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人的田園牧歌:戴嵩、蘇軾、郭若虛關於牛尾巴故事的不同版本'

"

“兒啊!不是我有心要耽誤你,只因你父親亡後,我一個寡婦人家,只有出去的,沒有進來的...”一位鄉下寡婦對她十歲的小孩說完這句後,便開始抱怨物價飛漲,日子難過,表示再也拿不出一丁點錢給娃交學費,最終想到的方案是給這孩子找了份工作。

娃對這份工作很滿意,包吃不包住,工作清閒,一邊上班掙錢,還可以一邊看書。

如此理想的工作,便是給隔壁老秦家放牛。

故事發生在元朝末年,小孩名叫王冕。他不光憑放牛工作的閒暇自學成才,而且還學會了畫畫。很多年後,他的母親老了,遇著那風和日麗的好日子,他也是趕著一架牛車,載著老母親在村子裡四處遊玩,好不快樂。

"

“兒啊!不是我有心要耽誤你,只因你父親亡後,我一個寡婦人家,只有出去的,沒有進來的...”一位鄉下寡婦對她十歲的小孩說完這句後,便開始抱怨物價飛漲,日子難過,表示再也拿不出一丁點錢給娃交學費,最終想到的方案是給這孩子找了份工作。

娃對這份工作很滿意,包吃不包住,工作清閒,一邊上班掙錢,還可以一邊看書。

如此理想的工作,便是給隔壁老秦家放牛。

故事發生在元朝末年,小孩名叫王冕。他不光憑放牛工作的閒暇自學成才,而且還學會了畫畫。很多年後,他的母親老了,遇著那風和日麗的好日子,他也是趕著一架牛車,載著老母親在村子裡四處遊玩,好不快樂。

宋朝人的田園牧歌:戴嵩、蘇軾、郭若虛關於牛尾巴故事的不同版本

南宋《柳塘呼犢圖》團扇 局部

我借用了《儒林外史》第一回中的內容,為的是說明:在我們這個曾經長期沉浸於農耕文明的社會中,人與土地、牛,這三者的關係有多麼親密,這不光是互相依存的物質關係,而是曾經絕大部分中國人的一種生活方式。

在繪畫、美學乃至於哲學層面,人們將其不斷總結昇華,將所繪之牛與八卦中坤象對應,象徵著大地,“地任重而順,故為牛”,畫牛這一題材也提升到高於“虎、豹、鹿、豕、獐、兔”的地位【注1】。

你可能也猜到了,這回將向大家介紹南宋宮廷畫家筆下幾幅有關牧童與牛的作品。牧童與牛,便是宋朝人田園交響曲中最重要的音符。

為什麼要選擇南宋這一時期這一題材的畫作呢?我想是因為這時的畫家們筆、墨的語言都完全成熟,在歷代畫家、詩人、思想家、政治家們對牛所吟唱的讚歌不斷薰陶下,他們對於田園生活的觀察更加深刻,對於牛的感情更加誠摯、純粹和充沛。

在這一時代對牛的題材做了總結、創新、拓展、昇華之後,幾乎再也看不到有關這一題材的任何新意。尤其是近、現代的一些畫匠們,他們矯情而欺世,就像一群手執相機、拜訪貧困山區的偽善慈善家、獵奇的觀光客,他們留在畫面上的牛,再也沒有南宋之前畫家那樣打動人心。

"

“兒啊!不是我有心要耽誤你,只因你父親亡後,我一個寡婦人家,只有出去的,沒有進來的...”一位鄉下寡婦對她十歲的小孩說完這句後,便開始抱怨物價飛漲,日子難過,表示再也拿不出一丁點錢給娃交學費,最終想到的方案是給這孩子找了份工作。

娃對這份工作很滿意,包吃不包住,工作清閒,一邊上班掙錢,還可以一邊看書。

如此理想的工作,便是給隔壁老秦家放牛。

故事發生在元朝末年,小孩名叫王冕。他不光憑放牛工作的閒暇自學成才,而且還學會了畫畫。很多年後,他的母親老了,遇著那風和日麗的好日子,他也是趕著一架牛車,載著老母親在村子裡四處遊玩,好不快樂。

宋朝人的田園牧歌:戴嵩、蘇軾、郭若虛關於牛尾巴故事的不同版本

南宋《柳塘呼犢圖》團扇 局部

我借用了《儒林外史》第一回中的內容,為的是說明:在我們這個曾經長期沉浸於農耕文明的社會中,人與土地、牛,這三者的關係有多麼親密,這不光是互相依存的物質關係,而是曾經絕大部分中國人的一種生活方式。

在繪畫、美學乃至於哲學層面,人們將其不斷總結昇華,將所繪之牛與八卦中坤象對應,象徵著大地,“地任重而順,故為牛”,畫牛這一題材也提升到高於“虎、豹、鹿、豕、獐、兔”的地位【注1】。

你可能也猜到了,這回將向大家介紹南宋宮廷畫家筆下幾幅有關牧童與牛的作品。牧童與牛,便是宋朝人田園交響曲中最重要的音符。

為什麼要選擇南宋這一時期這一題材的畫作呢?我想是因為這時的畫家們筆、墨的語言都完全成熟,在歷代畫家、詩人、思想家、政治家們對牛所吟唱的讚歌不斷薰陶下,他們對於田園生活的觀察更加深刻,對於牛的感情更加誠摯、純粹和充沛。

在這一時代對牛的題材做了總結、創新、拓展、昇華之後,幾乎再也看不到有關這一題材的任何新意。尤其是近、現代的一些畫匠們,他們矯情而欺世,就像一群手執相機、拜訪貧困山區的偽善慈善家、獵奇的觀光客,他們留在畫面上的牛,再也沒有南宋之前畫家那樣打動人心。

宋朝人的田園牧歌:戴嵩、蘇軾、郭若虛關於牛尾巴故事的不同版本

南宋 《田壟牧牛圖》團扇 局部

這類的矯情、欺世、偽善和獵奇,並非要歸罪於某一個體。要知道,就連南宋人為自己所編織的、精緻的田園夢想,也不斷被北方南下的遊牧民族擊破,敲碎這夢境的是遊牧民族胯下的鐵蹄。到了近、現代,敲碎這夢境的便是疾馳的火車、是廠房的濃煙,更是槍炮的轟鳴。

對於享受著現代物質文明、生活於都市裡,包括我這樣的普通公眾,那是一個再也回不去的夢境,對牛的認識與理解也何嘗與那些矯情、欺世的近世畫家們不一樣呢。

壹 從韓滉到戴嵩,來自唐朝的傳承

要介紹的幾位畫家,當然也包括前幾篇文章中的那位李迪,作為早在北宋宣和年間便進入畫院,南渡之後為孝宗、光宗、寧宗三朝畫院的畫家,李迪可以算是十二世紀活躍時間最長的宮廷畫家了。在他所留下畫跡中,題材很廣泛,從花鳥魚蟲,到“捉勒”(專門指描繪猛禽獵食的畫題),一直到下邊將要介紹的這兩幅“牧歸”的主題,都有所涉獵。

畫牛這一主題,對於宋朝的畫家們來說,早已不再新鮮。他們不僅可以從唐代韓滉、戴嵩、五代厲歸真、董源等人留下的作品中找到學習的範本,也能夠從不同時期的聖賢、文學家們那裡獲得創作的靈感。如果他們能夠離開宮廷與城市,在其所生活杭州城周邊,隨處都能看到稻田、耕牛和牧童。

"

“兒啊!不是我有心要耽誤你,只因你父親亡後,我一個寡婦人家,只有出去的,沒有進來的...”一位鄉下寡婦對她十歲的小孩說完這句後,便開始抱怨物價飛漲,日子難過,表示再也拿不出一丁點錢給娃交學費,最終想到的方案是給這孩子找了份工作。

娃對這份工作很滿意,包吃不包住,工作清閒,一邊上班掙錢,還可以一邊看書。

如此理想的工作,便是給隔壁老秦家放牛。

故事發生在元朝末年,小孩名叫王冕。他不光憑放牛工作的閒暇自學成才,而且還學會了畫畫。很多年後,他的母親老了,遇著那風和日麗的好日子,他也是趕著一架牛車,載著老母親在村子裡四處遊玩,好不快樂。

宋朝人的田園牧歌:戴嵩、蘇軾、郭若虛關於牛尾巴故事的不同版本

南宋《柳塘呼犢圖》團扇 局部

我借用了《儒林外史》第一回中的內容,為的是說明:在我們這個曾經長期沉浸於農耕文明的社會中,人與土地、牛,這三者的關係有多麼親密,這不光是互相依存的物質關係,而是曾經絕大部分中國人的一種生活方式。

在繪畫、美學乃至於哲學層面,人們將其不斷總結昇華,將所繪之牛與八卦中坤象對應,象徵著大地,“地任重而順,故為牛”,畫牛這一題材也提升到高於“虎、豹、鹿、豕、獐、兔”的地位【注1】。

你可能也猜到了,這回將向大家介紹南宋宮廷畫家筆下幾幅有關牧童與牛的作品。牧童與牛,便是宋朝人田園交響曲中最重要的音符。

為什麼要選擇南宋這一時期這一題材的畫作呢?我想是因為這時的畫家們筆、墨的語言都完全成熟,在歷代畫家、詩人、思想家、政治家們對牛所吟唱的讚歌不斷薰陶下,他們對於田園生活的觀察更加深刻,對於牛的感情更加誠摯、純粹和充沛。

在這一時代對牛的題材做了總結、創新、拓展、昇華之後,幾乎再也看不到有關這一題材的任何新意。尤其是近、現代的一些畫匠們,他們矯情而欺世,就像一群手執相機、拜訪貧困山區的偽善慈善家、獵奇的觀光客,他們留在畫面上的牛,再也沒有南宋之前畫家那樣打動人心。

宋朝人的田園牧歌:戴嵩、蘇軾、郭若虛關於牛尾巴故事的不同版本

南宋 《田壟牧牛圖》團扇 局部

這類的矯情、欺世、偽善和獵奇,並非要歸罪於某一個體。要知道,就連南宋人為自己所編織的、精緻的田園夢想,也不斷被北方南下的遊牧民族擊破,敲碎這夢境的是遊牧民族胯下的鐵蹄。到了近、現代,敲碎這夢境的便是疾馳的火車、是廠房的濃煙,更是槍炮的轟鳴。

對於享受著現代物質文明、生活於都市裡,包括我這樣的普通公眾,那是一個再也回不去的夢境,對牛的認識與理解也何嘗與那些矯情、欺世的近世畫家們不一樣呢。

壹 從韓滉到戴嵩,來自唐朝的傳承

要介紹的幾位畫家,當然也包括前幾篇文章中的那位李迪,作為早在北宋宣和年間便進入畫院,南渡之後為孝宗、光宗、寧宗三朝畫院的畫家,李迪可以算是十二世紀活躍時間最長的宮廷畫家了。在他所留下畫跡中,題材很廣泛,從花鳥魚蟲,到“捉勒”(專門指描繪猛禽獵食的畫題),一直到下邊將要介紹的這兩幅“牧歸”的主題,都有所涉獵。

畫牛這一主題,對於宋朝的畫家們來說,早已不再新鮮。他們不僅可以從唐代韓滉、戴嵩、五代厲歸真、董源等人留下的作品中找到學習的範本,也能夠從不同時期的聖賢、文學家們那裡獲得創作的靈感。如果他們能夠離開宮廷與城市,在其所生活杭州城周邊,隨處都能看到稻田、耕牛和牧童。

宋朝人的田園牧歌:戴嵩、蘇軾、郭若虛關於牛尾巴故事的不同版本

韓滉《五牛圖》局部之一

"

“兒啊!不是我有心要耽誤你,只因你父親亡後,我一個寡婦人家,只有出去的,沒有進來的...”一位鄉下寡婦對她十歲的小孩說完這句後,便開始抱怨物價飛漲,日子難過,表示再也拿不出一丁點錢給娃交學費,最終想到的方案是給這孩子找了份工作。

娃對這份工作很滿意,包吃不包住,工作清閒,一邊上班掙錢,還可以一邊看書。

如此理想的工作,便是給隔壁老秦家放牛。

故事發生在元朝末年,小孩名叫王冕。他不光憑放牛工作的閒暇自學成才,而且還學會了畫畫。很多年後,他的母親老了,遇著那風和日麗的好日子,他也是趕著一架牛車,載著老母親在村子裡四處遊玩,好不快樂。

宋朝人的田園牧歌:戴嵩、蘇軾、郭若虛關於牛尾巴故事的不同版本

南宋《柳塘呼犢圖》團扇 局部

我借用了《儒林外史》第一回中的內容,為的是說明:在我們這個曾經長期沉浸於農耕文明的社會中,人與土地、牛,這三者的關係有多麼親密,這不光是互相依存的物質關係,而是曾經絕大部分中國人的一種生活方式。

在繪畫、美學乃至於哲學層面,人們將其不斷總結昇華,將所繪之牛與八卦中坤象對應,象徵著大地,“地任重而順,故為牛”,畫牛這一題材也提升到高於“虎、豹、鹿、豕、獐、兔”的地位【注1】。

你可能也猜到了,這回將向大家介紹南宋宮廷畫家筆下幾幅有關牧童與牛的作品。牧童與牛,便是宋朝人田園交響曲中最重要的音符。

為什麼要選擇南宋這一時期這一題材的畫作呢?我想是因為這時的畫家們筆、墨的語言都完全成熟,在歷代畫家、詩人、思想家、政治家們對牛所吟唱的讚歌不斷薰陶下,他們對於田園生活的觀察更加深刻,對於牛的感情更加誠摯、純粹和充沛。

在這一時代對牛的題材做了總結、創新、拓展、昇華之後,幾乎再也看不到有關這一題材的任何新意。尤其是近、現代的一些畫匠們,他們矯情而欺世,就像一群手執相機、拜訪貧困山區的偽善慈善家、獵奇的觀光客,他們留在畫面上的牛,再也沒有南宋之前畫家那樣打動人心。

宋朝人的田園牧歌:戴嵩、蘇軾、郭若虛關於牛尾巴故事的不同版本

南宋 《田壟牧牛圖》團扇 局部

這類的矯情、欺世、偽善和獵奇,並非要歸罪於某一個體。要知道,就連南宋人為自己所編織的、精緻的田園夢想,也不斷被北方南下的遊牧民族擊破,敲碎這夢境的是遊牧民族胯下的鐵蹄。到了近、現代,敲碎這夢境的便是疾馳的火車、是廠房的濃煙,更是槍炮的轟鳴。

對於享受著現代物質文明、生活於都市裡,包括我這樣的普通公眾,那是一個再也回不去的夢境,對牛的認識與理解也何嘗與那些矯情、欺世的近世畫家們不一樣呢。

壹 從韓滉到戴嵩,來自唐朝的傳承

要介紹的幾位畫家,當然也包括前幾篇文章中的那位李迪,作為早在北宋宣和年間便進入畫院,南渡之後為孝宗、光宗、寧宗三朝畫院的畫家,李迪可以算是十二世紀活躍時間最長的宮廷畫家了。在他所留下畫跡中,題材很廣泛,從花鳥魚蟲,到“捉勒”(專門指描繪猛禽獵食的畫題),一直到下邊將要介紹的這兩幅“牧歸”的主題,都有所涉獵。

畫牛這一主題,對於宋朝的畫家們來說,早已不再新鮮。他們不僅可以從唐代韓滉、戴嵩、五代厲歸真、董源等人留下的作品中找到學習的範本,也能夠從不同時期的聖賢、文學家們那裡獲得創作的靈感。如果他們能夠離開宮廷與城市,在其所生活杭州城周邊,隨處都能看到稻田、耕牛和牧童。

宋朝人的田園牧歌:戴嵩、蘇軾、郭若虛關於牛尾巴故事的不同版本

韓滉《五牛圖》局部之一

宋朝人的田園牧歌:戴嵩、蘇軾、郭若虛關於牛尾巴故事的不同版本

韓滉《五牛圖》局部之二

儘管這一悠久的題材並非始於唐朝,但從留存下來、可信的畫作以及繪畫水準來看,唐代的韓滉和戴嵩當是大家首先要學習的典範,宋人也應如此。

尤其是韓滉(公元723——787年),他是太子少師韓休之子,作為中唐時期在政治上頗有建樹的宰相,他將繪畫題材從宮廷、貴族的生活拓展到對農村田園生活的關照,間接傳遞出自己注重農業、倡導農耕的政治理想,以此而被載入畫史。

另一位畫牛的專家戴嵩便是他的弟子。後人謂戴嵩得“野性筋骨之妙”,將他所畫的牛與韓幹的馬,並稱為“韓馬戴牛”。

如今韓滉僅有一幅《五牛圖》存世,該圖為白麻紙本,是流傳唐畫中僅見的一幅,被譽為中國傳世紙本中的首卷。在兩宋時期,韓滉的畫作還是容易見著的。《宣和畫譜》記載當時御府收藏有他36幅畫作,其中與牛相關題材的畫作就有11幅,分別是:集社鬥牛圖二,歸牧圖五,古岸鳴牛圖一,乳牛圖三。

"

“兒啊!不是我有心要耽誤你,只因你父親亡後,我一個寡婦人家,只有出去的,沒有進來的...”一位鄉下寡婦對她十歲的小孩說完這句後,便開始抱怨物價飛漲,日子難過,表示再也拿不出一丁點錢給娃交學費,最終想到的方案是給這孩子找了份工作。

娃對這份工作很滿意,包吃不包住,工作清閒,一邊上班掙錢,還可以一邊看書。

如此理想的工作,便是給隔壁老秦家放牛。

故事發生在元朝末年,小孩名叫王冕。他不光憑放牛工作的閒暇自學成才,而且還學會了畫畫。很多年後,他的母親老了,遇著那風和日麗的好日子,他也是趕著一架牛車,載著老母親在村子裡四處遊玩,好不快樂。

宋朝人的田園牧歌:戴嵩、蘇軾、郭若虛關於牛尾巴故事的不同版本

南宋《柳塘呼犢圖》團扇 局部

我借用了《儒林外史》第一回中的內容,為的是說明:在我們這個曾經長期沉浸於農耕文明的社會中,人與土地、牛,這三者的關係有多麼親密,這不光是互相依存的物質關係,而是曾經絕大部分中國人的一種生活方式。

在繪畫、美學乃至於哲學層面,人們將其不斷總結昇華,將所繪之牛與八卦中坤象對應,象徵著大地,“地任重而順,故為牛”,畫牛這一題材也提升到高於“虎、豹、鹿、豕、獐、兔”的地位【注1】。

你可能也猜到了,這回將向大家介紹南宋宮廷畫家筆下幾幅有關牧童與牛的作品。牧童與牛,便是宋朝人田園交響曲中最重要的音符。

為什麼要選擇南宋這一時期這一題材的畫作呢?我想是因為這時的畫家們筆、墨的語言都完全成熟,在歷代畫家、詩人、思想家、政治家們對牛所吟唱的讚歌不斷薰陶下,他們對於田園生活的觀察更加深刻,對於牛的感情更加誠摯、純粹和充沛。

在這一時代對牛的題材做了總結、創新、拓展、昇華之後,幾乎再也看不到有關這一題材的任何新意。尤其是近、現代的一些畫匠們,他們矯情而欺世,就像一群手執相機、拜訪貧困山區的偽善慈善家、獵奇的觀光客,他們留在畫面上的牛,再也沒有南宋之前畫家那樣打動人心。

宋朝人的田園牧歌:戴嵩、蘇軾、郭若虛關於牛尾巴故事的不同版本

南宋 《田壟牧牛圖》團扇 局部

這類的矯情、欺世、偽善和獵奇,並非要歸罪於某一個體。要知道,就連南宋人為自己所編織的、精緻的田園夢想,也不斷被北方南下的遊牧民族擊破,敲碎這夢境的是遊牧民族胯下的鐵蹄。到了近、現代,敲碎這夢境的便是疾馳的火車、是廠房的濃煙,更是槍炮的轟鳴。

對於享受著現代物質文明、生活於都市裡,包括我這樣的普通公眾,那是一個再也回不去的夢境,對牛的認識與理解也何嘗與那些矯情、欺世的近世畫家們不一樣呢。

壹 從韓滉到戴嵩,來自唐朝的傳承

要介紹的幾位畫家,當然也包括前幾篇文章中的那位李迪,作為早在北宋宣和年間便進入畫院,南渡之後為孝宗、光宗、寧宗三朝畫院的畫家,李迪可以算是十二世紀活躍時間最長的宮廷畫家了。在他所留下畫跡中,題材很廣泛,從花鳥魚蟲,到“捉勒”(專門指描繪猛禽獵食的畫題),一直到下邊將要介紹的這兩幅“牧歸”的主題,都有所涉獵。

畫牛這一主題,對於宋朝的畫家們來說,早已不再新鮮。他們不僅可以從唐代韓滉、戴嵩、五代厲歸真、董源等人留下的作品中找到學習的範本,也能夠從不同時期的聖賢、文學家們那裡獲得創作的靈感。如果他們能夠離開宮廷與城市,在其所生活杭州城周邊,隨處都能看到稻田、耕牛和牧童。

宋朝人的田園牧歌:戴嵩、蘇軾、郭若虛關於牛尾巴故事的不同版本

韓滉《五牛圖》局部之一

宋朝人的田園牧歌:戴嵩、蘇軾、郭若虛關於牛尾巴故事的不同版本

韓滉《五牛圖》局部之二

儘管這一悠久的題材並非始於唐朝,但從留存下來、可信的畫作以及繪畫水準來看,唐代的韓滉和戴嵩當是大家首先要學習的典範,宋人也應如此。

尤其是韓滉(公元723——787年),他是太子少師韓休之子,作為中唐時期在政治上頗有建樹的宰相,他將繪畫題材從宮廷、貴族的生活拓展到對農村田園生活的關照,間接傳遞出自己注重農業、倡導農耕的政治理想,以此而被載入畫史。

另一位畫牛的專家戴嵩便是他的弟子。後人謂戴嵩得“野性筋骨之妙”,將他所畫的牛與韓幹的馬,並稱為“韓馬戴牛”。

如今韓滉僅有一幅《五牛圖》存世,該圖為白麻紙本,是流傳唐畫中僅見的一幅,被譽為中國傳世紙本中的首卷。在兩宋時期,韓滉的畫作還是容易見著的。《宣和畫譜》記載當時御府收藏有他36幅畫作,其中與牛相關題材的畫作就有11幅,分別是:集社鬥牛圖二,歸牧圖五,古岸鳴牛圖一,乳牛圖三。

宋朝人的田園牧歌:戴嵩、蘇軾、郭若虛關於牛尾巴故事的不同版本

《鬥牛圖》 戴嵩

而御府收藏戴嵩的畫作有38幅,其所繪題材幾乎全部與牛相關,分別是:春陂牧牛圖一、春景牧牛圖一、牧牛圖十、渡水牛圖一、歸牛圖二、飲水牛圖二、出水牛圖二、乳牛圖七、戲牛圖一、奔牛圖三、鬥牛圖二、犢牛圖一、逸牛圖一、水牛圖二、白牛圖一、渡水牧牛圖一。甚至包括戴嵩的弟弟、同樣也以畫牛著稱的戴嶧,也收藏有其畫牛題材的作品五幅。

如今的我們能看到戴嵩的這幅《鬥牛圖》,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該畫為絹本,縱44釐米、橫40.8釐米。若是將韓滉的《五牛圖》與之相比,便明顯看出兩者間的風格差異。韓滉的五牛圖為勾勒設色,注重用線條表現牛的筋骨、皮毛。

"

“兒啊!不是我有心要耽誤你,只因你父親亡後,我一個寡婦人家,只有出去的,沒有進來的...”一位鄉下寡婦對她十歲的小孩說完這句後,便開始抱怨物價飛漲,日子難過,表示再也拿不出一丁點錢給娃交學費,最終想到的方案是給這孩子找了份工作。

娃對這份工作很滿意,包吃不包住,工作清閒,一邊上班掙錢,還可以一邊看書。

如此理想的工作,便是給隔壁老秦家放牛。

故事發生在元朝末年,小孩名叫王冕。他不光憑放牛工作的閒暇自學成才,而且還學會了畫畫。很多年後,他的母親老了,遇著那風和日麗的好日子,他也是趕著一架牛車,載著老母親在村子裡四處遊玩,好不快樂。

宋朝人的田園牧歌:戴嵩、蘇軾、郭若虛關於牛尾巴故事的不同版本

南宋《柳塘呼犢圖》團扇 局部

我借用了《儒林外史》第一回中的內容,為的是說明:在我們這個曾經長期沉浸於農耕文明的社會中,人與土地、牛,這三者的關係有多麼親密,這不光是互相依存的物質關係,而是曾經絕大部分中國人的一種生活方式。

在繪畫、美學乃至於哲學層面,人們將其不斷總結昇華,將所繪之牛與八卦中坤象對應,象徵著大地,“地任重而順,故為牛”,畫牛這一題材也提升到高於“虎、豹、鹿、豕、獐、兔”的地位【注1】。

你可能也猜到了,這回將向大家介紹南宋宮廷畫家筆下幾幅有關牧童與牛的作品。牧童與牛,便是宋朝人田園交響曲中最重要的音符。

為什麼要選擇南宋這一時期這一題材的畫作呢?我想是因為這時的畫家們筆、墨的語言都完全成熟,在歷代畫家、詩人、思想家、政治家們對牛所吟唱的讚歌不斷薰陶下,他們對於田園生活的觀察更加深刻,對於牛的感情更加誠摯、純粹和充沛。

在這一時代對牛的題材做了總結、創新、拓展、昇華之後,幾乎再也看不到有關這一題材的任何新意。尤其是近、現代的一些畫匠們,他們矯情而欺世,就像一群手執相機、拜訪貧困山區的偽善慈善家、獵奇的觀光客,他們留在畫面上的牛,再也沒有南宋之前畫家那樣打動人心。

宋朝人的田園牧歌:戴嵩、蘇軾、郭若虛關於牛尾巴故事的不同版本

南宋 《田壟牧牛圖》團扇 局部

這類的矯情、欺世、偽善和獵奇,並非要歸罪於某一個體。要知道,就連南宋人為自己所編織的、精緻的田園夢想,也不斷被北方南下的遊牧民族擊破,敲碎這夢境的是遊牧民族胯下的鐵蹄。到了近、現代,敲碎這夢境的便是疾馳的火車、是廠房的濃煙,更是槍炮的轟鳴。

對於享受著現代物質文明、生活於都市裡,包括我這樣的普通公眾,那是一個再也回不去的夢境,對牛的認識與理解也何嘗與那些矯情、欺世的近世畫家們不一樣呢。

壹 從韓滉到戴嵩,來自唐朝的傳承

要介紹的幾位畫家,當然也包括前幾篇文章中的那位李迪,作為早在北宋宣和年間便進入畫院,南渡之後為孝宗、光宗、寧宗三朝畫院的畫家,李迪可以算是十二世紀活躍時間最長的宮廷畫家了。在他所留下畫跡中,題材很廣泛,從花鳥魚蟲,到“捉勒”(專門指描繪猛禽獵食的畫題),一直到下邊將要介紹的這兩幅“牧歸”的主題,都有所涉獵。

畫牛這一主題,對於宋朝的畫家們來說,早已不再新鮮。他們不僅可以從唐代韓滉、戴嵩、五代厲歸真、董源等人留下的作品中找到學習的範本,也能夠從不同時期的聖賢、文學家們那裡獲得創作的靈感。如果他們能夠離開宮廷與城市,在其所生活杭州城周邊,隨處都能看到稻田、耕牛和牧童。

宋朝人的田園牧歌:戴嵩、蘇軾、郭若虛關於牛尾巴故事的不同版本

韓滉《五牛圖》局部之一

宋朝人的田園牧歌:戴嵩、蘇軾、郭若虛關於牛尾巴故事的不同版本

韓滉《五牛圖》局部之二

儘管這一悠久的題材並非始於唐朝,但從留存下來、可信的畫作以及繪畫水準來看,唐代的韓滉和戴嵩當是大家首先要學習的典範,宋人也應如此。

尤其是韓滉(公元723——787年),他是太子少師韓休之子,作為中唐時期在政治上頗有建樹的宰相,他將繪畫題材從宮廷、貴族的生活拓展到對農村田園生活的關照,間接傳遞出自己注重農業、倡導農耕的政治理想,以此而被載入畫史。

另一位畫牛的專家戴嵩便是他的弟子。後人謂戴嵩得“野性筋骨之妙”,將他所畫的牛與韓幹的馬,並稱為“韓馬戴牛”。

如今韓滉僅有一幅《五牛圖》存世,該圖為白麻紙本,是流傳唐畫中僅見的一幅,被譽為中國傳世紙本中的首卷。在兩宋時期,韓滉的畫作還是容易見著的。《宣和畫譜》記載當時御府收藏有他36幅畫作,其中與牛相關題材的畫作就有11幅,分別是:集社鬥牛圖二,歸牧圖五,古岸鳴牛圖一,乳牛圖三。

宋朝人的田園牧歌:戴嵩、蘇軾、郭若虛關於牛尾巴故事的不同版本

《鬥牛圖》 戴嵩

而御府收藏戴嵩的畫作有38幅,其所繪題材幾乎全部與牛相關,分別是:春陂牧牛圖一、春景牧牛圖一、牧牛圖十、渡水牛圖一、歸牛圖二、飲水牛圖二、出水牛圖二、乳牛圖七、戲牛圖一、奔牛圖三、鬥牛圖二、犢牛圖一、逸牛圖一、水牛圖二、白牛圖一、渡水牧牛圖一。甚至包括戴嵩的弟弟、同樣也以畫牛著稱的戴嶧,也收藏有其畫牛題材的作品五幅。

如今的我們能看到戴嵩的這幅《鬥牛圖》,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該畫為絹本,縱44釐米、橫40.8釐米。若是將韓滉的《五牛圖》與之相比,便明顯看出兩者間的風格差異。韓滉的五牛圖為勾勒設色,注重用線條表現牛的筋骨、皮毛。

宋朝人的田園牧歌:戴嵩、蘇軾、郭若虛關於牛尾巴故事的不同版本

《五牛圖》細部1

"

“兒啊!不是我有心要耽誤你,只因你父親亡後,我一個寡婦人家,只有出去的,沒有進來的...”一位鄉下寡婦對她十歲的小孩說完這句後,便開始抱怨物價飛漲,日子難過,表示再也拿不出一丁點錢給娃交學費,最終想到的方案是給這孩子找了份工作。

娃對這份工作很滿意,包吃不包住,工作清閒,一邊上班掙錢,還可以一邊看書。

如此理想的工作,便是給隔壁老秦家放牛。

故事發生在元朝末年,小孩名叫王冕。他不光憑放牛工作的閒暇自學成才,而且還學會了畫畫。很多年後,他的母親老了,遇著那風和日麗的好日子,他也是趕著一架牛車,載著老母親在村子裡四處遊玩,好不快樂。

宋朝人的田園牧歌:戴嵩、蘇軾、郭若虛關於牛尾巴故事的不同版本

南宋《柳塘呼犢圖》團扇 局部

我借用了《儒林外史》第一回中的內容,為的是說明:在我們這個曾經長期沉浸於農耕文明的社會中,人與土地、牛,這三者的關係有多麼親密,這不光是互相依存的物質關係,而是曾經絕大部分中國人的一種生活方式。

在繪畫、美學乃至於哲學層面,人們將其不斷總結昇華,將所繪之牛與八卦中坤象對應,象徵著大地,“地任重而順,故為牛”,畫牛這一題材也提升到高於“虎、豹、鹿、豕、獐、兔”的地位【注1】。

你可能也猜到了,這回將向大家介紹南宋宮廷畫家筆下幾幅有關牧童與牛的作品。牧童與牛,便是宋朝人田園交響曲中最重要的音符。

為什麼要選擇南宋這一時期這一題材的畫作呢?我想是因為這時的畫家們筆、墨的語言都完全成熟,在歷代畫家、詩人、思想家、政治家們對牛所吟唱的讚歌不斷薰陶下,他們對於田園生活的觀察更加深刻,對於牛的感情更加誠摯、純粹和充沛。

在這一時代對牛的題材做了總結、創新、拓展、昇華之後,幾乎再也看不到有關這一題材的任何新意。尤其是近、現代的一些畫匠們,他們矯情而欺世,就像一群手執相機、拜訪貧困山區的偽善慈善家、獵奇的觀光客,他們留在畫面上的牛,再也沒有南宋之前畫家那樣打動人心。

宋朝人的田園牧歌:戴嵩、蘇軾、郭若虛關於牛尾巴故事的不同版本

南宋 《田壟牧牛圖》團扇 局部

這類的矯情、欺世、偽善和獵奇,並非要歸罪於某一個體。要知道,就連南宋人為自己所編織的、精緻的田園夢想,也不斷被北方南下的遊牧民族擊破,敲碎這夢境的是遊牧民族胯下的鐵蹄。到了近、現代,敲碎這夢境的便是疾馳的火車、是廠房的濃煙,更是槍炮的轟鳴。

對於享受著現代物質文明、生活於都市裡,包括我這樣的普通公眾,那是一個再也回不去的夢境,對牛的認識與理解也何嘗與那些矯情、欺世的近世畫家們不一樣呢。

壹 從韓滉到戴嵩,來自唐朝的傳承

要介紹的幾位畫家,當然也包括前幾篇文章中的那位李迪,作為早在北宋宣和年間便進入畫院,南渡之後為孝宗、光宗、寧宗三朝畫院的畫家,李迪可以算是十二世紀活躍時間最長的宮廷畫家了。在他所留下畫跡中,題材很廣泛,從花鳥魚蟲,到“捉勒”(專門指描繪猛禽獵食的畫題),一直到下邊將要介紹的這兩幅“牧歸”的主題,都有所涉獵。

畫牛這一主題,對於宋朝的畫家們來說,早已不再新鮮。他們不僅可以從唐代韓滉、戴嵩、五代厲歸真、董源等人留下的作品中找到學習的範本,也能夠從不同時期的聖賢、文學家們那裡獲得創作的靈感。如果他們能夠離開宮廷與城市,在其所生活杭州城周邊,隨處都能看到稻田、耕牛和牧童。

宋朝人的田園牧歌:戴嵩、蘇軾、郭若虛關於牛尾巴故事的不同版本

韓滉《五牛圖》局部之一

宋朝人的田園牧歌:戴嵩、蘇軾、郭若虛關於牛尾巴故事的不同版本

韓滉《五牛圖》局部之二

儘管這一悠久的題材並非始於唐朝,但從留存下來、可信的畫作以及繪畫水準來看,唐代的韓滉和戴嵩當是大家首先要學習的典範,宋人也應如此。

尤其是韓滉(公元723——787年),他是太子少師韓休之子,作為中唐時期在政治上頗有建樹的宰相,他將繪畫題材從宮廷、貴族的生活拓展到對農村田園生活的關照,間接傳遞出自己注重農業、倡導農耕的政治理想,以此而被載入畫史。

另一位畫牛的專家戴嵩便是他的弟子。後人謂戴嵩得“野性筋骨之妙”,將他所畫的牛與韓幹的馬,並稱為“韓馬戴牛”。

如今韓滉僅有一幅《五牛圖》存世,該圖為白麻紙本,是流傳唐畫中僅見的一幅,被譽為中國傳世紙本中的首卷。在兩宋時期,韓滉的畫作還是容易見著的。《宣和畫譜》記載當時御府收藏有他36幅畫作,其中與牛相關題材的畫作就有11幅,分別是:集社鬥牛圖二,歸牧圖五,古岸鳴牛圖一,乳牛圖三。

宋朝人的田園牧歌:戴嵩、蘇軾、郭若虛關於牛尾巴故事的不同版本

《鬥牛圖》 戴嵩

而御府收藏戴嵩的畫作有38幅,其所繪題材幾乎全部與牛相關,分別是:春陂牧牛圖一、春景牧牛圖一、牧牛圖十、渡水牛圖一、歸牛圖二、飲水牛圖二、出水牛圖二、乳牛圖七、戲牛圖一、奔牛圖三、鬥牛圖二、犢牛圖一、逸牛圖一、水牛圖二、白牛圖一、渡水牧牛圖一。甚至包括戴嵩的弟弟、同樣也以畫牛著稱的戴嶧,也收藏有其畫牛題材的作品五幅。

如今的我們能看到戴嵩的這幅《鬥牛圖》,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該畫為絹本,縱44釐米、橫40.8釐米。若是將韓滉的《五牛圖》與之相比,便明顯看出兩者間的風格差異。韓滉的五牛圖為勾勒設色,注重用線條表現牛的筋骨、皮毛。

宋朝人的田園牧歌:戴嵩、蘇軾、郭若虛關於牛尾巴故事的不同版本

《五牛圖》細部1

宋朝人的田園牧歌:戴嵩、蘇軾、郭若虛關於牛尾巴故事的不同版本

《五牛圖》細部2

戴嵩此圖雖然也有勾線,但已經開始用水墨來塑造水牛的體形,用墨色變化來表現兩隻鬥牛的肌肉、毛色的質感、體積感,在這一點上他處理的很出色,讓畫面充滿張力,兩隻追逐互搏的水牛也表現出彪悍的野性。

貳 蘇軾與郭若虛有關戴嵩鬥牛圖的不同版本

有關戴嵩的《鬥牛圖》一直流傳著幾個不同版本的公案,其中一個版本來自於蘇軾。

《東坡志林》中記錄稱,在四川有位姓杜的隱士,他四處收藏有上百幅的書畫作品。其中就有一件戴嵩所畫之牛,一日晾晒這幅畫時,被一牧童看見,嘲笑說這畫畫錯了。杜公便詢問牧童,童子答曰:鬥牛在角力的時候,應該是將尾巴收縮、緊緊夾在兩條後腿之間,而畫中的牛卻搖著尾巴。杜隱士認為牧童說得對,印證了那句古語:“耕當問奴,織當問婢。”(【注2】)

這個故事充分體現了重寫生、重情景,是唐、宋時期的中國繪畫的一大特點。同時也隱含著一個教育意義:凡事都要調查研究,尊重客觀事實。但就這個故事本身的傳播過程來講,卻並非如此。

當讀到與蘇軾幾乎同時期郭若虛所撰的《圖畫見聞志.卷六》中,有關《鬥牛畫》一段時,我就糊塗了。

郭若虛認為,這一段子中的主人公應該是宋初名臣馬知節(公元955年-1019年)。馬知節字子元,幽州薊縣人,江州防禦使馬全義之子。宋真宗時曾任樞密副使,累官至彰德軍留後、知貝州兼部署,在地方治政有方,深受百姓愛戴。天禧三年(1019年),馬知節去世,年六十五。獲贈侍中,諡號“正惠”。

有關郭若虛的版本,在網絡上又被混淆、演化成兩個版本,其一稱,馬正惠公很珍愛其所藏的《鬥牛圖》,一日在廳前展示時,被一繳納佃租的農夫所嘲笑,這農夫與蘇軾的牧童一樣觀察到畫中牛尾巴的問題。這個版本將馬公所藏的《鬥牛圖》歸於戴嵩筆下。

"

“兒啊!不是我有心要耽誤你,只因你父親亡後,我一個寡婦人家,只有出去的,沒有進來的...”一位鄉下寡婦對她十歲的小孩說完這句後,便開始抱怨物價飛漲,日子難過,表示再也拿不出一丁點錢給娃交學費,最終想到的方案是給這孩子找了份工作。

娃對這份工作很滿意,包吃不包住,工作清閒,一邊上班掙錢,還可以一邊看書。

如此理想的工作,便是給隔壁老秦家放牛。

故事發生在元朝末年,小孩名叫王冕。他不光憑放牛工作的閒暇自學成才,而且還學會了畫畫。很多年後,他的母親老了,遇著那風和日麗的好日子,他也是趕著一架牛車,載著老母親在村子裡四處遊玩,好不快樂。

宋朝人的田園牧歌:戴嵩、蘇軾、郭若虛關於牛尾巴故事的不同版本

南宋《柳塘呼犢圖》團扇 局部

我借用了《儒林外史》第一回中的內容,為的是說明:在我們這個曾經長期沉浸於農耕文明的社會中,人與土地、牛,這三者的關係有多麼親密,這不光是互相依存的物質關係,而是曾經絕大部分中國人的一種生活方式。

在繪畫、美學乃至於哲學層面,人們將其不斷總結昇華,將所繪之牛與八卦中坤象對應,象徵著大地,“地任重而順,故為牛”,畫牛這一題材也提升到高於“虎、豹、鹿、豕、獐、兔”的地位【注1】。

你可能也猜到了,這回將向大家介紹南宋宮廷畫家筆下幾幅有關牧童與牛的作品。牧童與牛,便是宋朝人田園交響曲中最重要的音符。

為什麼要選擇南宋這一時期這一題材的畫作呢?我想是因為這時的畫家們筆、墨的語言都完全成熟,在歷代畫家、詩人、思想家、政治家們對牛所吟唱的讚歌不斷薰陶下,他們對於田園生活的觀察更加深刻,對於牛的感情更加誠摯、純粹和充沛。

在這一時代對牛的題材做了總結、創新、拓展、昇華之後,幾乎再也看不到有關這一題材的任何新意。尤其是近、現代的一些畫匠們,他們矯情而欺世,就像一群手執相機、拜訪貧困山區的偽善慈善家、獵奇的觀光客,他們留在畫面上的牛,再也沒有南宋之前畫家那樣打動人心。

宋朝人的田園牧歌:戴嵩、蘇軾、郭若虛關於牛尾巴故事的不同版本

南宋 《田壟牧牛圖》團扇 局部

這類的矯情、欺世、偽善和獵奇,並非要歸罪於某一個體。要知道,就連南宋人為自己所編織的、精緻的田園夢想,也不斷被北方南下的遊牧民族擊破,敲碎這夢境的是遊牧民族胯下的鐵蹄。到了近、現代,敲碎這夢境的便是疾馳的火車、是廠房的濃煙,更是槍炮的轟鳴。

對於享受著現代物質文明、生活於都市裡,包括我這樣的普通公眾,那是一個再也回不去的夢境,對牛的認識與理解也何嘗與那些矯情、欺世的近世畫家們不一樣呢。

壹 從韓滉到戴嵩,來自唐朝的傳承

要介紹的幾位畫家,當然也包括前幾篇文章中的那位李迪,作為早在北宋宣和年間便進入畫院,南渡之後為孝宗、光宗、寧宗三朝畫院的畫家,李迪可以算是十二世紀活躍時間最長的宮廷畫家了。在他所留下畫跡中,題材很廣泛,從花鳥魚蟲,到“捉勒”(專門指描繪猛禽獵食的畫題),一直到下邊將要介紹的這兩幅“牧歸”的主題,都有所涉獵。

畫牛這一主題,對於宋朝的畫家們來說,早已不再新鮮。他們不僅可以從唐代韓滉、戴嵩、五代厲歸真、董源等人留下的作品中找到學習的範本,也能夠從不同時期的聖賢、文學家們那裡獲得創作的靈感。如果他們能夠離開宮廷與城市,在其所生活杭州城周邊,隨處都能看到稻田、耕牛和牧童。

宋朝人的田園牧歌:戴嵩、蘇軾、郭若虛關於牛尾巴故事的不同版本

韓滉《五牛圖》局部之一

宋朝人的田園牧歌:戴嵩、蘇軾、郭若虛關於牛尾巴故事的不同版本

韓滉《五牛圖》局部之二

儘管這一悠久的題材並非始於唐朝,但從留存下來、可信的畫作以及繪畫水準來看,唐代的韓滉和戴嵩當是大家首先要學習的典範,宋人也應如此。

尤其是韓滉(公元723——787年),他是太子少師韓休之子,作為中唐時期在政治上頗有建樹的宰相,他將繪畫題材從宮廷、貴族的生活拓展到對農村田園生活的關照,間接傳遞出自己注重農業、倡導農耕的政治理想,以此而被載入畫史。

另一位畫牛的專家戴嵩便是他的弟子。後人謂戴嵩得“野性筋骨之妙”,將他所畫的牛與韓幹的馬,並稱為“韓馬戴牛”。

如今韓滉僅有一幅《五牛圖》存世,該圖為白麻紙本,是流傳唐畫中僅見的一幅,被譽為中國傳世紙本中的首卷。在兩宋時期,韓滉的畫作還是容易見著的。《宣和畫譜》記載當時御府收藏有他36幅畫作,其中與牛相關題材的畫作就有11幅,分別是:集社鬥牛圖二,歸牧圖五,古岸鳴牛圖一,乳牛圖三。

宋朝人的田園牧歌:戴嵩、蘇軾、郭若虛關於牛尾巴故事的不同版本

《鬥牛圖》 戴嵩

而御府收藏戴嵩的畫作有38幅,其所繪題材幾乎全部與牛相關,分別是:春陂牧牛圖一、春景牧牛圖一、牧牛圖十、渡水牛圖一、歸牛圖二、飲水牛圖二、出水牛圖二、乳牛圖七、戲牛圖一、奔牛圖三、鬥牛圖二、犢牛圖一、逸牛圖一、水牛圖二、白牛圖一、渡水牧牛圖一。甚至包括戴嵩的弟弟、同樣也以畫牛著稱的戴嶧,也收藏有其畫牛題材的作品五幅。

如今的我們能看到戴嵩的這幅《鬥牛圖》,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該畫為絹本,縱44釐米、橫40.8釐米。若是將韓滉的《五牛圖》與之相比,便明顯看出兩者間的風格差異。韓滉的五牛圖為勾勒設色,注重用線條表現牛的筋骨、皮毛。

宋朝人的田園牧歌:戴嵩、蘇軾、郭若虛關於牛尾巴故事的不同版本

《五牛圖》細部1

宋朝人的田園牧歌:戴嵩、蘇軾、郭若虛關於牛尾巴故事的不同版本

《五牛圖》細部2

戴嵩此圖雖然也有勾線,但已經開始用水墨來塑造水牛的體形,用墨色變化來表現兩隻鬥牛的肌肉、毛色的質感、體積感,在這一點上他處理的很出色,讓畫面充滿張力,兩隻追逐互搏的水牛也表現出彪悍的野性。

貳 蘇軾與郭若虛有關戴嵩鬥牛圖的不同版本

有關戴嵩的《鬥牛圖》一直流傳著幾個不同版本的公案,其中一個版本來自於蘇軾。

《東坡志林》中記錄稱,在四川有位姓杜的隱士,他四處收藏有上百幅的書畫作品。其中就有一件戴嵩所畫之牛,一日晾晒這幅畫時,被一牧童看見,嘲笑說這畫畫錯了。杜公便詢問牧童,童子答曰:鬥牛在角力的時候,應該是將尾巴收縮、緊緊夾在兩條後腿之間,而畫中的牛卻搖著尾巴。杜隱士認為牧童說得對,印證了那句古語:“耕當問奴,織當問婢。”(【注2】)

這個故事充分體現了重寫生、重情景,是唐、宋時期的中國繪畫的一大特點。同時也隱含著一個教育意義:凡事都要調查研究,尊重客觀事實。但就這個故事本身的傳播過程來講,卻並非如此。

當讀到與蘇軾幾乎同時期郭若虛所撰的《圖畫見聞志.卷六》中,有關《鬥牛畫》一段時,我就糊塗了。

郭若虛認為,這一段子中的主人公應該是宋初名臣馬知節(公元955年-1019年)。馬知節字子元,幽州薊縣人,江州防禦使馬全義之子。宋真宗時曾任樞密副使,累官至彰德軍留後、知貝州兼部署,在地方治政有方,深受百姓愛戴。天禧三年(1019年),馬知節去世,年六十五。獲贈侍中,諡號“正惠”。

有關郭若虛的版本,在網絡上又被混淆、演化成兩個版本,其一稱,馬正惠公很珍愛其所藏的《鬥牛圖》,一日在廳前展示時,被一繳納佃租的農夫所嘲笑,這農夫與蘇軾的牧童一樣觀察到畫中牛尾巴的問題。這個版本將馬公所藏的《鬥牛圖》歸於戴嵩筆下。

宋朝人的田園牧歌:戴嵩、蘇軾、郭若虛關於牛尾巴故事的不同版本

《鬥牛圖》細部1

而據郭若虛的記載,其實是這位北宋大臣馬知節所收藏的《鬥牛圖》並非戴嵩所繪,而是一位名叫厲歸真的畫家所畫真跡。厲歸真何許人也?

這位厲歸真是五代時期樑朝的一位道士,不知其籍貫。畫史記載他自幼酷愛繪畫,善於畫牛和虎,也兼畫些禽鳥花卉。傳說在他一開始畫牛,但無人問津。在他那會兒,權貴們都不用畫牛裝飾自己的廳堂,而喜歡用虎來裝點門面。為了將虎畫好,他備上筆墨徒步深山,在樹上觀察虎的各種形態,經過長期艱苦的寫生後,終於以畫虎成名。

除上述外,有關牧童指出畫牛錯誤的問題,還有第四個版本,這個版本直接將蘇軾和郭若虛的記載提前到了唐代,將故事的主人公換成了戴嵩本人。

"

“兒啊!不是我有心要耽誤你,只因你父親亡後,我一個寡婦人家,只有出去的,沒有進來的...”一位鄉下寡婦對她十歲的小孩說完這句後,便開始抱怨物價飛漲,日子難過,表示再也拿不出一丁點錢給娃交學費,最終想到的方案是給這孩子找了份工作。

娃對這份工作很滿意,包吃不包住,工作清閒,一邊上班掙錢,還可以一邊看書。

如此理想的工作,便是給隔壁老秦家放牛。

故事發生在元朝末年,小孩名叫王冕。他不光憑放牛工作的閒暇自學成才,而且還學會了畫畫。很多年後,他的母親老了,遇著那風和日麗的好日子,他也是趕著一架牛車,載著老母親在村子裡四處遊玩,好不快樂。

宋朝人的田園牧歌:戴嵩、蘇軾、郭若虛關於牛尾巴故事的不同版本

南宋《柳塘呼犢圖》團扇 局部

我借用了《儒林外史》第一回中的內容,為的是說明:在我們這個曾經長期沉浸於農耕文明的社會中,人與土地、牛,這三者的關係有多麼親密,這不光是互相依存的物質關係,而是曾經絕大部分中國人的一種生活方式。

在繪畫、美學乃至於哲學層面,人們將其不斷總結昇華,將所繪之牛與八卦中坤象對應,象徵著大地,“地任重而順,故為牛”,畫牛這一題材也提升到高於“虎、豹、鹿、豕、獐、兔”的地位【注1】。

你可能也猜到了,這回將向大家介紹南宋宮廷畫家筆下幾幅有關牧童與牛的作品。牧童與牛,便是宋朝人田園交響曲中最重要的音符。

為什麼要選擇南宋這一時期這一題材的畫作呢?我想是因為這時的畫家們筆、墨的語言都完全成熟,在歷代畫家、詩人、思想家、政治家們對牛所吟唱的讚歌不斷薰陶下,他們對於田園生活的觀察更加深刻,對於牛的感情更加誠摯、純粹和充沛。

在這一時代對牛的題材做了總結、創新、拓展、昇華之後,幾乎再也看不到有關這一題材的任何新意。尤其是近、現代的一些畫匠們,他們矯情而欺世,就像一群手執相機、拜訪貧困山區的偽善慈善家、獵奇的觀光客,他們留在畫面上的牛,再也沒有南宋之前畫家那樣打動人心。

宋朝人的田園牧歌:戴嵩、蘇軾、郭若虛關於牛尾巴故事的不同版本

南宋 《田壟牧牛圖》團扇 局部

這類的矯情、欺世、偽善和獵奇,並非要歸罪於某一個體。要知道,就連南宋人為自己所編織的、精緻的田園夢想,也不斷被北方南下的遊牧民族擊破,敲碎這夢境的是遊牧民族胯下的鐵蹄。到了近、現代,敲碎這夢境的便是疾馳的火車、是廠房的濃煙,更是槍炮的轟鳴。

對於享受著現代物質文明、生活於都市裡,包括我這樣的普通公眾,那是一個再也回不去的夢境,對牛的認識與理解也何嘗與那些矯情、欺世的近世畫家們不一樣呢。

壹 從韓滉到戴嵩,來自唐朝的傳承

要介紹的幾位畫家,當然也包括前幾篇文章中的那位李迪,作為早在北宋宣和年間便進入畫院,南渡之後為孝宗、光宗、寧宗三朝畫院的畫家,李迪可以算是十二世紀活躍時間最長的宮廷畫家了。在他所留下畫跡中,題材很廣泛,從花鳥魚蟲,到“捉勒”(專門指描繪猛禽獵食的畫題),一直到下邊將要介紹的這兩幅“牧歸”的主題,都有所涉獵。

畫牛這一主題,對於宋朝的畫家們來說,早已不再新鮮。他們不僅可以從唐代韓滉、戴嵩、五代厲歸真、董源等人留下的作品中找到學習的範本,也能夠從不同時期的聖賢、文學家們那裡獲得創作的靈感。如果他們能夠離開宮廷與城市,在其所生活杭州城周邊,隨處都能看到稻田、耕牛和牧童。

宋朝人的田園牧歌:戴嵩、蘇軾、郭若虛關於牛尾巴故事的不同版本

韓滉《五牛圖》局部之一

宋朝人的田園牧歌:戴嵩、蘇軾、郭若虛關於牛尾巴故事的不同版本

韓滉《五牛圖》局部之二

儘管這一悠久的題材並非始於唐朝,但從留存下來、可信的畫作以及繪畫水準來看,唐代的韓滉和戴嵩當是大家首先要學習的典範,宋人也應如此。

尤其是韓滉(公元723——787年),他是太子少師韓休之子,作為中唐時期在政治上頗有建樹的宰相,他將繪畫題材從宮廷、貴族的生活拓展到對農村田園生活的關照,間接傳遞出自己注重農業、倡導農耕的政治理想,以此而被載入畫史。

另一位畫牛的專家戴嵩便是他的弟子。後人謂戴嵩得“野性筋骨之妙”,將他所畫的牛與韓幹的馬,並稱為“韓馬戴牛”。

如今韓滉僅有一幅《五牛圖》存世,該圖為白麻紙本,是流傳唐畫中僅見的一幅,被譽為中國傳世紙本中的首卷。在兩宋時期,韓滉的畫作還是容易見著的。《宣和畫譜》記載當時御府收藏有他36幅畫作,其中與牛相關題材的畫作就有11幅,分別是:集社鬥牛圖二,歸牧圖五,古岸鳴牛圖一,乳牛圖三。

宋朝人的田園牧歌:戴嵩、蘇軾、郭若虛關於牛尾巴故事的不同版本

《鬥牛圖》 戴嵩

而御府收藏戴嵩的畫作有38幅,其所繪題材幾乎全部與牛相關,分別是:春陂牧牛圖一、春景牧牛圖一、牧牛圖十、渡水牛圖一、歸牛圖二、飲水牛圖二、出水牛圖二、乳牛圖七、戲牛圖一、奔牛圖三、鬥牛圖二、犢牛圖一、逸牛圖一、水牛圖二、白牛圖一、渡水牧牛圖一。甚至包括戴嵩的弟弟、同樣也以畫牛著稱的戴嶧,也收藏有其畫牛題材的作品五幅。

如今的我們能看到戴嵩的這幅《鬥牛圖》,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該畫為絹本,縱44釐米、橫40.8釐米。若是將韓滉的《五牛圖》與之相比,便明顯看出兩者間的風格差異。韓滉的五牛圖為勾勒設色,注重用線條表現牛的筋骨、皮毛。

宋朝人的田園牧歌:戴嵩、蘇軾、郭若虛關於牛尾巴故事的不同版本

《五牛圖》細部1

宋朝人的田園牧歌:戴嵩、蘇軾、郭若虛關於牛尾巴故事的不同版本

《五牛圖》細部2

戴嵩此圖雖然也有勾線,但已經開始用水墨來塑造水牛的體形,用墨色變化來表現兩隻鬥牛的肌肉、毛色的質感、體積感,在這一點上他處理的很出色,讓畫面充滿張力,兩隻追逐互搏的水牛也表現出彪悍的野性。

貳 蘇軾與郭若虛有關戴嵩鬥牛圖的不同版本

有關戴嵩的《鬥牛圖》一直流傳著幾個不同版本的公案,其中一個版本來自於蘇軾。

《東坡志林》中記錄稱,在四川有位姓杜的隱士,他四處收藏有上百幅的書畫作品。其中就有一件戴嵩所畫之牛,一日晾晒這幅畫時,被一牧童看見,嘲笑說這畫畫錯了。杜公便詢問牧童,童子答曰:鬥牛在角力的時候,應該是將尾巴收縮、緊緊夾在兩條後腿之間,而畫中的牛卻搖著尾巴。杜隱士認為牧童說得對,印證了那句古語:“耕當問奴,織當問婢。”(【注2】)

這個故事充分體現了重寫生、重情景,是唐、宋時期的中國繪畫的一大特點。同時也隱含著一個教育意義:凡事都要調查研究,尊重客觀事實。但就這個故事本身的傳播過程來講,卻並非如此。

當讀到與蘇軾幾乎同時期郭若虛所撰的《圖畫見聞志.卷六》中,有關《鬥牛畫》一段時,我就糊塗了。

郭若虛認為,這一段子中的主人公應該是宋初名臣馬知節(公元955年-1019年)。馬知節字子元,幽州薊縣人,江州防禦使馬全義之子。宋真宗時曾任樞密副使,累官至彰德軍留後、知貝州兼部署,在地方治政有方,深受百姓愛戴。天禧三年(1019年),馬知節去世,年六十五。獲贈侍中,諡號“正惠”。

有關郭若虛的版本,在網絡上又被混淆、演化成兩個版本,其一稱,馬正惠公很珍愛其所藏的《鬥牛圖》,一日在廳前展示時,被一繳納佃租的農夫所嘲笑,這農夫與蘇軾的牧童一樣觀察到畫中牛尾巴的問題。這個版本將馬公所藏的《鬥牛圖》歸於戴嵩筆下。

宋朝人的田園牧歌:戴嵩、蘇軾、郭若虛關於牛尾巴故事的不同版本

《鬥牛圖》細部1

而據郭若虛的記載,其實是這位北宋大臣馬知節所收藏的《鬥牛圖》並非戴嵩所繪,而是一位名叫厲歸真的畫家所畫真跡。厲歸真何許人也?

這位厲歸真是五代時期樑朝的一位道士,不知其籍貫。畫史記載他自幼酷愛繪畫,善於畫牛和虎,也兼畫些禽鳥花卉。傳說在他一開始畫牛,但無人問津。在他那會兒,權貴們都不用畫牛裝飾自己的廳堂,而喜歡用虎來裝點門面。為了將虎畫好,他備上筆墨徒步深山,在樹上觀察虎的各種形態,經過長期艱苦的寫生後,終於以畫虎成名。

除上述外,有關牧童指出畫牛錯誤的問題,還有第四個版本,這個版本直接將蘇軾和郭若虛的記載提前到了唐代,將故事的主人公換成了戴嵩本人。

宋朝人的田園牧歌:戴嵩、蘇軾、郭若虛關於牛尾巴故事的不同版本

《鬥牛圖》細部2

傳說戴嵩父親的朋友求畫,戴嵩畫了《鬥牛圖》相贈。但送客人出村時,就被一位牧童指出了錯誤。正是這位牧童的糾錯,激勵了他更認真地觀察生活,由此誕生出了一位偉大的畫家。

上述幾個版本雖然常被人張冠李戴,但無疑都很勵志,適合不斷地講給那些做功課不認真的小朋友們聽。這些版本故事也從側面證實了一點,戴嵩畫牛在唐代已經享受很高知名度了。

比如唐末的詩僧、畫僧貫休在他的詩作中就提到:牛兒小,牛女少,拋牛沙上鬥百草。鉏隴老人又太老,薄煙漠漠覆桑棗,戴嵩醉後取次掃。

在韓滉、戴嵩、厲歸真之後,還有哪些畫牛的好手呢?下回再繼續介紹。(未完待續)

【注1】見《宣和畫譜》:乾象天,天行健。故為馬;坤象地,地任重而順,故為牛。馬與牛者,畜獸也,而乾坤之大,取之以為象。若夫所以任重致遠者,則復見取於《易》之《隨》,於是畫史所以狀馬牛而得名者為多。至虎豹鹿豕獐兔,則非馴習之者也。

【注2】蘇軾原文:蜀中有杜處士,好書畫,所寶以百數。有戴嵩牛一軸,尤所愛,錦囊玉軸,常以身隨。一日曝書畫,有牧童見之,拊掌大笑曰:“此畫鬥牛也。牛鬥力在角,尾搐入兩股間,今乃掉尾而鬥,謬矣。”處士笑而然之。古唐雲:“耕當問奴,織當問婢。”不可改也。

【注3】郭若虛原文:馬正惠嘗得《鬥水牛》一軸,雲厲歸真畫,甚愛之。一日,展曝於書室雙扉之外,有輸租莊賓適立於砌下,凝玩久之,既而竊哂。公於青瑣間見之,呼問曰:吾藏書,農夫安得觀而笑之?有說則可,無說則罪之。莊賓曰:某非知畫者,但識真牛。其鬥也,尾夾於髀間,雖壯夫旅力,不可少開。此畫牛尾舉起,所以笑其失真。(愚謂雖畫者能之妙,不及農夫見之專也。擅藝者所宜愽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