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這些疾病可不能錯過冬病夏治的好時機

“冬病夏治”源於《黃帝內經》,是我國傳統中醫藥療法。我院正在進行的“三伏貼、三伏針、艾灸、拔罐”,是中醫的一種“內病外治”療法,通過中藥敷貼、鍼灸、艾灸、拔罐等手段,令陽氣滲入穴位經絡,在夏季氣溫高和機體陽氣旺盛時,給予補益陽氣治療,可祛除體內沉積的寒氣,調整陰陽,達到陰陽平衡。

夏天到了,這些疾病可不能錯過冬病夏治的好時機

適應症:

1.,肺系病: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慢性咳嗽,反覆感冒,慢性鼻炎等

2。脾胃病:慢性胃炎,胃潰瘍,慢性腸炎,結腸炎,慢性腹瀉,小兒厭食。

3.痺證:風溼與類風溼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腰椎間盤突出,肩周炎,頸椎病,各類頸肩腰腿痛。

4.其他:虛寒性頭痛,痛經,遺尿,胸腹痛,素體陽虛體弱.,四肢不溫,喜暖怕冷的“亞健康”人群。

蘇大附一院冬病夏治特色

1、 蘇大附一院三伏貼藥方組成是在我院中醫專家的臨床效方的基礎上加以精煉而成,採購藥物道地,選材精準;

2、 三伏貼、三伏針、拔罐選穴精準,穴位獨特,確保引藥入經準確;

3、 在“冬病夏治”的基礎上,蘇大附一院特設中西醫結合治療門診,由權威中醫專家坐診,採用“中藥方劑內調與外治”相結合,內調外治,療效更佳。

夏天到了,這些疾病可不能錯過冬病夏治的好時機

夏天到了,這些疾病可不能錯過冬病夏治的好時機

三伏貼、針什麼時候開始?

初伏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時機,頭伏後,患者仍需在接下來的中伏、末伏對應的時間進行。一般每10天貼1次(根據病情不同,也可能五天或七天貼、針一次),三伏期間共貼、針3~6次,並且最好堅持3年。

2019年冬病夏治“三伏貼、三伏針“時間表

伏前加強:7月3日-7月11日

初伏:7月12日-7月21日

中伏:7月22日-7月31日

中伏加強:8月1日-8月10日

末伏:8月11日-8月20日

末伏加強:8月21日-8月30日

“冬病夏治”有何注意事項?

1、在貼敷過程中,要忌菸酒、海鮮、生冷、辛辣、油膩等食品,以免影響藥效,同時應避免劇烈活動,注意休息,保持有規律的生活。如穴位皮膚有輕微的灼熱刺痛感甚至出現小水泡,屬於正常反應,不需要特殊處理。若局部反應嚴重,出現大水泡等,應及時到我科門診處理。

2、冬病夏治對某些病症確實有極好的療效,但並非萬能,患者在就診時應積極聽取醫生建議,必要時就診其他相關科室。

夏天到了,這些疾病可不能錯過冬病夏治的好時機

來源於:攝圖網

哪些人不宜此類治療

不是任何人都適宜貼三伏貼,首先我院中醫師會先根據每個人身體具體情況建議是否敷貼。如果是陰虛內熱、或發熱期間均不可進行。兩週歲以下的兒童、孕婦、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局部皮膚感染、潰瘍、瘢痕,發燒感冒、過敏體質、出血性疾病、惡性腫瘤疾病患者均不適宜進行上述治療。

蘇大附一院鍼灸科、中西醫結合科冬病夏治門診簡介

蘇大附一院院冬病夏治在鍼灸科、中西醫結合科門診進行。鍼灸科進行冬病夏治治療,中西醫結合科進行中藥方劑內調,均由我院權威專家坐診,突破傳統單一外治的侷限,在中醫辨證論治的基礎上,根據個體差異,堅持“個體化辨證施治”的原則,採用“中藥湯藥內調與三伏針貼外治”相結合,使治療更有針對性更全面。

診療地址: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十梓街188號)門診四樓鍼灸科、中西醫結合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