鋒芒智庫丨米洛

“不要愁老之將至,你老了一定很可愛。而且,假如你老了十歲,我當然也同樣老了十歲,世界也老了十歲,上帝也老了十歲,一切都是一樣。”對於“老”,詩人朱生豪曾以這樣樂觀浪漫的筆觸寫道。

豆瓣評分9.4的《忘不了餐廳》,給銀髮系題材的拓荒什麼啟示?

在騰訊視頻、恆頓傳媒、瀚納影視聯合出品的全國首檔關注認知障礙公益節目《忘不了餐廳》中,則呈現了另一種“老得可愛”的形態,更重要的是讓大眾對阿爾茨海默病群體加強認知。在銀髮題材鮮少的當下,《忘不了餐廳》豆瓣評分高達9.4分,是今年少有的高分綜藝,可以說是這一類型節目初始且優質的樣本。

豆瓣評分9.4的《忘不了餐廳》,給銀髮系題材的拓荒什麼啟示?

近日,【鋒芒智庫】特別專訪到了該節目的製片人林愛西、總導演李縱葦,基於這一樣本出發,從內容、價值、變現等層面共同探討銀髮題材,這對於綜藝領域方興未艾的銀髮題材發展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銀髮系題材量小質優,內容主題集聚效應凸顯

近年來,偶像養成、潮文化、趣生活、競演秀、強推理等9000歲偏愛的年輕態題材遍佈臺網兩端,以銀髮族為主體的國內綜藝內容可謂是屈指可數——2014年東方衛視的旅行類綜藝節目《花樣爺爺》以及2017年芒果TV自制的爺孫隔代親子生活體驗秀《寶貝的新朋友》。

在“綜藝生產大國”韓國亦是如此,所佔比例極小。早年間製作過《花樣姐姐》《花樣爺爺》系列,去年推出了一檔六個國家的奶奶們在首爾經營餐廳真人秀節目《三清洞外婆》,以及MBC將於5月19日播出的一檔聚焦不識韓文的老人們和20年代一起學韓語的《小丫頭們》。

其他領域的銀髮題材又是怎樣的呢?根據【鋒芒智庫】觀察,紀錄片、電影等銀髮向內容題材選擇上有一定相同之處。中韓都有聚焦“慰安婦”這一特殊群體題材——長篇紀錄片《二十二》和將1992年至1998年“慰安婦”群體代表迎戰日本政府的事件改編成電影的《她的故事》,上映之後,均在本國內產生巨大反響。

豆瓣評分9.4的《忘不了餐廳》,給銀髮系題材的拓荒什麼啟示?

豆瓣評分9.4的《忘不了餐廳》,給銀髮系題材的拓荒什麼啟示?

在用膠捲記錄歷史的同時,也有將鏡頭對準當下的老年群體的日常。日韓有聚焦於老年夫妻生活的口碑紀錄電影,分別是豆瓣評分9.6分的《人生果實》、豆瓣評分9.0分的《親愛的,不要跨過那條江》。這兩部電影的共性之處在於皆是記錄伉儷情深的老年夫婦的日常生活,前者是日本現代陶淵明“津端夫婦”生活紀錄片,後者是像戀人一樣度過76年的“肉麻情侶”老夫婦甜蜜生活的場景和突然的離別,給大眾呈現出存乎於現實且理想化的老年人生活狀態。

豆瓣評分9.4的《忘不了餐廳》,給銀髮系題材的拓荒什麼啟示?

豆瓣評分9.4的《忘不了餐廳》,給銀髮系題材的拓荒什麼啟示?

當大眾被這樣銀髮版詩和遠方溫情所感動之時,新聞專題呈現出銀髮群體的另一切面,東方衛視曾推出十集電視專題片《不忘初心》,展現離退休老人不忘初心、老有所為、奉獻社會的感人事蹟,而日本NHK電視則將從“無緣”這一社會現象推出《無緣社會》系列內容,其中《無緣社會的黑暗-消失的高齡者》聚焦於無人照管的獨居老人,運用紀實美學與深度調查於一體的獨特敘事手法,將脆弱的社會關係和死亡赤裸地呈現給大眾。

豆瓣評分9.4的《忘不了餐廳》,給銀髮系題材的拓荒什麼啟示?

一面溫暖向陽,療愈人心回味無窮;一面底色悲涼,賦予深厚的人文關懷,多向視角之下,將銀髮群體最真實的生活狀態呈現在鏡頭前。

中日韓社會文化背景具有一定程度的相通性,在銀髮題材拓荒這一維度,量小質優是共性,內容主題的積聚效應凸顯,實質上還可有更多維度的探索。但對於銀髮題材而言,低流量和低關注度是此前業內人士的刻板印象,“一開始是希望做銀髮類題材,因為沒有人來做的話,可能就沒有一個開始了。”製片人林愛西談起製作《忘不了餐廳》的初衷。

《忘不了餐廳》此番出圈,在一定程度上應該給予了行業對這一題材的信心,釋放出新的行業信號。

銀髮題材的內容品牌力,能否撬動銀髮經濟萬億市場?

客觀而言,銀髮系題材熱潮到來,除了內容層面的社會價值,與其潛在的商業價值也密切關聯。

《老年消費習慣白皮書》調查結果顯示:銀髮族的消費觀念也發生較大轉變,即新老年快速崛起;品質付費意願日益提高;健康消費方興未艾;精神文化消費持續升溫;享受型消費漸成潮流。

銀髮經濟存在於老年日常消費市場、智能健康管理市場、居家養老照戶市場、營養品與家用保健器械市場、中醫養生市場、老年旅遊市場、老年娛樂學習市場、老年保險理財市場八大內容市場當中。隨著老年人收入增長和消費升級,未來5年將保持快速增長,單單老年人日常消費就有1.8萬億規模的巨大市場,銀髮經濟為當下的朝陽產業,也是綜藝節目值得去挖掘的一大富礦。

豆瓣評分9.4的《忘不了餐廳》,給銀髮系題材的拓荒什麼啟示?

《忘不了餐廳》與農夫山泉、麥富迪、林內、中國平安人壽、奧克斯空調等這幾大品牌進行合作。在行業寒冬的當下,這已是不錯的贊助陣容,但客觀而言,所贊助產品的類型更偏向於場景營銷,以餐廳必需品補給融入到了節目當中。

豆瓣評分9.4的《忘不了餐廳》,給銀髮系題材的拓荒什麼啟示?

參照兒童類綜藝,伊利QQ星多次贊助《爸爸去哪兒》系列、美素佳兒多次贊助《媽媽是超人》《放開我北鼻》系列,這一類產品是節目中主體能夠直接使用的,垂直型很強;同理運用到銀髮類題材當中,通過垂直領域的產品合作,可以直接進行銷量轉換效果更為直觀。故而在【鋒芒智庫】看來,從節目品類以及主題人群的差異性這一特定背景下,尤其是銀髮經濟創新化營銷在綜藝領域還屬空白地帶,針對特色人群的商業價值挖掘上還有更多增值的空間。

豆瓣評分9.4的《忘不了餐廳》,給銀髮系題材的拓荒什麼啟示?

當然,最終銀髮題材的節目能否撬動銀髮經濟萬億市場,歸根結底在於內容本身能否鎖定足夠多的潛在消費群體,最終能夠實現忠實的觀眾群體向購買力強的消費群體轉變。就目前社會發展狀況以及節目口碑來看,銀髮題材這一內容領域值得深耕,但如何穩狠準地扎中三寸?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淺灘之上的銀髮題材,如何試水深耕?

當下,綜藝領域的銀髮題材尚且處在淺灘之上,如若要借《忘不了餐廳》帶來的熱度在這一品類上進行深耕,首要是避開內容同質化、題材小眾化的雷區,接下來,【鋒芒智庫】將以《忘不了餐廳》這一節目為參照樣本,從立意取材、製作手法、模式改編三大維度進行具體分析。

選題、立意先行,找準“銀髮題材”的流量入口

製片人林愛西和【鋒芒智庫】分享了《忘不了餐廳》節目模式落定這一過程,“起初只是想做關於老年群體的節目,也嘗試了很多模式,‘會上錯菜的餐廳’這一活動在日本的落地,影響力非常大,同步在與一些相關專家做了關於‘阿爾茨海默’的大量調研後,也去日本做了落地的調查,最終決定做針對這一特殊群體的節目。”

可能會有人認為,節目裡的老人們是一種輕度的症狀,對於重症的家屬來說並不是日常所感受到的東西。

對此,製片人林愛西表示:“節目是綜藝與科普兩條線,我們節目目的一方面是希望提升大家對疾病有基礎的認識,對患有該類病症的群體給予尊重,另一方面,幫助觀眾擺正如何對待這一病情的心態,以節目中鮮活的案例讓大家知道越早地發現、干預、介入可能,享受更高質量的老年生活的機率會更大。”

在【鋒芒智庫】看來,視聽作品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價值導向作用,《忘不了餐廳》的成功之處在於以小眾卻具有廣譜性的視角,引發了大眾化的情感共鳴。從選題的小切口到立意的大眾化,找準“銀髮題材”的流量入口是節目能否成功出圈的關鍵。

生活是最好的素材庫,紀實手法為通用方法論

“不得不承認,很多時候大眾的收視習慣是希望被很有趣的東西吸引,基於此,一步步去了解更多內容上的東西。”《忘不了餐廳》是紀錄式的拍攝手法和較為綜藝性的表達形式相結合,希望採取一種輕鬆有趣的方式去呈現相對沉重的題材,進而達到科普的效果。

從已有圈層爆款內容的銀髮題材來看,不論屬於哪一領域,大都採用的是紀實手法。對於這一手法的運用,拍紀錄片出身的總導演李縱葦表示,儘管所屬內容領域不同,說到底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都是相通的。但相對於紀錄片的娓娓道來、新聞專題片的冷麵嚴肅,銀髮題材在綜藝中趣味性和可看性是基本的敲門磚。

豆瓣評分9.4的《忘不了餐廳》,給銀髮系題材的拓荒什麼啟示?

儘管銀髮題材綜藝節目需要趣味性和可看性,但真正的制勝王牌是“真實感”,三期節目播出以來,最打動觀眾的是公主姐姐遺忘教跳秧歌小女孩的困惑瞬間,是珠珠阿姨、蒲公英奶奶與不知自己同患阿爾茨海默病的客人分享面對疾病的樂觀心態;是小敏叔叔面對故人不識最終被喚醒記憶的感動……

據瞭解,《忘不了餐廳》節目組採用的零劇本紀實手法拍攝,攝像儘可能隱藏在單面鏡、立櫃的背後,最大程度讓客人和老人消解面對鏡頭的壓力,自然真實輕鬆如常,前期素材按真實的方式去採集,後期去梳理故事線還原出來。

豆瓣評分9.4的《忘不了餐廳》,給銀髮系題材的拓荒什麼啟示?

豆瓣評分9.4的《忘不了餐廳》,給銀髮系題材的拓荒什麼啟示?

和其他節目一樣,《忘不了餐廳》節目組也會做策劃,但是策劃的功能主要體現在預判上。“一方面的預判是基於老人的身體狀況,本著讓老人們更開心也鍛鍊思維的目的,和渤哥一起設計一些刺激大腦積極性的遊戲;另一方面的預判老人身體能不能承受餐廳的任務以及尊重本人意見。基於此出來的東西已經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藝術源自生活高於生活。”總導演李縱葦感慨道。

“生活是最好的素材庫,紀實手法為通用方法論,真實感是節目成功祕笈所在。”《忘不了餐廳》在內容製作上這一方法論,同樣適用於其他銀髮系列綜藝。

其他領域IP進行綜藝化改編,或是模式速成捷徑

節目模式位於立意與製作手法的中間環節,也是最終支撐起節目內容的主題框架。在中國市場,大都是綜藝題材改編為大電影,但近期有一檔銀髮題材的韓綜反其道而行之。

MBC新試播綜藝節目《小丫頭們》是紀錄片《漆谷的小丫頭們》的綜藝節目版本,講述雖然很早就領悟了人生但卻不認識韓文的老奶奶們和雖然精通韓語但對人生充滿好奇的20代藝人們通過學習韓文實現超越時代的溝通和共鳴的故事。

豆瓣評分9.4的《忘不了餐廳》,給銀髮系題材的拓荒什麼啟示?

在【鋒芒智庫】看來,這一製作思路可以運用到銀髮系題材的初期開發上。日本紀錄電影《人生果實》這一紀錄模式是極易進行慢綜藝明星化打造的內容模式,將視角投向老一輩德藝雙馨的藝術家,比如攜手度過36年的李雪健和於海丹夫婦,又因坐公交上熱搜的容嬤嬤李明啟老師等。

又比如,記錄老年人“黃昏青春生活”的劇集或許也能夠給予節目製作方以靈感,比如國內有宋丹丹、劉莉莉、鄔君梅等老戲骨聯袂主演的《親愛的她們》,韓國也有同類題材《我親愛的朋友們》,均是展現老人們在養老院頤養天年的生活。在《我們的師父》當中,牛犇在養老院當中的生活也引發過討論,這一內容如若能放大至成為聚焦養老院節目模式,在養老服務日益普及、關注度持續走高的當下,會具有鮮明的社會意義。

豆瓣評分9.4的《忘不了餐廳》,給銀髮系題材的拓荒什麼啟示?

豆瓣評分9.4的《忘不了餐廳》,給銀髮系題材的拓荒什麼啟示?

其實,早在2016年,江蘇衛視就有意願進行電影《擺渡人》綜藝版試水,由“王家衛+張嘉佳”操刀時空旅行真人秀《時空擺渡人》,最終未能成行。如若銀髮系列題材到來,在中國能否出現像MBC新試播綜藝節目《小丫頭們》這類由紀錄片改編為綜藝的現象出現,還待觀望。

採訪最後,問及恆頓傳媒接下來是否會深耕銀髮題材系列,製片人林愛西表示:“對我個人而言,作為銀髮題材的愛好者,如若有合適的題材會繼續嘗試,當然,基於公司層面而言,未來會繼續深耕和嘗試更多有人情味、有社會意義的題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