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期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利用三個心理學知識讓孩子愛上學習'

"
"
學齡期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利用三個心理學知識讓孩子愛上學習

父母的焦慮

在這個時代,我們都揹負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特別是望子成龍的父母們,在見識了競爭的慘烈後,對孩子的教育更加重視,怕孩子輸在起跑線,拼命給孩子報班。

同事小張六歲的女兒,上個月從幼兒園畢業了。小張就趁著署期,給女兒報了一個英語興趣班,又報了一個作文培訓班。

她女兒卻非常牴觸,每天送她去培訓班,都是各種拖延、磨蹭。小張開始還很有耐心哄女兒,最後都是直接用吼。雖然將女兒吼去了興趣班,但,老師反映,女兒在培訓班不聽老師講課,也不寫作業。抽查她的學習效果,也是一塌糊塗。

小張非常憂心,女兒已到了學齡期,卻這麼不愛學習,到時學習成績差可怎麼辦?

學齡期指的是,符合普及義務教育入學年齡階段的兒童。按我們中國的劃分法,學齡期是6~12歲的孩子。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經歷了幼升小,步入學習的正軌階段。父母也開始頭疼孩子不愛學習的問題。

那麼,孩子為什麼不愛學習呢

科學家近年的調查顯示:80%的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厭學。由此可見,孩子不愛學習是普遍的現象。但,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卻是多方面的。

"
學齡期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利用三個心理學知識讓孩子愛上學習

父母的焦慮

在這個時代,我們都揹負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特別是望子成龍的父母們,在見識了競爭的慘烈後,對孩子的教育更加重視,怕孩子輸在起跑線,拼命給孩子報班。

同事小張六歲的女兒,上個月從幼兒園畢業了。小張就趁著署期,給女兒報了一個英語興趣班,又報了一個作文培訓班。

她女兒卻非常牴觸,每天送她去培訓班,都是各種拖延、磨蹭。小張開始還很有耐心哄女兒,最後都是直接用吼。雖然將女兒吼去了興趣班,但,老師反映,女兒在培訓班不聽老師講課,也不寫作業。抽查她的學習效果,也是一塌糊塗。

小張非常憂心,女兒已到了學齡期,卻這麼不愛學習,到時學習成績差可怎麼辦?

學齡期指的是,符合普及義務教育入學年齡階段的兒童。按我們中國的劃分法,學齡期是6~12歲的孩子。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經歷了幼升小,步入學習的正軌階段。父母也開始頭疼孩子不愛學習的問題。

那麼,孩子為什麼不愛學習呢

科學家近年的調查顯示:80%的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厭學。由此可見,孩子不愛學習是普遍的現象。但,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卻是多方面的。

學齡期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利用三個心理學知識讓孩子愛上學習

原因1:家庭氛圍

家庭氛圍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美國心理學家諾爾蒂認為:如果兒童生活在批評的環境中,他就學會指責;如果兒童生活在充滿敵意的環境中,他就學會打架;如果兒童生活在鼓勵的環境中,他就學會自信;如果兒童生活在讚揚的環境中,他就學會抬高自己的身價;如果兒童生活在公平的環境中,他就學會正義。

孩子不愛學習可能是缺少一個學習的環境。比如,有的父母經常吵架,孩子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無法感覺到安全,自然也無心學習。

有的父母本身也不愛學習,回到家就開始刷手機或看電視。或叫上一幫人在家裡打牌,這種環境下,孩子也很難愛上學習。還有的父母看到孩子成績下降或不愛學習,都會進行打罵吼。讓孩子對學習產生恐懼心理,更加牴觸。

"
學齡期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利用三個心理學知識讓孩子愛上學習

父母的焦慮

在這個時代,我們都揹負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特別是望子成龍的父母們,在見識了競爭的慘烈後,對孩子的教育更加重視,怕孩子輸在起跑線,拼命給孩子報班。

同事小張六歲的女兒,上個月從幼兒園畢業了。小張就趁著署期,給女兒報了一個英語興趣班,又報了一個作文培訓班。

她女兒卻非常牴觸,每天送她去培訓班,都是各種拖延、磨蹭。小張開始還很有耐心哄女兒,最後都是直接用吼。雖然將女兒吼去了興趣班,但,老師反映,女兒在培訓班不聽老師講課,也不寫作業。抽查她的學習效果,也是一塌糊塗。

小張非常憂心,女兒已到了學齡期,卻這麼不愛學習,到時學習成績差可怎麼辦?

學齡期指的是,符合普及義務教育入學年齡階段的兒童。按我們中國的劃分法,學齡期是6~12歲的孩子。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經歷了幼升小,步入學習的正軌階段。父母也開始頭疼孩子不愛學習的問題。

那麼,孩子為什麼不愛學習呢

科學家近年的調查顯示:80%的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厭學。由此可見,孩子不愛學習是普遍的現象。但,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卻是多方面的。

學齡期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利用三個心理學知識讓孩子愛上學習

原因1:家庭氛圍

家庭氛圍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美國心理學家諾爾蒂認為:如果兒童生活在批評的環境中,他就學會指責;如果兒童生活在充滿敵意的環境中,他就學會打架;如果兒童生活在鼓勵的環境中,他就學會自信;如果兒童生活在讚揚的環境中,他就學會抬高自己的身價;如果兒童生活在公平的環境中,他就學會正義。

孩子不愛學習可能是缺少一個學習的環境。比如,有的父母經常吵架,孩子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無法感覺到安全,自然也無心學習。

有的父母本身也不愛學習,回到家就開始刷手機或看電視。或叫上一幫人在家裡打牌,這種環境下,孩子也很難愛上學習。還有的父母看到孩子成績下降或不愛學習,都會進行打罵吼。讓孩子對學習產生恐懼心理,更加牴觸。

學齡期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利用三個心理學知識讓孩子愛上學習

原因2:習得性無助

1967年,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做了一個實驗,把狗關在一個四面封閉的籠子裡,當蜂音器一響,就對狗施加電擊,遭受電擊的狗,剛開始會反抗,但當它感覺反抗徒勞時,開始沮喪。

反覆實驗多次後,實驗者將籠子的門打開,再讓蜂音器響起來。結果狗一聽見響聲,還沒等電擊開始,就自己倒在地上,發出痛苦的呻吟。

這次狗本來可以逃出去的,但它卻絕望地倒在地上,不做任何努力。這種現象被塞利格曼稱為“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是指因遭遇重複性失敗或懲罰,出現的不作為,任人擺佈的現象。

孩子如果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比如老師講的題目當時感覺自己聽懂了,課後卻不會做了。如果這種現象經常發生,沒有得到糾正。孩子就會形成習得性無助。對學習產生厭倦、牴觸的情緒,不願意再學習。

"
學齡期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利用三個心理學知識讓孩子愛上學習

父母的焦慮

在這個時代,我們都揹負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特別是望子成龍的父母們,在見識了競爭的慘烈後,對孩子的教育更加重視,怕孩子輸在起跑線,拼命給孩子報班。

同事小張六歲的女兒,上個月從幼兒園畢業了。小張就趁著署期,給女兒報了一個英語興趣班,又報了一個作文培訓班。

她女兒卻非常牴觸,每天送她去培訓班,都是各種拖延、磨蹭。小張開始還很有耐心哄女兒,最後都是直接用吼。雖然將女兒吼去了興趣班,但,老師反映,女兒在培訓班不聽老師講課,也不寫作業。抽查她的學習效果,也是一塌糊塗。

小張非常憂心,女兒已到了學齡期,卻這麼不愛學習,到時學習成績差可怎麼辦?

學齡期指的是,符合普及義務教育入學年齡階段的兒童。按我們中國的劃分法,學齡期是6~12歲的孩子。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經歷了幼升小,步入學習的正軌階段。父母也開始頭疼孩子不愛學習的問題。

那麼,孩子為什麼不愛學習呢

科學家近年的調查顯示:80%的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厭學。由此可見,孩子不愛學習是普遍的現象。但,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卻是多方面的。

學齡期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利用三個心理學知識讓孩子愛上學習

原因1:家庭氛圍

家庭氛圍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美國心理學家諾爾蒂認為:如果兒童生活在批評的環境中,他就學會指責;如果兒童生活在充滿敵意的環境中,他就學會打架;如果兒童生活在鼓勵的環境中,他就學會自信;如果兒童生活在讚揚的環境中,他就學會抬高自己的身價;如果兒童生活在公平的環境中,他就學會正義。

孩子不愛學習可能是缺少一個學習的環境。比如,有的父母經常吵架,孩子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無法感覺到安全,自然也無心學習。

有的父母本身也不愛學習,回到家就開始刷手機或看電視。或叫上一幫人在家裡打牌,這種環境下,孩子也很難愛上學習。還有的父母看到孩子成績下降或不愛學習,都會進行打罵吼。讓孩子對學習產生恐懼心理,更加牴觸。

學齡期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利用三個心理學知識讓孩子愛上學習

原因2:習得性無助

1967年,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做了一個實驗,把狗關在一個四面封閉的籠子裡,當蜂音器一響,就對狗施加電擊,遭受電擊的狗,剛開始會反抗,但當它感覺反抗徒勞時,開始沮喪。

反覆實驗多次後,實驗者將籠子的門打開,再讓蜂音器響起來。結果狗一聽見響聲,還沒等電擊開始,就自己倒在地上,發出痛苦的呻吟。

這次狗本來可以逃出去的,但它卻絕望地倒在地上,不做任何努力。這種現象被塞利格曼稱為“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是指因遭遇重複性失敗或懲罰,出現的不作為,任人擺佈的現象。

孩子如果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比如老師講的題目當時感覺自己聽懂了,課後卻不會做了。如果這種現象經常發生,沒有得到糾正。孩子就會形成習得性無助。對學習產生厭倦、牴觸的情緒,不願意再學習。

學齡期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利用三個心理學知識讓孩子愛上學習

原因3:缺乏反饋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人們都有衣食住行的生理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

我們願意工作,是因為我們能夠從工作中得到金錢和領導同事的肯定,創造社會價值。這個反饋能夠讓我們維持正常的生活,感受到自我價值,滿足馬斯洛提出的心理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

所以,我們願意做重複的事情。孩子不願意學習,可能是缺少了反饋。不論表現再好,都得不到肯定,父母永遠有更高的要求,孩子就很難從學習中找到成就感和意義。自然無法產生學習的熱情。

原因4:不喜歡學校或老師

《窗邊的小豆豆》的作者黑柳徹子,小時候非常調皮,也不愛學習,被學校退學。在新學校上學的第1天,他遇到了小林校長,小林校長非常尊重黑柳徹子,聽她說了4個小時的話,還經常誇她,你真是一個好孩子呀。

黑柳徹子因為喜歡小林校長,喜歡上去學校,從而喜歡上學習。

有些孩子不喜歡學習,可能是因為,在學校裡遇到了問題。對老師或同學有偏見,不喜歡同學或老師,才會對學習產生抗拒。

"
學齡期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利用三個心理學知識讓孩子愛上學習

父母的焦慮

在這個時代,我們都揹負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特別是望子成龍的父母們,在見識了競爭的慘烈後,對孩子的教育更加重視,怕孩子輸在起跑線,拼命給孩子報班。

同事小張六歲的女兒,上個月從幼兒園畢業了。小張就趁著署期,給女兒報了一個英語興趣班,又報了一個作文培訓班。

她女兒卻非常牴觸,每天送她去培訓班,都是各種拖延、磨蹭。小張開始還很有耐心哄女兒,最後都是直接用吼。雖然將女兒吼去了興趣班,但,老師反映,女兒在培訓班不聽老師講課,也不寫作業。抽查她的學習效果,也是一塌糊塗。

小張非常憂心,女兒已到了學齡期,卻這麼不愛學習,到時學習成績差可怎麼辦?

學齡期指的是,符合普及義務教育入學年齡階段的兒童。按我們中國的劃分法,學齡期是6~12歲的孩子。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經歷了幼升小,步入學習的正軌階段。父母也開始頭疼孩子不愛學習的問題。

那麼,孩子為什麼不愛學習呢

科學家近年的調查顯示:80%的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厭學。由此可見,孩子不愛學習是普遍的現象。但,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卻是多方面的。

學齡期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利用三個心理學知識讓孩子愛上學習

原因1:家庭氛圍

家庭氛圍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美國心理學家諾爾蒂認為:如果兒童生活在批評的環境中,他就學會指責;如果兒童生活在充滿敵意的環境中,他就學會打架;如果兒童生活在鼓勵的環境中,他就學會自信;如果兒童生活在讚揚的環境中,他就學會抬高自己的身價;如果兒童生活在公平的環境中,他就學會正義。

孩子不愛學習可能是缺少一個學習的環境。比如,有的父母經常吵架,孩子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無法感覺到安全,自然也無心學習。

有的父母本身也不愛學習,回到家就開始刷手機或看電視。或叫上一幫人在家裡打牌,這種環境下,孩子也很難愛上學習。還有的父母看到孩子成績下降或不愛學習,都會進行打罵吼。讓孩子對學習產生恐懼心理,更加牴觸。

學齡期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利用三個心理學知識讓孩子愛上學習

原因2:習得性無助

1967年,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做了一個實驗,把狗關在一個四面封閉的籠子裡,當蜂音器一響,就對狗施加電擊,遭受電擊的狗,剛開始會反抗,但當它感覺反抗徒勞時,開始沮喪。

反覆實驗多次後,實驗者將籠子的門打開,再讓蜂音器響起來。結果狗一聽見響聲,還沒等電擊開始,就自己倒在地上,發出痛苦的呻吟。

這次狗本來可以逃出去的,但它卻絕望地倒在地上,不做任何努力。這種現象被塞利格曼稱為“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是指因遭遇重複性失敗或懲罰,出現的不作為,任人擺佈的現象。

孩子如果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比如老師講的題目當時感覺自己聽懂了,課後卻不會做了。如果這種現象經常發生,沒有得到糾正。孩子就會形成習得性無助。對學習產生厭倦、牴觸的情緒,不願意再學習。

學齡期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利用三個心理學知識讓孩子愛上學習

原因3:缺乏反饋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人們都有衣食住行的生理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

我們願意工作,是因為我們能夠從工作中得到金錢和領導同事的肯定,創造社會價值。這個反饋能夠讓我們維持正常的生活,感受到自我價值,滿足馬斯洛提出的心理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

所以,我們願意做重複的事情。孩子不願意學習,可能是缺少了反饋。不論表現再好,都得不到肯定,父母永遠有更高的要求,孩子就很難從學習中找到成就感和意義。自然無法產生學習的熱情。

原因4:不喜歡學校或老師

《窗邊的小豆豆》的作者黑柳徹子,小時候非常調皮,也不愛學習,被學校退學。在新學校上學的第1天,他遇到了小林校長,小林校長非常尊重黑柳徹子,聽她說了4個小時的話,還經常誇她,你真是一個好孩子呀。

黑柳徹子因為喜歡小林校長,喜歡上去學校,從而喜歡上學習。

有些孩子不喜歡學習,可能是因為,在學校裡遇到了問題。對老師或同學有偏見,不喜歡同學或老師,才會對學習產生抗拒。

學齡期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利用三個心理學知識讓孩子愛上學習

原因5:缺少學習動機

根據心理學的看法,人們的行為,是由動機驅使產生的,而動機是由需要引起的。打個比方,你覺得口渴,想喝水,走進一家商店,買了一瓶水。在這個過程中,口渴是需要,引起的動機是想喝水,產生的行為是,走進商店買水。

孩子因為年紀小,不瞭解學習目的。有的父母會對孩子說好好學習,是為了將來有好的發展。但孩子並不理解什麼叫好的發展,這不是他現在的需求,他會認為是父母讓他學習,他是在幫父母學習。

因為這個行為,不是由孩子的需要和動機產生的,在孩子看來他是被迫的,所以才會出現不愛學習的情況。

原因6:父母的期望過高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過高,定的目標遠遠超出孩子的能力。

比如,父母希望孩子,能考到班級前三名。實際上孩子成績只是中等。對他來說這個目標難度太大,孩子也會因為壓力太大,對學習產生牴觸情緒。

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

雖然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很多,我們可以利用三個心理學知識,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愛上學習。

一、籃球架效應:幫孩子制定跳一跳就夠得著的目標

籃球架的高度設計非常合理,讓人“跳一跳,就夠得著”,所以很多人都喜歡打籃球。

試想一下,如果籃球架有10層樓那麼高,肯定沒有人願意去投。因為能投中的機率幾乎是0。如果籃球架非常低,不用跳起來,直接就投進去了,百發百中。也不會有這麼多成年人喜歡打籃球了。因為太容易做到,沒有挑戰性。

"
學齡期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利用三個心理學知識讓孩子愛上學習

父母的焦慮

在這個時代,我們都揹負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特別是望子成龍的父母們,在見識了競爭的慘烈後,對孩子的教育更加重視,怕孩子輸在起跑線,拼命給孩子報班。

同事小張六歲的女兒,上個月從幼兒園畢業了。小張就趁著署期,給女兒報了一個英語興趣班,又報了一個作文培訓班。

她女兒卻非常牴觸,每天送她去培訓班,都是各種拖延、磨蹭。小張開始還很有耐心哄女兒,最後都是直接用吼。雖然將女兒吼去了興趣班,但,老師反映,女兒在培訓班不聽老師講課,也不寫作業。抽查她的學習效果,也是一塌糊塗。

小張非常憂心,女兒已到了學齡期,卻這麼不愛學習,到時學習成績差可怎麼辦?

學齡期指的是,符合普及義務教育入學年齡階段的兒童。按我們中國的劃分法,學齡期是6~12歲的孩子。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經歷了幼升小,步入學習的正軌階段。父母也開始頭疼孩子不愛學習的問題。

那麼,孩子為什麼不愛學習呢

科學家近年的調查顯示:80%的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厭學。由此可見,孩子不愛學習是普遍的現象。但,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卻是多方面的。

學齡期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利用三個心理學知識讓孩子愛上學習

原因1:家庭氛圍

家庭氛圍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美國心理學家諾爾蒂認為:如果兒童生活在批評的環境中,他就學會指責;如果兒童生活在充滿敵意的環境中,他就學會打架;如果兒童生活在鼓勵的環境中,他就學會自信;如果兒童生活在讚揚的環境中,他就學會抬高自己的身價;如果兒童生活在公平的環境中,他就學會正義。

孩子不愛學習可能是缺少一個學習的環境。比如,有的父母經常吵架,孩子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無法感覺到安全,自然也無心學習。

有的父母本身也不愛學習,回到家就開始刷手機或看電視。或叫上一幫人在家裡打牌,這種環境下,孩子也很難愛上學習。還有的父母看到孩子成績下降或不愛學習,都會進行打罵吼。讓孩子對學習產生恐懼心理,更加牴觸。

學齡期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利用三個心理學知識讓孩子愛上學習

原因2:習得性無助

1967年,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做了一個實驗,把狗關在一個四面封閉的籠子裡,當蜂音器一響,就對狗施加電擊,遭受電擊的狗,剛開始會反抗,但當它感覺反抗徒勞時,開始沮喪。

反覆實驗多次後,實驗者將籠子的門打開,再讓蜂音器響起來。結果狗一聽見響聲,還沒等電擊開始,就自己倒在地上,發出痛苦的呻吟。

這次狗本來可以逃出去的,但它卻絕望地倒在地上,不做任何努力。這種現象被塞利格曼稱為“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是指因遭遇重複性失敗或懲罰,出現的不作為,任人擺佈的現象。

孩子如果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比如老師講的題目當時感覺自己聽懂了,課後卻不會做了。如果這種現象經常發生,沒有得到糾正。孩子就會形成習得性無助。對學習產生厭倦、牴觸的情緒,不願意再學習。

學齡期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利用三個心理學知識讓孩子愛上學習

原因3:缺乏反饋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人們都有衣食住行的生理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

我們願意工作,是因為我們能夠從工作中得到金錢和領導同事的肯定,創造社會價值。這個反饋能夠讓我們維持正常的生活,感受到自我價值,滿足馬斯洛提出的心理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

所以,我們願意做重複的事情。孩子不願意學習,可能是缺少了反饋。不論表現再好,都得不到肯定,父母永遠有更高的要求,孩子就很難從學習中找到成就感和意義。自然無法產生學習的熱情。

原因4:不喜歡學校或老師

《窗邊的小豆豆》的作者黑柳徹子,小時候非常調皮,也不愛學習,被學校退學。在新學校上學的第1天,他遇到了小林校長,小林校長非常尊重黑柳徹子,聽她說了4個小時的話,還經常誇她,你真是一個好孩子呀。

黑柳徹子因為喜歡小林校長,喜歡上去學校,從而喜歡上學習。

有些孩子不喜歡學習,可能是因為,在學校裡遇到了問題。對老師或同學有偏見,不喜歡同學或老師,才會對學習產生抗拒。

學齡期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利用三個心理學知識讓孩子愛上學習

原因5:缺少學習動機

根據心理學的看法,人們的行為,是由動機驅使產生的,而動機是由需要引起的。打個比方,你覺得口渴,想喝水,走進一家商店,買了一瓶水。在這個過程中,口渴是需要,引起的動機是想喝水,產生的行為是,走進商店買水。

孩子因為年紀小,不瞭解學習目的。有的父母會對孩子說好好學習,是為了將來有好的發展。但孩子並不理解什麼叫好的發展,這不是他現在的需求,他會認為是父母讓他學習,他是在幫父母學習。

因為這個行為,不是由孩子的需要和動機產生的,在孩子看來他是被迫的,所以才會出現不愛學習的情況。

原因6:父母的期望過高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過高,定的目標遠遠超出孩子的能力。

比如,父母希望孩子,能考到班級前三名。實際上孩子成績只是中等。對他來說這個目標難度太大,孩子也會因為壓力太大,對學習產生牴觸情緒。

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

雖然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很多,我們可以利用三個心理學知識,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愛上學習。

一、籃球架效應:幫孩子制定跳一跳就夠得著的目標

籃球架的高度設計非常合理,讓人“跳一跳,就夠得著”,所以很多人都喜歡打籃球。

試想一下,如果籃球架有10層樓那麼高,肯定沒有人願意去投。因為能投中的機率幾乎是0。如果籃球架非常低,不用跳起來,直接就投進去了,百發百中。也不會有這麼多成年人喜歡打籃球了。因為太容易做到,沒有挑戰性。

學齡期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利用三個心理學知識讓孩子愛上學習

“跳一跳,夠得著”被稱為籃球架效應。父母幫孩子制定目標的時候,也可以利用籃球架效應,把大目標拆分成,跳一跳就夠得著的小目標。比如:希望孩子一年能記住600個單詞。細分到每天兩個單詞。對於孩子來說就相當容易。當孩子能記住兩個單詞的時候,再往上增加到三個。讓孩子每天都充滿挑戰性,跳一跳才夠得著。

如果目標太高,孩子用力跳了很多次也夠不著,就會產生習得性無助,不願意再學習。

二、利用感官協同效應,提升孩子的學習效率

美國心理學家格斯塔做過一個實驗,把智商相近的10名學生分成兩組,放入兩個環境不同的房間,背誦《聖經》。第一個房間,只有5把椅子和5本《聖經》,第二個房間多了宗教故事畫集和曲調優美的宗教音樂。

結果第二個房間的孩子,比第一個屋子裡的孩子背得更好。格斯塔認為:人們在收集信息時,參與的感官越多,信息就越豐富,所學的知識也就越紮實。這種現象被稱為“感官協同效應”。

科學家在此基礎上研究發現:人們從聽覺獲得的知識能夠記住15%,從視覺獲得的知識能夠記住25%,如果把聽覺和視覺結合起來,就能記住65%。

"
學齡期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利用三個心理學知識讓孩子愛上學習

父母的焦慮

在這個時代,我們都揹負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特別是望子成龍的父母們,在見識了競爭的慘烈後,對孩子的教育更加重視,怕孩子輸在起跑線,拼命給孩子報班。

同事小張六歲的女兒,上個月從幼兒園畢業了。小張就趁著署期,給女兒報了一個英語興趣班,又報了一個作文培訓班。

她女兒卻非常牴觸,每天送她去培訓班,都是各種拖延、磨蹭。小張開始還很有耐心哄女兒,最後都是直接用吼。雖然將女兒吼去了興趣班,但,老師反映,女兒在培訓班不聽老師講課,也不寫作業。抽查她的學習效果,也是一塌糊塗。

小張非常憂心,女兒已到了學齡期,卻這麼不愛學習,到時學習成績差可怎麼辦?

學齡期指的是,符合普及義務教育入學年齡階段的兒童。按我們中國的劃分法,學齡期是6~12歲的孩子。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經歷了幼升小,步入學習的正軌階段。父母也開始頭疼孩子不愛學習的問題。

那麼,孩子為什麼不愛學習呢

科學家近年的調查顯示:80%的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厭學。由此可見,孩子不愛學習是普遍的現象。但,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卻是多方面的。

學齡期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利用三個心理學知識讓孩子愛上學習

原因1:家庭氛圍

家庭氛圍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美國心理學家諾爾蒂認為:如果兒童生活在批評的環境中,他就學會指責;如果兒童生活在充滿敵意的環境中,他就學會打架;如果兒童生活在鼓勵的環境中,他就學會自信;如果兒童生活在讚揚的環境中,他就學會抬高自己的身價;如果兒童生活在公平的環境中,他就學會正義。

孩子不愛學習可能是缺少一個學習的環境。比如,有的父母經常吵架,孩子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無法感覺到安全,自然也無心學習。

有的父母本身也不愛學習,回到家就開始刷手機或看電視。或叫上一幫人在家裡打牌,這種環境下,孩子也很難愛上學習。還有的父母看到孩子成績下降或不愛學習,都會進行打罵吼。讓孩子對學習產生恐懼心理,更加牴觸。

學齡期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利用三個心理學知識讓孩子愛上學習

原因2:習得性無助

1967年,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做了一個實驗,把狗關在一個四面封閉的籠子裡,當蜂音器一響,就對狗施加電擊,遭受電擊的狗,剛開始會反抗,但當它感覺反抗徒勞時,開始沮喪。

反覆實驗多次後,實驗者將籠子的門打開,再讓蜂音器響起來。結果狗一聽見響聲,還沒等電擊開始,就自己倒在地上,發出痛苦的呻吟。

這次狗本來可以逃出去的,但它卻絕望地倒在地上,不做任何努力。這種現象被塞利格曼稱為“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是指因遭遇重複性失敗或懲罰,出現的不作為,任人擺佈的現象。

孩子如果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比如老師講的題目當時感覺自己聽懂了,課後卻不會做了。如果這種現象經常發生,沒有得到糾正。孩子就會形成習得性無助。對學習產生厭倦、牴觸的情緒,不願意再學習。

學齡期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利用三個心理學知識讓孩子愛上學習

原因3:缺乏反饋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人們都有衣食住行的生理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

我們願意工作,是因為我們能夠從工作中得到金錢和領導同事的肯定,創造社會價值。這個反饋能夠讓我們維持正常的生活,感受到自我價值,滿足馬斯洛提出的心理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

所以,我們願意做重複的事情。孩子不願意學習,可能是缺少了反饋。不論表現再好,都得不到肯定,父母永遠有更高的要求,孩子就很難從學習中找到成就感和意義。自然無法產生學習的熱情。

原因4:不喜歡學校或老師

《窗邊的小豆豆》的作者黑柳徹子,小時候非常調皮,也不愛學習,被學校退學。在新學校上學的第1天,他遇到了小林校長,小林校長非常尊重黑柳徹子,聽她說了4個小時的話,還經常誇她,你真是一個好孩子呀。

黑柳徹子因為喜歡小林校長,喜歡上去學校,從而喜歡上學習。

有些孩子不喜歡學習,可能是因為,在學校裡遇到了問題。對老師或同學有偏見,不喜歡同學或老師,才會對學習產生抗拒。

學齡期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利用三個心理學知識讓孩子愛上學習

原因5:缺少學習動機

根據心理學的看法,人們的行為,是由動機驅使產生的,而動機是由需要引起的。打個比方,你覺得口渴,想喝水,走進一家商店,買了一瓶水。在這個過程中,口渴是需要,引起的動機是想喝水,產生的行為是,走進商店買水。

孩子因為年紀小,不瞭解學習目的。有的父母會對孩子說好好學習,是為了將來有好的發展。但孩子並不理解什麼叫好的發展,這不是他現在的需求,他會認為是父母讓他學習,他是在幫父母學習。

因為這個行為,不是由孩子的需要和動機產生的,在孩子看來他是被迫的,所以才會出現不愛學習的情況。

原因6:父母的期望過高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過高,定的目標遠遠超出孩子的能力。

比如,父母希望孩子,能考到班級前三名。實際上孩子成績只是中等。對他來說這個目標難度太大,孩子也會因為壓力太大,對學習產生牴觸情緒。

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

雖然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很多,我們可以利用三個心理學知識,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愛上學習。

一、籃球架效應:幫孩子制定跳一跳就夠得著的目標

籃球架的高度設計非常合理,讓人“跳一跳,就夠得著”,所以很多人都喜歡打籃球。

試想一下,如果籃球架有10層樓那麼高,肯定沒有人願意去投。因為能投中的機率幾乎是0。如果籃球架非常低,不用跳起來,直接就投進去了,百發百中。也不會有這麼多成年人喜歡打籃球了。因為太容易做到,沒有挑戰性。

學齡期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利用三個心理學知識讓孩子愛上學習

“跳一跳,夠得著”被稱為籃球架效應。父母幫孩子制定目標的時候,也可以利用籃球架效應,把大目標拆分成,跳一跳就夠得著的小目標。比如:希望孩子一年能記住600個單詞。細分到每天兩個單詞。對於孩子來說就相當容易。當孩子能記住兩個單詞的時候,再往上增加到三個。讓孩子每天都充滿挑戰性,跳一跳才夠得著。

如果目標太高,孩子用力跳了很多次也夠不著,就會產生習得性無助,不願意再學習。

二、利用感官協同效應,提升孩子的學習效率

美國心理學家格斯塔做過一個實驗,把智商相近的10名學生分成兩組,放入兩個環境不同的房間,背誦《聖經》。第一個房間,只有5把椅子和5本《聖經》,第二個房間多了宗教故事畫集和曲調優美的宗教音樂。

結果第二個房間的孩子,比第一個屋子裡的孩子背得更好。格斯塔認為:人們在收集信息時,參與的感官越多,信息就越豐富,所學的知識也就越紮實。這種現象被稱為“感官協同效應”。

科學家在此基礎上研究發現:人們從聽覺獲得的知識能夠記住15%,從視覺獲得的知識能夠記住25%,如果把聽覺和視覺結合起來,就能記住65%。

學齡期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利用三個心理學知識讓孩子愛上學習

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在學習時,把五官都調動起來,做到四到。即:眼睛要看到,耳朵要聽到,手要做到,嘴巴要讀到。

在課堂上,讓孩子的耳朵要聽到老師在講什麼,眼睛看到老師在黑板上寫的資料和筆記,手要在書上圈出相應的重點內容,做好相應的筆記。在複習的時候,要大聲地讀出來。

這樣做不僅能提高學習效率,也能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避免在課堂上走神。

三、椰殼效應:找到孩子喜歡的學習方式

有一個孩子因為挑食,每天吃得特別少。她媽媽特別擔心 ,有一次出門,看到一隻精美的椰殼碗,就買回來送給孩子。孩子收到碗後,非常開心,當天的飯量就大大增加了。

心理學家將這種現象稱為椰殼效應。食物不變,只是改變吃飯的工具,卻大大提高了孩子吃飯的興趣。父母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利用椰殼效應,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利用孩子的天性。孩子的天性比較好奇和愛玩,可以充分利用這兩點,培養孩子的興趣。《媽媽教的數學》的作者孫路弘,小時候,有一次幫忙收電費。發現收到的錢和實際預算相差3毛6,他媽媽就說:你肯定把位置寫錯了。

"
學齡期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利用三個心理學知識讓孩子愛上學習

父母的焦慮

在這個時代,我們都揹負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特別是望子成龍的父母們,在見識了競爭的慘烈後,對孩子的教育更加重視,怕孩子輸在起跑線,拼命給孩子報班。

同事小張六歲的女兒,上個月從幼兒園畢業了。小張就趁著署期,給女兒報了一個英語興趣班,又報了一個作文培訓班。

她女兒卻非常牴觸,每天送她去培訓班,都是各種拖延、磨蹭。小張開始還很有耐心哄女兒,最後都是直接用吼。雖然將女兒吼去了興趣班,但,老師反映,女兒在培訓班不聽老師講課,也不寫作業。抽查她的學習效果,也是一塌糊塗。

小張非常憂心,女兒已到了學齡期,卻這麼不愛學習,到時學習成績差可怎麼辦?

學齡期指的是,符合普及義務教育入學年齡階段的兒童。按我們中國的劃分法,學齡期是6~12歲的孩子。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經歷了幼升小,步入學習的正軌階段。父母也開始頭疼孩子不愛學習的問題。

那麼,孩子為什麼不愛學習呢

科學家近年的調查顯示:80%的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厭學。由此可見,孩子不愛學習是普遍的現象。但,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卻是多方面的。

學齡期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利用三個心理學知識讓孩子愛上學習

原因1:家庭氛圍

家庭氛圍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美國心理學家諾爾蒂認為:如果兒童生活在批評的環境中,他就學會指責;如果兒童生活在充滿敵意的環境中,他就學會打架;如果兒童生活在鼓勵的環境中,他就學會自信;如果兒童生活在讚揚的環境中,他就學會抬高自己的身價;如果兒童生活在公平的環境中,他就學會正義。

孩子不愛學習可能是缺少一個學習的環境。比如,有的父母經常吵架,孩子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無法感覺到安全,自然也無心學習。

有的父母本身也不愛學習,回到家就開始刷手機或看電視。或叫上一幫人在家裡打牌,這種環境下,孩子也很難愛上學習。還有的父母看到孩子成績下降或不愛學習,都會進行打罵吼。讓孩子對學習產生恐懼心理,更加牴觸。

學齡期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利用三個心理學知識讓孩子愛上學習

原因2:習得性無助

1967年,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做了一個實驗,把狗關在一個四面封閉的籠子裡,當蜂音器一響,就對狗施加電擊,遭受電擊的狗,剛開始會反抗,但當它感覺反抗徒勞時,開始沮喪。

反覆實驗多次後,實驗者將籠子的門打開,再讓蜂音器響起來。結果狗一聽見響聲,還沒等電擊開始,就自己倒在地上,發出痛苦的呻吟。

這次狗本來可以逃出去的,但它卻絕望地倒在地上,不做任何努力。這種現象被塞利格曼稱為“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是指因遭遇重複性失敗或懲罰,出現的不作為,任人擺佈的現象。

孩子如果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比如老師講的題目當時感覺自己聽懂了,課後卻不會做了。如果這種現象經常發生,沒有得到糾正。孩子就會形成習得性無助。對學習產生厭倦、牴觸的情緒,不願意再學習。

學齡期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利用三個心理學知識讓孩子愛上學習

原因3:缺乏反饋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人們都有衣食住行的生理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

我們願意工作,是因為我們能夠從工作中得到金錢和領導同事的肯定,創造社會價值。這個反饋能夠讓我們維持正常的生活,感受到自我價值,滿足馬斯洛提出的心理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

所以,我們願意做重複的事情。孩子不願意學習,可能是缺少了反饋。不論表現再好,都得不到肯定,父母永遠有更高的要求,孩子就很難從學習中找到成就感和意義。自然無法產生學習的熱情。

原因4:不喜歡學校或老師

《窗邊的小豆豆》的作者黑柳徹子,小時候非常調皮,也不愛學習,被學校退學。在新學校上學的第1天,他遇到了小林校長,小林校長非常尊重黑柳徹子,聽她說了4個小時的話,還經常誇她,你真是一個好孩子呀。

黑柳徹子因為喜歡小林校長,喜歡上去學校,從而喜歡上學習。

有些孩子不喜歡學習,可能是因為,在學校裡遇到了問題。對老師或同學有偏見,不喜歡同學或老師,才會對學習產生抗拒。

學齡期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利用三個心理學知識讓孩子愛上學習

原因5:缺少學習動機

根據心理學的看法,人們的行為,是由動機驅使產生的,而動機是由需要引起的。打個比方,你覺得口渴,想喝水,走進一家商店,買了一瓶水。在這個過程中,口渴是需要,引起的動機是想喝水,產生的行為是,走進商店買水。

孩子因為年紀小,不瞭解學習目的。有的父母會對孩子說好好學習,是為了將來有好的發展。但孩子並不理解什麼叫好的發展,這不是他現在的需求,他會認為是父母讓他學習,他是在幫父母學習。

因為這個行為,不是由孩子的需要和動機產生的,在孩子看來他是被迫的,所以才會出現不愛學習的情況。

原因6:父母的期望過高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過高,定的目標遠遠超出孩子的能力。

比如,父母希望孩子,能考到班級前三名。實際上孩子成績只是中等。對他來說這個目標難度太大,孩子也會因為壓力太大,對學習產生牴觸情緒。

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

雖然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很多,我們可以利用三個心理學知識,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愛上學習。

一、籃球架效應:幫孩子制定跳一跳就夠得著的目標

籃球架的高度設計非常合理,讓人“跳一跳,就夠得著”,所以很多人都喜歡打籃球。

試想一下,如果籃球架有10層樓那麼高,肯定沒有人願意去投。因為能投中的機率幾乎是0。如果籃球架非常低,不用跳起來,直接就投進去了,百發百中。也不會有這麼多成年人喜歡打籃球了。因為太容易做到,沒有挑戰性。

學齡期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利用三個心理學知識讓孩子愛上學習

“跳一跳,夠得著”被稱為籃球架效應。父母幫孩子制定目標的時候,也可以利用籃球架效應,把大目標拆分成,跳一跳就夠得著的小目標。比如:希望孩子一年能記住600個單詞。細分到每天兩個單詞。對於孩子來說就相當容易。當孩子能記住兩個單詞的時候,再往上增加到三個。讓孩子每天都充滿挑戰性,跳一跳才夠得著。

如果目標太高,孩子用力跳了很多次也夠不著,就會產生習得性無助,不願意再學習。

二、利用感官協同效應,提升孩子的學習效率

美國心理學家格斯塔做過一個實驗,把智商相近的10名學生分成兩組,放入兩個環境不同的房間,背誦《聖經》。第一個房間,只有5把椅子和5本《聖經》,第二個房間多了宗教故事畫集和曲調優美的宗教音樂。

結果第二個房間的孩子,比第一個屋子裡的孩子背得更好。格斯塔認為:人們在收集信息時,參與的感官越多,信息就越豐富,所學的知識也就越紮實。這種現象被稱為“感官協同效應”。

科學家在此基礎上研究發現:人們從聽覺獲得的知識能夠記住15%,從視覺獲得的知識能夠記住25%,如果把聽覺和視覺結合起來,就能記住65%。

學齡期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利用三個心理學知識讓孩子愛上學習

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在學習時,把五官都調動起來,做到四到。即:眼睛要看到,耳朵要聽到,手要做到,嘴巴要讀到。

在課堂上,讓孩子的耳朵要聽到老師在講什麼,眼睛看到老師在黑板上寫的資料和筆記,手要在書上圈出相應的重點內容,做好相應的筆記。在複習的時候,要大聲地讀出來。

這樣做不僅能提高學習效率,也能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避免在課堂上走神。

三、椰殼效應:找到孩子喜歡的學習方式

有一個孩子因為挑食,每天吃得特別少。她媽媽特別擔心 ,有一次出門,看到一隻精美的椰殼碗,就買回來送給孩子。孩子收到碗後,非常開心,當天的飯量就大大增加了。

心理學家將這種現象稱為椰殼效應。食物不變,只是改變吃飯的工具,卻大大提高了孩子吃飯的興趣。父母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利用椰殼效應,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利用孩子的天性。孩子的天性比較好奇和愛玩,可以充分利用這兩點,培養孩子的興趣。《媽媽教的數學》的作者孫路弘,小時候,有一次幫忙收電費。發現收到的錢和實際預算相差3毛6,他媽媽就說:你肯定把位置寫錯了。

學齡期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利用三個心理學知識讓孩子愛上學習

孫路弘一看,真是自己寫錯了,於是非常奇怪地問媽媽:你怎麼知道我寫錯了?

媽媽說:因為差3毛6,是9的倍數,肯定是位置寫錯了,不是加錯了。

這句話勾起了孫路弘對數學的強烈興趣,把生活中的點滴細節都變成數字的形式,比如清點餃子,走樓梯數臺階。這些小事情讓他不再恐懼數學公式,並愛上了數學。

還有一位媽媽,在家中用開小賣部的方法,啟發孩子的數學思維。這些方法都很值得借鑑。

比如:想讓孩子喜歡上閱讀,可以通過跟孩子扮演書中角色的形式,讓孩子對書的內容產生興趣,從而願意主動閱讀。

再比如:孩子不喜歡上學,對老師有偏見,父母可以引導孩子,發現喜歡老師的地方,比如老師會講故事,老師唱歌好聽,老師鋼琴彈得好,老師開始重視孩子,在活動中會讓孩子照顧其他小朋友等。通過引導,讓孩子喜歡上老師,不再牴觸學習。

利用環境。有研究表明:乾淨整潔的環境有利於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增強憶效果,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
學齡期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利用三個心理學知識讓孩子愛上學習

父母的焦慮

在這個時代,我們都揹負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特別是望子成龍的父母們,在見識了競爭的慘烈後,對孩子的教育更加重視,怕孩子輸在起跑線,拼命給孩子報班。

同事小張六歲的女兒,上個月從幼兒園畢業了。小張就趁著署期,給女兒報了一個英語興趣班,又報了一個作文培訓班。

她女兒卻非常牴觸,每天送她去培訓班,都是各種拖延、磨蹭。小張開始還很有耐心哄女兒,最後都是直接用吼。雖然將女兒吼去了興趣班,但,老師反映,女兒在培訓班不聽老師講課,也不寫作業。抽查她的學習效果,也是一塌糊塗。

小張非常憂心,女兒已到了學齡期,卻這麼不愛學習,到時學習成績差可怎麼辦?

學齡期指的是,符合普及義務教育入學年齡階段的兒童。按我們中國的劃分法,學齡期是6~12歲的孩子。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經歷了幼升小,步入學習的正軌階段。父母也開始頭疼孩子不愛學習的問題。

那麼,孩子為什麼不愛學習呢

科學家近年的調查顯示:80%的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厭學。由此可見,孩子不愛學習是普遍的現象。但,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卻是多方面的。

學齡期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利用三個心理學知識讓孩子愛上學習

原因1:家庭氛圍

家庭氛圍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美國心理學家諾爾蒂認為:如果兒童生活在批評的環境中,他就學會指責;如果兒童生活在充滿敵意的環境中,他就學會打架;如果兒童生活在鼓勵的環境中,他就學會自信;如果兒童生活在讚揚的環境中,他就學會抬高自己的身價;如果兒童生活在公平的環境中,他就學會正義。

孩子不愛學習可能是缺少一個學習的環境。比如,有的父母經常吵架,孩子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無法感覺到安全,自然也無心學習。

有的父母本身也不愛學習,回到家就開始刷手機或看電視。或叫上一幫人在家裡打牌,這種環境下,孩子也很難愛上學習。還有的父母看到孩子成績下降或不愛學習,都會進行打罵吼。讓孩子對學習產生恐懼心理,更加牴觸。

學齡期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利用三個心理學知識讓孩子愛上學習

原因2:習得性無助

1967年,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做了一個實驗,把狗關在一個四面封閉的籠子裡,當蜂音器一響,就對狗施加電擊,遭受電擊的狗,剛開始會反抗,但當它感覺反抗徒勞時,開始沮喪。

反覆實驗多次後,實驗者將籠子的門打開,再讓蜂音器響起來。結果狗一聽見響聲,還沒等電擊開始,就自己倒在地上,發出痛苦的呻吟。

這次狗本來可以逃出去的,但它卻絕望地倒在地上,不做任何努力。這種現象被塞利格曼稱為“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是指因遭遇重複性失敗或懲罰,出現的不作為,任人擺佈的現象。

孩子如果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比如老師講的題目當時感覺自己聽懂了,課後卻不會做了。如果這種現象經常發生,沒有得到糾正。孩子就會形成習得性無助。對學習產生厭倦、牴觸的情緒,不願意再學習。

學齡期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利用三個心理學知識讓孩子愛上學習

原因3:缺乏反饋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人們都有衣食住行的生理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

我們願意工作,是因為我們能夠從工作中得到金錢和領導同事的肯定,創造社會價值。這個反饋能夠讓我們維持正常的生活,感受到自我價值,滿足馬斯洛提出的心理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

所以,我們願意做重複的事情。孩子不願意學習,可能是缺少了反饋。不論表現再好,都得不到肯定,父母永遠有更高的要求,孩子就很難從學習中找到成就感和意義。自然無法產生學習的熱情。

原因4:不喜歡學校或老師

《窗邊的小豆豆》的作者黑柳徹子,小時候非常調皮,也不愛學習,被學校退學。在新學校上學的第1天,他遇到了小林校長,小林校長非常尊重黑柳徹子,聽她說了4個小時的話,還經常誇她,你真是一個好孩子呀。

黑柳徹子因為喜歡小林校長,喜歡上去學校,從而喜歡上學習。

有些孩子不喜歡學習,可能是因為,在學校裡遇到了問題。對老師或同學有偏見,不喜歡同學或老師,才會對學習產生抗拒。

學齡期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利用三個心理學知識讓孩子愛上學習

原因5:缺少學習動機

根據心理學的看法,人們的行為,是由動機驅使產生的,而動機是由需要引起的。打個比方,你覺得口渴,想喝水,走進一家商店,買了一瓶水。在這個過程中,口渴是需要,引起的動機是想喝水,產生的行為是,走進商店買水。

孩子因為年紀小,不瞭解學習目的。有的父母會對孩子說好好學習,是為了將來有好的發展。但孩子並不理解什麼叫好的發展,這不是他現在的需求,他會認為是父母讓他學習,他是在幫父母學習。

因為這個行為,不是由孩子的需要和動機產生的,在孩子看來他是被迫的,所以才會出現不愛學習的情況。

原因6:父母的期望過高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過高,定的目標遠遠超出孩子的能力。

比如,父母希望孩子,能考到班級前三名。實際上孩子成績只是中等。對他來說這個目標難度太大,孩子也會因為壓力太大,對學習產生牴觸情緒。

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

雖然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很多,我們可以利用三個心理學知識,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愛上學習。

一、籃球架效應:幫孩子制定跳一跳就夠得著的目標

籃球架的高度設計非常合理,讓人“跳一跳,就夠得著”,所以很多人都喜歡打籃球。

試想一下,如果籃球架有10層樓那麼高,肯定沒有人願意去投。因為能投中的機率幾乎是0。如果籃球架非常低,不用跳起來,直接就投進去了,百發百中。也不會有這麼多成年人喜歡打籃球了。因為太容易做到,沒有挑戰性。

學齡期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利用三個心理學知識讓孩子愛上學習

“跳一跳,夠得著”被稱為籃球架效應。父母幫孩子制定目標的時候,也可以利用籃球架效應,把大目標拆分成,跳一跳就夠得著的小目標。比如:希望孩子一年能記住600個單詞。細分到每天兩個單詞。對於孩子來說就相當容易。當孩子能記住兩個單詞的時候,再往上增加到三個。讓孩子每天都充滿挑戰性,跳一跳才夠得著。

如果目標太高,孩子用力跳了很多次也夠不著,就會產生習得性無助,不願意再學習。

二、利用感官協同效應,提升孩子的學習效率

美國心理學家格斯塔做過一個實驗,把智商相近的10名學生分成兩組,放入兩個環境不同的房間,背誦《聖經》。第一個房間,只有5把椅子和5本《聖經》,第二個房間多了宗教故事畫集和曲調優美的宗教音樂。

結果第二個房間的孩子,比第一個屋子裡的孩子背得更好。格斯塔認為:人們在收集信息時,參與的感官越多,信息就越豐富,所學的知識也就越紮實。這種現象被稱為“感官協同效應”。

科學家在此基礎上研究發現:人們從聽覺獲得的知識能夠記住15%,從視覺獲得的知識能夠記住25%,如果把聽覺和視覺結合起來,就能記住65%。

學齡期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利用三個心理學知識讓孩子愛上學習

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在學習時,把五官都調動起來,做到四到。即:眼睛要看到,耳朵要聽到,手要做到,嘴巴要讀到。

在課堂上,讓孩子的耳朵要聽到老師在講什麼,眼睛看到老師在黑板上寫的資料和筆記,手要在書上圈出相應的重點內容,做好相應的筆記。在複習的時候,要大聲地讀出來。

這樣做不僅能提高學習效率,也能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避免在課堂上走神。

三、椰殼效應:找到孩子喜歡的學習方式

有一個孩子因為挑食,每天吃得特別少。她媽媽特別擔心 ,有一次出門,看到一隻精美的椰殼碗,就買回來送給孩子。孩子收到碗後,非常開心,當天的飯量就大大增加了。

心理學家將這種現象稱為椰殼效應。食物不變,只是改變吃飯的工具,卻大大提高了孩子吃飯的興趣。父母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利用椰殼效應,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利用孩子的天性。孩子的天性比較好奇和愛玩,可以充分利用這兩點,培養孩子的興趣。《媽媽教的數學》的作者孫路弘,小時候,有一次幫忙收電費。發現收到的錢和實際預算相差3毛6,他媽媽就說:你肯定把位置寫錯了。

學齡期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利用三個心理學知識讓孩子愛上學習

孫路弘一看,真是自己寫錯了,於是非常奇怪地問媽媽:你怎麼知道我寫錯了?

媽媽說:因為差3毛6,是9的倍數,肯定是位置寫錯了,不是加錯了。

這句話勾起了孫路弘對數學的強烈興趣,把生活中的點滴細節都變成數字的形式,比如清點餃子,走樓梯數臺階。這些小事情讓他不再恐懼數學公式,並愛上了數學。

還有一位媽媽,在家中用開小賣部的方法,啟發孩子的數學思維。這些方法都很值得借鑑。

比如:想讓孩子喜歡上閱讀,可以通過跟孩子扮演書中角色的形式,讓孩子對書的內容產生興趣,從而願意主動閱讀。

再比如:孩子不喜歡上學,對老師有偏見,父母可以引導孩子,發現喜歡老師的地方,比如老師會講故事,老師唱歌好聽,老師鋼琴彈得好,老師開始重視孩子,在活動中會讓孩子照顧其他小朋友等。通過引導,讓孩子喜歡上老師,不再牴觸學習。

利用環境。有研究表明:乾淨整潔的環境有利於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增強憶效果,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學齡期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利用三個心理學知識讓孩子愛上學習

因此,父母要給孩子提供一個乾淨整潔的房間,作為孩子的學習房,房間裡面的設計要符合孩子的喜好。讓孩子願意在房間裡面呆著,並且安心學習。

另外,父母在家中,不要發生爭吵,爭吵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安全感缺失的孩子,是沒法專心投入到學習中的,因此,父母要注意給孩子製造一個安靜、整潔的學習環境。

心理研究發現:6歲是孩子的習慣形成期。孩子上三四年級是他們的習慣定型期。對於學齡期的孩子,父母要好好培養他對學習的興趣,引導他愛上學習,並幫他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孩子的未來會非常受用。

阿薇育兒成長:專注分享育兒乾貨,希望能給你帶來啟發。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