡頭認證,為什麼只有華為成功了?


華為P30 Pro的徠卡四攝系統

而繼P20系列成功之後,華為又先後推出的Mate 20系列和P30系列,仍在不斷提升徠卡多攝系統,無論是產品的絕對畫質、暗光捕捉能力、超級廣角、超級長焦、超級微距、光學防抖等硬指標,還是AI攝影大師、AI防抖等智能特性都表現出其獨特的一面,站在大眾消費品的角度來說,華為不僅發揮了徠卡認證鏡頭的技術實力,也憑藉切實行動傳承著徠卡的影像文化脈絡。

不止所見的手機新影像

或許在很多人眼中,鏡頭認證的概念更多是出於品牌合作或技術合作層面的考慮,但從華為與徠卡的合作中,你不難看出,這種深度合作的關係已經深入到一個新的層次,那就是攝影文化的傳承。也正是出於這樣的原因,華為推出了“新影像發展計劃”,並積極與紐約國際攝影中心、瑪格南圖片社等世界上知名的影像機構深度合作,加大影像文化的傳播力度。

在“新影像發展計劃”中,“華為新影像大賽”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目前已舉辦至第三屆。這項賽事具有很強的國際化特質和開放的賽制,讓消費者能夠大規模實戰產品的創作能力,也讓用戶真正投入到手機攝影創作中。

"

如今,智能手機的拍攝性能和體驗越來越強大豐富,這讓人們幾乎徹底忘記了小數碼相機市場曾經的紅火和“百家爭鳴”。而提到手機攝影,就不得不提起華為,在今年的P30系列上,華為已經把多攝像頭系統升級到了徠卡四攝,靠著更強的暗光拍攝和長焦拍攝性能引爆市場。而下一個重頭戲也將不遠:最近網絡上正在廣傳華為新一代Mate系列的徠卡多攝像頭系統會採用圓形設計,這一傳言也極大地激發了攝影愛好者的討論熱情。

自P20系列開始,近兩年的洗禮已令消費者對徠卡多攝、超級夜景、大範圍變焦等特性有了深入認知。但在2016年4月,世界上最初的搭載彩色+黑白雙攝像頭的華為P9系列問世時,超級夜景、高倍變焦等話題性功能還未出現,當時人們最關注的,其實是徠卡的加持——因為那是第一次,大眾消費者能夠通過手機感受徠卡影像風格的魅力。

手機相機組CP:認證道遠

一些稍具資歷的玩家可能會對此表示疑惑:所謂徠卡鏡頭,會不會是羊頭狗肉的“認證鏡頭”呢?

要搞明白這個問題,就要先弄清所謂傳統意義上的“認證鏡頭”是什麼。這一概念的起點距今實屬久遠,得向前追溯15年:在2005年,當時智能手機的業界霸主諾基亞推出了一款強調拍攝功能的智能手機N90——號稱世界上第一款由歐洲光學名廠(卡爾·蔡司)提供鏡頭認證的智能手機。

在那個iPhone尚未出世的年代,諾基亞的一舉一動幾乎代表著智能手機的所有發展風向。在手機影像領域,諾基亞當年的實力和地位恐怕絲毫不遜於今天的華為,確實能夠研發出高品質、領先於時代的影像技術。從N90開始,諾基亞N系列高端手機和後來搭載純景技術的一眾型號,均標配特殊設計的卡爾·蔡司認證鏡頭,在光學素質和數字影像性能方面都創造了輝煌的成績。

好景不長,iPhone及Android手機崛起後,諾基亞(包括Lumia品牌後來挪移至微軟麾下)就先後受困於Symbian、Meego和Windows Phone等平臺的生態劣勢,最終在智能手機市場折戟,一代手機影像傳奇也隨之湮滅。

在諾基亞×蔡司的啟發之下,智能手機市場上先後出現過一些類似的合作,如:索尼移動採用索尼α產品線的G鏡頭認證、施耐德為一眾手機品牌(三星、LG、黑莓、Oppo等)提供的鏡頭認證、哈蘇為移籍至聯想的摩托羅拉手機提供的鏡頭認證……然而,一個個原本響噹噹的名字兩兩結合之後,竟未能催生哪怕一部堪稱真正驚豔的產品,很多合作攝像頭實際上和公版相比並無二至,以至於鏡頭認證這一概念漸漸淪為了缺乏實際意義、羊頭狗肉的“面子工程”——也許只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期待。

直到2016年,華為與徠卡的合作成果問世,我們才確信真正迎來了堪比當年諾基亞×蔡司程度、甚至更上一層樓的手機影像CP。

華為與徠卡,如何走到一起?

相比十多年前的諾基亞,今天的華為對待影像彷彿更加執著。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為了讓旗下產品獲得超越業界的影像能力,華為廣納賢士、與多方合作,在全球各地設立研發機構,為華為P系列和Mate系列積累影像技術實力;另一方面,華為手機高層較早就認識到影像能力全面化的重要性,不再單純地追求技術指標,而是對於影像文化展開了認真的思考,算是在業界中先於他人邁出了一大步。

在這種思考的引導下,華為人意識到要想讓產品成為最令人嚮往的攝影工具,就必須賦予它足夠的“情感”“思想”和“影像文化內核”——顯然,沒有什麼能夠比徠卡更加具有這樣的能量。

徠卡相機以合理的結構、精良的做工、可靠的質量及卓越的光學設計聞名於世。全球大多數的攝影愛好者,都不能否認徠卡相機在攝影史上是特殊的存在。

100多年前,最初的35mm徠卡相機的問世徹底顛覆了攝影的歷史,那種前所未有的機動性讓攝影師與設備人機合一,令捕捉決定性瞬間成為可能。一定程度上,徠卡就是現場攝影的代名詞,徠卡相機和那些帶著它們衝鋒在重大歷史事件最前線的偉大攝影師們,憑藉鮮活的影像作品深刻地改變了文明的進程。徠卡所天然散發的獨特氣質,很大程度就來自於它百年來對歷史的見證和這些歷史本身的厚重。這種文化層面的價值,是世界上的其它影像設備製造商所不具備的,哪怕是卡爾·蔡司。

可以說徠卡對於攝影人,始終有著特殊的象徵意義。

華為與徠卡合作,不僅為華為手機帶來了世界頂級的光學技術標準,更是直接繼承了這種厚重的象徵意義——如此沉甸甸的影像文化附加值,才能夠真正重構手機攝影對大眾層面上的意義。

華為×徠卡,究竟改變了什麼?

華為的獨到之處,在於總是既偏執,又理智。說它偏執,是因為它很少會在產品的性能和功能上做出妥協。說它理智,是因為偏執的它雖總將自己置於研發的背水之地,卻又能高明地找到相對更好的突圍方法,創造、引領新的潮流。

這就要回到與徠卡的合作中來看。要知道華為手機並不是徠卡在智能手機領域唯一的跨界合作伙伴——早在2014年,徠卡就曾和松下合作推出過一款搭載1英寸大型感光元件和徠卡認證鏡頭的手機產品Lumix DMC-CM1。

雖然是影像能力非常強勁的一款手機,但影像模塊以外的配置實在頗為滯後,便攜性亦有很大妥協,作為一款手機而言其可謂一款失敗的產品。它在日本以外的市場幾乎沒有上市銷售——即便在日本本土,大多也是放在攝影器材櫃檯上進行銷售,定位不言而喻,只有極少數個性強烈的相機玩家才對這款產品有所關注。實際上,這樣的產品應該是不符合徠卡的戰略訴求。相較而言徠卡更需要更廣泛地傳遞徠卡價值,而不是跳入一個更加小眾化的圈層。

即使提升影像性能是重中之重,華為也不會做這種明顯反潮流的產品設計:是要高質量地解決核心問題,但也不能因此帶來更嚴重的其它問題。

從去年的P20系列開始,華為推出了高像素、大尺寸感光面積的徠卡三攝影像系統,目的也是為了給用戶帶來更好的拍攝體驗。雖然也是採用大尺寸的感光元件,但華為沒有選擇激進的1英寸尺寸,而是非常理智地在主攝像頭中採用了1/1.7英寸感光元件。此舉不僅令手機的拍攝質量發生飛躍,同時也滿足了當今智能手機對於輕巧便攜的要求。

在光學設計上,手機有著天然的限制:塑料鏡片的光學素質難以比擬玻璃鏡片;受限於尺寸,無法採用傳統設計;鏡片加工難度大等。但為了實現優秀的圖像質量,徠卡專家對手機鏡頭的相差抑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幾乎等同於對徠卡自家鏡頭的要求。

在測試中,徠卡專家使用的光源強度是華為標準的幾十倍,堪稱極端。要在合理成本下量產如此高標準的鏡頭,顯然要克服巨大困難。華為的光學技術團隊接受了這個挑戰,夜以繼日攻克技術難題、改進方案、不斷調整鏡片形狀和鏡組間距、排除周邊系統對光學部分的影響,最終將鏡頭加工良率從僅約10%提升到滿足量產的標準。

在這樣的努力之下,華為P系列和Mate系列所採用徠卡認證鏡頭,已經可以說是真正徠卡品質的鏡頭。精煉地講,華為與徠卡的深度合作,就是偏執狂邂逅偏執狂、工匠遇到工匠的故事。

那麼多手機廠商做鏡頭認證,為什麼只有華為成功了?


華為P30 Pro的徠卡四攝系統

而繼P20系列成功之後,華為又先後推出的Mate 20系列和P30系列,仍在不斷提升徠卡多攝系統,無論是產品的絕對畫質、暗光捕捉能力、超級廣角、超級長焦、超級微距、光學防抖等硬指標,還是AI攝影大師、AI防抖等智能特性都表現出其獨特的一面,站在大眾消費品的角度來說,華為不僅發揮了徠卡認證鏡頭的技術實力,也憑藉切實行動傳承著徠卡的影像文化脈絡。

不止所見的手機新影像

或許在很多人眼中,鏡頭認證的概念更多是出於品牌合作或技術合作層面的考慮,但從華為與徠卡的合作中,你不難看出,這種深度合作的關係已經深入到一個新的層次,那就是攝影文化的傳承。也正是出於這樣的原因,華為推出了“新影像發展計劃”,並積極與紐約國際攝影中心、瑪格南圖片社等世界上知名的影像機構深度合作,加大影像文化的傳播力度。

在“新影像發展計劃”中,“華為新影像大賽”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目前已舉辦至第三屆。這項賽事具有很強的國際化特質和開放的賽制,讓消費者能夠大規模實戰產品的創作能力,也讓用戶真正投入到手機攝影創作中。

那麼多手機廠商做鏡頭認證,為什麼只有華為成功了?


"

如今,智能手機的拍攝性能和體驗越來越強大豐富,這讓人們幾乎徹底忘記了小數碼相機市場曾經的紅火和“百家爭鳴”。而提到手機攝影,就不得不提起華為,在今年的P30系列上,華為已經把多攝像頭系統升級到了徠卡四攝,靠著更強的暗光拍攝和長焦拍攝性能引爆市場。而下一個重頭戲也將不遠:最近網絡上正在廣傳華為新一代Mate系列的徠卡多攝像頭系統會採用圓形設計,這一傳言也極大地激發了攝影愛好者的討論熱情。

自P20系列開始,近兩年的洗禮已令消費者對徠卡多攝、超級夜景、大範圍變焦等特性有了深入認知。但在2016年4月,世界上最初的搭載彩色+黑白雙攝像頭的華為P9系列問世時,超級夜景、高倍變焦等話題性功能還未出現,當時人們最關注的,其實是徠卡的加持——因為那是第一次,大眾消費者能夠通過手機感受徠卡影像風格的魅力。

手機相機組CP:認證道遠

一些稍具資歷的玩家可能會對此表示疑惑:所謂徠卡鏡頭,會不會是羊頭狗肉的“認證鏡頭”呢?

要搞明白這個問題,就要先弄清所謂傳統意義上的“認證鏡頭”是什麼。這一概念的起點距今實屬久遠,得向前追溯15年:在2005年,當時智能手機的業界霸主諾基亞推出了一款強調拍攝功能的智能手機N90——號稱世界上第一款由歐洲光學名廠(卡爾·蔡司)提供鏡頭認證的智能手機。

在那個iPhone尚未出世的年代,諾基亞的一舉一動幾乎代表著智能手機的所有發展風向。在手機影像領域,諾基亞當年的實力和地位恐怕絲毫不遜於今天的華為,確實能夠研發出高品質、領先於時代的影像技術。從N90開始,諾基亞N系列高端手機和後來搭載純景技術的一眾型號,均標配特殊設計的卡爾·蔡司認證鏡頭,在光學素質和數字影像性能方面都創造了輝煌的成績。

好景不長,iPhone及Android手機崛起後,諾基亞(包括Lumia品牌後來挪移至微軟麾下)就先後受困於Symbian、Meego和Windows Phone等平臺的生態劣勢,最終在智能手機市場折戟,一代手機影像傳奇也隨之湮滅。

在諾基亞×蔡司的啟發之下,智能手機市場上先後出現過一些類似的合作,如:索尼移動採用索尼α產品線的G鏡頭認證、施耐德為一眾手機品牌(三星、LG、黑莓、Oppo等)提供的鏡頭認證、哈蘇為移籍至聯想的摩托羅拉手機提供的鏡頭認證……然而,一個個原本響噹噹的名字兩兩結合之後,竟未能催生哪怕一部堪稱真正驚豔的產品,很多合作攝像頭實際上和公版相比並無二至,以至於鏡頭認證這一概念漸漸淪為了缺乏實際意義、羊頭狗肉的“面子工程”——也許只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期待。

直到2016年,華為與徠卡的合作成果問世,我們才確信真正迎來了堪比當年諾基亞×蔡司程度、甚至更上一層樓的手機影像CP。

華為與徠卡,如何走到一起?

相比十多年前的諾基亞,今天的華為對待影像彷彿更加執著。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為了讓旗下產品獲得超越業界的影像能力,華為廣納賢士、與多方合作,在全球各地設立研發機構,為華為P系列和Mate系列積累影像技術實力;另一方面,華為手機高層較早就認識到影像能力全面化的重要性,不再單純地追求技術指標,而是對於影像文化展開了認真的思考,算是在業界中先於他人邁出了一大步。

在這種思考的引導下,華為人意識到要想讓產品成為最令人嚮往的攝影工具,就必須賦予它足夠的“情感”“思想”和“影像文化內核”——顯然,沒有什麼能夠比徠卡更加具有這樣的能量。

徠卡相機以合理的結構、精良的做工、可靠的質量及卓越的光學設計聞名於世。全球大多數的攝影愛好者,都不能否認徠卡相機在攝影史上是特殊的存在。

100多年前,最初的35mm徠卡相機的問世徹底顛覆了攝影的歷史,那種前所未有的機動性讓攝影師與設備人機合一,令捕捉決定性瞬間成為可能。一定程度上,徠卡就是現場攝影的代名詞,徠卡相機和那些帶著它們衝鋒在重大歷史事件最前線的偉大攝影師們,憑藉鮮活的影像作品深刻地改變了文明的進程。徠卡所天然散發的獨特氣質,很大程度就來自於它百年來對歷史的見證和這些歷史本身的厚重。這種文化層面的價值,是世界上的其它影像設備製造商所不具備的,哪怕是卡爾·蔡司。

可以說徠卡對於攝影人,始終有著特殊的象徵意義。

華為與徠卡合作,不僅為華為手機帶來了世界頂級的光學技術標準,更是直接繼承了這種厚重的象徵意義——如此沉甸甸的影像文化附加值,才能夠真正重構手機攝影對大眾層面上的意義。

華為×徠卡,究竟改變了什麼?

華為的獨到之處,在於總是既偏執,又理智。說它偏執,是因為它很少會在產品的性能和功能上做出妥協。說它理智,是因為偏執的它雖總將自己置於研發的背水之地,卻又能高明地找到相對更好的突圍方法,創造、引領新的潮流。

這就要回到與徠卡的合作中來看。要知道華為手機並不是徠卡在智能手機領域唯一的跨界合作伙伴——早在2014年,徠卡就曾和松下合作推出過一款搭載1英寸大型感光元件和徠卡認證鏡頭的手機產品Lumix DMC-CM1。

雖然是影像能力非常強勁的一款手機,但影像模塊以外的配置實在頗為滯後,便攜性亦有很大妥協,作為一款手機而言其可謂一款失敗的產品。它在日本以外的市場幾乎沒有上市銷售——即便在日本本土,大多也是放在攝影器材櫃檯上進行銷售,定位不言而喻,只有極少數個性強烈的相機玩家才對這款產品有所關注。實際上,這樣的產品應該是不符合徠卡的戰略訴求。相較而言徠卡更需要更廣泛地傳遞徠卡價值,而不是跳入一個更加小眾化的圈層。

即使提升影像性能是重中之重,華為也不會做這種明顯反潮流的產品設計:是要高質量地解決核心問題,但也不能因此帶來更嚴重的其它問題。

從去年的P20系列開始,華為推出了高像素、大尺寸感光面積的徠卡三攝影像系統,目的也是為了給用戶帶來更好的拍攝體驗。雖然也是採用大尺寸的感光元件,但華為沒有選擇激進的1英寸尺寸,而是非常理智地在主攝像頭中採用了1/1.7英寸感光元件。此舉不僅令手機的拍攝質量發生飛躍,同時也滿足了當今智能手機對於輕巧便攜的要求。

在光學設計上,手機有著天然的限制:塑料鏡片的光學素質難以比擬玻璃鏡片;受限於尺寸,無法採用傳統設計;鏡片加工難度大等。但為了實現優秀的圖像質量,徠卡專家對手機鏡頭的相差抑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幾乎等同於對徠卡自家鏡頭的要求。

在測試中,徠卡專家使用的光源強度是華為標準的幾十倍,堪稱極端。要在合理成本下量產如此高標準的鏡頭,顯然要克服巨大困難。華為的光學技術團隊接受了這個挑戰,夜以繼日攻克技術難題、改進方案、不斷調整鏡片形狀和鏡組間距、排除周邊系統對光學部分的影響,最終將鏡頭加工良率從僅約10%提升到滿足量產的標準。

在這樣的努力之下,華為P系列和Mate系列所採用徠卡認證鏡頭,已經可以說是真正徠卡品質的鏡頭。精煉地講,華為與徠卡的深度合作,就是偏執狂邂逅偏執狂、工匠遇到工匠的故事。

那麼多手機廠商做鏡頭認證,為什麼只有華為成功了?


華為P30 Pro的徠卡四攝系統

而繼P20系列成功之後,華為又先後推出的Mate 20系列和P30系列,仍在不斷提升徠卡多攝系統,無論是產品的絕對畫質、暗光捕捉能力、超級廣角、超級長焦、超級微距、光學防抖等硬指標,還是AI攝影大師、AI防抖等智能特性都表現出其獨特的一面,站在大眾消費品的角度來說,華為不僅發揮了徠卡認證鏡頭的技術實力,也憑藉切實行動傳承著徠卡的影像文化脈絡。

不止所見的手機新影像

或許在很多人眼中,鏡頭認證的概念更多是出於品牌合作或技術合作層面的考慮,但從華為與徠卡的合作中,你不難看出,這種深度合作的關係已經深入到一個新的層次,那就是攝影文化的傳承。也正是出於這樣的原因,華為推出了“新影像發展計劃”,並積極與紐約國際攝影中心、瑪格南圖片社等世界上知名的影像機構深度合作,加大影像文化的傳播力度。

在“新影像發展計劃”中,“華為新影像大賽”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目前已舉辦至第三屆。這項賽事具有很強的國際化特質和開放的賽制,讓消費者能夠大規模實戰產品的創作能力,也讓用戶真正投入到手機攝影創作中。

那麼多手機廠商做鏡頭認證,為什麼只有華為成功了?


那麼多手機廠商做鏡頭認證,為什麼只有華為成功了?


華為新影像大賽共設立“#情緒標籤”“你好,生活!”“眾生相”“地理位置”“時間線”“九宮格”等六個競賽單元,這些極度契合手機攝影方式的主題也在鼓勵人們開放地看待世界、充分地觀察生活、獨立地思考創作。

今年的“新影像大賽”徵稿期已經接近尾聲,投稿通道將在本月31日正式關閉。賽事的獎品相當豐厚,獎金池高達5萬美元,另有數十部華為P30 Pro手機作為獎品。如果你的手中有一部匠心溢滿的華為手機,不妨抓緊最後的時間創作投稿吧。

詳情請點擊新影像大賽官網鏈接 :https://gallery.consumer.huawei.com/cn/index.php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