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看過山和大海,出了開封都是村”,宋朝人為什麼這麼驕傲

2018年開封5萬平米的開封博物館開館了,不但有2萬多件文物,而且還有多媒體方式展示,其中最耀眼的要數《清明上河圖》了,不僅僅展示了各個朝代的《清明上河圖》,還有動畫版本《清明上河圖》,可以與圖中人物進行簡單的交互,甚至能聽到宋朝時期的普通話。

“曾經看過山和大海,出了開封都是村”,宋朝人為什麼這麼驕傲

《清明上河圖》北宋畫家張擇端作品,雖然只是描繪了北宋都城汴河虹橋一帶的場景,卻是中國古代城市畫作的經典,如果再結合孟元老《東京夢華錄》,開封的市井繁華一覽無餘。北宋開封城始建於五代後周的世宗柴榮時期,那麼從唐到宋,開封城經歷了哪些變化呢?

“曾經看過山和大海,出了開封都是村”,宋朝人為什麼這麼驕傲

唐朝時期的開封城

唐朝的長安是中國古代城市發展的黃金時期,長安城有三重城牆包圍,面積是84平方公里,是目前長安現有古城區面積的9倍,各坊區排列有序,被南北十四條大街和東西十一條大街分割成棋盤狀,購物區被分配在東西兩邊城區,這也是我們習慣用語,買東西的由來。

“曾經看過山和大海,出了開封都是村”,宋朝人為什麼這麼驕傲

唐朝長安示意圖

唐朝長安城有三環,一環是宮殿,主要是皇帝起居還有辦公的地方;二環是中央官署,官員辦公地點;三環是居民區,也是商業區,一切的生活起居,都在三環,這也是城區面積最大的區域。

長安沒有大家想到那麼開放,城門、坊門、市門到晚上要統一關閉,早上宮城南門承天門的鼓敲響後,其他的街鼓也都會敲響;到了傍晚時分,承天門的鼓再次敲響,各城門、坊門、市門也都要關閉。夜晚要實行全城的宵禁,有金吾衛負責全城的巡邏工作。人們總說唐朝的開放,其實生活在唐朝,管理是非常嚴格的,到了唐朝後期,隨著人口增加,這種封閉管理已經不能適應城市的發展了,才逐漸開放。

“曾經看過山和大海,出了開封都是村”,宋朝人為什麼這麼驕傲

但是在揚州,十里長街有繁華的夜市,已經突破了坊市宵禁的制度,即使在管理最嚴格的長安城,街鼓敲響後,依然沒有人敢在街坊間行走。

後周世宗柴榮對開封的改造

後周取代後漢以後,依然把開封定為國都,但是原有的開封城已經不能滿足城市的發展,於是周世宗柴榮下詔書:“東京華夷輻輳,水陸會通,時向隆平,日增繁盛,而都城因舊,制度未恢,諸衛軍營,或多窄狹,百司公署,無處興修,加以坊市之中,邸店有限,工商外至,絡繹無窮,僦賃之資,增添不定,貧乏之戶,供辦實多"。大意是指:原有的開封城已經無法容納百官的辦公、住宿問題,而大量的從事工商業的外來人口急劇膨脹,加大了住房的需求,因此改建開封迫在眉睫。擴建的開封依然仿照唐朝長安,一環內主要是原節度使時期的辦公區域;二環主要是老城區,大概有20多公里;三環,即新城,周圍有40公里,除了房屋街坊,還種植了樹木。

“曾經看過山和大海,出了開封都是村”,宋朝人為什麼這麼驕傲

與唐長安城不同的是,宮殿位於一環稍微偏北方位,這個變化一直延續到明清的北京故宮的;唐朝長安是在中軸線最北側,並不是全城的最中心。同時在擴建的過程中規劃出了道路、街巷、官署、軍營、倉庫等,並標定標識,留出的空地老百姓可以任意建造。而在坊市的建造上,沒有唐朝的嚴格規定,因此我們我們在《清明上河圖》裡看到的,大都沿著河而建,並沒有嚴格的規劃。

“曾經看過山和大海,出了開封都是村”,宋朝人為什麼這麼驕傲

二環依然不像長安城進行嚴格規劃,民宅、商鋪、寺院都混雜在一起,除了宮殿城門有間隔,其餘所有住宅,商業等都聚居在一起,如著名的大相國寺就在批發大市場旁邊,而且這個大市場是全國最大的批發市場。

“曾經看過山和大海,出了開封都是村”,宋朝人為什麼這麼驕傲

因此在大相國寺,當有廟會的時候,大小商販、老百姓、官員、道士、和尚等都彙集於此,可謂人山人海,盛況空前。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中便有詳細記載。後來也出現了城管,要求留出空間給皇帝出行儀仗隊,不然會有普通百姓混在其中,有失威嚴。

起高樓

在北宋最大的特點允許混建,而且還可以空間上進行加高,允許"許京城民居起樓閣"。北宋僧人文瑩撰寫的筆記《玉壺清話》,記載了周世宗顯德年間,派遣大將周景(威)疏浚開封河,以利將江南的物資運到京城。周景比較有經營頭腦,想到了如果汴河一疏通,通航無阻,一定會有江淮一帶的鉅商往京城運貨運糧,大量貨物運抵開封,儲存就會成為大問題,於是周景就向周世宗建議,下令讓京城百姓沿汴河栽種榆樹柳樹,建造臺榭,以使京城更為壯麗。

“曾經看過山和大海,出了開封都是村”,宋朝人為什麼這麼驕傲

周世宗當然同意了,於是,早有考慮的周景率先應詔,在流入開封的汴河的衝要之處,臨河建造了十三間樓,也有記載說是建了十二間樓。汴河疏浚通航後,周景利用所蓋的樓為商人運貨的儲存之處,每年的收入以萬計。周世宗曾經在樓正施工時路過,得知是周景所為,很高興,還賜酒犒賞。《玉壺清話》的作者認為周世宗只知道周景蓋樓為響應號召,沒有想到他的目的是用作經營以求獲利。周景蓋樓今天看來是平常之舉,當時可是意義非凡。

“曾經看過山和大海,出了開封都是村”,宋朝人為什麼這麼驕傲

後周開封城,酒樓(肆)茶樓(肆)已經很普遍,周景起樓獲得周世宗首肯和讚許正是在擴建外城,以適應都城建制的需要和外來人口日益增多的大背景下。周景起樓主要是用來經營邸店。他所建的邸店建在繁華地區和交通要道,又起樓而向立體拓展,成為突破坊市制度的一個關鍵性事件。

坊市制的終結

宋太祖趙匡胤時下詔開封府不得禁止夜市,終於從法律制度上終止了坊市制規定的商業經營活動的時間限制,與周世宗的"任民營造"形成首尾呼應之勢,把坊市制推下了歷史舞臺。此後,坊的名稱還在使用,但只是城內居民小區的稱謂和區位標誌,也可能一些小區還會有牆和柵欄等設施,但已經不再實行封閉式的管理了。

“曾經看過山和大海,出了開封都是村”,宋朝人為什麼這麼驕傲

空間和時間的突破,使得坊市制最終走向街市制,才有了我們看到的《清明上河圖》上臨街林立的店鋪,街市、橋市熙熙攘攘的人群,橋下川流不息的商船,達官貴人、販夫走卒,世間百態。

如果《東京夢華錄》描繪的不是夢境,而是真實場景的話,在我們面前展現的北宋東京開封府,就如同《清明上河圖》的畫面一樣,臨街店鋪林立,街市、橋市、瓦市、廟市人聲鼎沸,熱鬧非凡,一到夜晚,又是一番風景,少男少女從外城的南薰門一路南行,一路走一路吃,可以不重樣地吃到裡城的朱雀門。東區的馬行街,各種燒烤攤煙霧繚繞,油香四溢,夏季肆虐的蚊蟲,都消失了蹤跡,因此有"馬行街無蚊"的記載。再回看一下《清明上河圖》的畫面,文與圖相映成輝,五代的經營、重建和開拓也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曾經看過山和大海,出了開封都是村”,宋朝人為什麼這麼驕傲

開封與世界城市比較

當時的開封城人口在120萬左右,而同時期歐洲最繁華的巴黎人口只有不到24萬,法國對面最繁華的倫敦呢,人口不過4萬人。當時歐洲街道非常狹窄,大部分都沒有像今天這樣鋪上石板,人、狗、馬、豬等混雜在街道上,整個街道擁擠骯髒,與富庶華麗的開封無法相姘美。

柴宗慶曾如此感嘆開封的盛況,“曾觀大海難為水,除去梁園總是村”,這裡的梁園指的就是開封,開封以外全是農村。雖然有些傲嬌,但是確實是實話,同時期的倫敦,確實只能算作一個村。柴宗慶沒有看過整個世界,但是北宋開封確實是世界上最繁榮,最富庶的地方。

“曾經看過山和大海,出了開封都是村”,宋朝人為什麼這麼驕傲

當時的開封城不僅僅是在人口規模上世界領先,而且在城市背面,排水、防火等方面也是世界領先。比如防火方面在地勢較高的地方設立望火樓,整個消防隊伍達到100餘人,而且都是按照軍隊編制,配備各種長梯等滅火工具,可謂非常專業。而同時期的巴黎,各木質房屋之間堆滿柴草,火災更是連綿不斷。

歐洲之所以瘟疫多發,很大部分原因是城市排水衛生問題沒有解決,當時開封有溝渠上百條,在每年春季,集中進行溝渠的疏通工作,雖然給百姓出行造成不便,但是有效控制疫情的發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