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臺八大套”是與西安鼓樂、北京智化寺音樂齊名的中國古老樂種之一。不僅是五臺,也是山西鼓樂的代表,更是我國影響較大的傳統器樂套曲。主要流傳於五臺、定襄、原平等地。八大套在清初即已在民間形成,清末民初開始初成,二十世紀初達到極盛階段。

"

“五臺八大套”是與西安鼓樂、北京智化寺音樂齊名的中國古老樂種之一。不僅是五臺,也是山西鼓樂的代表,更是我國影響較大的傳統器樂套曲。主要流傳於五臺、定襄、原平等地。八大套在清初即已在民間形成,清末民初開始初成,二十世紀初達到極盛階段。

五臺八音會之繼往開來
"

“五臺八大套”是與西安鼓樂、北京智化寺音樂齊名的中國古老樂種之一。不僅是五臺,也是山西鼓樂的代表,更是我國影響較大的傳統器樂套曲。主要流傳於五臺、定襄、原平等地。八大套在清初即已在民間形成,清末民初開始初成,二十世紀初達到極盛階段。

五臺八音會之繼往開來
五臺八音會之繼往開來

八大套的傳承人除了郭氏父子外還有一位關鍵人物五臺陳家莊村的牛為貴。 據現有資料記載:《八大套》在宋代已有俗字譜《五臺山僧寺流傳宋時樂譜》;據傳在明代永樂年間五臺牛氏祖上就在宮廷裡吹奏雅樂,到清朝末年牛氏後人牛為貴為清朝雅樂演奏師,因內憂外患,宮廷混亂,牛為貴辭職還鄉,致力於發展民間音樂。他虛心好學,刻苦專研,在牛氏家族鼓坊和窯頭地區的九村會社樂班,著手以宮廷音樂改造地方鼓樂,將笙管樂曲演奏技法引入民間鼓坊吹奏,名震一方。後來,他受陽白鄉鼓坊業主田德義和王家莊財主王發榮的高薪聘請,傳授《八大套》演奏技藝,並受東治地區槐蔭村音樂大家趙成貴(即趙爾瑚)的邀請,指導、譜寫、演奏《八大套》樂曲。在共同努力下,使其成熟完善,逐漸流傳於定襄、崞縣(今原平)、忻縣等地,以至太原、大同、榆次、陽泉和北京、天津、蘭州、包頭、烏魯木齊等地。

其玄孫牛玉貴,族孫牛六聚也為當代名家。

"

“五臺八大套”是與西安鼓樂、北京智化寺音樂齊名的中國古老樂種之一。不僅是五臺,也是山西鼓樂的代表,更是我國影響較大的傳統器樂套曲。主要流傳於五臺、定襄、原平等地。八大套在清初即已在民間形成,清末民初開始初成,二十世紀初達到極盛階段。

五臺八音會之繼往開來
五臺八音會之繼往開來

八大套的傳承人除了郭氏父子外還有一位關鍵人物五臺陳家莊村的牛為貴。 據現有資料記載:《八大套》在宋代已有俗字譜《五臺山僧寺流傳宋時樂譜》;據傳在明代永樂年間五臺牛氏祖上就在宮廷裡吹奏雅樂,到清朝末年牛氏後人牛為貴為清朝雅樂演奏師,因內憂外患,宮廷混亂,牛為貴辭職還鄉,致力於發展民間音樂。他虛心好學,刻苦專研,在牛氏家族鼓坊和窯頭地區的九村會社樂班,著手以宮廷音樂改造地方鼓樂,將笙管樂曲演奏技法引入民間鼓坊吹奏,名震一方。後來,他受陽白鄉鼓坊業主田德義和王家莊財主王發榮的高薪聘請,傳授《八大套》演奏技藝,並受東治地區槐蔭村音樂大家趙成貴(即趙爾瑚)的邀請,指導、譜寫、演奏《八大套》樂曲。在共同努力下,使其成熟完善,逐漸流傳於定襄、崞縣(今原平)、忻縣等地,以至太原、大同、榆次、陽泉和北京、天津、蘭州、包頭、烏魯木齊等地。

其玄孫牛玉貴,族孫牛六聚也為當代名家。

五臺八音會之繼往開來

古代工尺譜

牛玉堂說過:“工尺譜沒譜子,就是點幾個點點,你還得拿著調背,晚上兩個小時不叫你睡覺,背。”作為民間樂種,五臺《八大套》最早也是以口口相傳的方式流傳於五臺,因為有了學校、有了教程,五臺《八大套》也有了譜本。

杜萬重山(1875——1959),東冶鎮人。因自幼家窮,很小就跟隨二叔學木匠,後來又到槐蔭村學織毛口袋。因為離得趙爾瑚的鼓班很近,耳需目染之下很小就喜愛上了音樂,為學習民間樂器,每天晚上到趙爾瑚所辦鼓樂房中練習吹奏。經過八年時間的刻苦鑽研,潛心練功,終於學會了《八大套》全部樂曲。並從師戲曲琴師老堯三學藝,學習178個牌子曲,200多個絲絃過場。後來東冶王本祖成立戲班,聘請杜萬重山拉了二絃,一直隨戲搭班三十年,足跡遍二州五縣。52歲歸家,自辦萬重山鼓房。

杜萬重山技藝全面,吹、拉、彈、打各樂樣樣精通,功夫深厚。吹奏樂以海笛見長,絃樂以二絃為精。1953年,山西省文化局音像工室劉士英親臨杜老師傅家中,半年之久,根據口授整理校正了《八大套》,遂出版發行。

杜萬重山有三子,皆從父學藝。三子龍治,小名杜三(1910——1984)。從小學藝廢寢忘食,刻苦自勵。為學好《入大套》,每個曲子念三千遏,每兩日學一曲子,直至一字一板,準確無誤,吹奏流暢,再開始學新的曲子。一套《八大套》共學八年之久。繼其父後,杜三是五臺民間藝人中唯一能吹奏全套《八大套》的老藝人。杜三技藝全面,尤多古曲 尤其管子為精,發音飽滿、吐字清晰、格調優雅、深沉雋永。全縣享有盛譽,是我國珍貴文化遺產。從1959年開始,杜三先後在山西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臺錄音。並根據其錄音,整理出版了《八大套》套曲,為我國音樂領域的推陳出新,做出了貢獻。杜三喜歡自在一生未娶。

杜文文(19xx——19xx),杜三之侄,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繼承了父輩的技藝,1955年赴京演出中有他參加,然不幸早逝。

張汝琳(1890——1942),字幼齋,五臺縣東冶鎮五級村人,終身從事教育事業,天資聰穎,書法轉學鄧完白,與鄭板橋聯可以混真,國畫山水和篆刻都有一定造詣。音樂方面笙、管、笛無所不通。田象賢、趙文田、徐培杞、趙福仁都經過他的培植。當年趙爾瑚編寫的《八大套》由於年久丟失了《梳妝套》中的《到秋來》,是經過他的手補全的,他完善了東冶地區的《八大套》。也沒留下照片。

田象賢(1907——1976),別名伯仲,乳名滿林,為當時縣內著名書法家,書法自成一家,多次參加省級展覽,讚譽頗高,一生從事教育事業,喜愛音樂,曾拜張汝琳為師,會不少樂曲。

其子田培宏,當代戲曲藝人,藝名瓦刀黑。

馬志遠(1902——1962),五臺縣東冶鎮永興村人,青年時期以教書為生,新中國成立後歷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多種職務,堅持寫日記和工作筆記四十年之久,尤其喜愛詩歌創作,留下了幾百篇詩歌、短文。其子馬大哲整理出版了《馬志遠文集》,徐向前親筆提了名,撰寫的革命回憶錄為黨和國家留下了寶貴文獻。

陳三(1947年生),五臺東冶鎮五級村人,是杜三得力徒弟,學會《八大套》中的六套,由於受不了冷嘲:王八戲子吹鼓手,停歇吹奏三十多年了。

趙文田(1918——1988),五臺東冶五級村人,其爺爺趙鳳瑞(1858——1943)是山西省有名畫家,曾和馮玉祥磋商過畫。趙文田一生以教書為業,在東冶鎮望井崗任教多年,他曾師從張汝琳學音樂,多才多藝,《八大套》他學會七套,受祖上影響,畫作更是首屈一指。

"

“五臺八大套”是與西安鼓樂、北京智化寺音樂齊名的中國古老樂種之一。不僅是五臺,也是山西鼓樂的代表,更是我國影響較大的傳統器樂套曲。主要流傳於五臺、定襄、原平等地。八大套在清初即已在民間形成,清末民初開始初成,二十世紀初達到極盛階段。

五臺八音會之繼往開來
五臺八音會之繼往開來

八大套的傳承人除了郭氏父子外還有一位關鍵人物五臺陳家莊村的牛為貴。 據現有資料記載:《八大套》在宋代已有俗字譜《五臺山僧寺流傳宋時樂譜》;據傳在明代永樂年間五臺牛氏祖上就在宮廷裡吹奏雅樂,到清朝末年牛氏後人牛為貴為清朝雅樂演奏師,因內憂外患,宮廷混亂,牛為貴辭職還鄉,致力於發展民間音樂。他虛心好學,刻苦專研,在牛氏家族鼓坊和窯頭地區的九村會社樂班,著手以宮廷音樂改造地方鼓樂,將笙管樂曲演奏技法引入民間鼓坊吹奏,名震一方。後來,他受陽白鄉鼓坊業主田德義和王家莊財主王發榮的高薪聘請,傳授《八大套》演奏技藝,並受東治地區槐蔭村音樂大家趙成貴(即趙爾瑚)的邀請,指導、譜寫、演奏《八大套》樂曲。在共同努力下,使其成熟完善,逐漸流傳於定襄、崞縣(今原平)、忻縣等地,以至太原、大同、榆次、陽泉和北京、天津、蘭州、包頭、烏魯木齊等地。

其玄孫牛玉貴,族孫牛六聚也為當代名家。

五臺八音會之繼往開來

古代工尺譜

牛玉堂說過:“工尺譜沒譜子,就是點幾個點點,你還得拿著調背,晚上兩個小時不叫你睡覺,背。”作為民間樂種,五臺《八大套》最早也是以口口相傳的方式流傳於五臺,因為有了學校、有了教程,五臺《八大套》也有了譜本。

杜萬重山(1875——1959),東冶鎮人。因自幼家窮,很小就跟隨二叔學木匠,後來又到槐蔭村學織毛口袋。因為離得趙爾瑚的鼓班很近,耳需目染之下很小就喜愛上了音樂,為學習民間樂器,每天晚上到趙爾瑚所辦鼓樂房中練習吹奏。經過八年時間的刻苦鑽研,潛心練功,終於學會了《八大套》全部樂曲。並從師戲曲琴師老堯三學藝,學習178個牌子曲,200多個絲絃過場。後來東冶王本祖成立戲班,聘請杜萬重山拉了二絃,一直隨戲搭班三十年,足跡遍二州五縣。52歲歸家,自辦萬重山鼓房。

杜萬重山技藝全面,吹、拉、彈、打各樂樣樣精通,功夫深厚。吹奏樂以海笛見長,絃樂以二絃為精。1953年,山西省文化局音像工室劉士英親臨杜老師傅家中,半年之久,根據口授整理校正了《八大套》,遂出版發行。

杜萬重山有三子,皆從父學藝。三子龍治,小名杜三(1910——1984)。從小學藝廢寢忘食,刻苦自勵。為學好《入大套》,每個曲子念三千遏,每兩日學一曲子,直至一字一板,準確無誤,吹奏流暢,再開始學新的曲子。一套《八大套》共學八年之久。繼其父後,杜三是五臺民間藝人中唯一能吹奏全套《八大套》的老藝人。杜三技藝全面,尤多古曲 尤其管子為精,發音飽滿、吐字清晰、格調優雅、深沉雋永。全縣享有盛譽,是我國珍貴文化遺產。從1959年開始,杜三先後在山西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臺錄音。並根據其錄音,整理出版了《八大套》套曲,為我國音樂領域的推陳出新,做出了貢獻。杜三喜歡自在一生未娶。

杜文文(19xx——19xx),杜三之侄,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繼承了父輩的技藝,1955年赴京演出中有他參加,然不幸早逝。

張汝琳(1890——1942),字幼齋,五臺縣東冶鎮五級村人,終身從事教育事業,天資聰穎,書法轉學鄧完白,與鄭板橋聯可以混真,國畫山水和篆刻都有一定造詣。音樂方面笙、管、笛無所不通。田象賢、趙文田、徐培杞、趙福仁都經過他的培植。當年趙爾瑚編寫的《八大套》由於年久丟失了《梳妝套》中的《到秋來》,是經過他的手補全的,他完善了東冶地區的《八大套》。也沒留下照片。

田象賢(1907——1976),別名伯仲,乳名滿林,為當時縣內著名書法家,書法自成一家,多次參加省級展覽,讚譽頗高,一生從事教育事業,喜愛音樂,曾拜張汝琳為師,會不少樂曲。

其子田培宏,當代戲曲藝人,藝名瓦刀黑。

馬志遠(1902——1962),五臺縣東冶鎮永興村人,青年時期以教書為生,新中國成立後歷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多種職務,堅持寫日記和工作筆記四十年之久,尤其喜愛詩歌創作,留下了幾百篇詩歌、短文。其子馬大哲整理出版了《馬志遠文集》,徐向前親筆提了名,撰寫的革命回憶錄為黨和國家留下了寶貴文獻。

陳三(1947年生),五臺東冶鎮五級村人,是杜三得力徒弟,學會《八大套》中的六套,由於受不了冷嘲:王八戲子吹鼓手,停歇吹奏三十多年了。

趙文田(1918——1988),五臺東冶五級村人,其爺爺趙鳳瑞(1858——1943)是山西省有名畫家,曾和馮玉祥磋商過畫。趙文田一生以教書為業,在東冶鎮望井崗任教多年,他曾師從張汝琳學音樂,多才多藝,《八大套》他學會七套,受祖上影響,畫作更是首屈一指。

五臺八音會之繼往開來

徐有生(1926——1997),郭六徒弟,五臺徐氏大股二十世,學藝有成,《八大套》學會六套,曾參加過多次國家以及地方的錄音,他的吹奏獨具一格,深受人們喜愛。三股二十三世保亮和我說過,有生有四子,再根、再福、再明、再元都承過父業,三子再明還曾在太原小店王村一代組織過鼓班,後來也都改行了。

"

“五臺八大套”是與西安鼓樂、北京智化寺音樂齊名的中國古老樂種之一。不僅是五臺,也是山西鼓樂的代表,更是我國影響較大的傳統器樂套曲。主要流傳於五臺、定襄、原平等地。八大套在清初即已在民間形成,清末民初開始初成,二十世紀初達到極盛階段。

五臺八音會之繼往開來
五臺八音會之繼往開來

八大套的傳承人除了郭氏父子外還有一位關鍵人物五臺陳家莊村的牛為貴。 據現有資料記載:《八大套》在宋代已有俗字譜《五臺山僧寺流傳宋時樂譜》;據傳在明代永樂年間五臺牛氏祖上就在宮廷裡吹奏雅樂,到清朝末年牛氏後人牛為貴為清朝雅樂演奏師,因內憂外患,宮廷混亂,牛為貴辭職還鄉,致力於發展民間音樂。他虛心好學,刻苦專研,在牛氏家族鼓坊和窯頭地區的九村會社樂班,著手以宮廷音樂改造地方鼓樂,將笙管樂曲演奏技法引入民間鼓坊吹奏,名震一方。後來,他受陽白鄉鼓坊業主田德義和王家莊財主王發榮的高薪聘請,傳授《八大套》演奏技藝,並受東治地區槐蔭村音樂大家趙成貴(即趙爾瑚)的邀請,指導、譜寫、演奏《八大套》樂曲。在共同努力下,使其成熟完善,逐漸流傳於定襄、崞縣(今原平)、忻縣等地,以至太原、大同、榆次、陽泉和北京、天津、蘭州、包頭、烏魯木齊等地。

其玄孫牛玉貴,族孫牛六聚也為當代名家。

五臺八音會之繼往開來

古代工尺譜

牛玉堂說過:“工尺譜沒譜子,就是點幾個點點,你還得拿著調背,晚上兩個小時不叫你睡覺,背。”作為民間樂種,五臺《八大套》最早也是以口口相傳的方式流傳於五臺,因為有了學校、有了教程,五臺《八大套》也有了譜本。

杜萬重山(1875——1959),東冶鎮人。因自幼家窮,很小就跟隨二叔學木匠,後來又到槐蔭村學織毛口袋。因為離得趙爾瑚的鼓班很近,耳需目染之下很小就喜愛上了音樂,為學習民間樂器,每天晚上到趙爾瑚所辦鼓樂房中練習吹奏。經過八年時間的刻苦鑽研,潛心練功,終於學會了《八大套》全部樂曲。並從師戲曲琴師老堯三學藝,學習178個牌子曲,200多個絲絃過場。後來東冶王本祖成立戲班,聘請杜萬重山拉了二絃,一直隨戲搭班三十年,足跡遍二州五縣。52歲歸家,自辦萬重山鼓房。

杜萬重山技藝全面,吹、拉、彈、打各樂樣樣精通,功夫深厚。吹奏樂以海笛見長,絃樂以二絃為精。1953年,山西省文化局音像工室劉士英親臨杜老師傅家中,半年之久,根據口授整理校正了《八大套》,遂出版發行。

杜萬重山有三子,皆從父學藝。三子龍治,小名杜三(1910——1984)。從小學藝廢寢忘食,刻苦自勵。為學好《入大套》,每個曲子念三千遏,每兩日學一曲子,直至一字一板,準確無誤,吹奏流暢,再開始學新的曲子。一套《八大套》共學八年之久。繼其父後,杜三是五臺民間藝人中唯一能吹奏全套《八大套》的老藝人。杜三技藝全面,尤多古曲 尤其管子為精,發音飽滿、吐字清晰、格調優雅、深沉雋永。全縣享有盛譽,是我國珍貴文化遺產。從1959年開始,杜三先後在山西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臺錄音。並根據其錄音,整理出版了《八大套》套曲,為我國音樂領域的推陳出新,做出了貢獻。杜三喜歡自在一生未娶。

杜文文(19xx——19xx),杜三之侄,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繼承了父輩的技藝,1955年赴京演出中有他參加,然不幸早逝。

張汝琳(1890——1942),字幼齋,五臺縣東冶鎮五級村人,終身從事教育事業,天資聰穎,書法轉學鄧完白,與鄭板橋聯可以混真,國畫山水和篆刻都有一定造詣。音樂方面笙、管、笛無所不通。田象賢、趙文田、徐培杞、趙福仁都經過他的培植。當年趙爾瑚編寫的《八大套》由於年久丟失了《梳妝套》中的《到秋來》,是經過他的手補全的,他完善了東冶地區的《八大套》。也沒留下照片。

田象賢(1907——1976),別名伯仲,乳名滿林,為當時縣內著名書法家,書法自成一家,多次參加省級展覽,讚譽頗高,一生從事教育事業,喜愛音樂,曾拜張汝琳為師,會不少樂曲。

其子田培宏,當代戲曲藝人,藝名瓦刀黑。

馬志遠(1902——1962),五臺縣東冶鎮永興村人,青年時期以教書為生,新中國成立後歷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多種職務,堅持寫日記和工作筆記四十年之久,尤其喜愛詩歌創作,留下了幾百篇詩歌、短文。其子馬大哲整理出版了《馬志遠文集》,徐向前親筆提了名,撰寫的革命回憶錄為黨和國家留下了寶貴文獻。

陳三(1947年生),五臺東冶鎮五級村人,是杜三得力徒弟,學會《八大套》中的六套,由於受不了冷嘲:王八戲子吹鼓手,停歇吹奏三十多年了。

趙文田(1918——1988),五臺東冶五級村人,其爺爺趙鳳瑞(1858——1943)是山西省有名畫家,曾和馮玉祥磋商過畫。趙文田一生以教書為業,在東冶鎮望井崗任教多年,他曾師從張汝琳學音樂,多才多藝,《八大套》他學會七套,受祖上影響,畫作更是首屈一指。

五臺八音會之繼往開來

徐有生(1926——1997),郭六徒弟,五臺徐氏大股二十世,學藝有成,《八大套》學會六套,曾參加過多次國家以及地方的錄音,他的吹奏獨具一格,深受人們喜愛。三股二十三世保亮和我說過,有生有四子,再根、再福、再明、再元都承過父業,三子再明還曾在太原小店王村一代組織過鼓班,後來也都改行了。

五臺八音會之繼往開來

曲三(1957年生),大名曲雲偉,五臺東冶鎮新堡村人,是徐有生徒弟,十四、五歲開始學起,深得師傅精髓,學會《八大套》三套,他的八音會在東冶下五村地區深受愛戴!曾參與過北京的中央電視臺錄音。

安二(1969年生),大名安在紅,是五臺東冶鎮北街人,從小隨父學藝,其父安補環是郭六的徒弟,安二復投郭二為師,他勤學苦練,吹奏音色好聽,待人接物隨和,深得人們讚譽。學會《八大套》中的三套。是現如今東冶八音會中的佼佼者!

王二紅(1963年生)五臺東冶鎮北街人,祖父那會就是搞八音會的,從小隨父王三狗學藝,技藝自成一家,學會《八大套》中的兩套。很受人們歡迎,是東冶地區唯一審批到“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證書”者。

張二(1982年生)大名張建峰,是五臺東冶東街人,其父張浦生是郭二的徒弟,從小隨父親學藝,二十五、六歲時又復投安二為師,學會《八大套》中的三套,也是東冶地區深受歡迎的八音會之一。

趙永利(1951年生)五臺東冶鎮槐蔭村人,其父趙春安是郭二的徒弟,他從小隨父學藝,學之父親勝之父親,吹奏口音深得人們喜愛,現是槐蔭八音會班主。

趙賢孝,祖籍五臺縣東冶鎮的槐蔭村,現居東冶鎮五級村,從小喜愛樂理,特別對流傳東冶地區的八大套情有獨鍾,收集有八音前輩趙文田等的手工尺譜,為學樂譜天天給八音前輩杜三擔水,耳染目睹了八大套的吹奏,給以後註譯八大套曲譜奠定了基礎。他把所有八大套曲譜譯成現代曲譜。為找資料,他跑遍了大街小巷,書店地攤都有他的身影,那年月,他捨不得抽菸也捨得花錢買資料,幾十年如一日,終於,找全了《八大套》六十多種曲譜,並工工整整修編成冊,他說:“將來我不在了,後人拿起就能吹奏。”其價值不可估量!

王玉池(1921——1997)五臺東冶鎮北街村人,戲班王本祖之孫,從小天資聰慧,和郭二是老朋友,修表刻字、打鼓作曲,多才多藝,由他編導的《五女觀燈》曾在1955年去北京匯演,第二次去北京打鼓在1957年,在東冶是傳奇般的人物。

渠煥章,(光緒33年——1960年)東冶西街人,出生於書香門第,由於外婆家在槐蔭南巷,和趙成貴是近親,他從小愛往外婆家跑,被趙成貴的音樂所吸引,於是,購得嗩吶、笙等樂器,學會不少樂曲,並抄錄了趙成貴收集整理並完善了的八大套,簡稱《音樂譜》。

孟奮臻,五臺縣陽白鄉陽白村人,1939年生。1956年從事教育工作,先後在槐蔭、東冶完小任教。

1969年調縣文化館工作。曾任五臺縣文化館館長、文化局副局長,中國國學協會會員,省音樂協會會員,省群眾文化學會理事,忻州市文聯會員,五臺縣文聯音樂、舞蹈、戲劇主席。2000年退休,現為五臺縣老幹部文藝隊隊長。

五臺素以“八音之鄉”著稱,“八大套”音樂是山西五臺產生的,是晉北著名的大型民間器樂曲。20世紀30年代日本侵略者的入侵,使五臺《八大套》受到了嚴重的摧殘和破壞,不少樂譜和相關資料軼散,演奏也逐漸消沉。新中國成立後,由於政府的重視,原始的工尺譜和有關它的文字材料,早在日寇佔領時期遺失了。五十年代初,曾有原八路軍120師戰鬥劇社亞欣同志和山西省音樂工作者親臨五臺東冶鎮拜訪已經白髮飄飄的年近八十的民間老藝人“杜萬重山”和年近花甲的“郭六”,整理“八大套”曲牌。他們說:八大套曲是在他幼年時從五臺山寺院學裡學來的,開始學習時一律用工尺譜,後為了方便起見,改為用工尺譜的簡譜,鼓房稱“密譜”。演奏八大套的樂隊人數是不固定的,通常樂隊人數有40名左右,最多時近百人,使用的樂器有笙、管、鎖吶、木魚、鼓、鐺、鐃、鉸、謦等,在鼓房演奏時,還加了笛、胡琴、絲絃、龍頭號等樂器。先前在寺院演奏八大套曲的時候,從來就是與群眾隔絕的,因為它是禪房的儀式曲,在清朝末年在鼓房採用後,才為群眾架起欣賞此種大型器樂曲的橋樑,群眾對八大套樂曲的評價是“熱鬧經聽”。意思是說曲子長,變化多,喜聽不厭。

然而,這些資料在十年浩劫中卻喪失殆盡。再後來,隨著老藝人郭六、杜萬重山、田元喜、杜三、徐有生等相繼去世,幾十年來五臺境內,再無人能將《八大套》全套吹奏下來。為了系統搶救、保護、傳承《八大套》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五臺縣委縣政府針對即將失傳的傳統音樂八大套,啟動“急救模式”,在有關專家及民間藝人的挖掘下,重登歷史舞臺,再現了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之風采。七十年代曾有山西省音協,忻州地區文化局、五臺縣文化館三級單位組成的“八大套”採集小組,成員有劉建昌、陳家濱、賈福民、王濱、孟奮臻、趙恩正等六人赴五臺山進行錄音和調查工作。

在五臺山採錄時,有聞訊趕來的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張鳴劍、王丹,中央音樂學院的袁靜芳老師等,上海音樂學院教師李民雄也趕來,李老師住下來。在孟老的陪同下赴東冶採訪郭貴林同志。採訪後,李民雄老師很滿意,對郭貴林所吹得“箴言” 、“十二層樓”等很感興趣,給予很高的評價。被邀採訪的五臺八音會老藝人,有杜三、郭貴林、田元喜、田金旺、王大有、王三、徐有生、安補還,陳昌禮、陳三、曲三、王柱世、遠來寶等,老藝人們一塊,通過反覆回憶,吹奏,才將“八大套”音響資料拿到手。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對全縣70多個八音班社,進行了分片摸底,定期培訓,通過考核分發了等級吹奏證,並定為每三年考核一次,這樣一來大大啟發了學藝的勁頭,暗暗地比學趕幫,競爭力非常強。每年還搞一次八音比賽,通過這些策劃,使全縣的八音班社陣營整齊了,吹奏技巧提高了,服務態度大有好轉了。在90年代由山西省電視臺,山西省藝術館舉辦的八音“禹王杯”擂臺賽,五臺代表隊所吹大得勝榮獲特別獎;由山西省旅遊局舉辦的八音“清涼杯”比賽,五臺代表隊獲一等獎。1978年有中央廣播電臺來五臺錄製郭貴林吹奏的“大得勝”至今仍在中央臺播放,真是百聽不厭。為珍惜這一民間藝術奇葩我經多年的努力,現已將“大得勝”的文字材料及曲譜整理成冊,準備出版,讓其永放光彩。

原國家文化部藝術局局長曲潤海說:“我感覺五臺八大套比較清雅,是要坐下來品的。作為一個文藝作品,關鍵的問題是保護特色,如果光片面講做大做強,沒有特色,你說的大和強,實際上不存在,所以保護母本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母本保護好,就會生出生命力更強的東西來,所以成立個研究會,繼續收集整理、恢復原貌,功德無量。”

2017年7月11日到15日,第二屆中國民族器樂民間樂種組合展演在海口舉行。五臺《山西八大套》樂隊演繹的八大套曲目之一《鵝郎套》,以及《大得勝》“一帶一路”吉祥頌,以其高雅、明快的曲調,高超的技藝贏得在場觀眾及專家評審的讚揚。

中國音協打擊樂協會會長金紀廣說:“這個節目是山西的傳統的節目,無論是從形式上,編制上,曲目的內容上,都是民族民間樂種的精品,所以我們當時在選節目的時候一致的要把這個節目選上來。”

《五臺八大套》傳承至今,我們不僅可以從它曲調裡直觀其實際存在的古代音樂形態,還可看到當今《八大套》的發展在順應當今社會潮流、恢復振興、蓬勃發展的昂揚態勢。這是古老樂種,“鼓樂之鄉”五臺人民的才華積澱,更是傳統音樂藝術在當今社會下的現代化式表達。

https://v.qq.com/x/page/z0174ccgw24.html?ptag=2_7.5.0.20011_copy郭二八音會錄音複製在百度粘貼

嗩吶郭貴林,海笛杜三,管子田元喜,笙陳三、安補環、陳昌禮,打擊樂徐有生等。

錄音選取五段:1、大得勝又叫得勝令、過隊、出隊,2、吵子,3、耍娃子,4、過街,5、瞭單子又叫出鼓子。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