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相遇,只有父母的愛是為了別離'

"

這個題目,想了很長時間是不是寫。

今天開車去超市的時候,本來週五中午超市的停車場沒有那麼多車,但是我找了將近20分鐘才找到一個車位。一想,也對,馬上要開學了,開學之前,很多父母帶著孩子一起逛逛大明湖,所以還是決定寫一寫這個題目。

這可能是很多馬上要離家開始上大學的孩子,開學之前最後一個和父母一起過的週末。

前幾天和我父親還聊起來,現在坐高鐵,從濟南到蘭州,最快的只需要9個小時,而我第一次去蘭州的時候是39個小時。經歷過高中三年的沒日沒夜的學習之後,突然放鬆下來,有種放飛的感覺,之所以想報考蘭大,是因為確實可以跑遠一點,去看看不一樣的世界,再就是沒有父母天天的嘮叨。

上大學,可能是孩子和父母最為重要的別離之一。

孩子和父母一生要經歷差不多九次重要的別離。

第一次,十月懷胎,一朝分娩,這是孩子從母體分離,真正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

第二次,孩子可以獨立的自己走路,磕磕絆絆、咿呀學語,他/她開始有了自己的腳步。

第三次,上幼兒園,他要開始學會和家庭成員以外的人朝夕相處,要學會團結、友愛、面對衝突,離開父母的懷抱。

第四次,叛逆期,孩子不是那個再什麼都聽父母安排的孩子,他/她開始有了獨立的思想,開始慢慢學會精神上的獨立。

第五次,上大學,也就是孩子開始成為基本上要自我獨立的“社會人”,要開始獨立面對社會,要學會精神上的自我成長。

第六次,開始工作,開始真正的走入社會,每個人基本上都要經歷一次精神上的重建。

第七次,結婚,兩個人組成一個新的小家庭,開始了完全獨立的生活,只是偶爾去陪伴一下父母。

第八次,生子,很多人都是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後,才真正的開始慢慢的理解自己的父母,人到中年,才開始和父母進行精神上的和解。

第九次,最終的別離……..


"

這個題目,想了很長時間是不是寫。

今天開車去超市的時候,本來週五中午超市的停車場沒有那麼多車,但是我找了將近20分鐘才找到一個車位。一想,也對,馬上要開學了,開學之前,很多父母帶著孩子一起逛逛大明湖,所以還是決定寫一寫這個題目。

這可能是很多馬上要離家開始上大學的孩子,開學之前最後一個和父母一起過的週末。

前幾天和我父親還聊起來,現在坐高鐵,從濟南到蘭州,最快的只需要9個小時,而我第一次去蘭州的時候是39個小時。經歷過高中三年的沒日沒夜的學習之後,突然放鬆下來,有種放飛的感覺,之所以想報考蘭大,是因為確實可以跑遠一點,去看看不一樣的世界,再就是沒有父母天天的嘮叨。

上大學,可能是孩子和父母最為重要的別離之一。

孩子和父母一生要經歷差不多九次重要的別離。

第一次,十月懷胎,一朝分娩,這是孩子從母體分離,真正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

第二次,孩子可以獨立的自己走路,磕磕絆絆、咿呀學語,他/她開始有了自己的腳步。

第三次,上幼兒園,他要開始學會和家庭成員以外的人朝夕相處,要學會團結、友愛、面對衝突,離開父母的懷抱。

第四次,叛逆期,孩子不是那個再什麼都聽父母安排的孩子,他/她開始有了獨立的思想,開始慢慢學會精神上的獨立。

第五次,上大學,也就是孩子開始成為基本上要自我獨立的“社會人”,要開始獨立面對社會,要學會精神上的自我成長。

第六次,開始工作,開始真正的走入社會,每個人基本上都要經歷一次精神上的重建。

第七次,結婚,兩個人組成一個新的小家庭,開始了完全獨立的生活,只是偶爾去陪伴一下父母。

第八次,生子,很多人都是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後,才真正的開始慢慢的理解自己的父母,人到中年,才開始和父母進行精神上的和解。

第九次,最終的別離……..


世間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相遇,只有父母的愛是為了別離


我們這一代人,和父母基本都還是很嚴肅的關係,很少有能夠真正和父母成為朋友的。但是,比我小不了幾歲的朋友,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教育觀念也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最大的變化,其實是中國社會的家庭結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到了上世紀80年代,我們基本上還都在傳統的家庭結構中,是大家族的概念,而這種結構在很短的時間內,快速的轉換成三口之家的模式,上一輩人還要承受來自於大家族結構中的責任和義務,而這些東西,在年輕的一代人身上基本上沒有了這種要求,或者說束縛,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特徵之一。

耶魯大學終身教授陳志武先生曾經用金融學的角度來分析中國傳統的儒家社會,很有些道理。中國傳統社會是以家族為單位,通過各種方式的內部分配來解決收入不均衡和抵禦風險的問題,他講的他內弟要買房子而向他借錢的案例非常有代表性和深刻。這種方式是基於親情的一種綁架,會鼓勵不勞而獲,這是傳統社會的重大弊端之一。

傳統社會的大家族結構,講究多子多福,人丁興旺,有著非常現實的生存需求,既有著人口多就可以多一個勞力,多一份收成的需求,也有著抵禦疾病等重大風險的需要,還有著養兒防老的需求。所以,傳統的中國農村,是一個宗法社會,非常強調,孝與養,講究秩序和血統。

可以說,我們現代社會的社會保障機制正在逐步把家庭成員的關係從這種束縛中解放出來,迴歸更為純粹的親情關係。

當然,這個轉變的過程中也發生了很多的問題,從最初的獨生子女,兩三代人溺愛一個孩子,到這些孩子長大以後很多人適應社會的困難、啃老等等問題,不過這種轉變過程中的問題,應該會逐步的得到改善,我們不用過度的擔心。


"

這個題目,想了很長時間是不是寫。

今天開車去超市的時候,本來週五中午超市的停車場沒有那麼多車,但是我找了將近20分鐘才找到一個車位。一想,也對,馬上要開學了,開學之前,很多父母帶著孩子一起逛逛大明湖,所以還是決定寫一寫這個題目。

這可能是很多馬上要離家開始上大學的孩子,開學之前最後一個和父母一起過的週末。

前幾天和我父親還聊起來,現在坐高鐵,從濟南到蘭州,最快的只需要9個小時,而我第一次去蘭州的時候是39個小時。經歷過高中三年的沒日沒夜的學習之後,突然放鬆下來,有種放飛的感覺,之所以想報考蘭大,是因為確實可以跑遠一點,去看看不一樣的世界,再就是沒有父母天天的嘮叨。

上大學,可能是孩子和父母最為重要的別離之一。

孩子和父母一生要經歷差不多九次重要的別離。

第一次,十月懷胎,一朝分娩,這是孩子從母體分離,真正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

第二次,孩子可以獨立的自己走路,磕磕絆絆、咿呀學語,他/她開始有了自己的腳步。

第三次,上幼兒園,他要開始學會和家庭成員以外的人朝夕相處,要學會團結、友愛、面對衝突,離開父母的懷抱。

第四次,叛逆期,孩子不是那個再什麼都聽父母安排的孩子,他/她開始有了獨立的思想,開始慢慢學會精神上的獨立。

第五次,上大學,也就是孩子開始成為基本上要自我獨立的“社會人”,要開始獨立面對社會,要學會精神上的自我成長。

第六次,開始工作,開始真正的走入社會,每個人基本上都要經歷一次精神上的重建。

第七次,結婚,兩個人組成一個新的小家庭,開始了完全獨立的生活,只是偶爾去陪伴一下父母。

第八次,生子,很多人都是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後,才真正的開始慢慢的理解自己的父母,人到中年,才開始和父母進行精神上的和解。

第九次,最終的別離……..


世間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相遇,只有父母的愛是為了別離


我們這一代人,和父母基本都還是很嚴肅的關係,很少有能夠真正和父母成為朋友的。但是,比我小不了幾歲的朋友,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教育觀念也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最大的變化,其實是中國社會的家庭結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到了上世紀80年代,我們基本上還都在傳統的家庭結構中,是大家族的概念,而這種結構在很短的時間內,快速的轉換成三口之家的模式,上一輩人還要承受來自於大家族結構中的責任和義務,而這些東西,在年輕的一代人身上基本上沒有了這種要求,或者說束縛,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特徵之一。

耶魯大學終身教授陳志武先生曾經用金融學的角度來分析中國傳統的儒家社會,很有些道理。中國傳統社會是以家族為單位,通過各種方式的內部分配來解決收入不均衡和抵禦風險的問題,他講的他內弟要買房子而向他借錢的案例非常有代表性和深刻。這種方式是基於親情的一種綁架,會鼓勵不勞而獲,這是傳統社會的重大弊端之一。

傳統社會的大家族結構,講究多子多福,人丁興旺,有著非常現實的生存需求,既有著人口多就可以多一個勞力,多一份收成的需求,也有著抵禦疾病等重大風險的需要,還有著養兒防老的需求。所以,傳統的中國農村,是一個宗法社會,非常強調,孝與養,講究秩序和血統。

可以說,我們現代社會的社會保障機制正在逐步把家庭成員的關係從這種束縛中解放出來,迴歸更為純粹的親情關係。

當然,這個轉變的過程中也發生了很多的問題,從最初的獨生子女,兩三代人溺愛一個孩子,到這些孩子長大以後很多人適應社會的困難、啃老等等問題,不過這種轉變過程中的問題,應該會逐步的得到改善,我們不用過度的擔心。


世間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相遇,只有父母的愛是為了別離


因為我做傳統文化傳播方面的工作,很多朋友跟我抱怨,說現在的孩子不知道孝順只知道一味的啃老,都工作好多年了,還要跟家裡要錢補貼自己,別說孝敬自己了,能少要點錢就燒高香了,說我們應該大力的推廣孝文化。說實話,我不太同意這樣的說法,更不太同意現在很多人在做的孝文化的推廣。我們現在很多人在推廣孝文化的過程中,過度的強調了孩子的責任,而不太考慮,造成這種問題的根源在於作為父母,沒有盡到自己教育的責任。這裡的教育不是成天告訴孩子自己多不容易,讓孩子在自己老了以後一定要孝順自己,這不是孝的教育,而是道德綁架。還有不少人用很多愚忠愚孝的故事來教育孩子,這更是大錯特錯。

孝與慈相對,父慈子孝,而不是說我養了你,你就是“我的”,你就必須按我的意志來辦,這是把孩子變成了自己的私有財產,變成了自己的一個替身。

父慈,應該如何來做?從小培養孩子獨立、健全的人格,鼓勵孩子樹立自己的人生理想,為自己的理想去真正的努力和奮鬥,而不是把孩子變成實現自己未竟理想的工具,給他提供力所能及的條件,不需要傾盡所有,也不需要處處都超過同齡人,讓他自己選擇自己的道路,讓他去經歷真正的人生,真正的人生絕不是一帆風順,絕不是隻有繁花錦簇,花開花落、月圓月缺、有困境、有順遂,都經歷過才是真正圓滿的人生。

很多朋友,孩子出去上學以後,總感覺空落落的,原來每天陪孩子起早貪黑,現在孩子離家以後,就剩下兩個人大眼瞪小眼。這一點上,我們和古人也有很大的不同,古人孩子成家之後,父母四十歲左右就開始享受天倫之樂了,一個是古人的平均年齡有限,二是繁衍後代的迫切需要。而對於現代人而言,四十到六十,這二十年是人生的壯年,是人精力、閱歷、能力都成熟、穩定的階段,從現在的平均壽命而言,還有幾十年的人生光景,沒有了二十多歲的迷茫與挫折,沒有了三十多歲的慌亂與手足無措,這個時間段,反而是真正的可以為自己而活的時候,為自己的理想、自己的追求傾盡全力的時候,但是,很多人這時候,反而自我放棄了。

我一直跟朋友說,這二十年,反而是你需要和你的孩子一起成長、一起進步的時候,不要以教訓的口吻和孩子相處,適時的、適度的,根據自己的人生經驗,給予孩子建議,但是充分尊重他們自己的人生選擇。

人生不是一條筆直的公路,誰都會犯錯,誰也都會錯過,但是人生走過的路,即使是彎路也都是我們人生的一部分,每一步都算數,更應該包括我們走過的那些彎路。

其實,我一直不太同意,過度的強調孩子要無條件的孝,父慈和子孝本身就是互為因果的關係。孔老夫子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這裡說的是把養當成了孝,其實,問題基本上都還是出在父母身上,如果你只是把孩子養大,跟孩子沒有精神上的交流,沒有陪他成長,只是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的話,孩子能做到”“,已經是不錯了。

當然,我們作為子女,如何對待自己的父母,是孩子學習的榜樣,也會影響他一生的信念。除了上邊孔老夫子所說的,以養為孝的問題之外,還有一種更為普遍的問題:子夏向孝。子曰:“色難。又是,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這裡說的問題,可能我們每個人都有過這種心態:色難。就是不能做到真正的和顏悅色。

色難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和孔老夫子時代的色難產生的原因也已經有所區別。

第一種因素:每個父母,在幼小的孩子心裡都是英雄,但是,隨著孩子逐步長大,這種仰視逐步變成了平視,甚至是俯視,對父母的崇敬之情就會慢慢的減弱或者消失,再加上叛逆期的存在,讓這種關係更為緊張。而古代,叛逆期來臨的時候,基本上就結婚生子了,還沒來得及真正叛逆的時候,他已經體會到了生活的不易,而且,在熟人社會裡,對道德的要求,首要的就是孝,所以這種情況古代出現的相對較少。

第二種因素:很多子女,把自己生活的不順,歸結到父母的身上,怪自己為什麼不是富二代,怪父母不能給自己提供優越的條件,需要自己去奮鬥,可以說是望父成龍,自己才可以坐享其成。

第三種因素:子女一代結婚以後,本身也承受著巨大的生活、工作壓力,而兩人基本都也是獨生子女,這種壓力下,父母還處於身體都比較好的階段,也都有自己要做的事,從而忽略了和父母的交流。現在我們處在的是一個陌生人社會,工作的同事很少介入互相的生活,鄰里之間也都彼此陌生,來自於外部的壓力也小了很多,不像傳統的熟人社會,你的一言一行很容易被別人看在眼裡。


"

這個題目,想了很長時間是不是寫。

今天開車去超市的時候,本來週五中午超市的停車場沒有那麼多車,但是我找了將近20分鐘才找到一個車位。一想,也對,馬上要開學了,開學之前,很多父母帶著孩子一起逛逛大明湖,所以還是決定寫一寫這個題目。

這可能是很多馬上要離家開始上大學的孩子,開學之前最後一個和父母一起過的週末。

前幾天和我父親還聊起來,現在坐高鐵,從濟南到蘭州,最快的只需要9個小時,而我第一次去蘭州的時候是39個小時。經歷過高中三年的沒日沒夜的學習之後,突然放鬆下來,有種放飛的感覺,之所以想報考蘭大,是因為確實可以跑遠一點,去看看不一樣的世界,再就是沒有父母天天的嘮叨。

上大學,可能是孩子和父母最為重要的別離之一。

孩子和父母一生要經歷差不多九次重要的別離。

第一次,十月懷胎,一朝分娩,這是孩子從母體分離,真正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

第二次,孩子可以獨立的自己走路,磕磕絆絆、咿呀學語,他/她開始有了自己的腳步。

第三次,上幼兒園,他要開始學會和家庭成員以外的人朝夕相處,要學會團結、友愛、面對衝突,離開父母的懷抱。

第四次,叛逆期,孩子不是那個再什麼都聽父母安排的孩子,他/她開始有了獨立的思想,開始慢慢學會精神上的獨立。

第五次,上大學,也就是孩子開始成為基本上要自我獨立的“社會人”,要開始獨立面對社會,要學會精神上的自我成長。

第六次,開始工作,開始真正的走入社會,每個人基本上都要經歷一次精神上的重建。

第七次,結婚,兩個人組成一個新的小家庭,開始了完全獨立的生活,只是偶爾去陪伴一下父母。

第八次,生子,很多人都是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後,才真正的開始慢慢的理解自己的父母,人到中年,才開始和父母進行精神上的和解。

第九次,最終的別離……..


世間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相遇,只有父母的愛是為了別離


我們這一代人,和父母基本都還是很嚴肅的關係,很少有能夠真正和父母成為朋友的。但是,比我小不了幾歲的朋友,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教育觀念也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最大的變化,其實是中國社會的家庭結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到了上世紀80年代,我們基本上還都在傳統的家庭結構中,是大家族的概念,而這種結構在很短的時間內,快速的轉換成三口之家的模式,上一輩人還要承受來自於大家族結構中的責任和義務,而這些東西,在年輕的一代人身上基本上沒有了這種要求,或者說束縛,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特徵之一。

耶魯大學終身教授陳志武先生曾經用金融學的角度來分析中國傳統的儒家社會,很有些道理。中國傳統社會是以家族為單位,通過各種方式的內部分配來解決收入不均衡和抵禦風險的問題,他講的他內弟要買房子而向他借錢的案例非常有代表性和深刻。這種方式是基於親情的一種綁架,會鼓勵不勞而獲,這是傳統社會的重大弊端之一。

傳統社會的大家族結構,講究多子多福,人丁興旺,有著非常現實的生存需求,既有著人口多就可以多一個勞力,多一份收成的需求,也有著抵禦疾病等重大風險的需要,還有著養兒防老的需求。所以,傳統的中國農村,是一個宗法社會,非常強調,孝與養,講究秩序和血統。

可以說,我們現代社會的社會保障機制正在逐步把家庭成員的關係從這種束縛中解放出來,迴歸更為純粹的親情關係。

當然,這個轉變的過程中也發生了很多的問題,從最初的獨生子女,兩三代人溺愛一個孩子,到這些孩子長大以後很多人適應社會的困難、啃老等等問題,不過這種轉變過程中的問題,應該會逐步的得到改善,我們不用過度的擔心。


世間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相遇,只有父母的愛是為了別離


因為我做傳統文化傳播方面的工作,很多朋友跟我抱怨,說現在的孩子不知道孝順只知道一味的啃老,都工作好多年了,還要跟家裡要錢補貼自己,別說孝敬自己了,能少要點錢就燒高香了,說我們應該大力的推廣孝文化。說實話,我不太同意這樣的說法,更不太同意現在很多人在做的孝文化的推廣。我們現在很多人在推廣孝文化的過程中,過度的強調了孩子的責任,而不太考慮,造成這種問題的根源在於作為父母,沒有盡到自己教育的責任。這裡的教育不是成天告訴孩子自己多不容易,讓孩子在自己老了以後一定要孝順自己,這不是孝的教育,而是道德綁架。還有不少人用很多愚忠愚孝的故事來教育孩子,這更是大錯特錯。

孝與慈相對,父慈子孝,而不是說我養了你,你就是“我的”,你就必須按我的意志來辦,這是把孩子變成了自己的私有財產,變成了自己的一個替身。

父慈,應該如何來做?從小培養孩子獨立、健全的人格,鼓勵孩子樹立自己的人生理想,為自己的理想去真正的努力和奮鬥,而不是把孩子變成實現自己未竟理想的工具,給他提供力所能及的條件,不需要傾盡所有,也不需要處處都超過同齡人,讓他自己選擇自己的道路,讓他去經歷真正的人生,真正的人生絕不是一帆風順,絕不是隻有繁花錦簇,花開花落、月圓月缺、有困境、有順遂,都經歷過才是真正圓滿的人生。

很多朋友,孩子出去上學以後,總感覺空落落的,原來每天陪孩子起早貪黑,現在孩子離家以後,就剩下兩個人大眼瞪小眼。這一點上,我們和古人也有很大的不同,古人孩子成家之後,父母四十歲左右就開始享受天倫之樂了,一個是古人的平均年齡有限,二是繁衍後代的迫切需要。而對於現代人而言,四十到六十,這二十年是人生的壯年,是人精力、閱歷、能力都成熟、穩定的階段,從現在的平均壽命而言,還有幾十年的人生光景,沒有了二十多歲的迷茫與挫折,沒有了三十多歲的慌亂與手足無措,這個時間段,反而是真正的可以為自己而活的時候,為自己的理想、自己的追求傾盡全力的時候,但是,很多人這時候,反而自我放棄了。

我一直跟朋友說,這二十年,反而是你需要和你的孩子一起成長、一起進步的時候,不要以教訓的口吻和孩子相處,適時的、適度的,根據自己的人生經驗,給予孩子建議,但是充分尊重他們自己的人生選擇。

人生不是一條筆直的公路,誰都會犯錯,誰也都會錯過,但是人生走過的路,即使是彎路也都是我們人生的一部分,每一步都算數,更應該包括我們走過的那些彎路。

其實,我一直不太同意,過度的強調孩子要無條件的孝,父慈和子孝本身就是互為因果的關係。孔老夫子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這裡說的是把養當成了孝,其實,問題基本上都還是出在父母身上,如果你只是把孩子養大,跟孩子沒有精神上的交流,沒有陪他成長,只是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的話,孩子能做到”“,已經是不錯了。

當然,我們作為子女,如何對待自己的父母,是孩子學習的榜樣,也會影響他一生的信念。除了上邊孔老夫子所說的,以養為孝的問題之外,還有一種更為普遍的問題:子夏向孝。子曰:“色難。又是,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這裡說的問題,可能我們每個人都有過這種心態:色難。就是不能做到真正的和顏悅色。

色難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和孔老夫子時代的色難產生的原因也已經有所區別。

第一種因素:每個父母,在幼小的孩子心裡都是英雄,但是,隨著孩子逐步長大,這種仰視逐步變成了平視,甚至是俯視,對父母的崇敬之情就會慢慢的減弱或者消失,再加上叛逆期的存在,讓這種關係更為緊張。而古代,叛逆期來臨的時候,基本上就結婚生子了,還沒來得及真正叛逆的時候,他已經體會到了生活的不易,而且,在熟人社會裡,對道德的要求,首要的就是孝,所以這種情況古代出現的相對較少。

第二種因素:很多子女,把自己生活的不順,歸結到父母的身上,怪自己為什麼不是富二代,怪父母不能給自己提供優越的條件,需要自己去奮鬥,可以說是望父成龍,自己才可以坐享其成。

第三種因素:子女一代結婚以後,本身也承受著巨大的生活、工作壓力,而兩人基本都也是獨生子女,這種壓力下,父母還處於身體都比較好的階段,也都有自己要做的事,從而忽略了和父母的交流。現在我們處在的是一個陌生人社會,工作的同事很少介入互相的生活,鄰里之間也都彼此陌生,來自於外部的壓力也小了很多,不像傳統的熟人社會,你的一言一行很容易被別人看在眼裡。


世間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相遇,只有父母的愛是為了別離


作為父母而言,對於自己的子女,即使做的不對,做的不好,絕大多數時候,也都是為了更好的別離,是為了子女,可以獨立的、精彩的生活。

只是,我們傳統上,對於生活條件、物質財富方面的準備更多了一些,我們更需要的是讓孩子擁有精神的獨立、人格的健全,我們需要的也不是一種類似於交易關係的父養子,子養父,而是更純粹的親情關係,而孝的本意,也不是做給別人看的,而是適度的才是真正的孝。

從小到大,我們除了和父母之間,總是在尋找最好的朋友、最真摯的愛情,最合適的夥伴,這些愛都是相聚之愛,而只有父母的愛是為了讓我們更快的成長,而我們每一次的成長,對他們而言,都是一次別離。

藉著這個機會亂七八糟的寫了一堆,對於作為父母的朋友,學會和孩子一起成長,真心為他們的成長高興。而同樣作為子女的我們,多點時間陪陪越來越年邁的父母,他們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慰藉,哪怕只是一個電話,一句問候。

父母在,人生還有來路,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多多珍惜用盡自己一生的體力、能力、智慧陪伴我們,幫我們成長的父母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