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愛,是父母給孩子最毒的藥'

"

01

最近看到一則讓人感動的新聞。

一個小男孩,偷偷拿了超市的巧克力。

爸爸發現後問孩子:“你手裡拿的是什麼,我們付錢了嗎?”

孩子說“沒有”後試圖跑開。

可爸爸一直跟在他後面說:“這並不有趣,我們不能偷竊,這不是惡作劇,我們不能偷東西。”

這時孩子意識到不該隨便拿超市裡的東西,於是他蹦蹦跳跳,想把巧克力放回售貨架上。

但爸爸卻執意要孩子親手把巧克力還給超市的售貨員。

"

01

最近看到一則讓人感動的新聞。

一個小男孩,偷偷拿了超市的巧克力。

爸爸發現後問孩子:“你手裡拿的是什麼,我們付錢了嗎?”

孩子說“沒有”後試圖跑開。

可爸爸一直跟在他後面說:“這並不有趣,我們不能偷竊,這不是惡作劇,我們不能偷東西。”

這時孩子意識到不該隨便拿超市裡的東西,於是他蹦蹦跳跳,想把巧克力放回售貨架上。

但爸爸卻執意要孩子親手把巧克力還給超市的售貨員。

這種愛,是父母給孩子最毒的藥

這時孩子害怕得哭了起來,爸爸蹲下來,溫柔卻又堅定地對孩子說:“你害怕了嗎?來,小夥子,以後還可以做這種事嗎?你必須親手交給她(售貨員)。”

最後孩子側著身子,害羞地把巧克力交到了售貨員的手上,並跟爸爸表示,再也不敢了。

真想給這父親點個贊,他生怕孩子走彎路,寧願孩子在眾人面前“出糗”,也要讓孩子認識到偷竊是萬萬不能做的事。

然而,有的父母,卻和孩子一起行騙。

中國留美學生Zhou和Jiang,用郵購的山寨故障機,去蘋果官方店換新機。

在蘋果公司發現之前,他們共換得一千多臺新iPhone,騙取了蘋果公司90萬美金(人民幣約600萬)。

在這起詐騙案中,Jiang的媽媽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

她幫兒子在中國販賣騙取的新iPhone,再將賣得的錢存進兒子的美國賬戶裡。

這位母親不僅沒阻止兒子犯法,還和他一起踩雷,內心或許還以有如此能幹的兒子沾沾自喜。

"

01

最近看到一則讓人感動的新聞。

一個小男孩,偷偷拿了超市的巧克力。

爸爸發現後問孩子:“你手裡拿的是什麼,我們付錢了嗎?”

孩子說“沒有”後試圖跑開。

可爸爸一直跟在他後面說:“這並不有趣,我們不能偷竊,這不是惡作劇,我們不能偷東西。”

這時孩子意識到不該隨便拿超市裡的東西,於是他蹦蹦跳跳,想把巧克力放回售貨架上。

但爸爸卻執意要孩子親手把巧克力還給超市的售貨員。

這種愛,是父母給孩子最毒的藥

這時孩子害怕得哭了起來,爸爸蹲下來,溫柔卻又堅定地對孩子說:“你害怕了嗎?來,小夥子,以後還可以做這種事嗎?你必須親手交給她(售貨員)。”

最後孩子側著身子,害羞地把巧克力交到了售貨員的手上,並跟爸爸表示,再也不敢了。

真想給這父親點個贊,他生怕孩子走彎路,寧願孩子在眾人面前“出糗”,也要讓孩子認識到偷竊是萬萬不能做的事。

然而,有的父母,卻和孩子一起行騙。

中國留美學生Zhou和Jiang,用郵購的山寨故障機,去蘋果官方店換新機。

在蘋果公司發現之前,他們共換得一千多臺新iPhone,騙取了蘋果公司90萬美金(人民幣約600萬)。

在這起詐騙案中,Jiang的媽媽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

她幫兒子在中國販賣騙取的新iPhone,再將賣得的錢存進兒子的美國賬戶裡。

這位母親不僅沒阻止兒子犯法,還和他一起踩雷,內心或許還以有如此能幹的兒子沾沾自喜。

這種愛,是父母給孩子最毒的藥

錢文忠教授曾說過: “我們對孩子沒有一些控制、抑制、約束,一味以愛的名義對他們讓步,這樣的教育是不對的。”

父母的愛可以是天堂、也可以是地獄,孩子將來是國家有用的青年還是禍害社會的猛獸,往往就在我們的一念之間。

02溺愛不是愛

前一段時間,浙江麗水一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一輛挖掘機緩慢地橫穿兩個紅綠燈路口。

"

01

最近看到一則讓人感動的新聞。

一個小男孩,偷偷拿了超市的巧克力。

爸爸發現後問孩子:“你手裡拿的是什麼,我們付錢了嗎?”

孩子說“沒有”後試圖跑開。

可爸爸一直跟在他後面說:“這並不有趣,我們不能偷竊,這不是惡作劇,我們不能偷東西。”

這時孩子意識到不該隨便拿超市裡的東西,於是他蹦蹦跳跳,想把巧克力放回售貨架上。

但爸爸卻執意要孩子親手把巧克力還給超市的售貨員。

這種愛,是父母給孩子最毒的藥

這時孩子害怕得哭了起來,爸爸蹲下來,溫柔卻又堅定地對孩子說:“你害怕了嗎?來,小夥子,以後還可以做這種事嗎?你必須親手交給她(售貨員)。”

最後孩子側著身子,害羞地把巧克力交到了售貨員的手上,並跟爸爸表示,再也不敢了。

真想給這父親點個贊,他生怕孩子走彎路,寧願孩子在眾人面前“出糗”,也要讓孩子認識到偷竊是萬萬不能做的事。

然而,有的父母,卻和孩子一起行騙。

中國留美學生Zhou和Jiang,用郵購的山寨故障機,去蘋果官方店換新機。

在蘋果公司發現之前,他們共換得一千多臺新iPhone,騙取了蘋果公司90萬美金(人民幣約600萬)。

在這起詐騙案中,Jiang的媽媽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

她幫兒子在中國販賣騙取的新iPhone,再將賣得的錢存進兒子的美國賬戶裡。

這位母親不僅沒阻止兒子犯法,還和他一起踩雷,內心或許還以有如此能幹的兒子沾沾自喜。

這種愛,是父母給孩子最毒的藥

錢文忠教授曾說過: “我們對孩子沒有一些控制、抑制、約束,一味以愛的名義對他們讓步,這樣的教育是不對的。”

父母的愛可以是天堂、也可以是地獄,孩子將來是國家有用的青年還是禍害社會的猛獸,往往就在我們的一念之間。

02溺愛不是愛

前一段時間,浙江麗水一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一輛挖掘機緩慢地橫穿兩個紅綠燈路口。

這種愛,是父母給孩子最毒的藥

讓人驚訝的是,駕駛挖掘機的人,竟是一位還沒上幼兒園的小男孩。而挖掘機前,孩子的爸爸,正邊打電話,邊指揮孩子該往哪個方向行駛。

事後,公安機關調查得知,孩子非常調皮,當天執意要開挖掘機玩,向來寵愛孩子的爸爸,便慫恿孩子在車來車往的大街上開起了挖掘機。

最終,這位爸爸被公安機關以尋釁滋事為由,行政拘留3日。

無獨有偶,前一段時間,一個小女孩在自家一輛近百萬的特斯拉身上塗鴉。孩子爸爸知道後,不僅不生氣,還開著車到處“炫耀”女兒的傑作。

"

01

最近看到一則讓人感動的新聞。

一個小男孩,偷偷拿了超市的巧克力。

爸爸發現後問孩子:“你手裡拿的是什麼,我們付錢了嗎?”

孩子說“沒有”後試圖跑開。

可爸爸一直跟在他後面說:“這並不有趣,我們不能偷竊,這不是惡作劇,我們不能偷東西。”

這時孩子意識到不該隨便拿超市裡的東西,於是他蹦蹦跳跳,想把巧克力放回售貨架上。

但爸爸卻執意要孩子親手把巧克力還給超市的售貨員。

這種愛,是父母給孩子最毒的藥

這時孩子害怕得哭了起來,爸爸蹲下來,溫柔卻又堅定地對孩子說:“你害怕了嗎?來,小夥子,以後還可以做這種事嗎?你必須親手交給她(售貨員)。”

最後孩子側著身子,害羞地把巧克力交到了售貨員的手上,並跟爸爸表示,再也不敢了。

真想給這父親點個贊,他生怕孩子走彎路,寧願孩子在眾人面前“出糗”,也要讓孩子認識到偷竊是萬萬不能做的事。

然而,有的父母,卻和孩子一起行騙。

中國留美學生Zhou和Jiang,用郵購的山寨故障機,去蘋果官方店換新機。

在蘋果公司發現之前,他們共換得一千多臺新iPhone,騙取了蘋果公司90萬美金(人民幣約600萬)。

在這起詐騙案中,Jiang的媽媽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

她幫兒子在中國販賣騙取的新iPhone,再將賣得的錢存進兒子的美國賬戶裡。

這位母親不僅沒阻止兒子犯法,還和他一起踩雷,內心或許還以有如此能幹的兒子沾沾自喜。

這種愛,是父母給孩子最毒的藥

錢文忠教授曾說過: “我們對孩子沒有一些控制、抑制、約束,一味以愛的名義對他們讓步,這樣的教育是不對的。”

父母的愛可以是天堂、也可以是地獄,孩子將來是國家有用的青年還是禍害社會的猛獸,往往就在我們的一念之間。

02溺愛不是愛

前一段時間,浙江麗水一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一輛挖掘機緩慢地橫穿兩個紅綠燈路口。

這種愛,是父母給孩子最毒的藥

讓人驚訝的是,駕駛挖掘機的人,竟是一位還沒上幼兒園的小男孩。而挖掘機前,孩子的爸爸,正邊打電話,邊指揮孩子該往哪個方向行駛。

事後,公安機關調查得知,孩子非常調皮,當天執意要開挖掘機玩,向來寵愛孩子的爸爸,便慫恿孩子在車來車往的大街上開起了挖掘機。

最終,這位爸爸被公安機關以尋釁滋事為由,行政拘留3日。

無獨有偶,前一段時間,一個小女孩在自家一輛近百萬的特斯拉身上塗鴉。孩子爸爸知道後,不僅不生氣,還開著車到處“炫耀”女兒的傑作。

這種愛,是父母給孩子最毒的藥

爸爸表示,看著孩子在車上畫畫的認真樣子,自己實在不忍打斷,還無奈地說:“孩子才上幼兒園,我能說什麼呢!”

看完這個新聞,有網友表示,有錢人就是任性,還有的人誇爸爸對女兒那是真愛。

然而,也有人不客氣地說:“不教育,畫自己家的車你可以無所謂,等到畫了別人家的車,如果還是豪車,賠償不起的時候要怎麼辦!”

"

01

最近看到一則讓人感動的新聞。

一個小男孩,偷偷拿了超市的巧克力。

爸爸發現後問孩子:“你手裡拿的是什麼,我們付錢了嗎?”

孩子說“沒有”後試圖跑開。

可爸爸一直跟在他後面說:“這並不有趣,我們不能偷竊,這不是惡作劇,我們不能偷東西。”

這時孩子意識到不該隨便拿超市裡的東西,於是他蹦蹦跳跳,想把巧克力放回售貨架上。

但爸爸卻執意要孩子親手把巧克力還給超市的售貨員。

這種愛,是父母給孩子最毒的藥

這時孩子害怕得哭了起來,爸爸蹲下來,溫柔卻又堅定地對孩子說:“你害怕了嗎?來,小夥子,以後還可以做這種事嗎?你必須親手交給她(售貨員)。”

最後孩子側著身子,害羞地把巧克力交到了售貨員的手上,並跟爸爸表示,再也不敢了。

真想給這父親點個贊,他生怕孩子走彎路,寧願孩子在眾人面前“出糗”,也要讓孩子認識到偷竊是萬萬不能做的事。

然而,有的父母,卻和孩子一起行騙。

中國留美學生Zhou和Jiang,用郵購的山寨故障機,去蘋果官方店換新機。

在蘋果公司發現之前,他們共換得一千多臺新iPhone,騙取了蘋果公司90萬美金(人民幣約600萬)。

在這起詐騙案中,Jiang的媽媽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

她幫兒子在中國販賣騙取的新iPhone,再將賣得的錢存進兒子的美國賬戶裡。

這位母親不僅沒阻止兒子犯法,還和他一起踩雷,內心或許還以有如此能幹的兒子沾沾自喜。

這種愛,是父母給孩子最毒的藥

錢文忠教授曾說過: “我們對孩子沒有一些控制、抑制、約束,一味以愛的名義對他們讓步,這樣的教育是不對的。”

父母的愛可以是天堂、也可以是地獄,孩子將來是國家有用的青年還是禍害社會的猛獸,往往就在我們的一念之間。

02溺愛不是愛

前一段時間,浙江麗水一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一輛挖掘機緩慢地橫穿兩個紅綠燈路口。

這種愛,是父母給孩子最毒的藥

讓人驚訝的是,駕駛挖掘機的人,竟是一位還沒上幼兒園的小男孩。而挖掘機前,孩子的爸爸,正邊打電話,邊指揮孩子該往哪個方向行駛。

事後,公安機關調查得知,孩子非常調皮,當天執意要開挖掘機玩,向來寵愛孩子的爸爸,便慫恿孩子在車來車往的大街上開起了挖掘機。

最終,這位爸爸被公安機關以尋釁滋事為由,行政拘留3日。

無獨有偶,前一段時間,一個小女孩在自家一輛近百萬的特斯拉身上塗鴉。孩子爸爸知道後,不僅不生氣,還開著車到處“炫耀”女兒的傑作。

這種愛,是父母給孩子最毒的藥

爸爸表示,看著孩子在車上畫畫的認真樣子,自己實在不忍打斷,還無奈地說:“孩子才上幼兒園,我能說什麼呢!”

看完這個新聞,有網友表示,有錢人就是任性,還有的人誇爸爸對女兒那是真愛。

然而,也有人不客氣地說:“不教育,畫自己家的車你可以無所謂,等到畫了別人家的車,如果還是豪車,賠償不起的時候要怎麼辦!”

這種愛,是父母給孩子最毒的藥

確實,爸爸的車可以隨便亂畫,其他人的車為何不行?我今天可以開挖掘機,明天是不是就可以開飛機?

教育學家皮亞傑提出的兒童道德認知發展階段表明:兒童在3到7歲這段時期,處於他律階段。 在這個階段的孩子就像一張白紙,他人的行為、外界的刺激,都可能對孩子將來的性格和三觀,造成不可逆的影響。

如果這時候,父母光顧著疼愛孩子,不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是非觀,那麼將來孩子很大可能會因為錯誤的價值、是非觀,走上無法回頭的歧途。

03溺愛是一種毒藥

去年熱播劇《知否》中,身為家中嫡女的康姨母,從小深受父母寵愛。

出嫁前,有事父母護著,嫁人後,惹事父母處理,哪怕她手裡沾著好幾條人命的鮮血,父母也照樣兜著。

終於,在父母的縱容下,康姨母變本加厲,越發自私自利。

當得知孃家人即將到京,自覺有人護體的她,有恃無恐地慫恿親姐姐給祖母下毒,並準備坐收漁翁之利,可惜最後被明蘭識破抓獲。

當康姨母發現這回連親媽也護不了自己時,她第一反應不是懺悔,而是責怪父母當初給自己選了門不如意的婚事,讓她過得生不如死,甚至怒斥無法再護自己周全的母親狠心。

"

01

最近看到一則讓人感動的新聞。

一個小男孩,偷偷拿了超市的巧克力。

爸爸發現後問孩子:“你手裡拿的是什麼,我們付錢了嗎?”

孩子說“沒有”後試圖跑開。

可爸爸一直跟在他後面說:“這並不有趣,我們不能偷竊,這不是惡作劇,我們不能偷東西。”

這時孩子意識到不該隨便拿超市裡的東西,於是他蹦蹦跳跳,想把巧克力放回售貨架上。

但爸爸卻執意要孩子親手把巧克力還給超市的售貨員。

這種愛,是父母給孩子最毒的藥

這時孩子害怕得哭了起來,爸爸蹲下來,溫柔卻又堅定地對孩子說:“你害怕了嗎?來,小夥子,以後還可以做這種事嗎?你必須親手交給她(售貨員)。”

最後孩子側著身子,害羞地把巧克力交到了售貨員的手上,並跟爸爸表示,再也不敢了。

真想給這父親點個贊,他生怕孩子走彎路,寧願孩子在眾人面前“出糗”,也要讓孩子認識到偷竊是萬萬不能做的事。

然而,有的父母,卻和孩子一起行騙。

中國留美學生Zhou和Jiang,用郵購的山寨故障機,去蘋果官方店換新機。

在蘋果公司發現之前,他們共換得一千多臺新iPhone,騙取了蘋果公司90萬美金(人民幣約600萬)。

在這起詐騙案中,Jiang的媽媽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

她幫兒子在中國販賣騙取的新iPhone,再將賣得的錢存進兒子的美國賬戶裡。

這位母親不僅沒阻止兒子犯法,還和他一起踩雷,內心或許還以有如此能幹的兒子沾沾自喜。

這種愛,是父母給孩子最毒的藥

錢文忠教授曾說過: “我們對孩子沒有一些控制、抑制、約束,一味以愛的名義對他們讓步,這樣的教育是不對的。”

父母的愛可以是天堂、也可以是地獄,孩子將來是國家有用的青年還是禍害社會的猛獸,往往就在我們的一念之間。

02溺愛不是愛

前一段時間,浙江麗水一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一輛挖掘機緩慢地橫穿兩個紅綠燈路口。

這種愛,是父母給孩子最毒的藥

讓人驚訝的是,駕駛挖掘機的人,竟是一位還沒上幼兒園的小男孩。而挖掘機前,孩子的爸爸,正邊打電話,邊指揮孩子該往哪個方向行駛。

事後,公安機關調查得知,孩子非常調皮,當天執意要開挖掘機玩,向來寵愛孩子的爸爸,便慫恿孩子在車來車往的大街上開起了挖掘機。

最終,這位爸爸被公安機關以尋釁滋事為由,行政拘留3日。

無獨有偶,前一段時間,一個小女孩在自家一輛近百萬的特斯拉身上塗鴉。孩子爸爸知道後,不僅不生氣,還開著車到處“炫耀”女兒的傑作。

這種愛,是父母給孩子最毒的藥

爸爸表示,看著孩子在車上畫畫的認真樣子,自己實在不忍打斷,還無奈地說:“孩子才上幼兒園,我能說什麼呢!”

看完這個新聞,有網友表示,有錢人就是任性,還有的人誇爸爸對女兒那是真愛。

然而,也有人不客氣地說:“不教育,畫自己家的車你可以無所謂,等到畫了別人家的車,如果還是豪車,賠償不起的時候要怎麼辦!”

這種愛,是父母給孩子最毒的藥

確實,爸爸的車可以隨便亂畫,其他人的車為何不行?我今天可以開挖掘機,明天是不是就可以開飛機?

教育學家皮亞傑提出的兒童道德認知發展階段表明:兒童在3到7歲這段時期,處於他律階段。 在這個階段的孩子就像一張白紙,他人的行為、外界的刺激,都可能對孩子將來的性格和三觀,造成不可逆的影響。

如果這時候,父母光顧著疼愛孩子,不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是非觀,那麼將來孩子很大可能會因為錯誤的價值、是非觀,走上無法回頭的歧途。

03溺愛是一種毒藥

去年熱播劇《知否》中,身為家中嫡女的康姨母,從小深受父母寵愛。

出嫁前,有事父母護著,嫁人後,惹事父母處理,哪怕她手裡沾著好幾條人命的鮮血,父母也照樣兜著。

終於,在父母的縱容下,康姨母變本加厲,越發自私自利。

當得知孃家人即將到京,自覺有人護體的她,有恃無恐地慫恿親姐姐給祖母下毒,並準備坐收漁翁之利,可惜最後被明蘭識破抓獲。

當康姨母發現這回連親媽也護不了自己時,她第一反應不是懺悔,而是責怪父母當初給自己選了門不如意的婚事,讓她過得生不如死,甚至怒斥無法再護自己周全的母親狠心。

這種愛,是父母給孩子最毒的藥

有人說:“不負責任的孩子,長大後更容易成為一個不負責任的大人。”

因而孩子小的時候不懂事,長大了也並不見得能成熟多少。天底下沒有一個好孩子會突然變壞,也沒有一個壞孩子能突然變好。

兩年前,陝西渭南楊某為騙取保險公司的鉅額賠償,設計謀害雙親一案寒了多少人的心。

楊某是家中獨子,從小在父母的寵愛中長大。

初入社會的楊某,沒有父母這個避風港的庇護,才感受到生活的不易。工作不順卻又急功近利的他,竟萌生了謀殺父母來騙保的邪念。

於是,也先是幫父母辦理了多份保險,接著用硝酸鹽毒害了他們,再將現場偽造成煤氣中毒的意外。

楊某的父母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有天會命喪在自己從小寵到大的親生兒子手中。

犯罪學的研究與實踐表明,年齡與犯罪有著密切的關係,犯罪的年齡越小,次數越多,長大以後成為慣犯、累犯的越多。 據統計,初犯年齡小於11歲的,有65%的人會再犯;初犯年齡在12至15週歲的,其再犯率為54%;在成年累犯率中,7/8的人曾為違法犯罪少年。

別再以愛的名義給孩子灌毒藥,當他們習慣性無限度索取,父母給得再多,也無法餵飽他們的狼子野心。

04 真愛孩子的父母,都有些狠心

有一種學名叫白頰黑雁的鳥,它們為了躲避天敵,會把窩安在懸崖上。但食草為生的它們,只能飛下懸崖覓食才不至於餓死。

於是,為了教會幼鳥們生存技巧,鳥媽媽們會在它們出生後三天,逼著孩子從懸崖上跳下來。

"

01

最近看到一則讓人感動的新聞。

一個小男孩,偷偷拿了超市的巧克力。

爸爸發現後問孩子:“你手裡拿的是什麼,我們付錢了嗎?”

孩子說“沒有”後試圖跑開。

可爸爸一直跟在他後面說:“這並不有趣,我們不能偷竊,這不是惡作劇,我們不能偷東西。”

這時孩子意識到不該隨便拿超市裡的東西,於是他蹦蹦跳跳,想把巧克力放回售貨架上。

但爸爸卻執意要孩子親手把巧克力還給超市的售貨員。

這種愛,是父母給孩子最毒的藥

這時孩子害怕得哭了起來,爸爸蹲下來,溫柔卻又堅定地對孩子說:“你害怕了嗎?來,小夥子,以後還可以做這種事嗎?你必須親手交給她(售貨員)。”

最後孩子側著身子,害羞地把巧克力交到了售貨員的手上,並跟爸爸表示,再也不敢了。

真想給這父親點個贊,他生怕孩子走彎路,寧願孩子在眾人面前“出糗”,也要讓孩子認識到偷竊是萬萬不能做的事。

然而,有的父母,卻和孩子一起行騙。

中國留美學生Zhou和Jiang,用郵購的山寨故障機,去蘋果官方店換新機。

在蘋果公司發現之前,他們共換得一千多臺新iPhone,騙取了蘋果公司90萬美金(人民幣約600萬)。

在這起詐騙案中,Jiang的媽媽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

她幫兒子在中國販賣騙取的新iPhone,再將賣得的錢存進兒子的美國賬戶裡。

這位母親不僅沒阻止兒子犯法,還和他一起踩雷,內心或許還以有如此能幹的兒子沾沾自喜。

這種愛,是父母給孩子最毒的藥

錢文忠教授曾說過: “我們對孩子沒有一些控制、抑制、約束,一味以愛的名義對他們讓步,這樣的教育是不對的。”

父母的愛可以是天堂、也可以是地獄,孩子將來是國家有用的青年還是禍害社會的猛獸,往往就在我們的一念之間。

02溺愛不是愛

前一段時間,浙江麗水一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一輛挖掘機緩慢地橫穿兩個紅綠燈路口。

這種愛,是父母給孩子最毒的藥

讓人驚訝的是,駕駛挖掘機的人,竟是一位還沒上幼兒園的小男孩。而挖掘機前,孩子的爸爸,正邊打電話,邊指揮孩子該往哪個方向行駛。

事後,公安機關調查得知,孩子非常調皮,當天執意要開挖掘機玩,向來寵愛孩子的爸爸,便慫恿孩子在車來車往的大街上開起了挖掘機。

最終,這位爸爸被公安機關以尋釁滋事為由,行政拘留3日。

無獨有偶,前一段時間,一個小女孩在自家一輛近百萬的特斯拉身上塗鴉。孩子爸爸知道後,不僅不生氣,還開著車到處“炫耀”女兒的傑作。

這種愛,是父母給孩子最毒的藥

爸爸表示,看著孩子在車上畫畫的認真樣子,自己實在不忍打斷,還無奈地說:“孩子才上幼兒園,我能說什麼呢!”

看完這個新聞,有網友表示,有錢人就是任性,還有的人誇爸爸對女兒那是真愛。

然而,也有人不客氣地說:“不教育,畫自己家的車你可以無所謂,等到畫了別人家的車,如果還是豪車,賠償不起的時候要怎麼辦!”

這種愛,是父母給孩子最毒的藥

確實,爸爸的車可以隨便亂畫,其他人的車為何不行?我今天可以開挖掘機,明天是不是就可以開飛機?

教育學家皮亞傑提出的兒童道德認知發展階段表明:兒童在3到7歲這段時期,處於他律階段。 在這個階段的孩子就像一張白紙,他人的行為、外界的刺激,都可能對孩子將來的性格和三觀,造成不可逆的影響。

如果這時候,父母光顧著疼愛孩子,不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是非觀,那麼將來孩子很大可能會因為錯誤的價值、是非觀,走上無法回頭的歧途。

03溺愛是一種毒藥

去年熱播劇《知否》中,身為家中嫡女的康姨母,從小深受父母寵愛。

出嫁前,有事父母護著,嫁人後,惹事父母處理,哪怕她手裡沾著好幾條人命的鮮血,父母也照樣兜著。

終於,在父母的縱容下,康姨母變本加厲,越發自私自利。

當得知孃家人即將到京,自覺有人護體的她,有恃無恐地慫恿親姐姐給祖母下毒,並準備坐收漁翁之利,可惜最後被明蘭識破抓獲。

當康姨母發現這回連親媽也護不了自己時,她第一反應不是懺悔,而是責怪父母當初給自己選了門不如意的婚事,讓她過得生不如死,甚至怒斥無法再護自己周全的母親狠心。

這種愛,是父母給孩子最毒的藥

有人說:“不負責任的孩子,長大後更容易成為一個不負責任的大人。”

因而孩子小的時候不懂事,長大了也並不見得能成熟多少。天底下沒有一個好孩子會突然變壞,也沒有一個壞孩子能突然變好。

兩年前,陝西渭南楊某為騙取保險公司的鉅額賠償,設計謀害雙親一案寒了多少人的心。

楊某是家中獨子,從小在父母的寵愛中長大。

初入社會的楊某,沒有父母這個避風港的庇護,才感受到生活的不易。工作不順卻又急功近利的他,竟萌生了謀殺父母來騙保的邪念。

於是,也先是幫父母辦理了多份保險,接著用硝酸鹽毒害了他們,再將現場偽造成煤氣中毒的意外。

楊某的父母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有天會命喪在自己從小寵到大的親生兒子手中。

犯罪學的研究與實踐表明,年齡與犯罪有著密切的關係,犯罪的年齡越小,次數越多,長大以後成為慣犯、累犯的越多。 據統計,初犯年齡小於11歲的,有65%的人會再犯;初犯年齡在12至15週歲的,其再犯率為54%;在成年累犯率中,7/8的人曾為違法犯罪少年。

別再以愛的名義給孩子灌毒藥,當他們習慣性無限度索取,父母給得再多,也無法餵飽他們的狼子野心。

04 真愛孩子的父母,都有些狠心

有一種學名叫白頰黑雁的鳥,它們為了躲避天敵,會把窩安在懸崖上。但食草為生的它們,只能飛下懸崖覓食才不至於餓死。

於是,為了教會幼鳥們生存技巧,鳥媽媽們會在它們出生後三天,逼著孩子從懸崖上跳下來。

這種愛,是父母給孩子最毒的藥

因此,最終能存活下來的,只有那些一躍而下、能在絕境中求生的小鳥。

現實中同樣“狠心”的父母不在少數。

華語樂壇是數一數二的、常盛不衰的天王周杰倫,從4歲開始學鋼琴,每天至少練習兩個小時,而周媽媽每次都會拿著藤條在身後監督。

無論是曾經的“春晚一姐”還是現在的“國民女神”——董卿,她的才華是所有人公認的,

她如今的成就,與幼年時董爸爸逼她看的書、抄的成語、古詩,背誦古文等有脫不開的關係。

因此才有周杰倫後來為感謝母親寫的動人歌曲《聽媽媽的話》;

也才有了董卿在臺上含淚述說:“我小的時候,我爸爸對我非常非常嚴厲,我有一度很不能理解為什麼會這樣,可是當我長大一直到現在,我才知道,每一個父母都會傾盡所有去愛自己的孩子。”

黃磊說:父母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而不要去做自私的父母。因為常常愛過了頭,就是自私的愛。那種愛比恨還要傷害。

父母給孩子的愛不正確,則會成為一種潛藏的毒藥,日子久了,傷害的不僅是孩子,甚至還會牽連身邊的人。

但願我們給孩子的是恰到好處的暖暖的愛,而非披著愛的外衣的刺骨毒藥。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