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分文章—(母親的私房菜),人間真味是清歡,速速收藏!

如今漫步街頭,時而可以看到一些以“私房菜”為招牌的餐館。嘗過之後,雖說覺得具有一定特色,但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並不多。相比之下,我的記憶深處珍藏的那些美味佳餚,才是我心中真正的“私房”飯菜,因為那是小時候母親專為家人做的。正是那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農家粗飯素菜,為當年貧困、平凡的生活增添了無限美好。

滿分文章—(母親的私房菜),人間真味是清歡,速速收藏!

一、扒拉子

“扒拉子”是幼時常吃的一種食物,其做法非常簡單,就是把一些食材拌上面粉,撒點鹽花,放在籠屜裡蒸熟,即可食用。可用於製作“扒拉子”的食材很多,如各種青菜、野菜、花朵、嫩葉等。甚至家裡的窩頭、煎餅等乾糧如果放置時間久了,變幹變硬,母親也會灑點水潤溼一下,拌上面粉,做成“扒拉子”,吃起來又軟又香,有化腐朽為神奇之效。

在我的記憶中,母親做得最好吃的“扒拉子”,是以榆錢為原料的。每年春天,隨著春風輕輕吹拂,細雨悄悄滋潤,我家院中老榆樹那褐色的枝條,不知不覺間便綻出點點淺綠,繼而掛滿柔黃泛綠的圓圓榆錢,像一串串垂掛的翠玉,隨風輕盈飄逸,散發著絲絲清甜。每到此時,母親便會讓二哥爬到樹上擼榆錢。母親把嫩榆錢洗淨拌上面粉,撒點鹽花,然後放在籠屜裡清蒸。隨著鍋裡的熱氣升騰,清清的榆錢香味與濃濃的面香味交融散發,充滿廚間,讓人聞起來饞涎欲滴。鍋蓋打開後,翠綠的榆錢與雪白的麵粉相伴相依,宛如簇簇含苞欲放的茉莉花朵,令人賞心悅目。榆錢“扒拉子”吃起來清香可口,令人慾罷不能。

與榆錢“扒拉子”同樣色香味俱佳的,還有槐花“扒拉子”,不過這要等到夏初才能吃到。夏日裡,母親做得最多的是長豆角“扒拉子”。用來蒸“扒拉子”的長豆角要老一些,皮薄豆大,蒸出來的“扒拉子”便融合了豆角的清香和豆籽的醇香,再加上新麥子的面香,香氣四溢,也是“扒拉子”中的上品。秋冬時節,沒有了樹葉和野菜,少了新鮮蔬菜,母親用大白菜或蘿蔔絲也能做“扒拉子”,一樣味美可口。

那些年由於生活貧困,麥子不多,母親做的“扒拉子”很少用白麵,用的多是玉米麵或地瓜乾麵,摻上少許白麵。偶爾,母親也會在籠屜的一側做一小簇白麵的“扒拉子”,讓我過過饞癮。但不管是什麼粗麵做成的“扒拉子”,我都喜歡吃,經常是撐得小肚子難受了才停下。為此,每次吃“扒拉子”時,母親都會注意控制我的飯量,生怕我不小心被“撐著”。

滿分文章—(母親的私房菜),人間真味是清歡,速速收藏!

二、溻餅

老家的“溻餅”,其實就是包著菜餡的大餅。這種餡餅烙好後,一般不會馬上吃,而是摞在一起用籠布蓋著,讓餅散發出的熱氣將外皮蒸軟,然後再吃。這種熱氣蒸餅的原理如同汗水將衣服溻透,故而取名為“溻餅”。溻過的餡餅吃起來鬆軟可口,即像烙的又像蒸的,具有餃子和烙餅的雙重特點,口感特別好。

在我的印象中,母親做的“溻餅”通常以兩種菜為餡,一是野菜“雲慶菜”,二是韭菜。老家的“雲慶菜”其實就是“野莧菜”,春天裡不管是田野、菜園或是荒野,到處可以看到它的蹤影。“雲慶菜”剛從地裡長出時,綠中帶紅,像化了淡妝的美女,惹人喜愛;其味道清香淡雅,炒、拌皆可,但最能體現其價值的還是用來做“溻餅”,其香味不輸春韭。母親從菜園裡把“雲慶菜”掐來後,洗淨剁碎,放上少許油鹽,同時和好面,便開始做“溻餅”。母親先將麵糰撖成一張又大又圓的薄餅,將“雲慶菜”餡均勻地攤放在餅皮的半邊,然後將另外半邊麵皮合起來,用手沿半圓的周圍按緊粘實,再滾動碗沿切割整齊,便放到鐵鏊子上去烙。家中那個又大又圓的鏊子,可以同時烙著兩個半圓形的“溻餅”。母親一邊做餅,一邊添柴烙餅,忙而不亂,有條不紊,很快便能將十幾個“溻餅”烙好,碼得整整齊齊。小時候母親烙“溻餅”的時候,我總是守候在一邊,急不可待,就等著母親那句“可以吃了”的指令。在我的記憶裡,“雲慶菜”餡“溻餅”算是一絕,感覺比我後來吃過的任何餡餅都好吃。

春天裡的“雲慶菜”生長極快,卻也青春易老,採摘的時間很短,吃不了幾天。所以每年那段時間,儘管家裡的麥子有限,但母親還是會抓住難得時機,做二、三次“雲慶菜”溻餅給家人吃。沒有“雲慶菜”的時候,母親便用韭菜做“溻餅”。家裡的小菜園種有兩畦韭菜,隨時可以割取食用。韭菜(尤其是春韭)做的“溻餅”雖然也好吃,但似乎不如“雲慶菜”餡的“溻餅”更有特點。母親做“溻餅”時,從來都是用素餡,不要說沒有肉,連雞蛋也捨不得打上一個。然而,正是這種素餡的“溻餅”,保留了野菜或蔬菜的原始清香,口味更加獨特純正,更能吸引味蕾,從而令人印象更加深刻。那時農村菜多糧食少,母親做的“溻餅”都是塞滿了菜餡,自然好吃。

除了做“溻餅”,母親還喜歡做“餡子煎餅”,即把韭菜餡包在已做好的煎餅裡,放在鍋裡蒸,幾分鐘後便可食用。由於煎餅是粗糧做的,“餡子煎餅”自然沒有“溻餅”好吃,但對於整天煎餅、窩頭就蘿蔔鹹菜的家人來說,也是求之不得的。那時的煎餅是家裡主要食物,韭菜又不缺,“餡子煎餅”吃的次數便比較多,春夏秋三季都能吃到。

滿分文章—(母親的私房菜),人間真味是清歡,速速收藏!

三、小豆腐

“小豆腐”是老家農村常吃的一種亦飯亦菜的食品,用菜和豆糊熬製而成,為了區別人們常吃的豆腐,故取名為“小豆腐”。可以熬製“小豆腐”的蔬菜和野菜很多,蘿蔔、白菜也行,甚至蘿蔔櫻子、新鮮地瓜葉都可以。在各種菜熬出的“小豆腐”中,大家公認最好吃也是我最喜歡的,便是“七七菜”小豆腐。

“七七菜”又名“薺薺菜”,是一種夏秋都有的野菜,生命力極強,遍佈田野和荒野。“七七菜”外形醜陋,葉片長滿鋸齒狀的軟刺,剜菜和擇菜時都會扎手。然而神奇的是,“七七菜”與豆糊一起熬製“小豆腐”時,卻勝過任何野菜和蔬菜,成為“小豆腐”當之無愧的首選配菜,似乎專為這道農家名吃而生。夏秋時節,母親會到野外剜上一大筐子“七七菜”,然後磨好半盆豆糊,一起倒進大鍋裡熬製“小豆腐”。一大鍋“小豆腐”做好後,家人便一碗一碗不停地吃,不用再吃別的飯菜,直到把肚子撐得飽飽的。那時農村黃豆特別奇缺,吃頓以“七七菜”為主的“小豆腐”也非易事,算得上是名副其實的改善生活,我從記事起就特別喜歡,屢吃不厭。後來我參軍後每次回到老家,只要是夏秋季節,“七七菜”小豆腐便是我必向家裡索要的食物,為此不惜跟著母親或嫂子踏遍田野尋找“七七菜”。 本文來自非常美文網

熬好的“小豆腐”第一頓是當飯吃,管夠管飽;剩下的則要當菜吃,細水長流,限量上桌。母親往鍋裡倒上少許豆油,用蔥花爆鍋,然後把剩下的“小豆腐”倒入鍋中,再抓上一大把鹽,用鍋鏟翻炒均勻。炒好的“小豆腐”每頓飯只盛一大碗,全家當菜就著乾糧吃。記得幼時母親每次炒“小豆腐”時,我往往一邊貪婪地聞著“小豆腐”的香味,一邊懷著另一份念想,那便是吃“小豆腐”的鍋巴。因為“小豆腐”在炒的過程中,會在鍋底結上一層薄薄的鍋巴,猶如今天的油炸豆腐皮。母親打出“小豆腐”後,手握鍋鏟,小心翼翼地剷下一片片鍋巴,放進我的口中。我當時覺得,那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食物了。有時,母親還會對“小豆腐”進行再加工,即做成粗麵包子。那年月吃飯時,若有幾個“小豆腐”包子下肚,再喝上一碗玉米麵熬的粥,心裡便能感到無比的充實與滿足。

滿分文章—(母親的私房菜),人間真味是清歡,速速收藏!

四、滾包子

我清晰地記得,母親會做很多種包子,如各種野菜餡的、小豆腐餡的、韭菜餡的、南瓜餡的、茄子餡的等等,包子皮則一律是摻了少許麵粉的地皮乾麵做的,又黑又滑又韌。與這些包子相比,還有一種包子讓我印象更加深刻,這便是“滾包子”。

對“滾包子”之所以念念不忘,絕不是因為這種包子好吃,恰恰相反,這是我吃過的最難下嚥的一種包子。但“滾包子”卻形象地記錄了我小時候家中生活的艱難,也如實反映了母親在無米之炊時的無奈。三年自然災害期間,由於春天裡時常青黃不接,母親不得不用幹地瓜葉來做飯充飢,有時甚至每天都要有一頓地瓜葉登上飯桌。乾地瓜葉不同於新鮮地瓜葉,又黑又苦又澀又硬,下嚥時感覺如同刀割喉嚨一般。為了讓地瓜葉改頭換面贏得好感,母親先把乾地瓜葉煮熟、剁碎,然後用手攥成球狀,在地瓜面粉中滾一滾,沾上一層薄薄的乾粉。於是,一個個黑色的地瓜葉菜團,變成了一個個包子的模樣,被放到鍋裡去蒸,稱之為“滾包子”。“滾包子”雖然美其名曰包子,但外皮薄得好像不存在,實際上還是用地瓜葉裹腹。做“滾包子”的時候,母親都要在地瓜葉中多放些鹽,用鹹味衝壓苦味,卻仍然苦澀得讓人難以下嚥。記得每次吃“滾包子”時,我都巴不得找到一個皮厚一點的,但每個包子皮都是薄如蟬翼,咬到嘴裡根本沒有面皮的感覺,最後只好把那團地瓜葉吃下。

由於乾地瓜葉難吃得出了名,在幾年後的“文革”時期,村裡組織社員吃“憶苦飯”時,都是吃這種用乾地瓜葉做成的菜糰子。儘管做菜糰子時有意多放了一些油,還是讓參與者尤其是駐村幹部吃得異常痛苦,成為名副其實的“憶苦飯”。

回想起來,母親的一生都處於貧困年代,家中糧食入不敷出,使母親不得不面對無米之炊的窘境。但母親從不屈服於貧困,也不甘願於平淡,總是想方設法把貧困日子過得有滋有味。那些飯菜也許並非只有母親會做,但卻只有母親做給我吃過,從而留給我那些永恆的記憶。

滿分文章—(母親的私房菜),人間真味是清歡,速速收藏!

讀後感:無論走到哪,心裡最掛念的還是“家的味道”。母親在,家就在。

溫馨提示:快速提升10倍學習效率的方法的課程,只需3天,即可輕鬆掌握!真正實現輕鬆快樂學 習,按照下方方式免費索取學習方法!

滿分文章—(母親的私房菜),人間真味是清歡,速速收藏!

免費學習之後效果:5分鐘背下一篇文章,2天背下1000個四級單詞,3天記住初中易錯字,5天記住300個歷史年代不會忘記,6天記完小學必背單詞.

鄭老師每天都為大家帶來更多的教育知識,考點知識,每天不定時分享,希望各位家長及時閱讀、收藏、轉發,評論交流心得

如孩子遇到問題可在下方評論區留言交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