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這樣做,秋冬泡水賽過“冬蟲夏草”,錯過還要再等一年
蒲公英這樣做,秋冬泡水賽過“冬蟲夏草”,錯過還要再等一年
蒲公英這樣做,秋冬泡水賽過“冬蟲夏草”,錯過還要再等一年
蒲公英這樣做,秋冬泡水賽過“冬蟲夏草”,錯過還要再等一年
蒲公英這樣做,秋冬泡水賽過“冬蟲夏草”,錯過還要再等一年
蒲公英這樣做,秋冬泡水賽過“冬蟲夏草”,錯過還要再等一年
蒲公英這樣做,秋冬泡水賽過“冬蟲夏草”,錯過還要再等一年
蒲公英這樣做,秋冬泡水賽過“冬蟲夏草”,錯過還要再等一年
蒲公英這樣做,秋冬泡水賽過“冬蟲夏草”,錯過還要再等一年
蒲公英這樣做,秋冬泡水賽過“冬蟲夏草”,錯過還要再等一年
蒲公英這樣做,秋冬泡水賽過“冬蟲夏草”,錯過還要再等一年
蒲公英這樣做,秋冬泡水賽過“冬蟲夏草”,錯過還要再等一年
年輕的新主張
1/11 隨著大家對養生的越來重視,很多人知道蒲公英泡水,有很好的養生功效,堪比“冬蟲夏草”。 同屬草類,蒲公英是草根形象,比起冬蟲夏草相形見絀。可是,後者雖說可以提高免疫力,但是對嗓子上火、扁桃體發炎卻是無能為力,而且,還會加重上火勢頭。這時,救兵非蒲公英莫屬。
2/11 蒲公英有“天然抗生素”的美稱,是治療嗓子幹疼的天然消炎藥,去火消炎效果十分不錯,被中藥界譽為具有清熱解毒,抗感染作用的 八大金剛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可代替抗菌素,有廣譜抗菌素的作用。在臨床應用方面,蒲公英的應用範圍很廣,廣泛用於治療各種炎症、感染性疾病達40多種。
3/11 很多人,有過這樣的經歷:早上起來,口乾發苦,有時候還伴有口氣,中醫來講,可能是肝膽溼熱、或者是胃熱所致,這個時候,泡上一杯蒲公英水,可緩解。 蒲公英歸肝、胃經,具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保肝利膽的功效,善於清肝熱去火,即可清肝又可疏肝。凡肝中鬱熱所見的急躁易怒、口苦口乾、咽喉疼痛、小便短赤等,均可加用蒲公英。 《醫林纂要》認為,蒲公英“補脾和胃,瀉火”。有胃火,亦可以用蒲公英!
4/11 大家都知道,春、夏是吃蒲公英的季節,而秋天也可以看到蒲公英的影子,但是寒冷的冬季,就沒有蒲公英了,那麼,怎麼辦呢? 一個辦法,將蒲公英制成幹茶,方便儲存,冬天用其泡水代茶飲,同樣有非常好的養生功效。 並且最好將蒲公英的葉子和根莖分開來做成茶,營養蒲公英葉子與根莖的養生效果也略有差別。
5/11 蒲公英葉:側重消炎解毒 蒲公英中具有廣譜抗菌作用的綠原酸來說,正常情況下的含量一般是葉>根>花,所以在抗菌消炎方面,葉片稍稍佔優。 蒲公英根:側重保護肝臟 蒲公英根具有保肝護肝的效果,能幫助修復肝組織損傷,所以在保肝護肝這方面,首選蒲公英根。
6/11 蒲公英根做茶法: 1、野生的蒲公英根莖,清洗乾淨,注意一定要多清洗幾遍,以免殘留泥沙; 2、洗淨的蒲公英根,切成5-10毫米左右的小段,備用; 3、將切好的蒲公英根段,在蒸籠中蒸15分鐘,取出後自然降溫; 4、冷涼後的蒲公英,放到炒鍋中烘炒,注意勤翻炒,避炒糊了,炒至顏色到淺褐色為止,取出降至常溫,即可
7/11 需要注意的是,蒲公英性質微寒,所以,秋冬時節,用它來泡水,可以搭配刺玫花一起,不僅可以中和蒲公英的寒性,養生功效加倍哦! 取蒲公英根和刺玫花瓣,按照7:1的比例,做成蒲公英刺玫茶,每天熱水沖泡代茶飲,對於護肝、排毒、養胃,效果更佳。 刺玫花葯性溫和,能夠理氣活血、疏肝解鬱,具有鎮靜、安撫、抗憂鬱的功效。《本草再新》:舒肝膽之鬱氣,健脾降火。治腹中冷痛,胃脘積寒,兼能破血。
8/11 分享一個小妙用——巧治口腔潰瘍 咀嚼乾製的蒲公英5-10min,一部分內服,一部分留於齒頰,起到內服與外敷雙向用藥的效果,結果複發性口腔潰瘍癒合速度明顯加快,並減輕了潰瘍病程中的疼痛。
9/11 蒲公英根具有保肝護肝的效果,能幫助修復肝組織損傷,所以在保肝護肝這方面,首選蒲公英根。
10/11 蒲公英歸肝、胃經,具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保肝利膽的功效,善於清肝熱去火,即可清肝又可疏肝。凡肝中鬱熱所見的急躁易怒、口苦口乾、咽喉疼痛、小便短赤等,均可加用蒲公英。
11/11
2017-10-25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