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和商丘不得不說的故事

包公圖

包拯,北宋的名臣。因其廉潔公正、立朝剛毅,不附權貴,鐵面無私,且英明決斷,敢於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

當時,京師就有“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說法。

民間傳其黑麵形象,亦被稱為“包青天”。

私下也戲稱其“包黑子”、“黑老包”,雖有戲謔成分,但也包含了百姓對他的喜愛。

包拯,無論是在宋一朝,還是之後千餘年,可以說是粉絲最多的一位官吏,尤其是民間。

包拯如果開微博、微信,估計要達到上億級別,是絕對的大咖!

其實,這位千年大咖,和商丘也很有淵源。有著一些不得不說的故事——

包公和商丘不得不說的故事

包公像

汴河咋改叫成了包河

商丘是北宋龍興之地,也是陪都,叫應天府。

北宋慶曆六年(1046年)六月,包拯出京任京東路(治今河南商丘)轉運使。

轉運使這個官,相當於現在的採購運輸部長。宋太宗時﹐為削奪節度使的權力﹐於各路設轉運使﹐稱“某路諸州水陸轉運使”﹐其官衙稱“轉運使司”﹐俗稱“漕司”。轉運使除掌握一路或數路財賦外﹐還兼領考察地方官吏﹑維持治安﹑清點刑獄﹑舉賢薦能等職責。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以前﹐轉運使職掌擴大實際上已成為一路之最高行政長官。

北宋時期,大興土木,堅決阻止黃河往北流淌,以阻止遼金沿河侵襲。

但由於違背了自然規律,導致黃河每2年多就氾濫一次,不僅民不聊生,也極大地毀壞了當時的交通通行,也使得漕運工作很難做啊!

包拯到任後,這不行啊。咱是陪都,幹不好,上對不起皇上,黎民百姓也受影響啊。

包公和商丘不得不說的故事

包河風光

於是就決定開鑿、疏浚汴河,打通漕運通道。

現存的包河起源於梁園區謝集鎮尚樓村,緊鄰明清黃河故堤。東南向流經商丘市區、虞城、亳州、永城、渦陽、濉溪等縣境,於臨煥集註入澮河,再入淮河。全長175公里。從而使漕船可江南直達帝都汴京,這條就是汴河。

老百姓為了紀念包拯的漕運功績,就把汴河叫做包河。

時光荏苒、朝代更替,包拯開鑿疏浚的這條漕運河道,雖然早已沒有了漕運功能,但包河的名字卻一直保留至今。

說到包河、看到包河,人民還是會不自覺地想起包公。

曾幾何時,包河和包拯的臉一樣,成為了黑水河。

近幾年,商丘市進行了大力治理,水逐步變清了。沿河也建成了生態廊道,成為市民休閒、散步、健身的好去處。

包公和商丘不得不說的故事

包公廟

滄桑包公廟

睢陽區包公廟鄉,是全國兩個以包公命名的鄉鎮級單位。另一個在安徽省肥東縣包公鎮。

據史料記載:睢陽區包公廟鄉唐宋時名王家集。

宋仁宗慶曆六年(公元1046年),這年大旱,從東京(開封)到南京(商丘)沿汴河各縣,焦土千里,五穀不收,民不聊生。

此時,包拯正在商丘任京東路轉運使。轉運使實際已經成為地方最高行政長官。

愛民如子的包拯深入民間體察民情。宋城(商丘)縣4省接合部的永定鄉,災情最重。

在暗訪時,遇到一群歹徒毆打百姓,當即制止。聽說包公至此,方圓幾裡數千百姓連夜湧來,他們齊齊跪倒,不顧那群歹人面面相覷,痛斥歹人罪行。

那夥歹人頭目是當朝重臣三司使張永平的親屬,號稱南霸天。他在這一方經常欺壓百姓,可謂民不聊生,永定鄉沒有片刻安定。

包公問清事由,拿到證據,不顧同朝好友情面,怒鍘南霸天。

包拯還要求各縣富戶和官吏開倉放糧救濟災民,並免去大災之年的賦稅。

慶曆七年,包拯由五品升為三品,紅袍變紫袍,遷任陝西路轉運使。

宋城(商丘)縣“民感其德,自發捐錢捐物,攔轎處立祠以祀”,人稱“包公廟”。

後來包公廟就成了地方名,至今已有940餘年的歷史。

包公廟座落在睢陽區包公廟鄉集鎮西頭,最早建於宋仁宗慶曆七年(公元1047年),千年風雨蒼桑,這座包公廟多有興廢。

最大的毀損是在解放初年,現在的規模是1982年在原來的地基上重建的。

整個大廟長64米,寬41米,佔地1800多平方米。前中門額書“孝肅公廟”,左右邊門各書“贊化”“調元”。

進得廟來,有前中後三殿,前殿大門匾額書“包公祠”三個鎦金大字,左右各立牛頭、馬面、展昭和公孫策神像;後殿供奉高6.4米的包公坐像,殿下站立著王朝、馬漢二尊六品校尉。

包公坐像兩邊對聯是:“鐵面無私冰心有度,風顏易近關節難通”,把包公刻畫得既有威嚴又可親近。

包公廟內存有清道光年間的碑刻,字跡班駁,記載著包公廟的來歷和修建的歷史。

包公和商丘不得不說的故事

放糧池

放糧池、救命池

緊鄰包公廟圍牆東側有一水塘,塘邊立有一塊石碑,上書“放糧池”。

相傳慶曆六年,包拯巡察災情時歇宿處飲馬之塘。

村上有位叫陳維漢老人多次講述自己17歲時發生在水塘的故事,給如今的“放糧池”蒙上了神祕的面紗。

1960年,包公廟鄉又鬧春荒,樹葉野草均被採食已盡,食源斷絕,不時有老百姓餓死。

一天夜裡,陳維漢餓得昏昏欲睡,蒙朧間,包拯託夢,塘裡的水草可以充飢。

天剛亮,陳維漢跑到塘邊,看到水塘中長出一層赤色的菌餌。他撈出赤色菌餌煮熟食後,味道鮮美,腹中不再飢餓。

很快,方圓數十里饑民聞訊而來,自朝至暮總撈不盡。而且奇怪的是,到麥黃麥子能食時此菌餌再也不見。

百姓感恩之際,確信此塘中的菌餌是包拯顯靈拯救蒼生,遂命此塘為“放糧池”。

包公和商丘不得不說的故事

包公顯靈鎮倭寇

傳說民國33年(公元1944年)的一天下午,日本鬼子從包公廟鄉經過,看到包公廟內寬敞,打算進廟駐紮。

當為首的日本兵牽著大洋馬要進廟門時,大洋馬咆哮嘶鳴,前蹄騰起,任鬼子怎麼鞭打,就是死活不進。

領頭的日本兵對中國的歷史彼有研究,以為包公顯靈,裨佑百姓,不敢冒犯神威。

當地老百姓終於鬆了一口氣,廟宇沒有遭到破壞,人民免遭塗炭。

因為這件事,次年老百姓重修廟宇,演戲拜神謝恩。

包公和商丘不得不說的故事

包公晾米臺

包公晾米臺的傳說

在距睢陽區包公廟50華里的虞城縣界溝鎮北部的包河北岸上,有一建築樣式古樸、格調典雅的包公晾米臺。

相傳,宋仁宗皇祐二年七月“霪雨連綿”,虞、亳一帶坑滿河平,不久,“汴河決於濟陽”,滔滔洪水瞬時淹沒了虞、亳等數縣,受災百姓眾多,“秋禾無收,饑民嗷嗷待哺”。

此時,包拯受任知諫院,因多次論述斥責權貴得寵大臣,很得仁宗重視。

包拯奉皇上旨意,沿汴河運送糧米賑濟災民,沒想運糧途中大雨如瓢潑,糧米全被淋溼,包拯擔心被淋溼的糧米發黴,百姓難以食用,便在驛站附近的汴河北岸建築場臺晾晒經雨淋的糧米。

事有湊巧,恰逢河水猛漲,即將淹沒晾晒糧米的晾米臺。

包公很著急,情急中遂振臂高呼“晾臺長耶”。說來倒也奇怪,晾米臺瞬間升高。

這之後,只要洪水上漲,晾米臺也立即隨著上漲,洪水怎麼也淹不到晾晒的糧米。

不久,賑濟災民的糧米晒乾了,救了了虞、亳一帶受災的百姓,百姓跪地向包公謝恩。

洪水過後,被救濟的災民為答謝包公的恩德,大家一起加固了包公晾晒糧米的晾米臺,名叫“包公晾米臺”並樹立碑刻以此紀念。

為了讓更多的後人記住曾經救濟過他們先人的包拯,遂把“汴河”改名叫“包河”。

至今,包河水甘甜怡人,養育著兩岸百姓。(郭躍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