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錯今天接著犯?孩子記吃不記打的背後,是“超限效應”作怪'

"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 “你能不能長點腦子,昨天剛因為這個事捱揍,今天繼續犯錯?”
  • “已經說了N次了,不要穿著鞋上床,怎麼還是記不住?”

可能很多父母都會頭疼孩子的這種現象,也會發現孩子在小時候似乎都有這樣的通病——反覆跟孩子嘮叨強調一些事情,讓TA們不要再犯,可是偏偏事與願違,孩子偏偏還是犯同樣的錯誤,哪怕這個錯誤家長昨天就跟他強調過,或者剛因為犯同類錯誤捱過揍。

"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 “你能不能長點腦子,昨天剛因為這個事捱揍,今天繼續犯錯?”
  • “已經說了N次了,不要穿著鞋上床,怎麼還是記不住?”

可能很多父母都會頭疼孩子的這種現象,也會發現孩子在小時候似乎都有這樣的通病——反覆跟孩子嘮叨強調一些事情,讓TA們不要再犯,可是偏偏事與願違,孩子偏偏還是犯同樣的錯誤,哪怕這個錯誤家長昨天就跟他強調過,或者剛因為犯同類錯誤捱過揍。

昨天的錯今天接著犯?孩子記吃不記打的背後,是“超限效應”作怪

很多家長面對孩子反覆犯同一個錯誤的時候,都會無奈吐槽,孩子真的是“記吃不記打”。可家長有考慮過這種行為的本質嗎?

孩子記吃不記打的背後,是“超限效應”作怪

“超限效應”在心理學上的解釋是指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

用《周易》一書中的一句話來解釋則是月盈則虧,水滿則溢。從字面上理解他的意思是說,如果月亮太圓了,則月亮就會變得虧損,用容器盛水,水城的太滿了,那麼就會溢出來,而這句話想要告誡世人的其實是做人做事都要講究適度原則。

"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 “你能不能長點腦子,昨天剛因為這個事捱揍,今天繼續犯錯?”
  • “已經說了N次了,不要穿著鞋上床,怎麼還是記不住?”

可能很多父母都會頭疼孩子的這種現象,也會發現孩子在小時候似乎都有這樣的通病——反覆跟孩子嘮叨強調一些事情,讓TA們不要再犯,可是偏偏事與願違,孩子偏偏還是犯同樣的錯誤,哪怕這個錯誤家長昨天就跟他強調過,或者剛因為犯同類錯誤捱過揍。

昨天的錯今天接著犯?孩子記吃不記打的背後,是“超限效應”作怪

很多家長面對孩子反覆犯同一個錯誤的時候,都會無奈吐槽,孩子真的是“記吃不記打”。可家長有考慮過這種行為的本質嗎?

孩子記吃不記打的背後,是“超限效應”作怪

“超限效應”在心理學上的解釋是指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

用《周易》一書中的一句話來解釋則是月盈則虧,水滿則溢。從字面上理解他的意思是說,如果月亮太圓了,則月亮就會變得虧損,用容器盛水,水城的太滿了,那麼就會溢出來,而這句話想要告誡世人的其實是做人做事都要講究適度原則。

昨天的錯今天接著犯?孩子記吃不記打的背後,是“超限效應”作怪

這種“超限效應”在每個家庭裡其實並不罕見,幾乎每個家庭孩子總會受到“超限效應”的影響。

舉個例子:

每個孩子在嘗試一項新的事物之前,總會屢次犯錯,比如說學自行車,孩子在最初學自行車的時候,總是對自行車龍頭的把握不好,對手腳的協調配合能力不好,對保持身體平衡的掌握能力也不好,而許多家長在教孩子學自行車的時候,往往會說,你不要去想其他的事情,只管保持身體直立,看著前面踏著腳板就可以就行了。

可是儘管這樣,無論父母家長說多少次,許多孩子都還是不能掌握好騎好自行車的要點。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克服自己心裡的恐懼,往往最難辦到。

那些告訴父母家長自己害怕摔倒的孩子,通常會換來父母這樣一句話,你不要怕嘛,我會在後面扶著你的,根本就沒有什麼好怕的。

當父母重複這樣的話幾次後,自己的耐心被消磨殆盡,孩子這時也會變得很暴躁,而不想再去學自行車,很多時候最後的結果都是他想和孩子不歡而散,氣鼓鼓的回到家,可能在回家路上遇到熟人時,家長還會向別人嘮叨,說孩子膽子太小了,一直在後面扶著孩子,TA也還是不敢騎上幾步。

回想一下孩子學自行車的整個經過,家長其實可以反思一下是否是自己對於孩子說了太多打擊的話,挫傷了他繼續學下去的積極性。不然理解,這其實就是“超限效應”在發揮它負面的作用。

如果家長的批評和訓斥引發了“超限效應”,對孩子來講有哪些危害呢?

如果一個孩子常生活在對“超限效應”影響的家庭裡,這個孩子往往會養成脾氣暴躁,做事不耐心,以及非常反感父母為人做事的性格。

因為在“超限效應”作用的影響下,孩子因為父母重複強調太多次同一件事,就會對父母的話越來越反感,而這就會導致父母的話在孩子身上的影響力會大打折扣。

這也是為什麼作為家長和父母應該學會規避“超限效應”作用發生在孩子身上併產生很不好影響的重要原因。就像病人身上的病毒或者是細菌會對藥物產生耐藥性一樣,孩子也會對家長重複的話變得嗤之以鼻。

"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 “你能不能長點腦子,昨天剛因為這個事捱揍,今天繼續犯錯?”
  • “已經說了N次了,不要穿著鞋上床,怎麼還是記不住?”

可能很多父母都會頭疼孩子的這種現象,也會發現孩子在小時候似乎都有這樣的通病——反覆跟孩子嘮叨強調一些事情,讓TA們不要再犯,可是偏偏事與願違,孩子偏偏還是犯同樣的錯誤,哪怕這個錯誤家長昨天就跟他強調過,或者剛因為犯同類錯誤捱過揍。

昨天的錯今天接著犯?孩子記吃不記打的背後,是“超限效應”作怪

很多家長面對孩子反覆犯同一個錯誤的時候,都會無奈吐槽,孩子真的是“記吃不記打”。可家長有考慮過這種行為的本質嗎?

孩子記吃不記打的背後,是“超限效應”作怪

“超限效應”在心理學上的解釋是指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

用《周易》一書中的一句話來解釋則是月盈則虧,水滿則溢。從字面上理解他的意思是說,如果月亮太圓了,則月亮就會變得虧損,用容器盛水,水城的太滿了,那麼就會溢出來,而這句話想要告誡世人的其實是做人做事都要講究適度原則。

昨天的錯今天接著犯?孩子記吃不記打的背後,是“超限效應”作怪

這種“超限效應”在每個家庭裡其實並不罕見,幾乎每個家庭孩子總會受到“超限效應”的影響。

舉個例子:

每個孩子在嘗試一項新的事物之前,總會屢次犯錯,比如說學自行車,孩子在最初學自行車的時候,總是對自行車龍頭的把握不好,對手腳的協調配合能力不好,對保持身體平衡的掌握能力也不好,而許多家長在教孩子學自行車的時候,往往會說,你不要去想其他的事情,只管保持身體直立,看著前面踏著腳板就可以就行了。

可是儘管這樣,無論父母家長說多少次,許多孩子都還是不能掌握好騎好自行車的要點。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克服自己心裡的恐懼,往往最難辦到。

那些告訴父母家長自己害怕摔倒的孩子,通常會換來父母這樣一句話,你不要怕嘛,我會在後面扶著你的,根本就沒有什麼好怕的。

當父母重複這樣的話幾次後,自己的耐心被消磨殆盡,孩子這時也會變得很暴躁,而不想再去學自行車,很多時候最後的結果都是他想和孩子不歡而散,氣鼓鼓的回到家,可能在回家路上遇到熟人時,家長還會向別人嘮叨,說孩子膽子太小了,一直在後面扶著孩子,TA也還是不敢騎上幾步。

回想一下孩子學自行車的整個經過,家長其實可以反思一下是否是自己對於孩子說了太多打擊的話,挫傷了他繼續學下去的積極性。不然理解,這其實就是“超限效應”在發揮它負面的作用。

如果家長的批評和訓斥引發了“超限效應”,對孩子來講有哪些危害呢?

如果一個孩子常生活在對“超限效應”影響的家庭裡,這個孩子往往會養成脾氣暴躁,做事不耐心,以及非常反感父母為人做事的性格。

因為在“超限效應”作用的影響下,孩子因為父母重複強調太多次同一件事,就會對父母的話越來越反感,而這就會導致父母的話在孩子身上的影響力會大打折扣。

這也是為什麼作為家長和父母應該學會規避“超限效應”作用發生在孩子身上併產生很不好影響的重要原因。就像病人身上的病毒或者是細菌會對藥物產生耐藥性一樣,孩子也會對家長重複的話變得嗤之以鼻。

昨天的錯今天接著犯?孩子記吃不記打的背後,是“超限效應”作怪

這一定會影響到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而時間久了,隨著孩子越來越成熟,進入青春期和叛逆期時, 家長和孩子之間的關係一定會越來越惡化,甚至會造成“不是仇人,勝似仇人”的尷尬局面,而當孩子越來越成熟,想要改變這種尷尬的親子關係就會變得越來越難。

如此看來,規避好“超限效應”對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是家長在教育孩子成長路途上的一個重大課題,但是,如果父母和家長真正做到了規避好“超限效應”的負面影響,那麼就為想要和孩子建立起良性發展的親子關係掃清了一個很大的障礙。

學會規避好“超限效應”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很有必要

掌握好“黃金時間法”

睡眠有睡眠的黃金時間,學習有學習的黃金時間,同樣,教育孩子也有黃金時間,但這裡的黃金時間不僅僅指一個時間節點,還包括對孩子的教育時長。

通常情況下,選擇孩子在最放鬆,心情最愉快時潛移默化的灌輸一些思想觀念或知識性問題,因為孩子在這時對家長教育接收度和積極性會最高,但是不要選擇在飯桌上教育孩子,可以選擇在去郊遊途中或者接送孩子上下學時。

另外對教育時間長度的把握也很重要,長時間的嘮嘮叨叨是許多父母都會犯的錯誤,這也恰好踏入了“超限效應”的雷區,所以,家長這時不能夠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而要做到收放自如,有始有終。

"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 “你能不能長點腦子,昨天剛因為這個事捱揍,今天繼續犯錯?”
  • “已經說了N次了,不要穿著鞋上床,怎麼還是記不住?”

可能很多父母都會頭疼孩子的這種現象,也會發現孩子在小時候似乎都有這樣的通病——反覆跟孩子嘮叨強調一些事情,讓TA們不要再犯,可是偏偏事與願違,孩子偏偏還是犯同樣的錯誤,哪怕這個錯誤家長昨天就跟他強調過,或者剛因為犯同類錯誤捱過揍。

昨天的錯今天接著犯?孩子記吃不記打的背後,是“超限效應”作怪

很多家長面對孩子反覆犯同一個錯誤的時候,都會無奈吐槽,孩子真的是“記吃不記打”。可家長有考慮過這種行為的本質嗎?

孩子記吃不記打的背後,是“超限效應”作怪

“超限效應”在心理學上的解釋是指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

用《周易》一書中的一句話來解釋則是月盈則虧,水滿則溢。從字面上理解他的意思是說,如果月亮太圓了,則月亮就會變得虧損,用容器盛水,水城的太滿了,那麼就會溢出來,而這句話想要告誡世人的其實是做人做事都要講究適度原則。

昨天的錯今天接著犯?孩子記吃不記打的背後,是“超限效應”作怪

這種“超限效應”在每個家庭裡其實並不罕見,幾乎每個家庭孩子總會受到“超限效應”的影響。

舉個例子:

每個孩子在嘗試一項新的事物之前,總會屢次犯錯,比如說學自行車,孩子在最初學自行車的時候,總是對自行車龍頭的把握不好,對手腳的協調配合能力不好,對保持身體平衡的掌握能力也不好,而許多家長在教孩子學自行車的時候,往往會說,你不要去想其他的事情,只管保持身體直立,看著前面踏著腳板就可以就行了。

可是儘管這樣,無論父母家長說多少次,許多孩子都還是不能掌握好騎好自行車的要點。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克服自己心裡的恐懼,往往最難辦到。

那些告訴父母家長自己害怕摔倒的孩子,通常會換來父母這樣一句話,你不要怕嘛,我會在後面扶著你的,根本就沒有什麼好怕的。

當父母重複這樣的話幾次後,自己的耐心被消磨殆盡,孩子這時也會變得很暴躁,而不想再去學自行車,很多時候最後的結果都是他想和孩子不歡而散,氣鼓鼓的回到家,可能在回家路上遇到熟人時,家長還會向別人嘮叨,說孩子膽子太小了,一直在後面扶著孩子,TA也還是不敢騎上幾步。

回想一下孩子學自行車的整個經過,家長其實可以反思一下是否是自己對於孩子說了太多打擊的話,挫傷了他繼續學下去的積極性。不然理解,這其實就是“超限效應”在發揮它負面的作用。

如果家長的批評和訓斥引發了“超限效應”,對孩子來講有哪些危害呢?

如果一個孩子常生活在對“超限效應”影響的家庭裡,這個孩子往往會養成脾氣暴躁,做事不耐心,以及非常反感父母為人做事的性格。

因為在“超限效應”作用的影響下,孩子因為父母重複強調太多次同一件事,就會對父母的話越來越反感,而這就會導致父母的話在孩子身上的影響力會大打折扣。

這也是為什麼作為家長和父母應該學會規避“超限效應”作用發生在孩子身上併產生很不好影響的重要原因。就像病人身上的病毒或者是細菌會對藥物產生耐藥性一樣,孩子也會對家長重複的話變得嗤之以鼻。

昨天的錯今天接著犯?孩子記吃不記打的背後,是“超限效應”作怪

這一定會影響到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而時間久了,隨著孩子越來越成熟,進入青春期和叛逆期時, 家長和孩子之間的關係一定會越來越惡化,甚至會造成“不是仇人,勝似仇人”的尷尬局面,而當孩子越來越成熟,想要改變這種尷尬的親子關係就會變得越來越難。

如此看來,規避好“超限效應”對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是家長在教育孩子成長路途上的一個重大課題,但是,如果父母和家長真正做到了規避好“超限效應”的負面影響,那麼就為想要和孩子建立起良性發展的親子關係掃清了一個很大的障礙。

學會規避好“超限效應”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很有必要

掌握好“黃金時間法”

睡眠有睡眠的黃金時間,學習有學習的黃金時間,同樣,教育孩子也有黃金時間,但這裡的黃金時間不僅僅指一個時間節點,還包括對孩子的教育時長。

通常情況下,選擇孩子在最放鬆,心情最愉快時潛移默化的灌輸一些思想觀念或知識性問題,因為孩子在這時對家長教育接收度和積極性會最高,但是不要選擇在飯桌上教育孩子,可以選擇在去郊遊途中或者接送孩子上下學時。

另外對教育時間長度的把握也很重要,長時間的嘮嘮叨叨是許多父母都會犯的錯誤,這也恰好踏入了“超限效應”的雷區,所以,家長這時不能夠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而要做到收放自如,有始有終。

昨天的錯今天接著犯?孩子記吃不記打的背後,是“超限效應”作怪

適度原則要記好,教育孩子少不了

哲學觀上的適度原則適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同樣,在教育孩子方面,它也可以稱得上是一條黃金法則。

這裡的適度原則同樣可以用量變和質變來解釋,孩子能夠將父母讓自己改正錯誤的話聽進去,這,就是量變,而到了孩子真的不再犯這樣的錯誤時,這則就是質變。所以作為父母和家長,此時要做到的就是循循善誘,一步一腳印式地教育孩子。

切記不要心急,世界上並沒有一蹴而就的事情,沒有一天就能長大的小雞,同樣也沒有立馬就能完全接收全新事物的孩子。

幫助孩子界定對犯錯誤的認知

很多家長在孩子犯錯誤後,就僅僅是告訴他這件事情你做錯了,甚至有些家長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對著孩子就是一頓劈頭蓋臉的批評。

而掌握好正確教育法、有著良好教育觀念的父母,則會更加註重讓孩子弄明白自己這次犯錯誤的原因是什麼?而自己犯下這樣的錯誤會給別人或者自己帶來怎樣不好的影響?那如果不想再犯同樣的錯誤,應該要注意些什麼?

或者如果下一次,遇到同樣的事情還是犯同一個錯誤時,要怎樣儘快反應過來,這樣做是不對的。而這才是教育孩子對自己犯錯誤有一個完整認知的正確觀念。當孩子正在犯錯或者已經犯下錯誤時,要告訴孩子這樣做是不對的,但是一定要控制好情緒和語氣。

"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 “你能不能長點腦子,昨天剛因為這個事捱揍,今天繼續犯錯?”
  • “已經說了N次了,不要穿著鞋上床,怎麼還是記不住?”

可能很多父母都會頭疼孩子的這種現象,也會發現孩子在小時候似乎都有這樣的通病——反覆跟孩子嘮叨強調一些事情,讓TA們不要再犯,可是偏偏事與願違,孩子偏偏還是犯同樣的錯誤,哪怕這個錯誤家長昨天就跟他強調過,或者剛因為犯同類錯誤捱過揍。

昨天的錯今天接著犯?孩子記吃不記打的背後,是“超限效應”作怪

很多家長面對孩子反覆犯同一個錯誤的時候,都會無奈吐槽,孩子真的是“記吃不記打”。可家長有考慮過這種行為的本質嗎?

孩子記吃不記打的背後,是“超限效應”作怪

“超限效應”在心理學上的解釋是指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

用《周易》一書中的一句話來解釋則是月盈則虧,水滿則溢。從字面上理解他的意思是說,如果月亮太圓了,則月亮就會變得虧損,用容器盛水,水城的太滿了,那麼就會溢出來,而這句話想要告誡世人的其實是做人做事都要講究適度原則。

昨天的錯今天接著犯?孩子記吃不記打的背後,是“超限效應”作怪

這種“超限效應”在每個家庭裡其實並不罕見,幾乎每個家庭孩子總會受到“超限效應”的影響。

舉個例子:

每個孩子在嘗試一項新的事物之前,總會屢次犯錯,比如說學自行車,孩子在最初學自行車的時候,總是對自行車龍頭的把握不好,對手腳的協調配合能力不好,對保持身體平衡的掌握能力也不好,而許多家長在教孩子學自行車的時候,往往會說,你不要去想其他的事情,只管保持身體直立,看著前面踏著腳板就可以就行了。

可是儘管這樣,無論父母家長說多少次,許多孩子都還是不能掌握好騎好自行車的要點。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克服自己心裡的恐懼,往往最難辦到。

那些告訴父母家長自己害怕摔倒的孩子,通常會換來父母這樣一句話,你不要怕嘛,我會在後面扶著你的,根本就沒有什麼好怕的。

當父母重複這樣的話幾次後,自己的耐心被消磨殆盡,孩子這時也會變得很暴躁,而不想再去學自行車,很多時候最後的結果都是他想和孩子不歡而散,氣鼓鼓的回到家,可能在回家路上遇到熟人時,家長還會向別人嘮叨,說孩子膽子太小了,一直在後面扶著孩子,TA也還是不敢騎上幾步。

回想一下孩子學自行車的整個經過,家長其實可以反思一下是否是自己對於孩子說了太多打擊的話,挫傷了他繼續學下去的積極性。不然理解,這其實就是“超限效應”在發揮它負面的作用。

如果家長的批評和訓斥引發了“超限效應”,對孩子來講有哪些危害呢?

如果一個孩子常生活在對“超限效應”影響的家庭裡,這個孩子往往會養成脾氣暴躁,做事不耐心,以及非常反感父母為人做事的性格。

因為在“超限效應”作用的影響下,孩子因為父母重複強調太多次同一件事,就會對父母的話越來越反感,而這就會導致父母的話在孩子身上的影響力會大打折扣。

這也是為什麼作為家長和父母應該學會規避“超限效應”作用發生在孩子身上併產生很不好影響的重要原因。就像病人身上的病毒或者是細菌會對藥物產生耐藥性一樣,孩子也會對家長重複的話變得嗤之以鼻。

昨天的錯今天接著犯?孩子記吃不記打的背後,是“超限效應”作怪

這一定會影響到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而時間久了,隨著孩子越來越成熟,進入青春期和叛逆期時, 家長和孩子之間的關係一定會越來越惡化,甚至會造成“不是仇人,勝似仇人”的尷尬局面,而當孩子越來越成熟,想要改變這種尷尬的親子關係就會變得越來越難。

如此看來,規避好“超限效應”對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是家長在教育孩子成長路途上的一個重大課題,但是,如果父母和家長真正做到了規避好“超限效應”的負面影響,那麼就為想要和孩子建立起良性發展的親子關係掃清了一個很大的障礙。

學會規避好“超限效應”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很有必要

掌握好“黃金時間法”

睡眠有睡眠的黃金時間,學習有學習的黃金時間,同樣,教育孩子也有黃金時間,但這裡的黃金時間不僅僅指一個時間節點,還包括對孩子的教育時長。

通常情況下,選擇孩子在最放鬆,心情最愉快時潛移默化的灌輸一些思想觀念或知識性問題,因為孩子在這時對家長教育接收度和積極性會最高,但是不要選擇在飯桌上教育孩子,可以選擇在去郊遊途中或者接送孩子上下學時。

另外對教育時間長度的把握也很重要,長時間的嘮嘮叨叨是許多父母都會犯的錯誤,這也恰好踏入了“超限效應”的雷區,所以,家長這時不能夠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而要做到收放自如,有始有終。

昨天的錯今天接著犯?孩子記吃不記打的背後,是“超限效應”作怪

適度原則要記好,教育孩子少不了

哲學觀上的適度原則適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同樣,在教育孩子方面,它也可以稱得上是一條黃金法則。

這裡的適度原則同樣可以用量變和質變來解釋,孩子能夠將父母讓自己改正錯誤的話聽進去,這,就是量變,而到了孩子真的不再犯這樣的錯誤時,這則就是質變。所以作為父母和家長,此時要做到的就是循循善誘,一步一腳印式地教育孩子。

切記不要心急,世界上並沒有一蹴而就的事情,沒有一天就能長大的小雞,同樣也沒有立馬就能完全接收全新事物的孩子。

幫助孩子界定對犯錯誤的認知

很多家長在孩子犯錯誤後,就僅僅是告訴他這件事情你做錯了,甚至有些家長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對著孩子就是一頓劈頭蓋臉的批評。

而掌握好正確教育法、有著良好教育觀念的父母,則會更加註重讓孩子弄明白自己這次犯錯誤的原因是什麼?而自己犯下這樣的錯誤會給別人或者自己帶來怎樣不好的影響?那如果不想再犯同樣的錯誤,應該要注意些什麼?

或者如果下一次,遇到同樣的事情還是犯同一個錯誤時,要怎樣儘快反應過來,這樣做是不對的。而這才是教育孩子對自己犯錯誤有一個完整認知的正確觀念。當孩子正在犯錯或者已經犯下錯誤時,要告訴孩子這樣做是不對的,但是一定要控制好情緒和語氣。

昨天的錯今天接著犯?孩子記吃不記打的背後,是“超限效應”作怪

防微杜漸,防患於未然

當父母和孩子的交流時出現“超限效應”,無非就是父母對於孩子犯錯誤難以接受而長時間的對孩子進行批評和打壓,所以如果提前給孩子做好知識教育,自然就會規避好超限作用產生負面影響的可能性。

而想要做到防微杜漸,扮演好一個事前諸葛亮的角色,親子之間的良性溝通就特別重要。而溝通與規避“超限效應”出現的可能性是相輔相成的,在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同樣要把握好“黃金時間法”和適度原則,真正做到有效溝通。

這樣,才能真正起到溝通在孩子犯錯誤之前的作用,做到良性溝通同樣是構家好良好親子關係的重要途徑之一。

每一個孩子都值得被呵護,即使是生性頑劣的孩子也不能夠被完全的否定。

正確的教育觀、合理的教育法,一定會對孩子的一生產生很重要的影響。是做孩子成長道路上的奠基石還是絆腳石,都取決於作為家長的你們是否能夠去糾正一些錯誤的教育觀念和摒棄掉一些錯誤的教育方法。

加入粉絲圈瞭解更多內容,更多育兒知識一起分享,限時免費中歡迎加入。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