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戰荀家冢守護者-鄭州市中牟土山店荀家人


官渡之戰荀家冢守護者-鄭州市中牟土山店荀家人


【荀家村·每週一村】

根在中原鄭州市中牟縣土山店村

(本文章有荀鐵高、荀建賓提供,荀科、荀建朋收集)

近千年的等待,三十多年的尋找,歷經四代子孫,我們完成了一個很渺小卻很光榮的任務。多少年來,土山店村荀氏家族的人都覺得荀姓人太少了,認為整個鄭州市只有土山店村有荀姓人,為這一個姓氏我們在漫長的歲月裡鬧出了多少笑話和憤怒。

如今科技信息時代,交通便利,我們認識了全國各地更多的荀家人。在荀光、荀紅華、荀玉喜、荀三福、荀西峰、荀建賓等人的帶領下,學習了很多的荀氏文化,知道了荀氏的來龍去脈,瞭解了荀氏一脈。在荀家歷代名人中瞭解了荀姓人心中的一百八十位先人。也瞭解了現實生活中的荀氏英雄後人。通過學習荀氏文化,通過與各地荀家人交談與溝通。我們深感荀氏文化的奧祕和博大,感受到了荀姓人的尊貴和自豪。荀姓前輩們的偉大業績,是我們荀姓後人的自豪和學習榜樣。 自從土山店村荀氏家族續家譜建亭立碑後,全村荀姓人都從心裡更加樹立起尊祖敬老的信念,每逢過年過節,全村荀姓人都絡繹不絕的上墳祭祀,懷念先人的養育之恩和撫養之情。荀姓人表示:要遵守家規,要攜起手來、團結一致、互幫互助,在黨和國家的領導下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都要呈現出:荀姓的尊貴,荀家人的光榮,荀氏的美德,荀家的高尚,荀族的顯赫,荀宗的輝煌,荀門的強盛和源遠流長。把荀氏家族的優良傳統傳承下去,做出一番事業來,為荀氏歷代宗親在天之靈爭氣,為荀氏子孫留下光輝的榜樣!


官渡之戰荀家冢守護者-鄭州市中牟土山店荀家人


土山店村位於河南省鄭州市中牟縣城南十公里處,西距鄭州35公里,北臨鄭民高速公路,東臨省道223南與鄭州機場相連,交通便利。該村以農業為主,主產糧、棉、花生、玉米、西瓜、大蒜、草莓等,土地肥沃,水利資源豐富。中牟大蒜不僅以其品質優良,營養豐富,肉粘味香,辣味適中的特點和較高的藥用價值,營養價值享譽中外,還以其蒜頭大、瓣勻、不破碎、耐貯藏等優點備受國內外客商青睞 出口合格率高達94%,出口量佔全國總量的70%以上。

中牟縣素有蒜鄉之稱,中牟大蒜以其種植面積大、產量高、品質優、銷路廣飲譽海內外,從而富裕了中牟農民,打出了中牟名聲,帶動了中牟經濟的迅猛發展,愈來愈顯示出大蒜生產和深加工的巨大潛力。全村現有人口三千多人,有六個村民小組,均為漢族。從千年古縣牟邑城出發,拐下S223省道,穿過中心村——土山店村,西行不到一公里,就遠遠望見了土山。

土山店中心村是指在一個小鎮轄區內除鎮行政中心所在地之外的一個村,往往村民組多,人口多,歷史上曾做過保裡區、鄉所在地,且至今仍是小鎮經濟、文化中心之一,除了曾擁有過鄉供銷社、高中、初中、小學等公共機構外,還有集市和廟會。這樣的中心村在牟野諸鄉鎮中有許多。

土山真的名不虛傳,名副其實,真的像“山”。真如《中牟地名志》所言:“土山海拔102.3米,面積13000平方米。”剛出村西口,便看到一座巍巍矗立的“高山”,感覺車子在慢慢爬坡,路面漸漸抬升。在豫中平原上,海拔超過100米、相對高度超過10米,便具有一定的高度和觀瞻度了。記得縣南馬陵崗海拔149米,相對高度17米;雙塔崗海拔131米,相對高度15米。土山雖然海拔剛過百米,但它相對高度20餘米,何況面積不大呢,更顯得突兀、“高聳”了。等於一片臺地上有一座隆起的高丘,“山”的形制和風貌可以說也是滿滿的了。


官渡之戰荀家冢守護者-鄭州市中牟土山店荀家人


既睹土山,先思其名。世間的山無外由“土”、“石”構成,但常常見稱“石山”的,如石人山、石景山、鼎石山、石鐘山,而叫“土山”鮮有所聞。莫非是兩千多年前那位勸學的荀況老先祖給起的名?“積土成山,風雨興焉”。不是,但卻與另一位荀姓君子——荀彧有關。

東漢末年,官渡之戰中曹操的謀士荀彧荀攸帶著家鄉子弟為曹公獲勝立下汗馬功勞。有32名荀姓將士戰死沙場,葬在土山。至今,土山半坡還立著一塊文化遺址保護碑——“東漢末年墓葬群”。而土山店村荀姓村民則堅稱自己乃荀彧後人。相傳官渡之戰前夕曹操從許昌來到中牟便在土山安營紮寨。登臨土山閱讀碑銘,北望官渡,猶聞風颯颯兮馬蕭蕭。實際上,土山悠久、燦爛的人文歷史遠不止始於東漢。在“漢墓”碑西邊不到200米,還有一座“東周文化遺址”的標誌碑。說明這裡在春秋戰國時期已是宜業、宜居、人煙稠密之地。是的,2000多年後的今天,眼前尚且煙雲蒸騰、土地溼潤、青禾流翠、綠樹成蔭,可以想見那遠古時期此地該是一番怎樣的田園風光、自然生態。

官渡之戰荀家冢守護者-鄭州市中牟土山店荀家人


官渡之戰荀家冢守護者-鄭州市中牟土山店荀家人


官渡之戰荀家冢守護者-鄭州市中牟土山店荀家人


官渡之戰荀家冢守護者-鄭州市中牟土山店荀家人


土山店村荀姓家族四百多戶,兩千餘人。敬祖尋根是荀氏家人的多年夙願,本村荀氏後人荀玉貴從一九八五年開始,每逢年節,他就手持紙筆,走門串戶,查看和記錄各家各戶的神祖牌位,查著墳中的墓牌,訪問老人,把全村荀姓人家的遠近血脈關係進行梳理。連續調查記錄了六年。一九九一年,荀玉貴去世,在他的住處放著他收集記錄荀氏家族的資料十幾本,但出現了重複記錄的,漏記的,不成文章,有待完善。冊子上記錄的都是本村荀氏家人的世系關係,荀玉貴去世後,又由荀鐵高、荀繼光 注:(荀玉貴兒子)繼續收集、訪問,考查,逐家調查、記錄。但我們的尋根問祖太侷限性,科技改變生活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讓我們對自己的姓氏有了更一步瞭解認識,荀建賓從2003年開始在網絡上通過收集查找對自己的家族歷史有了更深的瞭解,後來通過QQ等聯繫方式認識荀光、荀紅華等人,2013年以後荀建賓、荀利傑重新找到荀鐵高、荀繼光、荀繼生等人商量重續家譜,在荀科(荀玉貴曾孫)、荀天順、荀超、荀建超、荀寶生等幫助下,通過聯繫荀光等人到許昌,山西、周口、開封、山東等多地進行考查,又在全村荀姓人的大力支持下,從一九八五年到二零一六年,子孫四代歷經三十一年的漫長努力,最終得到考證。

官渡之戰荀家冢守護者-鄭州市中牟土山店荀家人


官渡之戰荀家冢守護者-鄭州市中牟土山店荀家人


官渡之戰荀家冢守護者-鄭州市中牟土山店荀家人


清朝順治年間,為避荒避亂,先祖八龍後人荀加庫攜妻子郭氏從許昌移至中牟縣,隱居土山店村。自耕其食、勤奮一生,故後葬於土山店村西南一華里處,作為祖塋。直至第五代以後,荀得福後裔遷墳到村南;荀得才後裔遷墳到村東北;荀得昌後裔遷墳到村南和村西;荀得俊後裔遷墳到村北;荀得祿和荀得章後裔遷墳到村北大墳;荀得寶沒有後裔,墳墓仍在村西南祖塋。至今已有四百年,村西南荀家祖墳所居的地方,至今仍叫做“老墳崗”。現今土山店村荀姓家人近兩千口,都是荀加庫一人的後裔。

為敬祖崇根,表示對先人的敬仰和懷念,荀鐵高、荀建賓、荀繼生、荀利傑、荀建超、荀科等人組織籌備土山店村荀氏宗親會,又發動各門主事聯繫全村在家以及在外工作的荀家人,於公元二零一六年清明節,將先人荀加庫的遺骸從村西南老墳移至村北大墳,並在墓前立了一通六面大石碑,修建一座六角青石碑亭。清明節,在全村荀家人和外地荀姓家人的大力支持下,祭祖委員會收到六萬餘元捐款。立碑,建亭、唱大戲,吹嗩吶,放鞭炮,載歌載舞,儼然過節一樣的喜慶。

自主碑建亭以來,逢年過節,全村荀氏後裔都會來到始祖荀加庫墓前,朝拜祭祖,磕頭祭典,香火不斷,表示對先人的懷念。

荀加庫後裔十七代世系圖。己由荀鐵高繪製而成、現由專人保管。

歷史名人

國子監學政一荀月桂

《中牟縣誌》記載,土山店村,荀加庫第六代孫荀月桂,清朝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中了恩科進士,官拜翰林院、(掌編修國史,紀載皇帝言行起居,進講經史、草擬有關典禮文件的機關)檢討,以後又進國子監(清代教育管理機關和最高學府),晉為學政之職,即督學使者,派往各省按期到所居府。廳考試童生及生員,因此在荀月桂的故鄉土山店村的故居大門上方懸有金字豎匾,匾上楷書“欽賜國子監學政”七個大字。

荀老在京居官,清政廉潔,愛民如子,壽越八旬,告老還鄉,課居簡出,與世無爭,從不仗勢欺人。因此德高望重,深受鄉鄰愛戴,在他的故鄉遠近流傳著不少關於他的傳說故事。如是《荀翰林怒斥中牟令》、《荀老教訓不孝子》、《荀爺主持別人分家》,即被遠近四方傳為美談。


官渡之戰荀家冢守護者-鄭州市中牟土山店荀家人


官渡之戰荀家冢守護者-鄭州市中牟土山店荀家人


第八代孫: 荀振聲,清朝中期,武職職稱,武舉人;

第九代孫: 荀奉龍,清朝中期,文職職稱, 秀才;

第九代孫: 荀賀龍,清朝中期,文職職稱, 秀才;

第九代孫: 荀子龍。清朝中期,文職職稱, 秀才;

第十代孫: 荀天良,民國時期(四十年代)曾任中年縣保安團團長任期九年,民間名醫;

第十代孫: 荀乃倉,民國時期(四十年代)中牟縣南著名教師;

第十一代孫:荀洽卿,民國時期(三十年代)曾任中年縣保安團總教官;

第十一代孫:荀守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任中牟一高校長;

附:官渡古戰場

官渡古戰場位於鄭州中牟縣城東北2.5公里官渡橋村一帶,因傍官渡水而得村名。村內原有關帝廟,存清乾隆年間石碑,碑文雲“官渡乃關帝拒袁斬將處”。據《中牟縣誌》載,這裡舊有城叫“官渡城”,又有臺名“官渡臺”或“曹公臺”,乃東漢曹操與袁紹相拒之處。


官渡之戰荀家冢守護者-鄭州市中牟土山店荀家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