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身在異鄉的你回老家了嗎'

"

文:漂泊的船

圖:部分來自網絡

時值中秋,已沒有了淺秋的涼爽。早起送孩子上學已有絲絲涼意。地裡的莊稼色彩斑斕,豆莢已發黃,花生都已飽滿,玉米也已成熟。有的蒜茬玉米已經收到家了。

我們小時候,一進農曆八月就要走親戚。豐縣老家的風俗是這樣的:過春節時,晚輩去給長輩拜年。中秋節前,長輩基本上要去晚輩家還禮。長輩一來,趕緊殺春天喂的小公雞,用地鍋和南瓜一燉。在菜周圍貼一圈死麵的鍋餅。一群人吃一大盆菜,聊著天。親情就在你來我往中加深。

"

文:漂泊的船

圖:部分來自網絡

時值中秋,已沒有了淺秋的涼爽。早起送孩子上學已有絲絲涼意。地裡的莊稼色彩斑斕,豆莢已發黃,花生都已飽滿,玉米也已成熟。有的蒜茬玉米已經收到家了。

我們小時候,一進農曆八月就要走親戚。豐縣老家的風俗是這樣的:過春節時,晚輩去給長輩拜年。中秋節前,長輩基本上要去晚輩家還禮。長輩一來,趕緊殺春天喂的小公雞,用地鍋和南瓜一燉。在菜周圍貼一圈死麵的鍋餅。一群人吃一大盆菜,聊著天。親情就在你來我往中加深。

中秋節,身在異鄉的你回老家了嗎

那段時間基本白天有空要掰玉米,早上穿夾襖下地,中午熱的像伏天。晚上要批著襖剝玉米皮。吃的是煮的毛豆角和花生,紅薯葉窩窩。

2019年中秋節到了。由於種種原因,想回家又不能。我愛人在月初就給在豐縣老家的公公打電話,讓老人來我們做生意的民權縣來過中秋節。公公拒絕,說要幹活兒,不想來回折騰。今天公公跟工友在一起過的中秋節。電話上聽語氣有些微醉了,愛人一再說公公少喝些,公公只是敷衍的應著。掛了電話,愛人嘆一聲氣,眼眶有些發紅。

每逢佳節倍思親。這是婆婆走後的第二個中秋節。去年中秋節,幾個叔擔心公公難過, 邀了公公在一起過節。自從婆婆走後,兩個姑姑和姑父經常抽時間來看公公,陪他說說話,吃吃飯,寬公公的心。幾個更是經常和公公在一起吃吃飯,喝喝酒,勸公公想開些,照顧好身體。婆婆出事後,我們感受到許多“人走茶涼”的世態,也有更多善良的人雪中送炭的溫暖。

記得從出嫁就沒和爸媽在一起過中秋節了。結婚十五年了。婚後,在婆家過了三個中秋節,其餘的中秋節時幾乎都是我和愛人在外漂泊。我們從2010年6月來到民權裱字畫和做十字繡。雖然孩子當時也在老家,一年回家的次數用一把手都能數的清。

"

文:漂泊的船

圖:部分來自網絡

時值中秋,已沒有了淺秋的涼爽。早起送孩子上學已有絲絲涼意。地裡的莊稼色彩斑斕,豆莢已發黃,花生都已飽滿,玉米也已成熟。有的蒜茬玉米已經收到家了。

我們小時候,一進農曆八月就要走親戚。豐縣老家的風俗是這樣的:過春節時,晚輩去給長輩拜年。中秋節前,長輩基本上要去晚輩家還禮。長輩一來,趕緊殺春天喂的小公雞,用地鍋和南瓜一燉。在菜周圍貼一圈死麵的鍋餅。一群人吃一大盆菜,聊著天。親情就在你來我往中加深。

中秋節,身在異鄉的你回老家了嗎

那段時間基本白天有空要掰玉米,早上穿夾襖下地,中午熱的像伏天。晚上要批著襖剝玉米皮。吃的是煮的毛豆角和花生,紅薯葉窩窩。

2019年中秋節到了。由於種種原因,想回家又不能。我愛人在月初就給在豐縣老家的公公打電話,讓老人來我們做生意的民權縣來過中秋節。公公拒絕,說要幹活兒,不想來回折騰。今天公公跟工友在一起過的中秋節。電話上聽語氣有些微醉了,愛人一再說公公少喝些,公公只是敷衍的應著。掛了電話,愛人嘆一聲氣,眼眶有些發紅。

每逢佳節倍思親。這是婆婆走後的第二個中秋節。去年中秋節,幾個叔擔心公公難過, 邀了公公在一起過節。自從婆婆走後,兩個姑姑和姑父經常抽時間來看公公,陪他說說話,吃吃飯,寬公公的心。幾個更是經常和公公在一起吃吃飯,喝喝酒,勸公公想開些,照顧好身體。婆婆出事後,我們感受到許多“人走茶涼”的世態,也有更多善良的人雪中送炭的溫暖。

記得從出嫁就沒和爸媽在一起過中秋節了。結婚十五年了。婚後,在婆家過了三個中秋節,其餘的中秋節時幾乎都是我和愛人在外漂泊。我們從2010年6月來到民權裱字畫和做十字繡。雖然孩子當時也在老家,一年回家的次數用一把手都能數的清。

中秋節,身在異鄉的你回老家了嗎

每到中秋節,我和愛人就和到廣場走走,拍一下月亮的照片。我總感嘆“城裡的月光,把夢照亮”。農家孩子,從結了婚日子難得下一次麵條都想吃兩頓。無論怎樣,日子比以前好過了。我“惜福”,知道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省吃儉用。自己窮的時候沒人幫,想著別人難時我能幫上一把。

去年婆婆6月份去世了,我們才把孩子接過來。公公堅持自己在家。現在我們一家四口吃著飯,給公公打了電話。又跟我爸媽開開視頻。媽媽說,今天累了,熬的米湯喝喝……

此刻,一輪明月掛在空中。一會兒皓月當空,月光如洗;一會兒又躲在棉花似的雲朵後面,彷彿在跟我們捉迷藏。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人生一半是回憶,一半是繼續。一半是分離的心酸,一半是異鄉的團圓的溫暖。

"

文:漂泊的船

圖:部分來自網絡

時值中秋,已沒有了淺秋的涼爽。早起送孩子上學已有絲絲涼意。地裡的莊稼色彩斑斕,豆莢已發黃,花生都已飽滿,玉米也已成熟。有的蒜茬玉米已經收到家了。

我們小時候,一進農曆八月就要走親戚。豐縣老家的風俗是這樣的:過春節時,晚輩去給長輩拜年。中秋節前,長輩基本上要去晚輩家還禮。長輩一來,趕緊殺春天喂的小公雞,用地鍋和南瓜一燉。在菜周圍貼一圈死麵的鍋餅。一群人吃一大盆菜,聊著天。親情就在你來我往中加深。

中秋節,身在異鄉的你回老家了嗎

那段時間基本白天有空要掰玉米,早上穿夾襖下地,中午熱的像伏天。晚上要批著襖剝玉米皮。吃的是煮的毛豆角和花生,紅薯葉窩窩。

2019年中秋節到了。由於種種原因,想回家又不能。我愛人在月初就給在豐縣老家的公公打電話,讓老人來我們做生意的民權縣來過中秋節。公公拒絕,說要幹活兒,不想來回折騰。今天公公跟工友在一起過的中秋節。電話上聽語氣有些微醉了,愛人一再說公公少喝些,公公只是敷衍的應著。掛了電話,愛人嘆一聲氣,眼眶有些發紅。

每逢佳節倍思親。這是婆婆走後的第二個中秋節。去年中秋節,幾個叔擔心公公難過, 邀了公公在一起過節。自從婆婆走後,兩個姑姑和姑父經常抽時間來看公公,陪他說說話,吃吃飯,寬公公的心。幾個更是經常和公公在一起吃吃飯,喝喝酒,勸公公想開些,照顧好身體。婆婆出事後,我們感受到許多“人走茶涼”的世態,也有更多善良的人雪中送炭的溫暖。

記得從出嫁就沒和爸媽在一起過中秋節了。結婚十五年了。婚後,在婆家過了三個中秋節,其餘的中秋節時幾乎都是我和愛人在外漂泊。我們從2010年6月來到民權裱字畫和做十字繡。雖然孩子當時也在老家,一年回家的次數用一把手都能數的清。

中秋節,身在異鄉的你回老家了嗎

每到中秋節,我和愛人就和到廣場走走,拍一下月亮的照片。我總感嘆“城裡的月光,把夢照亮”。農家孩子,從結了婚日子難得下一次麵條都想吃兩頓。無論怎樣,日子比以前好過了。我“惜福”,知道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省吃儉用。自己窮的時候沒人幫,想著別人難時我能幫上一把。

去年婆婆6月份去世了,我們才把孩子接過來。公公堅持自己在家。現在我們一家四口吃著飯,給公公打了電話。又跟我爸媽開開視頻。媽媽說,今天累了,熬的米湯喝喝……

此刻,一輪明月掛在空中。一會兒皓月當空,月光如洗;一會兒又躲在棉花似的雲朵後面,彷彿在跟我們捉迷藏。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人生一半是回憶,一半是繼續。一半是分離的心酸,一半是異鄉的團圓的溫暖。

中秋節,身在異鄉的你回老家了嗎

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我們離開家鄉,身在異鄉卻化解不了濃濃的鄉愁。月亮啊月亮,請你告訴我的公公和爸媽,雖然我們沒有和他們一起過中秋節,但是我們心裡思念著他們呢。告訴他們他們身體健康開開心心最重要,幹活兒別那麼拼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