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我在宮裡做廚師 唐朝 乾闥婆 收藏大參考 2019-09-11
"

深諳茶道者都知道,品茗講究“察色、嗅香、品味、觀形”,而以尋常杯、壺泡茶,其實是不利於聞香觀形的,亦不利於茶湯濃淡之調節。

杯形茶具呈直桶狀,茶泡在杯中嫩葉細芽全被滾燙的沸水燜熟了,何來品茗之雅趣?

所以說,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

深諳茶道者都知道,品茗講究“察色、嗅香、品味、觀形”,而以尋常杯、壺泡茶,其實是不利於聞香觀形的,亦不利於茶湯濃淡之調節。

杯形茶具呈直桶狀,茶泡在杯中嫩葉細芽全被滾燙的沸水燜熟了,何來品茗之雅趣?

所以說,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一.何為蓋碗


蓋碗是一種上有蓋、下有託,中有碗的古典茶具。

它又稱“三才碗”——蓋為天、託為地、碗為人,具有濃厚的文化含義。

《易經·說卦》提到: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三才之說,立意高遠,代表人與天地會通,通過法天正己,尊時守位,以此積極活動,改變命運,是一種人文精神很深的思想。




"

深諳茶道者都知道,品茗講究“察色、嗅香、品味、觀形”,而以尋常杯、壺泡茶,其實是不利於聞香觀形的,亦不利於茶湯濃淡之調節。

杯形茶具呈直桶狀,茶泡在杯中嫩葉細芽全被滾燙的沸水燜熟了,何來品茗之雅趣?

所以說,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一.何為蓋碗


蓋碗是一種上有蓋、下有託,中有碗的古典茶具。

它又稱“三才碗”——蓋為天、託為地、碗為人,具有濃厚的文化含義。

《易經·說卦》提到: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三才之說,立意高遠,代表人與天地會通,通過法天正己,尊時守位,以此積極活動,改變命運,是一種人文精神很深的思想。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二.蓋碗的歷史


蓋碗的來歷要追溯到東土大唐了。西川節度使崔寧家的大小姐嫌茶碗燙手,就把碗放在碟子上。

"

深諳茶道者都知道,品茗講究“察色、嗅香、品味、觀形”,而以尋常杯、壺泡茶,其實是不利於聞香觀形的,亦不利於茶湯濃淡之調節。

杯形茶具呈直桶狀,茶泡在杯中嫩葉細芽全被滾燙的沸水燜熟了,何來品茗之雅趣?

所以說,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一.何為蓋碗


蓋碗是一種上有蓋、下有託,中有碗的古典茶具。

它又稱“三才碗”——蓋為天、託為地、碗為人,具有濃厚的文化含義。

《易經·說卦》提到: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三才之說,立意高遠,代表人與天地會通,通過法天正己,尊時守位,以此積極活動,改變命運,是一種人文精神很深的思想。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二.蓋碗的歷史


蓋碗的來歷要追溯到東土大唐了。西川節度使崔寧家的大小姐嫌茶碗燙手,就把碗放在碟子上。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宏承號


《演繁露》載:託盞始於唐,前世無所有也。崔寧女飲茶,病盞熱熨指,取碟子融蠟像盞足大小而環結其中,寘盞於蠟,無所傾側,因命工髹漆為之。寧喜其為,名之曰託,遂行於世。

這就是蓋碗的前身,叫託盞或者托子。

崔寧任節度使是在770年前後,應該是託盞出現的大概時間。

"

深諳茶道者都知道,品茗講究“察色、嗅香、品味、觀形”,而以尋常杯、壺泡茶,其實是不利於聞香觀形的,亦不利於茶湯濃淡之調節。

杯形茶具呈直桶狀,茶泡在杯中嫩葉細芽全被滾燙的沸水燜熟了,何來品茗之雅趣?

所以說,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一.何為蓋碗


蓋碗是一種上有蓋、下有託,中有碗的古典茶具。

它又稱“三才碗”——蓋為天、託為地、碗為人,具有濃厚的文化含義。

《易經·說卦》提到: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三才之說,立意高遠,代表人與天地會通,通過法天正己,尊時守位,以此積極活動,改變命運,是一種人文精神很深的思想。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二.蓋碗的歷史


蓋碗的來歷要追溯到東土大唐了。西川節度使崔寧家的大小姐嫌茶碗燙手,就把碗放在碟子上。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宏承號


《演繁露》載:託盞始於唐,前世無所有也。崔寧女飲茶,病盞熱熨指,取碟子融蠟像盞足大小而環結其中,寘盞於蠟,無所傾側,因命工髹漆為之。寧喜其為,名之曰託,遂行於世。

這就是蓋碗的前身,叫託盞或者托子。

崔寧任節度使是在770年前後,應該是託盞出現的大概時間。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875年埋藏到法門寺地宮的那批寶物裡,就有一件琉璃託盞(上圖),是最早的能考證出時間的實物了。




"

深諳茶道者都知道,品茗講究“察色、嗅香、品味、觀形”,而以尋常杯、壺泡茶,其實是不利於聞香觀形的,亦不利於茶湯濃淡之調節。

杯形茶具呈直桶狀,茶泡在杯中嫩葉細芽全被滾燙的沸水燜熟了,何來品茗之雅趣?

所以說,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一.何為蓋碗


蓋碗是一種上有蓋、下有託,中有碗的古典茶具。

它又稱“三才碗”——蓋為天、託為地、碗為人,具有濃厚的文化含義。

《易經·說卦》提到: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三才之說,立意高遠,代表人與天地會通,通過法天正己,尊時守位,以此積極活動,改變命運,是一種人文精神很深的思想。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二.蓋碗的歷史


蓋碗的來歷要追溯到東土大唐了。西川節度使崔寧家的大小姐嫌茶碗燙手,就把碗放在碟子上。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宏承號


《演繁露》載:託盞始於唐,前世無所有也。崔寧女飲茶,病盞熱熨指,取碟子融蠟像盞足大小而環結其中,寘盞於蠟,無所傾側,因命工髹漆為之。寧喜其為,名之曰託,遂行於世。

這就是蓋碗的前身,叫託盞或者托子。

崔寧任節度使是在770年前後,應該是託盞出現的大概時間。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875年埋藏到法門寺地宮的那批寶物裡,就有一件琉璃託盞(上圖),是最早的能考證出時間的實物了。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三.蓋碗喝茶之妙


說完蓋碗的歷史和文化,咱再來談談蓋碗喝茶之秒。

作為“三才碗”的蓋碗,自然不負三才之名,堪稱是飲茶中最為講究的茶碗了。

梁實秋《喝茶》一文中說:蓋碗究竟是最好的茶具。

其底部茶船為託,可免人燙手之苦。

除此之外,茶蓋可掩半合,阻住茶葉,又能避了壺堵杯吐之煩,十分愜意。

且茶蓋放在碗內,若要茶湯濃些,可用茶蓋於水面攪動,輕刮則淡,重刮則濃,是其妙也。


"

深諳茶道者都知道,品茗講究“察色、嗅香、品味、觀形”,而以尋常杯、壺泡茶,其實是不利於聞香觀形的,亦不利於茶湯濃淡之調節。

杯形茶具呈直桶狀,茶泡在杯中嫩葉細芽全被滾燙的沸水燜熟了,何來品茗之雅趣?

所以說,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一.何為蓋碗


蓋碗是一種上有蓋、下有託,中有碗的古典茶具。

它又稱“三才碗”——蓋為天、託為地、碗為人,具有濃厚的文化含義。

《易經·說卦》提到: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三才之說,立意高遠,代表人與天地會通,通過法天正己,尊時守位,以此積極活動,改變命運,是一種人文精神很深的思想。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二.蓋碗的歷史


蓋碗的來歷要追溯到東土大唐了。西川節度使崔寧家的大小姐嫌茶碗燙手,就把碗放在碟子上。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宏承號


《演繁露》載:託盞始於唐,前世無所有也。崔寧女飲茶,病盞熱熨指,取碟子融蠟像盞足大小而環結其中,寘盞於蠟,無所傾側,因命工髹漆為之。寧喜其為,名之曰託,遂行於世。

這就是蓋碗的前身,叫託盞或者托子。

崔寧任節度使是在770年前後,應該是託盞出現的大概時間。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875年埋藏到法門寺地宮的那批寶物裡,就有一件琉璃託盞(上圖),是最早的能考證出時間的實物了。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三.蓋碗喝茶之妙


說完蓋碗的歷史和文化,咱再來談談蓋碗喝茶之秒。

作為“三才碗”的蓋碗,自然不負三才之名,堪稱是飲茶中最為講究的茶碗了。

梁實秋《喝茶》一文中說:蓋碗究竟是最好的茶具。

其底部茶船為託,可免人燙手之苦。

除此之外,茶蓋可掩半合,阻住茶葉,又能避了壺堵杯吐之煩,十分愜意。

且茶蓋放在碗內,若要茶湯濃些,可用茶蓋於水面攪動,輕刮則淡,重刮則濃,是其妙也。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魯迅也認為:喝好茶,是要用蓋碗的。泡了之後,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確是好茶葉。

當然,這裡面也有一些使用時需要注意的步驟和小技巧。

蓋碗的具體使用順序如下:

1.洗杯——白鶴沐浴

用開水洗淨茶具,並提高茶具的溫度。

2.落茶——烏龍入宮

茶量可根據個人愛好而靈活掌握,一般5到8克。

3.沖茶——懸壺高衝

沖泡時最好能使茶葉在杯中旋轉。

4.刮沫——春風拂面

用杯蓋輕輕颳去浮在杯麵的泡沫。

5.出湯——玉液回公

把蓋碗中的茶湯倒進公道杯中,使茶湯濃淡均勻。

6.點茶——韓信點兵

將公道杯中茶湯公平均勻地倒入客人的品茗杯中,以供嘉賓使用。

7.看茶——賞色聞香

觀賞茶湯的色澤並聞杯蓋上留香。

8.品茶——品啜甘露

品茶,宜邊啜邊嗅,淺嘗細品,才能感悟到美妙的各種花香和巖韻。


"

深諳茶道者都知道,品茗講究“察色、嗅香、品味、觀形”,而以尋常杯、壺泡茶,其實是不利於聞香觀形的,亦不利於茶湯濃淡之調節。

杯形茶具呈直桶狀,茶泡在杯中嫩葉細芽全被滾燙的沸水燜熟了,何來品茗之雅趣?

所以說,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一.何為蓋碗


蓋碗是一種上有蓋、下有託,中有碗的古典茶具。

它又稱“三才碗”——蓋為天、託為地、碗為人,具有濃厚的文化含義。

《易經·說卦》提到: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三才之說,立意高遠,代表人與天地會通,通過法天正己,尊時守位,以此積極活動,改變命運,是一種人文精神很深的思想。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二.蓋碗的歷史


蓋碗的來歷要追溯到東土大唐了。西川節度使崔寧家的大小姐嫌茶碗燙手,就把碗放在碟子上。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宏承號


《演繁露》載:託盞始於唐,前世無所有也。崔寧女飲茶,病盞熱熨指,取碟子融蠟像盞足大小而環結其中,寘盞於蠟,無所傾側,因命工髹漆為之。寧喜其為,名之曰託,遂行於世。

這就是蓋碗的前身,叫託盞或者托子。

崔寧任節度使是在770年前後,應該是託盞出現的大概時間。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875年埋藏到法門寺地宮的那批寶物裡,就有一件琉璃託盞(上圖),是最早的能考證出時間的實物了。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三.蓋碗喝茶之妙


說完蓋碗的歷史和文化,咱再來談談蓋碗喝茶之秒。

作為“三才碗”的蓋碗,自然不負三才之名,堪稱是飲茶中最為講究的茶碗了。

梁實秋《喝茶》一文中說:蓋碗究竟是最好的茶具。

其底部茶船為託,可免人燙手之苦。

除此之外,茶蓋可掩半合,阻住茶葉,又能避了壺堵杯吐之煩,十分愜意。

且茶蓋放在碗內,若要茶湯濃些,可用茶蓋於水面攪動,輕刮則淡,重刮則濃,是其妙也。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魯迅也認為:喝好茶,是要用蓋碗的。泡了之後,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確是好茶葉。

當然,這裡面也有一些使用時需要注意的步驟和小技巧。

蓋碗的具體使用順序如下:

1.洗杯——白鶴沐浴

用開水洗淨茶具,並提高茶具的溫度。

2.落茶——烏龍入宮

茶量可根據個人愛好而靈活掌握,一般5到8克。

3.沖茶——懸壺高衝

沖泡時最好能使茶葉在杯中旋轉。

4.刮沫——春風拂面

用杯蓋輕輕颳去浮在杯麵的泡沫。

5.出湯——玉液回公

把蓋碗中的茶湯倒進公道杯中,使茶湯濃淡均勻。

6.點茶——韓信點兵

將公道杯中茶湯公平均勻地倒入客人的品茗杯中,以供嘉賓使用。

7.看茶——賞色聞香

觀賞茶湯的色澤並聞杯蓋上留香。

8.品茶——品啜甘露

品茶,宜邊啜邊嗅,淺嘗細品,才能感悟到美妙的各種花香和巖韻。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清 胭脂紅釉蓋碗 (一對)



"

深諳茶道者都知道,品茗講究“察色、嗅香、品味、觀形”,而以尋常杯、壺泡茶,其實是不利於聞香觀形的,亦不利於茶湯濃淡之調節。

杯形茶具呈直桶狀,茶泡在杯中嫩葉細芽全被滾燙的沸水燜熟了,何來品茗之雅趣?

所以說,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一.何為蓋碗


蓋碗是一種上有蓋、下有託,中有碗的古典茶具。

它又稱“三才碗”——蓋為天、託為地、碗為人,具有濃厚的文化含義。

《易經·說卦》提到: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三才之說,立意高遠,代表人與天地會通,通過法天正己,尊時守位,以此積極活動,改變命運,是一種人文精神很深的思想。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二.蓋碗的歷史


蓋碗的來歷要追溯到東土大唐了。西川節度使崔寧家的大小姐嫌茶碗燙手,就把碗放在碟子上。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宏承號


《演繁露》載:託盞始於唐,前世無所有也。崔寧女飲茶,病盞熱熨指,取碟子融蠟像盞足大小而環結其中,寘盞於蠟,無所傾側,因命工髹漆為之。寧喜其為,名之曰託,遂行於世。

這就是蓋碗的前身,叫託盞或者托子。

崔寧任節度使是在770年前後,應該是託盞出現的大概時間。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875年埋藏到法門寺地宮的那批寶物裡,就有一件琉璃託盞(上圖),是最早的能考證出時間的實物了。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三.蓋碗喝茶之妙


說完蓋碗的歷史和文化,咱再來談談蓋碗喝茶之秒。

作為“三才碗”的蓋碗,自然不負三才之名,堪稱是飲茶中最為講究的茶碗了。

梁實秋《喝茶》一文中說:蓋碗究竟是最好的茶具。

其底部茶船為託,可免人燙手之苦。

除此之外,茶蓋可掩半合,阻住茶葉,又能避了壺堵杯吐之煩,十分愜意。

且茶蓋放在碗內,若要茶湯濃些,可用茶蓋於水面攪動,輕刮則淡,重刮則濃,是其妙也。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魯迅也認為:喝好茶,是要用蓋碗的。泡了之後,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確是好茶葉。

當然,這裡面也有一些使用時需要注意的步驟和小技巧。

蓋碗的具體使用順序如下:

1.洗杯——白鶴沐浴

用開水洗淨茶具,並提高茶具的溫度。

2.落茶——烏龍入宮

茶量可根據個人愛好而靈活掌握,一般5到8克。

3.沖茶——懸壺高衝

沖泡時最好能使茶葉在杯中旋轉。

4.刮沫——春風拂面

用杯蓋輕輕颳去浮在杯麵的泡沫。

5.出湯——玉液回公

把蓋碗中的茶湯倒進公道杯中,使茶湯濃淡均勻。

6.點茶——韓信點兵

將公道杯中茶湯公平均勻地倒入客人的品茗杯中,以供嘉賓使用。

7.看茶——賞色聞香

觀賞茶湯的色澤並聞杯蓋上留香。

8.品茶——品啜甘露

品茶,宜邊啜邊嗅,淺嘗細品,才能感悟到美妙的各種花香和巖韻。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清 胭脂紅釉蓋碗 (一對)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清同治 米黃釉粉彩竹紋蓋碗



"

深諳茶道者都知道,品茗講究“察色、嗅香、品味、觀形”,而以尋常杯、壺泡茶,其實是不利於聞香觀形的,亦不利於茶湯濃淡之調節。

杯形茶具呈直桶狀,茶泡在杯中嫩葉細芽全被滾燙的沸水燜熟了,何來品茗之雅趣?

所以說,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一.何為蓋碗


蓋碗是一種上有蓋、下有託,中有碗的古典茶具。

它又稱“三才碗”——蓋為天、託為地、碗為人,具有濃厚的文化含義。

《易經·說卦》提到: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三才之說,立意高遠,代表人與天地會通,通過法天正己,尊時守位,以此積極活動,改變命運,是一種人文精神很深的思想。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二.蓋碗的歷史


蓋碗的來歷要追溯到東土大唐了。西川節度使崔寧家的大小姐嫌茶碗燙手,就把碗放在碟子上。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宏承號


《演繁露》載:託盞始於唐,前世無所有也。崔寧女飲茶,病盞熱熨指,取碟子融蠟像盞足大小而環結其中,寘盞於蠟,無所傾側,因命工髹漆為之。寧喜其為,名之曰託,遂行於世。

這就是蓋碗的前身,叫託盞或者托子。

崔寧任節度使是在770年前後,應該是託盞出現的大概時間。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875年埋藏到法門寺地宮的那批寶物裡,就有一件琉璃託盞(上圖),是最早的能考證出時間的實物了。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三.蓋碗喝茶之妙


說完蓋碗的歷史和文化,咱再來談談蓋碗喝茶之秒。

作為“三才碗”的蓋碗,自然不負三才之名,堪稱是飲茶中最為講究的茶碗了。

梁實秋《喝茶》一文中說:蓋碗究竟是最好的茶具。

其底部茶船為託,可免人燙手之苦。

除此之外,茶蓋可掩半合,阻住茶葉,又能避了壺堵杯吐之煩,十分愜意。

且茶蓋放在碗內,若要茶湯濃些,可用茶蓋於水面攪動,輕刮則淡,重刮則濃,是其妙也。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魯迅也認為:喝好茶,是要用蓋碗的。泡了之後,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確是好茶葉。

當然,這裡面也有一些使用時需要注意的步驟和小技巧。

蓋碗的具體使用順序如下:

1.洗杯——白鶴沐浴

用開水洗淨茶具,並提高茶具的溫度。

2.落茶——烏龍入宮

茶量可根據個人愛好而靈活掌握,一般5到8克。

3.沖茶——懸壺高衝

沖泡時最好能使茶葉在杯中旋轉。

4.刮沫——春風拂面

用杯蓋輕輕颳去浮在杯麵的泡沫。

5.出湯——玉液回公

把蓋碗中的茶湯倒進公道杯中,使茶湯濃淡均勻。

6.點茶——韓信點兵

將公道杯中茶湯公平均勻地倒入客人的品茗杯中,以供嘉賓使用。

7.看茶——賞色聞香

觀賞茶湯的色澤並聞杯蓋上留香。

8.品茶——品啜甘露

品茶,宜邊啜邊嗅,淺嘗細品,才能感悟到美妙的各種花香和巖韻。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清 胭脂紅釉蓋碗 (一對)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清同治 米黃釉粉彩竹紋蓋碗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黑地景泰藍博古蓋碗



"

深諳茶道者都知道,品茗講究“察色、嗅香、品味、觀形”,而以尋常杯、壺泡茶,其實是不利於聞香觀形的,亦不利於茶湯濃淡之調節。

杯形茶具呈直桶狀,茶泡在杯中嫩葉細芽全被滾燙的沸水燜熟了,何來品茗之雅趣?

所以說,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一.何為蓋碗


蓋碗是一種上有蓋、下有託,中有碗的古典茶具。

它又稱“三才碗”——蓋為天、託為地、碗為人,具有濃厚的文化含義。

《易經·說卦》提到: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三才之說,立意高遠,代表人與天地會通,通過法天正己,尊時守位,以此積極活動,改變命運,是一種人文精神很深的思想。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二.蓋碗的歷史


蓋碗的來歷要追溯到東土大唐了。西川節度使崔寧家的大小姐嫌茶碗燙手,就把碗放在碟子上。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宏承號


《演繁露》載:託盞始於唐,前世無所有也。崔寧女飲茶,病盞熱熨指,取碟子融蠟像盞足大小而環結其中,寘盞於蠟,無所傾側,因命工髹漆為之。寧喜其為,名之曰託,遂行於世。

這就是蓋碗的前身,叫託盞或者托子。

崔寧任節度使是在770年前後,應該是託盞出現的大概時間。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875年埋藏到法門寺地宮的那批寶物裡,就有一件琉璃託盞(上圖),是最早的能考證出時間的實物了。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三.蓋碗喝茶之妙


說完蓋碗的歷史和文化,咱再來談談蓋碗喝茶之秒。

作為“三才碗”的蓋碗,自然不負三才之名,堪稱是飲茶中最為講究的茶碗了。

梁實秋《喝茶》一文中說:蓋碗究竟是最好的茶具。

其底部茶船為託,可免人燙手之苦。

除此之外,茶蓋可掩半合,阻住茶葉,又能避了壺堵杯吐之煩,十分愜意。

且茶蓋放在碗內,若要茶湯濃些,可用茶蓋於水面攪動,輕刮則淡,重刮則濃,是其妙也。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魯迅也認為:喝好茶,是要用蓋碗的。泡了之後,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確是好茶葉。

當然,這裡面也有一些使用時需要注意的步驟和小技巧。

蓋碗的具體使用順序如下:

1.洗杯——白鶴沐浴

用開水洗淨茶具,並提高茶具的溫度。

2.落茶——烏龍入宮

茶量可根據個人愛好而靈活掌握,一般5到8克。

3.沖茶——懸壺高衝

沖泡時最好能使茶葉在杯中旋轉。

4.刮沫——春風拂面

用杯蓋輕輕颳去浮在杯麵的泡沫。

5.出湯——玉液回公

把蓋碗中的茶湯倒進公道杯中,使茶湯濃淡均勻。

6.點茶——韓信點兵

將公道杯中茶湯公平均勻地倒入客人的品茗杯中,以供嘉賓使用。

7.看茶——賞色聞香

觀賞茶湯的色澤並聞杯蓋上留香。

8.品茶——品啜甘露

品茶,宜邊啜邊嗅,淺嘗細品,才能感悟到美妙的各種花香和巖韻。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清 胭脂紅釉蓋碗 (一對)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清同治 米黃釉粉彩竹紋蓋碗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黑地景泰藍博古蓋碗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清光緒 藍釉雕壽字蓋碗



"

深諳茶道者都知道,品茗講究“察色、嗅香、品味、觀形”,而以尋常杯、壺泡茶,其實是不利於聞香觀形的,亦不利於茶湯濃淡之調節。

杯形茶具呈直桶狀,茶泡在杯中嫩葉細芽全被滾燙的沸水燜熟了,何來品茗之雅趣?

所以說,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一.何為蓋碗


蓋碗是一種上有蓋、下有託,中有碗的古典茶具。

它又稱“三才碗”——蓋為天、託為地、碗為人,具有濃厚的文化含義。

《易經·說卦》提到: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三才之說,立意高遠,代表人與天地會通,通過法天正己,尊時守位,以此積極活動,改變命運,是一種人文精神很深的思想。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二.蓋碗的歷史


蓋碗的來歷要追溯到東土大唐了。西川節度使崔寧家的大小姐嫌茶碗燙手,就把碗放在碟子上。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宏承號


《演繁露》載:託盞始於唐,前世無所有也。崔寧女飲茶,病盞熱熨指,取碟子融蠟像盞足大小而環結其中,寘盞於蠟,無所傾側,因命工髹漆為之。寧喜其為,名之曰託,遂行於世。

這就是蓋碗的前身,叫託盞或者托子。

崔寧任節度使是在770年前後,應該是託盞出現的大概時間。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875年埋藏到法門寺地宮的那批寶物裡,就有一件琉璃託盞(上圖),是最早的能考證出時間的實物了。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三.蓋碗喝茶之妙


說完蓋碗的歷史和文化,咱再來談談蓋碗喝茶之秒。

作為“三才碗”的蓋碗,自然不負三才之名,堪稱是飲茶中最為講究的茶碗了。

梁實秋《喝茶》一文中說:蓋碗究竟是最好的茶具。

其底部茶船為託,可免人燙手之苦。

除此之外,茶蓋可掩半合,阻住茶葉,又能避了壺堵杯吐之煩,十分愜意。

且茶蓋放在碗內,若要茶湯濃些,可用茶蓋於水面攪動,輕刮則淡,重刮則濃,是其妙也。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魯迅也認為:喝好茶,是要用蓋碗的。泡了之後,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確是好茶葉。

當然,這裡面也有一些使用時需要注意的步驟和小技巧。

蓋碗的具體使用順序如下:

1.洗杯——白鶴沐浴

用開水洗淨茶具,並提高茶具的溫度。

2.落茶——烏龍入宮

茶量可根據個人愛好而靈活掌握,一般5到8克。

3.沖茶——懸壺高衝

沖泡時最好能使茶葉在杯中旋轉。

4.刮沫——春風拂面

用杯蓋輕輕颳去浮在杯麵的泡沫。

5.出湯——玉液回公

把蓋碗中的茶湯倒進公道杯中,使茶湯濃淡均勻。

6.點茶——韓信點兵

將公道杯中茶湯公平均勻地倒入客人的品茗杯中,以供嘉賓使用。

7.看茶——賞色聞香

觀賞茶湯的色澤並聞杯蓋上留香。

8.品茶——品啜甘露

品茶,宜邊啜邊嗅,淺嘗細品,才能感悟到美妙的各種花香和巖韻。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清 胭脂紅釉蓋碗 (一對)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清同治 米黃釉粉彩竹紋蓋碗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黑地景泰藍博古蓋碗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清光緒 藍釉雕壽字蓋碗



喝茶,還是得用蓋碗,才最講究


清乾隆 青花粉彩“一團和氣”紋蓋碗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