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訊汽車消息 6月11日,長城汽車(601633)公佈了2019年5月銷量業績,其月總銷量62559輛,相比去年同期下跌11.78%,今年1~5月累計銷量430239輛,同比增長5.11%。長城汽車能夠在2019年實現銷量逆勢增長,哈弗品牌功不可沒,其1~5月銷量同比增長8.63%,雖然在5月出現9.4%的同比下滑,但主要原因在於中低端車型H2、H4的銷量下滑,在10~15萬元市場,憑藉H6與F7的組合拳,哈弗的整體份額有不小幅度的提升。對於自主品牌而言,在高一級別市場份額提升,是品牌向上的一種體現。

VV5與VV7從月銷過萬到月銷千輛 WEY該如何自救?

相比哈弗的穩步向前,長城汽車高端品牌WEY在銷量下跌的路上繼續狂奔,其5月銷僅為6217輛,相比去年同期下跌43.88%,1~5月總銷量40129輛,同比下跌40.25%。兩款老款車型VV5、VV7的月銷量僅為1009輛、1048輛,相比巔峰時期的月銷10789輛、10551輛,下跌幅度高達90.65%、90.07%;它們也完成了從市場熱門車型到邊緣車型的轉變。

VV5與VV7從月銷過萬到月銷千輛 WEY該如何自救?

從去年世界盃期間的簽約C羅到不久前的“冠名火箭”,雖然WEY在宣傳上的動靜越來越大,但換來的卻是銷量持續下跌。作為一個新生的自主高端品牌,WEY需要拿出有效的辦法迅速走出低谷,否則會離成功越來越遠。

產品向下與高端定位不符合,這是WEY面臨的最大問題。雖然它試圖通過簽約明星球員、冠名火箭等“高大上”的營銷活動來提高品牌定位,但這種做法收效有限,就收效來看,冠名火箭甚至不及冠名高鐵更有“流量”,因為高鐵離普通百姓和潛在客戶更近。

VV5與VV7從月銷過萬到月銷千輛 WEY該如何自救?

除了宣傳效果有限之外,產品的不斷向下讓WEY的高端定位變得模糊。VV6是緊湊SUV,定位低於VV7,與哈弗H6和F7同質化比較嚴重;VV5的新車型更是以減配降價為主旋律,與哈弗同級別車存在嚴重重疊,產品的不斷向下自然也讓WEY與哈弗的界限變得模糊。同時,在核心技術、車型平臺方面,WEY與哈弗差異不大,更是進一步拉近了兩個品牌的距離,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哈弗在10~15萬元市場銷量穩步提升,而WEY在銷量上持續下跌。對於目前WEY面臨的難題,謳歌也有同樣的遭遇,後者是在價格相當的情況下銷量遠遜色於本田。

在和訊汽車看來,WEY在車市中有值得學習的榜樣,但它不是品牌認可度是短板的奧迪和離主流陣營越來越遠的東風雪鐵龍,而是日系豪華品牌雷克薩斯。雖然雷克薩斯屢次拒絕國產,但憑藉不錯產品力和務實定價,它在“德系三強”的擠壓下找到了生存空間。在價格相當的情況下,提供更好性能和服務,才會讓一個品牌積累更好口碑、得到更多消費者認可;反觀另外兩大日系豪華品牌謳歌和英菲尼迪,它們選擇了與WEY相同的路線,希望靠價格優勢來取悅消費者,但最終結果是被雷克薩斯越甩越遠。

VV5與VV7從月銷過萬到月銷千輛 WEY該如何自救?

VV5銷量持續下跌表明,單純靠推出低端車和降價,很難讓WEY銷量止跌,一方面是因為它要面臨合資車的降價衝擊,另一方面原因是在長城內部還有性價比更高、更有群眾基礎的哈弗。且從品牌長遠發展的角度考慮,簡單粗暴的減配降價只會讓WEY離高端定位漸行漸遠。

以目前市場環境和自身情況來看,和訊汽車認為WEY應該選擇加量不加價,讓產品力進一步提升,以打動消費者。同時,它還應該在售後服務方面拿出更多誠意,面對消費者對雙離合變速箱的恐懼和對新品牌可靠性的不信任,WEY應該像捷途一樣,用超長質保來打消消費者顧慮,將車輛的質保期延長至10年20萬公里,以打消消費者的顧慮。

面對銷量大幅度下滑,很多人首選想到降價救市,但這是殺雞取卵式做法,即便是獲得暫時的銷量止跌,也是以犧牲品牌形象和未來前途為代價。對於WEY而言,它若想重回主流陣營之列,只能靠產品力和服務來取悅消費者。站在消費者的角度考慮,若WEY將“冠名火箭”的花費節省下來用於延長車輛質保期,會更有助於銷量和品牌形象提升。

關於本篇文章的更多報道,我們已在【和訊財經APP】上刊登,應用商店搜索“和訊財經”,下載並參與猜指數活動贏取京東卡和萬元現金大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