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在幼兒園被抓傷了怎麼辦?這樣做,讓孩子從衝突中學到更多'

不完美媽媽 幼兒園 玩具 發現佩奇 君旬的育兒學堂 2019-09-02
"

今天在小區裡碰到豆豆爺爺氣匆匆的,拽著一邊走一邊哭的小孫子豆豆。

只聽他罵豆豆:“他打你,你不會打回去啊!只會哭,沒出息!被人抓成這樣,都破相了!”

豆豆哭得滿臉通紅:“我打回他了,我力氣沒他大!哇嗚嗚……”

大爺更氣了:“叫你平時多吃點飯,你不吃!”

這時,豆豆奶奶跑過來了:“哎呀,孩子被打了,你還罵他做什麼,快點回家塗藥啊。”

奶奶接著摟過哭泣的豆豆:“寶貝,沒事啊,明天我們找他家長理論,哪家孩子這麼不懂事打我們寶貝!”

就這樣,豆豆被爺爺奶奶拉著回家了。

豆豆媽媽和我比較熟悉,晚上就給我發信息說起這事。

她說豆豆左臉被抓了一道很深的痕了,都不知道能不能好,問我有沒有藥可以推薦。

她還說:“因為這個事情,家裡人你一嘴我一嘴的,意見不一,內部都快乾架了,一鍋亂,孩子也懵了,覺得自己惹事了。”

豆豆媽媽認為,孩子在幼兒園和人發生衝突難以避免,但是也希望孩子在外可以不受欺負。只是,她不可能一直跟著孩子,也不可能控制其他孩子的行為,對此,她既焦慮又苦惱。

"

今天在小區裡碰到豆豆爺爺氣匆匆的,拽著一邊走一邊哭的小孫子豆豆。

只聽他罵豆豆:“他打你,你不會打回去啊!只會哭,沒出息!被人抓成這樣,都破相了!”

豆豆哭得滿臉通紅:“我打回他了,我力氣沒他大!哇嗚嗚……”

大爺更氣了:“叫你平時多吃點飯,你不吃!”

這時,豆豆奶奶跑過來了:“哎呀,孩子被打了,你還罵他做什麼,快點回家塗藥啊。”

奶奶接著摟過哭泣的豆豆:“寶貝,沒事啊,明天我們找他家長理論,哪家孩子這麼不懂事打我們寶貝!”

就這樣,豆豆被爺爺奶奶拉著回家了。

豆豆媽媽和我比較熟悉,晚上就給我發信息說起這事。

她說豆豆左臉被抓了一道很深的痕了,都不知道能不能好,問我有沒有藥可以推薦。

她還說:“因為這個事情,家裡人你一嘴我一嘴的,意見不一,內部都快乾架了,一鍋亂,孩子也懵了,覺得自己惹事了。”

豆豆媽媽認為,孩子在幼兒園和人發生衝突難以避免,但是也希望孩子在外可以不受欺負。只是,她不可能一直跟著孩子,也不可能控制其他孩子的行為,對此,她既焦慮又苦惱。

小孩在幼兒園被抓傷了怎麼辦?這樣做,讓孩子從衝突中學到更多

其實,小孩在外打架,特別對於小男孩而言,是很普遍的。

如果家裡有兩個孩子,就算有大人看著,都難免會發生衝突引發打架。

何況是在幼兒園的集體生活中,老師會更多地放手讓孩子去表達和發揮,那麼在和其他同齡人接觸時,孩子心智尚未成熟,就很容易因為了一句話,或者為了爭搶一個玩具,於是,一時衝動,發生衝突,吵起來,甚至動手打架。

而在孩子打完架,回到家後,父母對此事的處理方式,會影響孩子未來對衝突的看法和應對方式。

一.家長對打架這件事的處理方式,對孩子的影響,比打架本身的影響還要大。

1.首先,情緒是可以傳染的。

當孩子打完架,事情已經暫時告一段落了,孩子的情緒也相對平復了。

但是回到家後,家中長輩如果對這件事情,又產生了更緊張的情緒,就相當於在孩子的心中重新翻起一番波瀾,孩子也會隨著家長的焦慮而焦慮。

2.其次,當你很在乎這件事,並上綱上線時,孩子也會重視起來。

這樣,孩子會把打架看成一件嚴重的事情,或引發好鬥好勝的心理,變得喜歡打架,甚至以此解決問題,或從中得到成就感;或產生逃避的低自尊心理,不敢真正表現自我,避免與別人發生衝突,也無法正確地面對和處理衝突。

"

今天在小區裡碰到豆豆爺爺氣匆匆的,拽著一邊走一邊哭的小孫子豆豆。

只聽他罵豆豆:“他打你,你不會打回去啊!只會哭,沒出息!被人抓成這樣,都破相了!”

豆豆哭得滿臉通紅:“我打回他了,我力氣沒他大!哇嗚嗚……”

大爺更氣了:“叫你平時多吃點飯,你不吃!”

這時,豆豆奶奶跑過來了:“哎呀,孩子被打了,你還罵他做什麼,快點回家塗藥啊。”

奶奶接著摟過哭泣的豆豆:“寶貝,沒事啊,明天我們找他家長理論,哪家孩子這麼不懂事打我們寶貝!”

就這樣,豆豆被爺爺奶奶拉著回家了。

豆豆媽媽和我比較熟悉,晚上就給我發信息說起這事。

她說豆豆左臉被抓了一道很深的痕了,都不知道能不能好,問我有沒有藥可以推薦。

她還說:“因為這個事情,家裡人你一嘴我一嘴的,意見不一,內部都快乾架了,一鍋亂,孩子也懵了,覺得自己惹事了。”

豆豆媽媽認為,孩子在幼兒園和人發生衝突難以避免,但是也希望孩子在外可以不受欺負。只是,她不可能一直跟著孩子,也不可能控制其他孩子的行為,對此,她既焦慮又苦惱。

小孩在幼兒園被抓傷了怎麼辦?這樣做,讓孩子從衝突中學到更多

其實,小孩在外打架,特別對於小男孩而言,是很普遍的。

如果家裡有兩個孩子,就算有大人看著,都難免會發生衝突引發打架。

何況是在幼兒園的集體生活中,老師會更多地放手讓孩子去表達和發揮,那麼在和其他同齡人接觸時,孩子心智尚未成熟,就很容易因為了一句話,或者為了爭搶一個玩具,於是,一時衝動,發生衝突,吵起來,甚至動手打架。

而在孩子打完架,回到家後,父母對此事的處理方式,會影響孩子未來對衝突的看法和應對方式。

一.家長對打架這件事的處理方式,對孩子的影響,比打架本身的影響還要大。

1.首先,情緒是可以傳染的。

當孩子打完架,事情已經暫時告一段落了,孩子的情緒也相對平復了。

但是回到家後,家中長輩如果對這件事情,又產生了更緊張的情緒,就相當於在孩子的心中重新翻起一番波瀾,孩子也會隨著家長的焦慮而焦慮。

2.其次,當你很在乎這件事,並上綱上線時,孩子也會重視起來。

這樣,孩子會把打架看成一件嚴重的事情,或引發好鬥好勝的心理,變得喜歡打架,甚至以此解決問題,或從中得到成就感;或產生逃避的低自尊心理,不敢真正表現自我,避免與別人發生衝突,也無法正確地面對和處理衝突。

小孩在幼兒園被抓傷了怎麼辦?這樣做,讓孩子從衝突中學到更多

孩子之間打架是小事,更好的辦法是讓孩子自己解決。如果父母想要從中幫助孩子,那可以嘗試這樣做:

1. 安撫孩子的情緒,也安撫大人的情緒

當孩子打完架回家,無論是否受傷,他都是存餘一些負面情緒的。

最好的安撫辦法,就是詢問孩子是否還難過、生氣、害怕,坐下來和他聊一聊他的感受,為他清理生理上的傷口時,也要照顧他心理上的創傷。

同時,也要安撫家中其他長輩的情緒。

很多父母能夠理性鎮定,但是一向寵娃的老人就不一樣,他們會表現出更高的情緒反應,可能是氣憤,就像豆豆爺爺那樣罵孩子;或者就像豆豆奶奶那樣,認為自己孫子沒有錯,錯的肯定是對方。

這些表現被孩子看在眼裡,會影響他們的行為方式。

例如說,奶奶說是對方的錯,那豆豆也會認為那只是對方的錯。因為小孩子非常信服大人們的話,包括父母,老師及他尊重的長輩。

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在一個班級裡,老師給一個小朋友起了外號,還讓全班同學一起來叫,所有同學都按老師說的話做了,而且沒有人覺得不對。很多大人會認為如此不辨是非,很不可思議,但對於小孩而言,追隨他尊重的長輩,是自然而發的事。孩子本是通過模仿大人而成長起來的。可見大人隨意說的一句話,對小孩的影響之大。

"

今天在小區裡碰到豆豆爺爺氣匆匆的,拽著一邊走一邊哭的小孫子豆豆。

只聽他罵豆豆:“他打你,你不會打回去啊!只會哭,沒出息!被人抓成這樣,都破相了!”

豆豆哭得滿臉通紅:“我打回他了,我力氣沒他大!哇嗚嗚……”

大爺更氣了:“叫你平時多吃點飯,你不吃!”

這時,豆豆奶奶跑過來了:“哎呀,孩子被打了,你還罵他做什麼,快點回家塗藥啊。”

奶奶接著摟過哭泣的豆豆:“寶貝,沒事啊,明天我們找他家長理論,哪家孩子這麼不懂事打我們寶貝!”

就這樣,豆豆被爺爺奶奶拉著回家了。

豆豆媽媽和我比較熟悉,晚上就給我發信息說起這事。

她說豆豆左臉被抓了一道很深的痕了,都不知道能不能好,問我有沒有藥可以推薦。

她還說:“因為這個事情,家裡人你一嘴我一嘴的,意見不一,內部都快乾架了,一鍋亂,孩子也懵了,覺得自己惹事了。”

豆豆媽媽認為,孩子在幼兒園和人發生衝突難以避免,但是也希望孩子在外可以不受欺負。只是,她不可能一直跟著孩子,也不可能控制其他孩子的行為,對此,她既焦慮又苦惱。

小孩在幼兒園被抓傷了怎麼辦?這樣做,讓孩子從衝突中學到更多

其實,小孩在外打架,特別對於小男孩而言,是很普遍的。

如果家裡有兩個孩子,就算有大人看著,都難免會發生衝突引發打架。

何況是在幼兒園的集體生活中,老師會更多地放手讓孩子去表達和發揮,那麼在和其他同齡人接觸時,孩子心智尚未成熟,就很容易因為了一句話,或者為了爭搶一個玩具,於是,一時衝動,發生衝突,吵起來,甚至動手打架。

而在孩子打完架,回到家後,父母對此事的處理方式,會影響孩子未來對衝突的看法和應對方式。

一.家長對打架這件事的處理方式,對孩子的影響,比打架本身的影響還要大。

1.首先,情緒是可以傳染的。

當孩子打完架,事情已經暫時告一段落了,孩子的情緒也相對平復了。

但是回到家後,家中長輩如果對這件事情,又產生了更緊張的情緒,就相當於在孩子的心中重新翻起一番波瀾,孩子也會隨著家長的焦慮而焦慮。

2.其次,當你很在乎這件事,並上綱上線時,孩子也會重視起來。

這樣,孩子會把打架看成一件嚴重的事情,或引發好鬥好勝的心理,變得喜歡打架,甚至以此解決問題,或從中得到成就感;或產生逃避的低自尊心理,不敢真正表現自我,避免與別人發生衝突,也無法正確地面對和處理衝突。

小孩在幼兒園被抓傷了怎麼辦?這樣做,讓孩子從衝突中學到更多

孩子之間打架是小事,更好的辦法是讓孩子自己解決。如果父母想要從中幫助孩子,那可以嘗試這樣做:

1. 安撫孩子的情緒,也安撫大人的情緒

當孩子打完架回家,無論是否受傷,他都是存餘一些負面情緒的。

最好的安撫辦法,就是詢問孩子是否還難過、生氣、害怕,坐下來和他聊一聊他的感受,為他清理生理上的傷口時,也要照顧他心理上的創傷。

同時,也要安撫家中其他長輩的情緒。

很多父母能夠理性鎮定,但是一向寵娃的老人就不一樣,他們會表現出更高的情緒反應,可能是氣憤,就像豆豆爺爺那樣罵孩子;或者就像豆豆奶奶那樣,認為自己孫子沒有錯,錯的肯定是對方。

這些表現被孩子看在眼裡,會影響他們的行為方式。

例如說,奶奶說是對方的錯,那豆豆也會認為那只是對方的錯。因為小孩子非常信服大人們的話,包括父母,老師及他尊重的長輩。

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在一個班級裡,老師給一個小朋友起了外號,還讓全班同學一起來叫,所有同學都按老師說的話做了,而且沒有人覺得不對。很多大人會認為如此不辨是非,很不可思議,但對於小孩而言,追隨他尊重的長輩,是自然而發的事。孩子本是通過模仿大人而成長起來的。可見大人隨意說的一句話,對小孩的影響之大。

小孩在幼兒園被抓傷了怎麼辦?這樣做,讓孩子從衝突中學到更多

2.更詳細地、多方面地瞭解情況

向孩子、老師、對方家長了解衝突的情況。

例如,豆豆媽媽就詢問了老師,結果,發現對方小孩傷勢更嚴重呢,臉上都傷出幾道痕了。這不是豆豆被單方面抓傷,而是兩個小朋友打起架來。問到這裡,豆豆媽都覺得有些內疚了,這反過來還把人家孩子傷得更重了。

媽媽還問了豆豆事情是怎麼發生的。豆豆說,他們倆就是因為一句話不合,對方小朋友就拍了一下豆豆的腦袋,豆豆很疼很生氣,但不知道怎麼做,於是也回拍一下,兩個人互拍了幾下,就抓起來了。老師看到了馬上制止,但兩個孩子已經都被抓傷,老師馬上幫他們清理了傷口,還教育了他們。

"

今天在小區裡碰到豆豆爺爺氣匆匆的,拽著一邊走一邊哭的小孫子豆豆。

只聽他罵豆豆:“他打你,你不會打回去啊!只會哭,沒出息!被人抓成這樣,都破相了!”

豆豆哭得滿臉通紅:“我打回他了,我力氣沒他大!哇嗚嗚……”

大爺更氣了:“叫你平時多吃點飯,你不吃!”

這時,豆豆奶奶跑過來了:“哎呀,孩子被打了,你還罵他做什麼,快點回家塗藥啊。”

奶奶接著摟過哭泣的豆豆:“寶貝,沒事啊,明天我們找他家長理論,哪家孩子這麼不懂事打我們寶貝!”

就這樣,豆豆被爺爺奶奶拉著回家了。

豆豆媽媽和我比較熟悉,晚上就給我發信息說起這事。

她說豆豆左臉被抓了一道很深的痕了,都不知道能不能好,問我有沒有藥可以推薦。

她還說:“因為這個事情,家裡人你一嘴我一嘴的,意見不一,內部都快乾架了,一鍋亂,孩子也懵了,覺得自己惹事了。”

豆豆媽媽認為,孩子在幼兒園和人發生衝突難以避免,但是也希望孩子在外可以不受欺負。只是,她不可能一直跟著孩子,也不可能控制其他孩子的行為,對此,她既焦慮又苦惱。

小孩在幼兒園被抓傷了怎麼辦?這樣做,讓孩子從衝突中學到更多

其實,小孩在外打架,特別對於小男孩而言,是很普遍的。

如果家裡有兩個孩子,就算有大人看著,都難免會發生衝突引發打架。

何況是在幼兒園的集體生活中,老師會更多地放手讓孩子去表達和發揮,那麼在和其他同齡人接觸時,孩子心智尚未成熟,就很容易因為了一句話,或者為了爭搶一個玩具,於是,一時衝動,發生衝突,吵起來,甚至動手打架。

而在孩子打完架,回到家後,父母對此事的處理方式,會影響孩子未來對衝突的看法和應對方式。

一.家長對打架這件事的處理方式,對孩子的影響,比打架本身的影響還要大。

1.首先,情緒是可以傳染的。

當孩子打完架,事情已經暫時告一段落了,孩子的情緒也相對平復了。

但是回到家後,家中長輩如果對這件事情,又產生了更緊張的情緒,就相當於在孩子的心中重新翻起一番波瀾,孩子也會隨著家長的焦慮而焦慮。

2.其次,當你很在乎這件事,並上綱上線時,孩子也會重視起來。

這樣,孩子會把打架看成一件嚴重的事情,或引發好鬥好勝的心理,變得喜歡打架,甚至以此解決問題,或從中得到成就感;或產生逃避的低自尊心理,不敢真正表現自我,避免與別人發生衝突,也無法正確地面對和處理衝突。

小孩在幼兒園被抓傷了怎麼辦?這樣做,讓孩子從衝突中學到更多

孩子之間打架是小事,更好的辦法是讓孩子自己解決。如果父母想要從中幫助孩子,那可以嘗試這樣做:

1. 安撫孩子的情緒,也安撫大人的情緒

當孩子打完架回家,無論是否受傷,他都是存餘一些負面情緒的。

最好的安撫辦法,就是詢問孩子是否還難過、生氣、害怕,坐下來和他聊一聊他的感受,為他清理生理上的傷口時,也要照顧他心理上的創傷。

同時,也要安撫家中其他長輩的情緒。

很多父母能夠理性鎮定,但是一向寵娃的老人就不一樣,他們會表現出更高的情緒反應,可能是氣憤,就像豆豆爺爺那樣罵孩子;或者就像豆豆奶奶那樣,認為自己孫子沒有錯,錯的肯定是對方。

這些表現被孩子看在眼裡,會影響他們的行為方式。

例如說,奶奶說是對方的錯,那豆豆也會認為那只是對方的錯。因為小孩子非常信服大人們的話,包括父母,老師及他尊重的長輩。

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在一個班級裡,老師給一個小朋友起了外號,還讓全班同學一起來叫,所有同學都按老師說的話做了,而且沒有人覺得不對。很多大人會認為如此不辨是非,很不可思議,但對於小孩而言,追隨他尊重的長輩,是自然而發的事。孩子本是通過模仿大人而成長起來的。可見大人隨意說的一句話,對小孩的影響之大。

小孩在幼兒園被抓傷了怎麼辦?這樣做,讓孩子從衝突中學到更多

2.更詳細地、多方面地瞭解情況

向孩子、老師、對方家長了解衝突的情況。

例如,豆豆媽媽就詢問了老師,結果,發現對方小孩傷勢更嚴重呢,臉上都傷出幾道痕了。這不是豆豆被單方面抓傷,而是兩個小朋友打起架來。問到這裡,豆豆媽都覺得有些內疚了,這反過來還把人家孩子傷得更重了。

媽媽還問了豆豆事情是怎麼發生的。豆豆說,他們倆就是因為一句話不合,對方小朋友就拍了一下豆豆的腦袋,豆豆很疼很生氣,但不知道怎麼做,於是也回拍一下,兩個人互拍了幾下,就抓起來了。老師看到了馬上制止,但兩個孩子已經都被抓傷,老師馬上幫他們清理了傷口,還教育了他們。

小孩在幼兒園被抓傷了怎麼辦?這樣做,讓孩子從衝突中學到更多

3.引導孩子自己找到解決的辦法

我們要理解孩子的動機和行為,不要第一時間就指責他,而是要告訴他事情發生時,我們除了打架,還有沒有其他解決的辦法。

更好的辦法,是引導他自己思考這些解決的辦法,這樣他的印象會更加深刻。

就像豆豆一樣,他思考後,就認為下次如果有小朋友打他,他可以跑去告訴老師。

除此,我們還可以告訴和引導孩子應對衝突的方式有:

如果對方先打自己,告訴孩子除了打回去,還有其他的辦法,例如跑去找老師、叫對方住手不要打。如果對方說了自己不喜歡聽的話,可以回:“你這樣說是不禮貌的,我不喜歡聽。”如果對方打了自己,很痛,可以說出來:“住手,你這樣打,我很痛,如果你對我不禮貌,我就走了。”

還要告訴小朋友一些規則,例如玩具要輪流玩,先拿到的小朋友就先玩,後面的小朋友需要等待,或者向對方詢問可否一起玩,不能硬搶,這樣可以避免很多因搶玩具引起的爭執。

如果已經打了架了,要淡化矛盾,告訴他應該友誼第一,寬容他人,道歉和好。

"

今天在小區裡碰到豆豆爺爺氣匆匆的,拽著一邊走一邊哭的小孫子豆豆。

只聽他罵豆豆:“他打你,你不會打回去啊!只會哭,沒出息!被人抓成這樣,都破相了!”

豆豆哭得滿臉通紅:“我打回他了,我力氣沒他大!哇嗚嗚……”

大爺更氣了:“叫你平時多吃點飯,你不吃!”

這時,豆豆奶奶跑過來了:“哎呀,孩子被打了,你還罵他做什麼,快點回家塗藥啊。”

奶奶接著摟過哭泣的豆豆:“寶貝,沒事啊,明天我們找他家長理論,哪家孩子這麼不懂事打我們寶貝!”

就這樣,豆豆被爺爺奶奶拉著回家了。

豆豆媽媽和我比較熟悉,晚上就給我發信息說起這事。

她說豆豆左臉被抓了一道很深的痕了,都不知道能不能好,問我有沒有藥可以推薦。

她還說:“因為這個事情,家裡人你一嘴我一嘴的,意見不一,內部都快乾架了,一鍋亂,孩子也懵了,覺得自己惹事了。”

豆豆媽媽認為,孩子在幼兒園和人發生衝突難以避免,但是也希望孩子在外可以不受欺負。只是,她不可能一直跟著孩子,也不可能控制其他孩子的行為,對此,她既焦慮又苦惱。

小孩在幼兒園被抓傷了怎麼辦?這樣做,讓孩子從衝突中學到更多

其實,小孩在外打架,特別對於小男孩而言,是很普遍的。

如果家裡有兩個孩子,就算有大人看著,都難免會發生衝突引發打架。

何況是在幼兒園的集體生活中,老師會更多地放手讓孩子去表達和發揮,那麼在和其他同齡人接觸時,孩子心智尚未成熟,就很容易因為了一句話,或者為了爭搶一個玩具,於是,一時衝動,發生衝突,吵起來,甚至動手打架。

而在孩子打完架,回到家後,父母對此事的處理方式,會影響孩子未來對衝突的看法和應對方式。

一.家長對打架這件事的處理方式,對孩子的影響,比打架本身的影響還要大。

1.首先,情緒是可以傳染的。

當孩子打完架,事情已經暫時告一段落了,孩子的情緒也相對平復了。

但是回到家後,家中長輩如果對這件事情,又產生了更緊張的情緒,就相當於在孩子的心中重新翻起一番波瀾,孩子也會隨著家長的焦慮而焦慮。

2.其次,當你很在乎這件事,並上綱上線時,孩子也會重視起來。

這樣,孩子會把打架看成一件嚴重的事情,或引發好鬥好勝的心理,變得喜歡打架,甚至以此解決問題,或從中得到成就感;或產生逃避的低自尊心理,不敢真正表現自我,避免與別人發生衝突,也無法正確地面對和處理衝突。

小孩在幼兒園被抓傷了怎麼辦?這樣做,讓孩子從衝突中學到更多

孩子之間打架是小事,更好的辦法是讓孩子自己解決。如果父母想要從中幫助孩子,那可以嘗試這樣做:

1. 安撫孩子的情緒,也安撫大人的情緒

當孩子打完架回家,無論是否受傷,他都是存餘一些負面情緒的。

最好的安撫辦法,就是詢問孩子是否還難過、生氣、害怕,坐下來和他聊一聊他的感受,為他清理生理上的傷口時,也要照顧他心理上的創傷。

同時,也要安撫家中其他長輩的情緒。

很多父母能夠理性鎮定,但是一向寵娃的老人就不一樣,他們會表現出更高的情緒反應,可能是氣憤,就像豆豆爺爺那樣罵孩子;或者就像豆豆奶奶那樣,認為自己孫子沒有錯,錯的肯定是對方。

這些表現被孩子看在眼裡,會影響他們的行為方式。

例如說,奶奶說是對方的錯,那豆豆也會認為那只是對方的錯。因為小孩子非常信服大人們的話,包括父母,老師及他尊重的長輩。

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在一個班級裡,老師給一個小朋友起了外號,還讓全班同學一起來叫,所有同學都按老師說的話做了,而且沒有人覺得不對。很多大人會認為如此不辨是非,很不可思議,但對於小孩而言,追隨他尊重的長輩,是自然而發的事。孩子本是通過模仿大人而成長起來的。可見大人隨意說的一句話,對小孩的影響之大。

小孩在幼兒園被抓傷了怎麼辦?這樣做,讓孩子從衝突中學到更多

2.更詳細地、多方面地瞭解情況

向孩子、老師、對方家長了解衝突的情況。

例如,豆豆媽媽就詢問了老師,結果,發現對方小孩傷勢更嚴重呢,臉上都傷出幾道痕了。這不是豆豆被單方面抓傷,而是兩個小朋友打起架來。問到這裡,豆豆媽都覺得有些內疚了,這反過來還把人家孩子傷得更重了。

媽媽還問了豆豆事情是怎麼發生的。豆豆說,他們倆就是因為一句話不合,對方小朋友就拍了一下豆豆的腦袋,豆豆很疼很生氣,但不知道怎麼做,於是也回拍一下,兩個人互拍了幾下,就抓起來了。老師看到了馬上制止,但兩個孩子已經都被抓傷,老師馬上幫他們清理了傷口,還教育了他們。

小孩在幼兒園被抓傷了怎麼辦?這樣做,讓孩子從衝突中學到更多

3.引導孩子自己找到解決的辦法

我們要理解孩子的動機和行為,不要第一時間就指責他,而是要告訴他事情發生時,我們除了打架,還有沒有其他解決的辦法。

更好的辦法,是引導他自己思考這些解決的辦法,這樣他的印象會更加深刻。

就像豆豆一樣,他思考後,就認為下次如果有小朋友打他,他可以跑去告訴老師。

除此,我們還可以告訴和引導孩子應對衝突的方式有:

如果對方先打自己,告訴孩子除了打回去,還有其他的辦法,例如跑去找老師、叫對方住手不要打。如果對方說了自己不喜歡聽的話,可以回:“你這樣說是不禮貌的,我不喜歡聽。”如果對方打了自己,很痛,可以說出來:“住手,你這樣打,我很痛,如果你對我不禮貌,我就走了。”

還要告訴小朋友一些規則,例如玩具要輪流玩,先拿到的小朋友就先玩,後面的小朋友需要等待,或者向對方詢問可否一起玩,不能硬搶,這樣可以避免很多因搶玩具引起的爭執。

如果已經打了架了,要淡化矛盾,告訴他應該友誼第一,寬容他人,道歉和好。

小孩在幼兒園被抓傷了怎麼辦?這樣做,讓孩子從衝突中學到更多

4.注意觀察後續情況,並詢問老師和孩子情況

第二天放學後,可以問問孩子是否和對方和好了,有沒有一起玩。也可以問老師相關的情況。就像豆豆第二天就跟對方和好了,還一起愉快玩耍了。豆豆媽媽買了藥讓老師帶給對方家長,對方家長加了微信說孩子傷口不要緊,大家都和氣了。

可憐天下父母心,只要當了父母,就要操一輩子的心。

但是,與其擔憂自己無法時時保護孩子周全,還不如去思考如何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以及正確面對和處理衝突,並從衝突中學到更多,讓孩子離開父母懷抱後,可以走得更遠。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