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喜歡和老掌櫃喝茶,有個99%的茶友都明白很簡單的道理!

大紅袍 水仙 肉桂 小陳茶事 小陳茶事 2017-09-06

為什麼喜歡和老掌櫃喝茶,有個99%的茶友都明白很簡單的道理!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人常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這話對,也不對。

在古代,文化的傳播皆是言傳身教,特別是一些家族技藝的傳承,對偷師學藝者的防範甚強,為了保護幾代祖傳的絕學不至於洩漏,甚至立下傳男不傳女的嚴苛家規。

這種文化環境下,年歲高的人,由於經歷的事情多,吃過的鹽比我們吃過的飯還多,便成為日益沉澱下來的百科全書,充滿了智慧和人生經驗。

但凡大事小事,都經歷過一些,就算有時候沒吃過豬肉,卻也見過豬跑。凡百事,都能給年輕小輩們提點一二。

就像《紅樓夢》裡,鳳姐生日潑醋,最疼她的賈老太君便善意地提醒她:“什麼要緊的事!小孩子們年輕,饞嘴貓兒似的,那裡保得住不這麼著。從小兒世人都打這麼過的。”

看看吧,過來人老太君說了,年輕男孩子出個軌,沒什麼了不起的,這世上的年輕夫妻,都是這麼捱過來的。

賈母的邏輯和價值觀,本文不討論。

村姑陳想說的是,在古時候,老年人的見多識廣,老年人的博知強聞,確實在許多時候,對一個大家族的穩定,繁榮,起到了壓倒一切的穩定性作用。

為什麼喜歡和老掌櫃喝茶,有個99%的茶友都明白很簡單的道理!

為什麼喜歡和老掌櫃喝茶,有個99%的茶友都明白很簡單的道理!

《2》

然而,撂到文明極度繁盛的21世紀,顯然不是這麼回事兒了。

人只要喜歡閱讀,只要喜歡鑽研,沒有什麼東西是你想知道而不得知的,沒有什麼本能是你想學而學不到的。

表姐10歲的兒子,就知道東北一季稻,福建兩季稻,東北米煮乾飯更好吃,福州米煮稀飯更軟糯。

他還知道木瓜表面有疤痕的,凹凸不平的,吃起來才香甜。

他從哪裡知道的?他看百科全書。

生活小百科,家務小百科,大英百科全書,只要你有時間有耐心,想知道什麼理論知識,書裡都有。

有時候,家裡的老人,如果閱讀面不廣泛,還真的會被一個幾歲的孩子給問倒。

所以,村姑陳覺得,與其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不如說,閱讀和閱歷使人變寶。

當然,前面說的,都是掌握理論知識的途徑。

而喝茶這種需要深層次的感官體會,需要認真去練習,去領悟,純經驗值的東西,還要遵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嗎?

在茶界,年齡大是不是佔優勢呢?

為什麼喜歡和老掌櫃喝茶,有個99%的茶友都明白很簡單的道理!

為什麼喜歡和老掌櫃喝茶,有個99%的茶友都明白很簡單的道理!

《3》

是的。

今天的村姑陳,可能知道許多老茶人所不知道的理論。

譬如,晒青的時候,茶多酚的消失,並非它本身的揮發和減少,而是它與茶氨酸形成了別的絡合物。

也就是說,茶多酚並不是減少了,而是被新的物質包起來了。

這些理論,只要我們願意去查閱枯燥的學術文章、科研報告,都能獲得答案。

然而,老茶人一張口,說他三十年前喝到的普洱是什麼味道,我們這些年輕的後輩,除了羨慕,便再無話可說。

老茶人未必會研究學術理論,但他們是實戰派。

如果姚月明姚老在世,那更不得了,大紅袍的母樹之謎,必將揭開謎底。

我們掌握再多的理論,在姚老這位真正的研究大紅袍母樹的學者面前,也顯得白如紙,空如竹。

現代科學,可以從技術上核驗出大紅袍母樹的DNA,但我們永遠不知道,我們用於做鑑定的這株母樹,它是不是真的是大紅袍。

真相只有姚老,以及姚老的夥伴們知道。

在茶界,年歲,代表的除了經驗的豐富,還有閱歷的深度。

你的理論知識再強大,人家只要說一句,我喝過的茶,比你吃過的飯還多,你就立即歇菜了。

為什麼喜歡和老掌櫃喝茶,有個99%的茶友都明白很簡單的道理!

為什麼喜歡和老掌櫃喝茶,有個99%的茶友都明白很簡單的道理!

《4》

喝茶是一件極主觀的事。

喝茶也是一件極感性的事。

書上會告訴你,白牡丹是一芽一、二葉,水仙的水醇厚,肉桂的香銳利。

但你懂得哪種舌感叫醇厚,哪種香感顯銳利嗎?

你懂得大闊葉片的貢眉也可以採一芽一、二葉嗎?

這些,都要憑經驗,憑多年的勤學苦練,才能掌握。

而一個上了年紀的老掌櫃,只要有心,認真跟著他學,不出一年,就能提高段位。

因為人家懂得各種書本上沒有的,也許寫書的人也不懂的專業知識。

這些知識,是靠勞動人民們一代一代言傳身教,口傳身授留下來的。

是真正的智慧和技術的結晶。

書上說,肉桂肉片小,水仙葉片大。

然而人家老掌櫃會告訴你,牛欄坑的肉桂葉片小,因為那裡是坑。而馬頭巖的肉桂葉片略大,因為那裡是陽坡。

書上說,雨天和晴天,做茶的方法不同。

老掌櫃說,2015年的天氣,適合做水仙。2016、2017年的天氣,適合做肉桂。

在茶界,所有書上沒有的,書上沒講透的,去問老掌櫃,一定有答案。

為什麼喜歡和老掌櫃喝茶,有個99%的茶友都明白很簡單的道理!

為什麼喜歡和老掌櫃喝茶,有個99%的茶友都明白很簡單的道理!

《5》

每一次去茶區,找地方喝茶,總會在門口巡視一會兒。

若是年輕人坐在大堂,就不進去了。

若是老年人坐在那,馬上溜進去。坐下來,好多問題馬上蹦出來問。

茶界誰的技術好,誰家的山場棒,誰家的品種好,誰家有老樹,老掌櫃閉上眼睛也能如數家珍。

哪種湯厚,哪種叢味正,苔蘚香,木質味,什麼樣的青該做成花果香,老掌櫃說起來頭頭是道。

而年輕人呢,坐下來,聊上三句,就會發覺商業味太濃。喝一泡就問你,感覺怎麼樣,很便宜的,要不要帶一點回去喝?

每一句都在講自己這泡茶的特點,每一句都在誇自己的茶如何如何好。

完全跟老掌櫃那種學術交流的氛圍差了十萬八千里嘛。

這種氛圍,一邊喝茶,一邊感覺自己的錢包在突突跳動。再好的茶喝起來也味同嚼蠟。

乾脆提起包麻溜地走人。

為什麼喜歡和老掌櫃喝茶,有個99%的茶友都明白很簡單的道理!

為什麼喜歡和老掌櫃喝茶,有個99%的茶友都明白很簡單的道理!

《6》

李麻花有一次去喝茶,看到一家店裝修得極有範兒。

後現代加古典,融合得極好。

這個外貌協會會長馬上跑進去喝茶。

結果沒坐了幾分鐘就走了。

問她為什麼,她投訴道:根本什麼都不懂嘛,老叢高叢都分不清,拿一泡月光白就敢說是白毫銀針。那兩個人,還不如我懂茶!

趕緊安慰她:是是是,你可以去開會所了。

李麻花轉頭問了一個問題,為什麼大品牌的專賣店,都是漂亮的小姑娘坐鎮,生意照樣很好呢?

村姑陳總結了一下,老掌櫃是賣茶的,小姑娘嘛,是秀色可餐的。

跟漂亮的小姑娘在一起泡茶,你泡的不是茶。

是荷爾蒙。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頭條號】,瞭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或者直接手機端點擊下方的“瞭解更多”!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