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催了!80%人的脾胃虛寒,原來是這樣來的,你絕對想不到

中藥 中醫 黃芪 甘草 國醫健康薈 國醫健康薈 2017-09-14

悲催了!80%人的脾胃虛寒,原來是這樣來的,你絕對想不到

舌頭邊緣出現明顯齒痕,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溼潤,基本上就是脾胃虛寒了。

本文作者:米醫生 中醫世家,畢業於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博士,中國、香港、加拿大註冊中醫師,擅長脾胃、婦科、精神類疾病治療。

按+

我總收到類似這樣的留言:米醫生,脾胃虛寒可以吃秋梨膏嗎?脾胃虛寒可以吃黃精嗎?我當場懵了 ,什麼時候我的微信後臺成脾胃虛寒集中營了?後來才發現原來是同一個人在問......

哎,在美味面前,讓我們變得縮手縮腳的竟然是 — 脾胃虛寒,而不是什麼孔融讓梨......

小脾兒曰:我不生產營養,我是營養的搬運工

腎乃先天之本,脾胃乃後天之本,這不是姐發明的傳說,是江湖的規則。

我們的胃就好比一個料理機,負責容納你吃下的各種食物,然後開始蠕動,研磨,而脾呢?負責將研磨完的食物一杯分給肺,一杯分給腎......小腸別急,排好隊,都有份的。

所以,脾胃這二個部門共同完成 — 我們吃下去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營養物質的輸布工作。

雖然脾和胃一對partner,但各有各的癖好。脾有脾陰和脾陽,脾氣主升(向上),喜燥惡溼;胃有胃陰和胃陽,胃氣主降(向下),喜潤惡燥。如果咱們不能投其所好,那麼就走遠了。

脾胃虛寒就是一種走遠,會出現什麼症狀

1、脾胃虛寒第一特徵

胃口差,嘔吐 ,噁心 ,腹脹、腹痛,怕冷。

2、胃痛

脾胃虛寒的人,天氣變冷或是吃了寒涼的東西就會覺得胃痛,這時候如果喝一點熱的,或者用熱水袋捂著就會很舒服,這種痛遇寒則重,得熱則輕。

3、脣色黯然無光澤,舌淡苔白,脈虛弱

一個人的口脣顏色和光澤與氣血息息相關,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健運則味覺正常;脾失健運,就會出現口淡無味等,所以那些迷戀重口味的同志們,關注一下你的小脾兒吧。

4、 四肢無力 、肌肉鬆弛 、面色萎黃

脾胃虛寒氣血生化無力,脾失健運,清陽不升,營養自然無法輸送至我們的身體的五臟六腑和四肢末端,加上足陽明胃經走臉,脾胃虛寒面色自然會變得萎黃。

如何治呢?

其實治療的主要原則是溫中健脾。

1、黃芪建中湯

桂枝(三兩 去皮)甘草(三兩 灸)大棗(十二枚)芍藥 (六兩)生薑(三兩)膠飴(一升)黃芪(一兩半)(轉自金匱要略)

黃芪配飴糖溫中益氣,桂枝溫中散寒,這三個藥合用取辛甘化陽,白芍斂陰,甘草補中益氣,二藥合用酸甘化陰,生薑、 大棗補中和胃。

2、臍療法 — 神闕貼一物

給大家推薦一個著名的臍療法。這是國學大師南懷瑾老先生在《我說參同契》中,道出的暖脾胃祕方:桂圓肉,花椒,艾絨,搗爛。

睡覺時,取一點點敷在肚臍上,可以幫助氣血傳遍全身,調理腸胃,安五臟,養血安神。見效不是一般的快。

脾胃虛寒,手腳發涼、宮寒、痛經、失眠、風寒感冒也有很好的療效。

3、食補方面

我建議脾胃虛寒的同志可以喝一些小米生薑粥,還有肉桂紅糖茶,但是陰虛的朋友就不要湊熱鬧了。

本文來源:素問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