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氣虛、心氣虛、脾氣虛表現症狀相似,卻大有不同,你是哪種

今天教大家辨認下氣虛的具體症狀

《黃帝內經·素問·舉痛論》中記載“百病生於氣也。”中醫認為氣虛則四肢肌肉失養,周身倦怠乏力;氣虛則清陽不升、清竅失養而精神萎頓,頭昏耳鳴;氣虛則無力以帥血行,則脈象虛弱無力或微細;氣虛則水液代謝失調,水液不化,輸布障礙,可凝痰成飲,甚則水邪氾濫而成水腫;氣虛還可導致臟腑功能減退,從而表現一系列臟腑虛弱徵象。

那麼,氣虛的症狀具體都有哪些?

1. 肺氣虛

肺主氣,司呼吸,外合皮毛,通調水道。肺氣虛,則其主宣降、司呼吸、調節水液代謝、抵禦外邪的作用就會減弱。主要表現為短氣自汗,咳痰無力,胸悶,易感冒,甚至水腫,小便不利等病症。

肺氣虛、心氣虛、脾氣虛表現症狀相似,卻大有不同,你是哪種

2.心氣虛

心氣虛是心氣不足,不能鼓動心脈。主要表現為心動失常,心悸怔忡,胸悶氣短,多汗,神疲體倦,舌淡,脈虛無力,面色淡白,健忘,等症狀。

肺氣虛、心氣虛、脾氣虛表現症狀相似,卻大有不同,你是哪種

3.腎氣虛

腎居腰府,藏精氣,司二陰開合。腎氣虧虛,骨髓、耳竅失養,表現為腰膝痠軟、耳鳴耳聾。失於榮養,表現為神疲乏力,眩暈健忘,小便頻數而清,尿後餘瀝不盡、遺尿、夜尿增多等。腎氣虛精關也會不固,男子滑精、早洩;女子白帶清稀。腎氣虛,還會表現為腎不納氣,呼吸淺促,呼多吸少,氣不接續。

肺氣虛、心氣虛、脾氣虛表現症狀相似,卻大有不同,你是哪種

4.脾氣虛

脾臟主運化、司升清、統血行。脾氣虛弱,運化水谷的功能降低,氣血生化乏源,食慾不振,食後腹脹,倦怠乏力,形體消瘦,大便溏薄,面色萎黃,舌淡苔薄,脈弱。

肺氣虛、心氣虛、脾氣虛表現症狀相似,卻大有不同,你是哪種

既然氣虛了該如何調理呢?

1. 重視脾胃調理:飲食要規律,少吃生冷、辛辣、油膩的食物,少應酬喝酒抽菸。平時可以多吃黨蔘、白朮、茯苓、白扁豆、山藥等健脾益氣的中藥食材。

肺氣虛、心氣虛、脾氣虛表現症狀相似,卻大有不同,你是哪種

2. 氣血雙補:中醫認為“氣能生血,血能生氣”。補氣同時補血,比單純的補氣更加有效果。因此,平時生活中要少熬夜,工作中要勞逸結合,不能長時間動腦。飲食上,可以多吃當歸、阿膠、黃芪、大棗、西洋參等中藥食材。

肺氣虛、心氣虛、脾氣虛表現症狀相似,卻大有不同,你是哪種

3. 標本兼治,虛實同治。人體是複雜的,很少人是單純的氣虛,大部分人是氣虛兼有氣滯、痰溼等。而氣虛的病人,由於體質虛弱,往往有飲食積滯的實邪原因影響著。所以,氣虛者往往不能單純地調理氣虛,需要多方面,多渠道進行。氣虛兼有氣滯者,可以多吃陳皮、佛手等理氣之品。氣虛兼有痰溼者,可以多吃薏苡仁、蓮子肉、蒼朮等。

小結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人開始重視健康問題。上述症狀,咳痰無力,胸悶,易感冒,心腎不交,失眠,多夢,耳鳴,心慌氣短,便溏,盜汗等,都是影響正常健康的導向,自我調理至關重要,病急不在於亂投醫,出現什麼就改善什麼的單一調理,要標本兼治,虛實同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