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藥炮製方法之鹽製法

中藥鹽製法是以鹽及鹽水為輔料按規定程序加工處理藥物的炮製方法,是中藥常用的輔料製法之一。

鹽制的方法較多,可細分為鹽炒、鹽炙(鹽水炒)、鹽水浸、鹽水蒸、鹽水煮、鹽水洗、鹽水淬等操作方法。

鹽炒

鹽炒係指取淨藥材,置鍋內和鹽共同炒制至規定程度的方法,其方法始於宋代,鹽炒後大多去鹽使用,如紅藍花"一兩入鹽一分炒令黃",天雄"一分,銼碎,以鹽一分,同炒令黃色",類似的有補骨脂、益智仁、葫蘆巴、蒼朮、茴香、骨碎補、延胡索、殭蠶等採用此法炮製。此類製法自明代後已較少使用。

鹽炙(鹽水炒)

鹽炙(鹽水炒),係指取淨藥材,加鹽水拌勻,悶透,置鍋內(個別的先將淨藥材放鍋內,邊炒邊加鹽水),以文火加熱炒至規定程度的方法。該法始見於宋代,如萆薢"鹽水浸炒幹",生薑"二斤和皮切作片子以鹽三兩淹一宿慢火焙乾",類似的有黃芪、甘草、陳皮、黃柏、獨活、桑螵蛸、香附、小茴香、延胡索、吳茱萸等採用此法炮製。此類炮製方法為《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規定的法定方法。全國統編教材《中藥炮製學》亦採用此法。

鹽水浸

鹽水浸,係指取淨藥物置鹽水溶液中浸漬至一定程度的炮製方法。該法始見於宋代,如烏頭"鹽水浸一日切作片子焙乾炒",類似的有黃芪、天雄、生薑、補骨脂等採用此法炮製。此類製法在鹽製法中應用較少。

鹽水蒸

鹽水蒸,係指取淨藥物加適量鹽水溶液拌勻,悶潤至完全吸收後,置蒸具中用水蒸氣加熱至一定程度的方法。該法始見於宋代,如綿黃芪"六兩用淡鹽水潤飯上蒸"[30],類似的有蓮花須、五味子、補骨脂等要求用此法炮製。此類炮製方法在《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亦有收載。

鹽水煮

鹽水煮,取淨藥材置適宜容器內,加定量鹽和適量清水,共同煮至藥物達到炮製要求,鹽水被吸盡的方法。該法始見於南北朝時期,如薏苡仁"若更以鹽湯煮過,別是一般修制,亦得",類似的有蓖麻子、牡蠣、乾薑、木瓜、烏頭、天南星、吳茱萸、巴戟天等採用此法炮製。此類製法在鹽製法中應用較廣。

鹽水洗

鹽水洗,係指取淨藥材置適宜容器中,用適量食鹽水溶液淋洗一定時間的炮製方法。該法始見於南北朝時期,如吳茱萸"凡使,先去葉、核並雜物了,用大盆一口,使鹽水洗一百轉,自然無涎……凡修事十兩,用鹽二兩,研作末,投東流水四鬥中,分作一百度洗,別有大效",類似的有白堊、半夏、蛇蛻、橘紅等採用此法炮製。此類製法在鹽製法中應用較少。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