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蘭達和途昂的差距不在價格那7萬,而是以下這幾點

SUV 日本汽車 空調 大眾途銳 思達風疾車隊 思達風疾車隊 2017-08-02

得知途昂會來編輯部一個星期,我的腦洞裡立馬浮現出很多選題,最常規的肯定是漢蘭達對途昂。不過編輯部有的人就質疑,這嚴格來說沒法比吧,起步價就差了7萬,價格區間都不同。

漢蘭達和途昂的差距不在價格那7萬,而是以下這幾點

漢蘭達和途昂的差距不在價格那7萬,而是以下這幾點

有這種想法的人,我敢說肯定不是這類車的買家,反正我這個有意買漢蘭達的人研究過,漢蘭達這車其實真要拿得出手,配置上勉強夠用的車型,也要29萬幾起。

相比來說,途昂這邊配置就高得感人,入門級30.89萬元的車型已經有無匙進入,自動大燈,感應雨刷,LED燈組,電動尾門......

即使算上加價,一個加1萬5,一個加3萬,差距也就3萬左右,有沒有必要加錢上途昂呢?我也糾結了一下。不過,經過最近一週跟途昂的親密接觸,我想說漢蘭達和途昂的差距不在這幾萬塊,也不是空間,更不是油耗,而是以下這幾點。

漢蘭達和途昂的差距不在價格那7萬,而是以下這幾點

底盤舒適性

我一直說大眾的車優點就是底盤厚實感好,走爛路的隔音濾震特別能給人好感。

可是,途昂真心另類,同樣是MQB的平臺,它的底盤卻很難讓我跟厚實聯想起來,平路碎震多,爛路餘震多,這不是懸掛硬,而是底盤有點鬆散,連續的起伏懸掛就反應不過來,各種震動的聲音多,路噪也大。

漢蘭達和途昂的差距不在價格那7萬,而是以下這幾點

這樣的水平別說比漢蘭達,即使同門同平臺便宜一倍的高爾夫7,底盤質感都比它要高級多了,途觀L的懸掛韌性,隔音都要優於它。

而另一邊的漢蘭達,底盤舒適性卻是它最突出的一點,相比起來,漢蘭達的底盤更像得德國車,懸掛紮實隔音好,途昂的反倒有點以前日本車的感覺,底盤比較單薄。

漢蘭達和途昂的差距不在價格那7萬,而是以下這幾點

所以說,就底盤一個環節,基本就沒有什麼好糾結的,除非是屁股和耳朵同時麻木的人,不然這樣7座家庭出行使用的車型,哪有比舒服更重要的事?

漢蘭達和途昂的差距不在價格那7萬,而是以下這幾點

駕駛靈活程度

讓人感覺意外的不單有途昂的底盤,更沒想到的是途昂操控方面竟然還有點造詣。

開著途昂這樣一個5米多長,接近2米車寬的龐然大物上下班,穿梭在市區,竟然還感覺很靈活,一點都不難看位,一點都不覺得笨重。

漢蘭達和途昂的差距不在價格那7萬,而是以下這幾點

原因首先是,途昂的轉向好輕好快,打方向兩個手指就可以輕鬆完成,操控就特別輕鬆,這方面漢蘭達真要笨一點,轉向重手,方向盤環身也粗,單手打方向都覺得吃力。

漢蘭達和途昂的差距不在價格那7萬,而是以下這幾點

再有,是因為途昂的懸掛支撐力的確比漢蘭達好,過彎變道時途昂的車身側傾更小,快開起來更有信心。

而且不說虛的,剛剛同場做的緊急變線的測試,途昂的成績就比漢蘭達好,姿態和操作都比漢蘭達要從容。

突然想大眾是不是在搞田忌賽馬,避其鋒芒,底盤舒適我搞不過漢蘭達的,索性專攻駕駛體驗好了。

漢蘭達和途昂的差距不在價格那7萬,而是以下這幾點

市區動力水平

漢蘭達和途昂的差距不在價格那7萬,而是以下這幾點

不過,說駕駛途昂也不是完勝漢蘭達的,途昂有一個物理的硬傷,就是雙離合。

中高速時候,雙離合固然有效率高,反應快,省油等優勢,但是日常最常遇到的市區低速情況,體驗跟AT始終是有感知得到的差距。

漢蘭達和途昂的差距不在價格那7萬,而是以下這幾點

比如擁堵的時候,起步的反應途昂就要慢一點,動力反應不夠快,起碼就不如6AT的漢蘭達快。

而且,低速二、三十公里行駛的時候,還是有一些換擋的聲音,不說高級感,聽著就覺得揪心,總怕天天市區這樣磨,會磨壞途昂的雙離合。

漢蘭達和途昂的差距不在價格那7萬,而是以下這幾點

空調力度

漢蘭達和途昂的差距不在價格那7萬,而是以下這幾點

還有一個,途昂和漢蘭達很影響體驗的差距,空調的給力程度。途昂和漢蘭達的空調,我想說沒對比就沒傷害,同時停車,同時接受暴晒,同時吃完飯回來開車,漢蘭達是點火即涼,空調隨開隨有,隨時吹到你面癱。

而途昂這邊,開出去6、7公里都就快回到公司了才開始有涼意。

回到公司再感受一下大家車內的溫度,漢蘭達已經去了黑河,途昂卻還在三亞,真的差了又十萬八千里。

漢蘭達和途昂的差距不在價格那7萬,而是以下這幾點

不過,都說沒對比就沒傷害,途昂原來不算差的了,前幾天我拿個途銳來對比一下,發現途銳的空調比途昂更差,怠速原地基本不製冷,拍攝時候熱得我底褲都溼了,途昂好歹有點涼意!

漢蘭達和途昂的差距不在價格那7萬,而是以下這幾點

漢蘭達和途昂的差距不在價格那7萬,而是以下這幾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