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的中秋節,豐富多彩又有趣,跟著古詩詞一起穿越吧'

"

今天是中秋節,除了賞月吃月餅,好像現代人過中秋已經沒有太多的期待了,一部手機增加了人與世界的連接,但是也縮減了人與人的情感。誰還能想起從前沒有電視,沒有網絡的時候,我們是怎樣過節的呢?作為一個傳統佳節,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古代人過起中秋來也有意思的多了。各種習俗,各種活動,讓那個沒有通訊的時代中秋之夜變得豐富多彩又有趣,下面我們就跟著古詩詞一起穿越歷史,看看古代人是怎麼過中秋的吧!

"

今天是中秋節,除了賞月吃月餅,好像現代人過中秋已經沒有太多的期待了,一部手機增加了人與世界的連接,但是也縮減了人與人的情感。誰還能想起從前沒有電視,沒有網絡的時候,我們是怎樣過節的呢?作為一個傳統佳節,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古代人過起中秋來也有意思的多了。各種習俗,各種活動,讓那個沒有通訊的時代中秋之夜變得豐富多彩又有趣,下面我們就跟著古詩詞一起穿越歷史,看看古代人是怎麼過中秋的吧!

古代人的中秋節,豐富多彩又有趣,跟著古詩詞一起穿越吧

唐朝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一書,而真正形成全國性的節日是在唐代。當時,中秋只是表示節氣,不是節日,並沒有固定在八月十五這一天。這一天,人們還會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活動,設大香案,擺上祭品,場面十分隆重。於是這時就有了月餅,除了賞月還有賞桂花。傳說,中秋月餅也是楊貴妃起的名,原先的月餅叫做胡餅。傳說唐玄宗和楊貴妃賞月時,楊貴妃覺得胡餅好吃但不好聽,於是胡餅正式改名成為月餅。

"

今天是中秋節,除了賞月吃月餅,好像現代人過中秋已經沒有太多的期待了,一部手機增加了人與世界的連接,但是也縮減了人與人的情感。誰還能想起從前沒有電視,沒有網絡的時候,我們是怎樣過節的呢?作為一個傳統佳節,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古代人過起中秋來也有意思的多了。各種習俗,各種活動,讓那個沒有通訊的時代中秋之夜變得豐富多彩又有趣,下面我們就跟著古詩詞一起穿越歷史,看看古代人是怎麼過中秋的吧!

古代人的中秋節,豐富多彩又有趣,跟著古詩詞一起穿越吧

唐朝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一書,而真正形成全國性的節日是在唐代。當時,中秋只是表示節氣,不是節日,並沒有固定在八月十五這一天。這一天,人們還會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活動,設大香案,擺上祭品,場面十分隆重。於是這時就有了月餅,除了賞月還有賞桂花。傳說,中秋月餅也是楊貴妃起的名,原先的月餅叫做胡餅。傳說唐玄宗和楊貴妃賞月時,楊貴妃覺得胡餅好吃但不好聽,於是胡餅正式改名成為月餅。

古代人的中秋節,豐富多彩又有趣,跟著古詩詞一起穿越吧

​宋朝

唐多令·蘆葉滿汀洲 宋 劉過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二十年重過南樓。柳下系船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黃鶴斷磯頭,故人今在否?舊江山渾是新愁。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

宋朝時,確定了八月十五為中秋節。中秋成為一個節日。那時的月餅,有了“芙蓉”、“金花”、“月圖”等雅稱。南宋的《夢粱錄》裡,月餅還是菱花餅之類的餅形食物,後才逐漸成圓形,以寓意團圓美好。宋朝時的慶祝方式也極其多。《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重新結絡門面綵樓,花頭畫竿,醉仙錦旆,市人爭飲。至午未間,家家無酒,拽下望子。相傳桂花酒,是吳剛採摘月宮玉桂樹的桂子帶到凡間的,他贈予善良的人家種植,教會他們採花釀酒。自此中秋夜,家家戶戶都對月當空,聞著桂花香,品著桂花酒。


"

今天是中秋節,除了賞月吃月餅,好像現代人過中秋已經沒有太多的期待了,一部手機增加了人與世界的連接,但是也縮減了人與人的情感。誰還能想起從前沒有電視,沒有網絡的時候,我們是怎樣過節的呢?作為一個傳統佳節,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古代人過起中秋來也有意思的多了。各種習俗,各種活動,讓那個沒有通訊的時代中秋之夜變得豐富多彩又有趣,下面我們就跟著古詩詞一起穿越歷史,看看古代人是怎麼過中秋的吧!

古代人的中秋節,豐富多彩又有趣,跟著古詩詞一起穿越吧

唐朝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一書,而真正形成全國性的節日是在唐代。當時,中秋只是表示節氣,不是節日,並沒有固定在八月十五這一天。這一天,人們還會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活動,設大香案,擺上祭品,場面十分隆重。於是這時就有了月餅,除了賞月還有賞桂花。傳說,中秋月餅也是楊貴妃起的名,原先的月餅叫做胡餅。傳說唐玄宗和楊貴妃賞月時,楊貴妃覺得胡餅好吃但不好聽,於是胡餅正式改名成為月餅。

古代人的中秋節,豐富多彩又有趣,跟著古詩詞一起穿越吧

​宋朝

唐多令·蘆葉滿汀洲 宋 劉過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二十年重過南樓。柳下系船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黃鶴斷磯頭,故人今在否?舊江山渾是新愁。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

宋朝時,確定了八月十五為中秋節。中秋成為一個節日。那時的月餅,有了“芙蓉”、“金花”、“月圖”等雅稱。南宋的《夢粱錄》裡,月餅還是菱花餅之類的餅形食物,後才逐漸成圓形,以寓意團圓美好。宋朝時的慶祝方式也極其多。《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重新結絡門面綵樓,花頭畫竿,醉仙錦旆,市人爭飲。至午未間,家家無酒,拽下望子。相傳桂花酒,是吳剛採摘月宮玉桂樹的桂子帶到凡間的,他贈予善良的人家種植,教會他們採花釀酒。自此中秋夜,家家戶戶都對月當空,聞著桂花香,品著桂花酒。


古代人的中秋節,豐富多彩又有趣,跟著古詩詞一起穿越吧


元明

《折桂令·中秋》元朝·張養浩一輪飛鏡誰磨?照徹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銀漢無波,比常夜清光更多,盡無礙桂影婆娑。老子高歌,為問嫦娥,良夜懨懨,不醉如何?

到了元朝中秋節的地位顯著提高了,此時的中秋節已經成了重要的傳統節日,可與春節相提並論。元朝的中秋習俗,幾乎沒有推陳出新,但是對於月餅卻玩出了新花樣。傳說,元朝初年,元蒙統治者懼怕民眾起來反抗,採取每十家派一名士兵監視,十家只許用一把菜刀的高壓政策。

人民忍無可忍,便乘八月十五中秋節互贈月餅之機,在月餅裡放一個蠟丸,蠟丸中裹著紙,紙上寫著誓言,餅底還貼一張紙做暗示,以此互相號召反蒙復國。

"

今天是中秋節,除了賞月吃月餅,好像現代人過中秋已經沒有太多的期待了,一部手機增加了人與世界的連接,但是也縮減了人與人的情感。誰還能想起從前沒有電視,沒有網絡的時候,我們是怎樣過節的呢?作為一個傳統佳節,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古代人過起中秋來也有意思的多了。各種習俗,各種活動,讓那個沒有通訊的時代中秋之夜變得豐富多彩又有趣,下面我們就跟著古詩詞一起穿越歷史,看看古代人是怎麼過中秋的吧!

古代人的中秋節,豐富多彩又有趣,跟著古詩詞一起穿越吧

唐朝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一書,而真正形成全國性的節日是在唐代。當時,中秋只是表示節氣,不是節日,並沒有固定在八月十五這一天。這一天,人們還會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活動,設大香案,擺上祭品,場面十分隆重。於是這時就有了月餅,除了賞月還有賞桂花。傳說,中秋月餅也是楊貴妃起的名,原先的月餅叫做胡餅。傳說唐玄宗和楊貴妃賞月時,楊貴妃覺得胡餅好吃但不好聽,於是胡餅正式改名成為月餅。

古代人的中秋節,豐富多彩又有趣,跟著古詩詞一起穿越吧

​宋朝

唐多令·蘆葉滿汀洲 宋 劉過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二十年重過南樓。柳下系船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黃鶴斷磯頭,故人今在否?舊江山渾是新愁。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

宋朝時,確定了八月十五為中秋節。中秋成為一個節日。那時的月餅,有了“芙蓉”、“金花”、“月圖”等雅稱。南宋的《夢粱錄》裡,月餅還是菱花餅之類的餅形食物,後才逐漸成圓形,以寓意團圓美好。宋朝時的慶祝方式也極其多。《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重新結絡門面綵樓,花頭畫竿,醉仙錦旆,市人爭飲。至午未間,家家無酒,拽下望子。相傳桂花酒,是吳剛採摘月宮玉桂樹的桂子帶到凡間的,他贈予善良的人家種植,教會他們採花釀酒。自此中秋夜,家家戶戶都對月當空,聞著桂花香,品著桂花酒。


古代人的中秋節,豐富多彩又有趣,跟著古詩詞一起穿越吧


元明

《折桂令·中秋》元朝·張養浩一輪飛鏡誰磨?照徹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銀漢無波,比常夜清光更多,盡無礙桂影婆娑。老子高歌,為問嫦娥,良夜懨懨,不醉如何?

到了元朝中秋節的地位顯著提高了,此時的中秋節已經成了重要的傳統節日,可與春節相提並論。元朝的中秋習俗,幾乎沒有推陳出新,但是對於月餅卻玩出了新花樣。傳說,元朝初年,元蒙統治者懼怕民眾起來反抗,採取每十家派一名士兵監視,十家只許用一把菜刀的高壓政策。

人民忍無可忍,便乘八月十五中秋節互贈月餅之機,在月餅裡放一個蠟丸,蠟丸中裹著紙,紙上寫著誓言,餅底還貼一張紙做暗示,以此互相號召反蒙復國。

古代人的中秋節,豐富多彩又有趣,跟著古詩詞一起穿越吧

明朝

《中秋月》【明】徐有貞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潔。偏皎潔,知他多少,陰晴圓缺。陰晴圓缺都休說,且喜人間好時節。好時節,願得年年,常見中秋月。

明朝中秋節不但要吃月餅,還喜歡吃西瓜。而且明朝人喜歡把西瓜雕成蓮花狀,用於中秋夜舉行的迎寒和祭月。《帝京景物略》提到,八月十五祭月,果餅要是圓形的,就連切瓜都要切成如蓮花,錯落參差的瓣瓣狀。

"

今天是中秋節,除了賞月吃月餅,好像現代人過中秋已經沒有太多的期待了,一部手機增加了人與世界的連接,但是也縮減了人與人的情感。誰還能想起從前沒有電視,沒有網絡的時候,我們是怎樣過節的呢?作為一個傳統佳節,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古代人過起中秋來也有意思的多了。各種習俗,各種活動,讓那個沒有通訊的時代中秋之夜變得豐富多彩又有趣,下面我們就跟著古詩詞一起穿越歷史,看看古代人是怎麼過中秋的吧!

古代人的中秋節,豐富多彩又有趣,跟著古詩詞一起穿越吧

唐朝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一書,而真正形成全國性的節日是在唐代。當時,中秋只是表示節氣,不是節日,並沒有固定在八月十五這一天。這一天,人們還會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活動,設大香案,擺上祭品,場面十分隆重。於是這時就有了月餅,除了賞月還有賞桂花。傳說,中秋月餅也是楊貴妃起的名,原先的月餅叫做胡餅。傳說唐玄宗和楊貴妃賞月時,楊貴妃覺得胡餅好吃但不好聽,於是胡餅正式改名成為月餅。

古代人的中秋節,豐富多彩又有趣,跟著古詩詞一起穿越吧

​宋朝

唐多令·蘆葉滿汀洲 宋 劉過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二十年重過南樓。柳下系船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黃鶴斷磯頭,故人今在否?舊江山渾是新愁。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

宋朝時,確定了八月十五為中秋節。中秋成為一個節日。那時的月餅,有了“芙蓉”、“金花”、“月圖”等雅稱。南宋的《夢粱錄》裡,月餅還是菱花餅之類的餅形食物,後才逐漸成圓形,以寓意團圓美好。宋朝時的慶祝方式也極其多。《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重新結絡門面綵樓,花頭畫竿,醉仙錦旆,市人爭飲。至午未間,家家無酒,拽下望子。相傳桂花酒,是吳剛採摘月宮玉桂樹的桂子帶到凡間的,他贈予善良的人家種植,教會他們採花釀酒。自此中秋夜,家家戶戶都對月當空,聞著桂花香,品著桂花酒。


古代人的中秋節,豐富多彩又有趣,跟著古詩詞一起穿越吧


元明

《折桂令·中秋》元朝·張養浩一輪飛鏡誰磨?照徹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銀漢無波,比常夜清光更多,盡無礙桂影婆娑。老子高歌,為問嫦娥,良夜懨懨,不醉如何?

到了元朝中秋節的地位顯著提高了,此時的中秋節已經成了重要的傳統節日,可與春節相提並論。元朝的中秋習俗,幾乎沒有推陳出新,但是對於月餅卻玩出了新花樣。傳說,元朝初年,元蒙統治者懼怕民眾起來反抗,採取每十家派一名士兵監視,十家只許用一把菜刀的高壓政策。

人民忍無可忍,便乘八月十五中秋節互贈月餅之機,在月餅裡放一個蠟丸,蠟丸中裹著紙,紙上寫著誓言,餅底還貼一張紙做暗示,以此互相號召反蒙復國。

古代人的中秋節,豐富多彩又有趣,跟著古詩詞一起穿越吧

明朝

《中秋月》【明】徐有貞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潔。偏皎潔,知他多少,陰晴圓缺。陰晴圓缺都休說,且喜人間好時節。好時節,願得年年,常見中秋月。

明朝中秋節不但要吃月餅,還喜歡吃西瓜。而且明朝人喜歡把西瓜雕成蓮花狀,用於中秋夜舉行的迎寒和祭月。《帝京景物略》提到,八月十五祭月,果餅要是圓形的,就連切瓜都要切成如蓮花,錯落參差的瓣瓣狀。

古代人的中秋節,豐富多彩又有趣,跟著古詩詞一起穿越吧

清朝

《琵琶仙》納蘭容若碧海年年,試問取、冰輪為誰圓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輝瞭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盡成悲咽。隻影而今,那堪重對,舊時明月。花徑裡、戲捉迷藏,曾惹下蕭蕭井梧葉。記否輕紈小扇,又幾番涼熱。只落得,填膺百感,總茫茫、不關離別。一任紫玉無情,夜寒吹裂。

在清朝過中秋佳節是最好玩的,那就是姑娘們會去偷蔥偷菜。偷菜是待字閨中少女們的專利,中秋之夜她們紛紛出動。相傳在這夜偷得別家菜圃中蔬菜或蔥的少女,寓意將來會嫁得如意郎君。臺灣由此流傳俗語“偷著蔥,嫁好郎;偷著菜,嫁好婿”。而已婚女子偷瓜則為了求子。原來古代的男神不是小鮮肉,而是小鮮菜。

"

今天是中秋節,除了賞月吃月餅,好像現代人過中秋已經沒有太多的期待了,一部手機增加了人與世界的連接,但是也縮減了人與人的情感。誰還能想起從前沒有電視,沒有網絡的時候,我們是怎樣過節的呢?作為一個傳統佳節,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古代人過起中秋來也有意思的多了。各種習俗,各種活動,讓那個沒有通訊的時代中秋之夜變得豐富多彩又有趣,下面我們就跟著古詩詞一起穿越歷史,看看古代人是怎麼過中秋的吧!

古代人的中秋節,豐富多彩又有趣,跟著古詩詞一起穿越吧

唐朝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一書,而真正形成全國性的節日是在唐代。當時,中秋只是表示節氣,不是節日,並沒有固定在八月十五這一天。這一天,人們還會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活動,設大香案,擺上祭品,場面十分隆重。於是這時就有了月餅,除了賞月還有賞桂花。傳說,中秋月餅也是楊貴妃起的名,原先的月餅叫做胡餅。傳說唐玄宗和楊貴妃賞月時,楊貴妃覺得胡餅好吃但不好聽,於是胡餅正式改名成為月餅。

古代人的中秋節,豐富多彩又有趣,跟著古詩詞一起穿越吧

​宋朝

唐多令·蘆葉滿汀洲 宋 劉過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二十年重過南樓。柳下系船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黃鶴斷磯頭,故人今在否?舊江山渾是新愁。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

宋朝時,確定了八月十五為中秋節。中秋成為一個節日。那時的月餅,有了“芙蓉”、“金花”、“月圖”等雅稱。南宋的《夢粱錄》裡,月餅還是菱花餅之類的餅形食物,後才逐漸成圓形,以寓意團圓美好。宋朝時的慶祝方式也極其多。《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重新結絡門面綵樓,花頭畫竿,醉仙錦旆,市人爭飲。至午未間,家家無酒,拽下望子。相傳桂花酒,是吳剛採摘月宮玉桂樹的桂子帶到凡間的,他贈予善良的人家種植,教會他們採花釀酒。自此中秋夜,家家戶戶都對月當空,聞著桂花香,品著桂花酒。


古代人的中秋節,豐富多彩又有趣,跟著古詩詞一起穿越吧


元明

《折桂令·中秋》元朝·張養浩一輪飛鏡誰磨?照徹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銀漢無波,比常夜清光更多,盡無礙桂影婆娑。老子高歌,為問嫦娥,良夜懨懨,不醉如何?

到了元朝中秋節的地位顯著提高了,此時的中秋節已經成了重要的傳統節日,可與春節相提並論。元朝的中秋習俗,幾乎沒有推陳出新,但是對於月餅卻玩出了新花樣。傳說,元朝初年,元蒙統治者懼怕民眾起來反抗,採取每十家派一名士兵監視,十家只許用一把菜刀的高壓政策。

人民忍無可忍,便乘八月十五中秋節互贈月餅之機,在月餅裡放一個蠟丸,蠟丸中裹著紙,紙上寫著誓言,餅底還貼一張紙做暗示,以此互相號召反蒙復國。

古代人的中秋節,豐富多彩又有趣,跟著古詩詞一起穿越吧

明朝

《中秋月》【明】徐有貞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潔。偏皎潔,知他多少,陰晴圓缺。陰晴圓缺都休說,且喜人間好時節。好時節,願得年年,常見中秋月。

明朝中秋節不但要吃月餅,還喜歡吃西瓜。而且明朝人喜歡把西瓜雕成蓮花狀,用於中秋夜舉行的迎寒和祭月。《帝京景物略》提到,八月十五祭月,果餅要是圓形的,就連切瓜都要切成如蓮花,錯落參差的瓣瓣狀。

古代人的中秋節,豐富多彩又有趣,跟著古詩詞一起穿越吧

清朝

《琵琶仙》納蘭容若碧海年年,試問取、冰輪為誰圓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輝瞭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盡成悲咽。隻影而今,那堪重對,舊時明月。花徑裡、戲捉迷藏,曾惹下蕭蕭井梧葉。記否輕紈小扇,又幾番涼熱。只落得,填膺百感,總茫茫、不關離別。一任紫玉無情,夜寒吹裂。

在清朝過中秋佳節是最好玩的,那就是姑娘們會去偷蔥偷菜。偷菜是待字閨中少女們的專利,中秋之夜她們紛紛出動。相傳在這夜偷得別家菜圃中蔬菜或蔥的少女,寓意將來會嫁得如意郎君。臺灣由此流傳俗語“偷著蔥,嫁好郎;偷著菜,嫁好婿”。而已婚女子偷瓜則為了求子。原來古代的男神不是小鮮肉,而是小鮮菜。

古代人的中秋節,豐富多彩又有趣,跟著古詩詞一起穿越吧

從李白的“青天明月來幾時?”到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中秋節對月亮的喜愛從未改變。經過歷史的演變,中秋節終於成了今天的樣子,許多習俗已經被人淡忘了,但是中秋節的團圓和思念卻未曾改變。習俗也許會變,但是中國人血脈中流淌的文化情結從來不會消亡。今天是中秋佳節,讓我們一起舉杯懷古趣,賞月寄思念,祝福所有人中秋節快樂!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